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肿瘤及瘤样病变的病理诊断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皮肤及软组织肿瘤PPT课件
![皮肤及软组织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c1ab0433d4b14e8424681a.png)
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治疗
? 一,手术治疗 ? 切除范围距离肿瘤边缘 2~3cm,头面部边
缘1cm以上的皮肤及深层组织,如果累及骨及 软骨应一并切除。基底细胞癌不用行淋巴结清 除,鳞状细胞癌如果无淋巴结肿大,也可不行 淋巴结清除(即不做预防性清除) ? 适应症:能够手术的,特别是发生在疤痕 组织上的病灶、血液供应不佳及结缔组织贫乏 部位(外耳),病灶累及骨和软骨的。
?
DTIC,紫杉醇等,疗效差
? 四,生物治疗
?
细胞因子(IFN/IL-2)
?
继承性细胞治疗(LAK)
?
单克隆抗体及偶联物
?
肿瘤疫苗
软组织肿瘤(AJCC 2010)
? TNM分期 ? TX 无原发肿瘤证据
? T0 无恶性证据
? TIS 原位肿瘤
? T1a肿瘤最大径≤5cm位于浅层 ? T1b肿瘤最大径≤5cm位于深层
?
T1bN0M0 G1 ,GX
? ⅠB期:T2aN0M0 G1 ,GX
?
T2bN0M0 G1 ,GX
? ⅡA期: T1aN0M0 G2 ,G3
?
T1bN0M0 G2 ,G3
? ⅡB期:T2aN0M0 G2
?
T2bN0M0 G2
? Ⅲ期: T2a,T2b N0 M0 G3
?
任何T N1 M0 任何G
? Ⅳ期: 任何T任何 N M1 任何G
? ②间叶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统称“肉瘤”,在其前加起源细胞、 组织、器官名称,如平滑肌肉瘤和血管肉瘤;
? ③起源于未成熟胚胎细胞和神经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母细胞 癌”,其前加起源组织、器官的名称,如神经母细胞瘤和脂肪 母细胞瘤;
? ④对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恶性肿瘤,应在肿瘤前加“恶性”二字, 如恶性畸胎瘤。
皮肤恶性肿瘤PPT课件
![皮肤恶性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c461ef960590c69fc37639.p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 诱因:紫外线、化工、种族、瘢痕
• 部位:皮肤或粘膜,头颈面 手背
• 特点: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迅速,老年
溃疡或菜花状,易出血,恶臭 日光性角化,鲍温病
• 转移:淋巴转移
12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ype
13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ype
化疗 肢体动静脉灌注抗有丝分裂药物 放疗 免疫治疗
23
MM预后
• Ⅰ及Ⅱ期女>男 • 四肢>躯干、面颈部 • 于高龄成反比 • 溃疡及淋巴转移预后差 • 转移部位 • 内脏转移预后差
24
感谢!
Page ▪ 25
谢谢!
xiexie!
26
病理分级 Ⅰ:基底膜以上的表皮 Ⅱ:真皮乳头层 Ⅲ:充满真皮乳头层,未至网
状层 Ⅳ:真皮网状层 垂直厚度分级 Ⅴ:皮下脂肪层 1:<0.75
2:0.76~1.50 3:1.51~3.00 4:3.01~4.50 5:>4.50
22
MM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无淋巴转移,切除病灶周围 1.5-3cm,深达深筋膜 肢端恶黑,截肢术 清扫淋巴结指征:原发灶靠近淋巴结;原发灶位于预后 较差的部位;明显侵袭性生长迹象
16
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 MM
• 诱因:黑色素细胞痣、紫外线、种族遗传、不良刺激、内分泌、 病毒
• 部位:皮肤(3/4)、眼球、消化道、生殖系统
下肢及会阴(51%) 足趾、手指、脚趾甲下
• 特点:高度恶性,一般大于40岁,近期增大,色加深,隆起,破溃出血
不规则色素晕或脱色素晕,多单发
• 诱因:紫外线、化工、种族、瘢痕
• 部位:皮肤或粘膜,头颈面 手背
• 特点: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迅速,老年
溃疡或菜花状,易出血,恶臭 日光性角化,鲍温病
• 转移:淋巴转移
12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ype
13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ype
化疗 肢体动静脉灌注抗有丝分裂药物 放疗 免疫治疗
23
MM预后
• Ⅰ及Ⅱ期女>男 • 四肢>躯干、面颈部 • 于高龄成反比 • 溃疡及淋巴转移预后差 • 转移部位 • 内脏转移预后差
24
感谢!
