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多种变化,包括暴力犯罪、网络犯罪、毒品犯罪等等。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令人担忧,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社会环境因素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很快,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这些都会使得青少年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学业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都会使得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进而产生犯罪倾向。
此外,媒体的影响也是信不可缺的原因之一。
对于过于崇拜电影、电视剧中的明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可能对一些电影、电视剧中的场景、角色产生模仿和跟从的心理。
这些都会导致青少年走向犯罪的道路。
2.家庭因素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地方,一个稳定和温馨的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家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不良家庭环境、家庭关系紧张等现象导致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失衡的家庭关系,会使得青少年的心理产生问题和迷茫,进而导致犯罪倾向的发生。
且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青少年违法行为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或事业,缺乏对孩子的管教,缺位甚至失去管教能力,而恶劣的家庭环境往往导致孩子逐渐形成一些不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和导致犯罪的行为习惯。
3.学校因素学校作为青少年重要的成长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身心和心理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其身心健康。
对于一些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学生缺乏正常的生活保障和关爱,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内容过于单纯,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中,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人生方向,这也为犯罪的发生埋下了种子。
二、青少年犯罪的对策1.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手段。
政府和社会机构应该加大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要从青少年爱好、心理、文化、栏目中选出一些适合青少年接受的宣传教育材料,使得他们具备基本的犯罪防范意识和法律观念,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树立起来。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和防⽌青少年犯罪,是⼀个⾮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那么,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是什么?下⾯就由店铺告诉⼤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吧!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 青少年个体结构的原因 1、青少年个体⽣理结构的变化 青春期最重要的⽣理特征是⾝体发育急速进⾏和趋于完成,性成熟所产⽣的性差明确化和性本能发动。
青春期标志着⼈体发育进⼊⾼峰期:⾝⾼、体重、胸围、⾻骼明显增长,肌⾁⽇益发达,内脏器官及其功能都发⽣了较⼤变化。
随着⾝体发育,脑垂体和⽣殖腺等内分泌也开始了急剧活动,第⼆性征也随之出现。
第⼆性征的结果是性差明确化和性本能发动。
然⽽,伴随性成熟⽽产⽣的性要求在青少年时期⼤多受到抑制,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限定了青少年满⾜性欲的时间和途径。
在我国,只有达到法定最底婚龄(男22周岁,⼥20周岁)才有资格登记结婚,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满⾜性欲才被认为是合法和道德的。
在两性交往较为⾃由、性刺激⼴泛存在的现代社会,加剧了性欲得不到满⾜的紧张感觉。
这⽆疑是青少年性犯罪的直接原因。
国外青年⼼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是违法犯罪的“危险期”,这也许就是青少年犯罪问题⽐其他年龄层的⼈更为严重的原因。
2、青少年个体⼼理结构的变化 (1)青少年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指知识⽔平、认知能⼒、观察能⼒、分析能⼒和判断能⼒的总称。
进⼊青春期后,随着青少年⾝⼼两⽅⾯的显著发育,他们的认知结构也发⽣了根本变化。
青少年认知结构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我意识的增强,产⽣了强烈的独⽴性意向,遇事不想依赖成年⼈,不想按照⽗母和⽼师的指导办事,强烈要求按⾃⼰的想法、兴趣去⾃由活动,⼼理上不稳定,表现出冲动和盲⽬。
特别是当他们的⾏为和想法遭到⽗母反对⽽受到压抑时,就可能出现造成消极的反抗情绪,我⾏我素,当⾯俯⾸听命,背后⾃⾏其是,养成撒谎习惯。
影响独⽴性的发展,养成依赖性。
拥有这些不良⼼态的青少年如果遇上坏⼈引诱,投其所好,很可能⼀步⼀步地偏离正轨,⾛向犯罪。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青少年犯罪,是指在未成年人中发生的违法行为,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个时期犯罪,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对于社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预防对策两方面展开讨论。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往往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犯罪倾向。
比如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暴力、父母对子女的忽视等,这些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产生犯罪行为。
2. 学校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如果学校环境不好,例如存在暴力事件、欺凌行为等,很容易让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从而犯罪。
3.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不稳定、失业率高、贫富差距大等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使他们产生逃避现实、采取不法手段获取利益的念头。
4. 媒体影响。
现在的媒体内容多种多样,有些内容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的影响。
例如暴力、色情等内容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产生犯罪行为的念头。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对策来减少青少年犯罪:1. 家庭教育。
加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家庭纠纷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会他们正确处理情绪和压力。
2. 学校教育。
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严厉打击学校内暴力和欺凌行为,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3. 社会教育。
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
政府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失业家庭的帮扶力度,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减少社会犯罪的发生。
4. 媒体监管。
加强对媒体内容的监管,减少暴力和色情等不良内容的传播,引导媒体向青少年传递正能量的信息。
5. 预防法律。
建立健全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加强对青少年罪犯的教育和改造,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优秀范文五篇)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犯罪行为却有增无减,并出现了新的特征和趋势。
