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冬青油的分离及冬青油的精制

合集下载

水杨酸甲酯的制备ding

水杨酸甲酯的制备ding

2.结果与讨论
浓硫酸对产率的影响
产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5 50 45 40 35 30 6 7 8 H2SO4(mL) 9
No. H2SO4(mL) 1 2 3 4 6 7 8 9
产率(%) 30.69 50.28 56.28 33.56
由图看出,浓硫酸用量对反应产率影响很大:随硫酸用量 的增加,产率曲线呈抛物线形状。当水杨酸0.05mol,甲醇 0.75mol时,浓硫酸为8ml(0.014mol),产率最高。原因: 可能是当浓硫酸较少时,脱水不完全,产率就低了;当浓硫 酸过量时,速率固然提高了,副反应也会增加(如氧化反应 等);另外,硫酸的加入方法不正确,或加热温度过高会使 有机物分解甚至炭化,产率也会降低。本研究中浓硫酸最佳 用量为8ml。
行了比较。
1. 实验部分
合成原理:
直接利用酸和醇进行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 是硫酸、氯化氢或苯磺酸等,是可逆反应。为提高产率,必 须使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可用共沸法将水带走,或加合适的 去水剂;或者是加入过量的醇或酸,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时 反应物和产物的组成。 水杨酸甲酯通常是在酸催化下、水杨酸与过量的甲醇反应制 备的,过量的甲醇以提高水杨酸的转化率,甲醇既作为反应 原料又作为反应溶剂。
做过 N 次之后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THANKS!
3. 结 论
本实验研究了硫酸催化下水杨酸甲酯的合成,主要讨论了硫 酸用量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的条件下,水杨
酸与甲醇摩尔比恒定,反应时间为2h,硫酸最佳用量为8mL,
产率达56.3%。 在实验操作上还可加以改进。减压蒸馏时,可以在蒸馏头
与二口接引管之间加上一个直形冷凝管,降低产物的损失率,

水杨酸、冬青油的分离及冬青油的精制

水杨酸、冬青油的分离及冬青油的精制

水杨酸、冬青油的分离及冬青油的精制发表时间:2019-05-08T15:17:02.71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作者:霍景沛*,王淑妮,刘盈珍,胡晓洪,邓前军,陈东初*,卢维奇[导读] 通过选择合成法制备冬青油,以水杨酸、甲醇作为原料,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当浓H2SO4的量为8mL时,水浴温度95℃;加热时间1.5小时,水杨酸与甲醇以1:8混合反应为最合适。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化学腐蚀研究所,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通过选择合成法制备冬青油,以水杨酸、甲醇作为原料,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当浓H2SO4的量为8mL时,水浴温度95℃;加热时间1.5小时,水杨酸与甲醇以1:8混合反应为最合适。

关键词浓硫酸;冬青油;水杨酸;甲醇冬青油是一种淡黄色的精油,它的主要成分是水杨酸甲酯,含量达到99%以上。

由于它具有一定的香味和药用功效,所以它被广泛应用到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

首先在香料方面,它能比较容易被皮肤吸收,常被添入牙膏和甜食。

其次在医药制剂方面,它也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收敛、利尿、兴奋等功效,可用来治疗腰酸疼痛。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冬青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因此,对冬青油的精制亦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另外,冬青油的人工合成经过数年来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非常成熟的状态。

至今,我国的冬青油年产量为100万吨。

目前,冬青油的精制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浸提法从冬青叶中提取冬青油,而是用直接酯化法将水将酸与甲醇在硫酸在作用下回流反应后,经脱醇、碱洗、水洗、精馏得到产物。

第一种浸提法,对冬青油的提取基本上采取浸提法,常用乙醇、乙醚、氯仿、冰醋酸等溶剂。

郭鹏[1]等研究用KX35减压装置对春季采集预处理的冬青叶,依次采用水、丙酮、冰醋酸、乙醇、氯仿作为浸提溶剂,并进行提取冬青油。

同时,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用水: 乙醇的体积比为2: 1的溶液浸取6 h后再进行蒸馏,产率可达3.18%。

冬青油的合成工艺研究

冬青油的合成工艺研究
acid and m ethanol
W ANG Bing,W.U Hong-mei,LIU Peng,TENG Yue,ZHANG Ya,YANG Jie,LI Dong
(School of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Liaoning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JinzhouLiaoning 121001,China.)
Abstract:n this paper,wintergreen oil(methyl salicylate)was synthesized from salicylic acid and methanol
which are cata lyzed by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The resulted wintergreen oil was character ized by refractometer and ultraviolet spectroradiometer.To obtain the optimum condition,the inf luences of cata lyst type,mater ial ratio, reaction time,amount of cata lyst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yield of wintergreen oil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was the best catalyst for prepar ing wintergreen oil.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 was determined as follows:the amount of salicylic acid of 6.9 g,the ratio of sa licylic acid to methanol of 1:20.the amount of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of 4 ml,temperature of 78℃ ,reaction time of 12 h.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the yield of wintergreen oil can reach 82.9% .

冬青油的制备

冬青油的制备

冬青油的制备1.前言冬青油是我国特有的天然香料品种之一,冬青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东南及东北部,海拔1000-2800米,生于阳坡湿润的箐边、沟边或树下灌丛中,属常绿灌木,叶枝芳香。

冬青油的主要成分为水杨酸甲酯。

水杨酸甲酯最早是在1843年从冬青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故俗称冬青油,是一种天然酯,常作香料,用于食品、牙膏、化妆品等,还具有止痛、退热等特性。

水杨酸甲酯与乙醇或冰醋酸可任意混合,在水中微溶。

2.实验部分冬青油【分子式】(OH)C6H4COOCH3【分子量】C8H8O3=152.15【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药草的特殊气味. 味甜而辣【熔点】-8.6℃【沸点】218 ~224℃(沸腾时部分分解)【相对密度】20℃、1.180-1.189【折光指数】20℃、1.534-1.538【旋光度】20℃、+0.5(度)——1(度)【药理毒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是水杨酸甲酯(96%-99%)【适应症】主要用于医药,牙膏,驱风油以及食用的沙土型,可乐型香精等2.1实验方案选择分析:水杨酸甲酯制备方法之一为从冬青植物中提取;工业上采用浓H2SO4催化直接酯化法合成水杨酸甲酯。

由于甲醇的沸点较低(65.3℃)易挥发同时此反应存在酸醇摩尔比过大、反应时间较长、产率较低等缺点。

因此人工合成水杨酸甲酯工艺的研究就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此外查文献提到一种较好的制备方法是:用磷酰氯和水杨酸反应,得水杨酰氯(其羟基由于和苯环共轭很难反应)。

