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管理之燃烧与火灾
防火消防安全管理制度(5篇)
防火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职工人身、公司财产和职工财产安全,保障幕墙加工厂、办公室正常施工和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幕墙公司加工厂各部门。
3、职责质安部负责编制《防火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4、工作内容:4.1总则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消防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办公、生产、现场工作和施工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4.2防火灾安全技术措施火灾原因往往是复杂的,突发的,事故的后果,往往要比其他工伤事故的后果严重的多,它容易造成多人伤亡事故和特大伤亡事故,给国家财产和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给人的生命,周围环境和生态造成巨大危害。
4.2.1防止火灾的基本技术措施:4.2.2消除火源:防火的基本原则应建立在消除火源的基础上,生产现场如有可燃物质。
而且不缺乏助燃的空气,只有消除火源才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4.2.3控制可燃物:对于生产中的容易燃烧的可燃物应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是防止火灾发生的重要措施,对各种不同的易燃易爆物,应专门采取有效措施,分别存放,严格管理各存放点之间要加以隔离,距离应符合有关安全要求。
4.2.4隔离空气:将可燃物与周围的空气隔开就能马上使燃烧停止,如不同的灭火剂,湿被,黄沙等,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4.2.5冷却: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燃烧即可停止,如常用的水浇和干冰进行降温灭火。
4.2.6隔绝火源与可燃物:采取措施将火源和可燃物隔离开来,防止产生新的燃烧条件,阻止火灾的扩大。
4.3防火安全措施:4.3.1生产场所应根据工程情况成立消防机构,配备消防器材,在生产作业场所防火负责人和安全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日常消防工作。
4.3.2建立防火工作档案,定期组织防火工作检查,每年对职工进行不少于一次防火教育,能掌握防火知识,使用防火器材。
消防安全管理(讲课用)PPT
泡沫灭火器
用于扑灭液体或固体物 质火灾。
水灭火器 用于扑灭固体物质火灾。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灭火器时,应先 拔掉安全别针,然后对 准火源根部喷射,并保 持安全距离。
04 应急救援与处置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应急预案
预案评估与改进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火灾、化学 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 应急组织、救援程序和资源调配方案。
救援措施
利用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进行灭火、组织人员 疏散、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案例二:工厂火灾预防与控制
工厂火灾特点
01
易燃物多、火势猛烈、有毒烟雾大。
预防措施
02
严格控制火源、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加强员工消防安全培训。
控制措施
03
及时切断火源、使用灭火器或消防水枪进行灭火、启动应急预
案。
案例三:公共场所火灾预防与救援
火灾预防与控制
03
火灾危险源管理
识别火灾危险源
对各类潜在的火灾危险源 进行识别,如易燃物品、 电气设备、化学物品等。
评估风险等级
根据火灾危险源的性质和 可能造成的后果,评估其 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 预防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不同火灾危险源制定 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应 急处置流程、人员疏散方 案等。
防火设施与器材
安装防火门
配置灭火器
在建筑物的出入口、楼 梯间等关键部位安装防 火门,以延缓火势蔓延。
在建筑物内部配置灭火 器,以便及时扑灭初起 火灾。
安装烟雾探测器
在建筑物内部安装烟雾 探测器,及时发现火灾 并发出警报。
配置消防栓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目录第一章消防安全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与火灾第二节常见发生火灾的原因第三节防、灭火基本措施第四节常用灭火器类型及使用方法第五节固定消防设施的设置与启用方法第六节初起火灾报警和逃生第二章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第二节消防安全规范第三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第四节消防灭火疏散预案第一章消防安全基础知识一、燃烧与火灾(一)什么是燃烧一)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或发烟现象。
二)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我们称之为燃烧的三要素。
这三要素同时存在时才能发生燃烧。
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均不能引起燃烧。
1、可燃物:是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其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
如汽油、木材等。
2、助燃物:主要指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如空气、氧气。
此外,还有氧化剂(氯酸盐、过氧化物)等易释放氧的物质也是助燃物。
3、引火源: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除烟火外,电火花、摩擦、撞击产生的火花及发热,造成自然起火的氧化热等许多物理或化学现象都能成为引火源。
(二)什么是火灾一)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分类1、按燃烧物分类分为A、B、C、D四类:(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乙醇、沥青、石蜡等。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石油气等。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如钾、镁、钛、镁铝合金等。
(三)火灾中的燃烧产物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等。
1、气体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指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碳、氯化氢、二氧化硫等。
2、热量大多数物质的燃烧是一种放热的化学氧化过程。
从这种过程放出的能量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形成热气的对流与辐射。
消防安全管理培训课程
燃烧三要素及灭火原理
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 火源(温度)是燃烧的三个基本 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灭火器种类及使用方法
01
干粉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固体、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使用时,先拔掉
保险销,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另一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
喷嘴喷射出来。
02
泡沫灭火器
