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布革冲击》
鲁布革冲击读后感
鲁布革冲击读后感
《鲁布革冲击》这篇通讯,报道了改革在基本建设工程施工中取得的突破,可以说是一首改革的赞歌。
鲁布革发生的事情再一次生动的说明,改革焕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
中国人民并不比外国人笨,也不比外国人懒散,我们现在的劳动效率所以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劳动效率,除了技术装备这个因素外,主要是管理体制太落后。
只要在管理体制方面来一番改革,发达国家已达到的劳动效率中国人民也能创造;高效率所需要的严格的纪律和紧张的劳动,中国人民很快就能适应。
改革可以使社会主义优越性更快地发挥出来。
尽管改革面临着很多困难,但都是可以克服的。
改革的步伐应该加快!这便是《鲁布革冲击》给我们的启示。
据说,早年水力勘测人员惊喜发现此地,问及地名,当地布依族人回答:“鲁布革!"本意为"不知道”,勘测人员误作地名,标入地图。
如今,这个“不知道”,不仅全国闻名,而且为世界所知。
1981年6月,国家批准建设装机60万千瓦的鲁布革水电站,并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1984年4月,鲁布革工程作为水电部第一个对外开放窗口,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措施。
此后,出现了魔术般的施工效率。
鲁布革冲击
回眸鲁布革冲击波“鲁布革冲击”项目管理深化创新一、鲁布革是布依族语的汉语读音,意思是山清水秀的村寨。
鲁布革原本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布依族小山寨,坐落在云贵两省界河——黄泥河畔的山梁上。
其名声远缘起兴建鲁布革水电站。
1981年6月,国家批准在云南省罗平县与贵州省兴义市交界的黄泥河下游河段,建一座装机60万千瓦的普通大型水电站,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开工3年后的1984年4月,原水电部决定在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鲁布革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
根据世界银行要求,工程三大部分之一—引水隧洞工程必须进行国际招标。
在中国、日本、挪威、意大利、美国、德国、南斯拉夫、法国8个国家承包商的竞争中,日本大成公司中标,比标底价低了43%!大成公司派到中国的只是一支30人的管理队伍,在当地施工队伍中雇了424名劳动工人。
他们开挖23个月,单头月平均进尺222.5m(7.4m/日)相当于我国同类工程的2.5倍,在开挖直径8.8米的圆形发电隧洞中,创造了单头进尺373.7米(12.5米/日)的国际先进纪录。
1986年10月30日,隧洞全线贯通,工程质量优良,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了5个月。
像形之下,我国施工队伍承担的工程,进度迟缓(种种原因),用的同样的工人,两者差距为何那么大?中国的施工企业意识到奇迹的产生源于好的机制,高效益来自科学的管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基本建设战线“投资大、工期长、见效慢”的弊端在这个工程中暴露无遗。
1985年11月,国务院批准鲁布革水电站厂房工程率先进行项目法施工的尝试,参照日本大成公司鲁布革事务所的建制,建立了精干的指挥机构,使用配套的先进施工机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改革内部分配办法,产生了我国最早的“项目法施工”雏形。
通过试点,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建设过程中,原水电部还实行了国际通行的工程监理制和项目法人负责制等管理办法,取得了投资省、工期短、质量好、效益快的效果。
鲁布革冲击
鲁布革冲击亦称“鲁布革冲击波”。
1984年,我国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首次按照国际惯例对引水系统工程实行国际招标建成了鲁布革水电站。
鲁布革工程全面引入竞争机制,鲁布革水电站先进高效的建设实践对当时我国工程建设在管理体制、劳动生产率和报酬分配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中国水电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被称为“鲁布革冲击”。
“鲁布革”是布依族语的汉语读音,“鲁”是民族的意思,“布”是山清水秀的意思,“革”是村寨的意思,“鲁布革”的意思就是山清水秀的布依族村寨意思是山清水秀的布依族村寨。
鲁布革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布依族小山寨,坐落在云贵两省界河--黄泥河畔的山梁上。
其名声远播缘于兴建鲁布革水电站。
鲁布革水电站是我国一座普通大型水电站,位于云南省罗平县与贵州省兴义市交界的黄泥河下游河段。
鲁布革这个名字早已响遍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鲁布革水电站鲁布革水电站(鲁布革水力发电厂),隶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位于云南省罗平县,负责运行管理位于云南省与贵州省交界的黄泥河上的鲁布革水电站,是珠江上游南盘江左岸支流黄泥河上的最后一座梯级电站。
电站总装机容量60 万千瓦(4×150MW),年平均发电量27.5亿千瓦时。
鲁布革电站是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实行国际招投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建设的电站,被誉为中国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对外开放的“窗口”。
鲁布革电站大坝荣获过国家鲁班奖,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之一。
背景改革开放前,我国水电建设同其他行业一样,是照搬五十年代苏联的工业企业管理模式,生产经营按照国家指令计划安排。
在这种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施工企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自营”方式,无可避免地暴露出许多弊端:一是管理体制不顺;二是经营机制不活;三是施工效率低下;四是队伍素质不高;五是企业包袱沉重。
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致使水电工程难以摆脱“投资大、工期长、造价高、见效慢”的困境,制约了水电事业的发展。
