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合集下载

地理百科全书知识点总结

地理百科全书知识点总结

地理百科全书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月食现象等。

2. 地球仪。

-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是北极,另一点是南极。

- 经纬线:-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 经纬度:- 纬度: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90°,分别称为北纬(N)和南纬(S)。

低纬度(0° - 30°)、中纬度(30° - 60°)、高纬度(60° - 90°)。

- 经度: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分别称为东经(E)和西经(W)。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3. 地图。

-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 方向:-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表示形式:数字式(如1:100000)、线段式(如——)、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二、世界地理。

1. 陆地和海洋。

- 海陆分布: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高三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与尺度地球是一个呈椭球体的天体,其赤道周长约为4万公里,极半径约为6357公里,而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

地球的形状是由于自转引起的离心力使得赤道部分扩张,极点部分压缩,导致了地球的膨胀。

二、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

而地球的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5天。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对人类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转使得地球上的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而公转则造成了四季的变化。

三、地球的经纬度系统地球的经度指的是从地球上的起点到一条经线的弧长,主要用来测定地理位置的东西向距离,以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为基准。

而地球的纬度则是指地球上某一点与地球赤道之间的角度,以地球赤道为基准,分为北纬和南纬。

四、地球的地理分区地球被分为七大洲和五大洋。

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而五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五、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图是用来呈现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图。

在地图上,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符号和注解来表示各种地质、气候和人文特征。

同时,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实际距离与地图上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六、地球上的气候与生态地球上的气候是由地球的自转、公转、水文循环以及陆地分布等因素综合影响所形成的。

气候的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生活。

七、地球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地球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但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地球的资源面临着枯竭和破坏的威胁。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八、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与文化交流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化等方面。

这些活动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地球上的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塑造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总结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总结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约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表面积约51 亿平方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1、纬线(1)定义: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2)特点:纬线自成圆圈(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纬度:赤道的纬度为 0°,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分为 90°,分别称为北纬(N)和南纬(S)。

2、经线(1)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2)特点: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本初子午线(0°经线)的经度为 0°,向东、向西各分为 180°,分别称为东经(E)和西经(W)。

(三)经纬网1、定义: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

2、作用: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四)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周期:一天(约 24 小时)。

4、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五)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约 365 天)。

4、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

(六)地球上的五带1、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2、五带的名称及范围(1)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2)北温带: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3)南温带: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4)北寒带:位于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5)南寒带:位于南极圈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必背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这一形状可以通过多种现象和观察结果来证明,如海边看帆船、月食现象、站得高看得远、夜晚看北极星的位置变化,以及地球的卫星照片和航天飞船上的观察。

2.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二、纬线和纬度1. 纬线的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 纬线的特点: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3. 纬度的划分:赤道 (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 “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 低、中、高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三、经线和经度1. 经线的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

2. 经线的特点:形状:半圆状长度:相等方向:指示南北方向3. 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 (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为东经,习惯上用 “E”为代号,以西为西经,习惯上用 “W”为代号。

4. 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一条为东经,另一条为西经。

5. 几条特殊经线:180°、0°的经线圈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四、地球的运动1. 自转:绕转中心: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约24小时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2. 公转:绕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五、地图的基本要素1.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地球 地图 知识点总结

地球 地图 知识点总结

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基本属性和结构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其赤道半径为6378公里,极半径为6357公里,因此地球在形状上是稍微扁平的。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因此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

而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运动,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因此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25天。

3. 地球的地理分区地球的地理分区主要包括赤道、热带、温带和寒带四个大区域,每个区域的气候和生物群落都有所不同。

4. 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大气层、水圈和陆地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5. 地球的地壳构造地球的地壳主要由岩石和矿物组成,地壳分为地壳板块和构造岩石两部分,地壳板块的运动是造成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原因之一。

二、地图的种类和制作方法1. 地图的分类根据地图的用途和内容,地图可以分为地形图、地貌图、气候图、植被分布图、人口分布图、交通运输图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地图可以展现地球的不同地理信息。

2. 地图的制作方法地图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测量绘制和遥感制图两种方式。

测量绘制是指利用测量工具和地图绘图技术进行地图制作,而遥感制图是指利用航天技术、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进行地图制作,这种制图方式具有高效、精确的特点。

三、地球和地图的相关知识1. 地球的经纬度地球的经度是指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东西方向的角度;纬度是指以赤道为基准,南北方向的角度。

通过经纬度可以准确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点。

2. 地球的地理坐标地球上任何一个点都可以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其地理位置,经度在前,纬度在后,经纬度之间以逗号隔开。