主要用于扑救油品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使用时,倒置灭火器
并摇晃几下,然后拉开保险销,对准火源,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
05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培训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包括火灾的成因、分类、危害等基础概念, 以及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详细解读了消防安全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 ,强调了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火灾风险评估与防范
介绍了火灾风险评估方法,针对不同场所和 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消防电梯
在火灾时供消防救援人 员使用,具有较高的耐 火时间和特殊的防护措 施。
火灾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培训
03
初期火灾扑救方法与技巧
01
火灾扑救基本原则
先控制后消灭,救人第一,先重点后一般。
02
初期火灾扑救方法
使用灭火器等工具进行灭火,注意选择合适的灭火剂和 正确的使用方法。
03
火灾现场安全注意事项
实践经验分享
部分学员分享了自己在工 作中遇到的消防安全问题 和解决方法,为大家提供 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XX公司品质部 错误一:从进来之原路逃生
这是人们最常见之火灾逃生行为。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之道路出口一般不 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习惯沿着进来之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 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进入一幢新之大楼或宾馆 时,一定要对周围之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之了解与熟悉,以防万一。
XX公司品质部
(4)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
A、防火的基本措施 控制可燃物 隔绝助燃物 消除着火源 阻止火势蔓延 B、灭火的基本原理 冷却灭火(破坏着火源、降低温度) 窒息灭火(降低助燃物浓度,如碳氢化合物气 体的氧指数为15) 隔离灭火(隔离可燃物) 化学抑制灭火(如干粉灭火剂)
XX公司品质部
XX公司品质部
④几种重要的燃烧产物(气体、热量、可见烟) a、二氧化碳(CO2)为完全燃烧物,是一种无色不燃的气体, 溶于水,有弱酸味,比重1.52,有轻度毒性。CO2在消防上用做灭 火剂,但有少数金属物质,如钾、钠、钙、镁等能在CO2中燃烧, 所以不能用CO2来扑救这类物质的火灾。 b、一氧化碳(CO)为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种无色、无味而 有强烈毒性的可燃气体,难溶于水,比重0.97。在火场烟雾弥漫 的房间中,一氧化碳含量比较高时,对灭火人员身体有一定的影 响,必须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和一氧化碳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一氧化碳毒性较大,能从血液的氧血红素里取代氧而与血 红素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素,从而使人感到严重缺氧,致人死 亡。
XX公司品质部 (4)冲出着火带。当火灾逃生火势不猛着火地带时,我们再急 也不能在毫无保护准备的情况下乱冲,否则与自跳火坑没有区别 。我们可以把身体浇湿,用湿床单等物披在身上,屏住呼吸,鼓 足勇气冲出着火带。
XX公司品质部
(5)逃向天台也是路。如果下去的楼梯已经烧 塌,可以上行至天台,楼顶,等待救生时机。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是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事项,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做好这一关键工作。
一、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
这些制度应涵盖火灾预防、火灾报警、灭火和疏散等各个环节,明确每个人员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
例如,规定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周期,确定谁负责日常巡查、谁负责设备维修等。
同时,制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让所有相关人员都清楚了解制度内容,并能够严格遵守。
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要有明确的处罚措施,以确保制度的严肃性。
二、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基础。
通过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让大家了解火灾的危害、成因和预防方法。
培训内容应包括火灾的基本知识,如燃烧的条件、火灾的分类等;如何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等;火灾发生时的应急逃生技巧,如如何低姿爬行、如何用湿布捂住口鼻等。
培训方式可以多样化,如举办讲座、观看视频、实地演练等。
特别是实地演练,能够让大家在模拟的火灾场景中亲身体验,提高应对火灾的实际能力。
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必须进行消防安全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三、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消防设施是抵御火灾的重要武器,必须确保其完好有效。
要按照规定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烟雾报警器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是否正常,灭火剂是否过期;消火栓的阀门是否灵活,水带是否破损等。
对于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要保持畅通无阻,不能被杂物堵塞。
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备也要定期检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还要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测和维修,对于老化或损坏的设备要及时更换。
四、进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手段。
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场所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重点排查电气设备是否过载、电线是否老化、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是否符合规定等。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课程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的课程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基本理论知识和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与保养两个部分。
以下是具体的内容:
一、消防安全基本理论知识
1. 消防工作概述:消防工作的任务和特点,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和要求,消防安全责任制等。
2. 燃烧与火灾:燃烧的基本原理,火灾的形成和蔓延,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
