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基础练习题
初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ff4aa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c.png)
初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这种说法正确吗?A. 正确B. 错误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299,792 km/sB. 299,792 km/hC. 299,792 m/sD. 299,792 km/min3. 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光的反射?A. 平面镜成像B. 潜望镜C. 透镜成像D. 光的折射二、填空题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的物理量。
3. 电功率的单位是______,其计算公式为P = VI。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力的三要素,并举例说明。
2. 什么是欧姆定律?请用公式表达。
四、计算题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kg,受到的重力是多大?(g = 9.8 m/s²)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路,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该电路的电压。
答案一、选择题1. A. 正确2. A. 299,792 km/s3. D. 光的折射二、填空题1. 惯性2. 冷热程度3. 瓦特(W)三、简答题1.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例如,推门时,用力的大小决定了门推开的程度,力的方向决定了门是向内还是向外开,而作用点则影响门的哪一部分被推动。
2.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公式为 V = IR,其中V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四、计算题1. 重力G = mg = 5kg × 9.8 m/s² = 49 N2. 电压U = IR = 0.5A × 10Ω = 5V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帮助同学们巩固初二物理的基础知识。
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理解物理概念和公式的应用。
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初二物理基础练习题电子版
![初二物理基础练习题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33776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7.png)
初二物理基础练习题电子版1. 导体内电场情况在一个导体中,电子会自由移动,因此,导体内的电场为零。
当一个电场作用在导体上时,导体内部会出现电荷重新排列,使得电荷分布在导体表面。
这种现象被称为静电平衡。
2. 静电平衡条件当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导体内的电场为零,表面上任意一点处的电势相等。
任何一个导体都会保持静电平衡,直到外界施加的电场或电荷密度发生变化。
静电平衡条件可用下列步骤求解:a) 导体表面上的电势相等;b) 导体内部的电场为零。
3. 静电平衡中导体表面电荷分布导体表面的电荷分布主要由两种类型组成:自由电子和正电荷。
自由电子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而正电荷被束缚在原子核周围。
由于电子和正电荷互相排斥,它们会在导体表面上分布开来,形成静电平衡。
4. 感应现象当一个导体靠近一个带电体时,导体内部会因感应而发生电荷重排,产生两种类型的电荷分布:感应电荷和互感电荷。
感应电荷与带电体的电荷相反,而互感电荷与带电体的电荷同号。
这种现象是由于感应电荷被导体的相反电荷吸引而移动,互感电荷则会被相同电荷互相排斥而移动。
5. 应用实例:金属探测器金属探测器利用了感应现象的原理。
当一个金属探测器靠近一个带电物体时,感应电荷和互感电荷会在金属探测器中产生电荷重排。
这种变化会导致金属探测器的电容器产生电压变化,从而检测出带电物体的存在。
6. 彩色的天空天空之所以呈现出蔚蓝色或橙红色的彩色,是因为大气中的空气分子对太阳光的散射效应。
当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与空气中的分子发生碰撞,导致光的波长发生散射。
蓝色光波长较短,散射得更强,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
黄昏时,太阳光穿过更大厚度的大气层,其中的蓝光受到更多的散射而消失,只剩下长波的红光,因此天空呈现橙红色。
7.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它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在通过介质界面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折射的程度取决于两种介质之间的光速差异。
初二物理基础知识点练习题
![初二物理基础知识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ea2f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3.png)
初二物理基础知识点练习题1.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机械振动?A. 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B. 上下运动的弹簧产生弹性力C. 酒吧里的音响震动产生音乐D. 热水壶中的水沸腾2. 下列哪种情况可以使声音传播速度增加?A. 声源频率增加B. 温度升高C. 声源距离接收者的距离增加D. 介质密度增加3. 哪种情况下,物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力最大?A. 物体的质量较大B. 物体的体积较小C. 物体距离其他物体较远D. 物体的速度较快4.以下哪种量不是描述力的单位?B. 瓦特C. 焦耳D. 特斯拉5. 哪种性质不属于电流?A. 电流大小与电荷量成正比B. 电流的方向是电子流动的方向C. 电流越大,电阻越小D.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6. 以下哪种元件属于半导体器件?A. 电阻B. 电感C. 二极管D. 电容7. 下列哪个选项是动能的单位?A. 牛顿B. 瓦特D. 特斯拉8. 以下哪个公式描述的是功的计算关系?A. 功 = 距离 ×速度B. 功 = 力 ×位移C. 功 = 质量 ×重力加速度D. 功 = 电流 ×电压9. 以下哪个条件不会改变物体的重量?A. 改变地球的引力B. 改变物体所在的重力场强度C. 改变物体的质量D. 改变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大小10. 加入有一台使用电能为能源的机器,输出功率为1000瓦特,则在5小时内所消耗的电能总量是?A. 1千千瓦时B. 5千千瓦时C. 5瓦特时D. 5000千瓦时以上是初二物理基础知识点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复习和巩固物理知识。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
