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结构画图步骤
画图技巧课件-
一般可以用迪卡尔坐标,也可以用Z-矩阵 (Z-Matrix)
二,Gaussian 计算实例(进行几何优化,在起 始结构得附近寻找具有最低得能量得结构、)
计算优化乙烯结构:
第一步,写好高斯输入文件:
1、(画出乙烯分子结构并保存文件)
2.点击菜单上得Calculate,选中 Gaussian、、,打开高斯计算设置窗口。
例1.1构造乙烷得重叠式构象(思路 很简单,只需将其中一个甲基相对于另 一个甲基绕C-C 键旋60即可,将二面角 从180 度设为120 度,就可以将右边得甲 基旋转60 度,从而得到乙烷得重叠式构 象。)
2. 利用加氢工具获得最佳成键位置
利用上图得加氢工具可以对某个原子添加一个 氢原子。但这个氢原子得成键取向有时并非我们 想要得。解决办法就是:既然我们第一个加氢得取 向不理想,那么我们就再添加一个,就这样连续不断 地加氢,直到所加得氢原子得位置符合我们需要位 置。然后利用删除工具将前面添加得氢原子全部 删除即可。加氢工具得另一个目得就就是为
3.设定工作类别optimization,
4.设定计算方法,Ground State 表示计算基 态,DFT…表示用密度泛函理论,Unrestricted 表示用非限制性得,即分别计算α电子与β电 子;B3LYP 表示用得函数为B3LYP 函数。下 一行为计算所用基组设置,本计算采用得基组 为6-31G,后面得就是加极化函数与弥散函数, 我们这儿暂时不考虑。然后再一下行第一个 Charge 表示计算分子所带电荷量,这里设为0, 表示就是中性分子;然后就是自旋多重度 spin,singlet 表示自旋多重度为1,分子中没有 单电子。
4、 显示坐标轴 点击右键菜单可以选择显示笛卡
ChemSketch基本操作
第一节简单的结构画法1.1 基本功能1.画原子, 化学键(单键, 双键, 三键, 共价键, 等等), 和标签.2.翻转分子结构式.3.选择, 旋转和扩大与缩小结构图4.将结构式输出至文件夹, 文件及打印机.5.清理屏幕.在结构模式下进行以下操作:1.2 使用常用画图工具1.常用画图工具是默认的。
画直鏈和分支结构,画周期表中指定的原子。
2.在画图模式(Draw Mode)下,从原子工具条选择碳原子。
3.单击空白处,画出CH4。
4.单击CH4增加一CH3集团,以标准键长连接。
双击同一个碳原子,画出CH3CH3CH3。
5.单击Set Bond Vertically, 将从上一步得到的结构旋转至CH3CH3CH3。
2 6.单击结构工具栏中常用画图工具。
7.单击最右边的碳原子,画出CH 3CH 33。
8.重复以上步骤,画出一些结构CH 3CH 3CH 3,CH 3CH 3CH 3和CH 3C H 3CH 3。
(1) 双键和三键1.在上面的第7步中的最后一个单键上再次单击获得双键:C H 3CH 2CH 32.再次在双键上单击获得三键:CH 3CHCH 33.再次在三键上点击将重新得到单键.(2) 逐个去除原子1.点击Delete 键. 在以上的分子结构上进行逐一去除原子的练习. (3) 恢复键(Undo)1.单击Undo 键 。
这会将ChemSketch 的界面恢复到以前的设置.注意: 点击 Undo 键将会击活重做(Redo)键. Undo 键可以连续点击50次.2.多次单击恢复(Undo)键,直到将其恢复至以下结构:CH 3CH 3CH 33(4) 改变原子1.单击元素周期表( Periodic Table)键,打开周期表(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2.单击元素周期表中的键3.单击最左边的碳(Carbon), 用氟原子替代碳原子:CH 3FCH 3注意: 当你选择了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个元素时, 相应的元素键将自动加到原子工具条中。
visio画图技巧
Visio技巧总结在画组织结构图的时候:文件—新建—商务—组织结构图即可快速的画出模板所需要的东西1、Visio画图时,两根直线交叉时,总是默认会出现一个跨线的标志,很是不爽,去除方法:选中线条,然后菜单的格式->行为->连接线->跨线->添加->从不,即可。
2、增加连接点。
在连接线的按钮旁边有下拉按钮,选择那个叉叉符号,就是连接点的命令了,选中需要增加的框图,按住ctrl+左键,就可以增加连接点了。
3、连接线与对象的吸附。
为了方便后期的修改调整,连接线一定要与它连接的对象吸附在一起,否则后期调整时你就等着哭去吧!吸附操作很简单,只需要用鼠标左键拖动连接线至要吸附的对象,看到有个呈辐射状的红点轻轻一闪,就表明连接线与对象成功吸附在一起了,再拖动对象试一下,连接线是不是与对象一起移动了?4、连接线上文字的添加。
很简单!对着线条单击鼠标左键就可以添加文字了!5、调整画布大小。
按住 Ctrl,然后鼠标放在画布边缘,拖动即可。
6、如何让你用visio画得更专业问题解答:(1) 如何解决Visio图形粘贴到word中虚线变实线的问题症状:复制Visio中的图形,粘贴到Microsoft Office文档(如:doc、ppt)中,图形中的虚线显示成了实线。
原因:Visio呈现超长线条和非常细线为实线,以减小增强图元文件(EMF)的嵌入对象。
这样做,Visio避免在其他程序文档中嵌入对象时文件大小有所增加,还有助于避免打印机缓冲区溢出。
解决方案:单击图形,进入编辑状态,选中需要修改的虚线线条,单击右键快捷菜单“格式-线条”,将粗细适当加粗,确定保存即可。
如果还出现上述症状,说明线条还不够粗,还需要在适当加粗。
(2) 如何在Visio中给手画图形填充颜色症状:在Visio中画好想要的图形后,结果发现无法填充指定的颜色。
原因:所画的图形为非封闭整体图形,Visio中默认封闭整体图形才能填充颜色。
高二数学流程图及结构图
探究:
双线流程图:
某“儿童之家”开展亲子活动, 儿童与家长如约来到“儿童之家” 计划活动步骤如下: 首先,儿童与家长按事先约定时 接待家长交 接待儿童做 间来到“儿童之家”。 流本周表现 活动前准备 然后,一部分工作人员接待儿童, 做活动前准备;同时,另一部分 工作人员接待家长,交儿童本周 按亲子活动方案活动” 表现。 第三步,按照亲子活动方案进行 启导员填写亲子 家长填写亲子 动。 活动总结记录 活动反馈卡 第四步,启导员填写亲子活动总 结记录;同时 家长填写亲子活 动反馈卡。 启导员填写服务跟踪表 最后,启导员填写服务跟踪表。
第六步:两鬼过河
流程图:
开始 一人一鬼过河,一人划回 两鬼过河,一鬼划回
两人过河,一鬼一人回
两人过河,一鬼回 两鬼过河,一鬼回 两鬼过河 结束
工序流程 图(统筹 图)
流程图概念:
像这样由一些图形符号和文字说明构成,用来表示 动态过程的图示称为流程图。
1. 流程图有哪几部分组成?
图形符号和文字说明。
动手
绘制流程图:
2.单线流程图 咨询考试事宜 是否新考生
是 否
1.用自然语言描述考试流程
第一步:咨询考试事宜 第二步:新生填写考生注册表, 并领取考生号;老生出示考号。 第三步:明确考试科目和时间 第四步:交纳考试费 第五步:按规定时间参加考试 第六步:领取成绩单 第七步:领取证书
填写考生注册表 领取考生号 明确考试科目和时间 交纳考试费
必修3 P3例2
举例说明
2、怎样用程序框 图表达算法步骤 中的“第一步?”
f(x) x 2
2
输入精确度
的初值1、2
x1 , x2
举例说明:
3、第二步中有哪些操作?其中包 含了哪些逻辑结构?怎样用程序 框图表达?
