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道德与法治上10.2 知法于心 守法于行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同步练习题(卷尾附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法律伴我们成长》《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同步练习题(卷尾附带答案)

①加强执法力度,消除电信诈腺②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执法力度③依法自律,增强依法维权意识④拒绝不良诱惑,莫图一时之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 .聘任“法治副校长”、开展青少年法治知识竞赛、以真实案例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各地纷纷以生动科学的方式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让法治意识在每一个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这是因为()①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的责任②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③只有铭刻在青少年心中的法律才是真正的法律④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 .某县人民法院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法官围绕电信网络诈骗及周边罪名的主要表现形式,引导未成年人认清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识别以免班游戏装备、投票返现等用于网络诈骗的犯罪手段。

开展该活动()①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②能杜绝未成年人受到电信网络诈骗③有利于明确未成年人所具有的权利④能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意识和能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φ8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此,需要我们做到()①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②自觉遵守法律,学会依法办事③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尊重他人合法权益④树立德治意识,尊崇、信赖法律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φ9 .“学法减分”,即机动驾驶人通过“交管12123”APP学习交通安全法律等知识并通过考试,可以申请为机动车违章减分。

该政策实施后,群众参与率呈跨越式攀升。

实施“学法减分”政策是为了()A.增强驾装员尊法守法意识B.制裁道路交通违法犯罪行为C.杜绝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D.依拳舆论力量保证法律实施10 .如图漫画说明了()A.法律对全体人民具有普遍约束力B.如果触犯国家法律,必须承担刑事责任C.公民要树立法治意识,做到依法办事D.通过法律的制裁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二、分析说明题11 .知法明理青春有格材料一在学校里,有些同学言谈举止粗暴无礼:不遵守学校规定,偷偷带手机进课堂;不爱护环境,乱丢垃圾;不遵守课堂纪律,随意迟到早退等。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与法律同行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与法律同行练习题(含答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练习题1.某校在深化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下列同学们的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按照交通标识骑行②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③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某市交警部门为了整治有轨电车沿线交通秩序,曝光并处罚了一批交通违法人员。

被处罚的人当中,有很多是为了走“捷径”而翻越护栏的人。

这一现象说明()A.部分市民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B.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翻越交通护栏C.有轨电车方便了市民日常出行D.维护交通秩序只是交警部门的责任3.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这一观点强调()A.法律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公民的法治意识是法治力量之源D.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4.大学生闫某与其朋友王某掏鸟窝,并售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犯非法猎捕和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和十年。

这警示我们()①要珍爱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②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③伤害小鸟必然会受到法律惩罚④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5.“CCTV2018年度法治人物”石一鸣,积极创新网上法治宣传活动,努力探究寻求法律援助的新模式,为600多万名烟台百姓带来了足不出户即可解决难题的“指尖上的法律顾问”,同时他的行动也为法治、平安、和谐烟台的宣传工作谱上生动的旋律,掀起万人学法的热潮。

他的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①树立法治意识,做懂法的人②维护法律尊严,做守法的人③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做护法的人④宣传法律知识,做普法的人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生活中,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我们要()①依法维权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③树立法治意识④维护正义,找人痛打侵权者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7.2019年初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依法办事,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

初一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行为属于违反未成年保护法的是A.伙同他人在家打麻将赌钱的父亲要求小青在下晚自习后为他们做晚饭B.学校护卫队在学校放假时,护送学生乘车回家C.民政部门把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送回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身边D.司法机关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认识,主要看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其中A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原则;B体现了学校保护;C属于社会保护;D属于司法保护,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A。

2.在我们生活的小区、我们的学校以及公路两侧经常会竖立着各种普法的宣传牌,如宣传婚姻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

看到这些内容,你会感受到()A.法律只与我们家庭生活有关B.法律只是用来规范成年人的C.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D.法律是一成不变的行为规范【答案】C【解析】材料中列举的普法宣传内容说明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C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A的说法错误,法律与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有密切关系;B说法错误,法律规范所有公民的行为;D说法错误,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也在进行调整。

3.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 1.6 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也就是说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平均每天有 40多人,差不多是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上述材料说明中小学生A.生理不成熟B.缺乏社会经验C.心理不成熟D.受意外伤害严重【答案】D【解析】题中提到平均每天有40多人,差不多是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从人数上看出意外伤害频繁发生,ABC三项都是造成中学生意外死亡的原因,题干中并未提及。