鲁布革工程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鲁布革工程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今年是国务院关于要把“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与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的指示颁布第26个年头,25年前著名的“鲁布革冲击”(原载于1987年8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通讯稿《鲁布革冲击》)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从此“鲁布革冲击”成为了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的起始点和里程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项目法施工”已在中国建筑业全面展开,25年来,我国建筑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
“鲁布革冲击”已在我国工程建设过程中刻上了深深的烙印,“鲁布革”工程建设经验也给我国建筑业留下诸多启示,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把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公开的招投标鲁布革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按世界银行规定进行国际竞争性招标和项目管理的工程,工程采用严格资格预审条件下的低价中标原则。
数十年来,我国基本建设领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观念,其核心问题是:缺乏竞争观念。
具体表现为工程施工任务由上级主管部门分配,且对基建施工活动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
这就是通常说的“承发包制”,实际上是一种缺乏竞争的机制。
而鲁布革引水工程完全抛弃了这种旧方法,推行了真正的招标承包制,让各承包商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业主在此基础上择优选择,以便以最小的成本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拟定的工程任务。
由于工程承包合同招标的特殊性、履约周期长、技术复杂、成本高风险大等特点,对承包商的要求更为综合、广泛和复杂。
因此,必须创造一种平台,使各承包商只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证明自己能够比其他承包商更好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其投标才能被最终接受。
招标承包制就是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选择承包商,必须由各承包商根据业主的招标邀请准备和提交投标文件,随后业主对各承包商的投标报价、施工方法、工程进度、人员、施工设备等进行详细综合评审、比较,从而最后决定是否接受投标和选定承包商。
二、出资人、融资机构对招标过程、项目管理过程实行监督审查世界银行对于有其贷款的项目有一套完善的评估体系和监督审查制度,如通过项目评估,详细、准确地考察项目的经济技术可行性,对承包商的技术、管理、经济和财务等方面进行评价,考察项目成功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等。
鲁布革冲击
回眸鲁布革冲击波“鲁布革冲击”项目管理深化创新一、鲁布革是布依族语的汉语读音,意思是山清水秀的村寨。
鲁布革原本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布依族小山寨,坐落在云贵两省界河——黄泥河畔的山梁上。
其名声远缘起兴建鲁布革水电站。
1981年6月,国家批准在云南省罗平县与贵州省兴义市交界的黄泥河下游河段,建一座装机60万千瓦的普通大型水电站,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开工3年后的1984年4月,原水电部决定在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鲁布革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
根据世界银行要求,工程三大部分之一—引水隧洞工程必须进行国际招标。
在中国、日本、挪威、意大利、美国、德国、南斯拉夫、法国8个国家承包商的竞争中,日本大成公司中标,比标底价低了43%!大成公司派到中国的只是一支30人的管理队伍,在当地施工队伍中雇了424名劳动工人。
他们开挖23个月,单头月平均进尺222.5m(7.4m/日)相当于我国同类工程的2.5倍,在开挖直径8.8米的圆形发电隧洞中,创造了单头进尺373.7米(12.5米/日)的国际先进纪录。
1986年10月30日,隧洞全线贯通,工程质量优良,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了5个月。
像形之下,我国施工队伍承担的工程,进度迟缓(种种原因),用的同样的工人,两者差距为何那么大?中国的施工企业意识到奇迹的产生源于好的机制,高效益来自科学的管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基本建设战线“投资大、工期长、见效慢”的弊端在这个工程中暴露无遗。
1985年11月,国务院批准鲁布革水电站厂房工程率先进行项目法施工的尝试,参照日本大成公司鲁布革事务所的建制,建立了精干的指挥机构,使用配套的先进施工机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改革内部分配办法,产生了我国最早的“项目法施工”雏形。
通过试点,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建设过程中,原水电部还实行了国际通行的工程监理制和项目法人负责制等管理办法,取得了投资省、工期短、质量好、效益快的效果。
鲁布革工程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鲁布革工程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摘要:鲁布革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已经完工二十二年了,鲁布革在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鲁布革推动了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改革。
