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a20535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9.png)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各设区市环保局:为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夯实政府和部门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基础,根据《环境保护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我厅组织编制了《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5年6月8日附件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夯实政府和部门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基础,根据《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环保部门对以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适用本办法:(一)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二)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三)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四)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五)其他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简本)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52f7c37da45177232f60a2f4.png)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简本)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二年十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名词定义 (1)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1)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4.2 基本情况调查 (3)4.3 环境敏感点潜在的危险性分析 (6)4.4 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能力评估 (6)4.5 应急预案编制 (7)4.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更新 (7)4.7 应急预案的实施 (8)5 简本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8)5.1 总则 (8)5.2 基本情况 (9)5.3环境危险源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9)5.4环境敏感点 (10)5.7 组织机构和职责 (11)5.8 预防与预警 (11)5.9 应急响应 (12)5.10 后期处置 (15)5.11 监督管理 (16)5.12 附则 (16)5.13 附件 (17)6 预案格式和要求 (18)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浙江省生产经营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编制的基本要求,使其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大环境风险分析的信息,规定响应措施,并对实际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和紧急情况作出响应,以预防和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
所制定的简本应急预案应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边界、现场区域生产活动领域和所覆盖的时期,应考虑邻近单位周边设施(如工厂、道路、铁路等)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带来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响应措施。
本导则适用于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环境风险等级评估为一般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全本)》。
3 名词定义见《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全本)》。
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为了确保简本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简本预案编制人员需要具备环保、安全、工程技术、环境恢复、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简本预案编制小组人员要由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对简本的编制,须建立在生产经营单位对自身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6b2f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d.png)
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预案1. 引言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或事故而制定的应急管理措施和行动计划。
浙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企业。
为了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和执行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2. 目的和范围•目的: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突发事件和事故对企业和社会的损害;•范围:适用于浙江省内所有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工厂、矿山、化工厂、发电厂等。
3. 应急编制基本要求•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指定应急预案编写及执行人员;•统一应急预案编写格式,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针对企业特点和潜在风险,制定详细的预案内容,包括应急程序、责任分工、人员培训、设备调配等;•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内容。
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5. 应急预案内容5.1 责任分工•指定应急团队成员,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设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决策。
5.2 应急程序•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定事故等级及相关应对措施;•共同商议应对措施,包括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等;•协调相关部门和外部资源,提供支持和援助;•在事故结束后进行事故调查和评估,提供改进建议。
5.3 监测与预警•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检测企业周边环境;•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测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环境预警机制,及时预警和报告异常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制定。
5.4 应急培训与教育•制定应急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应急处理能力;•经常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对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5.5 救援与物资保障•确保拥有足够的救援力量和装备;•建立与当地救援机构的紧密合作和沟通;•建立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应急所需的物资供应。
