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血尿:贫血:呼吸衰竭:白血病:发绀:昏迷:二、简答试述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生命体征包括哪些简述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简述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形式。

简述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重点三:1、水的CT值是0?2、X线的特性包括哪些?3、心电图不属于医学影像学吗?4、四肢体格检查肌力分几级?5正常成年人的脊柱有几个生理弯曲?四、例题:1、男性,65岁,因胸痛10小时来院急诊,心电图证实为急性前壁心梗,下列哪项检查特异性最高A 血清CPK-MB增高B 血清GOT增高C 血沉加快D 血清CPK增高E 血清LDH增高2、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A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B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C收缩压≥15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D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E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3、女性,45岁,查体发现血压为150/90mmHg,平素无症状,确定有无高血压的最佳方法是:A同时测3次血压B测运动后血压C进行动态血压监测D不同日测3次血压E同时测上、下肢体血压4、常见高血压并发症有:A糖尿病B心脑肾和周围血管病C夹层动脉瘤D眼底血管痉挛E慢性肾炎5、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机制描述正确的是A.由于肺动脉压升高,从而使左房压升高B.由于左房平均压升高,从而使肺静脉压及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C.右心衰竭使肺毛细血管淤血加重6、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中,对病程的规定是A.每年患病3月,连续2年以上B.每年患病2月,连续2年以上C.每年患病1月,连续3年以上D.一年内患病持续3月以上E.以上都不是7、I型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A.PaO2<60mmHg, PaCO2>50mmHgB.PaO2<60mmHg, PaCO2降低或正常C.PaO 2>60mmHg, PaCO2>50mmHgD.PaO2<50mmHg, PaCO2降低或正常E.PaO2<50mmHg, PaCO2>60mmHg8、典型肺炎球菌肺炎痰液为A.脓臭痰B.果酱样痰C.黄绿色脓痰D.铁锈色痰E.以上都不是9、下述哪项不是肺炎球菌肺炎常见症状?A.高热、寒战B.胸痛C.粘液脓性混血痰D.粉红色泡沫痰E.呼吸急促10、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不包括:A.抗感染B.糖皮质激素C.祛痰D.止咳E.平喘11、女,25岁,因服用某种物质而昏迷不醒。

临床医学概论考试复习要点

临床医学概论考试复习要点

症状:指患者感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如腹痛,疲乏,发热等体征: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如肝肿大,心脏杂音,肺部啰音发热:当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者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肝门排出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费力,重者张口呼吸,抬肩,鼻翼煽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以及其他组织发生黄染的现象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表现水肿:过多的液体在人体组织间隙或体腔集聚,使组织肿胀成为水肿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可引起关节的运动和强直惊厥:是指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或阵挛性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传染病:是由原生物感染人体后发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潜伏期:是指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指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疾,是由志贺均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肺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科赫现象:机体对肺结核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的现象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病理性超过正常水平的疾病状态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发生局部坏死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展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夏科三联征:是指典型的急性胆管炎症状,即腹痛,寒战发热及黄疸尿路刺激征:发病突然,有尿痛,尿频,尿急,严重者数分钟排尿一次,常见终末血尿发热:当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昏睡: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重点部分)1、诊断学部份:常见症状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1.低热:37.3—38℃、2.中等度热:38.1---39℃、3.高热:39.1---41℃、4、超高热:41℃以上。

正常体温:36---37℃发热的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有:(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2)、抗原—抗体反应;(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4)、皮肤散热减少;(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水肿的类型与特点:包括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全身性水肿有: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呼吸困难的类型:肺源性呼吸困难(1)吸气性、(2)呼气性、(3)混合性;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液病常见原因与特点;1、呼吸系统疾病:(1)气道阻塞、(2)肺疾病、(3)脊柱、胸廓与胸膜疾病、(4)神经肌肉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5)膈肌疾病与运动、心血管疾病;3、中毒;4、血液病、5、神经精神因素疼痛的分析要受限。

2点:对疼痛病人应详细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放散与否;是持续性或发作性,发作时间,间歇长短;发生的诱因、时间、急剧或缓慢;影响疼痛加重与减轻的因素。

