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意思-赏析

合集下载

柳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商隐

柳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商隐

柳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商隐柳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商隐柳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商隐1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译文及注释曾逐东风拂舞筵(yán),乐游春苑断肠天。

你曾经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苑中游玩。

东风:指春风。

舞筵:歌舞的筵席。

乐游:乐游原的省称,也叫乐游苑,在唐代长安东南,今陕西西安市郊。

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

断肠:销魂。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又为何肯捱到秋天来啊,现在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肯到:会到。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

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译文及注释译文你曾经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苑中游玩。

又为何肯捱到秋天来啊,现在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注释东风:指春风。

舞筵:歌舞的筵席。

乐游:乐游原的省称,也叫乐游苑,在唐代长安东南,今陕西西安市郊。

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

断肠:销魂。

肯到:会到。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

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创作背景李商隐的《柳》大致写于公元851年(大中五年)。

李商隐在被柳仲郢辟为节度书记后的几年离都在柳幕中,所以他的咏柳诗往往借府主的姓氏抒发感慨。

此诗即为其中一首。

赏析对比手法1.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

你看,在士女如云的乐游苑上,在繁华似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优美!而眼前的秋柳,却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

“清秋”“斜阳”“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

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

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

《醉翁亭记》赏析

《醉翁亭记》赏析

宋元文学
则酿泉成无源之水;无酿泉点缀山峰间,则琅琊少了许 多灵气和活力;而无醉翁亭“翼然临于泉上”,则酿泉 会显得单调和空寂。动的泉水与静的山、亭,共同构成 了一幅有声有色、清幽秀美的图画。 在时间变换上,作者分别从一天之中、一年之际两个角 度,来描绘醉翁亭周围不同的景色和气象。先看一天之 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在这幅图画中,彤红的朝阳,乳白的 雾气,青翠的树木,幽暗的山洞,各种色彩纷至沓来, 表现出作者在色彩运用上的高度技巧。如果说作者在写 一日之景时,主要是抓住了朝暮的不同色调,
宋元文学
(二)柳永 1、生平简介 柳永,生卒年不详,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因 曾官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排行第七,故又名柳 七。早年热衷功名,但屡试不第。于是放浪形骸,出没 于花街柳巷,和一帮歌伎舞女周旋。他曾作词发牢骚: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 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 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 唱。”(《鹤冲天》)柳永五十四岁始中进士,仕途不 遂,潦到而死。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他 对宋词的体式、内容、
宋元文学
至柳永始大量写作慢词。慢词篇幅长,字数多,容量大, 能够容纳更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表现更为广阔多变 的社会生活,从而提高了词的地位和艺术表现力。 ②多用赋体,长于铺述和白描。 如《望海潮》“东南形盛”写杭州的繁华、西湖的美景, 极尽铺排之能事。 ③吸收口语入词,平易明晓。 由于柳永一生地位低下,他写词的对象主要是歌伎舞女, 写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歌伎舞女演唱时使用,所以,他 的词一反文人词的典雅华丽,写得平易通俗。 如《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柳永.拼音版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柳永.拼音版

忆y ì帝d ì京j īn ɡ·薄b ó衾q īn 小xi ǎo 枕zh ěn 凉li án ɡ天ti ān 气q ì【宋s òn ɡ】柳li ǔ永y ǒn ɡ薄b ó衾q īn 小xi ǎo 枕zh ěn 凉li án ɡ天ti ān 气q ì,乍zh à觉ju é别bi é离l í滋z ī味w èi 。

展zh ǎn 转zhu ǎn 数sh ù寒h án 更ɡèn ɡ,起q ǐ了le 还h ái 重zh òn ɡ睡shu ì。

毕b ì竟j ìn ɡ不b ù成ch én ɡ眠mi án ,一y ì夜y è长zh ǎn ɡ如r ú岁su ì。

也y ě拟n ǐ待d ài 、却qu è回hu í征zh ēn ɡ辔p èi ;又y òu 争zh ēn ɡ奈n ài 、已y ǐ成ch én ɡ行h án ɡ计j ì。

万w àn 种zh ǒn ɡ思s ī量li ɑn ɡ,多du ō方f ān ɡ开k āi 解ji ě,只zh ǐ恁n èn 寂j ì寞m ò厌y àn 厌y àn 地d ì。

