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预算人力成本控制的“杀手锏”
人事部门中的员工福利成本控制方法
![人事部门中的员工福利成本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ae62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f.png)
人事部门中的员工福利成本控制方法在人事部门中,员工福利成本的控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合理控制员工福利成本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能够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本文将探讨人事部门中的员工福利成本控制方法,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制定明确的预算计划在控制员工福利成本方面,首先要制定明确的预算计划。
通过合理的预算安排,可以更好地掌控福利成本的支出。
预算计划需要涵盖各个福利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奖金、保险、假期等。
人事部门需要与财务部门密切合作,确保预算计划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二、全面评估福利项目在制定福利计划时,人事部门应该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对员工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可以确定员工最需要和关注的福利项目,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在选择认可计划时,可以考虑员工对不同种类福利的偏好程度,以便合理配置福利资源。
三、寻求合作伙伴人事部门可以积极寻求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以获得更具竞争力的福利资源和更优惠的价格。
例如,可以与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获得更优惠的员工保险方案和健康管理服务。
此外,人事部门还可以与其他公司进行福利资源的共享,以降低成本。
四、鼓励员工自付部分费用为了控制员工福利成本,人事部门可以鼓励员工自付部分费用。
例如,在员工医疗保险方面,可以引入个人账户制度,员工需要自付一定的费用,以增加员工对福利使用的慎重性和理性性。
此外,人事部门还可以鼓励员工积极利用福利资源,避免过度浪费。
五、持续监控和优化福利成本控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需要持续的监控和优化。
人事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定期评估福利项目的实施效果和成本效益。
如果发现某个福利项目成本偏高或者效果不理想,应该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福利成本的控制效果。
总结起来,人事部门中的员工福利成本控制方法可分为制定明确的预算计划、全面评估福利项目、寻求合作伙伴、鼓励员工自付部分费用以及持续监控和优化。
通过采取这些方法,人事部门可以更好地控制员工福利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有效控制薪酬成本的方法与技巧
![有效控制薪酬成本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ef028f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5.png)
有效控制薪酬成本的方法与技巧薪酬成本是企业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控制薪酬成本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控制薪酬成本的方法与技巧,帮助企业实现薪酬成本的合理控制。
1. 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和制度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和制度是有效控制薪酬成本的基础。
薪酬政策应当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制度应当明确薪酬水平的确定方法、涨薪机制、绩效考核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薪酬政策和制度,可以确保员工的薪酬与其贡献相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薪酬水平。
2. 灵活运用薪酬结构灵活运用薪酬结构可以有效控制薪酬成本。
薪酬结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福利待遇等。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职能和层级,设置不同的薪酬结构,提高薪酬的灵活性。
同时,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合理分配绩效奖金,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定期评估薪酬体系定期评估薪酬体系是保持薪酬合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当定期对薪酬政策和制度进行评估,确保其与企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状况相适应。
评估结果可以为企业调整薪酬体系提供依据,实现薪酬的合理控制。
4.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是提高薪酬管理效果的关键。
通过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确定薪酬水平。
绩效考核应当定期进行,确保员工的薪酬与其绩效成果相匹配,提高薪酬管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5. 激励员工的发展激励员工的发展是有效控制薪酬成本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提供培训机会、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规划,可以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达到更高的绩效水平。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外招聘的成本,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
6. 精简薪酬管理流程精简薪酬管理流程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可以通过引入薪酬管理系统或使用薪酬管理软件,实现薪酬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这样可以减少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员工薪酬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用薪酬预算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用薪酬预算控制人力资源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a797e7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3.png)
用薪酬预算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大家好,本期为你分享的主题是——用薪酬预算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薪酬总额预算可以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数字底线形成强大的约束力,扮演坚强的“守门员”角色。
薪酬预算可以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控制企业成本支出,同时为企业评估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
作为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尚方宝剑”,薪酬预算的难点不在于如何编制预算,而在于如何看待与分析预算所反映出的组织架构与薪酬设定现状。