6. 应急演练和评估6.1 应急演练•演练目的:检验和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演练方式:分级组织演练、模拟演练、实地演练等;•演练频率: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简本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ec76ef2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b.png)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简本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生态安全,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浙江省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文将介绍企业版简本的编制导则,以帮助企业了解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一、编制原则和要求1.依法依规编制应急预案编制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受影响人群、污染类型、污染程度、污染范围等因素区分应急等级,科学设置应急响应级别,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协调机制等。
2.实事求是应急预案编制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订应急措施,充分考虑受影响区域的特点、自然条件、环境特征等因素,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全员参与应急预案编制应全员参与,既要承担编制工作,也要参与评审、修订等环节,确保应急预案的严密和完备性。
二、编制流程1.组织编制企业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或应急指挥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明确编制流程、任务分工、时间节点等。
2.初步调查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进行初步评估,了解企业环境风险特征、污染物种类和产生途径等情况,形成应急情况分析报告。
3.应急预案编制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按照应急预案编制标准和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响应步骤、组织机构、指挥系统、应急保障措施、应急物资及设备保障等。
4.征求意见和审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将应急预案报经企业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或应急指挥部)审阅,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最终通过审批。
5.组织宣传和教育企业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和应急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能力。
6.应急预案修订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按照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定周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应急预案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应急预案要素1.应急响应步骤根据不同等级和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制定不同应急响应步骤,确保应急响应有序、及时、科学。
2.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别应急组织机构,编制人员名单并制定职责分工,确保应急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有序。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的通知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08b9cb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1.png)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5.04.30
•【字号】浙环办函(2015)54号
•【施行日期】2015.04.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监测
正文
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
的通知
浙环办函(2015)54号各设区市环保局:
为推进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工作,提高企业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夯实企业差别化环境风险管理基础,我厅根据环保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规定,结合我省工作实际,修订完成了《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1.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
2.《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修订说明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2015年4月30日。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a816360680203d8cf2f2455.png)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1.适用范围本指南重点规范了环境应急资源的调查内容和调查程序,适用于生态环境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
本指南所称环境应急资源,是指采取紧急措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所需要的物资和装备。
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可以将应急管理、技术支持、处置救援等环境应急队伍和应急指挥、应急拦截与储存、应急疏散与临时安置、物资存放等环境应急场所同步纳入调查范围。
2.调查目的开展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收集和掌握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资源状况,建立健全重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库,加强环境应急资源储备管理,促进环境应急预案质量和环境应急能力提升。
3.调查原则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应遵循客观、专业、可靠的原则。
“客观”是指针对已经储备的资源和已经掌握的资源信息进行调查。
“专业”是指重点针对环境应急时的专用资源进行调查。
“可靠”是指调查过程科学、调查结论可信、资源调集可保障。
4.调查主体调查主体为生态环境部门或企事业单位。
5.调查内容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1—资源情况,包括可以直接使用或可以协调使用的环境应急资源,并对环境应急资源的管理、维护、获得方式与保存时限等进行调查。
附录A为环境应急资源参考名录。
调查主体可以从环境应急的任务需求、作业方式或资源功能,进一步扩展调查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应急资源来源广泛,在应急现场常常会结合实际将普通物品直接或简单改造用于现场处置,如木糠用于吸附,吨桶改造成加药设备。
5.1生态环境部门的调查以本级行政区域内为主,必要时可以对区域、流域周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进行调查。
优先调查政府及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应急物资库的环境应急资源,同时将重点联系的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物资库纳入调查范围。
根据风险情况和应急需求,还可以将生产、供应环境应急资源的单位,产品、原料、辅料可以用作环境应急资源的单位等其他有必要调查的单位纳入调查范围。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https://img.taocdn.com/s3/m/65d3999e76a20029bd642d9b.png)
附件1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五年九月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和浙江省有关应急预案的法规、标准、指导性文件以及国家和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的,是作为浙江省企业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时使用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标准名称——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现场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预案格式和要求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组织制订。