系x ì我w ǒ一y ì生sh ēn ɡ心x īn ,负f ù你n ǐ千qi ān 行x ín ɡ泪l èi 。

【作者简介】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秋色秋韵的唯美句子

秋色秋韵的唯美句子

秋色秋韵的唯美句子秋色秋韵的唯美句子11、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

2、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3、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4、悲悯草丛里蟋蟀的欢欣,以低迷的姿态,立在夏的街角,等待卸了妆的狂欢冷场,以秋雨的洗礼开始另一场惊心的表白。

5、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6、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7、不是花中更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8、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9、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稻穗沉甸甸的,粒粒挺着个将要胀破了的大肚皮,把稻秆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又是一个丰收年。

12、稻田里,一片黄澄澄的稻谷随着秋风翻起金波,绿油油的菜地里,肥嫩的菜叶上闪耀着晶莹的露珠。

1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4、独坐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15、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

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

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

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

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16、端一杯菊花酒,题一首枫叶愁,饮一盏寂寞的残红秋。

独坐,在这寂寞的秋!17、端坐于时光的门槛,看一片落叶点缀了秋色,一畦清露渲染了秋凉。

宋词大全300首及赏析朗读

宋词大全300首及赏析朗读

宋词大全300首及赏析朗读经典诵读宋词原文及赏析篇1《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lǔ)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què)。

【赏析】这是一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

表现了北宋名将岳飞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之势。

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

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

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

这首词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

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了少年路云和月,莫等洒、白了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时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áng)橹(lǔ)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lèi)江月。

【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由苏轼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形容天气晴朗的优美诗句

形容天气晴朗的优美诗句

形容天气晴朗的优美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丽人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气。

——纳兰性德《满江红·为问封姨》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凭小阑、艳阳时节,乍晴天气,是处闲花芳草。

——柳永《留客住·偶登眺》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

——苏轼《浣溪沙·荷花》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朱淑真《初夏》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气欲重阳。

——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白居易《早冬》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

——戴复古《初夏游张园》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韩偓《已凉》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程颢《郊行即事》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曹操《冬十月》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

——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

——张可久《人月圆·雪中游虎丘》清明天气。

永日愁如醉。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意思-赏析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意思-赏析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意思|赏析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译文小睡之后,就因薄被而被冻醒,突然觉有种难以名状的离别滋味涌上心头。

辗转反侧地细数着寒夜里那敲更声次,起来了又重新睡下,反复折腾终究不能入睡,一夜如同一年那样漫长。

也曾打算勒马再返回,无奈,为了生计功名已动身上路,又怎么能就这样无功而回呢?千万次的思念,总是想尽多种方法加以开导解释,最后只能就这样寂寞无聊地不了了之。

我将一生一世地把你系在我心上,却辜负了你那流不尽的伤心泪!作者:佚名这首《忆帝京》是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系列词作之一。

这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男女双方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

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起句写初秋天气逐渐凉了。

薄衾,是由于天气虽凉却还没有冷;从小枕看,词中人此时还拥衾独卧,于是乍觉别离滋味。

乍觉,是初觉,刚觉,由于被某种事物触动,一下引起了感情的波澜。

接下来作者将别离滋味作了具体的描述: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空床展转,夜不能寐;希望睡去,是由于梦中也许还可以解愁。

默默地计算着更次,可是仍不能入睡,起床后,又躺下来。

区区数笔把相思者床头展转腾挪,忽睡忽起,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状,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了。

毕竟不成眠,是对前两句含意的补充。

毕竟两字有终于、到底、无论如何等意思。

接着一夜长如岁一句巧妙地化用了《径王风采葛》中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句意,但语句更为凝炼,感情更为深沉。

这几句把别离滋味如话家常一样摊现开来,质朴无华的词句里,蕴含着炽烈的生活热情。

词的下片转而写游子思归,表现了游子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复杂的内心体验。

也拟待、却回征辔,至此可以知道,这位薄衾小枕不成眠的人,离开他所爱的人没有多久,可能是早晨才分手,便为别离滋味所苦了。

此刻当他无论如何都难遣离情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涌起另一个念头:唉,不如掉转马头回去吧。

柳永的词集古诗赏析

柳永的词集古诗赏析

柳永的词集古诗赏析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柳永的词集代表作品:《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柳永。

其古诗全文如下: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翻译】夜幕降临,倏忽间清风吹散了薄烟,在窗棂竹帘之外,渐渐升起了一轮明月。