鲁布革工程在项目管理中实行的招投标、全过程的总承包方式和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机构和作业队伍的权责分配与管理、科学组织施工先进的技术支持为企业创造效益等对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仍然有很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布革工程建设经验启示鲁布革工程在项目管理中的最重要的经验是在工程建设领域引入了竞争机制,推行了招投标。
鲁布革工程中国第一次采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应世界银行的要求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公开招标,日本大成公司以低于底价格43.42%的报价赢得了合同。
自2000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来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工程建设项目大多实行招投标。
但在招标投标的过程中屡屡出现规避招标、虚假招标、泄露标底、串标、围标等违规违法行为。
这些行为的存在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一些地方出现的“豆腐渣工程”及由此造成的灾难性事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鲁布革工程引入了充分竞争机制,如何保证各个投标主体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充分竞争,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入手,打破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加强过程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评标办法;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思想防线使相关人员学法用法守法;加大监督力度,建立机制防线使人不能违法;加大打击惩罚力度,建立惩戒防线,使人不敢违法。
严格履行合同。
鲁布革工程的另外一个经验是严格履行合同。
在鲁布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条工程运输线,合同规定由中方提供三级碎石路,但是由于翻修不当,造成日方汽车轮胎损失严重,于是日方提出索赔200多个轮胎。
开始工程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直摇头,但逐渐地他们懂了:这就是合同制管理,一经确定就不可动摇。
”而与之相对的是,在当时国内那种单纯强调“奉献”而没有合同关系的体制下,自家“兄弟”间反而又有扯不完的皮。
鲁布革冲击(1984年建成的水电站))
鲁布革冲击(1984年建成的水电站))第一篇范本(正式、严谨风格):正文:一、鲁布革冲击(1984年建成的水电站)的概述1.1 背景介绍1.2 水电站的位置和规模1.3 水电站的主要功能和重要性二、鲁布革冲击的建设过程2.1 前期准备工作2.2 勘察与设计2.3 施工阶段2.4 完工与投产三、鲁布革冲击的主要设备与技术3.1 水轮发电机组3.2 水坝与闸门控制系统3.3 输电线路与变压器站四、鲁布革冲击的运营与维护4.1 运行管理4.2 安全防护4.3 设备维护和检修五、鲁布革冲击的环境保护措施5.1 水质监测与保护5.2 生态补偿与改善5.3 废水处理和排放控制六、鲁布革冲击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6.1 发电收入及投资回报6.2 就业和税收贡献6.3 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七、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鲁布革冲击建设前期规划报告附件2:鲁布革冲击施工图纸集附件3:鲁布革冲击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注释:指国家有关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法规,为确保工程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安全性提供法律依据。
2. 法律名词2:环境保护法(简称“法”)注释:指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篇范本(简洁、活泼风格):正文:一、鲁布革冲击(1984年建成的水电站)的简介1.1 背景故事:当年冲击的艰辛和辉煌1.2 重量级选址:地理位置和规模介绍1.3 能源无敌功力:水电站的主要功能和重要性二、鲁布革冲击的建造大事记2.1 踏破铁鞋:前期准备工作全解析2.2 动土开工:勘察与设计阶段盘点2.3 施工英雄榜:惊心动魄的建设过程2.4 巧手完工:1984年,鲁布革冲击投入运营三、大秘密揭晓:鲁布革冲击核心装备与高科技3.1 水轮发电机组:功不可没的发电英雄3.2 巨人守关人:水坝与闸门控制系统的千锤百炼3.3 电能驰骋:输电线路与变压器站的魅力四、鲁布革冲击的日常“修养”4.1 运营管理秘籍:如何让鲁布革冲击运转如泰山4.2 安全第一:保护工人和设备不手软4.3 机器医生:维护和检修的“好手艺”五、绿色守护者:鲁布革冲击的环保小能手5.1 水质安全大保镖:监测与保护的难题5.2 生态美化使者:补偿与改善的幸福使命5.3 废水治理专家:控制排放的小秘密六、财富密码:鲁布革冲击给社会带来的“惊喜”6.1 点亮财富宝藏:发电收入和投资回报全揭秘6.2 就业培训营:创造机会,税收贡献飙升6.3 善行豪礼:鲁布革冲击为当地社区带来的福音七、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鲁布革冲击建设前期规划报告附件2:鲁布革冲击施工图纸集附件3:鲁布革冲击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注释:国家相关法规,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培训》学习笔
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培训学习笔记鲁布革工程,是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鲁布革水电站,位于云贵交界处,是中国第一个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和国际招投标的工程。