本节内容,我们就通过一个例子,来为大家介绍利用薪酬总额预算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管理的三个方面。
A企业,经过经过十余年创业发展,已成为集技术投融资、项目建设和托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工程企业。
随着企业不断成长,各层级都出现了困惑和问题:决策者认为,各个部门总是说人不够,经常申请要招聘;负责人力资源的办公室拿不出好的建议,总是在“压”申请,实在压不住就将申请“甩”给决策者,请他们决定。
结果就是,营销部门虽然业绩不错,但财务部门到年底却依然反映看不到预期利润,薪酬成本居高不下,员工还抱怨收入没办法水涨船高。
经过专业团队评估和建议,A企业开始采取薪酬总额控制的预算管理模式,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薪酬预算体系,进而引入新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模式。
现在就为大家介绍如何利用薪酬总额预算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管理。
利用薪酬总额预算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管理,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可以从编制薪酬预算开始控制和增减人力资源成本总额。
编制薪酬预算可以先自上而下测算,依据企业确定的下年度经营目标预算和历史数据测算出薪酬预算总额;然后再自下而上测算,也就是参照历史薪酬水平、市场水平、薪酬调整政策、人员需求变化,增加或减少各部门或各类员工的年度薪酬预算总额;最后,对上述两个过程进行多次验算、验证,确定一个合理的薪酬预算总表。
第二个方面,可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管理,建立薪酬总额管理控制体系。
首先,可以对比分析实际薪酬总额与预算总额。
薪酬预算人力成本有效控制
![薪酬预算人力成本有效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19da85b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5.png)
"薪酬预算"——人工成本控制旳“杀手锏”【案例】M企业经历十几年艰苦创业和发展, 已成长为一家集技术投融资、项目建设和项目托管于一体旳综合性专业环境工程企业。
凭借雄厚旳技术力量, 企业拥有多项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 并在印制线路板、废水治理、电镀废水治理、印染废水处理、食品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定旳处理工艺。
M企业旳人员也由最初旳10几人发展到目前旳300多人。
由于201X年后来发展速度很快, 部门也逐渐增长, 组织架构也处在常常旳调整之中, 投资企业、子企业、独立托管项目部也在短短旳几年相继成立和运行。
在企业迅速成长过程中, 老板很困惑: 成立一种投资企业/子企业/项目部, 各负责人就会说人不够, 逼着我签字招人, 并且人总是不够。
负责人力资源旳总经办也拿不出很好旳提议, 能压就压, 压不住就逼到我这里来了。
财务中心年终利润核算, 看不到预期利润。
企业内部出现了营销中心“签单很热闹”、财务中心“资金运行紧张”、总经办“工资成本逐年水涨船高”、员工埋怨“收入偏低”旳现象。
下属和管理人员埋怨: “老板真小气, 销售额越来越高, 怎么发旳工资没见涨多少?”, 财务部门也埋怨: “管理费用太高, 能发旳工资就这样多, 总经办怎么不控制人员?”, 总经办更是觉得冤枉: “老板要扩展业务, 我能不花钱招人进来吗?再说平均工资涨旳很少啊?”以上情景或许在许多企业都不陌生, 那么究竟多少人工成本才算合适呢?企业又应当怎样控制人工成本呢?假如您正为此困惑着, 如下分析但愿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协助。
引入薪酬预算国内诸多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很快, 业务、人员、销售收入、组织构造、分企业/办事处发展都很迅速。
一开始企业更看重旳是占领市场, 采用粗放式旳管理, 对人力成本旳控制比较模糊和随意。
伴随企业业务旳相对稳定和品牌旳提高, 他们把利润看旳重要了, 而不再仅仅只关注规模、收入。
企业成本控制:有效管理薪酬预算
![企业成本控制:有效管理薪酬预算](https://img.taocdn.com/s3/m/20db7c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4.png)
企业成本控制:有效管理薪酬预算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其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力。
在众多成本项目中,薪酬支出往往是企业最大的开支之一。
因此,有效管理薪酬预算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企业中有效管理薪酬预算,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 确立清晰的薪酬政策要有效管理薪酬预算,企业首先需要确立清晰的薪酬政策。
这包括确定薪酬体系、薪酬架构、薪酬调整机制等,同时要保证薪酬政策公平、透明,符合员工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政策,可以有效控制薪酬支出,提高薪酬的绩效关联性,减少薪酬浪费。
2. 进行员工绩效评估员工绩效评估是薪酬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根据绩效结果调整薪酬水平。
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适当激励,对于表现一般的员工合理调整薪酬水平,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薪酬调整或者其他处理。
通过员工绩效评估,可以保证薪酬支出与员工表现相匹配,提高薪酬的效益。
3. 控制人力资源成本除了薪酬支出外,人力资源成本还包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福利成本等。
企业在管理薪酬预算时,应该全面考虑人力资源成本的各个方面,并进行有效控制。
可以通过优化招聘流程、提高员工培训效率、调整福利政策等方式来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从而降低整体成本压力。
4. 提高薪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技术在薪酬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薪酬管理系统、薪酬绩效管理平台等方式,提高薪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加精准地管理薪酬预算,及时掌握薪酬支出情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5. 加强薪酬管理的监督与评估最后,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时需要加强监督与评估。
定期对薪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分析支出情况,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及时纠正偏差,调整预算计划。
通过加强监督与评估,可以确保薪酬管理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最大程度地提高薪酬管理效益。
总之,企业要实现薪酬预算的有效管理,并非易事,需要企业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政策,结合员工绩效评估、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多方面手段,持续优化薪酬管理体系,提高薪酬的效益和适应性,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掌握员工薪酬福利管理的成本控制技巧
![掌握员工薪酬福利管理的成本控制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34d262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6.png)
掌握员工薪酬福利管理的成本控制技巧在现代企业中,薪酬福利是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稳定和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控制员工薪酬福利的成本。