物理初二练习题带答案
![物理初二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005b5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3.png)
物理初二练习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 在下列各物质中,属于导体的是:A. 石墨B. 橡胶C. 木材D. 玻璃答案:A2. 在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A. 从正极到负极B. 从负极到正极C. 由电源决定D. 无固定方向答案:B3. 下列哪个物理量不属于标量:A. 质量B. 速度C. 面积D. 力答案:D4. 下面哪个现象与“物理学中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有关:A. 太阳每天自东向西升起和落下B. 高空跳伞的时候感觉到风的刺骨寒冷 C. 吃饭时能感觉到食物的味道 D. 发现草地上自然长出的小草答案:A5. 一个人捡起了一根木块,随后再将其放下,下列哪个物理量不变:A. 木块的质量B. 木块的体积C. 木块的重量D. 族内的距离答案:A二、填空题1. 高压线输送的是_____________电。
答案:直流或交流2. 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物理量。
答案:标量3. 物体所受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_____________大小,_____________方向。
答案:相等;反向4. 加速度的计量单位是_____________。
答案:米/秒²5. 物质的三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_______。
答案:气态三、解答题1. 假设小明用力拉住一个静止的木块,木块没有发生移动,请解释为什么?答案:木块没有发生移动是因为外力和物体的摩擦力相互抵消,木块受到的外力与摩擦力相等,所以没有发生移动。
2. 如果将一根塑料棒擦拭之后再将它悬挂在空气中,为什么它会被吸引到灯泡上?答案:这是因为塑料棒在擦拭的过程中带有了静电,使得塑料棒变为带正电,而灯泡带有负电。
根据电荷之间的引力作用,带正电的物体会被带负电的物体所吸引。
3.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72公里的速度行驶,如果需要行驶100公里,需要多长时间?答案: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
所以,汽车行驶100公里需要的时间为100公里除以72公里/小时,约等于1.389小时,或者约等于1小时23分钟。
初二物理练习题30道
![初二物理练习题30道](https://img.taocdn.com/s3/m/e648027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0.png)
初二物理练习题30道1. 一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过程中,其重力和空气阻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重力和空气阻力之间成反比关系。
2. 什么是功?答: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
3. 物体从较高的位置移动到较低的位置时,它的重力势能会增加还是减小?答:物体从较高的位置移动到较低的位置时,它的重力势能会减小。
4. 简述火箭升空的物理原理。
答:火箭升空的物理原理是通过推进剂的喷射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上运动。
5. 空调的制冷原理是什么?答:空调的制冷原理是通过蒸发冷却和压缩冷却实现的。
6. 什么是电流?它的单位是什么?答: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其单位是安培(A)。
7. 电阻的作用是什么?答:电阻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
8. 简述电流的方向和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答: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一致,与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相反。
9. 什么是功率?它的单位是什么?答: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能量转移或转换的速率,其单位是瓦特(W)。
10.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折射。
答: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折射是因为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所致。
11. 什么是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答: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每秒钟震动的次数,其单位是赫兹(Hz)。
12. 什么是共振?举例说明。
答:共振是指当物体的固有频率与外加频率相等时,物体受到的外力达到最大值。
例如,当一个人在摇摆上升的秋千上用力推动,如果推动频率与秋千的固有频率相等,秋千将会达到最高点。
13. 什么是直流电?与交流电有什么区别?答:直流电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而交流电是电流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
直流电的电流方向恒定,而交流电的电流方向随时间变化。
14. 简述水平抛体运动,并给出公式。
答:水平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以一定初速度抛出后,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
其公式为:水平方向位移 = 初速度 ×时间;竖直方向位移 = 初速度 ×时间 + 0.5 ×重力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初二物理速度基础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基础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90ec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6.png)
初二物理速度基础练习题1. 小明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全程10公里,用时40分钟。
求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10公里 ÷ 40分钟 = 0.25公里/分钟2. 小红开车从C地到D地,全程80公里,用时2小时。
求小红开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80公里 ÷ 2小时 = 40公里/小时3. 假设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小明骑自行车,小红开车。
他们各自的速度分别是10公里/小时和50公里/小时。
