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中考课内文言文归类复习合集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套

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套

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套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5)缺少思考的研究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研究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论语〉十二章》中表示虚心向别人研究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我们向他人研究时应明辨优劣,有所选择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或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XXX在《〈论语〉十二章》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七年级下册2.陋室铭[唐]XXX(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人以德立身。

无论身处何境,只要德行美妙,人格魅力便会“XXX”,正如《陋室铭》中所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陋室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陋室铭》一文中,作者为突出主旨而援用XXX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8)XXX在《陋室铭》中结尾把自己与现代贤士比拟,表现出了他的崇高乐趣(或用类比来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XXX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附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陋室铭》中写陋室主人一样平常生活文雅脱俗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部编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课件(344张PPT)

部编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课件(344张PPT)
6、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 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十二则》中,阐述了“吾日三省吾身”内容的句子 是: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部编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课 件(344 张PPT)
文大意的词语是:________。
德馨
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
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______: 陋室不陋。
部编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课 件(344 张PPT)
部编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课 件(344 张PPT)
• 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 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而是精神
11、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 句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部编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课 件(344 张PPT)
四、用原文填空
1、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 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 到《论语》十二则中的哪一句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十二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强调学习与思考 必须结合起来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部编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课 件(344 张PPT)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部编版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九年级语文文言文梳理(一)《岳阳楼记》【主旨归纳】这篇记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也借以劝勉滕子京。

【写作特色】(1)剪裁繁简得当作者胸有全局,布局统一,把文章的重心放在说理申志上,因而写巴陵胜状只用几笔带过,惜墨如金。

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加以总结,文辞不过于铺张,枝蔓不旁逸斜出。

两类登楼者的所见所感,虽纵情铺叙,泼墨如注,实用贬抑之笔,目的是反衬下文的“古仁人之心”,抑此而扬彼。

详略得当,则中心突出,不致因平均用墨而湮没主旨,又不致因轻重倒置而喧宾夺主。

(2)结构层层深入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在对湖景的描绘后,涌起情感的波澜;在情感的前浪中,再卷起议论的后浪。

最后归结到作者的人生观,规勉老友,激励自己,警策后人(3)文字整齐对称本文大量使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工于对仗。

“明”“惊”“顷”“青”等,合辙押韵,增强了文章的韵律感,读来舌端润畅,听来耳中清晰。

【问题探究】1、朗读课文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第3段写阴雨连绵不断时迁客骚人在登临岳阳楼时所见到的萧条景象,蕴含着迁客骚人由阴雨天气、悲凉气氛而生发的悲伤之情。

第4段写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登临岳阳楼时所见到的明丽景色,蕴含着迁客骚人因天气美好、景色明丽而产生的愉悦之情。

2、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文章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风光以及第3、4两段分别写阴雨天气和睛好天气登楼所见的景色属于写景,紧跟着写景抒发了迁客骚人在这两种情形下登楼的感受属于抒情,可谓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第5段是抒情兼有议论,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17篇课内文言文过关复习【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17篇课内文言文过关复习【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17篇课内文言文过关复习【答案】中考17篇课内文言文过关复习班级姓名1、《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复习一、文学常识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它以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20篇,世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二、生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愠()三省()传()不习乎逾()矩()罔()殆()哉()箪()陋巷()堪()肱()笃()志陬邑()三、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第一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字词解释:时:说:朋:愠:君子:2.译文:3. 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第二章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字词解释:日:三省:省;。

三:忠:信:传:2.译文:3.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第三章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字词解释:有:立:惑:逾:矩:2.译文:3.课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字词解释:故:知新:可以:。

以:为:2.译文:3.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

(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1第五章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字词解释:而:。

