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溶解归纳整理

合集下载

【国测备考资料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国测备考资料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国测备考资料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一、物质科学【第一单元溶解(教科版)】(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和面粉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把它叫做沙面粉和水的混合物。

2.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3.不容易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从水中分离出来。

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二)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1.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轻轻摇晃杯子后的高锰酸钾的状态: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2.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3.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三)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有些液体相互之间也可以溶解。

如:胶水、醋、酒精能溶解在水中。

2.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一丝丝的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3.醋放入水中后,快速扩散,便均匀分布;酒精放入水中,先在上层扩散,在慢慢向下扩散,最后均匀分布;食用油放在水中,会浮于水面,充分振荡后还是浮于水面。

(不能溶解于水,但可以溶解于洗洁精中。

)(四)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食盐比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强,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2. 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教科版_科学_四年级上册_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教科版_科学_四年级上册_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因为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很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因为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

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

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

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0、如果某种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那么水也能够在这种液体中溶解,(互溶现象)。

11、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胶水、洗发水、洗洁精、酒精、醋等。

12、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食用油、水银、汽油等。

13、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洗洁精等),搅拌后会发现部分食用油被溶解了。

这就是生活中,每次洗菜盘子放了洗洁精之后容易洗的原因。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知识整理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知识整理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知识整理教科版力越小,溶解能力就越差,溶解的就越少。

这就是为什么在高海拔地区,水中的氧气含量很低的原因。

16、温度也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就越好,溶解的就越多;温度越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就越差,溶解的就越少。

17、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就是通过高压和低温的方法溶解在水中的。

当饮料瓶子打开后,压力和温度都降低了,导致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形成气泡。

18、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比如,在烹饪中,了解不同调料的溶解能力可以更好地调配味道,提高菜品的口感。

力越小,溶解能力就越差,因此在密封的注射器中的雪碧,当活塞往外拉时(压力减小),气泡会增多;而往里推时(压力增大),气泡则会减少。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因此一旦瓶子打开,气体就会冒出来。

这些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

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水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后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加快物体溶解速度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切碎、加入更多的水。

在切碎、放入热水中并搅拌的情况下,物质溶解的速度最快。

研究问题是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为了进行实验,我们需要准备量筒、烧杯、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和记录单。

实验方法是用量筒量取100毫升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把食盐分成2克一份,一次只加一份食盐,搅拌,等完全溶解之后再加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最后计算出共溶解了多少克,结果是在20℃的环境下,100毫升水能够溶解36克食盐。

当一杯盐水饱和时,杯底还有没溶解完的盐,如果继续加水,杯底的盐还会继续溶解。

我们可以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分离溶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溶解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溶解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没有沉淀、没有漂浮、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

2.食盐倒入水中,很快看不见食盐了,过滤时滤纸上没有食盐,说明食盐溶解了;而沙子倒入水中,沙子沉到杯底,过滤时在滤纸上留下沙子,说明沙子不溶解;面粉加入水中,慢慢沉淀,呈现牛奶状,过滤时在滤纸上留下面粉,说明面粉不溶解。

取用药品时必须用小匙2.过滤实验的器材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实验时,在往漏斗中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3.过滤时一贴指滤纸贴住漏斗内壁;二低是指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三靠是指溶液烧杯靠住玻璃棒,玻璃棒靠住三层滤纸一侧,漏斗底端靠住烧杯内壁。

4.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时沉降路径上出现紫色飘带状条纹,水底的高锰酸钾周围出现环状深紫色团纹,高锰酸钾在水中,慢慢扩散最后溶解。

5.胶水进入水中时,以液滴的形式在重力作用下迅速下沉入烧杯底,再慢慢扩散溶解6.醋、酒精等进入水中迅速扩散溶解,食用油不溶解,浮在水面上。

7.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糖、盐、味精、小苏打、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等,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沙子、石头、塑料、油、水银等。

8.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要强。

溶解能力强是指相同条件下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物质多。

9.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溶解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水中的动物或植物就是靠水中溶解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0.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办法有:加热、搅拌、粉碎。

11.研究水温对物质的溶解快慢的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相同的条件是:水量一样、食盐量一样、食盐颗粒一样、同时倒入水中、都搅拌或者都不搅拌、杯子一样。

12.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3.分离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比如:放在阳台上暴晒、放在锅子里烧、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等。

14.分离食盐和水用的仪器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四年级上册科学书第二单元内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书第二单元内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书第二单元内容总结
四年级上册科学书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溶解”。

这个单元主要探讨了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现象和规律。

以下是单元内容的总结:溶解的定义: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均一、稳定的溶液。

溶解的现象:当我们将物质放入水中时,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如物质逐渐消失,水的体积增加等。

溶解的规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则不能。

例如,糖可以溶解在水中,而石头则不能。

影响溶解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和溶剂的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度越高。