问他们相遇需要多长时间?解答:相遇时间 = 距离 ÷总速度 = 0 ÷ (10公里/小时 + 50公里/小时) = 0小时4. 如果上面的问题改为小红是骑自行车速度为50公里/小时,小明开车速度为10公里/小时,他们相遇需要多长时间?解答:相遇时间 = 距离 ÷总速度 = 0 ÷ (50公里/小时 + 10公里/小时) = 0小时5. 小刚从E地骑自行车出发,时速为20公里/小时,经过2小时后到达F地,然后又骑自行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行4小时到达G地。
求小刚从E地到G地的平均速度。
解答:总路程 = 距离EF + 距离FG = 20公里/小时 × 2小时 + 40公里/小时 × 4小时 = 80公里总时间 = 2小时 + 4小时 = 6小时平均速度 = 总路程 ÷总时间 = 80公里 ÷ 6小时≈ 13.33公里/小时6. 如果小刚从E地骑自行车出发,时速为20公里/小时,经过2小时后到达F地,然后又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行4小时到达G地。
求小刚从E地到G地的总时间。
解答:总时间 = 时间EF + 时间FG = 2小时 + 4小时 = 6小时7. 小明骑自行车从H地到I地,全程40公里,用时1小时。
求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
解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40公里 ÷ 1小时 = 40公里/小时8. 小红骑自行车从J地到K地,全程60公里,用时2小时30分钟。
初二物理练习题大全及答案
![初二物理练习题大全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03db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9.png)
初二物理练习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静止不动的物体?A. 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B. 自行车在平地上匀速行驶C. 书在桌子上静止不动D.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答案:C2. 当两个力的合加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 可能在匀速直线运动B. 可能在加速直线运动C. 可能在静止D. 都有可能答案:C3. 以下哪个力可以使物体发生转动?A. 弹力B. 摩擦力C. 重力D. 力矩答案:D4. 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为: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加速直线运动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5. 下列哪个图表示了物体匀速直线运动?A. (图1)B. (图2)C. (图3)D. (图4)答案:A二、填空题1. 角速度的单位为________。
答案:弧度/秒2. 力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牛顿3.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________。
答案:F = ma4.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的近似数值是________。
答案:9.8米/秒²5. 施加在物体上的合力为10牛顿,物体的质量为5千克,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2米/秒²三、判断题1. 动能和势能都是守恒的。
答案:错误2. 动量守恒只适用于相互作用力为零的情况。
答案:错误3. 绳子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
答案:正确4. 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
答案:正确5. 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时,质量较大的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也较大。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什么是初速度和末速度?答:初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末速度是物体在另一时刻的速度。
2. 什么是合力?答:合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矢量和。
3. 什么是动量?答:动量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量度,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
4. 什么是力矩?答:力矩是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程度。
5. 什么是功?答: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等于力乘以物体在力方向上的位移。
初二物理基础练习题卷子推荐
![初二物理基础练习题卷子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1f20bf1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e.png)
初二物理基础练习题卷子推荐通过以下内容提供初二物理基础练习题卷子的推荐。
一、力学篇1. 题型:选择题题目:一个物体以匀速运动的形式沿直线轨道进行,那么它的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选项:A. 速度与加速度成正比B. 速度与加速度成反比C. 速度与加速度无关D. 速度与加速度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2. 题型:计算题题目: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5秒,求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答案:距离 = 速度 ×时间 = 10m/s × 5s = 50m二、热学篇1. 题型:判断题题目:温度是物体的热量大小的度量标准。
答案:错误2. 题型:选择题题目:热量是什么形式的能量?选项:A. 动能B. 电能C. 光能D. 热能三、光学篇1. 题型:计算题题目:光速在真空中的数值是多少?答案:光速约为 3.00 × 10^8 m/s2. 题型:判断题题目:折射率是用来描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
答案:错误四、电学篇1. 题型:选择题题目:下列哪个物质对电流的导电性质不敏感?选项:A. 金属B. 非金属C. 半导体D. 可变电阻体2. 题型:计算题题目: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分别为5A和10Ω,求电路中的电压是多少?答案:电压 = 电流 ×电阻= 5A × 10Ω = 50V五、声学篇1. 题型:判断题题目:声音是一种机械波。
答案:正确2. 题型:选择题题目:下列哪个单位不是描述声音强度的?选项:A. 分贝(dB)B. 牛顿(N)C. 瓦特(W)D. 亥姆霍兹(Hz)以上是初二物理基础练习题卷子的部分推荐,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不同的题型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声学等物理概念,可以帮助你全面巩固物理基础知识。