当时是引进的一家日本大成公司,以比标的低43%的价格中标,仅派了30个人的管理队伍,雇佣了当地423名劳务工人,开挖隧道,建水电站,创下了质量优秀、进度提前5个月,速度是中国同类工程的2.5倍。
鲁布革工程的最大特色是引进先进技术、它的管理体制、劳动生产率率、培养人才、开创了从项目法施工到工程项目管理的工程。
一、“鲁布革冲击”为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注入勃勃生机25年前,国务院领导做出了要把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与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的指示。
随之,《人民日报》发表了“鲁布革冲击”的长篇报道。
从此“鲁布革冲击”成为了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的起始点和里程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建筑业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鲁布革”这个表达为山清水秀的布依语也成为了建筑业改革发展的代名词。
25年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
2011年,建筑业总产值已达到11.7万亿元,劳动生产率22.9万元,从业人员4400多万人,分别是1986年的49倍、18倍和2.5倍,建筑业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6.8%。
建筑业的改革发展,不但大大改善了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进程,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以肯定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取得的一切成就与辉煌,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功不可没。
二、“鲁布革”经验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管理之路实践证明,从学习“鲁布革”经验到“项目法施工”,再到“项目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提升,为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解放和发展建筑生产力、把企业导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意义。
25年来,我们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学习引进国际先进管理模式,紧密结合我国建筑业实际,积累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宝贵经验。
布鲁格水电站项目案例
鲁布革原本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布依族小山寨,离罗平县城约有46公里,它坐落在云贵两省界河——黄泥河畔的山梁上。
“鲁布革”是布依族语的汉语读音。
“鲁”是民族的意思,“布”是“山青水秀”的意思,“革”是“村寨”的意思,“鲁布革”的意思就是山青水秀的布依族村寨。
它的名声远播缘起兴建鲁布革水电站。
鲁布革水电站位于云南省罗平县与贵州省兴义市交界的黄泥河下游河段。
1981年6月,国家批准建设装机60万千瓦的鲁布革水电站,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鲁布革工程原由水电部十四工程局负责施工,开工3年后1984年4月,水电部决定在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鲁布革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基本建设项目。
但是根据与世界银行的协议,工程三大部分之一——引水隧洞工程必须进行国际招标。
在中国、日本、挪威、意大利、美国、德国、南斯拉夫、法国8国承包商的竞争中,日本大成公司以比中国与外国公司联营体投标价低3600万元而中标。
大成公司报价8463万元,而引水隧洞工程标底为14958万元,比标底大大低了43%! 大成公司派到中国来的仅是一支30人的管理队伍,从中国水电十四局雇了424名劳动工人。
他们开挖23个月,单头月平均进尺222.5米,相当于我国同类工程的2至2.5倍;在开挖直径8.8米的圆形发电隧洞中,创造了单头进尺373.7米的国际先进纪录。
1986年10月30日,隧洞全线贯通,工程质量优良,工期比合同计划提前了5个月。
相形之下,水电十四局承担的首部枢纽工程由于种种原因,进度迟缓。
世界银行特别咨询团1984年4月、1985年5月两次来工地考察,都认为按期截流难以实现。
同样是那拨子人,两者的差距为何那么大?此时,长期沿用“苏联老大哥”的“自营制”模式的中国水电建设企业意识到这样的奇迹产生于好的机制,高效益来自于科学的管理。
他们将这种科学的管理方式演绎为“项目法施工”。
项目法施工是以工程建设项目为对象,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以企业内部决策层、管理层与作业层相对分离为特性,以内部经济承包为纽带,实行动态管理和生产要素优化,从施工准备开始直至交工验收结束的一次性的施工管理活动。
鲁布革冲击:迈出艰难的第一步
鲁布革冲击:迈出艰难的第一步(1)鲁布革工程概况鲁布革水电站位于云南罗平和贵州兴义交界处。
电站由三部份组成,第一部分首部枢纽拦河大坝为堆石坝,最大坝高103.5米。
第二部份为引水系统,由电站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高压钢管四部份组成,引水隧洞总长9.38公里,开挖直径8.8米,差动式调压井内径13米,井深63米。
第三部份为厂房枢纽,主付厂房设在地下,总长125米,宽18米,最大高度39.4米,安装1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四台,总容量60万千瓦,年发电量28.2亿千瓦时。
早在一九七七年,水电部就着手进行鲁布革电站的建设,水电十四局开始修路,进行施工准备。
但由于资金缺乏,工程一直未能正式开工,每年国家拨给工程局的少量资金,大部份用来维持施工队伍,准备工程进展缓慢,前后拖延7年之久。
八十年代初,水电部决定利用世行贷款,使工程出现转机。
鲁布革向世界银行贷款总额度为1.454亿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的要求,鲁布革将引水系统工程进行国际竞争性招标,日本大成公司中标。
84年11月24日引水系统工程正式开工。