咯血的常见原因:1、支气管疾病2、肺部疾病3、心血管疾病4、全身性疾病(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其它)基本体查的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生命征及其正常值:1、体温:口腔36.3—37.2℃、腋窝36—37℃、直肠、36.5—37.7℃;2、呼吸16—18次每分;3、脉搏:60—100次每分;4、血压:小于130每8OMMHG桶状胸的原因: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人因长期咳嗽使其各各径变大所致2、脑血管病:按病理性质分类可分为几类?分为2类,①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②缺血性卒中(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脑血管疾病常出现“三偏”是指什么?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脑栓塞、脑出血389、蛛网膜下腔出血390、脑血栓(392)形成的常见病因是什么?脑栓塞1.心源性(主要):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等心脏病伴心房纤颤,2.非心源性:大血管粥样硬化斑脱落、脓栓、脂肪栓、肿瘤栓、空气栓,3.来源不明脑出血1.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2.其他病因: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炎、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蛛网膜下腔出血1.先天性动脉瘤2.脑血管畸形3.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脑血管炎等脑血栓形成的常见病因是什么?1.脑动脉粥样硬化,2.血管痉挛常见缺血性脑血管(脑梗死)类型有哪些?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3.心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易患因素有哪些?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有哪些?一.症状1.诱因:使心肌供血减少或耗氧增加的因素2.部位:胸骨后、心前区3.性质:钝痛,呈压榨样或表现为胸闷4.持续时间:数分钟,不超过15分钟5.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或缓解,二.体征:可无体征,或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上升,或在心前区闻及收缩期杂音,提示乳头肌功能不全。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内科学部分一、名词解释:发热、三凹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恶性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腹泻、上消化道大出血、无尿、少尿、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缺铁性贫血、糖尿病 二、简答题:呼吸衰竭的病因、心力衰竭的诱因、心功能分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的特点、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特点、心肌梗死的并发症、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上尿路结石的诊断依据、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依据、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三、论述题: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应包括哪些、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原则、肾功能不全加重的诱因、FAB 分型与标准、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另:选择题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均在第二版《临床医学概论》中。

诊断学部分《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以第二版为教材内科学部分实验诊断1. 临床血液学检查 一、血常规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值 2. 临床意义: A 、相对增多B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大小异常 3.白细胞计数、分类及血小板临床意义 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血小板增多、减少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脂 1. 转氨酶、胆红素、血清肌酐的临床意义2. 血糖增高及降低3. 血清钾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二、临床免疫学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2.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尿蛋白、粪颜色物理诊断1.甲状腺肿大的分级2.脾脏肿大分度3.肝脏触诊4.视触叩听的定义,包括哪些内容5.罗音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临床意义6.叩诊分类及临床意义7.心脏检查8.心尖搏动9.心律 10.心音 11.额外音 12.杂音一、名词解释:发热: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将体温稳定于正常范围内,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或产热多于散热,以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总结(全)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总结(全)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范围第一篇诊断一常见症状(一)发热1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而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水平成人正常体温:36-37℃,正常情况下24h内体温波动<1℃2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①外源性致热源: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②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致热源(2)非致热源性发热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②产热过多:甲亢③散热减少:大面积皮肤病(银屑病)3病因(1)感染性发热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2)非感染性发热①无菌坏死组织吸收(大手术)②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③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甲亢④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脑出血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夏季低热4临床表现:发热分度:低热37.3℃-38℃中等 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1℃(1)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区(2)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是指将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体温记录在体温单上,体温曲线的特点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1℃(大叶性肺炎)弛张热:败血症热, T>39℃ 24小时内体温波动>2℃ (败血症)间歇热:体温骤升后持续数小时,而后骤降至无热期,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见于结核病回归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而后骤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性出现,见于霍奇金病波状热:体温逐渐升至39℃,数天后逐渐降至正常,反复数个周期,见于布氏杆菌病毒(二)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指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用力甚至鼻翼煽动,张口耸肩,辅助呼吸肌与呼吸运动,可伴有发绀,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异常。

病因(1)呼吸系统疾病①气管、支气管疾病:气道堵塞(支气管哮喘)②肺脏疾病:肺淤血、肺不张、肺水肿③胸廓、胸膜疾病:气胸,胸腔积液④神经-肌肉疾病:呼吸肌麻痹⑤膈肌运动障碍:腹水(2)循环系统疾病:心力衰竭(3)急性中毒:①代谢性酸中毒②急性药物中毒(吗啡、巴比妥)③急性毒物中毒(4)血液系统疾病重度贫血、大出血休克(5)神经精神因素:①颅脑疾患(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②癔病临床表现(1)肺源性呼吸困难(呼吸系统)a.吸气性呼吸困难具体表现①吸气困难②三凹征: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时明显凹陷,伴干咳喉鸣b.呼气性呼吸困难具体表现①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双肺哮鸣音 C.混合性呼吸困难具体表现①吸气呼气均困难,多伴有呼吸浅速及病理性呼吸音(2)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①劳力性呼吸困难:干体力活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可缓解②端坐困难:平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④急性肺水肿,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3)中毒性呼吸困难(4)伴随症状①发热②哮鸣音③意识障碍④胸痛⑤咳嗽、咳痰(三)咯血咯血: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由口腔排除的表现。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总结全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总结全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总结全临床医学概论是医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医学知识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