如果你对这些题目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
祝你学业进步!。
初二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
![初二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55783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e.png)
初二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1. 引言物理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受力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初步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初二物理力学基础练习题进行讨论和解答,帮助同学们巩固力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 题目一:力的计算问题: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kg,受到的力是20N,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之比。
即 a = F/m = 20N/10kg = 2m/s²。
3. 题目二: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问题: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体,经过2秒的时间,下落的距离是多少?解答: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下落的距离等于重力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即 s = (1/2)gt² = (1/2)×9.8m/s²×2s² = 19.6m。
4. 题目三:重物与轻物斜面滑动问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和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分别置于斜面上,斜面与地面的夹角为30°。
这两个物体沿斜面下滑,哪个物体下滑的加速度更大?解答:根据斜面上物体的平行分解定理,斜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
垂直分力不影响物体的下滑,只有平行分力对物体的加速度产生影响。
加速度等于平行分力与物体质量之比。
由此可知,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无关,只与平行分力有关。
所以,两个物体下滑的加速度相等。
5. 题目四:摩擦力问题:一个物体以2m/s²的加速度通过水平面上有摩擦力的表面运动,物体质量为10kg,摩擦系数为0.2,求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即 F = ma = 10kg × 2m/s² = 20N。
由于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等于质量与重力的乘积。
初二的物理基础练习题
![初二的物理基础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cb6a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7.png)
初二的物理基础练习题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答案: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
2. 什么是物理学?答案: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3.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速度(V)等于位移(S)除以时间(t),即V = S / t。
4. 什么是力?答案: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用于描述物体受到的推或拉的程度。
5. 什么是摩擦力?答案: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6. 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物和轻物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体,哪个先落到地面?答案: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物和轻物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体,它们将同时落到地面。
7. 什么是功?答案:功是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公式为功(W)等于力(F)乘以位移(S),即W = F × S。
8. 物体静止时,所有受力的合力是多少?答案:当物体静止时,所有受力的合力为零。
9. 什么是动能?答案: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动能(KE)等于质量(m)乘以速度的平方(v²),即KE = 1/2 × m × v²。
10. 什么是机械能?答案: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公式为机械能(E)等于动能(KE)加上势能(PE),即E = KE + PE。
11. 什么是科学方法?答案: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系统性方法,包括观察、提出假设、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等环节。
12. 什么是电流?答案: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流动量,单位是安培(A)。
13. 什么是电压?答案:电压是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也可理解为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单位是伏特(V)。
14. 什么是电阻?答案: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遇到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15. 什么是电功率?答案: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或产生的电能,公式为电功率(P)等于电流(I)乘以电压(V),即P = I × V。
初二物理考点练习题
![初二物理考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6e16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c.png)
初二物理考点练习题1. 热学基础知识1.1 热与温度根据热学基础知识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热和温度有什么区别?请解释。
问题2:什么是热平衡?1.2 热量的传递问题3:列举常见的热传递方式,并简要说明每种方式的特点。