故选D4.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答案】A【解析】此题考察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因为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未成年人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初一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试题

初一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试题

初一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试题1.青少年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面对歹徒,行之有效的方法是①设法稳住歹徒②了解歹徒的去向③记住歹徒的相貌④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⑤假装没有看见,悄悄溜走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方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根据所学,与歹徒作斗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了解歹徒的去向,及时拨打110等,⑤的做法是对违法行为的纵容,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

2.由于我们对法律知识知道的少,常需要帮助。

下列机构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是()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居民委员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服务机构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根据所学,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是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其中④是基层组织,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A。

3.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 1.6 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也就是说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平均每天有 40多人,差不多是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上述材料说明中小学生A.生理不成熟B.缺乏社会经验C.心理不成熟D.受意外伤害严重【答案】D【解析】题中提到平均每天有40多人,差不多是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从人数上看出意外伤害频繁发生,ABC三项都是造成中学生意外死亡的原因,题干中并未提及。

故选D4.某日,甲携带一盆新购置的兰花乘坐长途公共汽车。

行驶当中,一个小孩突然横穿马路,驾驶员紧急刹车,结果行李架上的物品有不少落了下来,其中乙乘客的皮包正好砸在甲的兰花上,将价值几万元的兰花砸坏了。

(1)驾驶员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吗?为什么?(2)甲的损失应该由谁赔偿?请说明理由。

【答案】(1)驾驶员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知法于心 守法于行》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知法于心 守法于行》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是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和价值,明确遵守法律的义务和责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尚浅,理解能力有限。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法律现象,但缺乏系统性的法律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法律,通过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明确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3.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作用的价值。

2.学生如何从生活实例中认识法律,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价值。

2.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法律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展示案例和知识点。

3.准备情景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法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法律现象,如交通违法、盗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为何要受到法律制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知法于心守法于行》。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价值。

案例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为何要规定这些条款?它们对社会生活有何影响?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法律,明确遵守法律的义务和责任。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知法于心 守法于行》练习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知法于心 守法于行》练习

《知法于心守法于行》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把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

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

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对此,我们每个公民应该()①积极宣传法律②知法懂法③学法守法④敢于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漫画《有“视”无恐》对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有()①提高自控能力,拒绝手机网络②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③树立法治观念,遵守交通法规④提升公民素养,尊重社会公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父亲有开车接电话的习惯,家人屡劝无果,无奈之下,女儿“现场直播”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的行为。

“女儿举报父亲”引发网民热议,下列网友观点正确的是()A.“女儿做得对!在法律面前,亲情可有可无。

”B.“这样做不好,出卖亲人,追名逐利,有违常理。

”C.“为女儿点赞!公民应以法律为准绳,明辨是非。

”D.“不孝顺!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都丢了!”4.(2016•贵港质检)“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

”这句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这个道理是()A.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规则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5.(2016•淮安中考)近日,淮安市交警部门整治有轨电车沿线交通秩序,曝光并处罚了一批交通违法行为。

被处罚的人当中,有很多是为了图省事、走“捷径”而翻越护栏的,这一现象说明()A.部分市民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B.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翻越交通护栏C.有轨电车方便了淮安市民日常出行D.维护交通秩序只是交警部门的责任6.依法治国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参与,要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A.民主立法,科学立法B.依法行政,规范有序C.严格守法,用法维权D.公正司法,严格执法7.(2015•梧州中考)2015年1月,连云港市赵某因为境外间谍机构搜集报送多份军事报刊及军事报告,被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部编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时训练

部编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时训练

《我们与法律同行》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

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①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②遵守法律,捍卫法律尊严③提高修养,法律至上④遇到问题,随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的意识。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应该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律信仰,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2. “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谚语启示我们()A. 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遵守法律,依法办事C. 珍爱生命,学会坚强D.远离闹市, 品味生活【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会依法办事。

材料中的这句话启示我们要知法尊法守法护法,依法做事。

因此,B符合题意;A、C、D三项观点与题意无关。

3.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选A。

本题所给的四个选项都是依法办事的要求,均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

4.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①自认倒霉,忍气吞声,以免坏人报复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④不惜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选B。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诉求和愿望。

选项①的做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助长坏人气焰。

④表述错误。

应学会自我保护。

5. 东东喜欢钻研电脑,听说制造病毒的黑客都很聪明,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

(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练习题(带答案)