结构设计师如何“画图”(三)
结构设计师如何“画图”(三)一制图实践理论简述先简单做些制图理论的探讨.工程师制图的基本理论是大学《画法几何》和《专业制图标准》,我所谓的制图理论自然不是这些.故且叫制图实践理论吧.不同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所占比例不同,比如数学几乎全是理论,但绘画技法理论却极少.学过素描的人都知道,素描教材的理论至多三四页,无非黑白灰之类,但能画好素描确实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天赋.单纯从工程师制图角度来说,理论和实践都不复杂,包括画法几何等大概各占其半.但这些都是知识,不能算实际技能,就像我杂谈(二)说的那个做车轮子的工匠那样,很多东西是无法说清,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只能实践中体会.我们可以把工程制图语言分为四种原素,图形、文字、数字(尺寸)、符号.这四种元素特点不一样:图形传递给人最直接的形象,文字则利于描述一个事物,但不形象.《史记》对刘邦的记载:“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但如果在路上遇到刘邦仍不认识.所以梁思成认为研究古建筑,不能只停留在文字上,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数字是精确的又是严肃的,没有数字无法指导施工,但标出的数字必须是必要的,不能做重复或没意义的标注.符号则是为简化制图自然产生的需求(绘画从来不用符号).符号根据要表达的东西有象形符号和纯粹符号,比如设备的水龙头就是象形符号,而一个打×的圈代表水表就是纯粹符号,混凝土符号是象形的,但钢筋混凝土符号结合了象形和纯粹符号两种.建筑图符号相对少一些,因为建筑师的图大部分需要形象的去表达.既然符号没有明确规则,所以符号必须是《制图标准》里规定的,尽量不要自己制定符号,即使是不得已时,必须注明符合要表达的实际内容.为什么我把制图的原素进行划分呢?主要是很多人没有思考这些基本元素的应用特点和局限,在运用这些元素时没有适宜合理的去组合运用,很随意.简述如下:(1)杂谈(一)(二)中说的总说明的项目概述的缺失;那个可以不做基础的项目,设计师直接删掉基础不做文字说明造成误解的例子,都是没有利用文字对项目整体描述的优势.(2)图形传达给人的是形象具体的内容,但如果在画图时本来比较完整的图形用割裂的方式来表达,就会损害图形的完整性,变的支离破碎,难以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形象.比如我杂谈(一)讲的那个独立基础的画法的例子,把带拉梁独立基础分成基础平面和拉梁平面,让本来可以形象的图形被人为的肢解了(下文详细说明),就好像映入我们眼帘的一张完美的女孩子的油画,你非得给分成一张头、一张上肢和一张下肢三张,让人在头脑里想像中去组合,这样头脑中的完美形象势必大打折扣.虽然维纳斯缺了胳臂更增加雕塑的缺憾之美,但我们是工程制图,还是形象直接些好.(3)数字即尺寸标注有两个重要的原则:第一是简洁直接,CAD制图时代的拷贝复制造成了大量重复无谓的标注(不仅仅是标注,也包括重复的图形),这是CAD制图的一个大问题.简洁首先相同的构件的不要重复标注(除非相同构件不在同一张图上).重复标注是没有正确理解数字的严肃性.数字是重要的数据,每一个数字都需要读图人去读,理论上一个也不能漏读,所以既不能多标,也不能漏标.一大片相同的柱子密密麻麻的标注,让人眼花缭乱,但其实是一种柱子,就不如只标一个,然后告诉读图人,其它的五十个柱子和这个一样即可.对基础偏离轴线或基础相对柱子为偏心基础时不能不标(这两种情况标注方法不一样,下文详谈).相同基础又居中的不重复标注,也会使偏心的很容易看到.请您在下图里找出哪棵柱子是偏心的,这是不是就好像比眼力的游戏,从一大片太字里找出大字一样.第二是标注的逻辑关系和层次.这个解释起来稍微困难一点,下文用实例详细说明.(4)符号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制图标准》的规定,尽量不要自己随意编制符号.比如现在CAD制图填充符号的滥用非常多,不少人画楼板,如果有几块局部降板,喜欢采用很多不同的填充符号表达不同的降板标高,然后写个备注,列出什么填充符号降板标号是多少.图纸都画花了,还得去核对什么符号代表降板多少,说句调侃的话(不是讽刺呀):这是脱了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序.最直接的画图方法就是把降板的轮廓线加重,浅浅的填上稀疏的点阵(无论多少种降板,点阵填充一样,而且要稀疏,图纸能看清就像初春的荒原刚刚现出几块嫩黄的柳色那样就行),然后直接在该处标上降板多少即可,等写到楼板的时候再具体写这块内容吧.(5)结构平整法的标准图集其实就是为提高制图效率和简洁性直接性,巧妙的运用了这几种元素的优化组合.混凝土结构平整法制图,是一个制图方法的重大改进,但也有很多过度的滥用.最好最合理的平整法是楼面梁的画法,将过去大量的繁琐的图形形象的画法改为了符号的画法,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制图工作量.但第一版中的剪力墙和柱子的平整法就存在些问题了,而且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这个问题给大家留个想象和疑问的空间,待写到楼板画法时再谈我个人的观点).下面这段文字是我在二十年前的一篇文章《建筑工程设计的几点看法》里就平整法制图规则提出了我的个人意见(最近发布在土木吧里,大家可以找来看).结构工程师应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用逻辑的、简洁的、制图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构制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法(96G101)抛弃了传统的框架结构的梁柱详图画法,采用平面配筋、并结合标准构造节点的表示法,把结构工程师从烦琐的制图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框架柱、其剪力墙、暗柱等平面布置和表示法显的过于烦琐,有些过于追求形式.结构工程师应该有选择的采用,寻求更有效、更简洁实用的表示方法.二十年前,我就对平整法的一些缺陷提出了看法,没想到后来颁布的平整法图集在表达的方法上问题越来越多.不恰当的平整法也会给设计师一个错误的引导(当然这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比如独立基础、楼梯等我觉的根本就没必要(但图集的构造内容真好),尤其是井字梁的画法居然是用井字的虚线代替原来的井字梁,让人不可思议.这段文字可能会引起大家的争议,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过度的简化,就失去了形象性,没有形象性我们理解或想像建筑的整体就会模糊,形象的模糊就很难发现构件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图纸的驴唇不对马嘴自然就多了.我经常给年轻人说的一个观点是:画图画的是关系.梁的符号加数字的表达(平整法)的成功在于,比如一个符号KL300X800马上就会我们头脑里出现一个矩形断面的形象,钢筋的标注通过简单的训练在头脑里形成钢筋的排布也很容易,解决了过去只靠形象图形表达的那种笨办法,变成了简单的符号表达系统.这种符号数字系统基本不会损害表达的形象,却大大简化了表达方法,所以梁的平整法是极其成功的典范.但台阶基础、锥形基础、楼梯等的一系列平整法就不能算是成功的革新,因为这种方法很难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形象,造成上述的那些问题.尤其是井字梁,我们还要通过那真实的形象欣赏它自然产生的韵律之美呢.(6)正确的制图方法可以辅助我们的思维,有时候还是必须的.“画图画关系”就是协助我们在构件的组合关系中发现问题.比如有人画的地下室的柱平面,竟然不画地下室的混凝土墙,使人无从知道柱子和墙体的关系而产生错觉,其实和墙体浇在一起的柱子和普通的框架柱受力差别很大,尤其是单独地下室的角柱(对独立地下室或水池之类的从设计上角柱有存在的必要吗?).这和地上结构的柱与剪力墙道理一样是不可分开的.任何一起浇筑的混凝土构件画图的时候都是不可分割的(可以截断一部分),这是个基本道理,但又有多少人理解这点呢?这不仅仅是画图问题,其实也是个设计概念的问题,至少割裂的画图方法影响了我们对构件整体的认识,这个问题很难一两句话清楚,如果有时间单独写文章就这个即是设计又是画图的问题谈一谈吧.以上就是几种元素及其关系运用方法的概述.以后的杂谈也是在不同的结构或构件画法上如何合理运用上述的原素进行组合和上文所讲的画图画关系、标注的逻辑和层次.下面先说说具体的基础的画法,再说这些画图原则,也许容易理解些.制图实践理论的总体原则就是“文简理周”,通俗的讲就是:用最简洁、直接、准确、清楚的语言表达出来.我经常和年轻的设计师开玩笑说,你们画图一定要简洁、直接,不要像《红楼梦》的文学语言,来一个“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二独立基础的画法我一直想从这些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捋出一个共同的脉络来,思考的结果就草草形成了上述所谓的王式制图实践理论,所以下面就运用这个所谓的理论来说明具体的实践.单纯从画法上说,基础最典型的是独立基础(或桩+承台)、拉梁、钢柱时为短柱、螺栓(钢柱底板以下的构件;框架结构为正负0以下的构件),而满堂基础和楼板的镜像画法差不多,等说到楼板时再顺带的说下满堂基础.运用上述的理论,我们可以总结独基画法如下:(1)尽量把上述基础构件画在一张图上,详图也尽量放在本图上,是为了形象和直接的要求,也符合画图画关系的原则.但是现在很多人把这些构件分开来画,比如下图:注:本图为实际工程截图,上图中每个局部结自一张A1图,分别是基础平面、短柱、拉梁、钢柱脚、螺栓等结构平面图.这个项目是简单的3层钢框架结构,独基带拉梁,仅基础就5张图.如果是桩基按该画图思路,应该还有一张单独的桩基图共6张.若包括详图在内的话,这个工程的基础大概在七八张A1图.根据前文所述的制图原则,这六张图其实可以画在一张图上,如果可能的画,甚至把详图也应该画在这张平面图上,使人一目了然,比下草图:(2)当然有人一定会说,分开画表达不是更清楚吗,你这样画很多构件都叠在一起了,反而看不清了.