例如东京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39°41′,北纬35°41′。

3. 地图投影地球的曲面不能直接展示在平面图上,因此需要进行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是一种将三维地球表面映射到二维平面上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有多种地图投影方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四、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做题)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会判断经线、纬线,南北纬东西经的判别注意对应字母大写),判断两点位置方向(根据经纬线指示方向),判断东西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温度带。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图》重要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图》重要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图》重要知识点总结①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 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 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 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 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 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 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 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 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 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 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 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 自转/公转绕什么转: 地轴/太阳方向: 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期: 约24小时/一年产生的自然现象: 昼夜交替/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 0°--30°;中纬: 30°--60°;高纬: 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 从北极上空看, 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地球地图知识点

地球地图知识点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 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 (对趾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
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
1.(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改编)读下图,回答(1)~(3)题。
(3)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答案:(1)B (2)A (3)A
比例尺的大小、缩放与应用
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1)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
比例尺是个分数值,且分子是1,因此看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分 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依据实际面积大小判断。
图上面积相同时,实际面积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如图,甲、乙、
线凸出方向相反。
②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河流流速大,流水侵
蚀作用强烈,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
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或 洪积扇。
(3)等高线地形图与“线”的区位。
(4)等高线地形图与“点”的区位。
(5)等高线地形图与“面”的区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
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比例尺缩放后, 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5.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1)根据比例尺求距离。
如下图,求A、B两点的直线距离。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的图上 距离,然后除以比例尺。
(2)根据距离求比例尺。
(2)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 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 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 000=1/160 000,比例尺缩小。

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1. 地球的概况地球是太阳系中位于第三位的行星,其直径约为12756.32公里,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固体行星。

地球是由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组成的。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23.5度,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地球的自转一周为24小时,公转一周为365.25天。

地球的卫星是月球,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自然卫星,其直径为3474.8公里。

2. 地球的构造地球的结构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层,主要由岩石和熔岩组成。

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是地球的最内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3. 地球的活动地球的活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热力活动。

地壳运动表现为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质构造的变化。

地球内部热力活动主要表现为地热、地磁和地球引力等现象。

4. 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是地球的缩影,是一种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图。

地图可以根据比例尺、方位角、投影方式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比例尺的不同,地图可以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5. 地图的投影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地图是一个平面图,因此需要通过投影技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转换为二维平面。

目前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包括等角投影、等距投影和等面积投影等。

不同的投影方式会导致地图上的形状、面积、方位等信息有所变化。

6. 地图的制作地图的制作包括测绘、编辑、制版等多个环节。

测绘是指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和记录,编辑是指将测绘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设计,制版是指将编辑好的地图图稿制成印刷版。

地图的制作需要依靠现代测绘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

7. 地图的使用地图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工具,可以用于指导军事行动、辅助航海航空、指导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地图也是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进行地理分析、地质研究和环境评估等工作。

8. 地图的类别根据地图内容的不同,地图可以分为地形图、气象图、交通图、经济地图等多个类别。

地球与地图高考地理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高考地理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图是高考地理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它关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也是了解地球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重要前提。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地球和地图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地球的结构和自然地理环境、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等,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地球的结构和自然地理环境地球是一个球体,直径约为1.29亿米,其内部划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铁和镍等物质组成,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具有磁性。

地幔是地核和地壳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温度为1000—3500摄氏度,地幔岩石的物理性质对地球的热力学演化有重要影响。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壳,其厚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平均约为30公里,包括陆地和海洋两种地形。

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水体、陆地和生物四个方面。

大气是地球周围的空气层,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它保护地球免受太阳宇宙射线和流星雨的侵害。

水体是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上没有被水覆盖的部分,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等地形。

生物是指地球表面上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互相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

二、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指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风景、地貌、气象现象等,在地理考试中,最常涉及的自然景观为山、水、草原和沙漠等。

山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高地,具有复杂的地形,是河流的发源地和水资源的重要储库。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在地球的生态系统、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草原是地球上广阔的天然草land生态系统,是动物牧畜、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沙漠是指气候条件下极端干燥地区,是生命的极限环境,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遗产。

人文景观是指人类文明活动在地球表面所留下的痕迹,包括建筑、城市、文化遗产、交通运输等各类工程。

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

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

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2.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弧线,又称子午线。

特点: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都相交于两极。

3. 经度: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º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②经度的划分:以0º经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西经度,各划分180º。