问题4: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的温度从40°C升到50°C,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已知物体的比热容为4000J/kg°C)2. 机械基础知识2.1 动力学问题5: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问题6:描述一下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2.2 电磁学问题7:什么是电流?电流的单位是什么?问题8:描述一下安培定律和欧姆定律。
3. 声学基础知识3.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问题9:什么是声音?声音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问题10:声音是如何传播的?3.2 声音的特性问题11:声音的频率和振动数有什么关系?问题12:描述一下声音的共振现象。
4. 光学基础知识4.1 光的传播和反射问题13:什么是光?光的传播有哪些规律?问题14:描述一下光的反射现象。
4.2 光的折射和色散问题15:什么是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是什么?问题16:什么是色散?为什么光会发生色散现象?5. 电学基础知识5.1 电荷与电场问题17:什么是电荷?电荷分为哪两种性质?问题18:描述一下电场的概念和特点。
5.2 电路基本知识问题19:什么是电路?列举几种常见的电路元件。
问题20:描述一下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
以上是初二物理考点的练习题,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成这些练习题可以巩固你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如果你有其他物理问题,也可以继续提问,我会尽力帮助解答。
祝你学习顺利!。
初二物理练习题带答案
![初二物理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695c6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7.png)
初二物理练习题带答案题目一:力和压力1. 一只物体的质量为5 kg,重力加速度为10 m/s²,这个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多少?答:重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 5 kg × 10 m/s² = 50 N(牛顿)。
2.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0 kg,所受的支持力是多少?答: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20 kg × 10 m/s² = 200 N。
3. 一名学生用一个面积为0.5 m²的书包背负10 kg的物品,他背负的压力是多少?答:压力 = 力 ÷面积 = 重力 ÷面积 = (10 kg × 10 m/s²)÷ 0.5 m² = 200 N/m²。
题目二:速度与加速度1. 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0秒,求其行驶的距离。
答:距离 = 速度 ×时间 = 20 m/s × 10 s = 200 m。
2. 一辆汽车以初速度为10 m/s,在5秒内以每秒2 m/s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求其行驶的距离。
答:距离 = 初速度 ×时间 + 0.5 ×加速度×时间² = 10 m/s × 5 s + 0.5 × 2 m/s² × (5 s)² = 50 m + 0.5 × 2 m/s² × 25 s²= 50 m + 25 m = 75 m。
3. 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在落地前共经过1秒的时间,求苹果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答: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苹果的位移(下落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来。
位移 = 初速度 ×时间 + 0.5 ×加速度 ×时间²,将位移等于0的方程代入,可得初速度 × 1 s + 0.5 ×加速度 × (1 s)² = 0。
初中八年级物理《密度》专项习题(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物理《密度》专项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e19ef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74.png)
初中八年级物理《密度》专项习题(含答案)【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1.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 A .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B .铁的质量比棉花大C .棉花比铁轻一些D .铁的质量和棉花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2.对于密度公式ρ=V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 .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 .物质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正比3.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
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A .泥土砖块B .金属块C .泡沫塑料块D .水泥砖块4.如图6-2-1所示,三只珠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已知ρ酸>ρ水>ρ油,则:( ) A .甲杯中装的是水 B .乙杯中装的是煤油 C .丙杯中装的是硫酸 D .丙杯中装的是煤油5.如图6-2-2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 A .乙的密度大 B .甲的密度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6.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 ,其大小如图6-2-3所示(同实物等大)。
