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画与日本动画设计思维的几个特征.

合集下载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比照分析摘要:动画作品已经成为当前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动画人物形象也已经成为影视形象塑造中的重要局部。

与其他影视作品一样,动画作品也深受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风俗的影响,这就导致了东西方在动画人物设计上的一些显著差异。

本文主要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进展比照和分析。

关键词: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比照一、动画人物的时代属性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电影动画作品的出现,电影动画开场得到了广阔观众的承受和认可,电影动画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在观众的心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影视动画的开展,已经经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影视动画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开展,这对于当时正处于混乱中的旧中国来说,是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难能可贵的成就。

20世纪20年代,万氏兄弟的广告动画"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开启了中国影视动画开展的里程,一直到80年代,这是中国动画自我探索、发现的重要过程,在这期间,取得过辉煌,也陷入过艺术开展的低谷。

1956年,由美术电影厂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就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节获奖。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画创作开展的黄金时期,拍出了一批中国美术电影历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如除了蜚声国际的"大闹天宫"以外,"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也建立了中国影视动画的良好口碑。

但是这种早期的辉煌在中国影视动画的开展史并未能持续下去,特别是在整个中国社会陷入巨大的政治风暴以后,文化的开展出现了整体性的断层。

影视动画也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遭受到了消灭性的打击。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动画业才又进入一个全面复兴的时期。

但是随着日本动画产业的蓬勃兴起,美国迪斯尼公司大手笔制作的侵袭,中国的影视动画在近十几年以来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上,不仅没有特别优秀的作品能够走向国际打造中国特色,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自己国家的观众,也没能奉献出特别优秀的影视动画大餐,在现在成长起来的"80、90后〞里,关于影视动画的记忆,他们可能更记得的是日本的"樱桃小丸子""聪明的一休""灌篮高手""千与千寻"以及美国迪斯尼的"猫和老鼠"等影视动画作品。

《动画概论》第4章-王宁,杨宝容

《动画概论》第4章-王宁,杨宝容

– 宗教故事,代表作《佛陀》
手冢治虫的成就
• 首创性
A. 1963年,手冢治虫的彩色动画电视系列片《铁臂阿童 木》在富士台播出,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部为电视制 作的动画片 B. 《宝马王子》(又译《蓝宝石王子》、《缎带骑士》
)是一部以女孩子为对象制作的动画片,因而成为日
本动画史上第一部“少女动画”。
手冢治虫的成就
• 哲理性
– 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表现人与机器的关系
4.3 日本动画
4.3.2 日本动画艺术家
(2)宫崎骏
4.3 日本动画
4.3.2 日本动画艺术家
(3)大友克洋
年份 1988年 1991年 作品名 《阿基拉》 《老人Z》 担任职务 编剧导演 编剧、机械设 定 总导演、机械 设定 编剧
《大闹画室》 万氏三兄弟
1935
《骆驼献舞》 万氏三兄弟
1941
《铁扇公主》 万籁鸣、万 古蟾、万超 尘(万氏三 兄弟)
我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 继《白雪公主》、《小人国》、 《木偶奇遇记》之后世界影坛的 第四部动画长片,深刻影响了日 后中国动画片的发展
(2)、中国动画的辉煌期 • 原有动画形式的继承发扬
国家的文化、人民以及其他种种面貌。
• “国家电影局是加拿大的眼,其存在是为了制作、表现大
众关切的电影,那些看起来使我们不同的电影,透过电影
的流通,让世界来了解加拿大和它的全部。”
4.4 加拿大动画
4.4.2 加拿大动画的特点
(1)实验色彩浓厚
(2)多元文化共存
(3)内涵丰富
4.4 加拿大动画
4.4.3 加拿大动画艺术家
辉煌时期的作品 《骄傲的将军》、 《大闹天宫》
《小鲤鱼跳龙门》、 《牧笛》 《小蝌蚪找妈妈》、《牧笛》 《没头脑和不高兴》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不同国家的动画电影有着不同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点:- 美国动画电影:以幽默、搞笑和冒险为主要特点,通常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震撼的音乐。

美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通常比较夸张,形象设计也比较鲜明,如《冰雪奇缘》《狮子王》等。

- 日本动画电影:以其精美的画面、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

日本动画电影通常注重细节和人物刻画,并以其独特的动画风格和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如《千与千寻》《你的名字》等。

- 法国动画电影:以其浪漫、奇幻和幽默为主要特点,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觉效果。

法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通常比较优雅,如《美女与野兽》《小王子》等。

- 中国动画电影:以其传统文化元素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中国动画电影通常注重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的改编,如《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 韩国动画电影:以其温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受到观众的喜爱。

韩国动画电影通常以家庭为主题,强调家庭、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如《鸡妈鸭仔》《五岁庵》等。

举例对比分析中,美,英,三国动画艺术特色

举例对比分析中,美,英,三国动画艺术特色

举例对比分析中,美,英,三国动画艺术特色动画艺术是19世纪末以来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各门类艺术结合的产物。

动画艺术创作正在很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由于世界各地区经济、文化、政治和地理环境的发展不平衡,导致各个国家的动画创作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和差异。

动画自产生之日起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区域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

中国动画在中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有了一定发展,且与外国动画相比,又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

下面我们就以中、美、日三国为例,比较三国之间动画创作的差异,以期对我国民族动画艺术的发展得到一些启示。

动画艺术是指艺术家运用技术和艺术手段,使静止的角色形象活动起来,并赋予生命的艺术形式。

它主要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并借助于象征和想象,去反映人们的理想、生活和愿望,是一种具有高度假定性的艺术。

