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完整版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3课《花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写作背景】《花钟》这篇课文是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最后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做法。
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课文思路清晰,语言精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斗、芬、芳”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鲜花开放的特点。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默读1、2自然段,说说这两段的大意。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用词的生动、准确。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课件出示花的世界)(媒体出示,配上轻音乐,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
)2.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
(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学生踊跃介绍从多媒体、书中、课外等获悉的材料〉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愿意读读这句话吗?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板书:13花钟)5.读了课题以后你首先会想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课文,领略鲜花的神奇和美丽。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1. 初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完整版目录编写说明 (8)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8)二、教科书主要内容 (9)1.阅读 (9)2.习作 (10)3.口语交际 (12)4.综合性学习 (13)6.快乐读书吧 (15)7.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 (15)三、教学目标 (15)(一)识字与写字 (15)(二)阅读 (15)(三)习作 (16)(四)口语交际 (16)(五)综合性学习 (16)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16)1.识字写字 (16)2.阅读 (16)3.习作 (17)4.口语交际 (17)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18)第一单元 (19)单元说明 (19)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9)1古诗三首 (20)教材解析 (21)教学目标 (22)教学建议 (22)2 燕子 (25)教材解析 (26)教学目标 (26)教学建议 (26)教学资源 (29)教学设计举例 (31)3 荷花 (33)教材解析 (34)教学目标 (34)教学建议 (34)4* 昆虫备忘录 (37)教材解析 (38)教学目标 (38)教学建议 (38)口语交际 (39)春游去哪儿玩 (40)教学目标 (40)教学建议 (40)习作 (41)我的植物朋友 (42)教材解析 (42)教学目标 (42)教学建议 (42)语文园地 (43)教材解析 (44)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44)第二单元 (46)单元说明 (47)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48)5 守株待兔 (48)教材解析 (49)教学目标 (49)教学建议 (49)6 陶罐和铁罐 (51)教材解析 (52)教学目标 (52)教学建议 (52)教材解析 (56)教学目标 (56)教学建议 (56)教学资源 (59)8* 池子与河流 (60)教材解析 (61)教学目标 (61)教学建议 (61)口语交际 (62)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63)教学目标 (63)教学建议 (63)习作 (64)看图画,写一写 (65)教学目标 (65)教学建议 (65)语文园地 (66)教材解析 (67)教学建议 (67)教学资源 (69)快乐读书吧 (71)教材解析 (72)教学目标 (72)教学建议 (73)第三单元 (77)单元说明 (78)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79)9 古诗三首 (79)教材解析 (80)教学目标 (81)教学建议 (81)教学资源 (83)综合性学习活动提示 (84)教材解析 (86)教学目标 (86)教学建议 (86)综合性学习活动提示 (89)11 赵州桥 (89)教材解析 (90)教学目标 (90)教学建议 (90)教学资源 (93)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94)教材解析 (95)教学目标 (95)教学建议 (95)教学资源 (96)综合性学习 (97)中华传统节日 (98)活动目标 (98)活动建议 (99)语文园地 (102)教材解析 (103)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103)教学资源 (105)教学设计举例 (107)第四单元 (109)单元说明 (110)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11)13 花钟 (111)教材解析 (112)教学目标 (112)教学建议 (112)教学设计举例 (115)14 蜜蜂 (117)教材解析 (118)教学目标 (118)教学建议 (119)教学设计举例 (121)15* 小虾 (124)教材解析 (124)教学目标 (124)教学建议 (124)习作 (126)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126)教学目标 (126)教学建议 (126)语文园地 (128)教材解析 (128)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128)第五单元 (130)单元说明 (130)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31)16 小真的长头发 (132)教材解析 (132)教学目标 (132)教学建议 (132)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135)教材解析 (135)教学目标 (135)教学建议 (135)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136)教学目标 (137)教学建议 (137)习作例文与习作 (139)教材解析 (139)教学目标 (139)教学建议 (139)第六单元 (142)单元说明 (142)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42)18 童年的水墨画 (144)教材解析 (144)教学目标 (144)教学建议 (145)教学资源 (147)19 剃头大师 (149)教材解析 (149)教学目标 (149)20 肥皂泡 (153)教材解析 (153)教学目标 (154)教学建议 (154)21* 我不能失信 (157)教材解析 (157)教学目标 (157)教学建议 (157)习作 (158)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159)教材解析 (159)教学目标 (159)教学建议 (159)语文园地 (161)教材解析 (161)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161)教学资源 (163)第七单元 (164)单元说明 (164)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65)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166)教材解析 (166)教学目标 (166)教学建议 (167)23 海底世界 (170)教学目标 (170)教学建议 (170)24 火烧云 (174)教材解析 (174)教学目标 (174)教学建议 (175)口语交际 (178)劝告 (178)教学目标 (178)教学建议 (178)教学设计举例 (179)习作 (181)国宝大熊猫 (181)教学目标 (181)教学建议 (181)语文园地 (183)教材解析 (183)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183)教学资源 (185)第八单元 (186)单元说明 (186)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87)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188)教材解读 (188)教学目标 (189)教学建议 (189)26* 方帽子店 (192)教材解析 (192)教学目标 (192)教学建议 (193)27 漏 (195)教材解析 (195)教学目标 (196)教学设计举例 (198)28* 枣核 (201)教材解析 (201)教学目标 (201)教学建议 (201)教学设计举例 (202)口语交际 (205)趣味故事会 (205)教材解析 (205)教学目标 (205)教学建议 (205)习作 (207)这样想象真有趣 (207)教学目标 (207)教学建议 (207)语文园地 (209)教材解析 (209)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209)附录 (211)识字音序表 (212)写字音序表 (214)编写说明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着重培养学生的创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完整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doc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大自然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只有用心观察的人, 才能有所领悟。
该单元围绕“细心观察” 这个主题编排了《花钟》《蜜 蜂》《小虾》 这三篇课文。
课文既具有科普文章的严谨科学, 又不失文学色彩, 遣词造句生动有趣, 易激 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和对自然万物的热情。
《花钟》 是一篇生动而严谨的阅读文章, 课文按照“归纳现象 -- 揭示原因 --实际运用” 的顺序写了有关花开放时间不同的表现、 缘由和有趣发现, 告诉我们要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认真思考, 做生活的有心人。
《蜜蜂》叙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为了实验蜜蜂是否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的事情, 旨在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认真探索的精神。
《小虾》 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
通过“我” 对小虾外形、 打架等细节的描写, 突出了小虾有趣、 脾气不好两个特点, 抒发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习作” 要求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做的一项小实验的作文, 旨在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 将实验记叙得清楚完整。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认真思考的习惯和逻辑清晰的写作能力。
“语文园地” 安排了 3 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交流看法,掌握关键语句在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重要作用; “词句段运用” 安排了仿写和改错两个部分,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句子的重要特征, 掌握 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方式 , 学会用心思考、 认真观察、 细心体会;“日积月 累” 选取了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一诗, 帮助学生从简短的古诗中体会到我国古代文学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培养学生的感悟、 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掌握多音字 “斗、 强、 闷、几、 尽” 等,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
把握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学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正确理解词语,学习、积累和运用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借助课后习题, 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小组内交流学习。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教材分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习作,要求启发学生留心观察事物,并对把事物变化的过程写清楚。
本单元《花钟》、《蜜蜂》、《小虾》这3篇课文,启发学生留心观察事物,并对把事物变化的过程写清楚有了感性的认识。
尤其是《蜜蜂》这篇课文,从表达的顺序及表达的方法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通过以前的作文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本次作文依托课文为写作源泉,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丰富学生思维发展素材。
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结合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达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表达观察现象,提高写作技能技巧的目的。
教学目标: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按顺序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准备:1、依托课文,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本单元《花钟》、《蜜蜂》、《小虾》这3篇课文,启发学生留心观察事物,并对把事物变化的过程写清楚有了感性的认识。
2、利用图表,引导学生完整表达。
教材里面设计了一个图表,涵盖“实验名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提示学生将实验的全过程清楚地描述出来。
3、理清逻辑,帮助学生有序表达。
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表示逻辑顺序的词,把实验的过程按先后顺序写清楚,既做到言之有物,又达到言之有序的效果。
4、牙签、水盆、清水、肥皂、方糖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尝试借助图表把实验的过程说清楚并完整记录下来。
2、学会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有序地表达。