本文将对临床医学概论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该学科的基本要点。

一、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是临床医学的基石,涉及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权益保障和医疗行为规范等方面。

医务人员应具备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保密性的能力,并遵循医疗伦理原则,如以患者为中心、公正和公平、谦虚和谦逊等。

二、医学史与发展了解医学史与发展有助于理解临床医学的演变过程和基本原理。

医学史的研究可追溯到古代文明,通过学习历史案例,可以了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伦理进步。

三、临床诊断与治疗临床诊断与治疗是临床医学的核心内容,包括采集患者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诊断思维等方面。

同时,治疗则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三个层面,医务人员需根据病情和患者特点,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四、医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研究的是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帮助医务人员预测疾病的趋势和制定控制措施。

学习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有助于增强医务人员的科学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基因与遗传学基因与遗传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新兴学科,涉及疾病的遗传风险、基因检测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

医务人员需了解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应用,并能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六、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质量与安全是临床医学的关键问题,包括医疗事故的预防、医疗风险管理和医疗质量评估等方面。

医务人员需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与满意度。

七、临床药学与药物治疗临床药学与药物治疗是医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药物的合理应用、剂量计算和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方面。

医务人员需具备药物知识,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与有效性。

总结:本文对临床医学概论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医学史与发展、临床诊断与治疗、医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基因与遗传学、医疗质量与安全以及临床药学与药物治疗等方面。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1、发热: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而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水平,称发热2、呼吸困难:指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用力,甚至鼻翼煽动、张口耸肩,辅助呼吸机参与呼吸运动,可伴有发绀,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

3、咯血:指喉及喉部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由口腔排出的表现。

4、呕血:指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由口腔呕出,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临床表现5、意识障碍:因颅脑疾病或严重全身性疾病损伤大脑皮层及皮质下脑干网状系统,导致这种应答能力减退或消失,称意识障碍6、体格检查:指医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诊断工具,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的诊断方法7、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分型:单纯型和喘息型8、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9、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出现缺O2,伴或不伴CO2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0、肺炎球菌肺炎:由肺炎球菌引起,是院外感染的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以往常作为大叶性肺炎的典型,为肺叶或肺段的急性炎症实变。

11、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心血量基本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排血量降低,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12、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13、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免疫介导的,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好发于儿童青年。

14、尿路感染:指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尿路炎症,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15、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而发生的贫血16、三凹征:由于吸气肌张力过高,胸腔负压增大而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时明显凹陷,称为三凹征17、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症18、伤寒的再燃:当伤寒患者进入缓解期,体温波动下降,但尚未达到正常时,热度又再次升高,持续5-7天后退热,常无固定症状19、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可以由细菌、化学、物理损伤等因素引起。

临床医学概论

临床医学概论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重点部分)心血管系统、外科感染妇产科、肿瘤各有感染、心血管系统、外科感染、妇产科、肿瘤1、诊断学部份诊断学部份:常见症状(发热的分度、正常体温、发热的原因、;水肿的类型诊断学部份与特点;呼吸困难的类型、常见原因与特点;疼痛的分析要点;咯血的常见原因)基本体查的方法,生命征及其正常值。

2、脑血管病:按病理性质分类可分为几类?脑血管疾病常出现“三偏”是指什脑血管病:脑血管病么?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的常见病因是什么?常见缺血性脑血管(脑梗死)类型有哪些?诊断的常用检查。

3、心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易患因素有哪些?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管病:心血管病的临床特点有哪些?常见的冠心病的临床类型有哪些?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怎样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显著症状?心电图特征有哪些?最有特征的心肌坏死标志物?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WHO/ISH 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什么?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高血压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什么?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什么?主要治疗药物?4、妇产科:妊娠的分期,早孕反应,早期妊娠的表现有哪些?早孕的辅助检查妇产科:妇产科有哪些?决定分娩的因素有哪些?分娩的产程是什么?产道?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法有哪些项目?外生殖器的解剖,女性骨盆的类型,输卵管的解剖结构。

盆腔炎的高危因素,盆腔炎的治疗措施。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分类;阴道炎的治疗方法。

5、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的三个临床分型包括哪几种?病毒性肝炎(包括乙肝、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甲肝等)主要传播方式有哪些?乙肝“大三阳” “小三阳”分别指什么?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发病经过几个阶段?6、肿瘤:肿瘤发生的相关因素、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肿瘤的临床表现,恶性肿瘤:肿瘤肿瘤的最主要的诊断依据,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肺癌的主要表现与诊断,结肠癌的主要表现与诊断;乳腺癌的主要表现,常见的部位。