(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练习题(带答案)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会依法办事1.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__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__。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尊崇__和__遵守__。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2.依法办事的要求:(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__法治方式__,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__自觉维护__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尊法学法守法用法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__忠实崇尚者__、__自觉遵守者__、__坚定捍卫者__。

二、树立法治意识1.法治意识的含义: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__发自内心__的认可、__崇尚__、__遵守__和服从。

2.树立法治意识的必要性和意义:(1)必要性:①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__自身的价值__,发挥其__应有的功能__。

②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__共同事业__,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__保障__,法律权威要靠人民__维护__。

(2)意义: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__积极性__和__主动性__,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_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__具有重要意义。

3.法治时代道德的重要性: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尊法守法的意识__和__自觉性__,有助于__法治文化环境__的形成。

4.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的必要性: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__青少年健康成长__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__受益者__,更应该成为__参与者__和__推动者__。

★知识提升1.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青少年应怎么做?(1)自觉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2016(新)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练习题(含答案)

2016(新)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练习题(含答案)

2016(新)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2《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练习题(含答案)鲁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走近法律与法同行第10课维护法律尊严知法于心守法于行学以致用巩固提升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2014年12月19日,因不履行监护人法定义务、不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和田地区先后有44名家长被告上法庭。

经审理,法院判决要求家长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监护人的法定义务,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据此回答1-2题。

1. 44名家长的行为侵犯了子女的( )A.政治自由和权利 B.荣誉权 C.消费者权 D.受教育权2.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要学会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④子女享有权利,父母履行义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3.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容易受到伤害。

这要求我们( )①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②面对不法侵害,学会忍气吞声③面对不法侵害,要用智慧保护自己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行为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 )A.由于家庭贫困,某家长强迫其上初二的孩子中止学业,外出打工B.某中学明文规定不允许学生出入游戏厅、歌舞厅、酒吧等场所C.国家有关部门查处并销毁毒害青少年的淫秽光盘D.某学生违反纪律,班主任老师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5.从2013年4月8日起,北京市交管部门对?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实行罚款,对于态度蛮横、拒不服从纠正、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

这一措施()①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②能够有效地提升公民生命价值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④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放学后,在离校门口不远的地方,小明看见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人把本班同学张四面围住,准备动手打人。

初一道德与法治上10.2 知法于心 守法于行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道德与法治上10.2 知法于心 守法于行练习题及答案

知法于心守法于行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生活在法治社会,人人学习法律()①可以增长法律知识②就能避免犯法③能够增强法律意识④有利于促进形成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学习法律常识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下列合适的是()①学校模拟少年法庭②观看审判视频③收看电视中的法制节目④查阅相关法律网站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每月11日是北京市的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

据此回答3-4题:3、“排队日”的设立()A.能强制人们进行排队B.能杜绝一切乱插队现象C.有利于减少乱插队现象D.不能为有急事的人着想,有悖社会和谐4.“排队日”的设立启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做到()①自觉遵守公共秩序②自觉排队上下车、购物③自觉、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④有急事要办,可以插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右侧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每个公民都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②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③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④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能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中学生小江在放学的路上,几次被社会青年范某拦住索要零花钱。

小江因为惧怕范某打击报复,一直不敢将此事告诉家长。

后来范某得寸进尺,要求小江每月固定给自己三百元零用钱。

据此回答6-7题:6、小江遭遇了__________的侵害。

( )A.家庭暴力B.校园暴力C.社会暴力D.司法暴力7、如果你是小江,你会( )A.以牙还牙,找他人痛揍范某一顿B.忍气吞声,答应范某的要求C.离家出走,远离范某D.鼓起勇气,拨打“110”报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8、浙江杭州市武女士带着上八年级的女儿在回家的路上,遭遇歹徒持刀抢劫,母女用唇语暗号成功脱险,这一案例告诉我们()A、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B、要避免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C、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D、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9、可以这样劝说下边漫画中闯红灯的妈妈()①红灯亮时多观察,没有车辆再通过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人人有责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④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张某在某市打工,他的儿子到了入学年龄,但因他住的是租来的房子,没有本市的房产证。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一上学期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一上学期道德与法治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关于道德与法治的认识,正确的是:A、道德与法治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关联B、道德是人们内心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法治是国家强制力的体现C、道德与法治是相互对立的,一个强调自律,一个强调他律D、道德与法治是完全相同的,都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2、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哪种行为体现了良好的道德品质?A、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B、在考试中作弊以取得好成绩C、帮助同学解决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D、在遇到不公平现象时袖手旁观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A. 民主集中制B. 个人服从组织C.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D. 党员个人服从党纪4、以下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自由C. 私有财产权D. 劳动权5、以下关于诚信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诚信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但有时为了个人利益可以不坚守诚信。