③东西经度的分布规律:东经度向东递增,西经度向西递增。

④东西半球划分:20ºW和160ºE构成的经线圈为界,20ºW向东到160ºE为东半球、20ºW向西到160ºE为西半球。

4.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②特点:都是圆圈(两极为点);长度不等,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都指示东西方向;都相互平行。

5.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南为南纬度,向北为北纬度,各划分90º。

③纬度大小的分布规律:北纬向北递增,南纬向南递增。

④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线。

⑤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南、北纬30º和60º为界。

6.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越往东地方时越早;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

7.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称区时。

计算:两地相隔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向东加,向西减。

8.北京时间: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ºE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9.原则上以180º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向东过日界线减1天,向西过日界线加1天。

实际上日期变更线有三处弯曲,原因是是避免将所经过的国家分入两个日期范围。

注:另外还有一条自然界线,即0时经线。

0时经线向东到180º经线为今天,0时经线向西到180º经线为昨天。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归纳一、地球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表面积:5.1亿Km2,其中海洋占71%,陆地占29%;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2)形状: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仪(1)地轴:地球自转所绕转的假想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的大圆。

(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是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是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1)经线①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②所有经线都相等,端点都是两极;③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且任一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④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Km,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⑤所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绝对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点,四面八方都是南;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点,四面八方都是北。

(2)经度①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②东经度为0°向东至180°,用字母E表示;西经度为0°向西至180°,用字母W表示,180°经线无东西经之分;③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向东增大为东经度,递减为西经度;④自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自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⑤本初子午线(0°)是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

(3)纬线①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②所有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处纬线缩短成点;③纬度相同,纬线不同,但长度相等,如30°S=30°N;④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⑤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若经度差小于180°,则东西方向不变;若经度差大于180°,则东变西,西变东;若经度差等于180°,则互为东西。

地理参考知识点汇总

地理参考知识点汇总

地理参考知识点汇总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经纬线与经纬度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度范围是0° 180°,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约4万千米),纬度范围是0° 90°,赤道为0°纬线,向北为北纬(N),向南为南纬(S)。

3.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有数字式(如1:10000)、线段式(如———)和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方向:一般地图上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标识;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山高水深等的文字和数字。

二、世界地理1. 陆地和海洋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如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如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各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 世界的地形五种基本地形: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丘陵(海拔较低,有起伏但坡度和缓)、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归纳

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归纳

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归纳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中的基础内容,对于理解地球的构造、运动和地表特征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归纳: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是一个接近于球形的天体,称为地球椭球体。

-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导致昼夜交替。

-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为一年,导致季节变化。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二维表示,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

- 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例关系。

- 地图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使用指南针或经纬网确定。

经纬度系统- 经纬度系统用于在地球上确定位置,经线(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纬线(纬度)表示南北方向。

-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范围是0°至180°。

- 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范围是0°至90°。

地形图与等高线- 地形图是表示地表起伏的地图,使用等高线来表示不同高度的地形。

- 等高线是连接相同高度点的闭合曲线,等高线越密集,地形越陡峭。

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平面的过程。

- 由于地球是一个曲面,任何地图投影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形,包括角度变形、面积变形或长度变形。

地图的分类- 地图可以根据内容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 自然地图主要展示自然地理要素,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 社会经济地图展示人文地理要素,如城市、交通、行政区划等。

地图的应用- 地图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导航、规划路线、研究地理分布等。

- 在科学研究中,地图是分析地理现象、进行地理调查的重要工具。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相对较薄。

-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体积最大的部分。

-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可能是液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 地球与地图知识模块复习(一)地图知识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也叫缩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2.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图例和注记二、地图的种类(一)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

以等高线图为例。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基本概念a.海拔高度也即绝对高对: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b.相对高度:两个任意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是一个相对概念。

c.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高线除陡崖外都不能交叉。

d.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都相同。

(2)地形类型及其等高线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的地形;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

(3)等高线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总结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总结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总结地球和地图是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地球和地图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使用方法对于理解地理环境、进行空间定位和导航非常重要。

本文将总结地球和地图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加深对地球和地图的了解。

地球的结构和特征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具有以下结构和特征: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壳,地壳的厚度约为0-60公里。

•地幔: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由熔岩和固态岩石组成。

•地核:地核是地球的内核部分,位于地幔之下,直径约为3480公里。

地核由熔岩和固态岩石组成,温度非常高。

地球的特征地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球形: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天体,由于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得地球在赤道处稍微扁平。

•地理环境多样性:地球上存在着多样的地理环境,包括陆地、海洋、高山、平原、河流等不同类型的地理景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完成一天的时间。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完成一年的时间。

