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7日xx学校高中地理试卷 世界地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01月17日xx学校高中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日本北海道、法国普罗旺斯和我国的伊犁河谷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的产地,法国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花只开一季,还没等到第二季花开,天气就冷了;而伊犁河谷薰衣草一年开两季花,夏季开花一般在6~7月,秋季开花一般在8~10月。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日本北海道与伊犁河谷纬度大致相同,但薫衣草在伊犁河谷一年能开两次花,主要是
( )
A.两地地形特征不同
B.两地土壤肥力差异
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
D.两地种植技术差异
2.北海道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海面冰川多
B.板块边界,火山活动频繁
C.地震多,海啸的破坏
D.暖寒流交汇,能见度差
3.下列有关北海道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海洋影响,冬季气候温暖
B.受季风影响,冬季降雪量大
C.地形以平原为主,沿海多沼泽
D.植被以常绿阔叶为主
答案:1.C; 2.D; 3.B
解析:1.影响作物花期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日本北海道是温带季风气候,受海洋影响,夏季气温较低。
伊犁河谷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热量充足。
热量是气候特征的要素之一,两地纬度大致相同,但薫衣草在伊犁河谷一年能开两次花,主要是两地气候特征差异,C对。
地形、土壤、种植技术不是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A、B、D错。
2.北海道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主要原因是位于暖寒流交汇处,多大雾天气,能见度差,D对。
海面冰川影响小,不是主要原因,A错。
板块边界,火山活动频繁、地震多,海啸的破坏,对航行有危害,不是影响日常航行的主要原因,B、C错。
3.北海道受海洋影响,冬季多降雪,气候寒冷,A错。
受季风影响,携带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冬季降雪量大,B对。
地形以山地为主,C错。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 错。
2. 下图示意1949-1959年日本(北海道除外)各个月份出现崩塌灾害的百分率。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各月崩塌百分率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降水
D.气温
2.8月崩塌低谷(低于6月、7月和9月)的原因是( )
A.受寒潮的影响
B.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
C.受台风的影响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答案:1.C; 2.D
解析:1.地形、地质在一年的各个月份没有变化,故A、B错误。
降水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日本为季风气候,读图可知,崩塌百分率高的月份为降水多的月份,C正确。
气温与崩塌关系不大,D错误。
2.根据上题分析,崩塌主要与降水有关,8月日本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少,故8月崩塌百分率低于6月、7月和9月。
3.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3. 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答案:1.B; 2.A; 3.B
解析:
4. 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
摩洛哥为重要的渔业生产国,大、小渔船基本以进口为主,近年来中国造船公司前往摩洛哥建设渔船修理厂。
下图为摩洛哥降水量(单位:mm)等值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M、N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2.摩洛哥绝大多数城市都分布于清凉国土区,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①西风
②洋流
③地形
④纬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中国造船公司在摩洛哥设置渔船修理厂的目的不包括( )
A.保障渔业生产
B.提高造船技术
C.拓展国际市场
D.增加当地就业
答案:1.D; 2.C; 3.B
解析:
5. 读某国部分产业分布图,
完成1-3题。
1.该国东北部海湾附近有一大型工业区,其形成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海运便利
B.水源充足
C.资源、能源丰富
D.地形平坦
2.图中西北部海岸附近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在于( )
A.劳动力数量大、素质高、工资成本低
B.接近原料产地,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生产成本
C.海运便利,易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发展
D.与其他工业区距离较远,避免相互污染
3.班加罗尔是该国重要的软件工业中心,其软件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不包括( )
A.高速交通便利
B.科技水平较高
C.资源充足
D.环境优美
答案:1.C; 2.B; 3.C
解析:
6.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A地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国西临大西洋
B.该国的地势是两侧高中间低
C.该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
D.该国是世界最大的牛肉出口国
2.下列叙述中与A地沙漠气候形成无关的是( )
A.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B.受到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C.受到干燥的东北信风的影响
D.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
答案:1.B; 2.C
解析:1.读图可知.A地所在国家是澳大利亚.该国西临印度洋;该国的东侧是山地,西侧是高原.中间是大自流盆地,所以地势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该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该国是世界重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2.根据图中纬度判断.A地有南回归线穿过.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沿岸受到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受到干燥的东南信风的影响.与东北信风无关;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
7.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问题。
1.乙处的山脉是( )
A.大洲分界线
B.农业区分界线
C.气候类型分界线
D.地形分界线
2.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春季有凌汛现象
B.支流众多,航运发达
C.沿线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D.发源于我国新疆
答案:1.A; 2.A
解析:1.根据区域轮廊判断.乙山脉是乌拉尔山.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故A正确。
2.甲河是叶尼塞河.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有结冰期.且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A正确;纬度较高,结冰期较长.航运不便.B错误:俄罗斯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欧洲部分,该地区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C错误:叶尼塞河起源于蒙古国,D错误。
故选A
8.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造成盐碱危害。
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如图)盐渍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滨藜,3~4年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并可在盐生灌木行间种植大麦、燕麦等作物,发展畜牧业。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M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 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
B.枝叶茂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C.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盐分
D.根系较发达,增加土壤地下水
答案:1.D; 2.A
解析:
9. 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2.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答案:1.B; 2.C
解析:1.据图可知,甲:分布于恒河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为水稻,乙:分布于恒河上中游地区,德高高原的北部,为小麦;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部,为棉花。
故B正确。