当然在和合与分的原则上,合在一起的完整的形象和直接性与构件叠在一起可能造成的图纸凌乱是一对矛盾.我的观点是首先要试图尽可能的合在一起画,只有合在一起的确密密麻麻、凌乱不堪影响到画图和读图时,才把它分开,这是个基本原则.本项目虽然建筑平面尺寸很大,但实际基础很简单,基础构件类型也很少,详图构造简单,完全一张基础图就可以,这样七八张A1变成了一张A1了.如何你是读图人,希望看七八张图还是一张图呢?其实即使制图人来看,两种画法的优劣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不反对有些设计人对本来应该合在一起,但因设计周期紧为了赶工期省事暂且分开的情况,我特别的担忧的是可能很多的设计师尤其是上大学开始就使用CAD的年轻设计师已经把这种画法变成了制图标准了.现在不断颁发的平整法图集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很多中小型设计院被市场压得喘不过气来,已经没有了过去的那种“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了,没人去指点这些年轻人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可悲可叹!三:标注尺寸的逻辑和层次谈了基础的画法,我们回过头来再来说说上文提到的那条重要的原则就是标注尺寸按逻辑和层次(也可以叫因果关系).说清了这个问题,就可以更容易的理解画图的基本方法了.(1)我们的构件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比如基础的一切构件来源于柱子的大小尺寸、定位及柱底的内力,单纯从画图上说是柱子决定了其它的构件.所以我们要求我们无论在画图的形象完整要求上,还是构件的尺寸标注上都要遵循这种逻辑关系.比如钢柱决定了短柱和螺栓,柱子和短柱又决定了承台和桩的布置(承台和桩之间也有受力和构造尺寸关系)等,我们画图的时候要尽量表达出这种逻辑关系,比如有逻辑关系的构件尽量画在一起.其实这和前面说的画图画画关系本质上是一个意思.(2)尺寸标注要体现构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否则校对尺寸非常的困难.比如:上述草图中对与轴线不居中的基础,应该标出柱中与轴线的关系,基础的尺寸是和柱子的中心发生关系,而不是轴线,所以就不必再标基础的详细尺寸与轴线的关系.对与柱中偏心的基础和居中的基础是型号不一致,不是偏心一致与否的标注问题.(3)如果因图纸的复杂性,一定需要单独画桩布置图时,也要把承台的轮廓和短柱(或柱子)画出来.同样的道理,如果一定需要单独画螺栓布置图时,也要一定把钢柱和短柱画出来,割裂的画法是没有考虑到这些逻辑关系,从而造成读图的困难.对螺栓的标注关系和上述基础的标注关系一样,应该首先标注柱子的中心线与轴线的关系,然后在标柱螺栓和柱中心线的关系,这和柱子柱脚详图是对应起来的.很多人直接和轴线标注关系是错误的.对于简单的轻钢结构或钢框架,这样标注还勉强可以,但对于复杂一点的结构就彻底乱套了,就连自己也会糊涂更别说看图的人了.我经常和年轻初学者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不学会正确的表达方法,在简单的项目上还无所谓,但到复杂的项目你就会感觉完全乱了套,除非你一辈子只做一些简单的项目.下面例图中CAD 图是错误的标注,草图是正确的.举一个复杂的大型设备基础螺栓制图的例子.我刚毕业的时候,和师傅做大型的设备基础,螺栓的标注就是一个学问,应该是按逻辑关系的顺序来标注的.首先标注主要设备两个方向的中心线(要注明设备名称)与建筑轴线的关系,然后标注附属设备(注明设备名称)和主设备中心线的关系,再标注设备支座中心与设备中心的尺寸,然后再标注螺栓群组和支座中心的关系.而且要画出设备的轮廓.我设计过冶金的连铸连轧设备,有上千条螺栓,没有逻辑关系可以想象是什么混乱状态状态,正确的标注见下图(实际的大型设备比这个复杂的多):当然这些螺栓的定位是工艺专业提出来的,工艺的条件应该也是这种逻辑关系.但我见过的图纸,土建设计人员居然打破这种逻辑关系,重新编排标注从轴线顺序标起,让工艺专业会签的人用计算器反复核对半天苦不堪言(大家还以为这是土建的制图规则的要求呢).为什么土建设计人员舍简求繁呢?这说明是思想上的认识错误,认为那样是必须遵循的制图规范.这些道理理解起来其实并不难,但需要人去正确的引导.四:电梯坑的画法很多建筑都有电梯,在正负0以下需要设置电梯坑.很多设计师这样画:注:除电梯基坑画图错误外,还有以下画法错误:1:基础台阶不必画出,应在详图表示.2:同型号基础居中时只标注一个尺寸,无须全部标注且应该标注总尺寸.3:坑墙体无须填充,即使填充符号也不对,应该稀疏点阵即可.从这张图里我们难以知道电梯坑的净尺寸和坑底标高,而这正是建筑专业(或是否符合订货条件的依据)所关心的.当然坑的定位也可以计算出来,但为什么不直接标出来呢?所以我们需要引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控制尺寸.控制尺寸比如:柱、基础、梁等构件中心线;标高如正负零标高、基地标高、楼层标高等.但还有一类控制尺寸是上游专业(比如建筑专业和工艺专业)提给我们的设计条件,比如电梯坑的定位、净尺寸、和坑底标高,这是需要会签的数据,也属于控制尺寸,需要结构图纸直接的表达出来.见下图:同样的道理,我们画楼板开洞的时候,洞口的定位和净尺寸是控制尺寸,而洞口边次梁的中心就不是控制尺寸.等写楼板的时候还会提到这点.草图中把独立梯坑和独基、地梁的平面关系和高低关系画了出来,有助于我们的思维,思考独基和梯基、地梁三者之间平面、竖向及配筋关系的处理,比如独基降标高、独基与基坑分别施工或同时浇筑等,对于复杂的甚至需要我们通过画两者的关系剖面来决定,这也是我前文说的画图画关系可以协助我们设计思维的缘由.五:感想杂谈(一)(二)发布后,得到了很多朋友的鼓励,坚定了我继续写下去为行业同仁贡献一点点绵薄之力.但也有一些朋友发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叹息,也有的朋友认为我这年龄的人享受过改革开放设计风光时的红利,现在的一线设计师巨大生存的压力无法顾及这些所谓的完美的追求.我很理解大家的苦衷,我写文章丝毫不想给大家辛苦的工作带来一点点的额外的负担(这些话我现在甚至不再给让我审图的设计师去说了,担心影响他们交图时间,只是写点文章大家有空可以看一看想一想),只是想通过我的这些文字看能否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减轻一下大家的压力.就像一群扛着沉重的背包在布满荆棘的山路上踯躅前行的人们,被炙热的阳光烤的满头大汗,以至于汗水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能否有一些方法让肩上的背包稍微变的轻松一点点呢?比如用绳子把这些背包绑起来,用双肩背一样背在肩上.有些人觉的这样还得停下来,也得学习如何才能把背包绑的结实,感觉耽误了时间,所以不屑于顾,继续不停的蹒跚前行,而有一些人觉的这样也许有些道理,于是放下背包,静下心来,思考了下如何绑背包,然后又重新背上背包上路,有时腾出手来擦一把脸上的汗水,偶尔还可以抬起头来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呢.而那些仍然扛着背包的人只能低着头,极力睁开被汗水腌的辛辣的眼睛,盯着脚下的那一小段布满荆棘的上路,不停的继续前行,但已经被那些轻松上路的人拉的越来越远而毫无觉察.我希望我的文章是那条绳子和把打背包的方法,仅此而已.也可以这样说,希望年轻的设计师用不多的时间养成正确的画图习惯,使这种习惯变成轻松愉快的标准动作而已经忘了它的本来的意义,就像武术初期反复训练的标准招式在高手运用时不加思索的自然而发一样,会在一辈子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效率,节约别人的时间,获得别人的赞赏,何乐而不为呢.几十年来,我一直非常感谢我的师傅李建文,他是我毕业时第一家单位的设计室主任,我终身难忘的师傅和老领导.他的谆谆教导让我终身获益.我印象很深的是因为一个画图的小问题他对我说:“画图要按比例,否则你发现不了问题和矛盾”.一句话使我从想当然的梦境中醒来,让我理解了很多为什么应该这样背后的逻辑.下次文章我想讲下这个关于“比例的故事”,我的这篇文章中“画图画关系、标注按逻辑”等思想都是来源于老主任的教诲.。
在迅捷画图中怎样绘制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在绘制时是比较麻烦的,对绘制的软件要求比较高,一般很难达到要求,那如此困难的图要怎样绘制呢?下面是在迅捷画图中绘制组织结构图的操作方法,需要使用的朋友可以参考操作使用。
工具/原料:浏览器,电脑,网络,迅捷画图实用系数:☆☆☆☆☆操作方法介绍:1.进入迅捷画图官网中,在首页中的中心面板中点击“进入迅捷官网”,之后会跳转到新建文件页面中。
2.点击新建文件会有四种选项可以选择,这里要讲述的是流程图座椅选择流程图点击就可以啦,选错就只做不出来啦。
3.新建流程图之后会转入到在线编辑面板中编辑使用,在编辑流程图的面板四周是工具栏,列表页以及流程图图形,都是可以使用的。
4.现在就可以最组织流程图图形的框架进行搭建了,在左面工具栏中是一些基础的流程图图形,长按鼠标左键选中需要使用的图形直接拖拽至右面空白面板中需要的位置松手,反复操作即可。
5.接下来就可以用线段将流程图图形连接起来进行使用了,用鼠标按住流程图的一端拖拽至流程图图形的框架中去,之后另一端的操作方法也是如此。
6.现在就是对流程图里面的内容进行填充使用了,双击流程图图形就可以编辑内容使用,在连接流程图的线段里面也可以添加文字。
7.点击流程图图形,右侧会出现一个工具栏,在该工具栏里面可以设置流程图的背景颜色,字体样式,字体大小以及字体排列方式,使用很方便。
8.流程图图形里面还可以添加图片,在面板上面“插入”栏目里面,可以选择图片,链接等使用。
9.制作完成的流程图要怎样使用呢?在左上角的文件选项中,选择导出操作,在展示的7种导出格式中选择需要的格式进行导出使用就可以啦。
以上就是分享的在迅捷画图中绘制组织结构流程图的操作方法介绍,导出完成的流程图可以在导出路径里面查看,使用很方便,上手操作即可使用。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迅捷思维导图画图怎么操作
使用迅捷思维导图制图,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工具的各个功能和操作的步骤!不然画起来就很麻烦,会有很多多余且没必要的失误!那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迅捷思维导图画图的基本步骤,大家可要好好学哦!