压力也会影响溶解度,但不如温度明显。

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也有影响,例如,盐在水中比在油中更容易溶解。

溶液的形成:当物质溶解在水中时,会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承载溶质的物质。

溶液的应用: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糖水、盐水、饮料等。

在科学实验中,溶液也经常被用来进行各种化学
反应。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物质的溶解现象和规律,以及影响溶解的因素和溶液的形成与应用。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物质的变化。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梳理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布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4.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6.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7.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发现试管里的汽水,有气泡;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8.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9.(切碎)、、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0.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1.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2.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能熟练的内容: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溶解》归纳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溶解》归纳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溶解》归纳整理《溶解》单元·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2-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在我们的课堂的实验中,哪些东西被溶解了?哪些没有被溶解了?食盐、小苏打被溶解了,沙子与面粉没有被溶解。

如何说明食盐被水溶解了?是食盐沉到杯子底部吗?(等一等,要一点一点加,不能把一包盐一下子倒进杯子,过一会再看,沉在底部的食盐是不是不见了。

)还是杯子里的水升高了吗?或者是滤纸上留下了食盐吗?(看一看,在滤纸上到底能不能看到食盐)在水中看不到食盐了,可以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为什么说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滤纸上能看到沙子,在杯子里的沙子会沉到水底,杯子里的水变浑浊了。

为什么说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水会变白色,面粉沉到了杯子底部,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

总结:有的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的则不能。

以上被溶解的物质都不能凭肉眼直接在水中观察到,而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直接观察到。

也就是说,溶解的物质不能被过滤出来,而不能溶解的物质能被过滤出来。

在过滤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操作要求?1、一贴(滤纸紧巾漏斗口)二低(滤纸低于漏斗口,待过滤夜低于滤纸上沿)三靠(漏斗下端紧靠接受器即烧杯的内壁,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侧,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中下部)2、滤纸放入漏斗时,可将三层纸的一面朝风吹草动漏斗颈的长端,避免玻璃棒抵着的时候漏斗移动。

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知识提纲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知识提纲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最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要点知识提纲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1、溶解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过滤时,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

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烧杯口紧贴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玻璃棒末端要紧贴三层滤纸,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如果在滤纸上看到了面粉,说明面粉没有在水中溶解。

3、面粉、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

4、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

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5、胶水、洗发水、醋、酒精都可以在水中溶解。

6、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7、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8、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溶解一些(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10、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

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11、对比实验是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需要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都相同。

1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3、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而(降低)。

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19、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0、加快物体溶解速度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切碎)、(加入更多的水)。

21、把固体物质(切碎、放入热水中,并且搅拌),这样物质溶解的速度是(最快)的。

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22、【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研究的准备】量筒、烧杯、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研究方法】①、用量筒量取100毫升的水倒入烧杯中。

②、用天平把食盐分成2克一份③、一次只加一份食盐,搅拌,等完全溶解之后再加下一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④、除去最后一次不能溶解的那份,计算出共溶解了多少克。

【研究结果】在20℃的环境下,(100毫升水)能够溶解(36克)食盐。

23、一杯水里不断加入食盐,直到再也不能溶解为止,这种食盐溶液,叫做食盐的(饱和)溶液。

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24、一杯饱和盐水,杯底还有没溶解完的盐,(继续加水),杯底的盐还会继续(溶解)。

25、我们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溶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

26、在蒸发实验中,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能使蒸发皿均匀受热)。

27、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这个方法叫“日晒法”。

28、【加热蒸发实验】29、【酒精灯的构造】30、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因此我们通常用(外焰给物体加热)。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_第二单元)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_第二单元)

教科版四年级上第二单元“溶解”资料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别出来。

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亮、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2、过滤的过程:过滤试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滤纸: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一条线展开,用水润湿外层并放入漏斗中。

)让(漏斗颈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

过滤时倒入液体用(玻璃棒)慢慢引流入漏斗内,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别出来。

4、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手不能直接取,要用小匙来取。

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轻轻摇摆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削减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亮)的高锰酸钾溶液。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进行呼吸的。

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例如: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气体)例如:(氧气)(二氧化碳)。

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水的温度)(是否搅拌)(物体颗粒大小)、有关。

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或者用热水)③(碾碎)。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梳理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布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4.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5.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6.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7.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发现试管里的汽水,有气泡;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8.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9.(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0. 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 36克。

11.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2.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能熟练的内容: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5.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溶解》1、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不能过滤)的有:食盐、糖、高锰酸钾、洗发水、醋、酒精和胶水不能溶解(可以过滤)的有:沙子,面粉,油3、过滤的过程:4、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在油中加入水,水会沉在底部。

5、水能溶解固体、液体、气体。

比如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6、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

7、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①搅拌②加热③碾碎。

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Q:“蒸发”食盐水实验中,所使用到的仪器和药品答:1.玻璃棒 2.蒸发皿 3.石棉网 4.三脚架 5.酒精灯 6.火柴 7.坩埚钳 8.食盐水蒸发实验装置:酒精灯及使用注意事项: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Q:下面是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时不同阶段的图片,按溶解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B )A. ①③②B. ②①③C. ①②③D.都不是Q:当我们打开可乐的瓶盖时,会发现可乐冒出许多小气泡,为什么会这样?答:因为溶解在可乐里的二氧化碳跑出来了Q:小红想让糖果快点溶于水中,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答:①搅拌②加热③碾碎。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溶解1、溶解是指物质(匀称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与(沉淀)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别出来。