与此同时,国家直接投入资金6.9亿元,由水电十四局承担首部枢纽工程和地下厂房工程施工和永久机电设备安装。
1982年11月导流洞正式开工,1985年11月截流,1988年7月大成公司承担的引水系统工程全部完工,1988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1990年电站全部竣工。
(2)一个工程,两种体制鲁布革的国际招标是在外部条件尚未充分具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只是电站引水系统进行国际招标,首部大坝枢纽和地下厂房工程以及机电安装仍由水电十四局负责施工。
因此形成了一个工程两种管理体制并存的状况。
这正好给了人们一个充分比较、研究、分析两种管理体制差异的极好机会。
对鲁布革引水系统进行的国际合同管理和计划经济下自营制的管理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番比较:序号方面传统自营制管理方式国际合同管理方式1)项目参与各方的关系行政隶属关系或平行协作关系鲁布革工程管理局和水电十四局同为水电部下属单位,均为"地师级"。
监理制度沿革.
监理制度沿革作者:袁拥桃摘要:自1988年我国在基本建设领域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以来,工程监理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支持。
目前,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已初具规模,拥有一支稳定的工程监理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监理实践经验,工程监理理论体系基本建立,监理法规及标准体系日益完善。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监理制度,本文从引入、试点推广、现状及未来改革方向四个方面对中国监理制度进行了初步的介绍。
关键词:监理制度、引入、试点及推广、现状、改革方向。
引入中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制度变革,要上溯至1984年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建设。
这是中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行国际公开招标的水电工程。
在世界银行要求下,我们在该项目中首次引入国际通行的菲迪克(FIDIC)管理模式,首次接触到西方的咨询工程师制度,觉得这一制度非常好用,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保证质量。
咨询工程师体制是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出的建筑管理模式。
传统的建筑行业只有投资建设方和施工方,而建设方往往对建筑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对建筑质量和成本加以把握。
于是,第三方专家的角色应运而生,即由建设方请专业人士来做第三方,并通过专家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专家主导整个建设工程的进行,这就是咨询工程师的起源和本来含义。
在借鉴这一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建立自己的工程师制度,但名称叫作监理工程师。
从建设部1988年颁布《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算起,监理制度在我国已有20年历史。
鲁布革冲击亦称“鲁布革冲击波”。
1984年,我国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首次按照国际惯例对引水系统工程实行国际招标建成了鲁布革水电站。
鲁布革工程全面引入竞争机制,鲁布革水电站先进高效的建设实践对当时我国工程建设在管理体制、劳动生产率和报酬分配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中国水电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被称为“鲁布革冲击”。
文章:20个大事件见证我国建设监理不断发展的20年
20个大事件见证我国建设监理不断发展的20年苑芳圻(山东恒建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1061)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988—2008,新中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带着初生的幼稚,肩扛着试点的重担、推行的使命,从一棵不经风雨的幼苗走过了20年的创新之路,可谓参天大树初长成;1988—2008,新中国的建设“监理人”怀着探索的勇气,背负着政府的要求、社会的希望,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孩童走过了20年的发展之路,可赞雄伟矫健赛成年。
一、鲁布革冲击波:开创新中国建设监理的新纪元(1982—1987)1、建设监理:从鲁布革一路走来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在邓小平访日、访美之后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世界银行开始对中国施放贷款,位于云贵两省交界处红水河上游的鲁布革水电站是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第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第一次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初试牛刀。
鲁布革水电站引水工程于1982年9月公开招标进行资格预审,同年11月8日开标。
1984年7月14日签订施工合同,同年10月15日正式开工。
世界银行规定用其贷款,必须采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制的《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必须建立“工程师机构”。
为此,鲁布革工程管理局内部划出了一个专事建设监理职能的“工程师机构”,执行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监督协调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和合同管理。
1987年10月工程全线贯通,比计划工期提前5个月,取得了保证工程质量、节省工程造价、提前竣工三大成果的成功范例。