这些违法行为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而且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且尽快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当前我们司法工作者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本文试通过对滨江法院近年来审理的25周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探究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预防违法犯罪的对策。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特点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是一个仅有19万人口的高新技术开发区,2002年审结刑事案件78件93人,其中青少年犯罪37件47 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50 %;2003年审结87件116人,其中青少年犯罪41件63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54 %;2004年审结 110件178 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53件76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43 %; 2005年审结136 件203人,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63件84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全年犯罪人数的41 %。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犯罪无论是在案件数量上还是在犯罪人数上,在整个刑事案件中的比例都相当大,几乎占了一半。
如何有效控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要针对性的开展防治青少年犯罪,必须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根据调查分析,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新特点:(一)从犯罪性质看,犯罪类型增多,以侵犯财产犯罪为主。
从被判处的270名青少年罪犯来看,初中学历147名,占54%;小学及文盲77名,占29%;高中毕业43名,占16%;大专及以上学历仅3名,占1%。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效防治青少年犯罪必须从控制和消除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入手。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很多,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因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引言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
究其原因,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 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的影响深远。
•父母离异:调查显示,父母离异的青少年犯罪率明显高于普通家庭的青少年。
缺乏父母关爱和陪伴,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增加犯罪风险。
•家庭暴力: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青少年,容易形成暴力倾向,可能模仿家庭中的暴力行为,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教育缺失:若父母不注重子女教育,或自身文化水平低下,青少年容易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增加犯罪的可能性。
2. 学校因素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校园暴力: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一些青少年在心理上形成阴影,甚至会寻求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
•学业压力:过重的学业负担和竞争压力,可能导致一些青少年由于无法承受心理压力而走上歧途。
•缺乏心理辅导:一天班级里,老师的关注多集中在学业,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缺乏心理辅导的青少年在面对挫折时,可能采取极端行为。
3.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良社会风气: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例如暴力电影、网络游戏等,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社交圈影响:青少年受同龄人影响较大,若交友不慎,可能进入不良的社交圈,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经济因素:家庭经济条件不佳,青少年可能受到物质匮乏的影响,走上偷盗、抢劫等犯罪的道路。
对策建议1. 加强家庭教育•父母的责任:父母应更加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通过良好的家庭氛围来塑造孩子的性格。
•家庭咨询:对于离异家庭或存在家庭暴力的问题,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家庭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帮助青少年走出阴影。
2. 完善学校管理•加强心理辅导:学校应设立心理辅导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应对压力与挫折。
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人生阶段的转折点,既具有稚嫩纯真的一面,又会出现一些叛逆、冲动和不理智的行为。
因此,青少年犯罪成为社会治安的一个严重问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为了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必须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对策。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一)犯罪类型较为单一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者,青少年犯罪者的犯罪类型更加集中,主要以盗窃、打架斗殴、伤害他人、涉毒等为主。
蓄意杀人、绑架、贩毒等重大暴力犯罪,少见于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这也反映了青少年犯罪者的心智不足,还未发展到完全意识到犯罪危害。
(二)喜好闲逛和团伙犯罪青少年活力充沛,好奇心强,喜欢结伴外出,此类闲逛青少年具有易感性、易受影响性强的特点,极其容易被犯罪团伙利用。
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一大特点,青少年犯罪主要以小团伙为主流,少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童年创伤导致了一定的犯罪倾向。
(三)心智发展不完善青少年的发展过程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心智和认知发展还处在探索学习的阶段,自制力、责任心、判断力和理智力比成年人差,在面对困境时会感到恐慌、无助和无从选择。
因此,青少年犯罪者不是纯粹的罪犯,而是极易受到环境刺激、诱惑和吸引的受害者。
(四)教育和家庭环境问题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受到家庭和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和家庭环境的问题既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也是青少年犯罪的出路。
许多青少年犯罪者是在家庭和社会环境问題影响下成长的,受到了生活水平的限制,长期缺乏关爱、疏忽、甚至受到家庭暴力和虐待。
同时,教育环境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机会不能够获得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一)家庭教育关注家庭是人际关系中最初的环节,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注重家庭环境和情感关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合理的行为准则。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途径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途径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严重问题。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一、原因分析1.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环境之一。
缺乏家庭关注、疏于教育和监督,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冲突和暴力,都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增加。