B. 在现实生活中,诚信很重要,但有时候为了个人利益可以适当违背诚信原则。

C.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D. 诚信只有在面对重大利益时才需要坚守。

6、以下关于法治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A.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B. 在法治国家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C. 青少年应该积极参与法治建设,提高自身法律素养。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特定情况下法律可以不适用。

7、【题目】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以下哪种行为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促进?A. 法律禁止吸烟,道德鼓励公共场所不吸烟B. 法律规定保护环境,道德提倡节约资源C. 法律允许言论自由,道德要求文明上网D. 法律规定工作时间,道德要求加班义务8、【题目】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承担社会责任,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模拟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模拟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道德与法制人教版模拟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A.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B. 道德和法律相互独立,没有关系C. 道德是法律的一部分,法律是道德的延伸D. 法律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是法律的保障2. 下列哪项不属于道德规范()A. 尊敬师长B. 爱护环境C. 诚实守信D. 违反交通规则A. 帮助他人B. 欺骗同学C. 借东西不还D. 乱扔垃圾4. 下列哪项不是法律的特征()A. 强制性B. 公平性C. 可预测性D. 随意性5.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制定法律()A. 国务院B. 最高人民法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6. 下列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受教育权B. 言论自由C. 人身自由D. 违法行为7. 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A. 偷窃B. 抢劫C. 乱扔垃圾D. 帮助他人8. 下列哪项不是法律的作用()A. 规范行为B. 维护秩序C. 保障权益D. 创造财富9. 下列哪个行为属于道德行为()A. 欺骗同学B. 帮助他人C. 违反交通规则D. 乱扔垃圾10. 下列哪个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 帮助他人B. 抢劫C. 借东西不还D. 诚实守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________和________。

2.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规范。

3.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社会________的行为。

5.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2. 简述公民的基本义务。

3. 简述法律的作用。

4. 简述如何遵守法律。

四、论述题(10分)论述道德与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初一政治守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政治守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政治守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规则。

其中最重要的两种社会规则是①法律②纪律③公约④道德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规则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种,比如:道德、法律、规章制度等。

其中道德和法律调节的范围比其他规则要大,是最重要的,所以正确答案选A【考点】道德和法律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下列选项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在校中学生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B.小李见义勇为C.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刘方仁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刑D.12月4日被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特征的认识。

此题中我们要区分道德和法律,其中A属于学校的规章制度;B见义勇为属于道德范畴,不是法律规定;D法律宣传,不具有强制性;只有C项对犯罪分子的惩罚,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

正确答案选C【考点】法律的特征3.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其生命受到特殊保护。

下列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①我国法律规定,禁止虐待未成年人②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末满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③禁止安排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④未成年人犯罪可以不被追究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民族的未来,其生命受到特殊保护。

具体表现为我国法律规定,禁止虐待未成年人,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末满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等,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④是错误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初中政治】知法于心,守法于行ppt优秀课件1

【初中政治】知法于心,守法于行ppt优秀课件1

自主预习
• 1、学习法律常识的_______有很多。 • 2、规则,是______,更是一种_____。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守规则, 处处守规则,规则意识才能不断增强,遵守规则的习惯才能逐步养成。强化 规则意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养成_____。 • 3、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一想,是否符合______,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 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倡导做的积极 去做。一旦发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应______。 • 4、学习的目的在于_____。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 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掌握的法律常识,拿起_____,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记忆
• 1、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 家有家规,校有校规……不同场所有不同的规则。这些规则都要求我们认真 遵守,按规则办事。规则,是限制和约束,更是一种保护。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时时守规则,处处守规则,规则意识才能不断增强,遵守规则的习惯才 能逐步养成。强化规则意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养成守法习惯。
• 3、右侧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 • •
①每个公民都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②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③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 ④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能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为什么说“李悦为所有的未成年人上了最好的一课”?
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记忆
• 你准备怎么用法? • (1)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 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掌握的法律常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2)积极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发现违法犯 罪现象时,我们要灵活机智地与其作斗争。比如,及时拨打“110”报警, 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据和线索,积极协助司法机关侦破案件等。