再把水杨酰氯在甲醇中醇解,这样可以防止其被硫酸氧化并得到产物。

水杨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基本为采用浓H2SO4催化直接酯化法合成水杨酸甲酯。

因为酯化反应是酸催化的平衡反应,这个平衡位置向右偏得不够远,就不利于形成高产率的酯.对此可借助提高反应物浓度使更多产物得以形成.实验中使用过量甲醇将会使平衡移向右利于更完全地形成酯。

另外为使酯化反应尽可能完全,就必须使两反应物在较高温(高于甲醇沸点,85-95摄氏度)下互相有效接触一段时间。

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合成

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合成

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合成 (117)一、实验目的(1)学习酯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2)学习有机回流装置的原理和无水反应的操作要点;(3) 学习有机分液的原理和蒸馏、减压蒸馏等基本操作.二、基本原理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学名:邻羟基苯甲酸甲酯,最早是从冬青树叶中提得,所以又叫冬青油gaultheria oil,它具有持殊的香味和防腐止痛作用,可作为香料和防腐剂。

医药上主要用于外擦止痛和治疗风湿症等。

水杨酸甲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是鹿蹄草、小当药油的主要成分。

还存在于晚香玉、檞树、伊兰伊兰、丁香、茶等的精油中。

工业上用水杨酸与甲醇在硫酸存在下酯化而得。

将水杨酸溶解在甲醇中,添加硫酸,搅拌加热,于90-100℃反应3h,降温至30℃以下,分取油层,用碳酸钠溶液洗涤至pH8以上,再用水洗1次。

减压蒸馏,收集95-110℃(1.33-2.0kPa)馏分,即得水杨酸甲酯。

收率80%以上。

主要反应式:反应机理:三、主要仪器和药品水杨酸28g(0.20mol邻羟基苯甲酸C7H6O3),甲醇81m1(64g,2.0mol “木醇”或“木精” 有毒,误饮5~10毫升能双目失明),浓硫酸16 mL,5% 碳酸氢钠,饱和食盐水,无水氯化钙四、操作步骤将28g水杨酸置于干燥的250mL圆底饶瓶中,加入甲醇81mL,振摇使水杨酸溶解。

在不断振摇下,慢慢加入浓硫酸16ml。

然后在水浴中加热回流1.5~2小时。

稍冷后(≤30℃),减压旋蒸回收甲醇(64.8℃馏分),剩余溶液放冷后,倒入盛有100mL水的分液漏斗中,用二氯甲烷萃取,分出下层油状物,用饱和碳酸氢纳溶液洗至中性,再用水洗1~2次,将水杨酸甲酯置干燥小锥形瓶中,加入5g无水硫酸镁,振摇,静置,过滤,滤液进行减压旋蒸,计算收率(约产量15~20g)。

本实验需要5~6小时。

五、结果与讨论最后实验制备出的产品通过性状测试(沸点、折光率)与文献值进行对比及水杨酸甲酯通过红外光谱或核磁共振谱来鉴定判断其品质。

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制备

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制备

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制备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制备水杨酸甲酯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水杨酸甲酯的应用二、实验原理水杨酸甲酯,学名邻羟基苯甲酸甲酯,又称柳酸甲酯,由于最初是从冬青类植物中提取,俗称为冬青油。

它存在于鹿蹄草、小当药油等冬青类植物中,具有冬青香味,同时具有止痛退热的作用。

水杨酸甲酯的合成通常是用水杨酸和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其常用的催化剂是浓硫酸。

这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好,价格便宜,但其缺点也比较多,因此目前,对甲苯磺酸,亚硫酸氢钠,固体酸等也可代替浓硫酸用于合成水杨酸甲酯。

其中固体酸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具有催化性活性高、酯化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工艺简单、酯化率高等优点。

三、仪器设备1、试剂:水杨酸10g,无水乙醇60ml,浓硫酸3ml,饱和食盐水,20%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无水硫酸镁。

2、仪器:100ml三口烧瓶,回流装置1套,分液漏斗,常压蒸馏装置1套,玻璃温度计1支,烧杯,量筒,三角漏斗,锥形瓶。

四、操作步骤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水杨酸10g和60ml无水乙醇,搅拌至水杨酸完全溶解。

缓慢滴加3ml浓硫酸,水浴加热,回流反应。

反应结束后,改为冷水浴,使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在搅拌下加入40ml饱和食盐水,搅拌5min后分液,取有机层。

再用20%碳酸钠溶液洗至微碱性,20ml乙酸乙酯分2次萃取。

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至单口烧瓶中,先蒸去溶剂,再改水蒸气蒸馏,得产品,分液,称重,计算收率。

五、相关知识点1、实验所有仪器必须干燥,任何水的存在将降低收率2、滴加浓硫酸时如果没有及时震荡均匀,有时会出现部分原料碳化现象。

3、避免明火加热,因为甲醇为低沸点的易燃液体4、加入20%碳酸钠溶液洗涤时,应轻轻振荡分液漏斗,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及时逸出。

最后塞上塞子,振荡几次,并注意随时打开下面的活塞放气,以免漏斗集聚的二氧化碳气体将上口活塞冲开,造成损失。

冬青油的制备实验报告

冬青油的制备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综合实验项目名称水杨酸甲酯的制备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学号【题目】水杨酸甲酯的制备;【Topic】Preparation of methyl salicylate;【作者】xxx;【Author】Song cong qiang;【摘要】以水杨酸和甲醇为原料催化合成水杨酸甲酯,分别以浓硫酸和苯磺酸作为催化剂,考察两种催化剂对产品产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以浓硫酸为催化剂时,产品产率高,质量好。

【关键字】水杨酸甲醇浓硫酸苯磺酸水杨酸甲酯;【Summary】Salicylic acid and methanol as raw synthesis of methyl salicylate, respectively, with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and p-toluenesulfonic acid as a catalyst, the two catalysts investigated the yield of the produ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as a catalyst, the product yield, good quality. 【Keyword】Methanol,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salicylic acidmethyl salicylate;1 前言1.1 水杨酸甲酯的合成方法1.1.1 从冬青叶中提取水杨酸甲酯叶中提取水杨酸甲酯,经济价值较高,而且原料易得,操作简便。