因畏路途杳杳更忧人心未合,即使能结同心,恐不能同处一地。

情义绵绵,思绪翩翩。

剪不断,理还乱。

云儿啊,再回去只怕了无踪迹(认不得归路)。

这样的事、情思应该只有在前世里显现,总是喜欢将两地鸳鸯放一起。

《八声甘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永。

其古诗全文如下: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翻译】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

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优美宋词原文赏析

优美宋词原文赏析

优美宋词原文赏析精选十首简短的宋词赏析篇一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宋代〕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赏析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提高和净化了的通俗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

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

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

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

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

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

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

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

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

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

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

“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

柳永的著名诗词诗歌赏析

柳永的著名诗词诗歌赏析

柳永的著名诗词诗歌赏析柳永的著名诗词赏析11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柳永〔宋代〕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鸟一作:岛)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少年一作:去年)柳永这首《少年游》词,前阕全从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言外;后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自己之落拓无成作结。

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是一首极能表现柳永一生之悲剧而艺术造诣又极高的好词。

2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柳永〔宋代〕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柳永〔宋代〕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这首《忆帝京》是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系列词作之一。

这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男女双方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

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柳永的著名诗词赏析21定风波·自春来柳永〔宋代〕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这是一首写爱情的词篇,具有鲜明的民间风味,是柳永“俚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首词以一个少妇(或妓女)的口吻,抒写她同恋人分别后的相思之情,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妇形象。

柳永的《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阅读

柳永的《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阅读

柳永的《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阅读《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宋·柳永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赏析】“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出自柳永之口,这必然又是一次不得不唱出的离别曲,又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

“也拟待、却回征辔”,他也想着不如抛弃一切回头吧,可是,“又争奈、已成行计”,既然已经忍痛离开了,怎好再回去呢?行不得,归不得,只能“寂寞厌厌地”,这么百无聊赖地过下去了。

“系我一生心”,我对你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你永远在我心里;而你想必也是心系我一生,一辈子就这么沉重地度过了。

“负你千行泪”,我不得不离开,即使看到你泪如雨下的样子,我还是要动身奔赴远方。

我知道此去或许再也难以相见,我对你的深情只能通过我对你的牵念来传达,最终还是辜负了你千行泪,我终究成了一个负心人。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只道离别后世间所有的良辰美景都形同虚设,“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你可知那个女子这一生都会沉溺在自己的泪水里,或许就香消玉殒了?这首词纯用口语,流畅自然,“一生”与“千行”都是极重的词;“系”与“负”都是极悲的字眼,一个是生生世世的牵挂,一个是不得不辜负的愧疚。

这两句委婉曲折地表达了离人之间的真挚情爱,思想和艺术都比较成熟。

扩展阅读:柳永的简介柳永(原名三变,约984年—约1053年),字景庄(又字耆卿),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原文及赏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它叙写了寒食节时对丈夫的怀念。

词中感情的起伏和天气的变化相谐而生,全篇融情入景,浑然天成。

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闺怨词。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李清照《念奴娇·春情》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念奴娇·春情宋代:李清照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译文萧条冷落的庭院,吹来了斜风细雨,一层层的院门紧紧关闭。

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

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推敲险奇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还是闲散无聊的情绪,别有一番闲愁在心头。

远飞的大雁尽行飞过,可心中的千言万语却难以托寄。

连日来楼上春寒泠冽,帘幕垂得低低。

玉栏杆我也懒得凭倚。

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从短梦中醒来。

这情景,使本来已经愁绪万千的我不能安卧。

清晨的新露涓涓,新发出的桐叶一片湛绿,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绪。

太阳已高,晨烟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个放晴的好天气。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双调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

重门:多层的门。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险韵诗:以生僻而又难押之字为韵脚的诗。

人觉其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并无凑韵之弊。

扶头酒:易醉之酒。

征鸿:远飞的大雁玉阑干:栏杆的美称。

慵:懒。

烟敛:烟收、烟散的意思。

烟,这里指像烟一样弥漫在空中的云气。

晴未:天气晴了没有?未,同否,表示询问。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它叙写了寒食节时对丈夫的怀念。