“鲁布革冲击波”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指挥部集权管理模式。
新中国的建设监理,正从鲁布革一路走来。
2、监理培训第一讲:公路工程监理培训教材率先出版1986年7月,交通部在西安开办“公路施工监理工程师培训班”。
由丹麦公路局3位监理专家讲课,培训FIDIC合同条件、施工监理的组织、监理的程序、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及合同管理等理论知识,是为国内监理工程师培训第一期。
鲁布革冲击
※※※※※※鲁布革冲击※※※※※※※※编者按:《鲁布革冲击》这篇通讯,报道了改革在基本建设工程施工中取得的突破,可以说是一首改革的赞歌。
鲁布革发生的事情再一次生动的说明:改革焕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
中国人民并不比外国人笨,也不比外国人懒散,我们现在的劳动效率所以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劳动效率,除了技术装备这个因素外,主要是管理体制太落后。
只要在管理体制方面来一番改革,发达国家已达到的劳动效率中国人民也能创造;高效率所需要的严格的纪律和紧张的劳动,中国人民很快就能适应。
改革可以使社会主义优越性更快地发挥出来。
尽管改革面临着很多困难,但都是可以克服的。
改革的步伐应该加快!这便是《鲁布革冲击》给我们的启示。
云贵边界。
深山峡谷。
黄泥河上。
372米落差。
据说,早年水力勘测人员惊喜发现此地,问及地名,当地布依族人回答:"鲁布革!"本意为"不知道",勘测人员误作地名,标入地图。
如今,这个"不知道",不仅全国闻名,而且为世界所知。
1981年6月,国家批准建设装机60万千瓦的鲁布革水电站,并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1984年4月,鲁布革工程作为水电部第一个对外开放窗口,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措施。
此后,出现了魔术般的施工效率。
今年7月,李鹏副总经理在全国施工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国推广鲁布革经验。
"鲁布革冲击"迅速波及全国施工界。
其实,人们对它知道得仍然很少。
--石击起--鲁布革改革是靠"开放"冲撞出来的。
1984年4月,水电部决定在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
这笔贷款虽只是工程总投资一小部分,但却如一石投水。
根据使用贷款的协议,部分项目实行国际招标。
鲁布革工程原由水电站14工程局施工,已开工3年,为了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工程三大部分之一 --引水隧洞工程这块:"肥肉"被从14局的"饭碗"中捞出来,投入了国际施工市场。
经济新闻经典作品——鲁布革冲击
鲁布革冲击原载于《人民日报》1987年8月6日头版头条的通讯稿《鲁布革冲击》(《人民日报》记者杨飚云贵边界,深山峡谷,372米落差。
据说,早年水力勘测人员惊喜地发现此地,问及地名,当地布依族人回答:“鲁布革!”本意为“不知道”,勘测人员误作地名,标入地图。
如今,这个“不知道”,不仅全国闻名,而且为世界所知。
1981年6月国家批准建设装机60万千瓦的鲁布革水电站,并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1984年4月,鲁布革工程作为水电部对外开放的窗口,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措施。
此后,出现了魔术般的施工效率。
鲁布革是靠“开放”冲撞出来的。
1984年4月,水电部决定在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
这笔贷款虽只是工程总投资的一部分,但却如一石投水。
根据使用贷款的协议,部分项目实行国际招标。
鲁布革工程,原由水电部14工程局施工,已开工二、三年,为了使用世界贷款,工程三大部分之一一引水隧洞工程这块“肥肉”被从14局的“铁饭碗”中捞出来,投入了国际施工市场。
在中国,日本,挪威,意大利,美国,联邦德国,南斯拉夫,法国8个国家承包商的竞争中,日本大成公司以比中国与外国公司联营体投标价低3600万元中标。
同时,挪威和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向工程提供贷款和咨询。
于是形成了一项工程三方施工的格局。
一方是由挪威专家咨询,由14局三公司承建的厂房枢纽工程;一方是由澳大利亚专家咨询,由14局二公司承建的首部枢纽工程;一方是由日本大成公司承建的引水系统工程。
国际招标随之而来的是合同制管理体制,鲁布革两种管理体制并存:一种是以云南电力局为业主,鲁布革工程管理局为业主代表及“工程师机构”,日本大成公司为承包方的合同制管理体制;一种是以鲁布革管理局为甲方,以14局为乙方的投资包干管理体制。
局部突破,使小小的鲁布革成了个混合物,四方八国,两种管理体制,于是产生了磨擦、较量……中国施工管理人员对合同制管理体制是陌生的。
一条运输路,合同规定由甲方提供三级碎石路,由于翻修不当,造成日方汽车轮胎损失严重,于是日方提出索赔200多条轮胎。
鲁布革水电站项目分析
风险来源
01
项目规模大自然环境复杂技术较为落后、不够成熟资金不足
02
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分析
识别风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基本建设战线“投资大、工期长、见效慢”的弊端。
风险分析后果:世界银行特别咨询团于1984年4月和1985年5月两次来工地考察,都认为按期完成截流的计划难以实现。
风险应对鲁布革工程指挥部开始推行新的管理体制,进行项目法施工的尝试。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团队架构
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总包与分包管理相结合
大成公司采用施工总承包制,在现场日本的管理及技术人员仅30人左右,施工人员是我国水电十四局的500职工。在建设过程中,实行了国际通行的工程监理工程师制和项目法人负责制等管理办法。
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矩阵制组织与资源动态配置鲁布革大成事务所与本部海外部的组织关系是矩阵式的,在横向,大成事务所的班子的所有成员在鲁布革项目中统归泽田领导;在纵向,每个人还要以原所在部门为后盾,服从原部门领导的业务指导和调遣,比如机长宫晃,他在鲁布革工程中,作为泽田的左膀右臂之一,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所有施工设备的选型配套,使用管理、保养维修,以确保施工需要和尽量节省设备费用,对泽田负完全责任。工程项目组织与企业组织协调配合十分默契。比如工程项目隧洞开挖高峰时,人手不够,总部立即增派有关专业人员到现场。当开挖高峰过后,到混凝土补砌阶段,总部立即将多余人员抽回,调往其他工程项目。这样,横纵向的密切配合,既保证项目的急需,又提高了人员的效率,显示矩阵制高效的优势。