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A .铝 B .银 C .金 D .铁7.氧气瓶里的氧气(气态)用去一半之后,则瓶内剩余的氧气:( ) A .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 .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C .质量和密度都增大 D .无法判断8.我们学校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ρ空气=1.29kg/m 3)( ) A .几十克 B .几千克 C .几百千克 D .几十毫克 9.一瓶纯净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常温下一些金属的 密度(×103kg/m 3) 金 19.3 铝 2.7 银 10.5铁 7.9A .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 .体积减小,密度减小D .体积不变,密度减小10.一只瓶子最多能装l 千克酒精.若用来装水,水的质量是:( ) A .大于l 千克 B .等于l 千克 C .小于l 千克 D .都有可能11.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投入三个杯子里,则从杯子里溢出水量最少的是:( )A .放铝块的杯子B .放铜块的杯子C .放铁块的杯子D .溢出的水一样多 二、填空题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它们的质量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同一物质,体积越大,质量____;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二倍,质量也会增大到原来的___倍,也就是说,同一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比。
初二物理练习20题
![初二物理练习20题](https://img.taocdn.com/s3/m/76f744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7.png)
初二物理练习20题以下是20道初二物理练习题,涵盖了力学、光学、电学等方面的知识:1.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0N,则它的质量是多少千克?(g=10N/kg)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重为4.3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速度为1.5m/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3.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______度,反射角是______度。
如果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使入射角增大15度,反射角是______度。
4.有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
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内的速度是_______ m/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 m。
6.小华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厚度,下列记录正确的是()A. 180.0mmB. 18.0cmC. 0.18dmD. 1.80cm7.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_______,另外还有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和刻度尺。
8.凸透镜成像时,实像总是_______ 的,虚像总是_______ 的;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
9.坐在火车里的人看到铁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_ 为参照物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11.水的比热容是4.2×10³J/(kg•℃),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
12.教室里的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______ V,它与控制它的电键之间是_______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13.自行车的轮胎上和鞋底的花纹都是用_______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初二物理上册基础练习题
![初二物理上册基础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810e0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d.png)
初二物理上册基础练习题1. 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析:速度(v)= 距离(s)/ 时间(t)所以,距离(s)= 速度(v)×时间(t)给定:v = 30m/s,t = 2小时 = 2 × 60 × 60秒距离(s)= 30 × (2 × 60 × 60) = 216,000m 或者 216km所以,汽车行驶的距离为216,000米或者216千米。
2. 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运动,行驶了5秒后速度变为20m/s,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析:加速度(a)= (速度变化的量) / 时间给定:初速度(v1)= 10m/s,末速度(v2)= 20m/s,时间(t)= 5秒速度变化的量(Δv)= v2 - v1 = 20 - 10 = 10m/s加速度(a)= (速度变化的量) / 时间 = 10 / 5 = 2m/s²所以,物体的加速度为2m/s²。
3. 一架飞机以20m/s的速度水平飞行,从高度1000m的位置开始下降,求飞机落地所需的时间。
解析:在竖直下落运动中,重力是物体的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近似为10m/s²。
给定:初速度(v0)= 20m/s,下降高度(h)= 1000m,加速度(a)= 10m/s²使用下述公式求解:h = v0 × t + 1/2 × a × t²将已知值代入,并解一元二次方程可得:1000 = 20t + 1/2 × 10 × t²t² + 2t - 100 = 0通过求解该方程,得到t ≈ 9.51s 或t ≈ -10.51s。
因为时间不可能为负数,所以飞机落地所需的时间为约9.51秒。
4.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受到10N的力作用使其加速度为5m/s²,求物体的重力和摩擦力。
初二物理练习题目及答案
![初二物理练习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e02a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b.png)
初二物理练习题目及答案
练习题一:
1.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0kg,其重力是多少?(答案:490N)
2.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前行驶,它在10秒内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答案:200m)
3. 力的单位是什么?(答案:牛顿)
4. 一个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它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9.8m/s²)
5. 一个物体质量是5kg,以20m/s的速度向前运动,它的动能是多少?(答案:1000J)
练习题二:
1. 两个力大小分别是4N和6N,方向垂直,合力大小是多少?(答案:8N)