开头三句写环境气候,景色萧条。

柳、花而用“宠”、“娇”修饰,隐有妒春之意。

接着写作诗填词醉酒,但闲愁却无法排解,已有万般怨尤。

恨夜长古诗词歌赋

恨夜长古诗词歌赋

恨夜长古诗词歌赋一、古诗中的“恨夜长”- 诗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 解析:在这首诗里,女主人公夜晚难以入眠,“日色欲尽”到“月明欲素”,时间从傍晚过渡到夜晚。

她因为思念远方的爱人而“愁不眠”。

夜晚本应是休息的时候,可思念之情让她觉得夜晚漫长难熬。

李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子在夜里的孤独、哀怨和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就像我们现在,要是心里惦记着一个人,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会感觉这夜怎么老是过不去呢,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 诗句:“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 解析:温庭筠笔下的这个女子,在夜里独守空闺。

“玉炉香,红蜡泪”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凄凉的氛围。

她“眉翠薄,鬓云残”,无心梳妆,因为“夜长衾枕寒”。

这里的“夜长”不仅仅是说夜晚的时间长,更是她孤独寂寞、饱受离情折磨的心理感受。

就好比我们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又孤单又难过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个夜晚好像没有尽头似的。

而且那“梧桐树,三更雨”,雨一直下到天亮,更衬托出她的离情之苦,这漫长的夜仿佛是她痛苦的无尽延伸。

二、古词中的“恨夜长”- 词句:“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 解析:柳永写的是离人在旅途中的感受。

“薄衾小枕凉天气”,这种清冷的环境下,他开始感觉到别离的痛苦。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数着更声,这夜过得太慢了。

“一夜长如岁”,简直把夜晚的漫长形容到了极致。

就像我们出门在外想家的时候,晚上在陌生的地方,心里难受,就会觉得这夜长得像一年一样,每一秒都在折磨着自己的神经。

初中语文古诗词积累柳永20首词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积累柳永20首词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积累柳永20首词赏析在宋词史上,柳永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

他是第一个职业词人,也是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词人,据统计,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柳永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个。

柳永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在内容上,柳永的词既有爱情的婉约,又有怀才不遇,天涯沦落的伤怀。

他擅雅致之语,也擅俚俗之语,丰富了词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

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1-《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简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

-2-《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简析】柳永与心上人虫娘分别,写下这首依依惜别之作,此作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3-《望海潮·东南形胜》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有关别离的古诗句

有关别离的古诗句

有关别离的古诗句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送别——【唐】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清平乐·留人不住——【宋】晏几道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女冠子·四月十七——【唐】韦庄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女冠子·昨夜夜半——【唐】韦庄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古怨别——【唐】孟郊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赠别二首·其二——【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寓意——【宋】晏殊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迢迢牵牛星——【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行行重行行——【两汉】佚名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原文译文赏析

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原文译文赏析

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原文|译文|赏析《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一词的上片写词人因思念而辗转难眠,颇有五言古乐府之神韵;词的下片转而写游子思归,表现了游子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复杂的内心体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原文宋代:柳永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译文及注释译文小睡之后,就因薄被而被冻醒,突然觉有种难以名状的离别滋味涌上心头。

辗转反侧地细数着寒夜里那敲更声次,起来了又重新睡下,反复折腾终究不能入睡,一夜如同一年那样漫长。

也曾打算勒马再返回,无奈,为了生计功名已动身上路,又怎么能就这样无功而回呢?千万次的思念,总是想尽多种方法加以开导解释,最后只能就这样寂寞无聊地不了了之。

我将一生一世地把你系在我心上,却辜负了你那流不尽的伤心泪!注释忆帝京:词牌名,柳永制曲,盖因忆在汴京之妻而命名,《乐章集》注“南吕调”。

双调七十二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七句四仄韵。

薄衾(qīn):薄薄的被子。

小枕:稍稍就枕。

乍觉:突然觉得。

展转:同“辗转”,翻来覆去。

《楚辞·刘向》:“忧心展转,愁怫郁兮。

”数寒更(gēng):因睡不着而数着寒夜的更点。

古时自黄昏至拂晓,将一夜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时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