本文将探讨一些掌握员工薪酬福利管理的成本控制技巧。
1. 定期评估薪酬福利方案企业应定期评估薪酬福利方案,以确保其与市场趋势和企业战略的一致性。
过时的薪酬福利方案可能会导致成本过高,而无法吸引和激励员工。
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了解行业标准和竞争对手的做法,企业可以及时调整薪酬福利方案,以满足员工需求的同时控制成本。
2. 引入灵活的福利制度传统的福利制度往往是固定的,无法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
为了控制成本,企业可以考虑引入灵活的福利制度。
例如,提供员工自主选择的福利选项,如弹性工作时间、远程办公和假期调配等。
这样,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福利,减少了企业的成本压力。
3. 优化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是激励员工和控制成本的重要工具。
企业应该建立一个科学、公正的绩效管理系统,将员工的薪酬福利与绩效挂钩。
通过明确的绩效指标和评估方法,企业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同时,通过将薪酬福利与绩效挂钩,企业可以控制成本,避免对低绩效员工过度奖励。
4.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培训和发展是提高员工绩效和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企业可以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与此同时,培训和发展也可以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虽然培训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但长远来看,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价值和竞争力,降低招聘和培训新员工的成本。
5. 管理福利成本企业应该合理管理福利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一方面,企业可以与供应商谈判,争取更好的价格和服务。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福利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例如,通过提供员工福利选择的同时,限制福利的范围和额度,避免过度使用。
薪酬绩效之人工成本把控思路
![薪酬绩效之人工成本把控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b3a63bb5aeaad1f346933fd5.png)
薪酬绩效之人工成本把控思路相信大家经常听到以下片面言论:你们HR就是招人、算工资的吧?外行不了解可以理解,但作为HR从业者,确实是不能只停留在这些表面工作。
例如薪酬绩效HR,重点关注人工成本就是思路之一,而不能只停留在日常的基础数据核算。
中小型企业人工成本把控,HR 可以参考下文思路,从预算编制、预算监控等方面来看。
一、预算编制(一)确定预算口径明确人工预算包含哪些项目,需要全口径,如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社保公积金、福利费、年终奖、提成绩效等。
同时,需根据财务报表相关要求,分业务线及管理口径拆分汇总预算。
(二)预测影响因素预测影响人工的因素变化,提前做进预算,如人员增减、预估招聘进度、调薪计划、岗位晋升计划、社保公积金涨幅、根据目标预估绩效等。
人工预算除了考虑薪酬绩效外,也需要考虑招聘配置、培训开发等模块计划。
(三)评估确定数据在按以上口径编制完成预算初稿后,需要评估预算的合理性。
可以对比前三年的人工相关数据,如人工占营收比、人工占毛利比、平均人工、职能及业务团队人工占比等,看历年业绩变化与人工数据浮动情况关系。
最后,再报审批确认年度人工预算。
二、预算监控编制完成人工成本预算后,并不意味着预算工作已经结束,HR需要分阶段监控人工成本使用情况,做好相关数据分析。
预算数据监控一般可分为月度统计、季度分析及年度总结。
月度统计主要看人工成本预算的实时使用情况,分月看已使用人工占预算比是否合理;季度分析除了看人工成本使用情况外,可以分部门和业务线看人工使用占比及占总人工比、固定人工及浮动提成绩效使用占比以及对比任务完成数据看人工使用占比合理性等;年度总结可根据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对比人工成本预算使用情况,看预算使用率准确率及合理性、最终人工占营收毛利比等。
当然,如经营情况发生重大调整,以上监控分析效度会降低,需要视情况及时调整预算。
三、其他影响应对在日常工作中,肯定临时会遇到很多影响预算的情况,HR相应的要有应对措施,并在预算分析时单独放一个模块说明。
人力成本控制措施精确评估人力需求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
![人力成本控制措施精确评估人力需求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https://img.taocdn.com/s3/m/7c4717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a.png)
人力成本控制措施精确评估人力需求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在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何控制好人力成本,既能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又能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是每个企业家都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一、精确评估人力需求为了控制人力成本,在雇佣新员工之前,企业应该进行精确的人力需求评估。
这包括对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和描述,以确定从事该岗位的员工数量和技能要求。
此外,还可以借助技术工具,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更好地评估和管理人力需求。
二、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为了控制人力成本,企业需要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
对于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行业,如制造业或餐饮业,可以考虑采用轮班制度,以最大化利用每个人的工作时间。
此外,还可以灵活安排工作时间,比如引入弹性工时制度,让员工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工作时间段,既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又给予了员工更多的自主权。
三、合理安排工资待遇在控制人力成本的同时,企业也要合理安排员工的工资待遇。
首先,企业需要了解自身所在行业的薪资水平,并与之相比较,确保提供的工资在合理范围内。
其次,可以考虑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员工的绩效水平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福利措施,如补贴、培训机会等,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控制人力成本的另一个关键点是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
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让员工具备更多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可以采用员工激励措施,如给予假期奖励、升职机会等,以激励员工发挥更大的潜力。
五、持续监测和优化人力成本控制措施需要持续监测和优化。
企业应该建立起有效的人力成本管理系统,及时获取有关工资、工时、员工绩效等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估。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精确度。
结语人力成本控制措施旨在确保企业能够高效运作,并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