动画中的形象和空间环境遇用绘画、雕塑等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采用逐格拍摄的方法摄制而成。

如中国的《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和美国的《白雪公主》、《狮子王》等影片都属于这种方法。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用三维软件(Maya、3DMAX等软件)制作的动画片越来越多,它是通过计算机创建得的数字模型生成的,有真实空间感的背景和立体的人物造型,具有逼真性的特点并有强烈的视听震撼力。

像迪斯尼出品的《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和《怪物公司》都属此类。

无论上面的那种制作方法其生成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

从20世纪20年代,“万氏兄弟”摄制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开始,揭开了中国动画片发展的序幕。

中国动画至今已走过了80余年。

中国的动画事业也犹如一叶扁舟,在历史的长河中,驶出了极不平静的历程。

1941年,“万氏兄弟”摄制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国内外上映,在亚洲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奠定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

1948年摄制的动画片《瓮中捉鳖》为新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中国,欧洲,日本影视动画音乐思维的异同

美国,中国,欧洲,日本影视动画音乐思维的异同

美国,中国,欧洲,日本影视动画音乐思维的异同“you see it.you hear it,you believe it”这是出自迪士尼公司的一句话,意思是看到,听到,然后相信。

而这句话,正是强调了声画结合对于动画片的重要性。

声音对于动画片的意义重大,可以说是动画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与画面的结合给动画带来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和更真实的环境,也带来了更有趣的故事和更真实、讨人喜欢的角色。

动画片和真人电影不同,动画片的角色和环境都是虚拟的,动画片中的配音不仅赋予无生命的动画角色以生命力,而且使虚拟的环境呈现出真实性。

也就是说,动画被赋予了声音才使片中的世界更加真实可信。

我们都知道,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丰富的文化孕育了多彩的音乐。

而各国文化的差异,使得各国的影视动画音乐也各有特色。

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说在世界动画领域中,中国的经典水墨动画可比作秋天,其清雅淡然,有秋的诗情画意;日本卡通产量庞大、类型繁多,仿佛冬日皑皑白雪之下蕴藏的丰饶宝藏;欧洲艺术动画在意蕴深度和技法创新方面的追求,犹如炎炎夏日般执著热烈;而最近似于春天的,则莫如单纯明朗、充满欢乐的美国动画了,单听那处处可闻的美妙乐章,就叫人心情舒畅、如沐春风了。

各国动画配乐,恰如春夏秋冬,四季皆美景,只是美得各具特色。

那让我们先从动画配乐中的春天,美国动画音乐说起。

美国动画一般采用变化多样的音乐形式配合鲜丽可人的动画形象、妙趣横生的行为和情节来实现艺术价值。

影片通常自始至终都设置完全对应画面内容的夸张音乐,以音乐增强画面动作、情景的表现力和趣味性,追求最大限度的视听刺激,靠这点抓住少年儿童的注意力。

自最初的迪斯尼开始,到如今的华纳、梦工厂、皮克斯等群雄竞力,美国动画佳作无数,但传播快乐和欢笑的创作宗旨始终不变,既吸引了全球票房,也捕获了无数颗童心。

从喜剧短片到剧情长片,从童话般温暖的传统经典到后现代意味十足的另类佳作,故事翻新迭出、情节求新求异,但是音乐一如既往,旋律始终优美、曲调始终动听,可谓春色如歌、乐似春意,叫人不由得赏心悦耳。

中日美动画对比

中日美动画对比

中日美动画一、美日中主要艺术特征(1)美国主要艺术特征迪斯尼风格的美国动画。

迪斯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决定了美国动画片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鲜明风格。

迪斯尼动画的特点包括: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生动夸张,音乐优美动听,适合绝大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2)日本主要艺术特征手冢治虫首创借用电影镜头语言来绘制漫画,在有限经费的情况下,一有限的资源,制造出无限的效果.手冢治虫作品强调“人性”,成为日本动画的奠基精神。

作品中的角色多半具备复杂多面的性格,好人也有利欲熏心的时候,坏人也有动恻隐之心的时候。

即使不用煽情的手法美化人性,故事也会表现了他对人性的信心与期待。

宫崎骏不参照迪斯尼模式,每一部电影都有不同的故事结构、发展节奏和基调。

宫崎骏带领其工作室试用质朴的镜头语言,制作出精致细腻的绘画风格。

其作品富有深切的人文情怀、环保意识,是日本商业动画中的一股清泉。

(3)中国主要艺术特征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来自于中国的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深受中国哲学、美学思想影响。

中国动画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就是“写意”。

一是情节的写意。

与别的国家相比较,中国动画片在情节设计上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例如打斗动作中不是在于你死我活的结果,而是将打斗动作想舞蹈一样来表演。

而这种以舞蹈形式来演绎战斗场面的美术特征根源在于中国传统京剧将具体化的情节转化为象征性动作的表达方式。

二是动作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中的动画设计注重“功能性”而不是“合理性”。

常常把现实的动作加以线条意象化,将日常动作转化为写意的表演。

三是主题的写意.中国动画片赋予寓教于乐的使命,往往通过幻想的故事表现深刻的主题。

主题往往含蓄、隐晦不像西方善恶二元独立。

二、中外动画审美与创作风格1。

美国动画的审美景观与创作风格(1)迪斯尼的动物美学“一切都始于一只老鼠。

"这是沃尔特·迪斯尼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因为在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的主角就是米老鼠米奇.在迪斯尼动画创作的早期,动物明星占据了重要的分量,其中最知名的明星莫过于米老鼠和唐老鸭了.随后增加了更多与米老鼠共同成为迪斯尼那一时代的动物明星,例如唐老鸭、高飞狗、小飞象等等。