7、外科感染与骨折外科感染与骨折外科感染外科感染按病变性质分为哪些感染?各类感染的常见菌种有哪些?影响外科感染结局的因素有哪些?脓性指头炎的治疗是怎样的?丹毒有什么临床表现?破伤风的潜伏期、临床表现是怎样的?如何处理破伤风的伤口?外科感染的有什么特点?浅表软组织外科感染的局部症状有哪些?熟悉浅表组织外科感染(包括疖、痈、丹毒等)的致病菌。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第一章内科学基础知识一、问诊(一)概念:病史采集的主要手段,医生对患者主观感觉到的不适的具体内容的询问(二)重要性1、获取病情资料2、提出正确诊断3、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三)内容1、一般项目: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2、主诉:患者对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的描述(症状、部位、时间三要素)3、现病史:对主诉的进一步扩展和细化①起病的时间与急缓②主要症状及其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的演变⑤伴随症状⑥诊治过程⑦并发疾病的症状⑧一般状况(睡眠、饮食、大小便、精神状况等)二、常见症状及其临床意义(一)发热1、病因病因常见情况或疾病(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感染(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的组织损伤、烧伤;脏器梗死;细胞的破坏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暑、脑出血(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夏季低热和生理性低热2、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 ℃高热39.1~41℃超高热41℃3、发热的分型:不同时间的体温数值(1)稽留热(2)弛张热(波动大于2℃)(3)间歇热(4)波状热(5)回归热(6)不规则热(二)咳嗽与咳痰1、病因(1)咳嗽:延髓的咳嗽中枢受刺激,冲动传向运动神经,咽肌膈肌完成咳嗽动作,剧烈的呼气冲出狭窄的声门裂隙发出声音(2)咳痰:黏液、渗出液与吸入物、坏死组织等混合成痰液,随咳嗽排出2、临床表现性别、年龄常见情况或疾病(1)青壮年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2)40岁以上男性(吸烟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青年女性支气管结核性别、年龄常见情况或疾病(4)发作性咳嗽百日咳、支气管结核、支气管哮喘(5)长期慢性咳嗽COPD、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慢性肺脓肿(6)夜间咳嗽左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肺结核(三)胸痛发病特点发病特点分类(1)发病年龄青壮年、中年以上(2)胸痛部位侧胸部、胸骨后、右下胸部、肩部及腋下等(3)胸痛性质烧灼样、剧痛、隐痛等(4)持续时间阵发性、持续性(5)影响因素劳力/紧张、进食、咳嗽/呼吸(四)咯血: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五)呕血(上消化道疾病引起)和便血咯血与呕血的鉴别鉴别要点咯血呕血(1)病因肺结核、肺癌、肺炎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胃癌等(2)出血前症状咽痒、胸闷、咳嗽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3)出血方式咯出、常伴有咳嗽呕出,可为喷射状(4)出血颜色鲜红(陈旧血液可能为暗红色)暗红或棕色,偶为鲜红(5)血中混合物痰液、泡沫食物残渣、胃液(6)酸碱反应碱性酸性(7)黑便无,咯出后咽下较多可有有,多为柏油状,无呕血后持续数日(8)出血后痰液血痰数日无痰(六)呼吸困难分类(1)肺源性①吸气—三凹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凹陷②呼气③混合性呼吸困难(2)心源性(3)血源性(4)神经性(呼吸浅慢)(5)精神性(呼吸浅快)(6)中毒性(七)头痛(八)腹痛(九)水肿分类:(1)全身性水肿—心、肝、肾源性、营养不良性(2)局部性水肿(十)恶心、呕吐(十一)腹泻(十二)黄疸(十三)尿频尿急尿痛(十四)意识障碍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概念:简称上感,鼻腔、咽部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冬春散发,口沫传播。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资料完整版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资料完整版

1、诊断学部分(1)发热类型症状:指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和异常感觉。

体征:指医生或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发热、呼吸困难、腹痛、呕血和咯血、水肿、昏迷发热的临床分度(摄氏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热型: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度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不超过1度)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最低时一般以高于正常水平)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可达数度,无热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反复发作)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再逐渐升高,反复多次)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度以上,持续数日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交换一次)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正常体温的波动范围:36 ~ 37(腋下) 36.3~37.2(口腔) 36.5~37.7(肛门)。