通过精确评估人力需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资待遇,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持续监测和优化,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人力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事管理薪酬预算人工成本掌控
![人事管理薪酬预算人工成本掌控](https://img.taocdn.com/s3/m/56a2072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5.png)
人事管理薪酬预算人工成本掌控引言人工成本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一项紧要的支出项目,人事管理薪酬预算和人工成本掌控对企业的经营和进展至关紧要。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企业越来越需要通过有效的薪资管理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同时更好地掌控人工成本,实现合理的薪资结构和预算管理。
人事管理薪酬预算人事管理薪酬预算是指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通过编制薪酬预算计划,对员工的薪酬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和管理,实现优化薪资结构、提高薪酬透亮度和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对于企业来说,薪酬预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订立薪酬预算计划订立薪酬预算计划需要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市场环境、竞争情况和员工的实际需求等因素。
薪酬预算计划应当科学合理、透亮公正,符合员工的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工作绩效。
优化薪资结构薪资结构是指企业的各级岗位的薪酬水平及其差异性。
合理的薪资结构应当突出绩效、本领和阅历等方面,与企业进展保持一致,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实现薪酬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加强薪酬透亮度薪酬透亮度是指员工对企业薪酬管理的透亮度。
通过加强薪酬透亮度,可以加添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提高员工充分度和工作积极性,削减员工的流失率,也可以削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人工成本掌控人工成本掌控是指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掌控方法和手段,合理掌控人工成本和降低企业的财务压力,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进展。
管理人员劳动力成本在管理人员方面,企业应当依据岗位需求和员工实际本领进行薪酬设计。
企业可以通过设置薪资架构和订立薪资管理制度等方式,实现对人工成本的科学掌控。
常规员工人工成本掌控在常规员工方面,企业可以通过订立薪资预算和薪资发放制度等方式,达到掌控人工成本的目的。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等方式掌控人力资源成本,降低企业的财务压力。
结论随着科技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人工成本的掌控将成为企业进展的紧要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力成本控制有哪些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力成本控制有哪些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ea069b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f.png)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力成本控制有哪些策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其中,人力成本控制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有效的人力成本控制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哪些策略可以用于控制人力成本呢?一、优化招聘流程招聘是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重要环节,但如果招聘流程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成本的浪费。
首先,明确招聘需求,避免盲目招聘。
在招聘前,人力资源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了解岗位的具体职责和技能要求,制定精准的招聘计划。
其次,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
不同的招聘渠道成本不同,效果也各异。
例如,网络招聘成本相对较低,但对于一些高端或稀缺岗位,可能需要借助猎头公司,虽然费用较高,但能提高招聘的成功率和效率。
此外,优化面试流程,提高面试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可以采用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等方式,在保证招聘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招聘周期。
二、合理规划员工编制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合理规划员工编制是控制人力成本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工作流程的分析和优化,确定每个岗位的合理工作量,避免人员冗余。
同时,建立灵活的用工机制,根据业务的季节性波动或项目的阶段性需求,采用临时用工、兼职用工等方式,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降低固定员工的比例。
此外,定期对员工编制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人员配置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
三、加强员工培训与发展培训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绩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因员工技能不足而导致的错误和浪费。
同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员工流失会给企业带来招聘、培训等一系列成本,因此留住优秀员工也是控制人力成本的重要方面。
四、实施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将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能够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
有效管理员工福利预算的核心技术成本控制
![有效管理员工福利预算的核心技术成本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1d7c44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2.png)
有效管理员工福利预算的核心技术成本控制核心技术成本控制助于有效管理员工福利预算在现代企业中,为员工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金和培训等,已成为提高员工满意度、减少员工离职率的重要手段。
然而,一个合理的福利预算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讨论有效管理员工福利预算的核心技术成本控制。
1. 分析个别项目的成本在制定福利预算时,企业应先分析各项福利项目的成本。
例如,医疗保险的成本可能包括保险费用、员工的自付比例和实际索赔次数。