水杨酸甲酯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

用乙醇浸泡冬青树叶,提取水杨酸甲酯。

1.1.2 利用水杨酸和甲醇合成水杨酸甲酯1.1.2.1 均相催化剂合成水杨酸甲酯常用的催化剂是浓硫酸,这种催化剂催化效果好,价格便宜,但缺点也比较多:浓硫酸的酸性和氧化性都很强,在反应过程中会使有机物碳化,还伴有氧化,醇脱水,醚化等副反应的发生,硫酸在实验中易腐蚀设备;用对甲苯磺酸代替代替浓硫酸用于合成水杨酸甲酯效果较好,对甲苯磺酸是一种强的固体有机酸,保管,运输和使用,安全方便,对设备的腐蚀和环境的污染比硫酸小,不易引起副反应,是代替硫酸的良好催化剂。

设计性实验冬青油的合成

设计性实验冬青油的合成

设计实验------冬青油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了解有机合成酯的合成操作。

2)了解设计性实验。

3)掌握回流,蒸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杨酸甲酯又名柳酸甲酯, 可以从冬青植物中提取出来,故含有冬青树叶香气又称冬青油,主要用于香料"口腔用药与赋香剂等!水杨酸甲酯也用作药物化学溶剂,广泛用于防腐剂"固定液"食品"化妆品等领域,药物化学上它是生产止痛药"杀虫剂"油墨及纤维助染剂等必不可少的选择。

熔点-8.6℃,沸点218~224℃。

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硫酸为助催化剂,甲苯为带水剂,催化水杨酸与甲醇反应合成冬青油。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半微量有机合成玻璃仪器一套,分水器,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分液漏斗7.0g水杨酸,20.0ml甲醇,0.5gNaHSO4͘͘͘͘͘͘͘·H2O,1.2g硫酸,4.0~6.0ml甲苯,沸石10%NACO3,无水氯化钙四.实验步骤:a.将7.0g水杨酸,12.5ml甲醇,0.5gNaHSO4͘͘͘͘͘͘͘·H2O,,带水剂,1.2g硫酸加入50ml三口烧瓶中,在加入少量沸石装上含分水器的回流装置。

b.搅拌加热至70~80℃回流2h。

c.反应结束后,改成蒸馏装置,常压蒸馏回收甲醇。

d.冷至室温,将剩余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10 % Na2CO3溶液中和并数次水洗至微碱性, 分层。

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30分钟。

e.过滤后再收集沸点为200~220#馏份的产品, 计量和计算产率。

五.参考文献:[1]竹李帅,熊双喜,龙威.合成水杨酸甲酯的实验条件探究[J].化学工程师2013 年第6 期[2]于大勇.催化合成水杨酸甲醋的研究与表征[J]. 分析仪器,2006年第4期[3]张德华.水杨酸甲酯的合成改进[J]. 自然科学版,2004年2月[4]许友.水杨酸甲酯的合成新方法[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第11卷第4期负责人:王飞飞,周盼盼。

冬青油的制备小综述

冬青油的制备小综述

冬青油的制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10应化(2)班刘文智2012-5-22前言冬青油又叫水杨酸甲酯、柳酸甲酯,水杨酸甲酯最早是在1843年从冬青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故俗称冬青油。

冬青油是一种外用涂搽剂,涂搽局部可促进该部血循环,用于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也可用于牙膏、口腔清洗剂香料以及配制皂用香精、食用香精等,也是有机合成的原料。

水杨酸甲酯制备方法之一为从甜桦树或冬青植物中提取,因为原料有限,故人工合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工业上采用浓H2SO4催化直接酯化法合成水杨酸甲酯。

由于甲醇的沸点较低(65.3℃)易挥发同时此反应存在酸醇摩尔比过大、反应时间较长、产率较低等缺点。

因此人工合成水杨酸甲酯工艺的研究就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正文一、发展历史水杨酸甲酯最早是在1843年从冬青油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是一种天然酯。

因为水杨酸甲酯可用作香料,故自从1843年开创了冬青油提取的先河,人们就用提取的方法来获得冬青油。

但是由于甜桦树或冬青植物原料有限,而供不应需,后来人们就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来得到水杨酸甲酯。

水杨酸甲酯是合成4-羟基香豆素的重要中间产物,该合成实验室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经典实验,但在用水杨酸和甲醇为原料合成水杨酸甲酯时,加热回流时间往往需要1.5h以上【1】,给化工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其他的方法合成或催化。

例如:Nb-SBA-15介孔分子筛催化合成水杨酸甲酯【2】、催化合成水杨酸甲酯的研究与表征【3】等等。

二、现状评述1、从冬青叶中提取冬青油【4】从冬青树叶中提取水杨酸甲酯 ,经济价值较高 ,而且原料易得 ,操作简便。

(1)实验原理水杨酸甲酯 ,微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和乙醚。

用乙醇浸泡冬青树叶 ,提取出水杨酸甲酯 ,然后蒸馏出乙醇 ,再把残留物用水蒸气蒸馏 ,最后用乙醚萃取、精馏。

收集该沸点温度范围内的馏分 ,即得产品。

(2)、仪器装置及药品索氏提取器、水蒸气蒸馏装置、蒸馏装置、分液漏斗、空气冷凝管、电热套、乙醇、乙醚、氯化钠(3)、实验操作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粗产品称取冬青树叶 1 5g,剪碎装入滤纸筒 ,上口用滤纸盖好 ,然后放入提取器中 ,取 95 %乙醇 1 0 0mL ,其中 40mL加入索氏提取器的圆底烧瓶 ,60mL加入装有滤纸筒的提取器中。

冬青油

冬青油
磺酸
6.9g 12.2ml 1:6 对甲基苯 5.0ml 2h
磺酸
95℃
水杨 酸
6.9g
甲醇
6.催化剂种类对反应影响
酸醇 摩尔 比
催化剂 催化剂 反应 反应温 产 产
种类 用量 时间 度(视 量 率 (视乎 乎上实验 上实验 而定) 而定)
20.3ml 1:10 浓硫酸 2.5ml 1.5h 95℃
探讨冬青油制备方案
1、 实验目的
1.掌握提高可逆反应产物的平衡产率的实验方法。 2. 训练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操作的能 力。 3. 学习在酸催化用有机酸与醇反映制备酯的原理和实验方 法。 4. 巩固简单蒸馏和减压蒸馏操作技术。
2、 实验原理
3、 主要试剂和用量
1.仪器 圆底烧瓶(50 mL),球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空气 冷凝管,量筒(50 mL,10 mL),蒸馏头,接受管,真空接受 管,二口连管,温度计(240℃),分液漏斗, 2.试剂 水杨酸6.9g(0.05mol),甲醇24g(30ml,0.75mol), 硫酸,浓盐酸2ml,10%碳酸钠20-30,碳酸氢钠,氢氧化钠, 无水MgSQ,无水CaCl2等。
6.9g 12.2ml 1:6 浓硫酸 1.0ml 1.5h 95℃
6.9g 12.2ml 1:6 浓硫酸 2.5ml 1.5h 95℃
6.9g 12.2ml 1:6 浓硫酸 5.0ml 1.5h 95℃
6.9g 12.2ml 1:6 对甲基苯 1.0ml 1.5h 95℃
磺酸
6.9g 12.2ml 1:6 对甲基苯 2.5ml 1.5h 95℃
4、 主要反应物和产物的物理常数
名 称
分子 式
分子量
性 状