罔:殆:2译文:3.课文探究: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相结合。

第六章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1.字词解释:贤:箪:堪:乐:2.译文:3.课文探究: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品质。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分类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分类
1.写什么景,抒什么情。
陶醉美好的自然山水;派遣贬官的愁绪;表达远大的政治抱负;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朋友共勉等。
2.景物特点。
3.采用什么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
(2)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视听结合、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等。
1.抓住关键字词体会特点;
2.抓议论抒情句理解情感;
3.掌握写法,品味欣赏。
托物言志类(四篇)
《陋室铭》《爱莲说》《北冥有鱼》《马说》
1.所托之物及其特点;
2.所言之志;
3.手法。
1.抓关键词体会特点;
2.抓议论抒情句理解感情;
3.掌握写法,品味欣赏。
写人叙事类(十五篇)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孙权劝学》《卖油翁》《河中石兽》《愚公移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送东阳马生序》《周亚夫军细柳》《唐雎不辱使命》《周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
议论明志类(把篇)
《<论语>十二章》《诫子书》《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有佳肴》《大道之行也》《鱼我所欲也》《出师表》
1.论点;
2.论据;
3.论证过程。
1.抓关键词句;
2.理清文章思路。
介绍说明类(一)篇)
《核舟记》
1.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
3.如何进行说明;
4.说明顺序。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分类按内容分类篇目常见设题形式解题思路阅读指导写景抒情类九篇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湖心亭看雪1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分类
按内容分类
篇目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复习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复习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复习试题及答案限时: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0分,每空0.5分)1.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3.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5.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章》)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 9.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10.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论战》)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二则》) 13.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14.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5.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文言文阅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文言文阅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二)赏析情感 1.体会表现的友情、思乡念亲、爱国等情怀。 2.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的背景。
五、赏析方法指津
(三)赏析内容 1.写景诗——赏析出画面特征。 2.叙事诗——赏析出情节发展。 3.哲理诗——阐明蕴含的道理。 4.抒情诗——表现诗人的情感。 5.写人状物——表现人物的特点。
五、赏析方法指津
7.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8.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
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 错误。如: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 其后停顿。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 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 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11.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 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 按音节停顿。如: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
(一)理解——理解诗歌的内容。 1.知人论世,熟悉相关背景和作者风格。 2.注意诗的体裁,古体诗、近体诗还是词曲。 3.揣摩诗歌营造的意境。 4.概括诗歌的大意。 5.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三、考查重点清单
(二)品味——品析诗歌的语言。 1.从遣词用语上品味诗歌重点词的妙用。 2.推敲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品味诗歌语言寄寓的深刻含义。
文言文阅读复习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
知识点详析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
考点一、 准确划分诗文语句的朗 读节奏:
古文句子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 一是句中短暂停顿。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 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 现代汉语 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谢谢观看

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套

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套

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全套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5)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论语〉十二章》中表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有所选择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或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七年级下册2.陋室铭[唐]刘禹锡(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人以德立身。

无论身处何境,只要德行美好,人格魅力便会“香远益清”,正如《陋室铭》中所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陋室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陋室铭》一文中,作者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8)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或用类比来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陋室铭》中写陋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脱俗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初中语文部编版中考文言文知识汇总(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

初中语文部编版中考文言文知识汇总(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汇总一、古今异义1.短兵.相接——古义:兵器;今义:战士。

2.破涕.为笑——古义:泪;今义:鼻涕。

3.走.马观花——古义:跑;今义:行走。

4.赴汤.蹈火—古义:开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水。

5.身.体力行—古义:亲身经验;今义:人体。

6.形容..枯槁—古义:身体和面容;今义:描述。

7.大家..闺秀——古义:富贵人家:今义:所有的人;著名的专家。

8.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

9.学而不厌.—古义:满足;今义:讨厌。

10.爱.莫能助——古义:同情;怜惜。

今义:喜爱热爱。

11.不假.思索——古义:凭借、依靠;今义:与“真”相对。

12.不速.之客—古义:招致,引伸为邀请;今义:迅速。

1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14.赴汤.蹈火——古义:热水、开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液。