8月13日,水电站项目正式竣工,合同工期1597,实际工期1475,提前122天。
项目时间管理
项目工期进度
4
项目成本管理分析
项目管理案例
项目管理案例鲁布革冲击波”始末(中国项目管理史一个划时代事件)鲁布革这个名字早已响遍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知名度。
其实,鲁布革原本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布依族小山寨,离罗平县城约有46公里,它坐落在云贵两省界河一黄泥河畔的山梁上。
”鲁布革”是布依族语的汉语读音。
“鲁”是民族的意思,“布”是“山青水秀”的意思,“革”是“村寨"的意思,“鲁布革”的意思就是山青水秀的布依族村寨。
它的名声远播缘起兴建鲁布革水电站。
鲁布革水电站位千云南省罗平县与贵州省兴义市交界的黄泥河下游河段。
1981年6月,国家批准建设装机60万于瓦的鲁布革水电站,并被列为国家项点工程。
鲁布革工程原由水电部十四工程局负责施工,开工3年后1984年4月,水电部决定在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鲁布革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基本建设项目。
但是根据与世界银行的协议,工程三大部分之一——引水隧洞工程必须进行国际招标。
在中国、日本、挪威、意大利、美国、德国、南斯拉夫、法国8国承包商的竞争中,日本大成公司以比中国与外国公司联营体投标价低3600万元而中标。
大成公司报价8463万元而引水隧洞工程标底为14958万元,比标底大大低了43%!大成公司派到中国来的仅是一支30人的管理队伍,从中国水电十四局雇了424名劳动工人。
他们开挖23个月,单头月平均进尺222.5米,相当于我国同类工程的2至2.5倍;在开挖直径8.8米的圆形发电隧洞中,创造了单头进尺373.7米的国际先进纪录。
1986年10月30日,隧洞全线贯通,工程质蜇优良,工期比合同计划提前了5个月。
相形之下,水电十四局承担的首部枢纽工程由千种种原因,进度迟缓。
世界银行特咨别询团1984年4月、1985年5月两次来工地考察,都认为按期截流难以实现。
同样是那拨子人,两者的差距为何那么大?此时,长期沿用“苏联老大哥”的“自营制”模式的中国水电建设企业意识到这样的奇迹产生于好的机制,高效益来自于科学的管理。
鲁布革冲击
龙源期刊网 鲁布革冲击作者:杨飏来源:《百年潮》2018年第11期1984年4月,水电部决定在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
这笔贷款虽只是工程总投资的一小部分,但却如一石投水。
根据使用贷款的协议,部分项目实行国际招标。
鲁布革工程原由水电部十四工程局施工,已开工三年。
为了使用世行贷款,工程三大部分之一—引水隧洞工程这块“肥肉”被从十四局的“饭碗”中捞出来,投入了国际施工市场。
在竞争中,日本大成公司以比中国与外国公司联营体投标价低3600万元中标。
国际招标随之而来的是合同制管理,鲁布革工程两种管理模式并存:一种是以云南电力局为业主,鲁布革工程管理局为业主代表及“工程师机构”,日本大成公司为承包方的合同制管理;一种是以鲁布革管理局为甲方,以十四局为乙方的投资包干管理。
局部突破,使小小的鲁布革成了个混合物;四国八方,两种模式,于是产生了摩擦、较量……中国施工管理人员对合同制管理是陌生的。
一条运输路,合同规定由中方提供三级泥洁碎石路。
由于翻修不当,造成日方汽车轮胎损失严重,于是日商提出索赔200多条汽车轮胎。
开始时管理局的同志直摇头:到底是资本家啊!逐渐他们懂得了:这就是合同制管理—一经确定就不可动摇。
最带有刺激性的是中国工人,在大成管理下,创造了惊人的效率。
日本大成公司派到中国来的是30人的管理队伍,从十四局雇了424名(平均计算)劳务工人。
他们开挖23个月,单头月平均进尺222.5米,相当于我国同类工程的2至2.5倍;全员劳动生产率4.57万元/每人每年(不包括非生产人员以及各类服务人员)。
1986年8月,在开挖直径8.8米的圆形发电隧洞中,创造了單头进尺373.7米的国际先进纪录。
消息传到东京大成总部,总部竟以为电传有误,要求重传。
1986年10月30日,隧洞全线贯通,比合同计划提前了五个月。
大成公司副总裁亲赴工地祝贺,并向中国劳务工人鞠躬致谢!(知秋摘编自《人民日报》1987年8月6日)。
鲁布革冲击
鲁布革冲击载于1987年8月6日《人民日报)云贵边界。
深山峡谷。
黄泥河上。
372米落差。
据说,早年水力勘测人员惊喜发现此地,问及地名,当地布依族人回答:“鲁布革!”本意为“不知道”,勘测人员误作地名,标入地图。
如今,这个“不知道”,不仅全国闻名,而且为世界所知。
1981年6月,国家批准建设装机60万千瓦的鲁布革水电站,并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1984年4月,鲁布革工程作为水电部第一个对外开放窗口,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措施。
此后,出现了魔术般的施工效率。
今年7月,李鹏副总理在全国施工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国推广鲁布革经验。
“鲁布革冲击’迅速波及全国施工界。
1984年4月,水电部决定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
这笔贷款虽只是工程总投资一小部分,但却如一石投水。
根据使用贷款的协议,部分项目实行国际招标。
鲁布革工程原由十四工程局施工,已开工3年,为了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工程三大部分之一———引水隧洞工程这块“肥肉”被从十四局的“饭碗’中捞出来,投入了国际施工市场。
在中国、日本、挪威、意大利、美国、联邦德国、南斯拉夫、法国8国承包商的竞争中,日本大成公司以比中国与外国公司联营体投标价低3 600万元中标。
同时挪威和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向工程提供赠款(挪威:9000万挪威克朗、澳大利亚:790万澳元)和咨询。
于是形成一项目工程三方施工的格局:一方是挪威专家咨询,由十四局三公司承建的厂房枢纽工程;一方是澳大利亚专家咨询,由十四局二公司承建首部枢纽工程;一方是日本大成公司承建的引水系统工程。
国际招标随之而来的是合同制管理,鲁布革工程两种管理模式并存:一种是以云南电力局为业主,鲁布革工程管理局为代表及“工程师机构”,日本大成公司为承包方的合同制投资管理;一种是以鲁布革管理局为甲方,以十四局为乙方投资包干管理。
中国施工管理人员对合同制管理是陌生的。
一条运输路,合同规定由中方提供三级沥清碎石路。
由于翻修不当,造成日方汽车轮胎损失严重,于是日商提出索赔200多条汽车轮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布革冲击》