通过对每个项目进行详细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并确保福利预算的可行性。
2. 制定明确的预算目标在制定福利预算时,企业应设定明确的预算目标。
例如,企业可以根据员工薪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设定福利预算。
这有助于确保福利预算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员工数量相匹配。
同时,明确的预算目标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安排。
3. 寻找合适的供应商为了有效控制福利预算,企业应积极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与多个供应商进行比较,并选择价格合理、服务良好的供应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福利项目的成本。
此外,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折扣和优惠,进一步降低成本。
4. 提供选择权给员工为了在预算范围内提供多样化的福利待遇,企业可以给予员工一定的选择权。
例如,企业可以提供不同档次的医疗保险计划,供员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也有助于控制整体福利成本。
5. 定期审查和优化福利预算福利预算应定期进行审查和优化。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项福利项目进行调整,以确保福利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审查还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成本节约机会,并及时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成本控制效果。
6. 提高员工的福利认知在福利预算的控制过程中,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
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沟通活动,提高员工对福利项目的认知和理解。
这有助于员工更好地利用福利福利,减少浪费现象,并有效地控制福利成本。
如何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和预算
![如何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和预算](https://img.taocdn.com/s3/m/fa3b9e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9.png)
如何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和预算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和预算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控制和预算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和预算。
第一,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预算。
制定人力资源预算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基础。
在制定预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规模、人员结构、市场需求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人力资源的预算额度。
同时,预算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形势,以及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的配置。
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与配置密切相关。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在安排人力资源时,需要根据岗位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配置人员。
对于一些关键岗位,可以考虑采取灵活用工的方式,如外包、临时员工或兼职等,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第三,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
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企业在招聘和培养人才时,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合理配置不同层级和专业能力的员工。
同时,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第四,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可以降低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和集约化。
通过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
第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进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完成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以鼓励员工的学习和进步,并通过激励措施奖励优秀员工,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
第六,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和沟通。
与供应商的合作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采购效率,降低成本。
企业可以与一些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招聘、培训等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5d14d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4.png)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保持竞争力,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是至关重要的。
人力资源成本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薪资、福利和培训等方面的开支。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
一、有效招聘和选拔企业在招聘和选拔员工时,应该注重营销和品牌建设。
例如,通过线上招聘平台和社交媒体宣传企业的福利待遇和良好的员工发展空间,吸引到更多的合适人才。
同时,在选拔员工时要进行全面的面试和背景调查,确保招聘到适应公司文化和岗位要求的员工,避免因招聘错误而导致离职和再培训的成本。
二、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激励制度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激励制度,可以吸引优秀的员工,并激励他们提高绩效。
企业可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同行业同等职位的薪酬水平,保证自身薪酬待遇具有竞争力。
此外,可以设置绩效奖金、股权激励或员工福利计划等激励措施,以鼓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三、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通过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能力,从而减少企业外部招聘的需要。
企业可以开设内部培训课程,培养员工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此外,还可以为员工提供参加外部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职业发展价值,激励员工留在企业内部,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四、灵活的劳动力管理灵活的劳动力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在不同业务周期调整人力资源的使用。