迅捷思维导图
1.首先在电脑上准备一款迅捷思维导图;
2.打开之后选择一个需要的结构模板,点击“新建”进入制作界面;
3.在制作界面可插入节点进行绘制,在左侧可以选择插入图片、多媒体、emoji表情等选项;
4.点击左侧的"超链接"即可插入需要添加的链接或者插入链接至另一个标题;
4.在软件上方可点击“风格”进行更换绘制格式;
5.最后将画好的思维导图保存即可,如果需要将画好得思维转为其他格式,可点击软件上方的“文件”——“导出”进行选择。
以上就是迅捷思维导图的一些基本操作功能使用方法,大家学会没有呢!快去试试看吧!。
结构平面图画图攻略
各层的“模板图”及“板配筋图”可按本节所述方法绘制。
⒈尺寸线标注:通常分为结构平面总尺寸线、柱网尺寸线、构件定位尺寸线及细部尺寸线等。
标注要求同前所述。
⒉平面图中梁、柱、剪力墙等构件的画法:原则是从板面以上剖开往下看,看得见的构件边线用细实线,看不见的用虚线。
剖到的承重结构断面应涂黑色。
凡与梁板整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如窗顶装饰线、花池、水沟、屋面女儿墙等,必须在结构图中表示。
构件大样图应加索引。
对平面中凹下去的部分(如凹厕、孔洞等),要用阴影方法表示,并在图纸背面用红色铅笔在阴影部分轻涂。
如有凹板,应标出其相对标高及板号。
楼梯间在楼层处的平台梁板应归入楼层结构平面之内。
对梯段板及层间平台,应用交叉细实线表示,并写上“梯间”字样。
⒊绘图顺序:一般按底筋、面筋、配筋量、负筋长度、板号标志、板号、框架梁号、次梁号、剪力墙号、柱号的顺序进行。
板底、面钢筋均用粗实线表示,宜画在板的1/3处。
文字用绘图针笔书写,字体大小要均匀(可用数字模板),当受到位置限制时,可跨越梁线书写,以能看清为准。
所有直线段都不应徒手绘制。
双向板及单向板应采用表示传力方向的符号加板号表示。
在板号下中应标出板厚。
当大部分板厚度相同时,可只标出特殊的板厚,其余在本图内用文字说明。
在各层模板图中,应标出全部构件(板、框架梁、次梁、剪力墙、柱)的编号,不得以对称性等为由漏标。
过梁(GL)应编注于过梁之上的楼层平面中。
梁上起柱(LZ),要标出小柱的定位尺寸,说明其做法。
⒋底筋的画法结构平面图中,同一板号的板可只画一块板的底筋(应尽量注于图面左下角首先出现的板块),其余的应标出板号。
底筋一般不需注明长度。
绘图时应注意弯钩方向,且弯钩应伸入支座。
对常用的配筋如φ6@200、φ8@200、φ10@200等可用简记法表示,与结构总说明配合使用。
分布筋只在结构总说明中注明,图中不画出。
⒌负筋的画法同一种板号组合的支座负筋只需画一次。
如某块板的支座另一边是两块小板时,则只按其中较大的板配置负筋。
结构设计师如何“画图”(一)
结构设计师如何“画图”(一)很多设计师自嘲叫“画图匠”,或“拿着鼠标的民工”.但既然是“画图匠”,那如何画好图的就是我们的基本功.无论是建筑设计师或结构设计师,对我们这些“画图匠“或“拿着鼠标的民工”来说,相当一部分时间都是在电脑上画图,能否把图纸画好就是一个起码的要求.这些年我经常做一些审图的工作,发现很多的结构工程师存在画图通病,甚至有些通病成了默认的统一制图标准(这也许是CAD时代设计同质化就连错误往往也是相同的).当然图纸的实质内容是设计本身,结构平面及空间的构件布置或其断面大小、配筋等是最重要的,但把这些东西表达出来也就是我所谓的“画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的设计节奏很快,很多年轻的设计师进入设计院,需要马上进入工作岗位,幸运的是电脑时代的到来给这种快速成长带来了可能.电脑随便就可以拷贝到很多资料,有现成的制图软件、也可以拷贝复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正是电脑制图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很多过去手绘制图时代所没有的或不容易产生的一些问题.所以一直想写点东西就如何在CAD时代画好图说说自己的观点.但真正动笔写起来又感觉很难,如果试图写的系统一点呢,大部分内容就变成了套话,制图规范已经规定的很清楚了,何须你在这里唠唠叨叨,令人生厌.而且实际上画图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具体和凌乱的(很多在表面上并不违背制图规范或者制图规范没有规定也无法具体规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难以形成文章,所以虽有这个想法,几年来一直没有动笔.但每每看到这些几乎是普遍的问题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今天闲来无事读鲁迅的杂文,突发灵感,何不采用杂文闲谈的方式来写呢,是不是好些呢?既然杂谈就可以随便写一写,写到那算那,反正也不是原则的事情,也不用管什么逻辑、凌乱不堪也没有关系,大家有兴趣看两眼,没兴趣连点开也不用,岂不是挺好,所以今天尝试开始第一次的杂谈.很多人都觉的画图很简单呀,不就是大学所学的视图吗?没什么值得说的.很多专家的文章也是以专业规范、高深的技术为主题,不屑于讨论这种低级的似乎大家无师自通的东西,似乎讨论这些东西会拉低专家的层次.也许有人会问,大家画了这末多年的图,没有一个项目因画图出现设计问题,你说这些有什么必要吗?又怎能说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呢?我这样回答:首先我经过认真的思考,假设过不同的画法的优缺点,所以还是一定的自信心.虽然画图在不违反制图规则的情况下(实际上计算机绘图的时代,很多已经违反了制图标准)没有原则对错,每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仔细想一想,还是有优劣之分的.再有我和很多有经验的工程师交流过,很多人认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只是觉的现在大家已经形成习惯了,不好改,也可以不改,所以没必要说,但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我给大家讲一个我培训新结构设计师的经验,算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吧.我是公司建筑设计所的负责人,每年都招收刚毕业的结构学生,我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结构工程师如何画好图,为什么一定要画好图.我说:你们已经学了四年的大学课程,今后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需要长期甚至一辈子的努力.而画图是工程师的语言,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清楚你们的设计.结构设计不是一朝一夕的,理论一大推、规范汗牛充栋,但工程师的语言相对于写作,或相对设计技术来说就简单的多的多,如果你重视,接受正确的指导,大概不到一年,就可以基本熟练掌握,你就是一个“口齿伶俐”的工程师,反之如果你觉的现在都是计算机时代了,思想上认为画图没什么,几乎不用学,那你今后就是一个说话“啰俐啰嗦”,让人不知所云工程师,这是一个工程师一辈子的事.你愿意不愿意做事半功倍的事,用一年的时间认真学一学呢?如果你善于画图,图纸自己看着都清爽,那画图就是乐趣,你会一边画图一边哼着小曲,反之,你就会看着电脑CAD天天骂娘说烦死了.实际上好的画图方法也会有助于工程师设计的思维.很幸运,大部分我们部门的或从公司离开的结构工程师,至少在图面上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也是我的骄傲.我也希望其他的结构工程师也能够从我的文章中有一点点的收获.这就是我写这个杂谈的动力.引用我二十多年前写的课程论文,最近发布在土木吧里的的一篇文章的中一段话算是为这个系列杂谈做个序吧.建筑工程施工图是设计工程师与建筑制造者进行沟通的语言,文章讲究“文简、理周为上乘”.亚里士多德名言“要像智者那样探索和分析问题,但要用最简洁、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其含义”.由于施工图是技术语言,所以必须按照制图标准去表达,除此之外,结构工程师应该追求用最简洁的线条去表现最清楚的、最方便施工的设计内容.建筑施工图的表达可以认为是较写实的,即把建筑物的实际内容按视图、按比例绘制在图纸上,并把复杂部位局部放大.在应用CAD制图的今天,成熟的建筑师在图纸表达上差别不大.但是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是把建筑中的结构构件部分抽取出来,进行组合,然后根据不同构件的特点分别肢解的过程.因此,结构施工图的表达反映了一个结构工程师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是结构施工图千差万别的原因.结构工程师应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用逻辑的、简洁的、制图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构制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法(96G101)抛弃了传统的框架结构的梁柱详图画法,采用平面配筋、并结合标准构造节点的表示法,把结构工程师从烦琐的制图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其剪力墙、暗柱等表示法显的过于烦琐,有些过于追求形式.结构工程师应该有选择的采用,寻求更有效、更简洁实用的表示方法.我想先讲两个真实的故事,下次再真正开始我的杂谈.第一个是关于如何写“设计总说明”的故事.有一个刚应聘进入我们公司其它设计部门的很有设计经验的结构师,毕业于985名牌大学的硕士.一天拿着一个加固的项目请我审图.我简单看了一下,项目很简单,图纸一共才三张,“结1”是“结构设计总说明”,“结2”是“原屋面网架结构布置平面及加固部位图”,“结3”是“钢架加固节点详图”.“总说明”和任何其它别的项目的”总说明“一样没什么本质区别,诸如设计规范依据、抗震参数、荷载、年限等等,然后就是放置四海而皆准的材料指标、构造做法、施工要求等等.