15.吊.民伐罪——古义:慰问;今义:悬挂。

二、通假字1.被发文身被通披2.厉兵袜马厉通砺3.—暴十寒暴通曝4.拨乱反正反通返5.厝火积薪厝通措6.一唱百和唱通倡7.春华秋实华通花8.信口开河河通合9.图穷匕见见通现10.排沙简金简通拣13.受益匪浅匪通非三、虚词用法1.“之”的用法。

(1)无稽之谈:助词,的。

(2)等闲视之:代词,它。

(3)之死靡它:动词,到。

(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助词,无意义。

(5)不此之图: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以”的用法。

(1)以貌取人:介词,凭。

(2)拭目以待:连词,而。

(3)自以为是:动词,认为。

(4)物以类聚:介词,按照。

(5)以理服人:介词,用。

(6)以辞害意:介词,因为。

3.“而”的用法。

(1)向隅而泣:连词,表承接。

(2)侃侃而谈:助词,地。

(3)鼎足而立:连词,表修饰。

(4)乐而忘返:连词,表原因。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连词,如果,表假设。

(6)博而不精:连词,却,表转折。

(7)述而不作:连词,表并列。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WORD)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WORD)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梳理(WORD)《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一、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就进宫去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

”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依据实情来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要击鼓进攻。

曹刿说:“不可以。

”齐军三次击鼓进攻。

曹刿说:“可以擂鼓进攻了。

”齐国的军队大败。

庄公将就要驱车追击齐军。

曹刿说:“不可以。

”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

部编版中考语文24篇课内文言文考点总结(七八九年级全)

部编版中考语文24篇课内文言文考点总结(七八九年级全)

部编版中考语文24篇课内文言文考点总结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文学常识】《论语》是__儒__家经典著作,是记录____孔子及其弟子言行____的一部书,共20篇。

它与《__大学__》《__中庸__》《__孟子__》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__丘__,字__仲尼__,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_儒__家学派的创始人。

【知识积累】1. 通假字(1)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 古今异义(1)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

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次。

今义:数词,三。

(2)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

3. 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学而时.习之:按时。

(2)动词用作名词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3)形容词用作名词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

中考总复习-部编版课内文言文复习题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部编版课内文言文复习题含答案

中考课内文言文总复习《〈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一.填空1.《世说新语》是古代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

作者,南朝宋家,彭城人。

二.课下注释1.重要词语解释:1.期 2.日中 3.去 4.不 5.委6.君7.家君8.引9.顾 10.辄11.幸 12.尚 13.可 14.贼 15.舍16.纳 17.托 18.宁 19.邪 20.拯2.翻译下列句子:(1)尊君在不?(2)歆辄难之(3)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4)宁可以急相弃邪?(5)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6)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三.按要求默写1.《期行》中交代对话背景的句子是2.交代客人发怒的原因的句子是3.交代对话由来的句子是4.陈元方指出父亲友人的两点错误是5、《乘船》中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6.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所携之人的理由是7.《期行》中表现客人十分无礼的句子是8.最能体现陈元方态度的句子是。

四.回答下列问题1.《期行》中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你认为他做得对吗?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办?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你认为文中的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3.《乘船》中“本所以疑,正为此耳”一句中的“此”指代。

4.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其优劣。

5.《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期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卖油翁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

《卖油翁》作者是_______,北宋著名______家。

唐宋_______之一。

2.给下列汉字注音。

自矜.()家圃.()睨.()忿.然()酌.油()颔.()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但.微颔.之()(3)无他,但手熟尔.()(4)尔安.敢轻吾射()4.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二、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

1.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2.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3.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4.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三峡一、《三峡》选自《》,作者,朝的家和家。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归类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归类

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整合归类本文将对部编版语文初中中学生所学的文言文进行整合归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文言文的分类文言文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下面按照文言文的内容和形式分别进行归类。

内容归类文言文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古代文化经典:如《论语》、《孟子》等,这类文言文主要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历史故事传记: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这类文言文通常是对历史事件、名人事迹的描述和记录。