教学过程:一、仔细观察,有序表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全册教材分析二、单元教材分析三、全册教学目标三、全册教学计划四、全册教学设计五、全册教学反思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一)择取内涵丰富的课文,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本册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力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文本,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有的课文,以榜样人物的言行,给学生以优秀品质的示范。
比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言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诚信重诺的生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比如,《燕子》一文,语言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小动物描摹得美丽动人,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虫备忘录》一文,思维跳跃,用闲谈式的语句,表现自由的乐趣;《肥皂泡》一文,语言唯美多变,情感细腻。
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文,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比如,《童年的水墨画》描述了儿童课外生活的自由与欢愉;《剃头大师》讲述了诙谐的儿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生产生共鸣。
编排这些课文,能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二)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力图由此形成合力,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
第一单元中的古诗课文,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子黄时山林中的自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
第三单元中的古诗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表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礼俗、景象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古诗三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绝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
前两句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后两句具体描写燕子和鸳鸯,一静一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的气氛。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的画题的诗。
诗中既依画面所绘,又融进作者的想象,刻画了一派江南春天的景象。
《三衢道中》是诗人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写出了他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古诗教学,吟诵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
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诗的韵味,理解诗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1.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鸳、鸯、惠”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默写《绝句》。
3.理解古诗大意,能够边读边展开想象,融人到诗歌的意境中,感知诗歌所描绘的事物特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营造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绝句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同时能够默写。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春景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那好,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一起去看看春天的美丽景色吧(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课件出示几幅春天美景图,学生观图感知春景之美)。
2.指名说说观图感受,教师适时引入:人们都喜爱春天,画家将春色绘进了美丽的图画中,音乐家为春光奏出了一支支优美的乐曲。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计划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计划一、教材简析本组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取材。
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是要从大自然获得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
本组的几篇课文,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大自然所给人的一些启示,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这些课文,都表明了一定的道理,比较适合默读训练,可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
二、教学要求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加强词语的积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2、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
3、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完成语文园地中的各项能力训练,特别是口语交际训练,要培养学生搜集和表达的'能力。
而习作注重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注重细心体验在活动中的经历,注重体会,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出来。
三、教学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3、组织学生参加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会。
4、帮助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体会再现,进一步提练,最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四、课时安排9、自然之道2课时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2课时11、蝙蝠和雷达2课时12、大自然的启示2课时语文园地三5课时合计13课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是语文三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包括语文知识和阅读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本次教学设计将围绕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展开复习课程。
1.2 课程目标•复习第四单元课文内容,包括词语理解、故事情节分析等。
•复习第五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1.复习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包括词语解释、情节梳理等。