发热的原因: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多数患者发热是由致热原所致。

(2)水肿的类型与特点按部位分:全身性水肿有(特点: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弥漫性分布):1)心源性水肿(病因:右心衰竭.特点:身体下垂部位,站立位脚踝部,按压时,可出现指压痕,手指抬起后,凹陷慢慢平复)2)肾源性水肿(病因:肾炎、肾病.特点:首先出现于颜面或眼睑,然后遍及全身)3)肝源性水肿(病因:病因:肝硬化失代偿期。

特点:腹水)4)全身性水肿-营养不良性(病因:营养不良-长期低蛋白饮食.特点:下垂部位→全身)5)黏液性水肿(病因:甲状腺功能低下.特点:非凹陷性水肿,以口唇、眼睑及下肢径前为明显)6)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特点:眼睑,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可伴乳房胀痛)7)药物性水肿8)特发性水肿(几乎只发生在女性,表现在身体下垂部分)局部性水肿(特点:液体积聚在身体某一局部组织):炎症性、静脉阻塞性、局部静脉炎、肢体血栓、丝虫病。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题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题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题临床医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关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在复习临床医学概论时,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复习题和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科目的核心知识。

1. 临床医学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临床医学是应用基础医学知识,通过临床实践,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

- 特点:实践性、经验性、个体化。

2. 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 病史采集的重要性。

- 体格检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 辅助检查的选择和应用。

3. 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控制病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治疗原则:全面评估、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

4. 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机制- 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

-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

-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炎症性肠病。

5. 临床预防的策略- 一级预防:预防疾病的发生。

-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防止疾病发展。

- 三级预防:减少疾病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6. 临床伦理和患者权益- 患者知情同意的重要性。

- 保密原则和隐私保护。

- 医疗决策中的伦理问题。

7. 临床实践的法律问题- 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

- 医疗纠纷的处理。

- 医疗伦理与法律的关系。

8. 临床研究的方法学- 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

-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 临床研究的伦理审查。

9. 临床思维的培养- 临床决策的逻辑性。

- 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应用。

- 跨学科知识的整合。

10. 临床技能的培训- 基本临床技能:如心肺复苏、伤口处理。

- 专业技能:如手术操作、内镜检查。

- 沟通技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通过这些复习题,学生可以系统地回顾和巩固临床医学概论的知识点,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应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临床医学概论课后复习

临床医学概论课后复习

32课时《临床医学概论》课后复习一、名词解释症状:病人能够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称为症状,如头痛、乏力、多梦、呼吸困难等。

体征: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称为体征,如心脏杂音、肺部罗音、皮疹、肝脾肿大等。

发热;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稽留热:体温恒定在39~400C左右,一天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持续数天或数周。

弛张热:体温持续在390C以上,一天内波动范围在2度以上。

呼吸困难: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

客观上患者呼吸活动费力,并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异常。

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之为水肿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所引起,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谵妄和昏睡,严重的意识障碍为昏迷。

昏迷:是高级神经活动受到严重抑制的表现,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运动、感觉和反射功能障碍,意识持续地中断或完全丧失,给予任何刺激都不能使其觉醒。

肺炎: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

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简称溃疡病,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而短暂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心肌梗死: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的闭塞、血流中断,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因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而发生坏死。

贫血:指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健康参考值的下限,其中血红蛋白浓度更为重要。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 以一种或多种白细胞异常增生伴分化成熟障碍, 使正常造血功能衰竭、并浸润其他组织器官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及肝、脾、淋巴结肿大。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重点
1.临床医学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包括临床医学的定义、临床医学的特征、临床医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临床医学的学科划分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历程等。

2.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涉及临床医学的伦理原则、临床医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临床医学的实践方法和基本原则等。

3.临床医学的相关学科: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精神科学、口腔医学、眼科学、麻醉学等。

对每个学科的基本知识、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4.临床医学的诊断与治疗:包括临床医学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手段,以及基本的治疗方法和原则,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5.临床医学的常见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等,对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6.临床医学中的专科知识:包括临床药学、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等专科知识,对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进行详细介绍,以及基于临床情况的合理用药原则等。

7.临床医学的病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临床病例,综合运用各种临床学科的知识,进行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培养临床医学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

8.临床医学的疑难病例:介绍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需要采用特殊技术或特殊治疗方法的疾病,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以上是临床医学概论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药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好基础,提高临床技能和判断能力。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内科学部分一、名词解释:发热、三凹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恶性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腹泻、上消化道大出血、无尿、少尿、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缺铁性贫血、糖尿病二、简答题:呼吸衰竭的病因、心力衰竭的诱因、心功能分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的特点、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特点、心肌梗死的并发症、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上尿路结石的诊断依据、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依据、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三、论述题: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应包括哪些、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原则、肾功能不全加重的诱因、FAB分型与标准、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另:选择题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均在第二版《临床医学概论》中。