动画概论课件——03 动画概论第三章中美日动画艺术特征

动画概论课件——03 动画概论第三章中美日动画艺术特征

第三节 日本动画的艺7 《灌篮高手》剧照
图3-8 《名侦探柯南》剧照
图3-9 《浪客剑心》剧照
第三节 日本动画的艺术特征
图3-10 《美少女战士》
图3-11 《铁臂阿童木》
图3-12 《机动战士高达》
第三节 日本动画的艺术特征
图3-14 《蜡笔小新》
图3-13《樱桃小丸子》
第一节 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
三、对民族绘画形式与民间工艺美术形式的追求、探索、借鉴
我国许多动画电影家出身于“美术行伍”,传统绘画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而中国丰 厚的绘画遗产为动画的“民族化”提供了纷繁多样的美术风格,因此对民族艺术形式的 挖掘和利用便体现在动画创作的方方面面。 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不断涌现,其中最优秀的代表是表现形式上独树一帜的水墨动画。 《山水情》充分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的特色,把中国画的形、神、气、物通过动画的形式 表现出来,可以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类型。
日本动画创业初期在制作上形成了“经济”和“迅速”两大特点。其早期倾向于以剧 情为主,认为只要故事脉络清晰,动画中的人物动态不够流畅也无大碍,更由于电视 动画存在时间和制作预算等限制,因此对于每秒的帧数不得不加以控制。与美国动画 相比,日本动画在动作的连续性和流畅感方面明显地处于劣势,美国动画的动作偏软, 日本的则偏硬;美国动画是为了表现动作而表现动作,日本动画表现动作是为了表现 剧情。
图3-1 《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第二节 美国动画的创作特征
一、早期及中期
在这一时期,迪士尼的动画以表现绘画的动作为影片的主体。 (一)主题简单 迪士尼动画的主题通常是简单的善与恶、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冲突。矛盾的解决是靠神仙 的帮助或奇迹的出现。 (二)故事简单 迪士尼动画的故事内容往往是用几乎公式化又过于滥情的手法改编而成的童话或寓言, 故事简单,没有复杂的情节。 (三)动物充当主角 迪士尼动画的角色以动物为主,而且是柔体的、没有关节的动物;角色造型全是曲线, 身体大多由圆球、圆柱等构成;角色动作强调惯性和弹性,在运动方式上是曲线运动, 以弧线和“S”形运动为主;在快动作的绘制中,预备动作和动作过头手法相当成熟,速 度线的运用也很普遍,并且主体动作的附属动作——尾随运动也做得很充分。 (四)不同的人物和动物造型 迪士尼动画的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型差别不大,大多很少变形,形象优美; 动物形象大多做大幅度的夸张,如大头、大眼、大手、大脚。 (五)手法自由 迪士尼动画没有好莱坞式的剧作法和视听语言的束缚,情节简单,镜头语言单一,运动 镜头运用较少,背景设计不如角色重要。

影视动画的民族风格特点

影视动画的民族风格特点

三、欧洲:执着的艺术追求 与美国动画、日本动画相比,欧洲动画少了些世俗的商业味道,多了 些艺术性、哲理性,欧洲的动画如同欧洲的文化传统,带着诗人般的浪 漫气质,在不乏幽默中更多体现的是对人、对生命的关注以及哲学意义 上的思考。 欧洲的动画如同欧洲的电影,豪华而不奢侈。从来不依靠大制作、明 星配音、华丽的主题曲、商业化的主人公塑造、曲折的命运历程、唯美 的影像风格来吸引观众。内心的灵光、童心、趣味、境界、观念,支撑 他们去做真正属于自己的动画。在他们手中,动画是一种自由的表达方 式,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父亲与女儿》(漫画原作者为英国动画家麦克度朵,同名电影由荷 兰动画家迈克尔执导,曾获得2001年奥斯卡最佳短片动画和英国电影 奖最佳短片):父亲与女儿轮回似的寓意,寻找心灵的归宿——爱你的 人远去了,爱烙在心底…… 超现实主义结尾情感宣泄
动画形象也完全本土化:峨冠博带、行走驾云的太白金星;时而钻出 地面、爱管闲事、矮得像地缸似的土地爷;手持如意金箍棒、一个筋斗 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还有顺风耳、千里眼、人参娃娃等。这些植根于 中国神话、童话、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动画形象,全然土生土长。
四、中国:独特的中国学派
形式不拘一格也是中国动画片的特点。五千年悠久文明史形成的丰厚 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不同风格的中国动画作品,带来了中国动画片百花 齐放的格局。即便同是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用的是齐白石的 画意,《牧笛》取的是李可染的笔法。这使中国动画片在风格、手法及 表现形式上千姿百态,从而得以独立于世界动画之林。
四、中国:独特的中国学派 中国艺术崇尚“神似”,以看似“不似”之形来求“真似”之神,取 形中之意,寓意于象。这种写意品性自然延伸进入动画创作领域,从而 造就了中国学派意象化的视觉特征。 中国学派正是以娴熟的线条艺术,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意象造型,使 画面具有浓郁的民族气质。对衣服的处理(如《大闹天宫》中的仙女飘 带、衣袂)承继了中国传统人物画法,有“吴带当风”之遗韵;勾勒山 岳、祥云、水波时(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线条变化异常丰 富,极具表现力。

美国日本动画特征比较吧

美国日本动画特征比较吧

美国日本的动画特点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

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

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

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小马王斯皮尔特和怪物史莱克,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球人稔熟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