3. 诗词赋文:如《诗经》、《唐诗宋词》等,这类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词曲和赋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4. 文学理论与批评:如《文心雕龙》、《钱穆文集》等,这类文言文主要是关于文学理论和对文学作品的批评评述。

形式归类文言文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诗文:以古代的诗歌形式进行写作,通常有规定的格式和韵律。

2. 散文:以散文的方式进行写作,没有规定的格式和韵律要求。

3. 叙事文:通过叙述的方式讲述故事或描写事件。

4. 说明文:通过解释、阐述的方式说明一个概念、道理或观点。

文言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文言文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给出一些研究文言文的建议:1. 研究基础知识: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规则,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结构。

2. 阅读经典文言文:阅读并理解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如《论语》、《史记》等,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3. 多做练:通过做练题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练题集进行练。

4. 注意写作技巧:研究如何写好一篇文言文作文,包括选材、结构和表达方法等。

总结通过对部编版语文初中文言文进行整合归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文言文可以按照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学习文言文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希望以上内容对学生们在学习文言文方面有所帮助。

(完整word)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全册文言文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word)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全册文言文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word)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全册文言文汇总-推荐文档【推荐文档】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全册文言文汇总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全册中的文言文选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下面将对该教材中的文言文进行汇总和推荐。

1. 《论语》《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也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部分。

它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思想深邃,富有启发性。

通过阅读《论语》,学生可以了解到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 《孟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它展示了孟子的思想和人生观。

教材中选取了《孟子·滕文公上》等篇章,通过阅读这些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孟子对于仁义道德的理解和追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3. 古代诗词教材中选取了许多古代诗词,如《木兰诗》、《饮马长城窟行》等。

这些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吸引着读者。

通过阅读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感悟,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文言小说《红楼梦》、《西游记》等文言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教材中选取了一些精彩的片段,如《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等,通过阅读这些片段,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小说的特点和魅力,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5. 历史故事教材中还选取了一些关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故事,如《范进中举》、《李广射龙》等。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历史背景,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自己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以上仅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全册中的一部分文言文内容。

这些文言文选材广泛,题材各异,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

通过阅读文言文,学生可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希望广大中学生能够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文言文部分,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六册教材常考文言文知识点汇编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六册教材常考文言文知识点汇编
《与朱元思书》
鸢飞戾天者

至、到达
罪过,乖张
《与朱元思书》
经纶世务者
经纶
筹划、治理
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与朱元思书》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确实
诚实
《富贵不能淫》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表判断的动词
《富贵不能淫》
子未学礼乎


儿子
《富贵不能淫》
丈夫之冠也
丈夫
男子
女子的配偶
《富贵不能淫》
父命之
月色入户

多指门
住户,人家
《记承天寺夜游》
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纪念,思念
《记承天寺夜游》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转折连词,但是
《记承天寺夜游》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人
清闲的人
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记承天寺夜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
或许,允许
《与朱元思书》
猛浪若奔

指飞奔的马
奔跑,飞奔
三人行

表示多个
表示确数
《〈论语〉十二章》
有朋自远方来

志同道合的人
朋友
《〈论语〉十二章》
饭疏食,饮水

粗糙
疏通、疏散
《〈论语〉十二章》
饭疏食,饮水

指冷水
无色无味的液体
《〈论语〉十二章》
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
原来的、从前的
《〈论语〉十二章》
学而时习之

按时

部编版语文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

部编版语文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小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容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天,徐公来,孰视之,自认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以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

”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车水马龙;数月以后,不时而间进;期年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说以下加粗的词语(1)朝服衣冠(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明天,徐公来(4)不时而间进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3.多用排比句,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也是《战国策》整本书的语言特点。