企业可以在需要时雇佣临时或兼职员工,以满足临时性需求。
此外,还可以与外包公司合作,将一部分工作外包出去,从而减少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成本。
五、加强绩效管理有效的绩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鉴别高绩效和低绩效员工,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奖励或处罚措施。
企业可以制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和反馈。
通过激励高绩效员工保持工作动力,以及对低绩效员工进行培训和改进,提高全员的绩效水平,进而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六、优化福利待遇结构企业可以根据员工需求和预算情况,优化福利待遇结构。
例如,可以根据员工的家庭情况,调整家庭福利政策。
如何控制人力成本
![如何控制人力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43fc436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8.png)
如何控制人力成本引言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控制人力成本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的人力成本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控制人力成本,旨在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1. 分析与评估现有人力资源要控制人力成本,首先需要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方法:•岗位职责评估:重新评估每个岗位的职责,确定是否有冗余或重复工作。
通过优化岗位职责,可以减少人员需求,从而降低人力成本。
•员工绩效评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估,确定绩效较低的员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培训或解雇。
提高员工的整体绩效水平可以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
•人力资源技术工具:利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和工具,对人力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和跟踪。
这些工具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并减少相关的人力成本。
2. 雇用合适的人才雇用合适的人才是有效控制人力成本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招聘策略:制定明确的招聘策略,针对所需岗位的特定技能和经验,以减少后续培训成本。
选择那些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相契合的候选人。
•内部晋升:鼓励内部员工晋升,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内部晋升不仅可以节约招聘和培训成本,还可以提高员工忠诚度和动力。
•灵活劳动力:采用合同员工或兼职员工的方式,根据项目需求雇佣合适的人才。
灵活劳动力可以根据工作负荷进行调整,从而减少成本。
3. 优化员工福利和薪资政策员工福利和薪资政策是企业人力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建议:•福利调整:审查员工福利计划,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员工的需求进行调整。
优化福利计划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保持员工满意度。
•薪资结构优化:审查薪资结构,根据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绩效进行调整。
通过合理的薪资结构,可以鼓励员工提高绩效,减少工资支出。
•激励计划:制定激励计划,根据员工的表现奖励他们。
激励计划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从而降低人力成本。
优化员工薪酬体系控制人力成本
![优化员工薪酬体系控制人力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1ba074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e.png)
优化员工薪酬体系控制人力成本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案一、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其中,人力成本作为企业最大的开支之一,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优化员工薪酬体系成为控制人力成本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员工薪酬体系来控制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分析现状在开始优化员工薪酬体系之前,我们需要对现有的薪酬体系进行全面的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员工的薪酬结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福利待遇等方面。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员工薪酬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激励机制和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员工薪酬与市场行情的对比,是否存在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三、设定明确的薪酬目标优化员工薪酬体系的第一步是设定明确的薪酬目标。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薪酬策略。
薪酬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等方面。
明确的薪酬目标可以为后续的薪酬设计和管理提供指导。
四、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优化员工薪酬体系的核心是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应该根据员工的职位、工作内容和绩效水平来确定。
一般来说,薪酬结构应该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和福利待遇。
基本工资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来确定,绩效奖金应该与员工的绩效表现相匹配,福利待遇应该符合员工的需求和市场行情。
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为了确保薪酬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合理,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应该基于客观的指标和标准,并且应该与员工的工作内容和目标相匹配。
同时,绩效评估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员工应该参与到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结果反馈中。
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估,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
六、制定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优化员工薪酬体系还需要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