水杨酸甲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水杨酸甲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编码:化工学院实验技能大赛方案设计题目: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制备水杨酸;酯化;水杨酸甲酯;减压蒸馏1.前言1.1 水杨酸甲酯,俗名冬青油,又名柳酸甲酯,是无色且有香味的液体,沸点220 - 222 ℃. 易溶于异辛烷,乙醚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放置在空气中易变色,在酸、碱条件下易水解。

现被广泛地用在精细品化工中作溶剂、防腐剂、固定液,也用作饮料、食品。

1.2 性质2.实验 2.1 实验原理 2.1.1 反应机理2.2 主要试剂及仪器2.3 合成方法 2.3.1合成路线OHOH O +MeOHOHOMe O +H 2OH 2SO 42.3.2 合成步骤(1)在带分水功能的回流装置中放入水杨酸和甲醇,小心加入浓硫酸,充分摇匀后,加入1~2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在石棉网上加热回流1.5 h 。

(2)反应完毕,将烧瓶冷却,加入50ml蒸馏水,然后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分出下层产物,从上口倒出上层水层,回收。

有机层再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50ml 5% NaHCO₃洗涤一次,30ml水洗涤一次,将产物移至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0.5g 无水CaCl₂干燥。

(3)用50 ml 圆底烧瓶和克氏蒸馏头安装好减压蒸馏装置,接上减压系统,检查并记下体系的真空度。

将水杨酸甲酯粗品置与蒸馏烧瓶中,用油泵减压蒸馏。

收集1.87kPa(14mm Hg)冬青油馏分。

(4)用常压蒸馏回收上层水层中的甲醇,倒入回收瓶中。

2.3.3 实验装置流程图2.4 实验注意事项(1)反应用仪器一定干燥,否则将降低冬青油的产率。

(2)实验时一定要将浓硫酸加入其他液体中,不能相反。

(3)加碳酸氢钠溶液的速度不能太快,如真空度不符合要求应查明漏气原因。

(4)反应工程温度不可以过高,否则生成的酯容易分解,影响产率。

(5)全部仪器接头都应涂真空脂,如真空度不符合要求应查明漏气原因。

3. 现象与原始数据记录3.2 原始数据M(实际水杨酸甲酯)=4. 结果与讨论4.1 产率计算M(理论水杨酸甲酯)=产率η=M(实际)/ M(理论)×100% =4.2 实验误差与讨论5. 思考与总结参考文献:[1]姜艳,韩国防.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张德华,水杨酸甲酯的合成改进.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

冬青油的合成工艺研究

冬青油的合成工艺研究

冬青油的合成工艺研究冬青油是制取冬青芳香化学制品的有效原料,它含有令人愉悦的芳香物质,如松油醇,松油醚,樟腦等,拥有芳香精油和香料产品的kyotocoupler厂优良的添加剂。

冬青油的精馏是冬青芳香化学制品的基础工艺。

传统的冬青油制备工艺及提取工艺的原理被广泛报道,其主要有压挤、水热萃取、化学甲醇法等几种,近年来由于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出现,出现了破碎、脱毛、电解、气流等一系列与传统方法不同的革新工艺。

冬青油通过破碎、筛选等工序获得,含有冬青叶材成分的有机溶液,可经由蒸馏技术进行分离。

将不同类别及构成松油和樟腦的分离及合成工艺包括气膜蒸馏、蒸发萃取、干燥萃取等。

冬青油的提取、精馏及合成是精油的提取和加工的基础,冬青油的提取采取水热法为主,冬青叶混合物经高温充满水分,水分蒸发后毒素和其他物质可进行清除,但有些成分析分其蒸发程度极低,如单宁醇,可采取加热+蒸发和蒸馏萃取来进行提取。

一般情况下,冬青油合成工艺中,采用溶液程序及蒸馏程序进行结合。

溶液法是把冬青叶混合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提取的溶液通过中性化、无水化及浓缩过程获得植物油,最终加热后形成冬青油。

蒸馏工艺是用高温蒸发溶剂将溶液抽出,然后将抽出的溶液进行冷却和沉淀,把沉淀的产物再电解,最后经过精製、蒸煮及无水化程序将有机固体得以浓缩而成为有机油,即为冬青油。

蒸馏过程中可以控制时间和温度,从而改变冬青油的组分,合理调整温度和蒸馏次数,可以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冬青油。

最后,冬青油在进行合成工艺前,应加以质量检测,用以控制其中毒素、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其质量,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冬青油。

冬青油的合成工艺是把冬青叶的细胞分解真空高温干燥,然后分散入合成有机溶剂中,经过提取、精馏、蒸馏及中性化等过程而获得冬青油,该技术具有流程简单、节能环保、安全性好、工艺稳定等优点,目前已经被大量应用到生产中。

水杨酸甲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水杨酸甲酯的制备实验报告

编码:化工学院实验技能大赛方案设计题目: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制备水杨酸;酯化;水杨酸甲酯;减压蒸馏1.前言1.1 水杨酸甲酯,俗名冬青油,又名柳酸甲酯,是无色且有香味的液体,沸点220 - 222 ℃. 易溶于异辛烷,乙醚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放置在空气中易变色,在酸、碱条件下易水解。

现被广泛地用在精细品化工中作溶剂、防腐剂、固定液,也用作饮料、食品。

1.2 性质2.实验 2.1 实验原理 2.1.1 反应机理2.2 主要试剂及仪器2.3 合成方法 2.3.1合成路线OHOH O +MeOHOHOMe O +H 2OH 2SO 42.3.2 合成步骤(1)在带分水功能的回流装置中放入水杨酸和甲醇,小心加入浓硫酸,充分摇匀后,加入1~2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在石棉网上加热回流1.5 h 。

(2)反应完毕,将烧瓶冷却,加入50ml蒸馏水,然后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分出下层产物,从上口倒出上层水层,回收。

有机层再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50ml 5% NaHCO₃洗涤一次,30ml水洗涤一次,将产物移至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0.5g 无水CaCl₂干燥。