仔细领会第②段邹忌对齐威王说的话,从排比的角度谈谈表达成效。

4.俗语说:“忠言刺骨利于行”,本文中邹忌的忠言其实不刺骨,齐威王也痛快地接受了。

那么,那句俗语能否是错了?你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根源】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李市中学、白沙中学2017届九年级放学期半期升学模拟联考语文试题【答案】1.(1)穿着(2)次日(3)的确(4)有时2.(1)从这一点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很严重啊。

(2)(邹忌)照着镜子看看自己,又感觉自己远远不如城北徐公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中考课内文言文归类复习合集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志人小说集1.尊君在不?:不同否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相约3期日中:日中:正午时分4过中不至:至:到5太丘舍去:舍:丢下6太丘舍去:去离开7门外戏:戏:嬉戏8相委而去委:舍弃9下车引之引:拉,牵拉10.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论语十二章》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3吾日三省吾身 :泛指多次,4饭疏食,饮水 :冷水,5学而时习之:按时6吾日三省吾身:每天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9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和体会10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11饭疏食,饮水:吃12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13温故而知新知:得到14从七十而从心所欲从: 顺从15 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学习16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17不亦君子乎君子:指有才德的人18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19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20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21三十而立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22四十而不惑惑:迷惑23不逾矩愈:越过矩:法度24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是指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5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26一箪食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27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喜爱29曲肱而枕之肱:胳膊- 1 -30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好的方面,优点31子在川上曰川:河流32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斯:这,指河水33三军可夺帅也三军:指军队夺:改变34匹夫不可夺志也 :泛指平民百姓35博学而笃志 :坚定36切问而近思切:恳切37仁在其中仁:仁德诫子书《诸葛亮集》三国1诫子书书:书信2静以修身: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3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明确、坚定。

4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达到5非学无以广才广才:增长才干6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7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轻薄治:修养8年与时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9意与日去意:意志去:消失10遂成枯落: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2孙权劝学劝:劝诫劝告3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4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务:事务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6但当涉猎但:只只是涉猎:粗略的阅读7见往事耳见:了解。

往事:历史8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过:经过9卿今者才略今者: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10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11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刮:擦拭1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知晓卖油翁《归田录》北宋欧阳修1但手熟尔尔同耳:罢了2徐以杓油沥之杓同勺,勺子3成康肃公善射善:擅长射:射箭4公亦以此自矜:自夸5尝射于家圃尝:曾经圃:园子6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7睨之久而不去睨:斜着眼看,这里指不在意的样子去:离开8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射箭9但微领之只10吾射不亦精乎:精湛11无他,但手熟尔无他:没有别的(奥秘)熟:熟练- 2 -12康肃忿然曰:气愤的样子13尔安敢轻吾射安:怎么轻:轻视14以我酌油知之:舀取这里指倒入15以钱覆其口:盖16徐以构酌油沥之:注入17康肃笑而遣之:打发陋室铭《刘禹锡》唐刘禹锡1无丝竹之乱耳:世俗的乐曲; 2有仙则名:出名3苔痕上阶绿:长到; 4无丝竹之乱耳:扰乱;5无案牍之劳形:劳累; 6有龙则灵:灵验;7斯是陋室:这; 8惟吾德馨:惟:只,馨:指德行美好;9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10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11可以调素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12阅金经:指佛经;13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爱莲说《周敦颐集》北宋周敦颐1.不蔓不枝:蔓:横生藤蔓,枝:旁生枝茎;2.濯清涟而不妖:清澈;3.香远益清:清芬清香;4.香远益清:远播;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远处;6.可爱者甚蕃:甚:很,蕃:多;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独:只,染:污秽;8.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涟:水波,妖:妖艳;9.香远益清:更加;10.亭亭净植:亭亭:耸立,植:竖立;1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靠近玩耍,亵:靠近;12.花之隐逸者也:隐居避世;13.陶后鲜有闻:少;14.宜乎众矣:应当;河中石兽《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晓岚1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2棹数小舟棹:划3以为顺流下矣下:向下4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大水5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河干:河岸6山门圮于河圮:倒塌7二石兽并沉焉并:一起8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9求二石兽于水中求:寻找10竟不可得竟:终了,最后11曳铁钯曳:拖1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设帐:设馆教书13尔辈不能究物理尔辈: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探求14是非木杮是:这木杮:削下来的木片15湮于沙上湮:埋没16不亦颠乎颠:颠倒,错乱- 3 -17一老河兵闻之闻:听说18啮沙为坎穴啮:咬,侵蚀,冲刷坎穴:坑洞19转转不已已:停止20遂反溯流逆上矣遂:于是溯流:逆流21如其言如:依照22但知其一但:只23可据理臆断欤臆断:主观地判断三峡《水经注》北魏郦道元1略无阙处阙同缺,:缺口2或王命急宣:有时今3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4回清倒影:清波。