原载于《人民日报》1987年8月6日头版头条的通讯稿《鲁布革冲击》(《人民日报》记者杨飚)
云贵边界,深山峡谷,372米落差。
据说,早年水力勘测人员惊喜地发现此地,问及地名,当地布依族人回答:“鲁布革!”本意为“不知道”,勘测人员误作地名,标入地图。
如今,这个“不知道”,不仅全国闻名,而且为世界所知。
1981年6月国家批准建设装机60万千瓦的鲁布革水电站,并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1984年4月,鲁布革工程作为水电部对外开放的窗口,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措施。
此后,出现了魔术般的施工效率。
鲁布革是靠“开放”冲撞出来的。
1984年4月,水电部决定在鲁布革工程采用世界银行贷款。
这笔贷款虽只是工程总投资的一部分,但却如一石投水。
根据使用贷款的协议,部分项目实行国际招标。
鲁布革工程,原由水电部14工程局施工,已开工二、三年,为了使用世界贷款,工程三大部分之一一引水隧洞工程这块“肥肉”被从14局的“铁饭碗”中捞出来,投入了国际施工市场。
在中国,日本,挪威,意大利,美国,联邦德国,南斯拉夫,法国8个国家承包商的竞争中,日本大成公司以比中国与外国公司联营体投标价低3600万元中标。
同时,挪威和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向工程提供贷款和咨询。
于是形成了一项工程三方施工的格局。
一方是由挪威专家咨询,由14局三公司承建的厂房枢纽工程;一方是由澳大利亚专家咨询,由14局二公司承建的首部枢纽工程;一方是由日本大成公司承建的引水系统工程。
国际招标随之而来的是合同制管理体制,鲁布革两种管理体制并存:一种是以云南电力局为业主,鲁布革工程管理局为业主代表及“工程师机构”,日本大成公司为承包方的合同制管理体制;一种是以鲁布革管理局为甲方,以14局为乙方的投资包干管理体制。
局部突破,使小小的鲁布革成了个混合物,四方八国,两种管理体制,于是产生了磨擦、较量……
中国施工管理人员对合同制管理体制是陌生的。
一条运输路,合同规定由甲方提供三级碎石路,由于翻修不当,造成日方汽车轮胎损失严重,于是日方提出索赔200多条轮胎。
开始时管理局的同志们直摇头:到底是资本家啊!逐渐他们懂得了:这就是合同制管理,一经确定就不可动摇。
而在那种单纯强调“风格”而没有合同关系的体制下,自家“兄弟”间反而又有扯不完的皮。
为一件不大的事,双方可以吵得口干舌燥,吵个没完没了。
最带有刺激性的是,中国工人在大成公司的管理体制下,创造出了惊人的效率。
日本大成公司派到中国来的三十多人的管理队伍,从14局雇佣了424名(平均计算)劳务工人,他们开挖两三个月,单头月平均进尺222.5米,相当于我国同类工程的二到三倍,全员劳动生产率4.57万元/每人每年(不包括非生产性人员及各类服务人员)。
86年8月,在开挖直径8.8米的圆形发电隧道中,创造出单头进尺373.7米的国际先进记录,消息传到东京大成公司总部,总部竟以为电传有误,要求重传。
1986年10月30日,隧洞全线贯通,比合同计划提前5个月。
而14局承担的首部枢纽工程,1983年开工,由于种种原因,进展迟缓,世界银行特别咨询团于1984年4月和1985年5月两次来工地考察,都认为按期完成截流难以实现。
近距离的对比,面对面的比较,没想到初试竟是如此结果,鲁布革人被震动了!
水电部长来到工地,语气十分沉重:我们既要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又不能在外国人面前丢中国人的脸……
鲁布革人置身于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之中,开始审视自己的一切:干劲、压力、积极牲、主动性、自主权、管理方式、管理体制……
想想吧,10年前,这里荆棘丛主,蛇兽出没,他们就奉命来到这里;开始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顺理成章,以后的程序应该是:等拨款、施工、移交运行单位--这叫自营管理体制。
这几年来,建国以来,14局的职工转战浙江新安江、福建的左田河、会泽的以庄河、下关的东洱河……不都是用这种干法立下赫赫战功的吗?可现实在否认它,鲁布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王音辉把这种自营管理体制通俗比喻成“爸爸管儿子”的方法,没钱了,“儿子”变看法儿到“爸爸”兜里去掏,而工期则是弹性很大的,“五一”竣工,“七一”献礼,“十一”大捷,都是胜利。
结果是,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施工队伍越拖越庞大。
公司每到一处都形成一座繁华的“城镇”,有学校,医院,幼儿园,托儿所,食堂,影剧院……
但是,真的否定这种体制又谈何容易,激起的情感是相当复杂的,一位中年工程师在谈到工程招标时,慷慨激昂:“让我们拉家带口跟外国人比。
屁!农村包工队我们都争不过,还想跟外国人比!说得多轻巧‘你们臃肿,没有战斗力’。
难道我们愿意吗?难道我们不是一种牺牲吗?我们就象山沟里的吉卜赛人,长年累月,餐风露宿,以山为家,以水为命。
生活差点也罢了,关键是我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没有人对历史负责,却要我们对现实负责,这公平吗?”
理智和感情在这里打架,这痛苦是深沉的。
因为问题是复杂的:难道中国人的潜能非得靠外国人来挖掘不成-- 几乎每一个平凡的鲁布革人都思考过这些本该是政治家们思考的问题。
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被唤醒了!“为中国人争口气!”一场没有裁判的角逐开始了!14局鲁布革工程指挥部开始扩大自主权,调整领导结构,推行新的管理体制。
首先在首部枢纽工程发动了千人会战。
局长,指挥长都成了目标责任制的负责人,他们不再远离工地,而是昼夜奋战在工地。
工人们更是整天整夜呆在隧洞里,干累了,搬块木板躺一会,醒了再干。
最后,奇迹终于被创造出来了:1985年11月,大坝工程按期截流。
按期截流进一步推动了施工者以更深一层的思考和琢磨。
会战的成功,一是靠领导带头负责任;二是靠强有力的行政组织;三是靠科学地吸收了外国专家的建议。
另一种看法和恰恰相反:会战恰恰说明了中国施工管理体制的弱点-一均衡生产搞不好、人员管理混乱、缺乏统一协调指挥!
对比一下日本大成分司的管理办法和职员的责任感,这一弱点就暴露得再明显不过了。
一位在日本大成公司干活的中国劳务工人坦率他说:“日本人的管理就是金钱加鞭子(指惩罚)。
有的管理人员开口闭口就是‘我是开过工钱的’。
工人抽烟时间稍长了一点,就得挨训。
我总认为,这是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我们是主人,怎么又成了奴隶了呢?”这种感受是强烈的,可惜又是模糊的。
在这里,还流传着外国人哭鼻子的故事:隧洞工程开挖到40米时遇到了复杂的203地层,工程进展十分缓慢。
负责这个断面的日本系长,七尺男子汉,竟掩面痛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