一些家庭存在着经济贫困、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家暴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容易产生犯罪行为。
2.学校环境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地方,学校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些学校存在校园暴力、欺凌等问题,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产生反社会行为。
此外,教育体制单一、过分偏向功利等问题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挫折感和逆反心理,从而引发犯罪行为。
3.社会因素社会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价值观扭曲等问题都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社会上的经济差异、失业率高等问题也导致了一些青少年陷入困境,无法摆脱贫困,从而被迫选择犯罪。
二、解决途径1.家庭教育的加强加强家庭教育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一环。
家长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此外,家长还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学校教育的改进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提供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挫败感。
3.社会环境的改善改善社会环境是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关键。
社会应该加强道德教育,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营造良好的价值观。
此外,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贫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减少青少年因经济困难而选择犯罪的可能性。
总结起来,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全面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教育、改善环境,才能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减少他们产生犯罪行为的可能性,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犯罪行为不仅对自身的未来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挑战。
深入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犯罪年龄低龄化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年龄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一些未成年人在 14 岁甚至更小的年龄就开始涉足犯罪活动,这无疑给社会敲响了警钟。
2、犯罪类型多样化青少年犯罪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盗窃、抢劫等类型,还包括网络犯罪、校园暴力、吸毒贩毒等新型犯罪。
其中,网络犯罪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如网络诈骗、网络色情传播等。
3、犯罪手段成人化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和影视作品的影响,部分青少年犯罪的手段越来越成人化,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隐蔽性,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团伙犯罪增多青少年往往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和对群体的依赖,容易结成团伙进行犯罪活动。
团伙犯罪不仅增加了犯罪的危害性,也使得青少年更容易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5、犯罪动机简单化很多青少年犯罪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好奇或者盲目模仿,缺乏深思熟虑的犯罪动机。
例如,为了追求刺激而参与打架斗殴,或者因为好奇而尝试吸毒。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的好坏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些家庭存在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导致孩子缺乏关爱和正确的引导,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
2、学校因素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校园欺凌现象的存在也给一些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了伤害,成为他们犯罪的诱因。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文化,如暴力、色情、享乐主义等,这些文化通过网络、影视等渠道传播,容易侵蚀青少年的心灵。
谈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
谈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常见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因为犯罪行为常常会伴随着暴力和危险,不仅危害到个人的安全,也对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
因此,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的动机青少年犯罪者的动机极其丰富,可以从个体、社会、家庭三个层面分析。
1.个体层面个体认知、心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制约。
比如,如果青少年内心充满着悲观、失落、挫折等情绪,则有可能会对他们的情绪造成负面冲击,导致他们沉迷于犯罪行为,以摆脱内心焦虑。
另外,由于常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受挫,或者是家庭内部存在动荡不安、沟通不畅等问题,青少年犯罪者可能感到焦虑、无助、愤怒等,从而差不多决定采取犯罪行为来发泄情绪。
2.社会层面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之一。
在社会中依赖低下、受到歧视和打击的人,常常会感到内心有罪恶感,这些罪恶感又难以由他们自己消解,于是他们选择通过犯罪来表达或者表现出自己的情感。
3.家庭层面家庭因素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对于成长在不稳定家庭环境下的青少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家庭暴力、报复性斗争、父母离异等问题。
这些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失去了家庭的港湾,居无定所,感到孤独、无助和愤怒,从而导致其选择在社会中寻求别的支持和关注。
二、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对于青少年犯罪现象,在预防和处理上,需要采取多种措施:1.加强家庭建设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往往来自于不稳定的家庭环境。
家庭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中始终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摆脱传统思想和陈旧观念,以和谐、健康、平等、尊重的原则来建立家庭。
从而营造一个以沟通、信任、包容、互动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庭中获得关爱和安全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展专项教育对于青少年,犯罪思想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宣传教育,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的道德所要求的规范。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第一篇: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摘要: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极其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其预防对策,对当今社会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预防措施青少年犯罪是指 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而应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
