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形考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一思考题
请比较分析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以韦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社会学在思想来源、研究对象、方法原则等方面有何区别与联系?(形成书面作业,字数不少于400字)
传统社会学实证主义方法论由孔德开创,迪尔凯姆发展完善。
科学哲学的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维也纳学派,在20世纪前期占主导地位。20世纪后期,波普尔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将后实证主义引入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布东、亚历山大、瑞译。其主要观点包括:A.承认理论的历史性、发展性、相对性。B.社会科学研究中种种方法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承认方法的多元性。研究方法因具体课题而定。C.理论多元性:视角、形式、观点的多元性。80年代以后,后实证主义逐渐在西方社会学方法论中占据主流位置。其特点是:承认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承认社会理论的历史性、相对性。但又坚持实证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1.坚持科学主义的知识观,即将人类知识区分为思辨哲学(形而上学)、经验科学、常识(事实描述)三种类型。2.坚持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新韦伯主义(新人文主义)为80年代后期兴起的欧洲社会学理论方法论新趋向。传统人文主义(反实证主义)是以韦伯、舒茨等人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受当代哲学的解构主义、话语分析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但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派。他们的共同点是反对实证主义的“本质”观和“深层结构”观。他们分别强调:1.社会的生成性。Elias 认为社会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不断形成、不断变动的形态(figuration)。社会研究应注重过程分析。2. 实践理性。布迪厄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不是依据理论家所概括的普遍理性,而是依据具体场景中的实践理性。实践=[(惯习) (资本)]+场域3.日常生活的运作和整
合。洛克伍德区分了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社会整合指日常生活中的秩序和关系的形成。福柯(Foucault)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权力运作。
作业二阶段性测验(第1至10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自1838年(D )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B.斯宾塞C.迪尔凯姆D.孔德
2.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B.秩序与进步C.效率与公平D.个人与社会
3.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 )→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D.军事社会4.迪尔凯姆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C )。
A.社会现象B.社会规律C.社会事实D.社会组织5.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
A.物理学B.几何学C.心理学D.动力学
6.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B.社会形式C.社会规律D.社会行动7.帕累托指出,大量的社会行为或社会事件都是(A )的。
A.非逻辑B.合逻辑C.合理性D.合规律性
8.帕森斯认为,动机取向的社会行动是行动者以(D )为争取目标的主观要求。
A.价值理想B.社会进步C.道德要求D.直接利益
9.默顿认为,某种最初有益于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在后来演化过程中变成了有害于这种社会行动或社会结构的功能,这种功能称之为(B )。
A.隐功能B.功能失调C.反功能D.显功能
10.米德提出有意义的意识过程都是在人际沟通或社会交往中展开的,它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 C)。
A.情感沟通B.语言交流C.姿势对话D.意义表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孔德认为社会发展先后经历了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三个不同的阶段。
2.齐美尔根据服从于多数人、服从于组织、服从于思想原则这三个标准对统治与服从的关系进行了划分。
3.迪尔凯姆论述了利己性自杀、利他性自杀、失范性自杀等三种自杀类型。
4.韦伯指出,理解社会行动的基本形式是投入、体验和设身处地。5.米德指出,游戏阶段是嬉戏阶段的发展,它的基本特点是复杂性、组织性、规则性和预期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小题,共20分)
1.实证阶段(孔德)
孔德认为,实证阶段是超越了神学和形而上学虚幻性和绝对性的阶段,是以实证科学为知识基础,直接面向经验事实的阶段。
2.社会比率(迪尔凯姆)
社会比率是由个人行为或个别事实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统计比例或计量关系,如出生率、死亡率、失业率等。
3.有机团结(迪尔凯姆)
有机团结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形成的社会团结,它以社会高度分化、社会成员充分分工为基础。在有机团结中,维系社会成员的纽带是因为社会分工和社会专业化而造成的他们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关系。
4.社会唯名论
韦伯的立场被称为“社会唯名论”,其实质是认为那些诸如阶层、阶级、组织和社会比率等概念并不是实际存在,而是表达人们思想观念的名词,真正实在的是受主观意愿支配而真实行动着的人。
四、简答题(每题10分,2道题,共20分)
1.帕森斯A—G—I—L框架中的适应、目标达到、整合与维模(即潜在的模式维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A ——适应(Adaptation),即社会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功能。包括对环境给系统的限制和压力的顺应,以及对环境的积极改造。
G——目标达到(Goal-attainment),即社会系统确立总目标的功能。社会系统确立了总目标,可以把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集中指向某种目的。目标达到功能表现为一种过程,包括确立目标和组织社会成员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付诸实践。
I——整合(Integration),即协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使它们达到某种程度的团结而开展有效的合作。整合功能是通过适当情感联系实现的。
L——潜在的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即根据某些规范与原则,维持系统行动秩序与活动方式连续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