Page ▪ 25
谢谢!
xiexie!
26
病理分级 Ⅰ:基底膜以上的表皮 Ⅱ:真皮乳头层 Ⅲ:充满真皮乳头层,未至网
状层 Ⅳ:真皮网状层 垂直厚度分级 Ⅴ:皮下脂肪层 1:<0.75
2:0.76~1.50 3:1.51~3.00 4:3.01~4.50 5:>4.50
22
MM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无淋巴转移,切除病灶周围 1.5-3cm,深达深筋膜 肢端恶黑,截肢术 清扫淋巴结指征:原发灶靠近淋巴结;原发灶位于预后 较差的部位;明显侵袭性生长迹象
16
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 MM
• 诱因:黑色素细胞痣、紫外线、种族遗传、不良刺激、内分泌、 病毒
• 部位:皮肤(3/4)、眼球、消化道、生殖系统
下肢及会阴(51%) 足趾、手指、脚趾甲下
• 特点:高度恶性,一般大于40岁,近期增大,色加深,隆起,破溃出血
不规则色素晕或脱色素晕,多单发
最新课件-皮肤肿瘤 精品
![最新课件-皮肤肿瘤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85adb743c1ec5da50e27076.png)
三 预后:发展、浸润、破坏性、转移
良性皮肤肿瘤
色痣 血管瘤 脂溢性角化 瘢痕疙瘩 汗管瘤 皮肤纤维瘤 多发性脂囊瘤
色痣
先天性:一般较大,出生时有
获得性:交界、混合、皮内
色痣癌变的标志
突然变黑、色不均匀、增大、发炎、破溃、 结痂、易出血、表面高低不平,有肿块出现 或周围出现卫星小痣
切除,做病理
2 可能与砷剂或外界刺激有关
3 中老年,躯干及臀部好发,单发多,始为红斑,丘 疹,渐缓慢扩大,边缘清楚稍隆起,表面痂屑不易 祛除,无自觉症状,就诊时常为5分硬币大,发展 缓慢,部分患者可发展为鳞癌,部分合并内脏肿 瘤
确诊:临床+病理
治疗:冷冻、点烧、5FU软膏
手术:皮损外0.5cm,深至真皮深层
定期随访,全身检查
Paget病
湿疹样癌
1 乳内Paget病 :女性乳房,个别男性乳房
2 乳外Paget病 :外生殖器、肛门、脐窝、 腋窝─大汗腺部位
皮脂腺肿瘤: 1 良性:皮脂腺腺瘤、皮脂腺上皮瘤 2 恶性:皮脂腺癌 3 皮脂腺增生及错构瘤: 毛囊痣、皮脂腺痣、皮脂腺增生
三 附属器肿瘤(3)
毛囊肿瘤 1 良性:毛发上皮瘤、毛母痣瘤(钙化
上皮瘤) 2 恶性:恶性毛母痣瘤、外毛根鞘癌 3 囊肿:漏斗囊肿、皮样囊肿、多发脂 囊
瘤
四 Paget病
乳房内Paget病 乳外Paget病
五 皮肤淋巴增殖性肿瘤
CTCL MF Sezary 综合症 皮肤 BC淋巴瘤 成人TC淋巴瘤 皮肤浆细胞瘤 组织细胞增生症X 皮肤白血病
六 血管肿瘤
良性: 血管瘤、血管角皮瘤、血管球瘤 恶性:血管肉瘤、kaposi肉瘤 血管畸形:鲜红斑痣、遗传性出血性毛
良性皮肤肿瘤
色痣 血管瘤 脂溢性角化 瘢痕疙瘩 汗管瘤 皮肤纤维瘤 多发性脂囊瘤
色痣
先天性:一般较大,出生时有
获得性:交界、混合、皮内
色痣癌变的标志
突然变黑、色不均匀、增大、发炎、破溃、 结痂、易出血、表面高低不平,有肿块出现 或周围出现卫星小痣
切除,做病理
2 可能与砷剂或外界刺激有关
3 中老年,躯干及臀部好发,单发多,始为红斑,丘 疹,渐缓慢扩大,边缘清楚稍隆起,表面痂屑不易 祛除,无自觉症状,就诊时常为5分硬币大,发展 缓慢,部分患者可发展为鳞癌,部分合并内脏肿 瘤
确诊:临床+病理
治疗:冷冻、点烧、5FU软膏
手术:皮损外0.5cm,深至真皮深层
定期随访,全身检查
Paget病
湿疹样癌
1 乳内Paget病 :女性乳房,个别男性乳房
2 乳外Paget病 :外生殖器、肛门、脐窝、 腋窝─大汗腺部位
皮脂腺肿瘤: 1 良性:皮脂腺腺瘤、皮脂腺上皮瘤 2 恶性:皮脂腺癌 3 皮脂腺增生及错构瘤: 毛囊痣、皮脂腺痣、皮脂腺增生
三 附属器肿瘤(3)
毛囊肿瘤 1 良性:毛发上皮瘤、毛母痣瘤(钙化
上皮瘤) 2 恶性:恶性毛母痣瘤、外毛根鞘癌 3 囊肿:漏斗囊肿、皮样囊肿、多发脂 囊
瘤
四 Paget病
乳房内Paget病 乳外Paget病
五 皮肤淋巴增殖性肿瘤
CTCL MF Sezary 综合症 皮肤 BC淋巴瘤 成人TC淋巴瘤 皮肤浆细胞瘤 组织细胞增生症X 皮肤白血病
六 血管肿瘤
良性: 血管瘤、血管角皮瘤、血管球瘤 恶性:血管肉瘤、kaposi肉瘤 血管畸形:鲜红斑痣、遗传性出血性毛
《皮肤肿瘤》PPT课件
![《皮肤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0bba0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7.png)
19:46
一、临床表现