本规范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5年9月9日批准,2015年9月9日实施。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目录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1)2.2标准、技术规范 (3)3 术语和定义 (4)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6)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7)4.2 基本情况调查 (7)4.3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8)4.4 应急资源调查 (8)4.5 环境风险辨识与应急能力评估 (8)4.6 应急预警级别与响应级别判定 (10)4.7 应急预案编制 (10)4.8 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演练 (11)4.9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 (11)5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1)5.1 总则 (11)5.2 基本情况 (12)5.3环境风险辨识 (12)5.4 应急能力建设 (14)5.5 组织机构和职责 (15)5.6 预防、预警及信息报告 (15)5.7 应急响应 (16)5.8 信息公开 (19)5.9 后期处置 (19)5.10 保障措施 (19)5.11 预案管理 (20)6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20)6.1 环境风险辨识 (21)6.2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1)6.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6.4 应急处置措施 (21)7 现场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 (23)8 附件 (24)8.1规范化格式文本 (24)8.2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24)8.3环境应急联络表 (24)8.4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25)8.5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5)8.6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25)9 预案格式和要求 (25)9.1 封面 (25)9.2 责任表 (26)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本的框架结构、编制原则、工作程序、编制内容和方法。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2015.9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2015.9](https://img.taocdn.com/s3/m/b15034ac1a37f111f1855b54.png)
附件2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五年九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1)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4.2 基本情况调查 (2)4.3 环境风险评估 (3)4.4 应急资源调查 (3)4.5 环境风险辨识与应急能力评估 (3)4.6 应急预警级别与响应级别判定 (5)4.7 应急预案编制 (6)4.8 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演练 (6)4.9 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 (6)5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5.1 总则 (6)5.2 基本情况 (7)5.3环境风险辨识 (7)5.4 应急能力建设 (9)5.5 组织机构和职责 (10)5.6 预防、预警及信息报告 (10)5.7 应急响应 (11)5.8 信息公开 (12)5.9 后期处置 (12)5.10 保障措施 (12)5.11 预案管理 (13)6 现场处置预案 (14)7 附件 (14)7.1规范化格式文本 (14)7.2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14)7.3环境应急联络表 (14)7.4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15)7.5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5)7.6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15)8 预案格式和要求 (15)8.1 封面 (15)8.2 责任表 (16)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编制的框架结构、编制原则、工作程序、编制内容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境内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的编制,国家和省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3 术语和定义见“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企业委托专业咨询机构或自行组织预案编制小组按以下程序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图4-1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简本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简本预案编制人员。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f496dba87c1cfad6195fa7d8.png)
附件2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五年九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1)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4.2 基本情况调查 (2)4.3 环境风险评估 (3)4.4 应急资源调查 (3)4.5 环境风险辨识与应急能力评估 (3)4.6 应急预警级别与响应级别判定 (5)4.7 应急预案编制 (5)4.8 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演练 (6)4.9 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 (6)5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5.1 总则 (6)5.2 基本情况 (7)5.3环境风险辨识 (7)5.4 应急能力建设 (8)5.5 组织机构和职责 (9)5.6 预防、预警及信息报告 (9)5.7 应急响应 (10)5.8 信息公开 (11)5.9 后期处置 (11)5.10 保障措施 (11)5.11 预案管理 (12)6 现场处置预案 (12)7 附件 (12)7.1规范化格式文本 (12)7.2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12)7.3环境应急联络表 (13)7.4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13)7.5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3)7.6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13)8 预案格式和要求 (13)8.1 封面 (13)8.2 责任表 (14)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编制的框架结构、编制原则、工作程序、编制内容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境内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的编制,国家和省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3 术语和定义见“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企业委托专业咨询机构或自行组织预案编制小组按以下程序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图4-1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简本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简本预案编制人员。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1]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1]](https://img.taocdn.com/s3/m/19ed721914791711cd79170b.png)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夯实政府和部门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基础,根据《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环保部门对以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适用本办法:(一)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二)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三)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四)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五)其他法律规定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