诊断学部分《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以第二版为教材内科学部分一、名词解释:发热: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将体温稳定于正常范围内,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或产热多于散热,以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

三凹征:吸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

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伴有(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心力衰竭: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或心室负荷过重,引起心排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

(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时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所以,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激动起源部位、激动的频率和节律、激动传导的速度与次序中任何一项的异常。

恶性高血压: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持续≥130mmHg,肾脏损害突出,急进型高血压眼底有出血、渗出,如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则为恶性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主要是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医学概论总复习最全最新

临床医学概论总复习最全最新

第一篇:绪论1、健康: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都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虚弱和疾病。

2、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都状态。

3、健康的标准:略。

4、诊断都基本形式:病因、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综合诊断、临时诊断。

5、临床诊断的方法: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器械检查)。

6、疾病的治疗方法:根治性、支持、对症、康复、诊断性、预防性、姑息性治疗。

第二篇:诊断学基础第一章1、诊断:通过病情学与其他检查手段来判断疾病的名称和本质。

2、症状:疾病作用与机体,至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不舒服的感觉。

通过问诊而来,具有主观性。

3、体征:体格检查所发现的异常称为体征。

注:发热既是症状又是体征。

4、诊断学内容:病史采集(问诊:初步诊断)、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听诊器、血压计等)、实验诊断、(器械检查、影像诊断为辅助检查)。

第二章(发热)1、发热: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而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水平。

2、发热的病因: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

3、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C°中等发热:38.1~39C°高热:39.1~41C°超高热:41.1C°以上常见发热1、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疾病。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常在39℃以上, 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败血症、风湿热、流感、系统性红斑狼疮。

3、间歇热:体温骤升后持续数小时,然后骤降到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急性肾盂肾炎、严重化脓感染。

4、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见于结核、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5、回归热:体温骤升到39℃以上持续数天,而后骤降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临床医学概论 考试重点内容

临床医学概论 考试重点内容

第一章症状学1.发热: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其体温调定点上升,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腋温37℃,口腔温度37.3℃、肛温37.7℃)2.发热的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程度分为):(1)低热:体温为37.3℃~38℃(2)中度发热:体温为38.1℃~39℃(3)高热:体温为39.1℃~41℃(4)超高热:体温为41℃以上。

3.稽留热:是指体温明显升高在39℃~40℃及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不超过1℃,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恙虫病等症状明显期。

4.弛张热:是指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超过2℃,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的体温曲线类型,常见于伤寒的缓解期、败血症、风湿热、细菌性肝脓肿等5.间歇热:体温骤然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一日内体温两次升高者称双峰热;长期间歇热称消耗热见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6.回归热:是指急升型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骤降,但数日后又再出现的体温曲线类型,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7.波状热:是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发热数日后逐渐下降,数日后又再发热数日的热型,可见于布鲁菌病等8.不规则热:是指发热病人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癌性发热等9.呼吸困难:患者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的改变,患者用力呼吸,可见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者可呈端坐呼吸甚至发绀。

10.肺源性呼吸困难: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类型:(1)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重者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三凹征”。

常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发生机制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梗阻,如急性喉炎、喉水肿、喉痉挛、白喉、喉癌、气管肿瘤、气管异物或气管受压(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肿大或主动脉瘤压迫)等。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提纲一、临床医学概述1.临床医学的定义和特点2.临床医学的历史发展3.临床医学的分类和分支学科二、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1.医学伦理的概述2.医学职业道德的重要性3.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关系4.医学伦理决策模型5.医学伦理问题中的常见伦理原则和价值观三、临床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的概述2.临床研究的种类和设计3.临床试验的概述4.临床观察研究的概述5.临床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四、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1.病史采集的目的和方法2.病史采集的内容和技巧3.体格检查的目的和方法4.体格检查的常用方法和技巧五、疾病诊断1.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2.临床诊断的逻辑思维过程3.临床诊断的技巧和方法4.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六、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1.医学统计学的概述2.常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3.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和应用七、临床医学常用的检查与治疗技术1.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技术2.化验结果的解读和诊断意义3.影像学检查技术和常见影像学表现4.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技术八、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1.疾病预防的概念和分类2.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3.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和预防接种4.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和内容九、医疗质量与病例管理1.医疗质量的基本概念和标准2.医疗质量管控的方法和措施3.病例管理的重要性和流程4.病例管理中的质量评估和改进以上是临床医学概论的复习提纲,主要包括临床医学的概述、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临床研究方法、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疾病诊断、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常用的检查与治疗技术、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医疗质量与病例管理等内容。