2.水稻的需水量最高,故分布在降水量最丰富的恒河平原和半岛沿海,棉花和小麦属于旱地作物,需水量相对较少,故分布在降水较高的区域,说明影响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故C正确。
10.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
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
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
A.人多地少
B.山地多平原少
C.农村人口比重大
D.经济发达
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
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C.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
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
答案:1.C; 2.C
解析:1.日本陆地面积小,地形以山地为主不,平原面积狭小,可开垦耕地面积比重小,农业发展使用机械化,农业人口比重低。
2.苏丹位于非洲东部,尼罗河沿岸,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集中;光照充足;因位于热带,纬度低,气温年较差小;东南为高原,耕地面积小。
11. 奥伊米亚康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的一个盆地,海拔约750米,也是一个村庄,距离北极圈仅有350千米。
奥伊米亚康位于西伯利亚因迪吉尔卡河上游同名盆地中央,东、南、西三面较高,仅北面地势较低。
下图为俄罗斯年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 与圣彼得堡相比,奥伊米亚康年均温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
①盆地地形,冷空气易聚集
②深居内陆,冬季低温时间长
③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
④受千岛寒流影响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作为人类最冷的永久定居点,下列对奥伊米亚康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
A.由于纬度较高,夏季的夜晚非常短
B.气温年较差非常大,气温日较差却很小
C.为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该地民居多建在深埋于地下的木桩上
D.由于气温低,全年降水中的大部分是固态降水
答案:1.A; 2.B
解析:
12. 日本黑山(海拔2450米)冬半年大雪封山,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20米高的“雪墙”,下图为黑山地理位置和“雪墙”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 黑山冬季多降雪的主要原因是( )
①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
②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
③日本暖流的增湿作用
④山地地形的阻挡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春季,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低温冻害
B.沙尘天气
C.地面塌陷
D.洪涝灾害
答案:1.C; 2.D
解析:
13.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不能确定
2.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洋流
C.海陆位置、洋流
D.太阳辐射、洋流
答案:1.B; 2.C; 3.C
解析:
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②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③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④b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 )
①太阳能资源
②水力资源
③劳动力资源
④铁矿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D; 2.D
解析:1.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廊看,甲图中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乙图中为朝鲜半岛。
从两图中河流的分布看,甲图中半岛的西部地区有高大山脉,乙图中半岛东侧有高大山脉分布,①错;两个半岛的地形山地面积较大,②错;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西侧形成典型的峡湾地貌,海岸线曲折,③对;b点所在半岛气候为季风气候,但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④对。
答案选D。
2.两半岛均降水较多,地势起伏较明显,太阳能资源不丰富,而水力资源丰富;甲图半岛位于北欧地区,劳动力资源不丰富;两个半岛的铁矿资源均丰富,属于识记的知识。
答案选D。
15. 下图示意世界甲、乙两个区域。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区域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光热;降水
B.土壤;水源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2.下列关于甲区域所在大洲河流的特点与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B.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答案:1.A; 2.B
解析:
16.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
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B.甲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
C.乙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D.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2.“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
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D.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答案:1.A; 2.C
解析:1.由图示可知甲是热带沙漠气候,河谷地带降水少、蒸发旺,不合理灌溉,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A正确;甲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等气象灾害,风暴潮是发生在沿海地带,甲地没有,B错;乙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发展农业需灌溉,C错;乙地气温年较差较大,水资源不足,农业单产低,D错。
选A正确。
2.“新月沃地”即是两河流域,a、b两河是该地主要的灌溉水源,A错;濒临波斯湾,纬度低,波斯湾封闭,受自然灾害影响少,B错;临近波斯湾,受海洋影响气候相对内陆其他地区较为温和,C正确;“新月沃地”是两河形成的冲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种,D错。
17. 2017年暑期热播电影《战狼2》中男主角冷锋在非洲营救侨民时感染了“拉曼拉”病毒,其原型为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致死率达到50%-90%,最早出现在刚果河流域。
刚果河流经中非多个国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
读图回答1~3题。
1.埃博拉病毒主要感染区的气候( )
A.类型多样
B.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C.不利于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D.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2.以下选项中符合刚果河水文水系特征的是( )
A.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B.支流众多,呈扇状水系结构
C.下游河段含沙量大
D.河口三角洲发育较好
3.下列对刚果河流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地质景观丰富
B.森林资源丰富,多名贵木材
C.矿产资源及水能资源丰富
D.种植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1.D; 2.B; 3.D
解析:
18.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1~3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1.D; 2.A; 3.B
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刀耕火种是指用刀斧把地面上的树木植被砍伐86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待肥力耗尽后易地而种。
该种植方式首要条件是地表有丰富的植被。
而埃及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缺少丰富的植被,加之尼罗河定期泛滥.大量肥沃的淤泥覆盖了土地.所以能够在河边沉积物上直接耕种.D正确。
【刷有所得•拓展】
刀耕火种又叫迁移农业.有些地方称之为“打游击农业” 是一种古老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
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用刀斧把地面上的树木植被砍伐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 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冉施肥.待肥力耗尽后(一般为一年)再易地而种。
2.本题考査区域气候特征,河流的沉积物来自上游.是上游降水后由河流挟带来的。
尼罗河
6 —10月泛滥.所以上游地区降水集中在6—10月.降水季节性法.C、D错误;河流的水量与挟带的泥沙量呈正比.所以上游年降水量大.因而B错误,A正确,另外也可以换一种思路.