(3)用50 ml 圆底烧瓶和克氏蒸馏头安装好减压蒸馏装置,接上减压系统,检查并记下体系的真空度。

将水杨酸甲酯粗品置与蒸馏烧瓶中,用油泵减压蒸馏。

收集1.87kPa(14mm Hg)冬青油馏分。

(4)用常压蒸馏回收上层水层中的甲醇,倒入回收瓶中。

2.3.3 实验装置流程图2.4 实验注意事项(1)反应用仪器一定干燥,否则将降低冬青油的产率。

(2)实验时一定要将浓硫酸加入其他液体中,不能相反。

(3)加碳酸氢钠溶液的速度不能太快,如真空度不符合要求应查明漏气原因。

(4)反应工程温度不可以过高,否则生成的酯容易分解,影响产率。

(5)全部仪器接头都应涂真空脂,如真空度不符合要求应查明漏气原因。

3. 现象与原始数据记录3.2 原始数据M(实际水杨酸甲酯)=4. 结果与讨论4.1 产率计算M(理论水杨酸甲酯)=产率η=M(实际)/ M(理论)×100% =4.2 实验误差与讨论5. 思考与总结参考文献:[1]姜艳,韩国防.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张德华,水杨酸甲酯的合成改进.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

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合成

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合成

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合成****指导老师:**摘要[1]:水杨酸甲酯俗名冬青油,是无色且有香味的液体,沸点220-222℃。

水杨酸甲酯最早是在1843年从冬青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故俗称冬青油,是一种天然酯,常作香料,用于食品、牙膏、化妆品等,还具有止痛、退热等特性。

水杨酸甲酯与乙醇或冰醋酸可任意混合,在水中微溶,但因来源有限,因此人工合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水杨酸;酯化;水杨酸甲酯1 前言水杨酸甲酯,易溶于异辛烷,乙醚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放置在空气中易变色,在酸、碱条件下易水解. 现被广泛地用在精细品化工中作溶剂、防腐剂、固定液,也用作饮料、食品、牙膏、化妆品等的香料。

2 实验2.1 实验原理2.1.1主要反应式2.1.2 反应机理2.2主要试剂及仪器水杨酸(分析纯)、水杨酸(CP)、甲醇(AR)、浓硫酸(AR)、NaHCO3(分析纯)、饱和NaCl、无水硫酸镁。

100ml三口烧瓶、温度计、球形冷凝管、分液漏斗、磁力搅拌加热器、50ml单口烧瓶、烧杯若干。

2.3合成方法2.3.1合成路线【名称】水杨酸甲酯(冬青油)【分子式】(OH)C6H4COOCH3【分子量】C8H8O3=152.15【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药草的特殊气味. 味甜而辣【熔点】-8.6℃【沸点】218 ~224℃(沸腾时部分分解)【相对密度】20℃、1.180-1.189【折光指数】20℃、1.534-1.538【旋光度】20℃、+0.5(度)——1(度)【药理毒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是水杨酸甲酯(96%-99%)【适应症】主要用于医药,牙膏,驱风油以及食用的沙土型,可乐型香精等水杨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基本为采用浓H2SO4催化直接酯化法合成水杨酸甲酯。

因为酯化反应是酸催化的平衡反应,这个平衡位置向右偏得不够远,就不利于形成高产率的酯.对此可借助提高反应物浓度使更多产物得以形成.实验中使用过量甲醇将会使平衡移向右利于更完全地形成酯。

冬青油的化学合成及分析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柠檬皮中的香油精

冬青油的化学合成及分析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柠檬皮中的香油精

冬青油的化学合成及分析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柠檬皮中的香油精班级:应化1101 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的常规程序与方法;2.掌握从柠檬皮中提取香精油的原理;3.学会水蒸气蒸馏、萃取、浓缩、干燥等操作方法;4.掌握人工合成冬青油的原理与方法;5.通过对比人工合成天然有机物和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有机物的方法和结果,对比二者之间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1.冬青油的化学合成及分析:冬青油的化学合成是水杨酸甲酯的化学合成方法,以浓硫酸等为催化剂,通过水杨酸和甲醇反应,再经过蒸馏、洗涤、中和、再洗涤、干燥和减压蒸馏,最终得到精制的水杨酸甲酯。

反应可表示为:2.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柠檬皮中的香油精:香精油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桔香味的单萜类烯烃—柠檬烯。