2.复习第五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如阅读文章、写作内容等。
3.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的实际运用。
2.2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共同整理复习笔记。
2.阅读活动:让学生朗读课文,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3.互动问答:通过问题与回答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4.创新思维激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教学步骤3.1 第一阶段:复习第四单元内容1.分析第四单元的课文《XXX》,让学生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让学生解释生词,梳理故事情节。
3.2 第二阶段:复习第五单元内容1.引入第五单元的课文《XXX》,让学生朗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3 第三阶段:课堂互动1.教师组织互动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4.1 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互动,听取学生表达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书面表达对复习内容的理解。
4.2 反思与优化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课后作业及延伸1.完成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蝴蝶和蝴蝶翅膀》教案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蝴蝶和蝴蝶翅膀》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应能:1. 了解蝴蝶及其翅膀的基本知识;2. 熟悉蝴蝶翅膀的造型和颜色;3. 掌握描述蝴蝶和蝴蝶翅膀的词语;4.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蝴蝶和蝴蝶翅膀的形态特征;2. 研究并正确使用描述蝴蝶和蝴蝶翅膀的词汇。
教学准备1. 《蝴蝶和蝴蝶翅膀》课文及相关教材;2. 图片或实物展示蝴蝶和蝴蝶翅膀。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有关昆虫的知识。
2. 准备一些蝴蝶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研究课文1. 带领学生认读课文《蝴蝶和蝴蝶翅膀》,并解释生词、短语。
(注:如果有生词或短语要给学生提前讲解好。
)2.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指导发音、语调。
3. 学生同步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4. 师生互动,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讨论,引导学生对蝴蝶和蝴蝶翅膀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思考。
拓展活动1. 展示蝴蝶的照片或实物,并引导学生观察蝴蝶翅膀的形态特征和颜色。
2. 引导学生用描述词语描述蝴蝶的翅膀。
3. 学生间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蝴蝶或蝴蝶翅膀,并用词语进行描述。
小结归纳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归纳总结蝴蝶和蝴蝶翅膀的特征和描述词语。
2. 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要点和研究收获,鼓励学生用新学到的知识参与课外观察活动。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练册的相关练;2. 观察身边的昆虫,并用描述词语进行记录。
以上为教案大致内容,具体教学过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四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花钟》《蜜蜂》《小虾》3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
《花钟》通过观察,发现了植物不同的开花时间;《蜜蜂》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小虾》通过观察,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
教材旨在引导学生知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进而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认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字词句◎认识27个生字,会写“斗、芬”等25个字,会写30个词语。
◎能体会并积累课文中生动、准确的词句,并借鉴课文的语言表达进行仿写。
阅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默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书面表达◎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并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学习“对调”“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1.你觉得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有哪些学习价值?“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学习价值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理清句子间的联系,理解段落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抓关键信息,简洁、完整地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单元的习作是《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为了完成本次习作,你觉得应该做哪些准备?提前引导学生选择简单易做且安全的实验。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四单元语文园地的授课实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四单元语文园地的授课实践引言语文教学是学生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四单元语文园地的授课实践,是对语文老师专业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的考验。
本文将详细阐述授课实践的过程以及收获。
一、课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农民丰收的盛景,形成爱国情怀,爱护祖国。
(2)认识到阅读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
(3)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爱好自然,爱好生活的激情。
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阅读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介绍农民丰收的盛景,让学生了解农民的劳动和付出,以及我们需要爱护我们的土地和家乡。
通过阅读故事《花开蝴蝶飞》,让学生进一步地体会到春天的美丽,大地的生机和自然环境的美好。
学生要通过语文练习,在字母表中找到与意义相对应的词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对语文的兴趣。