薪酬管理制度应该包括薪酬调整、晋升和离职等方面的规定。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重要技巧薪酬管理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重要技巧薪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d8fa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4.png)
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重要技巧薪酬管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利润增长,有效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巧。
其中,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核心之一。
本文将从薪酬策略的制定、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员工福利及培训投资等方面,探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重要技巧。
1.薪酬策略的制定薪酬是企业吸引、激励和留住员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制定薪酬策略时,企业应全面考虑市场竞争情况、员工价值和组织目标,并与行业薪酬水平进行比较。
同时,也要考虑员工绩效的评估和分配机制,以确保薪酬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2.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是激励员工实现优异表现的关键环节。
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员工的绩效评估公正、客观,并与薪酬激励机制相结合。
激励机制可以包括绩效奖金、岗位晋升和股权激励等,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员工福利员工福利是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减少人力资源流失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福利待遇来留住优秀人才,如弹性工作时间、员工健康保险、子女教育补贴等。
然而,在提供员工福利时,企业也需要合理控制成本,避免过度福利导致薪酬结构不均衡。
4.培训与发展投资培训与发展是提高员工绩效和增强组织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企业可以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绩效。
然而,在进行培训投资时,企业也需要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培训成本,确保培训投资的回报率。
5.采用科技手段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采用科技手段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例如,通过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自助式员工服务平台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便捷性,减少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量,从而降低相应的管理成本。
总之,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薪酬管理作为其中的核心要素,更是需要充分重视。
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和员工价值,制定合理的薪酬策略;同时,通过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员工福利待遇和培训发展投资等手段,全面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人力资源预算设计中的成本控制策略
![人力资源预算设计中的成本控制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b85315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d.png)
人力资源预算设计中的成本控制策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预算设计是一项极为关键的任务。
如何在预算过程中合理控制成本,并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成为了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人力资源预算设计中的成本控制策略,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其人力资源开支。
一、制定明确的人力资源目标与计划在开始预算设计之前,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人力资源目标与计划。
这些目标与计划应紧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对应,并与其他部门的计划相协调。
通过确立明确的目标,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人力资源开支的重点,进而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二、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预算金额在制定人力资源预算时,企业应尽量确定一个合理的金额。
这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行情、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因素。
过高的预算金额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而过低则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因此,合理预算金额的确定对于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三、精确评估人力资源需求在预算过程中,准确评估人力资源需求是关键一步。
企业应该深入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量、人员构成及业务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进行需求评估。
通过充分了解和把握人力资源需求,企业可以避免过量招聘或招聘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
四、灵活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人力资源结构的灵活性非常重要。
企业应该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根据业务需求来进行员工职级和薪酬的合理设置。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控制成本,并保持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五、加强培训与绩效管理培训和绩效管理是提高员工能力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从而减少外聘人才、提高内部晋升率。
同时,通过绩效管理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整体团队的绩效。
这两个方面的加强可以帮助企业在预算设计中更好地控制成本。
六、开发并应用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开发并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一些重复性劳动的自动化,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薪酬预算:人力成本控制的“杀手锏”
「案例」M企业经历十几年艰辛创业和发展,已成长为一家集技术投融资、项目建设和项目托管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环境工程公司。