2. 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它的运动状态是什么?(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动能的单位是什么?(答案:焦耳)
4.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它受到的力是10N,求它的加速度。
(答案:5m/s²)
5. 一个物体的动能是200J,质量是10kg,求它的速度。
(答案:14m/s)
练习题三:
1.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0kg,它在地球上的重力是多少?(答案:980N)
2. 一个物体以10m/s²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秒后速度是多少?(答案:50m/s)
3. 功率的单位是什么?(答案:瓦特)
4. 一个力为8N的物体,它的质量是多少才能产生2m/s²的加速度?(答案:4kg)
5.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0kg,速度是5m/s,求它的动能。
(答案:500J)
以上是初二物理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
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老师请教或在课后进行讨论。
请记得在解答题目时进行适当的单位换算,并注意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概念和公式的应用。
加油!。
完整版)初二物理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2f362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0.png)
完整版)初二物理练习题(含答案)C.眼睛必须对准物体D.眼睛必须移动才能看清物体15.下列物体中,能够发射光线的是()A.木头B.石头C.金属D.太阳16.下列哪种现象与光的反射无关()A.镜子中的人影B.太阳出现在地平线上方C.光从水面反射D.光从玻璃中透过17.下列哪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无关()A.水中的杆子看起来弯曲了B.太阳在地平线上方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C.棱镜将光分成七色D.眼睛通过水晶体看到物体18.下列哪种物体能够产生声音()A.木板B.玻璃C.石头D.金属19.下列哪种物体能够传播声音()A.真空B.空气C.水D.岩石20.下列哪种物体能够产生电流()A.塑料B.纸张C.铜线D.木板21.下列哪种物体能够导电()A.木板B.玻璃C.空气D.金属22.下列哪种物体能够产生磁场()A.木板B.塑料C.铁D.玻璃23.下列哪种材料是导体()A.橡胶B.木材C.玻璃D.铜24.下列哪种材料是绝缘体()A.铜B.铁C.橡胶D.铝25.下列哪种材料是半导体()A.玻璃B.钨C.硅D.银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什么是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7.什么是光?光是如何产生的?28.什么是电流?电流是如何产生的?29.什么是磁场?磁场是如何产生的?30.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举例说明。
15.助听器的主要作用是传导声音和增大声音的响度。
16.正确的说法是光在真空中可以传播,但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
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7.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是为了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18.集邮爱好者在用放大镜鉴赏邮票时,邮票应位于透镜的一倍焦距内。
19.拿球的人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图2乙中的D。
20.晶状体的焦距变化主要是通过睫状肌完成的。
21.根据凸透镜的公式,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焦距为8cm、15cm、18cm时均可得到物体放大的像,因此焦距不可能是25cm。
初二物理基础练习题
![初二物理基础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7c00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2.png)
初二物理基础练习题1. 问题描述:小明拿着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以2m/s²的加速度向上拉。
求物体所受的拉力大小。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因此,物体所受的拉力大小为1kg × 2m/s² = 2N。
2. 问题描述:一个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了4秒,然后以匀减速度减速,最终停下来。
求汽车总共行驶的距离。
解析:首先,根据匀加速度公式 v = u + at,可以求得汽车减速的时间为 t = (0 - 15) / a = -15 / a 秒。
然后,根据匀减速度公式 s = ut + 0.5at²,可以求得汽车减速的距离为 s = 15 × 4 + 0.5a(4)² = 60 + 8a 米。
最后,将汽车行驶的距离与减速的距离相加,得到汽车总共行驶的距离为 60 +8a 米。
3. 问题描述:一辆车以30m/s的速度向东行驶,突然立即改变方向向北行驶,并以加速度2m/s²做匀加速运动。
求该车在行驶2秒后的速度。
解析:由于车辆立即改变方向,所以速度改变的大小为 v = at =2m/s²×2s = 4m/s。
由于车辆向北行驶,因此车辆的速度向东向北合成,根据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出车辆在行驶2秒后的速度的大小为V = √(30²+ 4²) ≈ 30.08m/s。
4. 问题描述:一块重量为100N的物体,被斜面倾角为30°的平滑斜面所支撑。
求该物体所受的支持力大小。
解析:将重力分解成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两个分力,重力垂直分力 G₁ = 100N × cos30° = 86.6025N,重力平行分力 G₂ = 100N ×sin30° = 50N。
由于物体处于静止,所以支持力大小等于垂直方向上的重力分力,即支持力大小为 86.6025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电学试题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家中的电灯,插座,电视机,电冰箱等电
气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以串联,也可以是并联
D.电灯与插座应该是串联,彩电与电冰箱应该是并联
2.使用电池的时候,不允许用导线直接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接起来,这
是因为( )
A.这样连接电路中没有电流
B.这样连接有触电危险
C.这样连接会在导线中产生很大的电流,损坏电池
D.这样连接电路中的电流太小,用电器无法工作
3.如下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三盏灯并联的电路是( )
A. B. C.
D.