核与辐射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浙江省环保厅于每年3月31日前明确本省本年度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重点行业目录(指导性意见),各设区市环保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于每年4月30日前编制完成本地区本年度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企业名录并报浙江省环保厅。
浙江省环保厅于每年5月15日前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本年度全省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企业名录。
第五条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应当遵循规范准备、属地为主、统一备案、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企业根据《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规定,确定自身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取较高级别。
第七条受理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受理部门)应当及时将备案的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
浙江企业环境预案
![浙江企业环境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0522a3960590c69ec37642.png)
5
3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5
4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格式规范、内容完整
5
合计
100
注:
(1)得分栏以量化形式评分;
(2)总分小于70分,建议对预案进行重大修改;总分大于70分合格,建议对预案进行局部修改;总分大于90分优秀,建议通过预案;
(3)企业现场项目为全本评审内容,考核权重为一票否决。
5
四
应急响应
30
1
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合理
4
2
应急职责分工明确
3
3
监测预警内容充实、具体
3
4
环境风险监控措施建议合理
3
5
应急响应流程完整、设置合理
3
6
应急措施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6
7
应急保障措施充分
3
8
预案关联、衔接充分
2
9
预案管理措施明确、合理
3
五
其它
20
1
征求可能受影响居民和单位代表意见落实到位
5
2
5
2
数据可靠,内容属实
10
3
实用性、可操作性强
5
三
环境风险辨识与面
3
2
环境风险受体资料收集全面
3
3
环境风险单元归纳全面
4
4
环境风险辨识全面
5
5
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及响应级别判定合理
5
6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建议全面合理
5
7
应急资源(队伍、装备、物资)调查统计、评估及下一步建设意见全面合理
评估小组对预案编制的具体意见
评估小组对预案编制的结论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5d59e2c8d376eeaeaa3182.png)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夯实政府和部门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基础,根据《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环保部门对以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适用本办法:(一)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二)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三)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四)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五)其他法律规定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
核与辐射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浙江省环保厅于每年3月31日前明确本省本年度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重点行业目录(指导性意见),各设区市环保部门结合本地实际,于每年4月30日前编制完成本地区本年度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企业名录并报浙江省环保厅。
浙江省环保厅于每年5月15日前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本年度全省计划依法进行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企业名录。
第五条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应当遵循规范准备、属地为主、统一备案、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企业根据《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规定,分别评估自身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取评估结果较高级别为自身风险等级。
第七条受理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受理部门)应当及时将备案的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
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
![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994fb47c011ca300a6c39097.png)
附件2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五年九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1)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4.2 基本情况调查 (2)4.3 环境风险评估 (3)4.4 应急资源调查 (3)4.5 环境风险辨识与应急能力评估 (3)4.6 应急预警级别与响应级别判定 (5)4.7 应急预案编制 (6)4.8 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演练 (6)4.9 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 (6)5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6)5.1 总则 (6)5.2 基本情况 (7)5.3环境风险辨识 (7)5.4 应急能力建设 (9)5.5 组织机构和职责 (10)5.6 预防、预警及信息报告 (10)5.7 应急响应 (11)5.8 信息公开 (12)5.9 后期处置 (12)5.10 保障措施 (12)5.11 预案管理 (13)6 现场处置预案 (14)7 附件 (14)7.1规范化格式文本 (14)7.2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14)7.3环境应急联络表 (14)7.4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15)7.5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5)7.6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15)8 预案格式和要求 (15)8.1 封面 (15)8.2 责任表 (16)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编制的框架结构、编制原则、工作程序、编制内容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境内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本的编制,国家和省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3 术语和定义见“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企业委托专业咨询机构或自行组织预案编制小组按以下程序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图4-1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简本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简本预案编制人员。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2015.9
