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简介素材 语文版

合集下载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精讲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精讲本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 ,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 ,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 ,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世界上的未知世界。

一、根底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丁肇中〔〕授予〔〕遵照〔〕彷徨〔〕〔〕实践〔〕不知所措〔〕2、形近字┏授:授予┏措:措施┏致:招致┗受:接受┗错:错误┗至:极至3、词语解释【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荣幸】荣耀而幸运。

【授予】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清谈】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袖手旁观】藏手于袖 ,在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 ,不参与其中。

【一帆风顺】本指帆船一路顺风。

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

比喻境遇顺利或办事容易。

【激变】课文中指急剧变化。

也指因刺激而生变乱。

4、文学〔文体〕常识丁肇中 ,当代第一流的________。

一九七六年他获得了________奖。

本文是作者于一九九一年十月十八日在北京_________举行的“_________〞大会上接受________奖时发表的演讲。

【参考答案】1、丁肇中〔zhào〕授予〔yǔ〕遵照〔zūn〕彷徨〔páng huáng〕实践〔jiàn〕不知所措〔cuò〕4、实验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人民大会堂情系中华特别荣誉二、课文学习1、课文的标题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那么“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它最早在什么地方提出来的?【明确】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最早是在?大学?里提到的。

2、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明确】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不是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不但在学术中不可缺少 ,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授课素材大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授课素材大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有卓著的贡献,最有名的是1974年J 粒子的发现。

这项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走向了新的方向,他也因此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丁肇中( )遵照( )儒家( )不知所措( )彷徨( )缅怀( )观 埋{(观察)(道观)){(埋藏)(埋怨))2.【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énɡ( )意zhènɡ( )心xi ū( )身 qí( )家{z āi ( )培装zài ( )){pán ɡ( )徨f ǎn ɡ( )佛)3.【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袖手旁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4)________:端正心思。

(5)________: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6)________: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易混辨析不知所措 手足无措成语辨析:,这两个成语都含有“不知道怎么办”的意思。

“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它既形容举止慌张,也形容神态慌张。

“手足无措”指手和脚不知放在哪里好,形容举止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它只形容举止慌张。

活学巧用:(7)一拿起图纸,郭大柱就眼花缭乱,被那些纵横交错的线弄得__________。

(8)他看见自己的父亲,脸色刷地灰白,一时__________,也不知说什么好。

4.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的一项是( ) A.达摩面壁十年参禅悟道。

B.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格”院子里的竹子,硬想了七天。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全国获奖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全国获奖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人。

学法指导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自主学习(一)作家作品简介1.简介作者丁肇中(1936-)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字词积累1.掌握下列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请学生朗读,教师及其他学生纠正;最后齐读)肇( ) 埋没( ) 彷徨( ) 瞭望()授予()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抽象:袖手旁观:一帆风顺合作探究探究一:初读课文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理清文章思路,分几部分。

合作探究二:析读课文1.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第二课时探究一:品读课文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探究二:拓展迁移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我的收获1.学生讨论,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怎样贯彻“格物致知精神”。

2.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你的收获是什么?13.【自主预习案】1.加点字注音2理解词义0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自1999年第2期《散文选刊》。

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

1956年20岁时只身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

1962年物理学博士学位。

曾在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实验物理学家,研究的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所领导的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1974年11月12日,他和他的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两年多,终于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丁”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

丁肇中和里稀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名誉教授,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丁肇中简历:
 1936年2月4日,丁肇中生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城。

其父丁观海此时正在河南焦作工学院任教。

 1959年,丁肇中在密歇根大学毕业。

 1974年,已是博士的丁肇中设立了三个实验室,其中一个在纽约的布鲁克黑文实验室。

 1974年8月,他和研究人员发现了新的粒子,并命名为“丁粒子”,这。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 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 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 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整体感知
2. 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 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 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举例论证。
课堂小结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 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举例论证: 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 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课堂练习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论据 、 论证 。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常见论证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 、 本论 、结论 。 论证的方式: 立论 、 驳论 。
整体感知
词语解释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 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 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依据: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经 书即可得到真理; 具体表现: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②偏向抽象 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整体感知
3.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用课文 原话回答。)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 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 到的。

部编初中语文八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笔记

部编初中语文八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笔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