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日本动画是指日本动画制作公司制作的动画,其动画风格特征与美国动画不尽相同。

日本动画以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多姿多彩的图像,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为特色。

故事通常有着各种不同的故事背景,针对较大范围的观众群。

日本动画的传播手法包括电视播送,依靠诸如DVD之类的媒介分发,或者结合到电子游戏之内。

日本动画常常受到日式漫画的影响。

第一套广泛流行的动画连续剧是手冢治虫的《原子小金刚》(1963)。

1969年开始播放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梦》,迄今已创作超过四十年,而且还曾登上过《时代杂志》,可说是卡通里的常青树。

让我们从《哈尔的移动城堡》回溯至开始便可以非常客观的承认:宫崎骏是日本动画产业的中流砥柱,一个最优秀的折中主义者,从手法来看,它的艺术语言一点也算不上前卫,他一直是在别人的实验基础上耐心打磨,然而就是这样,他的技巧反而让更多的人领略到。

或许宫崎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他明白要想让世人警醒,那他的语言反而要温和,因为过分刺耳的呐喊有时会让脆弱的人类掩起耳朵。

对美国和日本动画的一些分析

对美国和日本动画的一些分析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美国主流动画严格禁忌不同种族之间的婚恋,杀人,复仇。反面人物总是被冥冥中的上帝惩罚,而不是某一具体的人,如《美女与野兽》中,野蛮的猎手加斯顿失手掉下深渊,《钟楼怪人》弗罗洛主教从巴黎圣母院的顶楼坠落等。同时美国动画注重个人主义,崇尚自由, 狮子王,蜘蛛侠,绿巨人等等,大都反应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主题。在画面人物设计上,好莱坞的3D动画电影在追求“外观”真实性的同时,也并没有丧失角色塑造的趣味性:那些3D角色在细节无限追求“逼真”的同时,整体形象设计上又具有传神的夸张性,往往能将角色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怪物史莱客》、《汽车总动员》等创造造型怪趣而细腻的3D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小马王斯皮尔特和怪物史莱克,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球人稔熟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日本动画是指日本动画制作公司制作的动画,其动画风格特征与美国动画不尽相同。日本动画以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多姿多彩的图像,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为特色。故事通常有着各种不同的故事背景,针对较大范围的观众群。日本动画的传播手法包括电视播送,依靠诸如DVD之类的媒介分发,或者结合到电子游戏之内。日本动画常常受到日式漫画的影响。第一套广泛流行的动画连续剧是手冢治虫的《原子小金刚》(1963)。1969年开始播放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梦》,迄今已创作超过四十年,而且还曾登上过《时代杂志》,可说是卡通里的常青树。让我们从《哈尔的移动城堡》回溯至开始便可以非常客观的承认:宫崎骏是日本动画产业的中流砥柱,一个最优秀的折中主义者,从手法来看,它的艺术语言一点也算不上前卫,他一直是在别人的实验基础上耐心打磨,然而就是这样,他的技巧反而让更多的人领略到。或许宫崎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他明白要想让世人警醒,那他的语言反而要温和,因为过分刺耳的呐喊有时会让脆弱的人类掩起耳朵。或许宫崎骏吃了折中主义的亏,那使他不能成为一个耕耘者,但宫崎骏更多的占了折中主义的便宜,他成了一个收获者。其次,他完美的把握了现实和想象的平衡,他让人知道想象世界的美好,一切如天花乱坠。看他的作品,就好像在人类狭窄的后脑上开了一扇广阔的天窗,让人不由自主的相信想象的力量,因为想象的存在是借以人与神比肩的理由。从开始到现在的所有作品,宫崎骏思想是一以贯之且辩证发展着的,他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艺术观都有着明晰的脉络,最终都为了构建那个完美的宫崎骏世界而努力!现在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暧昧,好恶难辨,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就是我制作电影时所考虑的。”——(《千与千寻》宫崎骏)

《动画概论》知识点总结.

《动画概论》知识点总结.

Chapter1动画概论1、动画的定义:动画片是一种以“逐格拍摄”为基础的基本摄制方法,并以一定的美术形式作为其内容载体的影片样式。

2、动画的本质:(1)创造性的塑造各种造型并赋予各种形象及符号以生命力;(2)创造性的应用“动的语言”,(3)用各种千变万化的动作来表述一切事物;创造性的表达人们可能持有的任何思维。

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3、动画的特征:(1)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2)动画是画出来的运动艺术;(3)动画是假定性艺术;(4)电影语言是决定动画片质量的关键;(5)动画的幽默;(6)夸张变形是动画的法宝;(7)拟人化的手法4、动画的假定性:(1)画面表现形象的假定性;(2)画面表现动作的假定性;(3)画面表现环境的假定性;(4)画面表现摄影的假定性;(5)画面表现形式的假定性。

5、动画的夸张性:(1)创作上的夸张:情节的夸张、构思的夸张、造型的夸张、形态的夸张。

(2)制作上的夸:张动作的夸张;物理性夸张;速度夸张;变形。

6、动画的分类:按传媒类型:影院动画、电视动画、网络动画按工艺类型:手绘动画、定格动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7、影院动画的特点(1)选题:有自编也有改编,多取材于经典文学作品。

(2)结构:①与戏剧相似:开端一一发展一一高潮一一结局;②冲突多为正与邪的二元对立(3)人物:具有典型性、层次性(4)音乐:具有感染力的主题曲(5)画面:大多采用数字技术Chapter2动画及其艺术形式1、动画的镜头特点:(1)利用分层来表达纵深感(2)多采用散点透视2、动画的光效特点:(1)多采用柔和的光效(2)戏剧化的光效(2)分明暗3、动画的表演特点:(1)采用仿真表演(2)程式化的表演(戏曲、歌舞剧)(3)偶类片中仿真与艺术的结合。