据统计,在全国2.2 亿青少年学生中,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同时,青少年犯罪年龄正不断下降,现在青少年犯罪的平均年龄只有15.7岁。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不愿意面对却又无法回避的话题。
加强青少年预防犯罪工作,有利于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也给青少年自身以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因此,我们要结合地方实际,加强新时期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必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一)从犯罪形式看,犯罪呈现多样化一是盗窃犯罪增多,许多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在受到父母或家庭、学校的约束时就开始小偷小摸,从而走向盗窃犯罪。
二是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增多。
有很多学生是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在家庭暴力或家庭冷战中成长,造成孩子冷漠、内向、残酷的性格。
还有的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一点委屈,少许的言差语错就要采取残忍的报复手段。
三是网络犯罪迅速兴起,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针对和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兴起,成为新的犯罪形式。
浅谈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浅谈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成因及防范对策第一篇:浅谈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成因及防范对策浅谈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成因及防范对策摘要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是一个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青少年犯罪表现出盲目追求金钱和满足物质欲望,虚荣心极强,以盗窃、抢劫等犯罪居多,多以侵占财产为目的,并不同程度地带有暴力。
文化程度偏低,法律意识淡薄。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综合起来,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等因素。
青少年自身素质差,是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家庭环境不良或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思想不成熟,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差;学校只是一味的追求升学率,不重视制教育,使青少年不能从小树立法制观念。
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互相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原因预防一、青少年犯罪的界定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年龄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统称。
中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年满十四周岁至未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
当前在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这已被国际社会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
二、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一)犯罪问题突出。
据权威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14—18岁未成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作案成员的比例一直处于10%以上(二)呈现低龄趋势。
15岁以下的少年违法犯罪增多。
违法犯罪的低龄趋势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害。
(三)犯罪突发性强。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生理发育快,心理状态不够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冲动,做事往往不顾后果(四)团伙犯罪严重。
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中常见的、频发的犯罪方式。
青少年犯罪案件中70%左右由青少年组成团伙作案。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青少年犯罪的频发不仅给受害者和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也对社会秩序和未来发展构成了威胁。
为了有效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原因,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本文将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原因分析1. 环境因素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良的家庭环境。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工作繁忙,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导致孩子无人指导、无人抚养。
此外,一些家庭存在家暴、离婚等问题,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不良影响。
另外,社区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社区治安差,青少年容易接触到犯罪和不良行为样本,导致其产生模仿行为。
2. 学校因素学校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学校存在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强等问题,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导致学生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和方向感。
此外,一些学校存在欺凌和暴力等问题,使得青少年产生反叛心理和攻击行为。
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之一。
社会的竞争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让一些青少年产生失落感、挫折感,进而投身于犯罪行为。
另外,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一些电视节目、电影和音乐等内容传达了不良价值观,误导了青少年的行为准则。
二、解决方法1. 家庭教育建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首要任务。
父母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关注,确保其得到良好的成长环境。
父母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此外,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大众对家庭教育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正确行为道德准则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
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与社会相关机构的合作,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问题和挑战。
3. 社会关爱社会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关爱和保护。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对策在当今社会,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然而,一些未成年人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不仅给他们自身的成长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也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犯罪年龄低龄化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呈现出越来越低的趋势。
一些孩子在12、13 岁就开始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甚至有更小的孩子出现了严重的不良行为。
这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