2、过滤试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与(防腐),但不能用手干脆取,须要用(小匙)来取。

4、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

充分搅拌后:不能看到它的颗粒,全部溶解、变成了(匀称分布)、(紫色透亮)的高锰酸钾溶液。

5、区分“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改变)、(在水中是否匀称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别)。

6、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局部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终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7、(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酒精、醋、高锰酸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亮、稳定)的溶液,(面粉、食用油、沙子、泥土、铁钉、橡皮、塑料)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8、把食用油参加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与水的混合物中参加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参加洗洁精后可以溶解)。

9、一样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实力比小苏打要(强)。

10、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1、水除了能溶解(固体)与(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与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展呼吸的。

12、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翻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溶解》归纳整理
《溶解》单元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在我们的课堂的实验中,哪些东西被溶解了?哪些没有被溶解了?
食盐、小苏打被溶解了,沙子与面粉没有被溶解。

如何说明食盐被水溶解了?
是食盐沉到杯子底部吗?
还是杯子里的水升高了吗?
或者是滤纸上留下了食盐吗?
在水中看不到食盐了,可以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为什么说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滤纸上能看到沙子,在杯子里的沙子会沉到水底,杯子里的水变浑浊了。

为什么说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水会变白色,面粉沉到了杯子底部,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

总结:
有的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的则不能。

以上被溶解的物质都不能凭肉眼直接在水中观察到,而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直接观察到。

也就是说,溶解的物质不能被过滤出来,而不能溶解的物质能被过滤出来。

在过滤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操作要求?
1、一贴二低三靠
2、滤纸放入漏斗时,可将三层纸的一面朝风吹草动漏斗颈的长端,避免玻璃棒抵着的时候漏斗移动。

3、如果滤纸和漏斗内壁之间有气泡,会使过滤速度减慢。

4、滤纸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实验效果。

如果滤纸太大,可以在折叠好后将多余部分剪去。

如果滤纸过小,会使过滤操作变得很困难,速度也很慢,因此要及时换成大小适合的.滤纸。

5、被过滤的液体不需要太多,否则上课实验的时间会拖得很长,同时由地学生的手还不是很大,所以盛过滤的器皿可以选用小烧杯。

-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在充分溶解后,水中的物质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均匀分布。

如食盐,在水的各个地方都会咸淡一样。

如高锰酸钾,水的各个地方颜色都会变成均匀的紫色。

当高锰酸钾刚被放入水中时,能否说已经被溶解了?
不能。

高锰酸钾刚被放入水中时,会拖着一条条紫色的小尾巴慢慢沉到水底,水的底部会呈现出深紫色,而向上分别呈淡紫色、透明。

也就是说,当物质不是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并且是沉降到水底,会被过滤出来时的状态不是溶解状态。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液体之间能否溶解?请举例
牛奶、酱油、醋等液体就可以在水里溶解
而食用油、汽油、柴油等液体就不能在水里溶解。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油不能溶解
当油被加入到水中时,是浮在水面上的,经过搅拌后,油虽然变成了小油滴,但还是漂浮在水面上,
不符合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这一条。

胶水是否可以在水中溶解?
可以,但观察不易,因为两者颜色较接近,需要特别仔细才能分辨出来,经过搅拌后,胶水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

浓酒精加入一定的水后被调成医用酒精,是不是说明酒精也能溶解于水?
是的,当酒精在水中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各个地方,随便吸取一滴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
说明酒精已经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食盐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谁比较强?
食盐的溶解能力较强,在100毫升的水中约溶解36克小苏打的溶解能力较弱,在100毫升的水中约溶解1
2克
雪碧里面的气体是否会溶解于水?
会,里面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当把雪碧抽入针筒,外拉活塞,会发现里面的气泡变大变多,放开活塞,
气泡又会变小变少,说明二氧化碳在雪碧的饮料液体中会溶解。

-5《溶解的快与慢》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有些固体也可以溶解在水中。

在同样大小的情况下
1、切碎的比整块的溶解快
2、热水中的比冷水中的溶解快
3、搅拌的比不搅拌的溶解快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如果把一整包食盐放入水中,是否能全部溶解?
需要具体分析,在常温下,100毫升的水中大约可以溶解36克食盐。

1、当整包盐的放入水中,浓度没有达到百毫升水36克盐的情况下,这包盐能全部溶解
2、当浓度超过百毫升水36克盐的情况下,这包盐不
能全部溶解
3、当浓度正好在百毫升水36克盐的情况下,根据水温
不同可能会有不同情况。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食盐可以溶解于水,也可以从水中分离出来。

让浓盐水中未溶解的食盐加快溶解可以用加水、搅拌等方法
同样,让浓盐水中的盐分离出来可以加热盐水,使水蒸发,食盐便可以分离出来。

但是,过滤就不能分离出溶解的食盐。

分离出来的结晶颗粒与食盐颗粒相比
颜色更白
形状更显粉末状
颗粒更小
酒精灯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加热时应该将
蒸发皿置于石棉网上,用外焰加热,有利于热量均匀加热于蒸发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