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曾发现“J粒子”。

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

有改动。

这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致使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而影响到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鉴于此,作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联系传统文化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导读理解1、第1段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解析:第1段是此次演讲的开场白,作者首先表达了对被授予特别荣誉奖的感谢,说明了自己写《怀念》这篇文章的初衷,并由此引出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第4段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解析:举王阳明“格”竹苦思最终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将“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由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从而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

3、文章第9段“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中的“眼光”“勇气”“毅力”三个词语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解析:不能。

这三个词语按逻辑顺序排列,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能选择正确的目标;选择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必须有勇气,同时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4、请结合课文第2-9段的内容概括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解析:古代的“格物致知”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

现代的“格物致知”是:一、对客观事物的探索;二、探索应当有想象力、有计划,目的是获得新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

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四页,共十七页。
“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
至。” “应有”表明作者对待“格物致知精神”的倡导态度。标题点
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五页,共十七页。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这位最
具实验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以朴实而诚挚的语言发表了 精彩的演讲,他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 思,诚恳地呼吁我们应该具有“格物致知精神”,要通过不断实践和体 验去探求知识与真理。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九页,共十七页。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十页,共十七页。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格物 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田地。
第十六页,共十七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下册
感谢各位的聆听
THERE SHOULD BE A SPIRIT OF KNOWING THINGS FROM THINGS
主讲:精品课件
时间:xxx
第十七页,共十七页。
第六页,共十七页。
丁肇中( ) 不知所措(
)cuò
彷徨 ( pán)ɡ 华裔 (
)yì
论语 ( lún) 儒家 ( )rú
第七页,共十七页。
格物: 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 求知,得到知识。 正心 : 端正心思。
修身: 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 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4)

彷﹒徨( )
zūn( )照
毅﹒力( )
淹mò( )
答案:zhào pánɡ yì 测 遵 没
2.据义填词
(1)
: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3)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4)
:形容非彷徨 (2)不知所措 (3)袖手旁观 (4)一帆风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作者名片
作者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 学家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被 成就 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
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作品 《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等
2.写作背景 1991年,在《瞭望》周刊举办的“情系中华”征文中,丁 肇中获得了特别荣誉奖。10月18日,《瞭望》周刊在北京人民 大会堂举行了“情系中华”的颁奖庆典,丁肇中出席并发表了 这篇演讲。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论证方法的判断依据及答题格式
判断依据
答题格式
事例
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的观点,从 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名人名言、 格言、俗语
正反两面 对比
引用……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论据的 权威性
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 点
运用比喻 的修辞
1.格物致知 (1)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 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淹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2)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 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 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 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 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 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 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件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 具体的计划。
• 8. 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大都存在“偏向于理 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 手。 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 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 ,就常常不知所措”的情况?

• 明确: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 读书人的头脑。传统的中国教育并未重视 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 小学老师:“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
不上
。”
• 初中老师: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
不上
。”
• 高中老师: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 不上 。”
• 大学老师: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
。”
• 老板: “你在学校的时候是不是光顾着学习 了?”Βιβλιοθήκη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作者简介
•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 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青少年时期, 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 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 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 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 学位。1963年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 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 《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美国意 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 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 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 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 (《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解释下列词语
•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 正心:端正心思。 •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 齐家:整齐家政。 •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四、字词积累
格 物: 推 究 事 物 的 原 理 。 致 知: 获 得 知 识 。 彷 徨: 比 喻 走 来 走 去 犹 豫 不 决 。 袖手旁观: 比 喻 置 身 事 外 或 不 协 助 别 人 。 不知所措: 不 知 所 措
五、问题探讨
1.阅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文本。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意义: 第一,探求真理的唯一途径,在于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五、问题探讨
3.格物致知精神的本质意义究竟是什么?
这层意义包含两方面:一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客观地探索事物;二是 探索需要有想象力和计划性,而非消极地袖手旁观。
4.阅读此文后,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培养“格物致 知”的精神?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格:推究。 致:获得。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 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富有想象力、有计划性地,客观地探索事物。
解 决 问 题 。):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作者为了论证观点,举了哪些例子?这些例子之间有什么联系?
王阳明的事例 一种竹子的实验 作者本人的经历 彼此联系,互相对比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 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我们要摒弃只空想、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要克 服想当然的毛病,养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
六、文章论证
1、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论证结构: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丁肇中。

文章主要讲述了科学实验和仔细观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1. 讲述自己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体会。