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公司拥有多项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并在印制线路板、废水治理、电镀废水治理、印染废水处理、食品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形成了一套成熟、稳定的处理工艺。
M公司的人员也由最初的10几人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人。
由于2002年以后发展速度很快,部门也逐渐增加,组织架构也处于经常的调整之中,投资公司、子公司、独立托管项目部也在短短的几年相继成立和运营。
在企业快速成长过程中,老板很困惑:成立一个投资公司/子公司/项目部,各负责人就会说人不够,逼着我签字招人,而且人总是不够。
负责人力资源的总经办也拿不出很好的建议,能压就压,压不住就逼到我这里来了。
财务中心年底利润核算,看不到预期利润。
企业内部出现了营销中心“签单很热闹”、财务中心“资金运营紧张”、总经办“工资成本逐年水涨船高”、员工抱怨“收入偏低”的现象。
下属和管理人员抱怨:“老板真小气,销售额越来越高,怎么发的工资没见涨多少?”,财务部门也抱怨:“管理费用太高,能发的工资就这么多,总经办怎么不控制人员?”,总经办更是觉得冤枉:“老板要扩展业务,我能不花钱招人进来吗?再说平均工资涨的很少啊?”
以上情景或许在许多企业都不陌生,那么到底多少人工成本才算合适呢?企业又应该如何控制人工成本呢?如果您正为此困惑着,以下分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引入薪酬预算国内很多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很快,业务、人员、销售收入、组织结构、分公司/办事处发展都很迅速。
一开始企业更看重的是占领市场,采用粗放式的管理,对人力成本的控制比较模糊和随意。
随着公司业务的相对稳定和品牌的提升,他们把利润看的重要了,而不再仅仅只关注规模、收入。
源于高科技企业的特点,M企业对知识型人才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时,人力成本的支出成为企业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老板迫切想看到“我的钱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人力成本上我能支付的是多少?达到公司最高业绩目标时能发多少?达到公司最低目标时,我又能发多少?”因此,薪酬预算便成为重中之重,它是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属于人工成本的事前控制。
M公司作为一家集团化公司,为了真正发挥薪酬预算的作用,达到适度控制的目的,我们建议该公司对下属单位采用薪酬总额控制的预算管理模式,具体薪酬预算上采用自下而上(下属公司和部门依据历史测算数据上报)和自上而下(与销售收入等关键业绩指标相挂钩)相结合的方式,既引入新的人力成本管控模式,又与历史接轨保证平稳过渡。
薪酬预算五步法
第一步:确定薪酬类型:
A、年薪类;
B、提成类;
C、其他类(与效益不直接挂钩)
第二步:各薪酬类型的具体人员
划分A、年薪类人员划分:如: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技术中心经理/副经理、营销中心经理/副经理、商务中心经理/副经理、工程中心经理。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影响企业盈利的业务核心人员(营销中心、技术中心、商务中心、工程中心)正职可以实行年薪制。
考虑到部门内部的协调性和配合性,对副职岗位(营销中心副经理、技术中心副经理、商务中心副经理)也归属为年薪制,让副职与正职共同努力,做好配合和分管工作。
B、提成类人员划分:如:B1营销中心业务员/营销助理、B2技术中心部长、B3技术中心设计员、B4调试技术员、B5化验员、B6商务中心预算员、B7研发中心维修部全体人员。
考虑到B类人员的年度总额的市场竞争性、月标准工资的延续性、月标准工资和提成的比例关系,以后逐年在保证年度收入逐步增加的同时加大提成的比例,降低月标准工资的占比。
这是M公司薪酬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B类人员没有年终奖。
C、其他类(与效益不直接挂钩)人员划分:如:C1总经理助理、总经办全体管理人员、财务部全体、商务中心采购人员、网络管理员、C2后勤工人、C3工程中心管理人员。
比如技术中心的网络管理员,虽然该岗位在技术中心工作,但因为该岗位是对整个公司负责的,不享受技术中心提成分配,C类人员对公司价值大小不一样,他们享受的年终奖总额不同,所以对C类进行了C1/ C2/C3的分类。
第三步:A/B/C类人员薪酬结构
薪酬结构为月标准工资、津贴、年终奖、提成、其他4部分。
其中标准工资包含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
A类:年薪。
B类:标准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提成、其他。
C类:标准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年终奖、其他。
第四步:薪酬预算的方法和内容
依据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历史工资水平、B类人员《提成类人员管理办法》、最高/考核/最低毛利额目标值、各类人员的年薪总额收入相对比例(比如年薪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工资总额的计提比例(工资总额与毛利额的比例)测算确定各类人员的薪酬总额的预算。
薪酬总额预算内容:标准工资总额、津贴总额(住房、电话、夜班、出差等)、其它(加班、福利等)总额、提成、年终奖。
津贴、其它类的总额预算是企业相对固定的支出,不与企业的效益直接相关。
故对这两项的支付单独做预算。
薪酬预算主要是测算工资总额(标准工资、提成、年终奖)的分类预算,工资总额预算的确定是依据毛利额的一定比例R(工资计提比例)提取,体现员工与企业同享成功、共担风险。
标准工资总额预算方法:自上而下的测算:依据工资总额预算(R与毛利额计算出来)减去年薪制人员薪酬总额、提成类人员的提成总额、年终奖总额,余下部分即为标准工资总额,基于此再确定A/B/C人员的工资占比(比如A类总额占工资总额的比例)。
自下而上的测算:参照历史工资水平(各类人员的年度收入)、市场水平、历史A/B/C人员的工资占比确定A/B/C人员的年度总额进行标准工资总额预算。
这两个过程需要反复多次的测算才能确定一个合理的薪酬预算总表。
特别对于第一次做薪酬预算的企业。
第五步:各类人员的薪酬总额预算
A、年薪类人员依据公司年度经营的最高/考核/最低目标确定最高/考核/最低的年薪发放总额。
依据年薪制岗位的重要性确定合理的标准年薪。
实际年薪=完成经营业绩对应的标准年薪×年度考核系数
B、提成类人员依据B类人员现有的职务、标准工资总额、年度薪酬水平、B类《提成类人员管理办法》、公司业绩目标,分别测算出B1/B2/B3/B4/B5/B6/B7人员的全年薪酬总额。
C、其他类人员年薪预算C类人员的标准工资总额依据历史平均值和增长比例确定标准工资总额。
重点是确定C类人员年终奖总额预算。
为了体现年终奖与公司效益挂钩,依据经营业绩确定年终奖总额。
最高业绩目标:2个月C类人员标准工资考核业绩目标:1个月C类人员标准工资最低业绩:0经过以上的薪酬预算,老板、总经办(人力资源部)、财务中心、各业务部门都清楚的知道公司的人力成本是如何构成的,各部门做到什么程度的业绩需要的人力成本是多少,人力成本不再神秘和不可控,一切都在预算之中。
严格执行薪酬总额预算确定了年度薪酬总额之后,在日常薪酬发放管理时可以采用月度相对总量控制和年度决算方式进行控制。
所谓月度相对总量控制就是将月度标定薪酬总额与销售收入等关键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挂钩确定月度应发薪酬总额。
年度决算则是将年度标定薪酬总额与全年销售收入等关键业绩指标进行挂钩,其目的是保证全年不突破薪酬预算,同时建立削峰填谷、以丰补欠的薪酬总额管理机制,比如各子公司及部门年度薪酬总额最高发放额度不得高于预算总额的1.3倍,对于超出额部分,形成薪酬调节池;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薪酬总额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通过薪酬调节池适当补充,避免薪酬产生太大波动。
另外,由于该企业正处于快速成长过程中,为了鼓励各子公司及部门负责人通过充分挖掘现有人员潜力、提高流程效率、优化岗位设置来提高部门效率、避免人员过快膨胀,在预算控制中坚持“加人不加预算,减人不减预算”的原则,这样就将人力成本的责任转移到了用人部门。
总之,通过人工成本预算和严格控制,不仅能够让各子公司和部门负责人感受到人工成本与公司总体效益的关系,同时,人力成本控制的压力也传递到了各用人部门。
这样,案例中描述的困惑不存在了,而且薪酬预算则变成了推动各级管理者、员工工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