3. 消防设施及其使用:灭火器、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设施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 火灾报警与通讯: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火灾报警系统的组成和使用,通讯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等。
5. 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消防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方法,火灾隐患整改的要求和程序等。
二、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与保养
1. 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设置要求和使用管理,消防控制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2. 消防水系统:消火栓、水泵、水带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消防水系统的检测和保养。
3. 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原理和使用要求,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
4. 泡沫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的原理和使用要求,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探测器的清洁和维护,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操作和维护。
6. 防烟排烟系统:防烟排烟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系统的检测和保养。
7.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设备的种类和使用要求,维护和保养方法。
8. 灭火器:灭火器的分类和使用要求,检查和维护保养方法。
以上是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课程的大致内容,实际课程可能会有所不同。
消防安全日常管理规定(3篇)
消防安全日常管理规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常见的消防安全日常管理规定如下:1. 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测试消防设施设备,如消防水源、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加强灭火器材的管理:对灭火器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灭火器在需要时能够正常使用。
3. 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禁火区、易燃易爆场所以及其他不允许的区域使用明火,严禁乱扔烟蒂、丢弃燃烧物等行为。
4. 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加强电气设备的巡视和维护,防止电线老化、电路短路等现象,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乱用电器设备。
5. 做好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定期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对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整改,并建立火灾隐患排查的记录和档案。
6. 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火灾预防意识。
7. 做好消防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应急预案。
8. 加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明确各级责任人的消防安全责任,并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
以上是常见的消防安全日常管理规定,具体的管理规定还需根据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执行。
消防安全日常管理规定(2)消防安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人员财产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日常管理规定十分必要。
本文将就消防安全日常管理规定进行详细介绍,内容涵盖了消防安全的各个方面,以期能够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系统和全面的指导。
一、总则本管理规定的制定目的在于规范消防安全工作,强化对消防安全的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消防机构的职责1. 消防机构应当组织制定并负责执行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2. 消防机构应当负责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
3. 消防机构应当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推荐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精选22篇)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定根据有关消防、防火法规,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为了保证本企业消防设施、器材的持续有效性,杜绝厂区火灾隐患的存在,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发生火灾事故,增强员工防火意识制定。
第二条本规定旨在加强公司的防火安全工作,保护生设备、企业财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序进行。
第三条本公司的防火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由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实施。
各部门及人员按照各自的安全职责分工负责,并与安委会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第二章防火安全的组织与机构第四条确保各项防火安全措施落实,公司成立以总经理组长的消防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部门经理及安全主管部门有关人员。
第五条各部门、各班组均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设防火责任人。
公司的防火责任人由总经理担任,各部门防火责任人由各部门行政主要领导担任,班组的防火责任人分别由班组长担任。
此外,各生班组和要害工作部位设立负责抓消防工作的兼职防火安全员。
第六条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要建立义务消防队,以防在万一发生火灾及专业消防队未到达前,能起到控制火势漫延或把火扑灭在初起阶段的作用。
第三章防火安全职责第七条全体职工都应增强消防意识并有安全防火的责任和义务。
第八条公司防火责任人和各班组的防火责任人分别对本公司和本班组的防火安全负责。
第九条各级防火安全责任人的职责是:1.贯彻上级的消防工作指示,严格执行国家消防法规;2.将消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与生、经营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3.执行防火安全制度,依法纠正违章;4.协助调查火灾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条防火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是:1.处理本公司防火安全工作;2.制定本公司的防火安全制度和措施;3.组织防火安全检查,主持整改火灾事故隐患;4.组织交流经验,评比表彰先进。
消防管理工作中如何进行火灾情况的判断与评估