4、单线平涂:通过勾勒线条,然后在线条围成的区域内填色的绘制工艺。

浅析美国动画和日本动画剧情及台词表达方式之异同

浅析美国动画和日本动画剧情及台词表达方式之异同

不过这 也促成 了日本动 画能够在 画面上有超越 动作 、 神 态本 身
的更佳表现 。因此, 对 动画角色 内心 世界 的细致描摹 , 是 日本动 画的一大特色 , 也是 区分 日本动画与美 国动画的主要标 志之 一。 美 国动 画在迪 斯尼公 司成功 的带动下 , 在投 资上也越 来越
性格特 点 , 从 而很好地 赢得各个年龄段 的受众 的青 睐。 《 海贼王》
要如镦 唷斯 完
浅析 美国动画和 日本动画 剧情及 台词 表达方式之异 同
口江 晨 张 兴 刘 琼。
摘 要: 动 画经过 几百年的发展和演 变, 美国和 日本动 画在 当今世界 的动画市场上 占据 了绝 大部分份额 。它们各 自坚持 着 自己
鲜明的风格特征 , 并 良好地发展壮 大成 为全球动 画业发展的两面旗帜。 关键 词 : 美国动画 日本动画 剧 情 台词 表达方式
果 没有搞 笑的剧 情和 台词 支撑 , 是 不会有 那 么多观 众喜爱 的。
达到 一个更高 的 目标。从最 早《 圣斗士 星矢》 《 足球 小将》 到《 灌 篮高手 》 《 火影 忍者》 《 海贼王》 等就体 现 了团队的力量。他 们也
许并没有美 国大片里倒三角那样 的完美身材和拯 救地球 的超凡 能 力, 也 许每个人 都有 自己的缺点和 短处 , 但 他们 能互相协作 、 取长 补短 , 存大 同, 求小异 , 最终达 到共 同 目标 。这也 要求作者 在 动画 的人 物设定上花 费更 多时间进行构 思 、 设计 。同一个 团 队的人物 既要大体 上 同一 , 也要分 别有 自己突 出的外貌 特征和
动画片的剧本 、 台词。看过《 名侦探柯南》 的人都 知道 , 这 部动画 片是根据青 山刚昌创作 的侦 探漫 画《 名 侦探 柯南》 改编的动画作 品, 于1 9 9 6 年1 月 8日开始在 日本读 卖电视 台播放 。 片中很 多

中日美动画之比较

中日美动画之比较

中日美动画之比较作者:李博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13期【摘要】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了对动作捕捉,人们会将野牛奔跑画在岩壁上,以作分析,而动画就是这种行为发展的最终形式,动画发展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这不断变化的百年间,各国对于动画的发展,也呈现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由于各国的经济、形式、文化等因素不同,各国动画的风格、针对性也都不同。

而动画在各国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也不可小视。

【关键词】动画;音效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3-0102-02一、中日美三国动画艺术特征(一)中国动画艺术特征中国动画的文化渊源颇深,民族特色的动画是中国动画的精神和个性,而形式与内容相统一,二者相辅相成,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不能离开内容谈形式,也不能避开形式谈内容。

而正是这样的前提,以深厚的历史为载体,中国动画出现了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意向,也正是这样的条件,中国动画的独特也在国际上被认可。

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归结到底,是民族底蕴作为载体,这也是中国动画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必不可少条件。

(二)日本动画的艺术特征日本动画第一特点是唯美,而画面感下,日本动画重在对人表现,处处围绕都是人物内心世界,日本动画中常见到人物内心独白,而这也是日本动画特点。

我与他人,人与人之间,是信任,团结还是猜忌,争吵,在日本动画中有思考性的那个点就是人性。

众所周知日本只有一个大和民族,日本人崇尚团结,团结在日本动画中也常常可见,拿《蜡笔小新》这部点击量相当大动画来说,小新和他的伙伴,总是团结在一起解决事情,而就算他们向日葵小班和玫瑰大班发生争执时,孝心也会将矛盾淡化,最终双方总会达成平和,这也是日本动画特点,大部分动画都会出现坏人和好人,当坏人动了坏心眼,好人的责任感也会让事情平息,这种细腻的人心思与任务性情,也正是日本动漫的特点。

(三)美国动画的艺术特征美国动画的人物,都是浓郁的欧美风,在世界上也是特点鲜明,女性画法多身材曲线明显,与时俱进,大眼睛,男性画法多事身材魁梧,肩宽,棱角分明,而美国动画不光是人物设定风格,其剧情故事曲折,音乐背景流畅,老少通吃的乐趣点,是美国动画的又一特点。