•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暴露部位,特 别是颜面部。皮损多单发,典型损害为具 有珍珠样边缘的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性斑块 或结节,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以后逐渐 扩大,出现糜烂、溃疡、结痂等,并侵蚀 邻近骨组织。临床常分为以下几型:
19:46
• (一)结节溃疡型
• 最常见,开始为有蜡样光泽的坚硬小结节, 质硬,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以后缓慢增 大,中央出现溃疡和结痂,绕以珍珠状向 内卷曲的隆起边缘,也称侵蚀性溃疡。
19:46
• (二)皮内痣
• 好发于头颈部,多见于成人,是最常见的 色素痣。痣细胞位于真皮内,皮损形状不 一,呈半球形隆起,有蒂或乳头瘤状,颜 色褐色至深黑色不等,亦有无色素者,表 面常有毛发,一般不发生恶变。
19:46
• (三)混合痣
•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痣细胞同时存在于 表皮和真皮,外观似交界痣,但大多略高 出皮面,少数呈乳头状,颜色较深,呈黄 褐或褐色,表面可有毛发。
一、病因
19:46
• 色素痣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发育畸形 所致。有关痣细胞的来源,目前存在二种 学说。一是认为它们来自上皮细胞,系基 底细胞的一种功能性变形,另一种学说则 认为痣细胞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
19:46
二、临床表现
• (一)交界痣
• 以掌跖及外阴部最多见。常见于2岁以后, 亦可出生即有。痣细胞位于表皮下与真皮 交界处,皮损为约0.1~1.0cm大小的浅褐色 到暗褐色斑,表面平滑或稍隆起于皮肤, 其上无毛发生长,少数可恶变。
三、诊断
19:46
• 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诊断不难。
四、治疗
19:46
• 1.手术疗法 适用于各期基底细胞上皮瘤。 手术切除应包括肿瘤边缘1~2cm的正常组 织,若有邻近骨组织侵蚀者,亦应予彻底 切除。癌肿切除后,一般可作局部皮肤拉 拢缝合,如创面过大过深则可采用皮瓣移 植术,即时或作晚期修复和再造。切下组 织需做病理检查。
第二十五章皮肤肿瘤第一节良性皮肤肿瘤陈浩PPT优秀课件
![第二十五章皮肤肿瘤第一节良性皮肤肿瘤陈浩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d899b4a26925c52dc5bf34.png)
25
组织病理--成人期
➢ 损害内可出现多种良恶性肿瘤。 ➢ 其中乳头状汗腺囊腺瘤和毛母细胞瘤最常见,其 次是毛鞘瘤和皮脂腺瘤。 ➢ 也可合并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皮脂腺癌和汗孔癌等 。
26
27
28
皮脂腺痣合并毛母细胞瘤
29
鉴别诊断
➢ 幼年黄色肉芽肿 ➢ 单发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47
48
组织病理
➢ 进展期:可见毛细血管增生,内皮细胞增生明显 ,胞体较大,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内皮细胞 在毛细血管周围排列成数层,在增生明显区域, 可见内皮细胞呈实性索状或团块状,管腔很小而 不清楚。
➢ 成熟期: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内皮细胞变平。 ➢ 消退期:管壁透明变性,管腔渐变窄、甚至闭塞
37
组织病理
➢ 表皮乳头瘤状增生,角化亢进,棘层肥厚,表皮突 下延,基底层色素增多。
➢ 炎症型表现为角化不全、角化亢进间断出现,颗粒 层变薄、增厚间断出现,棘层肥厚。
➢ 系统型可出现灶性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 。
38
组织病理
39
鉴别诊断
➢ 线状扁平苔癣 ➢ 线状银屑病 ➢ 线状汗孔角化症 ➢ 线状苔癣 ➢ 皮脂腺痣
不显影。
•
2.脑疝: 颅腔分隔为三个相通的分腔,即
•
幕上--- 左,右大脑半球
•
幕下--- 小脑,脑桥,延髓
•
概念—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病变时 4
第二十五章 皮肤肿瘤
第一节 良性皮肤肿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陈浩
5
临床表现
➢ 痣细胞痣,边界清楚、圆形或卵圆形。 ➢ 直径2~6mm,表面光滑,扁平或隆起。 ➢ 也可呈结节状、乳头瘤状或带蒂状。 ➢ 可分为交界痣、复合痣和皮内痣。
组织病理--成人期