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梳理临床医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临床医学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重点内科学部分一、名词解释:发热、三凹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恶性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腹泻、上消化道大出血、无尿、少尿、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缺铁性贫血、糖尿病二、简答题:呼吸衰竭得病因、心力衰竭得诱因、心功能分级、室性期前收缩得心电图表现、心房颤动得治疗原则、心绞痛得临床症状得特点、心肌梗塞得临床症状特点、心肌梗死得并发症、肾病综合征得诊断标准、上尿路结石得诊断依据、缺铁性贫血得诊断依据、甲状腺功能亢进得诊断依据、糖尿病得慢性并发症三、论述题:呼吸衰竭得治疗原则、急性心力衰竭得治疗原则、原发性高血压得诊断应包括哪些、上消化道大出血得治疗原则、肾功能不全加重得诱因、FAB分型与标准、内分泌系统疾病得诊断原则与方法、糖尿病得治疗原则另:选择题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均在第二版《临床医学概论》中。

诊断学部分腹泻: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得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伴有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上消化道大出血:屈氏韧带以上得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部位得出血,且在数小时内失血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得20%以上,并伴有某种程度得周围循环障碍。

就是临床常见得急症之一。

无尿:尿量≤100ml/d或12h内完全无尿少尿:成人尿量≤400ml/d或每小时持续少于17ml、肾病综合征:由多种原因导致肾脏损害引起肾小球率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高,大量血浆白蛋白自尿中丢失而出现得临床综合征。

慢性肾功能不全:就是多种肾脏疾病导致得,肾小球率过滤不可逆转逐渐下降得功能诊断,就是慢性肾脏病得严重阶段,又称尿毒症。

缺铁性贫血:体内铁得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得需要而发生得贫血。

糖尿病: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引起得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伴有蛋白质、脂肪与水、电解质代谢异常得临床综合征。

二、简答题:呼吸衰竭得病因:1、气道阻塞性疾病;2、肺实质浸润性疾病;3、肺血管疾病;4、胸廓运动障碍性及胸膜疾病;5、呼吸中枢、神经传导及呼吸肌疾病。

心力衰竭得诱因: 1、感染;2、心率失常;3、循环血容量增加;4、过度体力劳累或激动; 5、治疗不当;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她疾病。

心功能分级: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II级:体力活动受轻度限制;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日常得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IV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室性期前收缩得心电图表现:1、3个或3个以上得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2、通常突发突止,心室率常为100~250次/min,心率基本规则3、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4、可有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

后者得存在时确诊室速得最重要得依据(1、提前出现得QRS - T波群。

2、无P波或有无关窦性P波。

3、QRS-T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

4、多出现完全代偿间歇。

)心房颤动得治疗原则:1恢复窦性心率2控制心室率3抗凝以预防栓塞4射频消融术心绞痛得临床症状得特点:1.症状:a部位主要在胸5骨体上、中段后,可波及心前区甚至横贯全胸,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与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颔及牙齿b性质疼痛为压榨、闷痛或紧缩感,也可就是灼烧感。

发作时患者被迫停止正在进行得活动。

c诱因常由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休克等诱发d持续时间疼痛多在3~5min内逐渐消失,发生频率可数日至数周一次,亦可一日数次f缓解方式发作时立即停止诱发原因或给予硝酸酯类制剂舌下含服,可使疼痛迅速缓解2、体征:一般无特殊体征。

多数伴有心律快、血压高、表情紧张、皮肤多汗、脸色苍白等。

有时听诊闻及奔马律;也可因乳头肌缺血、功能失调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出现暂时性得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心肌梗塞(死)得临床症状特点:1 疼痛2 全身症状:发热,通常在38度左右。

3 胃肠道症状:严重疼痛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肠胀气也常见。

4 心律失常:一般出现在起病后1~2周内,可伴有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其中心律失常多见。