从柠檬皮中提取香精油的主要方法有传统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

其中,传统水蒸气蒸馏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

本实验通过将其柠檬皮用切碎机切碎后,放入回流装置中,加热回流,则香精油随同水蒸气一同冷凝于恒压滴液漏斗中。

3.实验仪器与试剂:①实验仪器:50ml烧瓶250ml烧瓶球形冷凝管2个平衡滴液漏斗100ml烧杯10ml量筒25ml量筒直形冷凝管300℃温度计温度计套管蒸馏头尾接管50ml锥形瓶2个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长颈漏斗搅拌子磨口玻璃塞2个加热搅拌器红外光谱仪②实验试剂:水杨酸甲醇浓硫酸饱和NaCO3PH试纸乙酸乙酯无水MgSO4无水Na2SO4去离子水柠檬皮无水乙醇三.实验装置图:1四. 实验流程图: 1. 冬青油的化学合成:2. 香精油的提取:五.实验记录:70g 柠檬皮,剪成小块,捣碎装入圆底烧瓶250ml加入80ml 水,连接装置加热回流香精油+水蒸气冷凝于恒压滴液漏斗中2h恒压滴液漏斗中的水放入圆底烧瓶油层,无水硫酸钠干燥无色透明液体做IR 谱图并打印分析3g 水杨酸 10.00ml 甲醇1.0ml 浓硫酸50ml 烧瓶混匀,加热,回流搅拌>2h冷却100ml 烧瓶搅拌下加饱和碳酸钠溶液至微碱性至分液漏斗加10ml 乙酸乙酯振荡,放气,分液,去水层上层至锥形瓶无水硫酸镁干燥,冷却50ml 烧瓶蒸馏收集200-220摄氏度馏分做IR 谱图并打印分析时间操作现象备注7:56 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并清洗烘干相关仪器仪器齐全且完好8:04 听老师讲实验9:17 安装回流加热装置装置竖直9:24 顺序加入50ml烧瓶中:3g水杨酸、10.00ml甲醇、1.0ml浓H2SO4然后混匀,接好装置装置连接良好,检查无误9:30 开始加热、搅拌回流蒸汽在球形冷凝管第一个球,回流速度为1-2/s沸腾下回流至少2h11:33 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11:39 将溶液转移至100ml烧杯中,搅拌下加饱和Na2CO3溶液至溶液显微碱性PH试纸显微蓝色11:56 将溶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10ml乙酸乙酯,震荡、放气三次,静置分层上层为有几层,无色透明;下层为无机层,浑浊12:05 下层从下口放出,上层从上层倒至干净锥形瓶中,用无水MgSO4干燥,冷却干燥后溶液底部有游离的细小颗粒12:11 将溶液通过一塞有棉花的长颈漏斗转移至50ml烧杯中,连接好蒸馏装置检查无误12:14 加热蒸馏,收集200-220℃馏分温度计温度先在60℃左右稳定,后温度上升12:27 停止蒸馏溶液几乎蒸干产品重0.45g 12:34 测IR谱图并打印(见附页1),然后进行检索匹配(见附页2)12:45 将73g柠檬皮粉碎后装入250ml圆底烧瓶中,加80ml 水,连接如图提取装置13:02开始加热回流提取,控制回流液不从平衡滴液漏斗上支口溜回至烧瓶中回流冷凝液滴入平衡滴液漏斗分至两层上层为有机层,无色透明;下层为水层;回流提取至少2h15:11停止加热回流提取,冷却后将平衡滴液漏斗下层水放入圆底烧瓶中,上层油层从上口倒入干净干燥锥形瓶中并用无水NaSO4干燥后过滤称重产品无色透明产品m=3.0316:03 测产品IR 并打印谱图(见附页3),然后进行检索匹配(见附页4)六. 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1. 冬青油产率计算:g 304.3g 1383*152m m 水杨酸水杨酸冬青油冬青油===M M 冬青油062.13100*304.345.0产率==2. 柠檬稀产量:m 柠檬烯=3.03g七. 实验结果及结果讨论:1. 实验结果:① 冬青油产量为:0.45g ,产率为:13.62; ② 冬青油IR 谱图分析:谱带位置,(cm-1T) 归属 3189.85 -OH 2956.82 -CH 1676.39 C=O 1614.14、1485.45 1303.52、1251.39 C=C =C-O-C 1090.14、1033.24 β=CH 962.30、849.58 γ-OH 759.09 γ=CH (4H )注:通过谱图匹配检索,产物与Methyl salicylate的相似度为98%,综合来看,产物为冬青油。

冬青油标准

冬青油标准

冬青油标准1. 引言本标准旨在规范冬青油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使用,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性。

本标准适用于冬青油的生产商和用户。

2. 定义2.1 冬青油:从冬青植物中提取的精油,具有多种功效和用途。

2.2 冬青植物:指属于冬青科的植物,如常绿冬青。

2.3 质量标准:根据相关规定设定的冬青油的质量要求。

3. 产品描述3.1 冬青油的外观应为透明至微黄色液体。

3.2 冬青油的气味应特有而浓郁,无异味。

3.3 冬青油的密度应在0.90-0.96 g/cm³之间。

3.4 冬青油的主要成分应包括丁酸酯、丁酸甲酯、冬青酸等。

4. 质量要求4.1 冬青油应符合卫生安全要求,不含任何有害物质。

4.2 冬青油的纯度应达到99%以上。

4.3 冬青油的存储稳定性应符合相关规定,能有效保持其主要成分和活性。

5. 生产规范5.1 冬青植物的采摘应选择健康且未受污染的植株,避免使用有害农药和化肥。

5.2 冬青植物的提取过程应采用适当的工艺,保证提取效率和纯度。

5.3 冬青油的过滤、浓缩和精制过程应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标准要求。

6. 使用建议6.1 冬青油可用于芳香疗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风湿痛和抗菌等功效。

6.2 冬青油可用于皮肤护理产品中,有助于清洁毛孔、调节油脂分泌和消炎作用。

6.3 冬青油在药学领域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应根据相关规定和专业建议进行使用。

7. 包装和储存7.1 冬青油应采用防光、防潮、密封良好的容器进行包装。

7.2 冬青油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8. 标签要求8.1 冬青油的产品标签应包含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8.2 冬青油的标签应清晰、易读,确保标签信息准确无误。

9. 检测方法9.1 冬青油的纯度和成分可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9.2 冬青油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可采用适当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10. 安全措施10.1 冬青油应远离火源,避免接触明火。

冬青油的制备

冬青油的制备

冬青油的制备周春林杨政权王梅卢香2011级化本一班摘要本实验采用水杨酸与甲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冬青油,通过控制变量在合理的温度下,通过改变催化剂的量,计算所得产率,来探究冬青油制备的最合理催化剂用量,通过测所得产品的折光率,来确定所得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

关键词催化剂甲醇水杨酸前言冬青油又叫水杨酸甲酯,水杨酸甲酯最早是在1843年从冬青油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是一种天然酯。

因为水杨酸甲酯可用作香料,故自从1843年开创了冬青油提取的先河,人们就用提取的方法来获得冬青油。

但是由于甜桦树或冬青植物原料有限,而供不应需,后来人们就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来得到水杨酸甲酯。

冬青油的性质:【分子式】(OH)C6H4COOCH3【分子量】C8H8O3=152.15【性状】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药草的特殊气味. 味甜而辣【熔点】-8.6℃【沸点】218 ~224℃(沸腾时部分分解)【相对密度】20℃、1.180-1.189【折光指数】20℃、1.534-1.538【旋光度】20℃、+0.5(度)——1(度)【药理毒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是水杨酸甲酯(96%-99%)【适应症】主要用于医药,牙膏,驱风油以及食用的沙土型,可乐型香精等1.实验内容1.1仪器与试剂仪器:铁架台,圆底烧瓶,石棉网,冷凝管,锥形瓶,温度计,分液漏斗,烧杯,试管,天平,量筒试剂:水杨酸,甲醇,浓硫酸,氯化钙,碳酸钠1.2反应原理1.3反应机理2.实验步骤1.在100毫升圆底烧瓶中放入6.9克(0.05mol)水杨酸和24克(30毫升,0.75mol)甲醇,10mL 甲苯,再小心地加入12mL浓硫酸,摇动混匀;2.加入1-2粒沸石,装上回流冷凝管在石棉网上保持85-95°,加热回流1.5-2小时;3.反应完毕,将烧瓶冷却,改回流装置为蒸馏装置,回收溶剂和多余的甲醇;4.待装置冷却后,向烧瓶中加入50mL水,然后转移至分液漏斗,分出下层产物,弃去上层水层,有机层再倒入分液漏斗中;洗1次(溶液呈弱碱性),30mL水洗一次(产物皆在下层),有机层得5.依次用50mL5%NaHCO3到粗酯;7.然后将粗酯进行蒸馏,收集221℃~224℃的馏分。