消防管理工作中如何进行火灾情况的判断与评估消防管理工作是确保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在火灾发生时,如何准确判断火势并进行评估,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救援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消防管理工作中如何进行火灾情况的判断与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一、火灾情况判断火灾情况的判断是指根据现场的火势、火源、烟雾等信息来推测火灾的严重程度。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判断方法:1. 视觉判断:通过观察火灾现场的火势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火灾的严重程度。
大火势燃烧迅猛,火势高而呈现鲜艳的颜色;小火势火焰较小且颜色较暗。
2. 声音判断:火灾时常常伴有爆炸声、崩裂声等特殊声音,通过听取现场的声音可以初步判断火灾的性质。
爆炸声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火灾,而崩裂声可能是建筑物结构受损导致的。
3. 烟雾判断:观察火灾现场的烟雾可以判断火灾的严重程度和燃烧物质。
浓烟常常意味着火势凶猛,燃烧物质可能为易燃物质;而轻烟可能是火势相对较小,燃烧物质可能为不易燃物质。
二、火灾情况评估火灾情况评估是指在判断火灾严重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火灾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和救援难度,从而为消防队伍采取应对措施提供指导。
下面是火灾情况评估的几个要点:1. 火灾范围评估:评估火灾的范围和扩散速度,以确定火灾影响的区域范围,同时判断火灾对周边设施、人员的危害程度。
2. 火势评估:根据火势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评估火势的发展趋势,判断火势的强弱和扑灭难度。
3. 烟雾评估:评估烟雾的浓度和性质,判断烟雾对人员健康的危害程度和扑救工作的难度。
4. 火灾建筑物评估:评估火灾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燃烧程度,判断建筑物的倒塌风险和救援难度。
5. 人员伤亡评估:评估火灾现场人员的状况和伤亡情况,为救援行动提供必要的信息。
根据以上评估结果,消防队伍可以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合理调派人员和装备,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三、火灾情况判断与评估的步骤对于消防管理工作人员来说,进行火灾情况判断与评估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
仓库消防安全管理知识
仓库消防安全管理知识仓库消防安全管理知识做好消防工作,是为了加强和创新消防管理,落实责任,强化预防,整治隐患,夯实基础,进一步提升火灾防控和灭火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有效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下面是仓库消防安全管理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一、防火安全一般知识(一)火灾的定义《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 5907-1986)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发生火灾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氧及氧化剂)、火源,即火的三要素。
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火的要素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在火灾防治中,如果能够阻断火三角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
1.可燃物:无论固体、液体、气体,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叫可燃物质。
2.助燃物质(氧及氧化剂):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叫助燃物质。
3.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叫火源。
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
(三)火灾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 5709-1985)的规定,将火灾划分为以下四类:1.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灰烬,如木材、纸张、棉、毛、麻、塑胶等火灾等;2.B类油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及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原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3.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甲烷、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锂火灾等。
通常把由电器走火、漏电打火引起的火灾称为电器火灾。
(四)仓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1.仓库作业中对取暖、加热、照明、电气等设备的运行或维护保养不当;;2.对可燃或易燃物品的使用、运输或保管不善;3.没有按规定做好使用明火的防范工作,库内吸烟、乱扔烟头、火柴棒等;4.电气设备、线路负荷过载或陈旧,乱拉乱接临时用电线;5.缺乏定期的消防安全检查,对已发现的不安全因素,未按要求及时整改;6.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7.人为破坏等。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安全知识防火基础知识与火灾报警基本概念与常识1.基本概念与常识(1)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和温度(点火源)。
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2)防火的基本措施根据燃烧条件,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结合在一起.为此,防火的基本措施是: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
消除着火源;4。
阻止火势蔓延。
(3)灭火的基本原理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4)火灾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GB5907—85《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份》,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发生的灾害。
(5)火灾的分类根据国家标准(GB4968-86《火灾分类》的规定,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6)燃烧类型燃烧有许多类型,主要是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等.(7)闪燃的概念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也就是说,液体可燃物表面会产生可燃蒸气,固态可燃物也因蒸气、升华或分解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这些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而形成可燃性气体,当遇明火时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的现象。
(8)闪点的概念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在低于某液体的闪点温度下,就不可能点燃它上面的空气和蒸气混合物。
(9)自燃的概念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着火源的作用,靠自燃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根据热的来源不同,物质的自燃可分为两种:一是本身自燃;二是受热自燃。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PPT课件
8
.