每更又分为五点,更则击鼓,点则击锣,用以报时。

拟待:打算。

向子諲《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花阴边,柳阴边,几回拟待偷怜不成怜。

”征辔(pèi):远行之马的缰绳,代指远行的马。

潘问奇《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旁午停征辔,炊烟得几家?”争奈:怎奈。

张先《百媚娘·珠阙五云仙子》:“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行计:出行的打算。

只恁(nèn):只是这样。

“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的意思

“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的意思

“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的意思篇一:语文3分析王国维的“隔”与“不隔”分析的宋词是秦观的《八方子》(以下列出分析中所出现但书本中没有的宋词)北宋-秦观-《八方子》倚危楼,恨如芳草,凄凄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消香减。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北宋-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离,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南宋-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再不动许多愁。

南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逢,玉珍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分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过少用典故,少用替代字,有话直说,务必使“语语都在目前”即为“不隔”。

像秦观的《八方子》中,作者一上来就说他的恨像茂盛的春草。

“凄凄刬尽还生”写出作者的恨像草一样铲除后又会长出。

形象生动直接地表现出作者心中无限的恨。

符合王国维“不隔”的标准。

再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直接地表现出了作者心中无限的亡国仇恨,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李煜的恨的神理。

但像李清照《武陵春》中“倦梳头”、“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及《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等句都没有直接写自己内心的愁苦的深,恨之切。

而是用其他东西代指或者描写其他的东西,婉约地表现心中的恨。

有隔雾看花的感觉。

同样,晏几道的词中写了一个人孤独不知思人在哪,流泪写寄不出去的书信的情景,并没有直接写自己内心的恨、思念,而是写其他情景代指自己的内心,有种隔的感觉。

篇二:词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表达爱你的古诗

表达爱你的古诗

表达爱你的古诗1.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 《上邪》佚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3.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4. 《静女》《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5. 《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6. 《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8. 《应天长》韦庄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9. 《浪淘沙》白居易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0.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李商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1.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意思|赏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译文
小睡之后,就因薄被而被冻醒,突然觉有种难以名状的离别滋味涌上心头。

辗转反侧地细数着寒夜里那敲更声次,起来了又重新睡下,反复折腾终究不能入睡,一夜如同一年那样漫长。

也曾打算勒马再返回,无奈,为了生计功名已动身上路,又怎么能就这样无功而回呢?千万次的思念,总是想尽多种方法加以开导解释,最后只能就这样寂寞无聊地不了了之。

我将一生一世地把你系在我心上,却辜负了你那流不尽的伤心泪!
作者:佚名
这首《忆帝京》是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系列词作之一。

这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男女双方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

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起句写初秋天气逐渐凉了。

薄衾,是由于天气虽凉却还没有
冷;从小枕看,词中人此时还拥衾独卧,于是乍觉别离滋味。

乍觉,是初觉,刚觉,由于被某种事物触动,一下引起了感情的波澜。

接下来作者将别离滋味作了具体的描述: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空床展转,夜不能寐;希望睡去,是由于梦中也许还可以解愁。

默默地计算着更次,可是仍不能入睡,起床后,又躺下来。

区区数笔把相思者床头展转腾挪,忽睡忽起,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状,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了。

毕竟不成眠,是对前两句含意的补充。

毕竟两字有终于、到底、无论如何等意思。

接着一夜长如岁一句巧妙地化用了《径王风采葛》中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句意,但语句更为凝炼,感情更为深沉。

这几句把别离滋味如话家常一样摊现开来,质朴无华的词句里,蕴含着炽烈的生活热情。

词的下片转而写游子思归,表现了游子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复杂的内心体验。

也拟待、却回征辔,至此可以知道,这位薄衾小枕不成眠的人,离开他所爱的人没有多久,可能是早晨才分手,便为别离滋味所苦了。

此刻当他无论如何都难遣离情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涌起另一个念头:唉,不如掉转马头回去吧。

也拟待,这是万般无奈后的心理活动。

可是,又争奈、已成行计意思是说,已经踏上征程,又怎么能再返回原地呢?归又归不得,行又不愿行,结果仍只好万种思量,多方开解,但出路自然找不到,便只能寂寞厌厌地,百无聊赖地过下去了。

最后两句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包含着多么沉挚的感情:我对你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但看来事情只能如此,也只应如此,虽如此,却仍不能相见,那么必然是负你千行泪了。

这一句恰到好处地总结了全词彼此相思的意脉,突出了以我为中心的怀人主旨。

这首词细密而妥溜(刘熙载《艺概》),纯用口语,流畅自然,委婉曲折地表达抒情主人公之间的真挚情爱,思想和艺术都比较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