医药用级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特征

医药用级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特征

医药用级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特征医药用级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特征水杨酸甲酯(又名柳酸甲酯),英文名Methyl salicylate,合成香料, 1.收集杜鹃花科植物白株木(俗称冬青)树的枝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可得冬青油。

冬青枝叶切碎浸渍水蒸气蒸馏水蒸气↓油水分别冬青油精制方法:减压分馏,收集不含水和酸的中心馏分。

2.将水杨酸加入反应釜中,加入过量的甲醇,搅拌下再加入催化剂硫酸,加热进行反应。

反应完毕后,用水洗至中性。

再进行蒸馏,先常压蒸出甲醇和残留的水,再减压蒸馏收集馏分即可。

3.从自然精油中用分馏的方法单离出水杨酸甲酯化妆德行业:水杨酸甲酯常被用作香精或梳洗制品中的香料,它的特殊芳香气味常常可以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使人精神振奋。

食德行业:水杨酸甲酯是一种合成食品添加剂,被用作食品的香料或增味剂,可使食品具有凉爽和芳香的味道。

药德行业:水杨酸甲酯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成分,具有镇痛、消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口服药、外用药和颈肩膏等中,可缓解肌肉疼痛、关节炎和扭伤等疼痛症状。

农业行业:水杨酸甲酯可用作化学筛选剂,用于作物杂草的防治。

它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同时对作物影响较小,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二氧化钛CAS号: 13463—67—7分子式: O2Ti分子量: 79.87 二丁基羟基甲苯分子式分子量C15H24O 220.35CAS号[128—37—0]甘露醇CAS号:87—78—5;69—65—8固体石蜡 CAS号: 8002—74—2分子式: CnH2n+2 n=24~36分子量: 0中文名环甲基硅酮外文名 CyclomethiconeCAS注册号69430—24—6 EINECS号为209—136—7黄原胶CAS:11138—66—2英文名称:Xanthan gumEINECS:234—394—2分子式:C35H49O29凡士林 CAS号: 8009—03—8分子式: C15H15N分子量: 209.2863磷酸氢二钾CAS号: 16788—57—1分子式: H7K2O7P分子量: 228.22尿素汉语拼音Niaosu英文名Urea分子式与分子量CH4N2O 60.06醋酸钠CAS号: 6131—90—4分子式: C2H9NaO5分子量: 136.08氨丁三醇分子式: C57H110O6 分子量: 891.48CAS号: 68334—00—9DL酒石酸CAS号: 133—37—9分子式: C4H6O6分子量: 150.09聚丙烯酸树脂CAS号:24938—16—7分子式:(C8H15NO2·C8H14O2.·C5H8O2)x山梨酸钾CAS号: 590—00—1分子式: C6H7KO2分子量: 150.22三氯蔗糖Sucralose蔗糖素分子式 C12H19Cl3O8分子量397.6335。

冬青油的综述

冬青油的综述

冬青油的综述前言:水杨酸甲酯最早是在1843年从冬青植物中提取出来的,故俗称冬青油,是一种天然酯,是无色且有香味的液体,沸点220-222℃.易溶于异辛烷,乙醚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放置在空气中易变色,在酸、碱条件下易水解.现被广泛地用在精细品化工中作溶剂,防腐剂,固定液;也用作饮料、食品、牙膏、化妆品等的香料;以及用于生产止痛药、杀虫剂、擦光剂、油墨及纤维助染剂等.天然的水杨酸甲酯是在甜桦树中发现的,但因来源有限,因此人工合成它就显得尤为重要[1-2]。

影响冬青油产量的因素有:水杨酸与甲醇的比例,反应的温度,催化剂的用量等。

主要反应式:水杨酸甲酯的研究进展:水杨酸甲酯学名邻羟基苯甲酸甲酯,具有冬青气香。

由于它是冬一清叶油的主要给成分,故称冬青油。

主要用于食用及化妆品香料,如晚香玉,合金欢等的日用香精,草莓、葡萄的食用香精,还可用于杀虫剂、杀菌剂、止痛药、仁光剂及涂料等的溶剂和中间体。

采用73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合成水杨酸甲酯,最佳条件:甲醇3mol,水杨酸1mol,催化剂3g,不加带水剂,90·C 下反应6h,反应完成分离出催化剂,反应液用饱和氯化钠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馏的产品,产率83.6%。

该催化剂对设备无腐蚀,反应选择性好,三废少。

但催化活性不高,反应时间长。

AlCl3/Dr树脂未催化剂的合成条件:醇酸摩尔比3~4:1(不加带水)或1.5~2.1:1(加正己烷带水),催化剂用量1%(相对水杨酸质量比),65~70·C下反应3h,反应液经蒸馏后,无水硫酸镁干燥得产品,收率92%以上特点是催化剂用量少,后处理工艺简单,收率高。

如:在条件:温度:T=95℃n(水杨酸)=0.05mol n(甲醇)=0,75mol浓硫酸对酯产率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讨论[3].一是参加酯化反应中的反应物水杨酸上的羰基由于与羟基氧上的孤电子对共轭降低了羰基碳的亲电能力,难与醇进行亲电加成反应,另外羧酸电离后产生的羧酸根负离子由于共轭更完全而趋于稳定,不利于亲核试剂醇的进攻.加入浓硫酸可使体系中的H+离子浓度增加而抑制羧酸的电离;并能使羧基中的羟基质子化成盐使羧基的碳原子带有更高的正电性,有利于亲核试剂醇的进攻,然后失去一分子水,再失去氢离子即成酯[4].二是浓硫酸与反应中产生的水分子发生水合作用,生成硫酸的水合物,从而减少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水,使反应向酯方向进行.以上解释了浓硫酸对酯的催化作用,但是当浓硫酸的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酯的产率又呈下降趋势,这与无机酸起“反催化”作用有关.因为过量的无机酸存在,也会加速酯的水解[5-7,]而使酯的产率降低,所以反应过程中适当控制浓硫酸的量是很有必要的,因而8ml为合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杨酸、冬青油的分离及冬青油的精制发表时间:2019-05-08T15:17:02.71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3期作者:霍景沛*,王淑妮,刘盈珍,胡晓洪,邓前军,陈东初*,卢维奇
[导读] 通过选择合成法制备冬青油,以水杨酸、甲醇作为原料,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当浓H2SO4的量为8mL时,水浴温度95℃;加热时间1.5小时,水杨酸与甲醇以1:8混合反应为最合适。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化学腐蚀研究所,广东佛山 528000)摘要通过选择合成法制备冬青油,以水杨酸、甲醇作为原料,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当浓H2SO4的量为8mL时,水浴温度95℃;加热时间1.5小时,水杨酸与甲醇以1:8混合反应为最合适。