2、犯罪类型多样化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日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盗窃、抢劫等财产型犯罪,还涉及到故意伤害、强奸、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暴力型犯罪,甚至出现了网络犯罪、毒品犯罪等新型犯罪。
3、团伙犯罪增多未成年人往往缺乏独立犯罪的能力和胆量,因此团伙犯罪成为了常见的形式。
他们在团伙中相互影响、相互教唆,犯罪的胆子更大,危害也更大。
4、犯罪手段成人化受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呈现出成人化的特点,手段残忍、狡猾,具有较强的反侦察能力。
5、犯罪动机简单化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可能因为一时冲动、好奇、寻求刺激或者为了在同伴中显示自己的“能耐”而犯罪。
6、再犯罪率较高由于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尚未成熟,缺乏自我约束和改造的能力,一旦犯罪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教育和矫正,很容易再次犯罪。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1、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父母溺爱、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都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问题,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
一些学校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学校管理不善,导致校园欺凌等问题的发生。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同样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
如何针对性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是一个十分关键且棘手的问题。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1、从犯罪形式看:①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
楚雄州1997—1998年所查获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两人以上共同作案的人占总数的60%,超过半数。
②内部组织结构紧密。
以2001年末兰州市青少年结伙抢劫出租车司机类案件为例,吕建龙集团的成员分为核心成员、一般成员和外围分子三种,核心成员吕建龙、汪文旭、马慧清、唐占仓4人同居一屋,吕建龙专门制定了值班制度,规定4人中每天留一人在家值班,吕作为集团首脑,通过掌握集团犯罪收入分配权控制了其余6人,形成吕位于塔尖位置的、较为稳定的金字塔状权力结构。
2、从犯罪手段来看:①作案手段凶暴、残忍,犯罪后果严重。
福建省漳平市一名少年犯杀人案,该少年看着手表杀人,计算杀一个人需多长时间,杀完以后还准备杀第二个人。
②犯罪手段趋于成熟化、智能化,具备了一定的反侦察和逃避打击的意识。
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
如2001年末兰州市青少年结伙抢劫出租车司机类案件。
3、从犯罪性质看:盗窃、抢劫犯罪等各类案件俱有出现,并且均有上升趋势,而又以盗窃犯罪居多。
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而有些则走向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更有甚者,模仿电影电视中人的做案手法,呈“英雄”,无所顾忌,不故后果挥刀作案,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某高校一男生,因多次接受同学吃请,也欲请同学吃请却囊中羞涩,盗窃未成,遂杀人抢劫。
4、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防治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自我意识、价值观等方面尚未稳定,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1.家庭原因家庭教育水平低、亲子关系不和谐、父母忽视子女教育等都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青少年往往缺乏爱、关心和指导,产生逆反心理,脱离家庭自寻出路,成为违法犯罪的代价。
2.学校原因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是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
学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是否重视人格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自我规范意识。
3.社会原因社会环境的变态化以及现代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冲击也是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
有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在虚幻的世界中寻求“刺激”,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走向犯罪。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防治对策1.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重要环境,因此家长应该加强子女教育,注重心理关爱,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做好孩子的道德引导和行为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完善学校教育学校应该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和道德教育,从从小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约束能力以及团体纪律感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社会教育社会应该加强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和关怀,配合家庭和学校的工作,在社会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道德、性教育等方面的指导与教育,向青少年传递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与身心健康成长。
4.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法律教育是防治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一环,应该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使他们具备正确的法律常识和法律自觉,从而增强其对违法犯罪的自我警惕性。
5.设立相关机构和社会组织社会应加强相关机构和社会组织的设立,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屡有发生。
青少年犯罪不仅损害社会和谐稳定,也对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对于维护社会安宁和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 家庭环境问题: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的稳定与和睦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家庭存在着家暴、父母离异、家长缺乏关爱和教育孩子的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青少年在心理上感到孤独、无助,从而产生犯罪倾向。
2. 学校环境问题:学校是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学校环境的良好与否也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行为发展。
一些学校存在着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学质量低劣、学生之间压力过大等问题,这些都可能使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走上犯罪的道路。
3. 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环境的稳定与和谐对青少年的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社会环境下存在着犯罪率高、价值观扭曲、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这些都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产生犯罪的倾向。
4. 个人心理问题: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问题可能将导致他们的行为产生异常。
一些青少年缺乏自信、自控能力差、面临学业、就业等压力,这些都可能会使青少年心理扭曲,产生犯罪的倾向。