我第一次看图,不了解这个项目情况,不知道为什么要加固,我问他:“这个项目咋了,出了什么问题吗?为什么加固呢?”他非常客气的说:“王总,我给您解释一下,项目情况是这样的.XX市发生了化工厂大爆炸,这个体育场位于附近,屋顶被震的发生了较大的变形,业主非常不放心,就找了个检测鉴定公司对屋架进行了检测鉴定,发现个别的构件发生了屈服、有的节点发生了变形滑移,屋面整体挠度超过了规范的限制不少,要求进行加固处理.业主所以就委托我们公司根据检测鉴定报告和原施工图的资料进行加固.这两张图一个是有问题的部位布置平面,一张是加固的做法.”然后他给我介绍了下加固的方案思路和具体的做法和计算情况,逻辑清楚,交代的非常详细,实际上设计也没什么问题.我说:“你说的很好,但为什么你不把你介绍的这些项目概况写在总说明里呢,我们在一个公司工作,你还有机会和我当面解释一下,使我了解了项目情况,你总不能给监理、施工单位、和甲方、审图公司、甚至政府监管部门都当面介绍吧.图纸是我们的语言,要把图纸这个语言用好,否则别人就对你的项目稀里糊涂,可能需要浪费你很多的电话费和时间呢.很简单,你只要把你刚才和我介绍的项目情况用图纸的语言在总说明里加上一项“项目概况和加固内容简介”就可以了.他想了一下,说:“王总您说的很对,我马上补充”,小伙子不愧是985的高才生,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很多人对“项目概况”不是很重视,而且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实设计说明的项目概况非常重要尤其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加固改造类项目,上述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前段时间参加一个外省建委进行的省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大检查的问题发布会,几乎所有的抽检项目里的所有专业,包括勘察报告都存在“项目说明”对项目背景交代不清、缺失、尤其改造项目对原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情况、改造部位和如何改造没有交代等等,说明“设计说明”的问题是一个设计行业普遍的问题.其实,大家可能对这个事觉的我小题大作了,设计说明谁不会写呢?确实大家都会写,只是很多人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认识不到它的重要.还有很多人迫于项目周期的压力对设计说明的“项目介绍部分”(现在通用部分越来越完善,反而忽略了项目的特殊部分)没有时间去做总结说明,后来觉的可有可无就忽略了.我审图的过程中也有不少设计师在我提出完善设计说明中项目概况的要求的时候,认为没有必要补充,或补充的丢三拉四.也许在他们的心里认为这个不重要,我多此一举,也可能他本身语文学的不好,确实交代不清,拟或是设计周期太紧又觉的不是原则错误就随便应付完事了呢?再有一个故事是关于独立基础画图的故事.九十年代末我在蓝图公司已经工作了两年,公司刚招聘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很帅气.第一个项目是一个简单的多层框架办公楼,锥型独立基础带拉梁.基础不复杂,独基类型大概也就三、四种.和大部分人的画法一样,他所有的基础都标注上了尺寸并且编了号,而且基础平面图上的每个基础都画上了锥形放射线、框架柱周边的小平台.虽然建筑平面总尺寸不大但上下左右都有轴线号及尺寸标注,独立基础标尺寸标注只有分尺寸没有合尺寸.紧接着是一张单独的拉梁布置图(用开洞的方式表示无楼板)和一张基础详图.我给他说了制图方面的几条建议,供他参考:一:一共几十个基础但类型就三四种,你只需在每种基础类型的其中一个基础上把尺寸标注全(同时要标上基础大小总尺寸,基础总尺寸是基础的大小,不要让看图人按计算器算这个数),然后编上号,其它的同类型基础可以只写编号,不再标注尺寸了.因为标上了,不仅图面乱,你标上了,人家看图的人就要每个尺寸看,最后发现其实是一样的,就不如同类基础干脆不标,看着清爽,不宜出错,修改也方便,也节约别人的看图时间,岂不更好.基础平面可以不必把锥形基础的放射线画出来,因为你已经有详图了,平面图的目的是告诉施工单位基础的大小尺寸和与轴线定位关系,详图才是如何施工,这样图看着干净.二:一般的小项目可以不必四面都画轴线号,只有平面尺寸很大时才需要画出来,画与不画的原则我认为是根据蓝图图纸大小,也就是你的眼睛是否需要左右移动来看轴线定位来区分,如果小平面一眼就能看全,单面标注就可以(一般在左、下方标注),大的平面眼睛无法左右照顾到的时候才需要两面都画出来.三:建议把基础梁和基础平面合在一张上画,因为基础梁很简单,只有一个断面,而且基础梁实际和和基础连在一起,一块画也很形象,一眼就知道是独立基础带拉梁.四:如果按上面说的把基础平面简化一下,可以空出很多地方,你画基础详图的时候再归归类,列表或用一个剖面示意而标几种尺寸的方法,这样就可以简化为一个基础详图,完全可以画在平面图上.五:还有一个原则,画详图尽量画在结构平面索引的那张图上(除非盛不下或详图比较多需要归类放在另一张图上),这样人看着方便.这样你的三张图就会合并成一张图,但图纸照样很干净简洁,你自己看着也很方便.你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你是手绘图,你怎样画呢,画这么多图不把你累死了,让你这样画你也不会这样画的,我所说的这些也许就根本不需要说了.你可能会说,计算机时代了这样画拷贝复制也很方便,应该与时俱进.但仔细想一想这种说法就不对了,画图可以拷贝复制,但看图的人和过去还不是一样,人类也不能像计算机一样读试题卡,所以我们不能只考虑自己方便,也要考虑考虑看图使用图纸的人的方便.实际上即使是你自己在电脑上画图或将来交底时看图不是也更简洁清楚、方便吗?六:我们公司也不按图纸张数算工作量,没必要这样拆分,自己和别人看图都麻烦,还费纸费墨.他认真的听我说完,想了一下说:“王工,你说的很对,我马上修改,而且不仅仅基础画图是这样,别的也是一样的,比如柱子平面的画法,就没必要把每个柱子的尺寸都标一遍,对不对?”小伙子很棒,反应很快.我想起了《论语》的故事,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那个厉害?”子贡回答说:“我哪能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也不过闻一知二就烧高香了.”孔子说:“没错,咱俩都不如他”.小伙了可以和古人颜回相比呢,其实我俩年龄一样大,那时候真的很年轻呀.后来他从蓝图离开后,到了一个地产公司做老总去了,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这篇杂谈算是个总序吧,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写下去,也需要朋友们的鼓励支持呢.下次杂谈想详细写一写如何正确的写设计总说明项目设计概述部分和基础施工图(基础、基础梁、承台、桩、电梯基坑等、钢柱基础短柱预埋螺栓等)的画法.。
CAD结构图画图要领
CAD结构图画图要领在工程设计和建筑领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构图画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它不仅是设计师表达设计理念的工具,更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重要依据。
想要绘制出准确、清晰、规范的 CAD 结构图纸,需要掌握一系列的要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些关键的要点。
首先,在开始绘图之前,必须对设计对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这包括对结构的形状、尺寸、材料、荷载等方面的详细了解。
比如,如果是设计一座桥梁,就需要知道桥梁的跨度、桥面宽度、预计承载的车辆重量等信息;如果是设计一栋建筑,就需要清楚建筑的层数、层高、墙体材料等。
只有在对这些基础信息了如指掌的情况下,才能在 CAD中准确地表达出来。
在正式绘图时,合理的图层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图层就像是一张张透明的纸,我们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图形元素放在不同的图层上,比如将柱子放在一个图层,梁放在另一个图层,墙体再放在一个新的图层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我们需要修改或者查看某一类元素时,可以通过关闭或锁定其他图层,从而专注于当前操作的图层,大大提高了绘图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为每个图层设置清晰易懂的名称,比如“柱子层”“梁层”“墙体层”等,方便后续的识别和管理。
精度的控制在 CAD 结构图画图中也极为关键。
要根据设计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设置合适的绘图精度。
例如,在标注尺寸时,精度应该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不能过于粗略导致施工误差过大,也不能过于精细造成不必要的繁琐。
一般来说,对于建筑结构,尺寸精度可以设置到毫米级别。
另外,正确的标注和注释也是图纸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注应该清晰、准确、完整,包括尺寸标注、标高标注、文字注释等。
尺寸标注要明确显示出各个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信息;标高标注要准确反映出不同部位的高度位置;文字注释则用于对一些特殊的设计要求、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说明。