关键词浓硫酸;冬青油;水杨酸;甲醇
冬青油是一种淡黄色的精油,它的主要成分是水杨酸甲酯,含量达到99%以上。

由于它具有一定的香味和药用功效,所以它被广泛应用到精细化工等多个领域。

首先在香料方面,它能比较容易被皮肤吸收,常被添入牙膏和甜食。

其次在医药制剂方面,它也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收敛、利尿、兴奋等功效,可用来治疗腰酸疼痛。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冬青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因此,对冬青油的精制亦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另外,冬青油的人工合成经过数年来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非常成熟的状态。

至今,我国的冬青油年产量为100万吨。

目前,冬青油的精制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浸提法从冬青叶中提取冬青油,而是用直接酯化法将水将酸与甲醇在硫酸在作用下回流反应后,经脱醇、碱洗、水洗、精馏得到产物。

第一种浸提法,对冬青油的提取基本上采取浸提法,常用乙醇、乙醚、氯仿、冰醋酸等溶剂。

郭鹏[1]等研究用KX35减压装置对春季采集预处理的冬青叶,依次采用水、丙酮、冰醋酸、乙醇、氯仿作为浸提溶剂,并进行提取冬青油。

同时,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用水: 乙醇的体积比为2: 1的溶液浸取6 h后再进行蒸馏,产率可达3.18%。

第二种直接酯化法,工业上采用浓硫酸催化直接酯化法合成水杨酸甲酯,由于甲醇的沸点比较低,而且容易挥发,与此同时,此反应也存在酸醇摩尔比过大、反应时间较长、产率较低的缺点。

张德华[2]通过以浓硫酸作催化剂,甲苯作为带水剂,将水杨酸与甲醇合成酯的最佳摩尔比控制在160:382。

其中浓硫酸的用量为总反应物的物质的量8.0%,以占总物质的量42.6%的甲苯作带水剂,回流4h,平均酯的产率为79.9%。

其反应式如下:
随着时代变迁,现工艺存在优缺点。

在浸提法的过程中,只要采用适当的有机溶剂,将外界气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从冬青叶中提取冬青油。

但是产量太低,以及耗费时间较长。

然而,直接酯化合成冬青油的产率较高,反应中冬青油的浓度高。

但在提纯产物时,要求比较苛刻,操作不稳定,容易形成多种相态造成提纯失败。

另外,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同时也附带有水的产生,因而要及时除去多余的水分,以免该反应转向逆方向进行。

现今制备冬青油的难题主要是控制好水量和温度,以及加入恰当的催化剂。

因此,无论是浸提法还是直接酯化法,依然要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提高制备冬青油的产量。

对于制备冬青油时常夹杂着大量水分,故本综述以水杨酸、甲醇为基本体系,研究一种全新的制备冬青油的工艺,并且符合21世纪绿色环保化学的要求。

本论文将根据国内某化工厂直接酯化反应中水杨酸、甲醇的配比成不同的比例,从而模拟制备冬青油,并研究以下内容:
(1)一定温度下,水杨酸与甲醇按一定的比例反应,其中加入不同的催化剂对制备冬青油的影响;
(2)在一定的条件下改变不同的水浴温度对制备冬青油的影响。

1实验部分 1.1 原料
碳酸钠、硫酸、水杨酸、甲醇、硫酸镁、盐酸、环己烷、对甲苯磺酸 1.2 仪器
电子天平;三劲瓶;球型冷凝管;直型冷凝管;分液漏斗;烧杯 1.3 制备方法称取一定量水杨酸与甲醇混合在三颈烧瓶,中和至设定中和度,加入适量浓硫酸,加热使充分溶解。

将其搅伴混合均匀,充分溶解升温90℃,搅拌反应。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和稀释。

1.4 优化方案—控制变量法通过控制反应物比例、催化剂的量、温度的变化比较量,设计正交实验法,以求得最佳的实验配方。

2 合成方案研究与性能测试 2.1合成方案由图1所示。

图1冬青油的精制方法
Fig.1 The synthetic scheme of wintergreen oil
2.2不同的摩尔比例对产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95℃水浴加热1.5h,水杨酸与甲醇以不同的摩尔比例混合反应,从而制备冬青油。

图中显示,加入适量浓硫酸后,水杨酸与甲醇以1:4混合反应,产率仅有48.2%。

随着不断加入甲醇,当水杨酸与甲醇以1:8混合反应,产率达到77.1%,之后继续增加甲醇量,产率并无多大的变化。

图3水浴温度与产率的关系
Fig.3 The yield of wintergreen oil with different heating temperature
综合上述两组实验,甲醇量不足时,升高温度对提高产率作用不大;甲醇量足够但温度不达到一定值时,增加反应时间也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故最佳反应条件是:水浴温度95℃;加热时间:1.5小时;水杨酸与甲醇以1:8混合反应。

同时,笔者在研究冬青油的合成过程中采用对甲苯磺酸等催化剂,但产率比较低。

4结论
采用本路线合成冬青油效果良好,也可以回收水杨酸和甲醇,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分离出水杨酸的冬青油溶液经过环己烷的萃取,然后蒸馏浓缩得到冬青油,从而达到进一步提纯的目的。

综观整个流程,利用水杨酸和甲醇制备水杨酸甲酯,整个工艺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没有外排废水,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

由于是实验室小型试验,实验参数带有较大的理想性。

一方面,由于选择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质,故本工艺适合于浓硫酸作催化剂,以降低工艺成本;另一方面,笔者只考虑水杨酸、甲醇这两种物质的回收,对于实际冬青油溶液中的其他杂质如苯酚等并未纳入考虑范围,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鹏,周竹,王世存.从冬青叶中提取冬青油的工艺探讨[J].信阳师范学报.2002,15(3):338-339.
[2] 张德华.水杨酸甲酯的合成改进[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24(2):81-83.
[3]王健祥, 贺风娣. 冬青油合成工艺改进[J].精细化工.1994,11(4):35-36
[4]程定海,山桂云,李述燕.水杨酸甲酯的合成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25(4):434-436.
[5]徐艺青,殷恒波,姜本鹏,姜延顺.超细水杨酸的制备[J].精细化工.2005,22(7):524-526
基金项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启动基金(GG04094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新型亲水柔性聚二乙炔高分子骨架的构建与热致色变机理研究,Grant No. 2018A030310350),the key Project of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2016GCZX008), the key Research Platform Project of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gg041002), the Project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Foshan (20172010018) for financial support.
通讯联系人: 霍景沛及陈东初,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制备与合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