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学习家庭教育技巧,增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教育,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犯罪。
2.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师队伍建设,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校安全和稳定。
3. 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社会的法治观念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制观念,增强大家对青少年犯罪的防范意识,为青少年的良好成长提供积极的社会环境。
4. 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抵御外部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犯罪问题与解决办法
青少年犯罪问题与解决办法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安全都构成了威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一、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1.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是塑造孩子行为的重要因素。
一些家庭缺乏关爱、指导与监督,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青少年迷失了道德底线,产生了犯罪行为。
2. 学校因素有些学校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导致学生在智力、情感和道德等方面受到压抑。
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培养学生成为独立、负责任的公民,从而预防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3.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动也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社会不公平、就业困难以及恶性竞争等问题,使一些青少年感到挫败和沮丧,他们很容易受到犯罪团伙的影响。
二、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办法1. 建立更加完善的家庭教育系统政府应该加大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和指导力度,提醒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
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与义务,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孩子的成长,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2. 加强学校教育的质量和覆盖面政府应该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加强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法律和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抵御犯罪诱惑的能力。
3. 加大社会关爱力度社会应该为那些形势艰难、家庭困难的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提供心理辅导与职业培训等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支持,减少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
4. 加强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政府与社会组织应该共同开展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加强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合作。
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危害性与后果。
此外,也可以加强对潜在犯罪团伙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安全。
三、总结青少年犯罪问题不仅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危害和影响。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青少年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都可能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极大。
一些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家庭的不完善,比如父母长期不在家照顾孩子,孩子缺少安全感和关爱。
缺乏家庭教育的青少年容易受外界不良影响,走上犯罪的道路。
预防对策: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体系,家长要履行好监护职责,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增强亲子关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校因素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些青少年可能由于学业不顺利、受到欺凌、适应不良等原因退学或者因学业压力过大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预防对策:学校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减轻学业压力,举办各类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中的诱惑和压力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
社会上存在的贫富差距、价值观扭曲,以及犯罪行为的传播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
预防对策:建设更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构建更加完善的未成年人社会照料和帮教机制。
四、个人因素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个人因素造成的,比如自控能力不强、对社会规范的认识不足、好奇心、受到不良影响等。
预防对策: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以上分析可知,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都要做好相应的工作。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青少年犯罪一直是社会问题中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对个体造成负面影响,也对社会秩序和安全构成威胁。
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法,对于减少犯罪率、保障青少年的成长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1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不良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家庭暴力、家庭冲突、父母离异等问题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寻求逃避和发泄的方式。
1.2 社会问题的压力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教育不平等等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当他们面临经济困境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时,他们可能会选择走上犯罪的道路以获取物质和满足感。
1.3 教育系统的不足教育系统在培养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上的缺失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应该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素质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解决青少年犯罪的方法2.1 家庭教育的改善家庭教育是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关键。
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同时,政府应该提供家庭教育的支持,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和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履行育儿责任。