《知法于心 守法于行》课堂检测(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知法于心  守法于行》课堂检测(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知法于心守法于行》课堂检测
蓬莱市大辛店中学李艳
1.生活在法治社会,人人都应该学习法律。

学习法律()
①可以增长法律知识
②就能避免违法犯罪
③能够增强法律意识
④有利于形成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学习法律常识的途径有很多种,下列合适的是()
①学校模拟少年法庭②观看法庭审判视频
③收看法制类电视节目④查阅相关法律网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每月的11日是自觉排队日。

这要求我们在公共场合()
①自觉遵守公共秩序②自觉排队上下车
③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④有急事可以插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中学生小江在放学的路上,几次遭到社会青年刘某索要零花钱,小江惧怕打击报复,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

后来刘某得寸进尺,要求小江每月固定给他三百元零用钱。

假如你是小江,你会()
A.答应刘某的请求
B.找人痛揍刘某一顿
C.离家出走远离刘某
D.到派出所或者拨打“110”报案
5. 判断正误:
(1)遵守规则和遵守法律没有多大关系。

()
(2)法律要求我们做的事情可以不做。

()
(3)当我们看到歹徒正在抢劫他人时,为了保护自己,假装没看见。

()
(4)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我们应该及时终止。

()。

初一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政治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试题答案及解析1.公共生活准则依赖()的力量,以促进人们自觉遵守A.法律的强制B.风俗和习惯C.人们的自觉D.统一的道德标准【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公共生活准则依赖风俗和习惯的力量来维系。

故应选B。

其它三个选项的说法均不符合题意。

2.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不法侵害,诉讼和非诉讼两种途径都能帮助未成年人维护合法权益。

【答案】对【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诉讼或非诉讼的方式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故该观点正确。

3.材料一: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有的人破坏正常秩序,有的人随地吐痰,有的人破坏社会公物;经常听到有些人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有的人在高声打电话,有的人在旁若无人地说脏话……材料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乘车、乘船、飞机时,要遵守制度,听从指挥,维护交通安全,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等危险品;参观游览时,要爱护游览地的公共财产、文化古迹和花草树木,维护良好秩序,注意卫生,不随地乱扔杂物等。

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人们有没有做到尊重社会、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的行为?为什么?(2)请你谈谈材料二这些现象共同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3)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到尊重社会、遵守社会公共生活规则?【答案】(1)不是。

因为他们违反了道德规范、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影响了他人的休息,破坏了社会的公共秩序。

(2)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社会公共生活需要规则,社会公共生活还需要我们共同遵守。

(3)大家在一起交往和生活时,就需要有针对生活的公共生活各个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规则,共同认可,共同遵行,这样社会才会更美好,更和谐。

遵守公共生活规则不是一种被迫的行为,而应当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与习惯。

初一道德与法治上10.2学校保护练习题(附答案)

初一道德与法治上10.2学校保护练习题(附答案)

初一道德与法治上10.2学校保护练习题(附答案)初一道德与法治上10.2学校保护练习题(附答案)《学校保护》课时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以下属于对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是( ) A.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B.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C.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D.公共场所对青少年优惠开放2、为创建平安校园,武汉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消防演习、疏散演习、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并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这些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3、对右面漫画《不写作业罚五元》中的教师对学生因不写作业而罚款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①是违法行为②违反了学校保护的规定③老师责任心强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4、近几年,全国各地学校辍学率有上升的趋势,不少农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没有用,一方面认为上学浪费金钱,另一方面认为上学不会改变人生,从而让未成年人辍学打工。

这些家长的行为是( ) ①迫于生活压力,可以理解②没有履行家庭保护的职责③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④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每年各地中小学、幼儿园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6、“上下课的铃声是音乐,水龙头分为高中低,课桌椅可以调节高矮。

”这些措施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________的规定。

()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7、《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在危急情形下,老师应该优先保护学生。

同时,修订草案还对未成年人在家庭的权益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这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①家庭保护②学校保护③社会保护④司法保护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某市中小学校每天上午、下午放学前,任课教师都会对学生进行“一分钟安全教育”,以免学生在离开校园后发生意外事故。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七年政治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试题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七年政治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试题

黔西北州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导入单元教学: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大行为标准,二者是严密相关的。

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学习、成长,既要践行根本的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遵守法律,依法行事是现代公民的根本素养。

那么,我们青少年都能自觉地遵守法律、依法行事吗?同学们,我们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开展的特殊时期,对规那么、法律的认识和态度有偏向,法制观念尚未结实树立,好奇心和模拟心理强,容易受环境影响,社会阅历浅,区分才能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才能,容易受到种种不良诱惑和非法损害,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方面的认识和行为才能都有些偏向。