➢ 损害内可出现多种良恶性肿瘤。 ➢ 其中乳头状汗腺囊腺瘤和毛母细胞瘤最常见,其 次是毛鞘瘤和皮脂腺瘤。 ➢ 也可合并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皮脂腺癌和汗孔癌等 。
26
27
28
皮脂腺痣合并毛母细胞瘤
29
鉴别诊断
➢ 幼年黄色肉芽肿 ➢ 单发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47
48
组织病理
➢ 进展期:可见毛细血管增生,内皮细胞增生明显 ,胞体较大,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内皮细胞 在毛细血管周围排列成数层,在增生明显区域, 可见内皮细胞呈实性索状或团块状,管腔很小而 不清楚。
➢ 成熟期: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内皮细胞变平。 ➢ 消退期:管壁透明变性,管腔渐变窄、甚至闭塞
37
组织病理
➢ 表皮乳头瘤状增生,角化亢进,棘层肥厚,表皮突 下延,基底层色素增多。
➢ 炎症型表现为角化不全、角化亢进间断出现,颗粒 层变薄、增厚间断出现,棘层肥厚。
➢ 系统型可出现灶性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 。
38
组织病理
39
鉴别诊断
➢ 线状扁平苔癣 ➢ 线状银屑病 ➢ 线状汗孔角化症 ➢ 线状苔癣 ➢ 皮脂腺痣
不显影。
•
2.脑疝: 颅腔分隔为三个相通的分腔,即
•
幕上--- 左,右大脑半球
•
幕下--- 小脑,脑桥,延髓
•
概念—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病变时 4
第二十五章 皮肤肿瘤
第一节 良性皮肤肿瘤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陈浩
5
临床表现
➢ 痣细胞痣,边界清楚、圆形或卵圆形。 ➢ 直径2~6mm,表面光滑,扁平或隆起。 ➢ 也可呈结节状、乳头瘤状或带蒂状。 ➢ 可分为交界痣、复合痣和皮内痣。
皮肤上皮性肿瘤诊断ppt课件
![皮肤上皮性肿瘤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533a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1.png)
04 皮肤上皮性肿瘤的组织学 诊断
组织学诊断方法
切片制作
将病变组织切成薄片,经过固定、 脱水、浸蜡等处理后制成切片。
染色
切片经过染色后,可以在显微镜 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染色
深浅等特征。
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的组织结构 和细胞形态,结合染色特征进行
诊断。
组织学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细胞形态
湿疹
湿疹通常表现为皮肤的红斑、丘 疹和水疱,伴有明显的瘙痒,而 皮肤上皮性肿瘤则不会出现这些 症状。
与皮肤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皮肤囊肿
皮肤囊肿通常表现为皮下肿块,而皮肤上皮性肿瘤则表现为 皮肤表面的结节或肿块。
脂肪瘤
脂肪瘤通常位于皮下组织内,质地较软,而皮肤上皮性肿瘤 则质地较硬,且位置更深。
06 皮肤上皮性肿瘤的治疗与 预后
定期随访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随访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将取下的组织制作 成切片。
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切 片的组织结构和细 胞形态。
取材
从病变组织中取下 一小块用于制作切 片。
染色
对切片进行染色处 理。
诊断
结合观察结果进行 病理诊断,得出诊 断结论。
05 皮肤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 断
与其他皮肤肿瘤的鉴别诊断
恶性黑色素瘤
皮肤上皮性肿瘤有时与恶性黑色素瘤在外观上相似,但恶性黑色 素瘤通常具有更深的颜色和不规则的形状。
皮肤T细胞淋巴瘤
皮肤上皮性肿瘤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在镜下表现上可能相似,但淋 巴瘤的细胞形态更加多样,且常伴有淋巴结肿大。
皮肤肿瘤演示课件
![皮肤肿瘤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4e31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8.png)
康复护理要点