2.2 社会支持的提供社会应当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政府可以投资于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的扩大,以及社会福利的改善,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2.3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塑造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该加强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的课余活动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2.4 加强法律和执法力度为了保护社会秩序和防止犯罪行为,加强法律和执法力度是必要的。
应加大对青少年犯罪的打击力度,并同时关注对犯罪者的教育和惩罚。
应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构,以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 # #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 # #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犯罪不仅对家庭、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更对青少年的成长与未来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那么,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呢?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其行为和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许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中,家庭环境的破裂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例如,父母离婚、家庭暴力等情况,会使青少年缺乏安全感,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此外,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不够以及教育方式的不当,也会导致青少年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社会环境的压力社会环境包括学校、社区和社会风气等,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框架。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如暴力文化的渗透、歧视现象的存在,都会使青少年误入歧途。
与此同时,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也可能促使青少年采取极端手段以释放压力,甚至产生冲动犯罪行为。
3. 心理因素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展阶段,容易受到情感波动的影响。
一些青少年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容易冲动行事。
此外,青少年对社会规则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相对不足,可能因为一时的愤怒或不满而选择非法手段来解决问题。
4. 同伴压力同伴关系在青少年度过的成长阶段中极为重要。
许多青少年在面临同伴压力时,可能会选择跟随他人,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特别是在群体中的引导和影响,往往能够快速改变青少年的行为选择,增加犯罪的风险。
二、对策1.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基石,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沟通,关注其心理变化,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同时,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他们在情感和行为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 改善社会环境为了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社会应该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
学校与社区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媒体应多宣传正能量的信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对策摘要:青少年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上升到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法制和教育等方面的薄弱,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和智能化等特点,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这些特征和原因入手,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特征;原因;对策有人将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由此可见,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在我国,这个现象也同样的突出和严重,而且青少年的犯罪率呈逐年的上升趋势。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原本应该长身体、学知识的“盛开的花朵”过早的凋零?认真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对于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乃至全社会的长治久安,经济快速有序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一)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明显。
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二)团伙犯罪现象严重。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有什么事情不愿意和家长沟通,而更愿意和同年龄段的孩子相处,他们遇到了事情也是和自己的朋友们说。
这个阶段的孩子争强好胜,血气方刚,遇到一点委屈就难以容忍,想打击报复;再加上心智上不够成熟,意志力不坚定,讲究“哥们儿义气”,所谓“为朋友出头”,就容易纠集同伙共同作案,甚至有的带有“黑社会”性质。
(三)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调查发现,很少有青少年在作案前是有明确目的的,大多都是在喝酒后或者是在闲逛上网之后遇到一些突发性的偶然因素才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的。
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发育阶段,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情绪上也极不稳定,而且精力旺盛,外界的稍微一点刺激,就容易冲动,而且不计后果,所以容易引发突发性犯罪。
(四)犯罪手段呈现高科技化。
据我省的一项调查表明:在青少年犯罪中,运用技术手段作案的占被调查案例的37.6%,如伪造证件进行诈骗,伪造犯罪现场,清除犯罪痕迹,用万能钥匙开门入室做“梁上君子”,采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加强联络,增加作案的“安全性”等等。
高科技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和为整个社会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剖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我们必须找出并且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而解决这一社会难题。
(一)主观原因。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分辨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意志力比较薄弱,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实施犯罪。
同时,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凡事喜欢攀比,具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再加上法制意识淡薄,一旦自己的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容易步入歧途。
(二)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青少年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当中,社会当中很多不良风气和环境自然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1)受经济发展负面的影响。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等不良风气。