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提高语文素养。
3. 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发现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师演示、图示和实践等形式。
教师演示能够有效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图示能够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实践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印象。
二、教学实践1.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农民丰收的盛景,引导学生思考对自然的爱、对家乡的热爱等话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阅读故事《花开蝴蝶飞》:教师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的美好和春天的生机。
(3)语文练习:让学生在字母表中找到与意义相对应的词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对语文的兴趣。
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提高语文素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4蜜蜂(教案)

部编⼈教版三年级语⽂下册教案第四单元14蜜蜂(教案)14 蜜蜂⽂本分析《蜜蜂》的作者是法国的昆⾍学家法布尔,课⽂以第⼀⼈称写了他为验证蜜蜂具有辨认⽅向的能⼒⽽做的⼀项实验,重点介绍了实验的经过,体现了法布尔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本⽂就是在了解蜜蜂这种昆⾍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
教学设计时,可以重点抓住作者做实验的准备阶段、过程以及结论的表述⼏个部分,通过提出“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有何好处?”等问题的⽅式,带动学⽣抓住课⽂内容,品读全⽂。
在解读⽂本的过程中,引导学⽣采⽤联系上下⽂、找近义词等⽅式理解词语,抓住重点词语去品析句⼦,从⽽进⾏⽂本细读,达到体会⼈物品质的⽬的。
教学⽬标1.认识“概、阻”等8个⽣字,会写“蜜、蜂”等12个字,会写“蜜蜂、辨认”等16个词语。
2.默读课⽂。
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多种⽅式,体会课⽂⽤词的准确。
教学重点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难点感受⽂章说明语⾔运⽤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本课“概、阻”等8个⽣字,学会“蜜、蜂”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3.理清课⽂的脉络层次,初步了解法布尔实验的内容。
1.引导学⽣采⽤多种⽅法识记⽣字。
2.以读为基础,理清课⽂脉络,尝试⽤概括⼩标题的⽅法感知课⽂内容。
⼀、激趣导⼊,揭⽰课题1.引导学⽣交流⾃⼰喜欢的昆⾍,引出课题。
导语:同学们,⼤家喜欢昆⾍吗?你们为什么喜欢它们呢?(学⽣⾃主交流,教师适当评价。
)⽰例:·我喜欢⼩蝴蝶,因为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样⼦⾮常漂亮。
(你描述得⾮常有诗意!真是个能说会道的孩⼦!)·我最喜欢的是蚕,它们默默地为⼈们吐丝,却从来没有要求回报。
(你让⽼师想到了⼤诗⼈李商隐的⼀句诗“春蚕到死丝⽅尽,蜡炬成灰泪始⼲”。
)·我最喜欢的是⼩蜜蜂,因为它们⾮常勤劳,给⼈们采花酿蜜也不求回报。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含每课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每课教学反思)学校:班级:教师:202x-202x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4.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5.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
部编版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每一环节上课步骤)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精品教案

《一次科学小实验》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选择一次自己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语句要通顺、连贯。
3.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
4.懂得欣赏他人文章,为他人的文章出谋划策,避免在今后在自己的文章中犯相同错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题目可供选择的内容比较广泛,大家自主挑选的余地比较大,在认真回忆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印象深、感兴趣的实验来写。
2.题目对实验的时间和地点均没有任何限制。
不论什么时间,也不论什么地点做过的小实验都可以做写作的材料。
3.“按照先后顺序把实验的经过写清楚”是本次作文的重点。
写之前,有条件的话,最好把小实验重新做一遍;或仔细观察,请别人把小实验再演示一次,边看边记,记下实验的步骤: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写的时候,要分步分节写,先做的先写,后做的后写。
4.“注意写出实验过程中人物的心情”是本次作文的难点。
要注意穿插在实验的过程中分散地写。
如当实验进行到十分紧要的关头,当时自己心里是怎样想的,或者其他人有什么反应都可以适当地写一点。
二、初改探秘1.明确做法2.学生初改他人习作3.分析修改结果(1)分析全班这次习作修改的基本情况。
(2)分析全班同学的分数及排名情况,我们先来看看排前几名的是哪几位同学?(3)看了排名,你最想看谁的文章,我们来看看评得准不准确。
4.小结:一个人评价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未能严格按照标准来评分,存在误差。
5.修正误差:看了两篇文章评分的比较之后,同学们对你刚修改的文章有没有觉得评分不准确呢?现在把刚才修改的文章抽调回去,再把分数调整一下。
三、再改求准1.明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改三篇别人的作文,要求严格按照标准来评分,先自己评分修改,再小组合作修改,把分数打在相应的扣分栏处,最后将结果保存到“二改文”文件夹。
2.学生合作修改3.分析修改结果(1)对比前后两次精细测评结果:我们来看一看两次的结果,你发现什么了?(2)美文欣赏:A.展示得分最高的学生习作,由评改小组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评分,有什么标准?B.你在评改的过程中,肯定有许多同学也写得不错,请向同学们推荐一下?(3)出谋划策:还有的同学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够,请给这些同学提提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惯打下基础。】
2.识记生字
看看这些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识字。“芬 芳 醒 ”都可以用这种方
法识记。
(2)熟字比较。如:斗一头 肉一内 办一苏 虽一强
(3)组词扩展:长寿 寿命 表示 显示 昆虫 修建 小
组
3. 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说怎样写好所读的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记住每个字的字形。
3.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篇短文(可以独
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
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品读文章,初步感知
边读边思考:
1. 科学家揭示了一个什么有趣的现象 ?