标注的字体大小和样式要统一,并且要保证在打印出来的图纸上能够清晰可读。
绘图比例的选择也需要慎重考虑。
制作组织架构图快速方法分享
相信大家都制作过组织架构图,如果在不知道制作方法的情况下,还是特别麻烦的。
但是在Word中有一个SmartArt功能,我们使用这个工具,就可以很容易制作出组织架构图。
今天就来教大家制作组织架构图的方法,当你认真看完下面的步骤后,就会发现超级简单。
一、整理部门职位首先我们在Word中,将部门名称和职位名称输入上去,用【Tab】键从高到底进行分级,我们可以分成6个等级,董事长为1级、总经理为2级、部门为3级,依次排列......二、制作组织架构图1.插入SmartArt下面我们点击【插入】,在下方【插图】中点击打开【SmartArt】,然后从小窗口中选择【层次结构】,在右边找到【水平层次结构】图形,点击【确定】添加模板。
2.替换文本信息组织架构图的模板样式就出来了,我们先将分级好的部门职位进行复制,然后选中这个模板,点击左侧边框中的小箭头,按下【Ctrl+A】全选文本并删除。
紧接着按下【Ctrl+V】粘贴部门职位,这样组织架构图就出来了,而且自动帮我们分级了,这也就是之前为什么要先进行分级的原因,到这里是可以自动生成的。
最终效果:三、架构图后期处理1.更改颜色如果你觉得颜色太单一,那么你可以选中这个组织架构图,点击【设计】-【更改颜色】,就可以切换各种各样的颜色了,我们这里选择一个多彩的。
2.更改样式如果你觉得样式太普通了,那么也可以更改SmartArt样式,切换成其他风格,这里我们选择一个细微效果;此外,你还可以切换其他版式、添加小分支。
最终效果:快速制作流程图如果大家觉得用Word制作组织架构图太麻烦,那么也可以用快捷方式,打开浏览器进入迅捷画图网站,这里有个【流程图】工具,点击【立即体验】。
进入后就可以快速制作流程图了,样式、元素、颜色随你定,左边是各种图形工具、中间是制作面板、右边是各类属性调整,在这里制作流程图非常方便!在这个网站里还提供了大量的模板,不想动手设计的话,直接点击【模板库】-【流程图】-【组织结构图】,最新最热门的模板,都是可以直接修改套用的。
简单制作方法组织结构图
简单制作方法组织结构图导语:可以用来组织架构图的工具有很多,简单一点的比如Word、PPT、Excel,复杂一点用PS、CAD等。
其实每款软件都有其特有的功能、特色,Word主要是用来处理文字,文字排版、布局等;PPT主要是用来做幻灯片效果展示;Excel则是用来处理数据的;PS是用来处理图形图像的工具,比如说美化照片、抠图等等;至于CAD,它可是专门用来画建筑相关的图。
归根结底,这几款被众人用来画组织架构图的工具,都并非是专业的。
免费获取组织架构图软件:/orgchart/俗话说,术业有专攻,画组织架构图也应当选择专业的绘图工具!那何为专业的工具呢?首先,它必须要有组织结构图相关的模板,如下图所示:其次,有组织架构图相关的实例,可以给我们进行参考。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很快速的画出一幅组织架构图,而且画好之后,也可以很方便的对结构图、组织成员进行调整,比如岗位调动、新加入或者辞职的人员等等。
简单几步制作组织结构图?首先,需要打开专业的组织架构图软件,在新建预定义模板和例子中,选择组织结构图,此时,软件右侧界面会自动显示出组织架构图相关的模板和例子。
使用例子画组织架构图很简单,直接在现有图形上修改文字就可以了。
本文将具体介绍使用空白组织架构图模板是怎么画图的。
详细步骤如下:第1步:在模板中,选择需要的模板类型,双击,进入编辑界面。
第2步:从左侧符号库中,双击、或者拖拽一个“职位”图形到画布上。
第3步:将鼠标放到图形上,此时会出现一个类似=号的按钮,点击,就可以快速添加下一级。
并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点击按钮,将整个结构框架画出来。
第4步:架构画好之后,点击图形,再根据实际情况,将职位一一输入到对应的图形中,点击空白处可以结束文字编辑。
第5步:可能有时候我们画完所有的结构后,会发现整个图变得很宽,严重影响我们正常的浏览。
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将横向的图形,竖向显示就可以大大节约空间。
操作方法很简单,鼠标单击选中图形后,图形的四周会出现几个绿色的点,拖动这些点,就可以将图形缩窄、拉长,而且图形上的文字,也可以变成竖向的显示的文字。
楼梯结构图画图步骤
楼梯步骤:1将楼梯平面图与建筑平面图简单对照,将一些结构构建改下颜色,以示区分;同时看结构图,看是否一样。
(2分钟)2将楼梯立面图与建筑平面图逐层对照(2分钟)3将楼梯剖面图与楼梯平面图对照:明确楼梯剖切位置及投影方向。
4确定梯梁位置,看是否碰头,适当挪动梯梁位置(能移动成AT的最好,这在后面的定位会更方便),梯梁一般取200x400,且挪动的距离要成为模数。
5删除建筑图中不相关的结构内容,主要为扶手。
将建筑图中的建筑线转化为结构线。
放上梯梁。
在旁边画一个向左或向右的出来的350-/2200的线作为一个块。
6确定板厚(按1/27.5计算)7确定周边的结构类型(比较复杂,要有耐心),该填充的填充(楼梯暂时不填,只填充周边的结构)。
8梯板计算并在剖面图上标注。
导出计算书。
(注意探索者与图集上的楼梯分类不一样)9 改156.52*12=1878为1878/2.当建筑与结构所标位置不同时,按结构进行标注,并适当移动位置。
9.1(用于底板为筏板的结构)对底部与筏板接触部位处标注大样。
平面图:10 在平面图中确定梯梁的位置,并在平面图中将建筑标高进行修改。
(若为剪刀梯,中间的梁一般做成150宽,且在修改宽度时采用S拉伸,而不用修剪命令)11 在平面图上标注PTB。
平面图上标注楼梯类型。
12 在平面图上标注梯梁TLxxx.以判断是否需加密,梯梁大样标注。
13 在平面图上画出构造柱,包括剪刀梯之间的小梯柱。
14 楼梯间平面图上的扶手去掉。
问题?楼梯间的构造柱要不要表示出来?15平面图上定位梯梁,立面图上定位梯柱。
16填充楼梯17楼梯说明及更改图名。
立面图上把所有的结构线全画上去。
把所有的建筑线全删除,这样会较好理解。
梯梁梯柱的定位尽量放在坡面图上,剖面图上不好定位时,再在平面图上定位。
但在平面图上和立面图上都要标注梯梁和梯柱为TL1或TL2建筑平面图上结构线的处理,一定要对照结构施工图。
把结构梁在楼层平台处剖断。
结构素描的绘画步骤
二、结构
1、自然物结构
所谓结构,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 是自然中客观存在的结构,如生物结构、植 物结构、人造结构等等;二是画面结构,是 指对形状、明暗等做纯粹的主观安排。
2、画面结构
画面结构特点以及构造关系是通过线条、透 明关系来表现出来的。
(1)对线的认识
自然界所含有的面以及立体,都可以用线来 表达出来,无论在绘画上还是在设计中,线 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线既有长度也有宽度, 线的粗细变化会给人造成不同的感受。一般 来说,直线给人以简单、明了、直率的感受。 曲线有柔软、优雅的感觉。
二、作画前的准备
选择一个好的作画位置,对于初学者有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涉及到画面的难 易程度和绘画者的兴趣。画者离对象的距 离应是物体总高度的两倍。
画纸与画架的关系也是初学者应注意的, 要养成纸的上下两边为水平线的习惯。
第二节 结构素描的认知与表现
一、形体
1、形体的概念
“形”是二维平面的概念,是形体某一角度 的投影,沿着投影的边缘描绘出来,便是这 一形体的轮廓。“体”是三维的、立体的, 是存在于空间之中形和体的结合。“行”和 “体”是不能分离的,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2、平面形和立体形
有点、线、面构成的无数形体中有三对最基 本的形体,我们称之为几何形体,它们是立 方体、长方体、和三角体。由这三个直线体 又可演变出三个相对应的圆球体、圆柱体和 圆锥体。平面上构造出具有三维空间感觉的 形被称为立方形每一形体都同时具有两个 形状,一个是平面边缘的形状。“平面形”, “立方体”是同一个形体的不同表现角度。
(1)平行透视
透视中的基本因素是地平线、视点和消失点。 地平线与观者的眼睛的高度一致,而不由他 的位置决定。
(2)成角透视
设计院新人绘制楼梯结构施工图方法及步骤心得
楼梯结构施工图绘图方法及步骤一、楼梯结构施工图需表达信息:梯段板、平台板、梯梁、梯柱配筋及对应截面尺寸;结构构件(楼面梁、柱及楼梯结构构件)标高及位置(与轴线距离关系);节点配筋详图及节点位置;说明。
二、楼梯画图步骤:1.准备事宜:先确定是否为装配式楼梯,确认楼梯在平面图中的具体位置。
○1商业楼梯:构思楼梯结构形式及搭建方式(是否需要设置梯梁、空间是否允许设置)。
○2主楼楼梯:构思楼梯结构形式及搭建方式,是否需要设置滑动支座;楼梯是否参与抗震;剪力墙结构墙体是否有开洞影响梯梁放置。
(建筑)楼梯能否实现;面层厚度(楼梯间内是否有水暖井,由于水暖走线原因,面层需和室内面层一致,和建筑核实)(平台板处及梯段处面层);梯梁梯柱是否有空间安放;过梁是否需要梯梁下放(框架);是否有部分入户楼梯使用砖砌踏步(砖砌踏步设置标准);梁宽大于墙宽时,楼梯间两侧梁宽允许范围;如有三跑楼梯,确定中间平台梯梁梯柱是否有位置安放。
(结构)结构墙肢图确定挡土墙标高(剪力墙结构);是否存在升降板、上反梁;一层是否有板;是否需要矮墙,特别注意住宅楼梯出屋面处,一般都设有矮墙。
2、画图(楼梯图绘图比例为1:50):○1剖面图I.删除:建筑图中多余构件(栏杆、砌块墙)、部分标注、填充(若位置基本固定,也可以保留填充,直接刷图层)。
保留:梯段、平台板、标高、碰头线(非打印图层)、轴线、反槛。
(核对完梁高后再删除门窗等构件,可以利用天正中“分解对象”命令删除门窗)II.修改:标高(使用标高检查进行自检);梯段板及平台板板厚(按跨度确定板厚);图层修改(图名、轴线、梯段板等)、核对尺寸标注(尤其注意楼梯第一步台阶及最后一步;踏步数统一用*表示,和建筑一致)。