创面护理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换药和清洗; 注意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如有异
常及时就诊。
疼痛管理
皮肤肿瘤患者可能伴有不同程度 的疼痛,需按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同时可尝试非药物缓解疼痛的 方法,如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
。
营养支持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富含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以促进创面愈合和身体康复。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
除临床表现外,病理检查中良性肿瘤细胞分化较 好,异型性小;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差,异型性大 ,可见核分裂象。
05
治疗及预后评估
手术切除治疗
01
02
03
04
适用于早期、局限性皮 肤肿瘤
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设 计手术切口
彻底切除肿瘤,并尽可 能保留正常皮肤组织
必要时进行淋巴结清扫
疼痛等症状。
转移性皮肤肿瘤
02
多有原发肿瘤病史,皮肤表现多样,可为丘疹、结节、斑块、
溃疡等,常无自觉症状。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03
良性肿瘤多生长缓慢,边界清楚,活动度好;恶性肿瘤多生长
迅速,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伴有溃疡、坏死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对于骨源性皮肤肿瘤,如 骨肉瘤、骨软骨瘤等,X线 检查可显示骨质破坏和肿 瘤骨形成。
皮肤肿瘤
汇报人:XXX 2024-02-02
目录
• 皮肤肿瘤概述 • 良性肿瘤 • 恶性肿瘤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及预后评估 • 预防与康复护理
01
皮肤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皮肤肿瘤是发生在皮肤细胞增生 性疾病,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 瘤。
皮肤骨瘤诊断与治疗PPT
![皮肤骨瘤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ff1c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5.png)
THANK YOU
汇报人:
基因检测:检测相关基 因突变或异常表达
免疫学检查:检测相关 抗体或细胞因子水平
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皮肤 肿块、疼痛、皮 肤颜色改变等
影像学检查:X线、 CT、MRI等
病理学检查:活 检、组织学检查 等
实验室检查:血 常规、生化、肿 瘤标志物等
皮肤骨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切除肿瘤,防止复发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 化学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质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方法:手术 切除、放疗、化 疗等
评估标准:肿瘤 大小、位置、分 期等
治疗效果:治愈 率、复发率、生 存率等
治疗后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保持 良好生活习惯等
皮肤骨瘤的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皮肤骨瘤的诊断 皮肤骨瘤的治疗 皮肤骨瘤的预防与护理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 -XX
皮肤骨瘤的诊断
临床表现
皮肤肿块: 皮肤表面 出现肿块, 质地坚硬, 边界不清
疼痛:肿 块部位可 能出现疼 痛,活动 时加重
皮肤颜色 改变:肿 块皮肤颜 色可能变 红、变蓝 或变黑