尼罗河上游是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温季.雨季时降水量大,旱季时降水量小.因此A正确。
【刷有所得•拓展】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水文特征比较
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岛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物质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
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多雨区.水量丰富而稳定.但流程较长.沿途损耗较大.是尼罗河泛滥的主要水量来源。
青尼罗河是尼罗河的最大支流.由于青尼罗河源地在干湿季分明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水源丰沛.沿途损耗较小,所以水文特征与白尼罗河截然相反.这些特征表现为:①径流最大:②落差大;③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
3.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埃及为热带,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尼罗河6—10月泛溢.埃及人在河水泛滥后的沉积物上耕种.所以农作物生长期为11月到次年5月.约7个月。
因为“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所以不可能从距离较远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引入植物;埃及北部是地中海气候区.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的农作物一般是春种秋收,时间一般为3月到10月.生长期为8个月左右.并且因为夏季少雨,所以作物比较耐旱.而埃及是热带沙漠气候.比较干旱,所以地中海气候区作物适合在尼罗河泛滥区种植.B正确。
【快解】
埃及农业主要集中在尼罗河沿岸和尼罗河三角洲.从地缘上来说.距离地中海地区最近(古代人的活动范围有限
19. 澳大利亚(左图)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右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左图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B; 2.D; 3.B
解析:1.本题考查区城气候特征。
结合材料可知,这里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那么该类地下住宅所在地区气候特征应该较为干燥.①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且降水丰富,A错误;②地位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较少,B正确: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湿季降水量大,C错误;④地位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D错误。
2.
本题考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图示没有储水设施.若作用是收集雨水.直接会淹没住宅,A错误;由于该地下住宅是在矿井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所以住宅之间具有一定的连通性.人们可以在地下实现沟通交流,不需要通过通天井进行通信,B错误;地下住宅虽然采光条件不好,但是可以通过电灯来实现照明.且通天井增加的光照面积太小,远远不能满足采光需求,C错误:由于地下住宅空气不流通,所以通风换气是通天井的主要作用.D正确。
【快解】
由于该类地下住宅是在矿井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通天井对于之前的地下矿井就具有通风换气的作用,对地下住宅来说,这一作用便沿袭了下来,D正确。
【测训诊断】
本题易错选C,原因是认为地下住宅光照条件差,所以增加采光是通天井的主要作用,事实上通天井的直径太小,而且太深.能进人的光线实在有限。
3.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结合材料.该类地下住宅建造的目的是躲避炎热天气.故可推测其在夏天是比较凉爽的;由于其处于地下.宅顶较厚.因此其冬季受到外面冷空气影响较小,因此较为温暖,②正确,①错误;由于黄土高原的窑洞墙体较厚.窑洞的顶和壁既不能直接从大气中吸热,也不能直接向大气中散热, 只有窑洞口能够直接和外界接触.因此,窑洞里的气温变化总是滯后于外界的气温变化.气温变化不大,③正确:蒙古包最大的特点是拆装方便.但其内部气温很容易受外界影响,④错误。
故选B。
【快解】
室温一年四季不可能保持不变,①错误;黄土高原窑洞较蒙古包从外形上与地下住宅更接近.④错误,故答案选B。
【关键点拨】
解答本题可以进行知识迁移,可以直接迁移黄土高原的窑洞,也可以迁移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土窖.均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据此很容易得出结论。
20.亚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其它大洲相比较,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以热带气候为主
C.海洋性强
D.气候类型单一
2.造成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
D.洋流
答案:1.A; 2.B
解析:
21. 合掌造(图1)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图2为“日本轮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1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 )
A.旱灾频发
B.冬季暴雪
C.多洪涝灾害
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答案:1.B; 2.C
解析:
22.某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陆之一,这里有阳光灿烂的海滩、五彩缤纷的珊瑚、独特众多的珍禽异兽……。
该国最可能是( )
A.印度
B.英国
C.南非
D.澳大利亚
答案:D
解析:澳大利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堡礁,由于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有海洋隔绝,使得大陆上的生物进化较慢,从而保留了很多独特的珍禽异兽。
23. 下图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 )
A.非洲东部
B.非洲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