III.增加:梯梁梯柱(核对梯柱能否生根,梯梁能否搭上);梯段板配筋(根据支座间距离计算梯段板跨度);平台板标注及板厚标注;柱及梯柱轮廓线、与基础核对基础顶标高;核对顶层平台板位置与楼层平台标高(是否需要补充矮墙)。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步骤是什么-图文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步骤是什么-图文一,看懂建筑图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
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设计人员,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二,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1.三维建模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
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
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
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
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
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
还有,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
现浇肋形结构施工图绘图指导
垂直高度 约1~1.5mm
字高2.5~3.5 距尺寸线净距1~1.5mm
尺寸标注
观察三道尺寸线等间距, 尺寸标注区与被标对象
CAD图中标注样式的创立方法
熟悉线性尺寸标注样式及设置参数
▲
常用符号
剖视剖切符
剖视的剖切符号应由剖切位置线及 投射方向线组成,均应以粗实线绘 制。剖切位置线的长度宜为6~10mm; 投射方向线应垂直于剖切位置线, 长度应短于剖切位置线,宜为4~6mm。 绘制时,剖视的剖切符号不应与其他图 线相接触。
楼盖结构平面图、板模板配筋图
CL-1模板配筋图
说明区
布 图 实 例
ZL—1模板配筋图
CL—1模板配筋图
说明区
布图实例
布 图 不 成 功 实 例
楼盖结构平面图、板模板配筋图
ZL—1模板配筋图
CL—1模板配筋图
说明区
★结构平面图没有在视点中心区, 主题不突出,图面不稳。 ★钢筋表没有余地
布 图 不 成 功 实 例
420×594
297×420
c
10
5
a
25
横式图幅
立式图幅
◆ 线 宽
线宽组系列: 粗线宽b、中粗线宽0.5b、细线宽0.25b
★ 图纸幅面大,线宽b选得越大, 对A1图幅,线宽b一般选用1.0mm组和0.7mm组. 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的粗线宽度,且不宜小于0.7mm。 同一张图纸内,相同比例的各图样,应选用相同的线宽组。
简化名称
命令全称
图元尽量成整体,便于修改和编辑
材料填充 用Hatch 钢筋及弯勾 用plineBiblioteka 折断符号 用pline五、说明
对图中未表达全面的内容和施工注意事项进行补充。
CAD结构施工图画图要领
概述1.1 目标和要求对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要求是:图面清楚整洁、标注齐全、构造合理、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及行业规范,能很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并与计算书一致。
通过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应掌握各种结构构件工程图表的表达方法,会应用绘图工具手工绘图、修改(刮图)和校正,同时能运用常用软件通过计算机绘图和出图。
1.2 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三种:一、详图法。
它通过平、立、剖面图将各构件(梁、柱、墙等)的结构尺寸、配筋规格等“逼真”地表示出来。
用详图法绘图的工作量非常大。
二、梁柱表法。
它采用表格填写方法将结构构件的结构尺寸和配筋规格用数字符号表达。
此法比“详图法”要简单方便得多,手工绘图时,深受设计人员的欢迎。
其不足之处是:同类构件的许多数据需多次填写,容易出现错漏,图纸数量多.三、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以下简称“平法”)。
它把结构构件的截面型式、尺寸及所配钢筋规格在构件的平面位置用数字和符号直接表示,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和梁、柱、墙等构件的“构造通用图及说明”配合使用。
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楚、直观性强,图纸数量少,设计和施工人员都很欢迎。
为了保证按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建设部已将平法的制图规则纳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详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GJBT—518 00G101)(以下简称《平法规则》)。
“详图法”能加强绘图基本功的训练;“梁柱表法”目前还在广泛应用;而“平法"则代表了一种发展方向.毕业设计时宜在掌握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有所侧重.2 结构施工图绘制的具体内容2。
1 基本内容一、图纸目录全部图纸都应在“图纸目录"上列出,“图纸目录”的图号是“G-0"。
结构施工图的“图别”为“结施"。
“图号"排列的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按施工顺序从下到上。
例如,“结构总说明”的图号为“G-1”(G表示“结施"),以后依次为桩基础统一说明及大样、基础及基础梁平面、由下而上的各层结构平面、各种大样图、楼梯表、柱表、梁大样及梁表。
用visio画组织结构图
用visio画组织结构图1.前言其实,组织架构图很多人都会画(包括07版本及以上版本自带的“组织结构图”和各种山寨版本),也会用visio画,稍微高端大气上档次一点的同事,用aris 画,小资213青年用mindmanager或者其他软件画,比如,PS等,像我等屌丝青年,通常使用免费还好用看得见的visio来画图,包括各种流程图、甘特图、电路图等各种图,当然,组织图也在其中。
但是有一点,很多visio用户,尤其是小白们,在显示属性上没有搞清楚咋整,比如,公司喜欢保留三个字段“职位/岗位”、“姓名”、“编制”,但是,visio自带的通常只有两个字段属性,于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是:直接回车,写上去。
此等山寨功夫,本教程的目的就是:让这种屌丝做法稍微带点高富帅的气质,起码,对于广大的屌丝而言,可以作为把妹的一个技术吧——你想想以下当你解决了妹纸这个困扰已久的困难后,妹纸(包括女神,女神在这方面是一等一的小白)投来的何种程度的羡慕崇拜眼神,就为这个,你看完这篇教程也值了。
2.打开组织图编辑窗口:2.1步骤:打开visio后,选择创建组织结构图:各位观众应该看得出来,这个图有PS痕迹哈~2.2结果:下图为打开后的编辑窗口。
简单地说,中间密密麻麻的网格区域就是编辑区域,左边写的很清楚,就不解释了,最上面是菜单栏,有用的~3.创建组织图:3.1选择,比如“总经理”,然后将其拖进编辑区域:3.2自定义属性:系统默认两个显示属性:“姓名”及“职务”,但通常来说,我们想自定义属性,以便于自己修改方便。
假设我们将这个岗位的属性定义为“岗位”、“姓名”、“编制”三个属性,这样你会发现,和原来系统默认不太一样,操作如下:步骤1:选中职位框,右键,选择属性(如下图):单击之后,会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上述是系统自带的几个属性,我们可以进行自定义添加,其实修改也可以的,相同的哈,不解释。
步骤2:单击“定义”,得到以下结果: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编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图最快方法总结:
2013年4月份收到魏哥给我的一个文章号称:史上最快画结构图方法
一:前期准备
熟悉建筑图,理清思路,分清先后,可减少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二:计算书整理,原始施工图生成
初步检查PKPM计算书,根施工图需要归并(相关程序网上搜),PKPM生成梁施工图,并转换成DWG图
三:提取建筑轴网,插结构梁图
TSSD初始化梁图,与建筑平面核对,标注降板,用“板配筋及修改程序”画板图,如果建筑图全的话,画节点及相关构造柱,根据节点图核对计算书梁高。
插板说明(住宅约5~30分钟每层)
四:画梁图
根据上一步调整计算书,并插入CAD图,(梁板画在一张图中哦)隐去本层板图相关图层,开始画梁
用“梁筋优化程序”初步调整梁图并整理梁文字位置(住宅约5~10分钟每层),梁标高标注,用“梁配筋校对程序”校对下梁图(不论大小约2分钟每层)
错的修改下(住宅约5~10分钟每层)。
插梁说明。
五:画柱
提梁图中柱轴网及计算书,拷出,修理轴网及标注,用TSSD标柱尺寸,用“柱施工图自动生成程序”生成柱施工图
标柱标高,沉降观测点(一层),插柱说明,层高表。
(无论大小约5分钟每层)
六:基础(桩基)
上图中柱及轴网拷出。
插入柱底内力数字,用“承台及桩布置程序”布桩(无论大小约2~5分钟)。
提出桩位图,拷出插入桩施工说明
余下承台详图中,布地梁,画地梁及承台详图插基础说明。
七:画楼梯(平法哦)
八:整理说明
九:整理计算书
十:出图打印计算书(相关程序网上搜)
2013年12月4日广州-邓工发出群邮件往期学员探讨画图方法以备跟得上时代进步
各位兄弟:
大家好!