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 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等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以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定期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皮肤问题
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和护 肤,以防止对皮肤的刺激
和伤害
康复指导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皮肤骨瘤
病理学肿瘤课件[可修改版ppt]
![病理学肿瘤课件[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7df96876c66137ee0619f0.png)
病理学肿瘤课件
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
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恶性 肿瘤,城市居民死因第一位,死亡率139/10万; 农村地区第三位,死亡率106/10万。
按死亡率排列我国危害最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 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大肠癌、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子宫颈癌等。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细胞核
核仁 核分裂象
瘤细胞核的多型性
核浆比比正常增大,核的大小、 形状、染色不一,巨核、双核、多核 与奇异形核,染色质颗粒粗,分布不 均,常堆积核膜下,核仁大、数量多, 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 裂像。
间变性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很差,异型性 显著。
间变性肿瘤多为高度恶性的肿瘤。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细胞周期调控中pRb的关键作用
生长抑制因子 (TGF-β、p53等)
生长因子 (EGF、PDGF等)
CDK抑制物 如p16(INK周4周a期)期蛋蛋白白D/EC/DCKD4K,2低6磷酸化pRb 高磷酸化pRb
E2F位S点期基因 E2F位点S期基因
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1、癌基因
癌基因的激活方式有几种 (附图) ⑴点突变 ras ⑵基因扩增 N-myc ⑶染色体异位
Ⅰ级 Ⅱ级 Ⅲ级
原位癌如突破基膜发生浅的浸润 上皮层下不超过3~5mm)又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一、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 1、细胞生长与增殖的信号传导过程
统在生长因子介导的信号转导和细胞周期调节过
Raf-1 GTP水解 使Ras灭活
突变体Ras
灭活激受阻活MAP激酶通路
2、细胞周期的调控
细胞周期的进行依靠周期素和周 期素依赖性激酶复合物的推动。周期 素的量呈周期依赖性升降,在细胞周 期的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类型的周期素。
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
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恶性 肿瘤,城市居民死因第一位,死亡率139/10万; 农村地区第三位,死亡率106/10万。
按死亡率排列我国危害最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 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大肠癌、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子宫颈癌等。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细胞核
核仁 核分裂象
瘤细胞核的多型性