5每至晴初霜旦:下霜。

6自三峡七百里中在7自非亭午夜分如果8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9沿溯阻绝隔断10绝巘多生怪柏极11哀转久绝消失12素湍绿潭白色13可以调素琴不加装饰的14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15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夜分:半夜16不见曦月曦:太阳17至于夏水襄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18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19不以疾也疾:快20素湍绿潭素湍:白色的急流湍:急流21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22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巘:山峰23飞漱其间飞漱:飞速的往下冲漱:冲荡24清荣峻茂荣:茂盛25良多趣味良:甚、很26每至晴初霜旦晴初:晴天霜旦:下霜的早上27林寒涧肃肃:清冷28属引凄异属:连续引:延长凄:凄异;凄惨悲凉29空谷传响响:回声30哀转久绝哀转:声音悲凉婉转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朝1四时俱备时:季节俱:都2晓雾将歇歇:消散将:将要3夕日欲颓颓:坠落欲:将要4有能与其奇者奇:奇丽景色与:参与,欣赏5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欲望欲界:人间6答谢中书书书:书信- 4 -7古来共谈共:共同8高峰入云入:耸入9清流见底见:看见10五色交辉交:相交11猿鸟乱鸣乱:此起彼伏12沉鳞竞跃沉鳞:潜游的鱼竞:争相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文集》北宋1月色入户户:门2欣然起行欣然:高兴的样子3念无与为乐者念:想到4怀民亦未寝寝:睡觉5相与步于中庭相与:一起中庭:院子里6庭下如积水空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7盖竹柏影也盖:大概是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与朱元思书《吴均集校注》南朝1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蝉鸣2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3猛浪若奔奔:奔腾的骏马4互相轩邈轩:向高处邈:向远处5任意东西东西:向东或相西6负势竞上上:向上7横柯上蔽上:上方8天下独绝绝:独一无二9猿则白叫无绝绝:停止10天山共色共色:共同的颜色11从流飘荡从:随1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表示约数13急湍甚箭甚:比14负势竞上负:凭借15泉水激石激:冲击16蝉则千转不穷千:表示多穷:停止17鸢飞戾天者戾:至,到达18望峰息心息:平息19经纶世务者经纶:筹划,治理20窥谷忘反窥:看21横柯上蔽柯:树枝蔽:遮蔽22疏条交映交映:互相掩映富贵不能淫1往之女家女同汝,:你2富贵不能淫淫:使......惑乱3贫贱不能移移:使......改变4威武不能屈屈:使......屈服- 5 -5戒之曰戒:告诫6必敬必戒戒:谨慎7居天下之广居居:居住8居天下之广居居:住宅9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能算10得志得:实现11妾妇之道也道:道理12独行其道道:道路13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大丈夫:有大志、有气节、有作为的男子14安居而天下熄熄:停息15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16父命之命:教导17无违夫子夫子:指丈夫18以顺为正者正:准则19居天下之广居广居:仁20立天下之正位正位:礼21行天下之大道大道:义22与民由之由:遵从23此之谓大丈夫谓: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战国1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2衡于虑,而后作衡同横,梗塞。