2. 阐述科学实验和仔细观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的重要性。

3. 呼吁学生不要盲目相信权威,要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文章中强调了科学实验和仔细观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

同时,文章也强调了不要盲目相信权威,要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文章中还有一些生词和难点,例如“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不了了之”等,需要注意理解和记忆。

总之,文章主张科学实验和仔细观察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八年级语文-8年级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

八年级语文-8年级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 地袖手旁观。
问题探讨
3.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 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 地袖手旁观。
4.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 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 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 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 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字词积累
丁肇中(
) 不知所措( cuò )
彷徨 ( pánɡ ) 论语 ( lún )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丁肇中
讲课老师:千库网
2018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 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 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 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 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 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 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 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问题探讨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 实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试验而得到,不能由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有 计划的探测。
1.在千库网出售的PPT模板是免版税类(RF:Royalty-Free)正版受《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法》和《世界版权公约》的保护,作品的 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千库网所有,您下载的是PPT模板素材的使用权。 2.不得将千库网的PPT模板、PPT素材,本身用于再出售,或者出租、出借、转让、分销、发布或者作为礼物供他人使用,不得转授 权、出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议中的权利。

【教育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相关课外阅读 (新版)语文版

【教育学习】八年级语文下册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相关课外阅读 (新版)语文版

相关课外阅读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作者链接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二、背景链接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

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三、知识链接“格物致知”注释补充:格:推究。

致:获得。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

”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补充资料】相关事例:●德国儿童擅长做家务在西方国家是出了名的。

据悉,有的德国孩子甚至早在牙牙学语时便开始在家长的指导下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如在用餐前帮助大人把餐具摆放端正等。

尽管有时候仅仅是象征性的,他们做完了大人还得重来一遍,但长此以往锻炼下来,德国儿童的动手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出类拔萃了。

●不磨刀等于没有刀一个伐树的工人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可他发觉自己的伐树树木却越来越少。

八年级语文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语文版优秀文档

八年级语文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 语文版优秀文档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2 12) ( ~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
解决问题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论证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丁 肇 中 ( 1936~),美 国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 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 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 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 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 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 粒子(J/ψ粒子),并导致 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 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 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
阅读课文,概括“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从探察物体(实验)而得到知识。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 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 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 划的探索。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 从探察物体(实验)而得到知识。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继续支配中国一些读书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1) ②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阅读课文,概括“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3~5)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分析问题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1性“.“的为为发什什现大验么么”多所历基?数需史本人要上知缺 的识学少 眼上术的的完 光突进成 、破展一 勇是只个 气不靠成 和常很功毅有少的的力数事实。的情人”关?键 第这(((第从因1展课自1展自第 一1展② 传(一主((第(自(1展课阅欲“从211322139999))))))))二意二探此阶文我阶我二、阶偏统、要二我阶文读诚为探7777这 传 传 继 这 这 传 继4444, 义 , 察 于 段 说 检 段 检 ,论 段 向儒 论 从 , 检 段 说 课 其 什 察样统统续样样统续年 年年年探有探物1。:讨。讨探 点。抽 家点事探讨。:文意么物做儒儒支做做儒支领 领领领9索两索体“((索 :象 “:高索(“,者基体7的家家配的的家配导 导导导或或或6的个的(中的 应的 格应能的中概,本(依““中依依“中的 的的的年:::过方过实国过 有思 物有物过国括先知实据格格国据据格国研 研研研与哲哲哲程面程验学程 格维 ”格理程学“致识验是物物一是是物一究 究究究里理理理不:不)生不 物而 “物学不生格其上):””些::”些小 小小小克的的的是第是而往是 致不 致致研是往物知的而以以学以学组组组组特清清清消一消得往消知愿知知究消往致,突得““生“生在 在在在同谈谈谈极,极到念极 精动 ”精。极念知致破到致致的致的实 实实实获))) 的寻的知功的 神手 的神的功”知是知知知表知表验 验验验诺袖求袖识课袖 。。 途。袖课的在不识””现”现中 中中中贝手真手。成手 径手成真格常。的的是的是发 发发发尔旁理旁绩旁 或旁绩正物有途途:途:现 现现现物观的观很观 态观很意。的径径径新 新新新理,惟,好, 度,好义事是是是粒 粒粒粒学而一而,而 是而,。情:::子 子子子奖是途是考是 什是考”( (((。有径有试有 么有试?JJJJ////想是想都想 ?想都ψψψψ粒 粒粒粒像对像得像 这像得子 子子子力事力近力 样力近) )))的物的一的 做的一, ,,,有客有百有 的有百并 并并并计观计分计 依计分导 导导导划的划,划 据划,致 致致致的探的但的 是的但了 了了了探索探是探 什探是一 一一一索;索面索 么索面系 系系系。。临。 ?。临列 列列列着这着与 与与与需种需之 之之之要做要相 相相相主法主关 关关关意继意的 的的的的续的新 新新新研支研粒 粒粒粒究配究子 子子子工中工的 的的的作国作发 发发发时 一 时现 现现现,些,, ,,,就读就使 使使使常书常粒 粒粒粒常人常子 子子子不的不物 物物物知具知理 理理理所体所学 学学学措表措进 进进进了现了入 入入入。是。了 了了了什一 一一一么个 个个个?新 新新新的 的的的发 发发发