中、日、美动画设计风格的比较研究

中、日、美动画设计风格的比较研究

融入 中国的动画设 计 当中。 创作 出真正属于 中国的优秀的动画影 片。 ; 设计风格
中图分类号 : J 9 5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0 5 4 7 ( 2 0 l 3 ) 0 4 一 O l O l - O 2 主题 置 于 影 片 之 中 , 让 受众 自己 去体 会理 解 。 因此, 美 国 动 画 的 目的 很 单 纯 , 只 是 为 了给 受 众 带 去 快 乐 , 让 受 众 在 欣 赏 影 片后依 然 对 生 活 充 满 美好 的 希 望 , 用 快 乐 的 心 情去感受生活的真善美。 二、 独 特 的 日本 民 族 文 化 风 格 动 画 谈到动画影片 , 我 不 得 不 提 到 世 界 另 一 个 动 画 大 国 日本 。 它 是典 型 的 东 方 思 想 国 家 , 历 史 悠 久 有 着 丰 富 的 历史文化遗产 , 虽 然 有 的 很 多 的物 质 文 化 遗 产 是 从 别 的 国 家 汲取 而 来 的 , 但 是 同 样 在 悠 久 的历 史 长 河 中逐 渐 被 吸 收倍 融合, 形成 了 日本独 特 的民族思想 , 日本人 有很 深 的 民族 自豪 感 , 常 以 这 些 民 族 性 思 想 为 荣, 而 这 一 切 又 被有意或无意的体现到动画 中。 在 日本动画中我们经常 能够发现 , 比如 说 《 圣斗 士 星 矢 > , 中提 倡 的 “ 忠君 ” 思想。 < 火影忍者 > 中提倡 的“ 血统 ” 思想。民族精神来 自于历史 的 发 展和 文 化 的 积淀 。日本 是 世 界 上君 主 立 宪制 最 为 悠 久 的国家之一 , 深 受 其 影 响 君 主 是 神 的 赋 予 。 因此 “ 皇 权” 至上 , 血 统 胜 于 努 力 想法 。 在设计风格上更是将 “ 浮世 绘” 的 融入 其 中 , 无 论 是 场景的设计 , 还是 色彩搭 配 , 无一不受其影响。 唯美的画 风, 对 自然 的热 爱 和 崇敬 , 在 对 女 性 角 色 上 塑 造 上 都 有 着 自 己典 型 的特 征 。日本 动 画 常 常 画面 阴柔 、 唯美, 让 人 感 觉 到 其 中的 淡 淡 哀 伤 , 这 是 受 到东 方思 想 的影 响 而 形 成 的, 因 此 在 日本 动 画 影 片 中 一般 以正 剧 、 悲剧 的题 材 为主。 如 日本 动 画 电影 大 师 宫 崎 骏 的 《 天 空之 城 》 、 < 风 之

中日美动画差别

中日美动画差别

中日美动画差别从动画这门艺术产生至今,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间,世界各国的动画业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

为美国动画乃至世界动画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当数迪斯尼公司。

Mickey 和他的创造者沃尔特·迪斯尼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一股动画旋风。

随着迪斯尼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梦工厂”等动画新锐的逐渐崛起,一部部的动画精品纷纷问世。

美国动画的风格也日益凸现。

(1)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注重细节刻画,适合大众审美口味且音乐优美动听。

1937年,迪斯尼出品了电影史上首部长篇剧情卡通片《白雪公主》,还有皮克萨(Pixar)出品的《海底总动员》,迪斯尼的《花木兰》,“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等影片,都以其感人,曲折的剧情吸引着观众(2)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要。

1937年出品的彩色动画《白雪公主》,白雪公主的美丽善良,七个小矮人的活泼可爱和白马王子的英俊潇洒以及影片的美好结局都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并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3)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型差别不大,形象优美。

花木兰,无论从外貌特征,衣着打扮,以及其孝顺勇敢的优点都与亚洲人的审美相符。

丹凤眼,柳叶眉,小嘴巴,黄皮肤,黝黑的头发更是典型的中国古典美女形象。

(4)动物形象都大幅度夸张“梦工厂”于2004年出品年的《怪物史莱克》中的主人公史莱克,他庞大的身躯,及与之不相称的小头和一双硕大的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分淘人喜爱。

经历了70年的风风雨雨,日本动画一其独特的方式完成了它在艺术舞台上的独幕表演。

归纳起来,日本动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日本动画的风格更适合情感表达含蓄的东方国家观众。

(2)日本动画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超现实主义和现实的差异,使之很好的结合,具有科幻或魔幻的因素。

(3)日本动画注重精神层面的事情,体现为对人的感情生活的关注。

如《Orange Road》《Touch》《H2》等都已被国内动漫观众所稔知。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摘要: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国产动画片在走“民族化之路”上有过辉煌的历史,许多影片在世界上频频获得大奖,享有“中国学派”的美誉。

《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大闹天宫》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片在表现上分别借鉴和采用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体现出了强烈的东方文化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对当时民族化探索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现在我们从动画的不同的方面探讨一下中国动画与外国的动画的不同之处。

分别动画的风格特点、创造观念、审美趣昧、角色造型进行一些个人观点的分析,更主要的是通过比较分析,从中获得一些借鉴性意见,找出中国影视动画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更好的学习国外影视动画先进的发展经验,以期对国产影视动画在题材和观念的更新上、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紧密结合的道路上如何前行能够有更为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风格特点、创造观念、审美趣昧。

角色造型中国动画片风格特点:1.题材内容严肃:相比较而言,国产片从内容上,有政治性的、有教育热爱集体的、有教人向上的、有正义战胜邪恶的等等。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内容非常严肃,以育人为主。

2.含蓄的幽默感:幽默感少应该属于我们民族的特点,长期的儒教思想的禁锢,使我们的文化趋向于以正统教育为主,仅有的幽默感都体现在语言上,片子当中能引人发笑的是通过语言,很少在形体上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中国人很内向,不轻易用动作指示于人。