9
.
10
.
11
.
12
2.燃烧与火灾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 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 )发烟现象。
.
13
燃烧的必要条件: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 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 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只有这三个条 件同时具备,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 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
.
3
重大特大火灾案例:
1994年12月8日下午,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 在织现场文艺汇报演出,由于光柱灯烤燃纱 幕而引起火灾,当时七个安全出口仅有一个 打开,造成325人死亡、130人受伤、经济损 失211万元,其中280多名中小学生死亡。
.
4
1994年11月27日下午1时30分,辽宁 省阜新市艺苑歌舞厅营业时由于一17岁 男青年点烟后将燃烧的报纸随手扔到沙 发座下,造成特大火灾,死亡233人、烧 伤20人。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
.
1
一、我市安全生产形势
1~4月份,全市共发生企业职工伤 亡事故起数24起,死亡36人,重伤8 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 6起,下降20%;死亡人数增加2人, 上升5.8%;重伤人数增加1人,上升 14.2%。
.
2
二、火灾与燃烧
1.火灾的危害
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 烧所造成的灾害。
灾,造成死亡72人、伤47人、直接经济损失
190万元的特大火灾,这是一起典型的三合一
厂房火灾事故。
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我国最大的
麻纺企业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死亡58人、伤82人、直接经济损失650万元。
火灾事故中的燃烧原理与火源控制技巧
火灾事故中的燃烧原理与火源控制技巧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了解火灾事故中的燃烧原理及掌握火源控制技巧对于预防火灾的发生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火灾事故中的燃烧原理以及一些有效的火源控制技巧。
一、火灾事故中的燃烧原理火灾是燃烧过程的一种极端现象。
要理解火灾事故中的燃烧原理,首先需要了解燃烧的三要素:燃料、氧气和着火点。
1. 燃料:燃料是支持燃烧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常见的燃料有木材、油料、天然气等。
在火灾事故中,燃料往往起到引发火灾的作用。
2. 氧气:氧气是燃烧必需的气体,它是燃料与火源进行氧化反应的重要因素。
当氧气充足时,燃料燃烧的速度更快,火势也更猛烈。
3. 着火点:着火点也称为引燃点,是指燃料在受到一定的外界热源作用下开始燃烧的温度。
当燃料的温度达到或超过着火点时,会自行燃烧并维持燃烧状态。
火灾的发生过程主要包括着火点的形成、火焰的引燃以及火势的扩大。
当火源能够对燃料加热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时,燃烧反应就开始,并且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和烟气。
热能会进一步加热周围的燃料,使其温度也逐渐达到着火点,从而实现火势的扩大。
二、火源控制技巧为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扩大,必须掌握一些火源控制技巧,有效地处理潜在的火源。
1. 燃料管理:合理储存和使用可燃物品是防火的重要环节。
应将易燃物品与火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定期检查易燃物品的贮存情况,确保储存区域通风良好,防止积聚可燃气体。
2. 电气设备管理:电气设备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是火灾的常见起因。
使用电器时要注意插头的插拔是否良好,避免因接触不良或电流过大引发火灾。
此外,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火源监控:火源监控是指通过各种火灾探测设备监控潜在的火源。
应根据场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火灾探测器,并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4. 消防设施的完善:建筑物应安装有效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消防安全知识之灭火常识
消防安全知识之灭火常识消防平安学问之灭火常识一、火灾的四个发展时期1.火灾初起期火势会因室内氧气削减而自动减弱。
这段时间的长短,随建筑物结构及空间大小而不同。
如初起期未能灭火,火势将因门窗玻璃或其他薄弱部分的破坏,得到新奇空气补充而变大。
2.火灾成长期随着新奇空气通道的形成,火势急剧加强,室内温度飞快升高。
当火势达到肯定程度时,会在一瞬间形成一团大的火焰。
火势消失闪耀时人就很难生存了,所以成长期的长短是决定人员避难时间的重要因素。
3.火灾最盛期从火势消失闪耀开始,火灾最猛烈,持续高温达600℃-800℃。
这段时间的长短和温度高低,取决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消防平安学问最盛期过后,火势衰减,室内温度下降,烟雾消散。
仅地上堆积物的焚烧残迹在微微燃烧,火灾渐趋平静。
由于火灾有着如上的发展过程,人们可以赢得时间,尽快把火灾扑灭在初起期。
二、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人类在同火灾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也越来越多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灭火就是设法打破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三者之间的必定联系。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对火的进一步研究,形成了许多灭火理论和高效灭火方法,这为我们的灭火工作供应了诸多便利条件。