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李政道(WIKIPEDIA):1926年生于上海,获 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1、本文的标题是论点吗? 2、从全文出发,概括“格物 致知”的真正意义。
第一部分(
1-2自然段 ):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 物致知。
第二部分( 3-12自然段): 分析问题。
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三部分( 13 自然段 ): 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 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应有
精神
丁肇中
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 科学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
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 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 求知,得到知识。 正心 : 端正心思。 修身: 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 整齐家政。 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抽象: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一帆风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 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 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 的有计划的探索。
• 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 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 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 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 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 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 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 实践之旅。
1\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 格:推究。致:获得。 • 《礼记·大 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 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 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 有想象力、有计划、客观地探索事物的精 神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

1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

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囚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部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部编)

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查找资料,了解丁肇中先生 是如何践行这种精神,从事“实验科学”的:
3.由中美等国家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这是 为了在外层空间寻找反物质、暗物质以及研究宇宙射 线实验研制的首台太空磁谱仪。该实验由丁肇中教授 主持,中国承担关键部件——永磁体系统的研制。
第四单元·第十四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介绍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 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 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76年因 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 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 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论题)的 见解和主张。
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是作者观 点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 句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 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 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 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 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 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 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先生曰: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 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 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 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 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 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 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 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

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

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

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

”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外祖母性格刚毅果断,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

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

“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

在国内的时候在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

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

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

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

”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

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

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

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

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

每隔两个星期,他坐飞机回到美国麻省莱克新顿自己的家里看望妻子凯·路易丝·库恩和两个女儿。

1964年,丁肇中离开日内瓦回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直到1969年。

在那里他和斯坦伯格、希瓦兹、吴健雄和李政道等在内的第一流物理学家工作。

这个时期,丁肇中发现了“抗氢同位素”,初露头角。

美国各大报刊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项发现。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些年里,他开始对“电子和正电子对”的生成发生了兴趣。

这时丁肇中又接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聘,主持该学院的布鲁克海文实验室,他负责的研究小组分别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瑞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实验室三处进行类光子粒子的衰变探索,并且寻找衰变成电子对和μ介子对的新粒子。

这一研究夜以继日地整整进行了五年。

1971年,丁肇中带领他的研究小组回到美国,开始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进行试验。

经过将近三年的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在1974年8月第一次觉察到一种新粒子存在的迹象,其质量约为质子的三倍。

由于丁肇中的小心谨慎,他们当时没有公布这一发现。

1974年11月10日,丁肇中到美国西海岸出席斯坦福大学的一次会议时,得知该校加速器实验室的里希特小组也刚好独立地发现了同一现象,并已将新粒子命名ψ粒子,于是丁肇中立即通知他的助手发表他们的发现,并将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J/ψ粒子的发现,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

这一发现在物理学上意义重大。

他们两人分获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79年,在德国汉堡,丁肇中领导他的小组又找到了胶子,这是量子色动力学理论的一种重要证明,为统一强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丁肇中已成为当代第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

他主持的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研究小组,首先接纳了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去西方工作。

他每次到中国讲课,听众都是数以千计。

他大部分时间是在汉堡工作,同时又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

他说:“在汉堡,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对于我的小组,我尽量挑选那些也喜欢刻苦工作的人。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玩,也不看小说。

当丁肇中还没有从事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时候,他偏爱科学史。

他把法拉第看作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敬佩法拉第取得的科学成就及其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立志做第二个法拉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