•大气层:地球有一层薄薄的大气层,包括臭氧层、平流层、对流层等不同部分。

地图的定义和分类地图是地球的缩影,是将地球表面或地球上某个区域绘制到平面上的一种平面投影。

地图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一种用于表达地球表面或地球上某个区域信息的平面图,通过使用符号、图例和比例尺等要素来传达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信息。

地图的分类地图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功能:地图可以分为物质地图、政治地图、统计地图、气候地图等不同功能的地图。

•按照比例尺:地图可以分为大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大比例尺地图适用于表示较小区域,绘制的细节更加精确;小比例尺地图适用于表示较大区域,绘制的细节相对简化。

•按照内容:地图可以分为地形图、政治地图、天气地图等不同内容的地图。

•按照形式:地图可以分为平面地图、球面地图和立体地图等不同形式的地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站得高看得远
(4)夜晚看北极星,越往北,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越高,越往南则越低;(5)地球的卫星照片以及在航天飞船上观察地球。

考点2地球仪
1.定义: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 经纬线特点
4. 经纬度特点
考点3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
2.地球的公转
地球五带划分图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4.方向的判断:
(1)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
考点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考点6选择适用的地图
1.根据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

去某个景点旅游,需要导游图;想外出旅行确定行程,需要交通图;想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需要世界政区图;想去山区旅游,需要地形图。

2.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要想了解一个区域的详细情况,应该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要想了解一个区域在世界中的位置,或者它与周围区域的关系概况,应该选择比例尺小的地图。

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通过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大小。

- 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 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 纬线和纬度。

-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纬线的特点:形状是圆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纬度的划分: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

-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 - 30°为低纬度,30° - 60°为中纬度,60° - 90°为高纬度。

2. 经线和经度。

-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经线的特点:形状是半圆;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 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E),0°经线以西为西经(W)。

-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三)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 概念: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 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 周期:约24小时,也就是一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 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较早,西边地点的时刻较晚。

高二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课堂PPT)

高二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课堂PPT)
8
[注意]
在描述东西半 球范围时一定要说 明方向,即从 20°W向东到 160°E为东半球, 从20°W向西到 160°E为西半球。
9
[巩固练习] 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30°W 20°W10°W
150°E160°E170°E
10°N
A 0°
B 10°S
D
20°S
C
30°S 40°S
(1)、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_3_0_°__W_、 1__0_°__N_ ); B(_1_0_°__W_、_1_0_°__S_); C(_1_7_0_°_E_、_2_0_°__S_); D(1_4_5_°__E_、_4_0_°__S_)。
(2改编)若将比例尺扩大2倍,新比例尺为( A )
A.1∶10000 B.1∶15000 C.1∶30000 D.1∶60000
1.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要在边
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
尺约为( A )
A.1∶30000
B.1∶2000
C.1∶40000
D.1∶20000
(即对跖点)是____4_0_°__S_,___6_4_°__W____;
※北京关于地轴对称的点是__4_0_°___N_,__6_4_°___W_;
A
B
C
13
遁地大仙土行孙住在上海(121°E, 31°N),有
一天他想拜访地球另一端的超人奥特曼,并决定“遁地
”前去,于是他便从自己家里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
31
巩固练习
A在B的什么方向? 西北方 C在D的什么方向? 西北方 B在D的什么方向? 西北方
两地分别为东西经——看两地度数和 a、和小于1800,东经度为东,西经度为西 b、和大于1800,东经度为西,西经度为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
经、纬线
①特殊纬
线
赤道——
是最长的
纬线,既
是纬度的
起始点,
以北为北
纬用字母
N表示;
赤道以南
为南纬用
字母S表
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东经)
4
1、地球的自转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⑶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
言”。

③常用图例:
铁路国界山峰
2、选用合适的地图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四、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两地的海拔的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
3、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4、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

各种地形的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高原山地-----大于500米,平原------小于200米,丘陵-------200米与500米之间,盆地-----海拔高度不确定。

平原和高原地面起伏小,山地地面起伏大,丘陵地面起伏较大,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地表面起伏小。

5、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形图。

绿色-------平原,棕色-------丘陵、山地、高原等,蓝色------海洋、河流、湖泊。

▲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
A B C D E
A山顶: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图中虚线是山谷线,也称集水线,易形成河流;(高凸为谷)
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图中虚线是山脊线,也称分水线,不形成河流;(低凸为脊)
D盆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E鞍部:E图中A处,两个山峰之间的平缓部位;
7、修水坝,选坝址,并绘水坝集水区域和库区范围。

一般在河流流出盆地的出口处(河流峡谷地区)修坝,具有投资少,蓄水多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