像《过猴山》这样形体幽默的片子少之又少。

实际上,我国语言上的幽默也是很含蓄的。

3.卡通形象正统:我们的卡通形象设计通常都是规规矩矩的,比如哪吒、神笔马良、小号手等。

虽然也有《三个和尚》这样的形象设计,但毕竟不能成为主流。

4.艺术性强:我国早期的动画片对艺术性的要求非常高,创作非常严谨。

《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山水情》等体现了我国的多种艺术形式,而且栩栩如生,比如展现的绘画艺术、京剧艺术等,民族性,民族风格较强。

5.商业意识淡薄:早期动画制作单位是国营企业,不必考虑商业运作,现在开始考虑动画片要盈利的问题了,但由于起步较晚,各方面因素制约着形成产业化规模的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动画与日本动画设计思维的几个特征您正在浏览的美术论文是美国动画与日本动画设计思维的几个特征内容摘要:本文希望通过对美国与日本部分经典动画作品的对比,探索动画创作中内容设计与造型设计等方面的规律。

这些规律的表现有时是明显的,有时是隐蔽的,其形成原因总的看来是文化心理的差异在艺术设计的整体规划与具体造型上的反映。

关键词:动画设计思维美国与日本虽然都是动画大国,但他们的动画设计艺术思想、艺术思维、艺术内蕴、表达形式都有很大的差异。

可以对比的内容很多,我们这里就择其关键和重要的内容进行对比,以期更清晰地认识美国、日本动画艺术强劲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作为其动力的动画艺术设计思维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从总体情形看,日本动画始终都受西方的影响,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技法。

而其中受影响最小的应当是宫崎峻。

也就是说,宫崎峻的作品是最具日本特色的,是日本式的(也可以说是东方式的)思想、思维与动画结合的产物。

有人说宫崎峻开创了动画的另一种美学形态是有道理的,这是一种既不同于其它日本动画,也不同于西方动画的美学形态。

宫崎峻的动画是最具东方的、日本的艺术美感的。

相比之下,日本的其它动画作品受西方动画的影响痕迹都比较明显,这就削弱了其东方美的内涵。

动画艺术的思想底蕴是由不同文化的哲学思想进化来的,对于那些有着较为明确的思想底蕴的动画大片,片中思想的文化地域性是明显的。

西方动画倾向于人本的底蕴 ;宫崎峻动画比较重视自然与人性及其关系。

“人本”的思想是典型的西方文化产物,虽然在其它文化中也可以寻见“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子,但就其本原性与系统性来看,人本思想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最深层的底蕴与动力。

所以,如果看动画艺术中的“人本”思想底蕴表现,欧美动画表现得无疑最为充分。

(当然,在其它类型的电影艺术及其它种类的艺术中这种表现也是明显的和充分的,这里不做研究)西方文化历来企图把神与人平等对待,在直面人类最深层的困境时,他们往往对人的力量进行强调。

例如克里斯·德拉帕特执导的作品《盖娜》(KAENA),这是一部科幻片,描写少女盖娜如何觉醒并反抗所谓的“上帝”,最后解救平凡的村民们,使他们过上自主、幸福的生活。

在面对环境和自然所展现的上帝一样的力量时,人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以宗教态度为代表——祭司所带领的平民 ;另一种是以盖娜等富有探索精神的人们为代表,他们最后取得了胜利与成功。

这是对人本精神、人的探索精神以及英雄主义精神重要性的肯定与颂扬,是西方动画(及电影)中经常表现的思想文化底蕴。

例如导演菲多·海拉的《美国实验动画作品集》(下称《实验动画》)中的《埃登》(ADEN),其表现的也是人与对象的这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女主角(更像是一个机器人)被开始的攻击弄得恐慌、疑惑,然后逐渐由防守到反击,最后由于反击的成功而沉浸在幸福中。

其思想底蕴的结构与《盖娜》很相似。

当然,“人本主义”与英雄主义有着很贴近的距离,美国动画中的英雄主义是有目共睹的,在此就不多加阐述了。

有时,西方动画也对过分发展的“人本”意识——人对对象的主动态度的过分发展进行批判,把这种“主动”的过分——也可以说是一种“惟我独尊的控制欲”描写成一种邪恶的反面力量。

例如《实验动画》中的《机器中的上帝》(GOD IN THE MACHINE)一片,挖煤的“人”(比较善良的造型)被窗外的小鸟(象征美丽的大自然)吸引,放弃了对机器的能源供应,跟随大自然的美丽而去;愤怒的“老板”(这种控制力量的控制者),一种人类所拥有的邪恶力量的象征,显得无可奈何;但“老板”面对同样美丽的小鸟时,却显得无动于衷。

在很多动画影片中,这种“人本主义”与“人本主义”本身所涵有的悖论会成为影片的主旨,这是西方动画作品设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迪斯尼动画主要的设计思维是娱乐型,其主要目的只有一个:娱乐。

它们很少有宫崎峻动画中的那种思想底蕴,至多是渗入一些英雄主义思想,这与其作品针对的人群有关——早期迪斯尼动画作品主要是针对少年儿童。

但是,针对少年儿童就一定要避免思想性的教育吗?看来这需要追究不同文化教育思想的不同。

所以,迪斯尼动画作品往往是以童话或拟人的形式出现。

比如早期的《白雪公主》、《小飞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狮子王》、《玩具总动员》、《人猿泰山》、《花木兰》等。