![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2015.9](https://img.taocdn.com/s3/m/05c65434af45b307e87197c6.png)
附件1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五年九月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和浙江省有关应急预案的法规、标准、指导性文件以及国家和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的,是作为浙江省企业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时使用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标准名称——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现场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预案格式和要求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组织制订。
本规范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5年9月9日批准,2015年9月9日实施。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目录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1)2.2标准、技术规范 (3)3 术语和定义 (4)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 (6)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7)4.2 基本情况调查 (7)4.3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8)4.4 应急资源调查 (8)4.5 环境风险辨识与应急能力评估 (8)4.6 应急预警级别与响应级别判定 (10)4.7 应急预案编制 (10)4.8 应急预案的评审和演练 (11)4.9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 (11)5 综合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1)5.1 总则 (11)5.2 基本情况 (12)5.3环境风险辨识 (12)5.4 应急能力建设 (14)5.5 组织机构和职责 (15)5.6 预防、预警及信息报告 (15)5.7 应急响应 (16)5.8 信息公开 (19)5.9 后期处置 (19)5.10 保障措施 (19)5.11 预案管理 (20)6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20)6.1 环境风险辨识 (21)6.2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1)6.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6.4 应急处置措施 (21)7 现场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 (23)8 附件 (24)8.1规范化格式文本 (24)8.2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24)8.3环境应急联络表 (24)8.4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25)8.5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5)8.6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25)9 预案格式和要求 (25)9.1 封面 (25)9.2 责任表 (26)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全本的框架结构、编制原则、工作程序、编制内容和方法。
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56333e1804d2b160a4ec00f.png)
附件4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技术规范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五年九月目录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要求 (2)4.1调查目的和任务 (2)4.2调查内容 (2)4.3调查分类 (3)4.4调查时间 (3)5 企业应急资源调查内容 (4)5.1环境应急队伍调查 (4)5.1.1 调查因子 (4)5.1.2 调查内容 (4)5.2环境应急装备/物资调查 (4)5.2.1 调查因子 (4)5.2.2 调查内容 (4)5.3环境应急场所调查 (5)5.3.1 调查因子 (5)5.3.2 调查内容 (5)6 外协应急资源调查内容 (6)6.1可请求援助部门应急资源调查 (6)6.2协议援助单位应急资源调查 (6)6.2.1 调查因子 (6)6.2.2 调查内容 (6)1 适用范围本规程明确了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调查分类、调查内容和调查时间等。
本规程适用于浙江省以下范围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1. 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2. 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3.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4. 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5. 其他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第34号令);《国家物资储备管理规定》(发改委、财政部第24号令)。
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环境应急资源:是指为避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果,采取紧急措施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场所等要素的总称。
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表编制导则
![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表编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adaff5370722192e4536f6cc.png)
附件3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表编制导则浙江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五年九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应急处置表编制工作程序 (1)4.1 成立应急处置表编制小组 (2)4.2 基本情况调查 (2)4.2.1企业概况 (2)4.2.2环境概况 (2)4.3 环境风险评估 (2)4.4 应急资源调查 (3)4.5 环境风险辨识 (3)4.6 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判定 (4)4.7 应急处置表编制 (4)4.8 应急处置表的评估与演练 (4)4.7 应急处置表的签署发布 (4)5 格式与主要内容 (5)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表的编制原则、工作程序、编制内容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境内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表的编制,国家和省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3 术语和定义见“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
4 应急处置表编制工作程序企业委托专业咨询机构或自行组织预案编制小组按以下程序开展应急处置表编制工作:图4-1 应急处置表编制工作程序4.1 成立应急处置表编制小组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处置表编制工作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应急处置表编制人员。
应急处置表编制人员应来自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部门。
应急处置表编制工作组应进行职责分工,制定处置表编制任务和工作计划。
4.2 基本情况调查4.2.1企业概况4.2.2环境概况环境概况调查主要包括环境风险受体调查及2公里以内居民区、企业等环境敏感点的常驻人口调查。
依据“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调查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情况。
4.4 应急资源调查依据“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技术规范”调查企业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等应急资源状况。
4.5 环境风险辨识基本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适当简化,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企业的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原料、“三废”污染物等名称、物料最大储存量和储存方式,列出涉及的危险物质名称、数量及物化性质。