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2)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在文化市场上,一些不健康的图书、报纸、音像出版物、不良网站和网络信息,宣传着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的内容,这些低级、暴力、庸俗的文化侵蚀了青少年的思想。
当今社会中不良风气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对青少年在生长过程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很大的腐蚀作用。
在现实的很多案例中,很多孩子都坦言,他所实施的犯罪行为都是从电视或者是互联网上的一些影视作品当中模仿而来。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家长自身素质较差。
有的家长自己做事不检点,不庄重,工作中腐败堕落,生活上出现作风问题,或者父母经常大吵大闹,互相指责,甚至动手殴打,家庭气氛异常,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而且这样的家长通常都没有精力和心思多关心教育孩子,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感情淡化,最终容易使孩子形成畸形的性格。
(2)过分溺爱子女。
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对孩子过分溺爱,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贪图享受、懒惰成性、自私自利、任性、霸道的性格和不良品质,对自己妄自尊大,说一不二,形成为所欲为的个性,对他人冷漠无情,漠不关心,缺乏道德责任感,养成心胸狭窄、斤斤计较的品格。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一旦步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不顾社会道德,法律约束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
(3)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有些家长简单的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孩子犯了错误或者考试没考好,父母立刻采取“棍棒教育法”,而不和孩子做任何沟通,导致孩子犯了错误不敢回家,容易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走上犯罪道路。
同时,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也会形成冷漠的性格,以后一旦遇到任何不如意的事情,首先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
3.学校因素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倡导了很多年,其意义和重要性也不用多说,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还是在大搞特搞应试教育。
我们在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时候,都是看他近年来的升学率。
升学率高,我们就说这是个好学校;某个班级的考试成绩高,就证明这个老师教学水平高,是个好老师;某个学生考了第一名,我们就说他是个好学生……甚至老师的待遇都和这所谓的“升学率”挂钩!在如此重视智育的背后,谁关心学生的德育怎么样?谁关心这些孩子知道不知道一些社会的常识、法律的常识以及做人的基本道理?还有很多老师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因为他们可以给老师挣面子、挣奖金,对成绩差的同学缺乏爱心,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多,导致这些学生自暴自弃,甚至辍学,过早地进入社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与建议(一)社会预防。
1.完善立法。
我国虽然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但是现有法律、法规由于线条过粗,规定过于笼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比如,我国《刑法》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人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所谓必要的时候,有关解释为例如家中无人管教,或者虽有人管教但确实管教不了,或者群众反映强烈,坚决要求政府收容教养。
这种规定显然不利于实际操作。
应加强有关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防止青少年沾染不良习惯,禁止侵蚀青少年思想品德信息的传播;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活动,这也是保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环节。
2.加大打击力度,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严格整顿文化市场,尤其是影视、传媒文化,坚决打击并杜绝一切违规消费现象,净化文化娱乐场所,铲除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环境条件。
再者,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真、善、美,反对假、恶、丑。
(二)家庭预防。
家长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提高自身素质,用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子女,并且身体力行,为子女起好的表率作用。
父母要营造良好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在健康幸福的氛围中成长,同时也要更新教育观,克服家长作风,抛弃旧的“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等旧观念,与孩子成为良师益友,让孩子敢说真话、错话,使家长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便于有针对性的及时进行引导,同时也要敢于承认错误,学会向孩子道歉,使未成年人感到自己在家庭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受到大人的尊敬,心理得到满足。
另外家长要有“换位思想”,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必然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后孩子也必然会懂得凡事多为他人着想。
(三)学校预防。
首先,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使青少年逐渐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培养遵法守法的自觉性。
要彻底摒弃“升学率”这根“指挥棒”,要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学校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是第一位的。
学校应首先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然后才是“授业解惑”,传授各种知识,学习为社会服务的各项技能。
其次,我们办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输送成千上万的合格人才和劳动者,从而提高全民素质。
因此,学校在善于发现、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更应当着眼于大多数人,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
当然,要想使学生学会做人,教师必须自己先做好人,决不能根据考试得分高低来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甚至将“差学生”当成“包袱”弃之不理。
再者,学校应该拥有一定的文体设施、图书教具,建设足够的课余活动场所,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健康向上的集体活动,进而有助于青少年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自身预防。
外因再多样,内因始终是最关键。
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
青少年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相对较差的阶段,我们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另外,现在的很多教育和书籍都太功利,太浮躁,青少年在多读书,读好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自身修养的提高。
我想,国学教育便不能被我们遗忘和忽视,它是现代教育的补充,应该深入到我们的教育体制中,以规范而合理的形式存在。
未来的教育方向应当是:给教育也给教养,给知识也给文化。
国学中的精华,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人类智慧精华。
修读国学经典,其实是学生自身素质、教养的积淀过程,国学里有很多道德、礼仪、为人处事的道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好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