但是,迪斯尼动画的文化特征是很明显的,如其纯娱乐的形式、西方式的幽默、注重动作效果的表达、几乎已形成特定规律的角色设定等。

西方动画常常把潜意识及与其相关的内容作为表现的思想文化底蕴。

虽然有时这种表现是隐秘的,隐秘到我们要经过仔细分析才能清楚,但其整体设计思维的脉络是清晰的。

类似的内容,与东方文化的表达和感觉相去较远。

如果说研究是为了借鉴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在实践上做某种借鉴的可能性还很小。

例如《动画实验》中的《甜心》(SWEET),是表现美丽的女性在对待男性时的矛盾态度——也许还有一种美丽女性给男性的一种矛盾感觉。

总之,是两性的最本质的矛盾形象的展示。

《没有头脑的鲍勃》(MINDLESS BOB)表达的则是恋母情结,甚至比其走得更远。

此短片纯粹是想表现潜意识中一种与母性相关的性的情结。

无论是日本还是其它东方文化的动画作品,在这方面都不会走这么远。

如果说东西方在挖掘潜意识有关性的内容时会得到近似的结果,笔者认为暂时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学例证。

要深刻地了解这类作品,我们还要仔细阅读尼采、弗洛伊德以及美术史上的现代派、后现代派等与性有关的著作与艺术作品。

而且,相关的动画作品到底具备什么样的价值,也有待真正的批评。

有关“奇怪”与“神秘”概念的表达,可以这样说:奇怪的刺激与神秘的吸引对于动画作品的欣赏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是动画创作思维的核心问题及较重要的动力。

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日、美)有所不同。

日本(宫崎峻)的动画中的怪物多数是精灵;美国动画作品中的怪物多是各种动物的结合体。

这与两地的文化归属有关。

西方现代文化是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希腊、罗马传统文化中怪物比比皆是,从美术史上的作品看,也有很多人兽结合、兽兽结合的造型。

这种现象与西方的科学实证精神结合在一起使他们的每一个“怪物”都有其实际的、有来源的“部件”构成。

另外,喜欢用怪兽造效果也是他们的神话精神。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其作品中找出此类怪物的构成法,例如《怪物公司》,就是这样一群怪物的群体,其中麦克的造型就是一个缩小了的独眼巨人,有关独眼巨人的传说在欧洲神话中能找到来源,同时也可以在精神分析的材料中看到其影子。

不过,动画中的这个独眼巨人被安装上了青蛙似的手和脚。

怪物索里是根据大猩猩的形象改造而成的,如果说跟我们想象中的雪人或野人相似恐怕一点都不过分。

不过雪人可能不会长着索里那样一对羊的角和一条恐龙的尾巴。

怪物公司的老板是个多眼的家伙,大约有十几只眼睛,但这还没有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百眼巨人阿尔戈斯的眼睛多。

另外一个作为邪恶代表的怪物主角,则有着鲵鱼一样的身材、狐狸一样的眼睛、鳝鱼一样的皮肤和野猪一样的鬃毛。

总之,都是各种禽兽的结合体。

怪物公司继任老板的造型与宫崎峻作品中的婆婆造型有所不同。

宫崎峻作品中婆婆的丑怪形象大都是一种人类对生命老化的具有敬畏感的表现,而《怪物公司》里的作为老板的婆婆的丑怪是一种现实生活中丑女的形象夸张,主要目的是搞笑;相同点是她们的心地都是善良的。

以西方怪物为主角的动画大都具有童话色彩,如《怪物史莱克》等,史莱克的形象怎么看都好像与河马有点亲缘关系,特别是那两只耳朵,但其眼睛与皮肤又有点像青蛙——是“克隆”与嫁接手段的产品。

把对象设计得很丑怪而具有一种审美内涵——或者直接就有一种通俗的美感,这需要一个较长期的审美生发过程。

在动画这种大众文艺中审怪物的美,无论对创作还是观众都要困难一些。

至于在写脚本时文化的特色限制性以及与造型审美之间的关系,则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研究。

宫崎峻动画中的“怪物”主要是一种精灵。

东方文化经常把妖、怪并提。

从“精灵”的角度看,大约狐仙、山精和某些小神都可以划入其中。

用精灵来触动人类心灵深处对神秘的向往与恐惧,与西方的怪物有所不同。

怪物可以是很可爱的,精灵虽然也可以很可爱,但其对于人类从原始时期就积累起来的对神秘力量的矛盾心态的触动,却要比怪物的力度大。

例如宫崎峻作品《千与千寻》、《龙猫》、《风之谷》等片中别致的神秘气氛营造,也只有精灵才可以达到。

另外如《百变狸猫》中的想象,不难从中国的民间传说中找到原型 ;当然,日本也有类似传说。

这种精灵的传说如果在中国挖掘其价值,那将是取之不尽的,只不过在用动画表现形式方面我们还有不足。

英雄主义的设计心理为日本动画“拿来”。

每个民族都有英雄主义的倾向,日本民族的这种倾向绝对不比世界上其他民族弱。

所以,如果我们看到日本影片中的英雄主义倾向就认为是借鉴了美国或西方,那是一种误解。

另外,有很多西方动画中的重要内容日本动画并没有“拿”,如有关心理探索的内容,有关性潜意识的内容,有关各种心理情结的内容。

(在其它种类的文艺作品中,相似内容倒是很多。

)是不习惯还是不愿意,一时无法肯定,但如果换成中国,相似的情形是否可能发生?笔者认为是可能的。

同时,有些动画(艺术)可能有碍身心健康。

有些东西是科学,但并不需要普通人都去接触、都去理解。

如果艺术家或精神科学家想通过一种有力度的手段,带有强迫性地把这些内容强加给那些没有能力懂、没有兴趣懂、没有必要懂,懂了之后没有任何好处的人群,这个动机是否要先被评价一番?艺术手段其实有着较强的心理强迫接受性,所以,动画的“拿来主义”光凭感觉也未必行得通,先理论一番应该是避免不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