不是吗?有多少未成年人因为不知法、不懂法,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多少未成年人因为社会阅历浅,区分才能不强,而遭受种种不良诱惑的引诱、误入歧途!有多少未成年人因为缺乏较强自我保护才能,在非法损害行为面前而不知所措、无能为力!正是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的教材才编排了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的教学内容。

那么,什么是法律呢?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些什么不同呢?我们为什么必须遵守而不能违背法律法规呢?我们又应该怎样预防自己走向违法犯罪和防范别人的非法损害呢?作为未成年人,我国法律又对我们做了哪些保护性的规定呢?我们又应该怎样应用法律武器保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这些就是我们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将要学习和讨论的主要内容。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七课第一框题“走近法律〞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那么教材分析: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离不开规那么,有规那么、懂规那么、守规那么非常重要,而法律也是一种行为标准,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那么,并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规那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殊性学生分析: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那么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是因为老师、家长、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那么可以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法于心守法于行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生活在法治社会,人人学习法律()
①可以增长法律知识②就能避免犯法③能够增强法律意识④有利于促进形成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学习法律常识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下列合适的是()
①学校模拟少年法庭②观看审判视频③收看电视中的法制节目④查阅相关法律网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每月11日是北京市的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按顺序
排列。

据此回答3-4题:
3、“排队日”的设立()
A.能强制人们进行排队
B.能杜绝一切乱插队现象
C.有利于减少乱插队现象
D.不能为有急事的人着想,有悖社会和谐
4.“排队日”的设立启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做到()
①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②自觉排队上下车、购物
③自觉、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④有急事要办,可以插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右侧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每个公民都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②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
③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
④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能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中学生小江在放学的路上,几次被社会青年范某拦住索要零花钱。

小江因为惧怕范某打击报
复,一直不敢将此事告诉家长。

后来范某得寸进尺,要求小江每月固定给自己三百元零用钱。

据此回答6-7题:
6、小江遭遇了__________的侵害。

( )
A.家庭暴力
B.校园暴力
C.社会暴力
D.司法暴力
7、如果你是小江,你会( )
A.以牙还牙,找他人痛揍范某一顿
B.忍气吞声,答应范某的要求
C.离家出走,远离范某
D.鼓起勇气,拨打“110”报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8、浙江杭州市武女士带着上八年级的女儿在回家的路上,遭遇歹徒持刀抢劫,母女用唇语暗号成功脱险,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A、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B、要避免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
D、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9、可以这样劝说下边漫画中闯红灯的妈妈()
①红灯亮时多观察,没有车辆再通过
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人人有责
③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④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张某在某市打工,他的儿子到了入学年龄,但因他住的是租来的房子,没有本市的房产证。

而遭到了所有学校的拒绝。

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学校的做法是违法行为,是对农民工的歧视
②.学校的做法损害了人们享有的平等权利,与“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相违背
③.学校的做法有道理,如果随意招收学生,学校将会人满为患
④.这是学校自己的事,学校有权决定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1、某市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以“开心上学,安全回家”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生活中那种“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因为,在十字路口,尽管车多人杂,但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路面井然有序,道路畅通无阻。

如果南来北往的车辆及行人各不相让,挤成一团,那么结果将是谁也难以通过。

(1)这则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请你列举同学们当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不少于三种),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至少两条。


(3)培养规则和秩序意识应该从我做起,你打算怎么做?
12、一辆白色9座面包车进入了警方视线。

当汽车门打开一瞬间,交警被眼前的情形震惊了,狭小的面包车里,几十名三四岁的孩子挤在一起,将面包车塞了个满满当当。

经过警方调查,该车核载9人,经过改装,将座椅拆除换成了长条凳,塞进了42人,超员300%以上,属于严重超载。

冀州交警部门及时对这辆“黑校车”进行了查扣。

(1)冀州交警部门查扣“黑校车”,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其目的主要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哪一权利?
(2)生活美好而复杂。

在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侵害时,我们青少年自己应怎么做?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A
6.C
7.D
8.D
9.B10.B
11.(1)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2)过马路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翻越栏杆等。

建议:加强思想意识,使其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加强法制教育,让这些同学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3)增强法制观念,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

12.(1)社会保护。

生命健康权。

(3)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用智慧保护自己,采取机制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