浙江省企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浙江省企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dacbd1d15abe23482f4d66.png)
• • • • • • • • • • •
第十三条
• 对于《环境应急预案(全本)》,应在专家库 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预案评估小组进行现场踏勘 ,对预案内容、应急设施建设情况、应急物资储 备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进而填写《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预案评估考核表》,明确评估意见。
第十四条
•
对于《环境应急预案(简本)》,应随机抽 取3名专家进行书面评估,必要时,也可组织评 估小组进行现场评估,评估后填写《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预案评估考核表》,明确评估意见。
第十七条
• 报送备案应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二份): • (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考核表》; • (三)环境应急预案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
第十八条
•
受理备案登记的环保部门应在收到报备材料之 日起60日内,对报送备案的预案进行形式审查, 对符合本办法第四条、第八条规定,通过评估小 组评估的予以备案,出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 案备案登记表》,并录入到浙江省环境应急管理 信息系统;不予备案的,要书面说明理由,由申 请备案的企业事业单位整改后重新报送备案。
第二十三条
•
企业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案演练 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环境应急急演练,并积 极配合和参与有关部门开展的应急演练。
• 环境应急预案演练对周围人民群众正常生产和生 活可能造成影响的,应在演练7日前公示告知并报 告当地环保部门。 • 环境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企业事业单位应对环 境应急预案演练结果进行评估,撰写演练评估报 告,分析存在问题,对环境应急预案提出修改意 见,并将相关材料报送所在地县级环保部门。
第五条 上
• 生产、贮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或产生、收集、贮存、利用 、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可能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编制环境应急预 案。 •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项目设计时 就充分考虑环境应急设施的布局、建设需要,并与建设项 目主体工程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环境应急预案应当 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前完成编制或 修订,在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前完成评估与备案,需要 进行试生产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在项目试生产前 完成评估与备案。 • (后续)
浙江省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说明
![浙江省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c8085e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e.png)
浙江省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说明附件6《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修订说明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和《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我厅委托浙江省环科院修编完成了《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导则》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程序、编制类型和编制内容,切实规范了我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行为。
一、修订背景2012年,浙江省环保厅发布了《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浙环函〔2012〕449号)”。
为贯彻落实该办法精神,增强环境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受省环保厅委托,浙江省环科院负责起草了《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以下简称《原导则》),并于2012年11月由省环保厅正式发布。
2015年1月,环境保护部下发了《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浙江省环保厅也于7月相应修订实施了《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浙环函〔2015〕195号),对企业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备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围绕环境应急体系管理新的变化,浙江省环科院结合《原导则》施行期间各方反馈的意见与建议,在其基础上修订完善形成《导则》。
6月,我厅将《导则》下发全省环境监察系统征求意见,并召集部分设区市环境监察机构及专业技术机构代表举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座谈会进行专题讨论。
8月,在吸收全省环境监察系统意见后再次将《导则》下发至全省环保系统征求意见。
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后,我厅于8月中旬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对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省环科院对《导则》进行了完善。
二、《导则》体例说明《导则》主要由《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全本)》(以下简称《全本》)、《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简本)》(以下简称《简本》)、《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表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应急处置表》)、《浙江省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技术规范》及《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考核表》组成,结合2015年4月发布的《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形成了一套有机的企业应急预案管理技术规范。
浙江省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企业版
![浙江省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企业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9299396c175f0e7cd13742.png)
浙江省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企业版)浙江省环境保护局二○○六年十一月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应急预案的法规和标准,以及国家和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及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制定的,是作为浙江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时使用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执法稽查总队提出。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局监测科技处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06年11月13日批准,2006年12月1日实施。