预设:科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建成一个
花的“时钟”,这些花就二十四小时依次开放。
2.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出示课题 板书
课题,齐读)(板书:13 花钟)
5.读了课题以后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课文,领略鲜花的神奇和美丽。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 1. 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 4)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 5)生字,读生字。 dòu fēn fānɡ nèi xǐnɡ shòu sū 斗芬芳 内醒 寿 苏 qiáng shì kūn xiū jiàn zǔ 强 示昆修建 组 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苏 组”,翘舌音“寿【设计意图:鼓励学生
①这几个字怎样写才能做到规范、美观?出示Βιβλιοθήκη 字格 中的范字,对照例字认真观察读帖。
②交流:提醒大家在写哪个字的时候注意什么? “强 组”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芬 芳 苏 昆”是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窄下宽。 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修 建”: “修”字,左中右结构,注意生字的右下角的三撇的写 法: 第二撇、第三撇起笔分别在上一撇的右上三分之一处起 笔。 “建”半包围结构,注意书写顺序,最后两笔是:横折 折撇、捺。 ④学生再次练写。一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 写,教师评价。 4.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 实物投影写得优秀的学生习字,由写字的学生说说 写好字的做法。
课题,提出质疑,引
示”,前鼻音“芬 昆 建”,后鼻音“强 芳 醒”等。
自主识字,是部编版教
(2)(课件出示 6)词语,读词语。
材的要点,同时培养学
干燥. 灼.伤 适.宜 淡雅. 吻.合 组.成 内.外 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
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 力。】
注意读准:平舌音“燥 组”,翘舌音“适”,前鼻音“吻”。
(开火车读,齐读)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书写本课会写字,小组评选出写得最好看的字。
伸
找一找身边常见的花,告诉小伙伴们,它是什么时候开花的,
(
) 花瓣是什么样的。
分钟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13 花钟 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习。 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花钟、 赞美花钟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激起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花 钟之美、神奇。 不足之处:放,放多少,扶,扶多点,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来定。
(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
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
导入
〈学生踊跃介绍从多媒体、书中、课外等获悉的材料〉学习。】
( ) 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感受:鲜花朵朵,争
分钟 奇斗艳,芬芳迷人。(课件出示 3)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
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
教学 目标
第二课时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鲜花开放的特点。 2.默读 1、2 自然段,说说这两段的大意。 3.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用词的生动、准确。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9)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复习导 入,出示字词,引入
() 分钟
苏醒 干燥 适宜 淡雅 吻合 组成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今天
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 【设计意图:利用优美
(课件出示 2:花的世界)(媒体出示,配上轻音乐,学生的图片,认识不同的鲜
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
花,激活了学生的思
2.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 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授课
课题
花钟
课型 讲读课文
2 课时
时间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芬、芳”等 10 个生字,会写“斗、芬、芳”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
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 自然段。 教学 过程与方法:
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鲜花开放的特点。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
事物的习惯。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目标
默读 1、2 自然段,说说这两段的大意。
学习本文的表达方法,用词的生动、准确。
第一课时 1. 认识“芬、芳”等 10 个生字,会写“斗、芬、芳”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 “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密切的关系。)【设计意图:对重难点
(板书: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
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
1.(课件出示 7 生字田字格)会写字:
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
斗芬芳内醒寿苏强 示昆修建 组
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
指名读,齐读,指名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