4.下列四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
A.水银,石墨,铁
B.海水,盐水,油
C.人体,大地,陶瓷
D.铅,银,玻璃
5.一只准确的电压表接入电路测电灯的电压,合上开关,灯泡均发亮,但电压表的示数为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B.电压表被导线短路
C.电源坏了,电路中没有电流 C.由于电压表接线柱接触不良,电压表被开路
6.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三根电阻线,已知甲比乙长,但横截面积相等,丙比乙粗,丙比乙粗,但长度相等,则甲,乙,丙三根电阻线的电阻大小是(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乙最小
7.甲,乙两电阻之比是3:1,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若测得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V,那么这个电路的电源电压为( )
A.4V
B.8V
C.12V
D.16V
8.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R1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将(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9.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操作
中有问题的是( ) 图2
A. 连接线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B. 连接线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阻值的位置
C. 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电压表指针偏转正常,只需
断开电路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
D. 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
10.如图3所示,开关S闭合后,灯L1和L2均不亮,小炮祺同学利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他将导线连接在灯L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讲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灯L1亮而灯L2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
图3
11.在选择电压表的量程时,正确的是( )
A.尽可能选择大一些的量程
B.经试触后被测电压不超过小的量程时,尽可能选择小量程
C.尽管选用的量程不同,但对测量结果毫无影响
D.为使测量结果更精确,量程选得越小越好
12.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以导出R=U/I,由公式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成反比
C.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共同决定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13.如图4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测量的是( )
A.电源电压
S
V
B.L1两端的电压
C.L2两端的电压
L1
D.L1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之和 图4
L2
14.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5.经验证明,只有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某人在维修家庭电路时,站在干燥的木凳上,一只手单接触到了火线,他
(填“会”或“不会”)触电。
16.对人体来说,皮肤干燥时的电阻 (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皮肤潮湿时的电阻,所以,同样的电压加在人体上,
皮肤干燥时的电流比皮肤潮湿时的电流 。
17.如图5所示,作为一个完整的电路,其中缺少的元件是 ,
电阻R1、R2的连接方式是 联,它们电压的大小关系是 。
图5
L1
L2
S1
S2
18.如图6,S2 闭合,S1断开时灯L1 两端电压为
2V, L2两端电压是4V。
当S1、S2同时闭合时,灯
L1两端电压是 V,灯L2两端电压是 V。
19.粗细相同的两根镍铬合金线,长度不等,不考 图6
虑温度影响,则R长 R短;将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则I长 I
;将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则U长 U短。
(选填“大于”、“小
短
于”或“等于”)
20. 一个标有“220V 100W”的电灯,正常工作40小时,消耗的电能是
______kw/h
21. 廖师傅将额定电压是220V的甲,乙二灯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闭
合开关后,甲灯发光,乙灯不发光,则:甲乙二灯中的电流比为__ _
;甲灯电阻____ 乙灯的电阻,甲灯两端电压_____乙灯两端的电压
(填“大于”“小于”“等于”)
22. 将电阻R1和R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R1和R2的电流强度比为3:1,
则R1和R2的阻值比为__________;消耗的功率之比为____________。
23.两个电阻R1=6欧,R2=10欧,若把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则
两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是_________;若把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它们
消耗的功率之比为_________.
24.某同学家电度表上标有“220V 3A”字样,他家最多能让
_________盏“220V 100W”的电灯同时正常发光;若一台“220V
110W”电冰箱和一台“220V 66W”电视机同时正常工作,干路中电
流为_________A;若电冰箱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1个月按30天计
算,每月它用电_________度.
25.如图7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通电螺线管
的A端为_________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_________
(填“减弱”或“增强”) 图7
三.实验题:
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
(1)如下图是小明同学已经连接好的电路,但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把错误的连接改正过来。
(错误的导线画“×”,并画出正确的接线)
(2)上图中甲表是表,乙表是表。
(3)同组的小刚改正电路后,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其原因可能是。
(只需答出一种)
(4)实验中小明和小刚设计了如下的表格并记录了电压表的
示数。
请你根据右图电流表示数完成下面表格中的两个空格。
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
2.5
该表格设计的缺陷是,因而不够精确。
四.计算题:
1. 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
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
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
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4)电路
总功率。
图8
2.小王家电能表上标有“220V 10A”字样,他家原有电器的总功率是1500W。
最近新买了一个电热水器,铭牌上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额定容积/L60
额定功率/kW 1.2
额定电压/V220
净重/kg25
水温调节范围/℃10—70
试求:(1)电热水器的额定电流是多少安培?
(2)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欧姆?
(3)将电热水器接入家庭电路后,通过计算回答他家的用电器能否同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