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4管夷吾举于士:狱官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地位、势力相当的国家6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7劳其筋骨:使……劳累8饿其体肤:使……经受饥饿之苦9所以动心忍性动:使……受到震撼忍:使……坚忍10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12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显露,流露14舜发于畎亩之中畎亩:田地15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选举;任用16百里奚举于市市:集市1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任:责任,使命18空乏其身空乏:财资缺乏19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乱:扰乱20增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21人恒过,然后能改恒:常常2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虑:思虑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2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征验,表现色:脸色喻:了解,明白24入则无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2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敌:匹敌,相当26国恒亡亡:灭亡- 6 -27.人恒过:过:犯错误。

愚公移山《列子》战国1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2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 聪明。

3无陇断焉:“陇”同“垄” =: 高地。

4方七百里,高万仞:方圆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草木6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7面山而居:面对。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装石土。

9帝感其诚:被…感动。

10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阻止11止露尻尾只12何苦而不平担心13必先苦其心志使…劳苦14帝感其诚诚心15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的16惩山北之塞惩:苦于塞:阻塞17出入之迂也迂:曲折18聚室而谋室:家19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们毕:全20指通豫南指:直21杂然相许杂然:纷纷地许:赞同22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23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损:削减24且焉置土石置:安放2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肩负26叩石垦壤叩:敲27始龀,跳往助之始:刚龀:换牙28寒暑易节易:换节:季节29始一反焉始:才30甚矣甚:严重31北山愚公长息曰长息:长叹32固不可彻固:顽固彻:改变33曾不若孀妻弱子不若:不如弱子:幼儿3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穷尽35河曲智叟亡一应亡:没有36惧其不已也已:停止37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背38一厝朔东厝:放置39无垄断焉断:隔绝周亚夫军细柳《史记》西汉司马迁纪传体通史1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2改容式车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扶轼。

3天子先驱至先驱:先行引导的人4介冑之士不拜介胄:戴着铠甲和头盔- 7 -5军霸上军:驻扎6至霸上及棘门军军:军营7上自劳军劳:慰问8劳其筋骨劳:使......劳累9居无何居:经过10聚天下之广居居:居住1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1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使者13匈奴大入边入:侵入14将以下骑送迎将:将军15已而知细柳军已而:不久16彀弓弩彀:张开17持满持满:把弓拉满18不闻天子之诏诏:皇帝发布的命令19居无何无何:不久20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节:符节,皇帝派使者或调军队用的凭证21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营垒22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按辔:控制住车马23将军亚夫持兵揖曰持:手持揖:拱手行礼24介冑之士不拜士:将领25天子为动动:感动25使人称谢诚谢:向人致意表问候26曩者霸上曩:先前27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必,一定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1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2芳草鲜美:新鲜美好3阡陌交通:交错相通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儿女5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之地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7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8复前"行:为向前9处处志之:做记号10便舍船:舍弃11房舍俨然:房屋12鸡犬相闻:听到13村中闻有此人:听说14不复出焉:出去15皆出酒食:拿出16寻向所志:寻找17寻病终:不久,随即18缘溪行缘:沿着19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20欲穷其林穷 :尽21仿佛若有光仿佛:隐隐约约- 8 -22才通人才:仅仅,只23复行数十步复:又24豁然开朗开朗:开阔敞亮25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2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类27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28鸡犬相闻相闻:可以相互听到29悉如外人悉:全,都30黄发垂髫黄发:本文指老人垂髫:指小孩31具答之具:详细32咸来问讯咸:全都33遂与外人间隔遂: 于是间隔:_隔绝34皆叹惋叹惋:感叹惋惜3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36此中人语云语:告诉.37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必38便扶向路扶:沿着向:先前39及郡下及:到40诣太守诣:拜访41欣然规往规:计划,打算42未果未果:没有实现43后遂无问津者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指访求津:渡口小石潭记唐柳宗元1崔氏二小生:年轻人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3下见小谭:向下4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5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6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一样7凄神寒骨:凄:使...感到凄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