请问各位所在设计院绘制结构施工图主要用什么方法?
(1)纯CAD;
(2)探索者;
(3)PKPM自动出图;
(4)各类插件:
(5)其他方法(请填写绘图方法)。
请大家认真回复,谢谢大家!
广州老庄邓工
根据收到的信件武汉胡工乌市贾工的做法我认为比较实用
武汉-胡工:
我的绘图步骤:
1.根据建筑图利用纯CAD画好轴网。
2.根据电算结构PKPM导出模板图。
3.然后将模板图处理成纯CAD画的一样,包括线性、字体、字高等。
4.对照建筑图,完善模板图。
5.画板配筋,纯CAD完成。
6.利用PKPM电算结构将梁配筋图导出来,将钢筋放置在画好的模板图上,将文字后处理下,样式、字高什么的设成纯CAD版式的。
7.导出梁配筋计算结果,对照配筋结果,复核、调整梁配筋图。
8.墙柱自己画,墙柱定位用下TSSD的柱定位。
9.对照建筑图画大样、楼梯,纯CAD。
我用到的插件:
1.tssd。
2.小伙工具箱。
3.拉移随心(萝卜兄弟让人不得不爱的经典插件)。
我的绘图习惯:
1.严格按需分图层,能用CAD命令完成的绝不用插件(当然,要是插件命令简单,比CAD 快、我也不拒绝使用)。
2.画梁板用下拉移随心。
3.画墙柱大样用下小伙工具箱里的屠夫墙柱。
4.文字处理看心情,小伙工具箱和TSSD换着用,想用哪个用哪个。
新疆乌市贾工
1.模板图:tspt模块接口pkpm。
备注:放大倍数用
2.墙图:TSPT生成,人工复核体积配箍率。
备注:自动生成配筋大样,方便修改。
3.梁图:TSPT生成,用老虎板王2013整理图面,手动修改配筋备注:调整梁配筋的集中原位标注
4.板图:pkpm生成,老虎板王2013整理图面。
5.校对:校梁王校对。
6.大样:纯cad(左手快捷键)+tssd里面的钢筋绘制。
他们这些方法我都用过,很有共鸣,在史上最快画结构图方法的基础之上对以上内容总结如下:
一:前期准备
熟悉建筑图,理清思路,分清先后,可减少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反复斟酌结构方案,找出结构方案不合理的地方。
二:计算书整理,原始施工图生成
初步检查PKPM计算书
注:检查钢筋是否可以方便摆放——包括梁钢筋是否两排能放下(不够则增加截面高度和宽
度降低梁配筋率),柱配筋是否过大(分析是否模型假设错误),板负筋是否过大导致放了附加筋还不够(不够则增加板厚)),判断所配钢筋直径是否满足锚固长度,可以使用范围选数插件只在相关范围图层中找出较大配筋数据,逐一分析,个人认为可减少1/5的劳动量,如果这些不检查出来,后面调模型,有可能需要修改已画完的图,重复劳动不说,还容易忘记修改部分内容。
根施工图需要归并
注:老虎板王的计算书归并功能最强大,结构计算方案编号导致的前期配筋变化能够找出变化大小,同一层结果不同工况下的计算结果的归并
PKPM生成梁板施工图,并转换成DWG图
注:根据单位对施工图的需要先把施工图的图层设置成自己想要的图层比如都在他的图层前加G-这样都是结构图,绝对在套建筑图时不会有图层冲突,免得每次出施工图都要刷图层,这点有个不好就是如果模型不是太精确可能不如手绘,解决办法形成的cad图梁板柱可以做成块,方便修改而不错乱。
三:提取建筑轴网,插结构梁图
根据生成的板配筋图导入模板图,不符合的图层直接修改特性,或者刷图层,与建筑平面核对,核对墙柱定位,梁偏心定位,标注降板(设置好降班实线图层,用BOUNDARY命令生成)
四:画板图
用老虎板王的板转图的功能画板图
步骤:放大百倍——老虎板王直接转换——插入板计算书计算书——修改板筋(底筋一般都8@200比较大,先修改,列一个板配筋的不同厚度配筋大小的表格,直接对数据改图,不会担心板厚有错误,个别底筋配筋较大处修改好板配筋数据后直接用线引出,指出板厚,江苏省的端板加强也修改)——利用板王的正筋国标平法转换成常用国标平法标注(如遇有同楼层既有楼面板又有屋面板,则转图时分两次,分别转图)——对国标平法中的板厚输入具体厚度数值——修改编号顺序(使用老虎板王中编号系统修改,可根据板厚修改编号先后顺序,修改楼板编号为屋面板编号)
注:编号系统配筋助手中也有
如果建筑图全的话,画节点及相关构造柱,根据节点图核对计算书梁高。
插板说明(住宅约15~30分钟每层)
五:画梁图
调整好板厚之后,调整计算书,并插入CAD图,(梁板画在一张图lman图层管理器中或者做块)隐去本层板图相关图层,开始画梁
用“老虎板王的修改样式及理梁王的力量功能”先后初步调整梁图并整理梁文字位置
步骤:修改样式——贱人工具箱的文字特性修改文字属性——理梁王整体图面(住宅约5~10分
钟每层)
梁标高标注,用“梁配筋校对程序”校对下梁图不太会用,可以用校梁王的校梁功能,校对梁配筋(校对后会有提示计算书也会相应的变颜色,可以根据提示对照变颜色的计算书)
住宅错的修改下(住宅约5~10分钟每层)。
插梁说明。
一般住宅在钢筋直径设置正确的情况下基本没有问题,可以调整下钢筋直径,根据审图要求修改箍筋肢数之后修改钢筋,一般需要对一下计算书。
对地下室,考虑人防消防车等较大的荷载的情况下,配筋基本需要调整,配筋时可以使用天下有雪的配筋进行配,天下有雪会配的有些大,对地下室比较合理,对上部结构结果偏大。
配完之后再校梁一次,再次找出疏漏之处。
六:画柱
提梁图中柱轴网墙柱图层及计算书,拷出,修理轴网及标注,用TSSD标柱尺寸或者用板王的柱定位标注/墙柱定位标注功能标注尺寸,用“板王”生成墙柱施工图,需要人工复核,板王生成的柱配筋是纵筋等间距,此时箍筋间距可能不满足规范要求,需人工手动调整,墙身生成的构造边缘构件一般都满足,约束边缘构件需修改,总之需要人工复核。
标柱标高,,沉降观测点(一层)?插墙柱说明,层高表。
七:基础
上图中柱及轴网拷出。
插入柱底内力数字,用“承台及桩布置程序”布桩(无论大小约2~5分钟)。
提出桩位图,拷出插入桩施工说明余下承台详图中,布地梁,画地梁及承台详图插基础说明。
筏板配筋使用范围选数插件过滤通长筋文字。
八:画楼梯
九:整理说明
十:整理计算书,出图打印计算书
我所使用的软件及插件
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