(1)冷却灭火法: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到燃烧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的方法。
水和二氧化碳是常用冷却灭火剂,水和液态二氧化碳可大量汲取燃烧热,使燃烧物温度飞快降低,达到灭火的目的。
这种方法也常被采用在平常的防火工作中。
如:掌握可燃物的存放环境温度到自燃点以下,使可燃物不致发生燃烧等。
(2)隔离法:是将燃烧物与四周的可燃物隔离,将其他可燃物疏散到平安地带,掌握火势蔓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扑救任何的固体、液体、气体火灾。
如灭火时飞快将没有燃烧的物资转移到平安地带;关闭输送可燃气体或液体的管道阀门或设备,阻挡可燃气体或液体进入燃烧区;将燃料通过阀门和管道转移到平安的储罐;拆除接近建筑物等。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整理—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二章 火灾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整理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二章火灾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知识点7 火灾的定义及其分类(一)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火灾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依据:《火灾分类》(GB/T 4968-2008),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2、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
特别重大火灾: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 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重大火灾: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较大火灾: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一般火灾: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注:“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火灾的危害:危害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
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吸烟不慎、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玩火、放火、雷击。
第三节建筑火灾发展及蔓延的机理知识点8 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热量的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火场上,可以用热通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大小,来衡量热能传递的强度。
依据传热方式的不同,热通量分为传导热通量、对流热通量和辐射热通量。
知识点9 建筑火灾烟气的流动过程火灾发生在建筑内时,烟气流动的方向通常是火势蔓延的一个主要方向。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一、控制可燃物; 二、隔绝空气; 三、消除着火源; 四、阻止火势蔓延。
15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第一节 燃烧基础知识
第二节 第三节
火灾基础知 电气防火知识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灭火器使用 高层建筑疏散与自救 常见的消防标识
18
第三节 电气防火知识 短路起火,足以导致沿途可燃物着火
19
第三节 电气防火知识
保险丝是电器线路的保护神,必须使用合格的铅 制保险丝。
严禁使用铜线或铁线
电闸刀盒盖要完整、盖 好
中山2消0 防
第三节
插头要保持良好的接触避 免接触不良,电线不要乱 拉乱接,防止短路或漏电。
电气防火知识
21
第三节 电气防火知识
4747
第四节 灭火器使用
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器的选择原则
➢ 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型、磷酸铵盐干粉型(ABC) 灭火器。
➢ 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和二氧化碳型灭 火器。
➢ 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和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 扑救D类火灾选择金属火灾专用灭火器(可订做D类干粉灭
常见易燃液体有汽油、煤油、 酒精、天那水、松节水、易燃的胶 水等。
7
第一节 燃烧基础知识
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在常温下以固态
形式存在,燃点较低,遇火受 热、撞击、摩擦或接触氧化剂 能引起燃烧的物质。
如赤磷、硫磺、松香、樟 脑、铝粉、镁粉等
8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
第一节 燃烧基础知识
第二节 第三节
火灾基础知 电气防火知识
蔓延时,应注意听广播通知,广播会告诉着火的 楼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不要一听 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动。
火灾的5个阶段分别是