本规范由浙江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目录1 范围42 规范性引用文件43 名词定义73.1环境保护目标73.2环境敏感区73.3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83.4污染源83.5危险化学品83.6危险废物83.7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事故)83.8应急救援93.9预案93.10分类93.11分级93.12应急监测93.13应急演习104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程序10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114.2 基本情况调查114.3 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144.4 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154.5 编制应急预案154.6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更新164.7 应急预案的实施165 预案的主要内容175.1 总则175.2 基本情况175.3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175.4 保护目标185.5 组织机构和职责185.6 应急设施(备)与物资205.7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215.8 应急响应和措施215.9 应急监测245.10 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255.11 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265.12 信息报告和发布265.13 应急培训和演练275.14 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285.15 预案实施和生效的时间285.16 附件286 预案格式和要求296.1 格式296.2 基本要求29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使一个单位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大环境风险分析的信息,规定响应措施,并对实际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和紧急情况作出响应,以预防和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省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
技术规
省环境保护厅二○一五年九月
目录
1 适用围 (1)
2 规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要求 (2)
4.1调查目的和任务 (2)
4.2调查容 (2)
4.3调查分类 (3)
4.4调查时间 (3)
5 企业应急资源调查容 (4)
5.1环境应急队伍调查 (4)
5.1.1 调查因子 (4)
5.1.2 调查容 (4)
5.2环境应急装备/物资调查 (4)
5.2.1 调查因子 (4)
5.2.2 调查容 (4)
5.3环境应急场所调查 (5)
5.3.1 调查因子 (5)
5.3.2 调查容 (5)
6 外协应急资源调查容 (6)
6.1可请求援助部门应急资源调查 (6)
6.2协议援助单位应急资源调查 (6)
6.2.1 调查因子 (6)
6.2.2 调查容 (6)
1 适用围
本规程明确了省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调查分类、调查容和调查时间等。
本规程适用于省以下围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
1. 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
2. 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3.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
4. 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
5. 其他应当纳入适用围的企业。
2 规性引用文件
《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第二版)》;
《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第34号令);
《物资储备管理规定》(发改委、财政部第24号令)。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
环境应急资源:是指为避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果,采取紧急措施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场所等要素的总称。
如环境应急队伍、环境应急物资、环境应急装备、环境应急场所等。
环境应急队伍:是指为避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果,采取紧急措施所需的管理、救援和专家队伍。
环境应急物资:是指为避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果,采取紧急措施所需的不列为固定资产的自储或协议储存的消耗性物质资料。
如个人防护类物资、污染控制物资、围堵物资、处理处置物资等。
环境应急装备:是指为避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果,采取紧急措施所需的列为固定资产的自储或协议储存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如应急监测设备、应急装置、应急交通设备、应急通讯设备、应急急救设备等,。
环境应急场所:是指为避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果,采取紧急措施所需的临时或长期活动处所。
如应急处置场所、应急物资或装备临时存放场所、应急指挥场所等。
4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要求
4.1 调查目的和任务
查清企业环境应急资源现状,为建立企业环境应急资源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平台提供统一完整、及时准确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为加强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管理能力服务。
4.2 调查容
调查容包括企业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场所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
4.3 调查分类
根据企业应急资源的来源,分为企业应急资源调查和外协应急资源调查。
企业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对企业部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的调查。
外协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对企业外部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的调查。
4.4 调查时间
企业的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时间应放在环境风险等级评估之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之前。
5 企业应急资源调查容
5.1 环境应急队伍调查
5.1.1 调查因子
调查确定环境应急队伍的组织构成、日常管理、应急分工、人员、人数、联系式等。
5.1.2 调查容
1. 组织构成:分别调查队伍应急组织架构与日常岗位、部门构成。
2. 日常管理:调查队伍环境日常管理及应急管理制度。
3. 应急分工:调查队伍的应急分工。
4. 人员:调查队伍构成人员的姓名及岗位。
5. 人数:调查队伍构成人员的人数。
6. 联系式:调查队伍构成人员的联系式(24小时有效)。
5.2 环境应急装备/物资调查
5.2.1 调查因子
调查确定应急控制装备、应急收容装备、应急洗消装备、应急监测装备、应急防护装备等。
5.2.2 调查容
1. 应急防控设施:包括危险化学品自动切断(控制)设备、应急池、初期雨水收集池、应急管道、应急阀门、应急倒罐(桶)等。
2. 应急处置装备:包括应急通讯装备、应急交通装备、应急监测装备、应急电源、应急照明工具、个人防护装备、应急医疗装备等。
3.应急处置物资:包括应急围堵物资(如活性炭、围油栏等)、油类控制物资(吸油棉、消油剂、撇油器等)、化学品泄漏控制物资
(如絮凝剂、吸附剂、中和剂、解毒剂、氧化还原剂等)、排水保护物资(排水井保护垫、溢油围堤等)、设备环境洗消物资等及其更新频率。
5.3 环境应急场所调查
5.3.1 调查因子
调查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室、应急集合(避难)点、应急救助站、应急供水供电系统、应急标示标牌、应急疏散撤离路线等。
有支撑材料的,注明相关支撑资料出处和年份。
5.3.2 调查容
1. 应急物资储备室:储备室的分布位、地点及个数。
2. 应急集合(避难)点:调查应急集合点或应急避难点的设置。
3. 应急救助站:厂是否有应急救助站,如有,调查设置地点及应急作用。
4. 应急供水供电系统:调查企业是否有消防水池等应急供水系统,调查企业应急设施是否双回路应急供电系统等。
5. 应急标示标牌:调查企业重大危险源、应急物资、环境风险物质存储点、应急设备等是否有应急标示标牌。
6. 应急疏散撤离路线:调查企业应急疏散路线设置现状。
6 外协应急资源调查容
6.1 可请求援助部门应急资源调查
可请求援助部门应急资源调查包括以下容:
调查确定当地公安、消防、安监、卫生、环保等可请求援助部门相关联系人及联系式(24小时常备)。
6.2 协议援助单位应急资源调查
6.2.1 调查因子
调查确定兄弟企业等协议援助单位应急资源。
注明相关援助协议签订情况。
调查确定企业“三废”委托处理、危化品委托运输等外协单位情况。
注明相关环保责任协议签订情况。
6.2.2 调查容
1. 按
2.2章节调查确定各部门应急队伍、应急装备等应急资源。
2. 调查应急资源调用所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