核浆比比正常增大,核的大小、 形状、染色不一,巨核、双核、多核 与奇异形核,染色质颗粒粗,分布不 均,常堆积核膜下,核仁大、数量多, 核分裂像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 裂像。
间变性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分化很差,异型性 显著。
间变性肿瘤多为高度恶性的肿瘤。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细胞周期调控中pRb的关键作用
生长抑制因子 (TGF-β、p53等)
生长因子 (EGF、PDGF等)
CDK抑制物 如p16(INK周4周a期)期蛋蛋白白D/EC/DCKD4K,2低6磷酸化pRb 高磷酸化pRb
E2F位S点期基因 E2F位点S期基因
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1、癌基因
癌基因的激活方式有几种 (附图) ⑴点突变 ras ⑵基因扩增 N-myc ⑶染色体异位
Ⅰ级 Ⅱ级 Ⅲ级
原位癌如突破基膜发生浅的浸润 上皮层下不超过3~5mm)又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一、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调控 1、细胞生长与增殖的信号传导过程
统在生长因子介导的信号转导和细胞周期调节过
Raf-1 GTP水解 使Ras灭活
突变体Ras
灭活激受阻活MAP激酶通路
2、细胞周期的调控
细胞周期的进行依靠周期素和周 期素依赖性激酶复合物的推动。周期 素的量呈周期依赖性升降,在细胞周 期的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类型的周期素。
肿瘤病理变化ppt课件
![肿瘤病理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e9752e90c69ec3d5bb7585.png)
58
59
37
38
左侧肢体麻痹, 不能站立。
坐骨神经和腰荐神经丛 肿胀,粗细不匀。
39
40
41
42
43
肾脏呈粗结节状,灰白色肿瘤性肿大。
44
腺胃因肿瘤细胞的浸 润性增殖而使胃壁肥厚, 腺胃乳头肿胀。
脾脏高度肿胀,表面及切面 见灰白色班驳状肿瘤病灶。
45
46
47
48
49
50
、
图6—56 马立克心肌
涡状
7
图6—7纤维瘤(放大)
6-7纤维瘤(放大) 在瘤组织中,多半为成熟 的纤维细胞,幼稚的成纤
维细胞较少
8
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切面凹凸不平,色灰暗。
9
10
11
12
13
四肢、胸部、口唇、尾部脱毛、 溃烂、出血,表面形成结痂。
14
15
图B鳞癌—鳞状细胞癌瘤体表面脆弱,触碰后渗出血图 A 鳞 癌—鳞癌菜花样瘤体分枝生长
。
16
肿瘤组织粉红色,并发生浅表
性化脓性炎。
17
18
、
19
20
21
22
肿 瘤 组 织ຫໍສະໝຸດ 健肿瘤康中心
组
部出
织
现坏
死灶
23
24
25
26
27
肩前淋巴结和全身淋巴结肿大。触
诊时淋巴结质软、无痛,可移动。
28
肩前淋巴结极度肿大充实,被膜紧张, 切面呈髓样隆起,有时伴有出血和坏死。
29
淋巴结明显肿大、无痛,可移动。切 面隆突、呈髓样,有时可见出血和坏死。
30
全身皮肤可以见到灰白色的肿瘤 结节,并向皮下深部蔓延。
59
37
38
左侧肢体麻痹, 不能站立。
坐骨神经和腰荐神经丛 肿胀,粗细不匀。
39
40
41
42
43
肾脏呈粗结节状,灰白色肿瘤性肿大。
44
腺胃因肿瘤细胞的浸 润性增殖而使胃壁肥厚, 腺胃乳头肿胀。
脾脏高度肿胀,表面及切面 见灰白色班驳状肿瘤病灶。
45
46
47
48
49
50
、
图6—56 马立克心肌
涡状
7
图6—7纤维瘤(放大)
6-7纤维瘤(放大) 在瘤组织中,多半为成熟 的纤维细胞,幼稚的成纤
维细胞较少
8
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切面凹凸不平,色灰暗。
9
10
11
12
13
四肢、胸部、口唇、尾部脱毛、 溃烂、出血,表面形成结痂。
14
15
图B鳞癌—鳞状细胞癌瘤体表面脆弱,触碰后渗出血图 A 鳞 癌—鳞癌菜花样瘤体分枝生长
。
16
肿瘤组织粉红色,并发生浅表
性化脓性炎。
17
18
、
19
20
21
22
肿 瘤 组 织ຫໍສະໝຸດ 健肿瘤康中心
组
部出
织
现坏
死灶
23
24
25
26
27
肩前淋巴结和全身淋巴结肿大。触
诊时淋巴结质软、无痛,可移动。
28
肩前淋巴结极度肿大充实,被膜紧张, 切面呈髓样隆起,有时伴有出血和坏死。
29
淋巴结明显肿大、无痛,可移动。切 面隆突、呈髓样,有时可见出血和坏死。
30
全身皮肤可以见到灰白色的肿瘤 结节,并向皮下深部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