火灾的5个阶段分别是火灾是一种常见而又危险的自然灾害,它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在消防安全和火灾应急管理的领域中,了解火灾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对于制定灭火救援方案、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和防止火灾扩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火灾的五个阶段分别进行介绍和讲解,以期提高公众消防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一、火源发生阶段火源发生阶段通常是指火灾最初的阶段,也是火灾最容易被控制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火源一般是由于可燃物质与热源或电源接触而引起的。
这时,火源所产生的热量和火焰尚未形成,可以很容易地用灭火器材或消防器材进行灭火或隔离,防止火灾的发生。
二、燃烧初期阶段燃烧初期阶段是指火源开始燃烧并且燃烧产生的热量开始蔓延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火灾的扩大速度非常快,并且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火焰也开始呈现出较明显的特征。
在这个阶段内,火源周围的可燃物质开始释放大量的热能,为火源提供更多的燃料和能量,火源开始向周围扩散。
三、燃烧发展阶段燃烧发展阶段是指火灾的热量和火焰逐渐扩大和加强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火灾的威力已经非常强大,可以很容易地烧毁周围的建筑物和设施。
同时,火焰的温度和强度也会变得越来越高,很容易引起燃爆和蔓延,形成大面积的火焰。
此时,需要专业的消防人员和消防器材来进行灭火和救援,防止火灾继续扩大和形成更大的危害。
四、烟火极盛阶段烟火极盛阶段是指火灾达到极限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火灾的规模已经非常大,火焰强度和烟雾浓度也会变得极高。
同时,火灾会烧光周围所有可燃物质,这样的情况下,火源的燃料就会开始变得稀缺,火焰会逐渐减弱,但是烟雾会变得越来越浓,阻碍了消防员的视线,极大地增加了救援难度。
五、余热消散阶段余热消散阶段是指火灾熄灭后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消防人员需要对火灾现场进行彻底的检查和清理,以保证残留的余热和烟雾没有引起二次火灾。
同时,还需要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查明事故成因,及时修复火灾遗留问题,预防火灾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炸:广义的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 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巨大能量,或是气体、 蒸汽在瞬间气化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从消防上说,爆炸 是燃烧现象之一,是瞬间燃烧,同时生成大量热和气体, 并以很大的压力向四周扩散的现象。
消防安全管理之
燃烧与火灾
主讲人:李毅
燃烧的条件
燃烧
要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 3、着火源
1、可燃物
燃烧
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剧烈反应的
物质,或者说能在常温常压状态下的空气中发生 燃烧的物质,都叫可燃物。如氢气、液化气、乙 炔、酒精、汽油、木材、棉花、钾、钠等。
1、按燃烧物质的特性分:A、B、C、D四类。 2、按火灾损失分: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
三类。
谢谢
2、助燃物
燃烧
助燃物实际上是氧化剂,是指与可燃物作用
能支持和导致燃烧的物质。如氧气、氯气、氯酸 钾、高锰酸钾、过氧化钠等。最常见的是空气, 大多数燃烧都是发生在空气中,这是由于空气中 含有21%的氧气,足以支持可燃物燃烧。
3、着火源
燃烧
着火源是指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热能源。常
见的着火源主要有明火、赤热体、火星、电火花 或电弧、高温或化学反应热等。
燃烧产物一般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 氧化二硫和水蒸气等。
燃烧的类型
1、闪燃 2、着火 3、自燃 4、爆炸
燃烧
闪燃:在一定温度下,燃烧液体(含能蒸发的部分可燃固 体,如石蜡、樟脑、萘等)产生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达 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烧的现象。
火灾
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由燃烧引起的, 因燃烧造成的,凡在时间或 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 成的灾害,都为火灾。
火灾
影响火灾发生的因素
1、气候 2、环境 3、人 4、管理
火灾
常见火灾原因
1、电气 3、违反安全规定 5、放火 7、自燃
2、生活用火不慎 4、吸烟 6、玩火 8、其他
火灾
火灾分类
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
在防火工作中,主要采取的基本措施有:
1、控制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消除着火源、 4、组织火势蔓延。
在灭火工作中,主要采取的基本方法有:
1、隔离法。 3、冷却法。
2、窒息法。 4、抑制法。
燃烧
燃烧产物
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汽和固体物质,叫做燃烧 的产物。燃烧产物特别是烟雾对人的影响很大,往往 使人中毒或窒息而死亡。据验证,火灾中死亡的人员, 多数并不是被烧死的,而是烟雾中毒或缺氧窒息的。 这种原因一般占火灾中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有时高 达70%。在地下建筑和封闭性建筑火灾中,尤其严重。 实践证明,所有可燃物都能产生有毒的烟雾,或者说 燃烧产生的所有烟雾都有毒或使人窒息,在氧气不足 的情况下尤其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