5 休克与低血压6 心力衰竭:主要为左心衰竭。

心肌梗死得并发症: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2、心脏破裂3、栓塞4、心室壁瘤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得诊断标准:1、24h蛋白尿≥3.5g/1、73㎡(小儿24h尿蛋白定量≥0.1g/kg)2、低白蛋白血症≤30g/L3、水肿4、高脂血症上尿路结石得诊断依据:1、病史2、实验室检查3、影像学诊断4、输尿管肾镜或逆行肾盂造影检查缺铁性贫血得诊断依据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2、有明确得缺铁病因与临床表现、3、血清(血浆)铁<8、95umol/L(50ug/dL),总铁结合力>64、44umol/L(360ug/dL)、4、运铁蛋白饱与度<0.15.5、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6、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umol/L(50ug/L),血液锌原卟啉>0、96umol/L(60ug/L),或FEP/Hb>4、5ug/gHb7、血清铁蛋白<12ug/L8、血清可溶性运铁蛋白受体浓度>26、5nmol/L(2、25mg/L)9、铁剂治疗有效、符合第1条与2~9条中任何两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得诊断依据:1、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2、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3、131I 摄取率测定4、TSH受体(TRAb)测定糖尿病得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2、微血管病变3、感染4、糖尿病足三、论述题:呼吸衰竭得治疗原则:1建立通畅得呼吸道2合理氧疗3改善通气4控制感染5纠正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6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得治疗原则:应迅速、积极、多项抢救措施同时进行1减少静脉回流:立即使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或(与)轮流结扎四肢2纠正缺氧:高压、高流量氧气吸入3镇静:可选用吗啡4快速利尿:可选用呋塞米5血管扩张剂:可选用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6增加心肌收缩力:可给予毛花甙丙7解除支气管痉挛:选用氨茶碱8其她:应用地塞米松原发性高血压得诊断应包括哪些:1、确定血压水平2、判断高血压得原因,排除继发性高血压3、评估患者有无其她心血管危险因素4、明确患者有无靶器官损伤及相关得临床情况最后根据上述指标对患者得高血压进行分类及危险度分层上消化道大出血得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休息(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饮食(食管静脉曲张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禁食2~3天。

消化性溃疡者呕血停止后,可给予清淡、易消化流质,并逐渐改为半流质或软食;尽表现为黑便无呕血者,则不必禁食,可进流食)2、积极补充血容量:立即配血,尽快补充血容量。

应及早输入足量全血,以恢复血容量及有效循环。

肝硬化患者可诱发肝性脑病,宜输鲜血。

老年人最好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量。

3、止血措施:止血药物(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抑制胃酸分泌得药物、口服或胃管内注入止血药),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内镜直视下止血,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手术治疗肾功能不全加重得诱因:1血容量不足2感染,常见呼吸道、消化道与尿路感染3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4慢性心力衰竭与严重心率失常等5肾毒性药物,如氨基苷与X射线造影剂6急性应激状态,如严重创伤、大手术等7血压波动过剧,如血压急剧升高或降低8高钙血症、高磷血症或转移性钙化FAB分型与标准、书145内分泌系统疾病得诊断原则与方法、(一)功能诊断1、病史询问2、体检3、实验室检查(二)病理诊断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检查、细胞学检查(三)病因诊断自身抗体检测、白细胞染色体检查、HLA(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鉴定糖尿病得治疗原则书1531糖尿病教育2饮食治疗3运动治疗4药物治疗诊断学部分实验诊断第一节临床血液学检查一、血常规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参考值:,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大小异常:(详见书52)3、白细胞计数、分类及血小板临床意义(详见书53)(主要考虑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增多、减少方面)二、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脂1.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得临床意义(详见书p53--54)2.血糖增高及降低(详见书p54)3.血清钾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详见书p54)三、临床免疫学乙型肝炎病毒(p55)血清标志物(p55)第二节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尿蛋白:(正常值<150mg/24h 临床意义:尿蛋白增高见于剧烈运动、发热、发寒、精神紧张引起得功能性蛋白尿;肾小球器质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粪颜色:黄色或黄绿色:混有脓液;红色或棕红色:混有血液与血红蛋白;粉红色泡沫样:肺水肿;铁绣色:肺炎球菌性肺炎;物理诊断1、甲状腺肿大得分级(p17)分成三类:不能瞧出但能触及者为1度;能瞧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2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3度2、脾脏肿大分度(p26表)3、肝脏触诊(p25):主要用于了解肝脏下缘得位置与肝脏得质地、表面状态2及搏动等。

4、视触叩听得定义,包括哪些内容1、视诊:医生用眼睛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得诊断方法。

(p11)2、触诊:医师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得感觉并以此进行判断得一种方法。

它可以进一步明确视诊所明确得体征。

根据目得不同而实施得压力有轻有重,而分为浅部触诊法与深部触诊法3、叩诊:就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与声响得特点判断被检查部位脏器状态得一种方法。

叩诊音分五类:清音、浊音、鼓音、过清音、实音。

4、听诊:医师根据患者身体各个部位活动时发出得声音判断正常与否得一种诊断方法。

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

(P12)5、罗音得产生机制、听诊特点、临床意义(书p20第一个表)6、叩诊分类及临床意义(书p12表)7、心脏检查:8、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撞击心前区胸壁,试相应部位肋间组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

9、心律:指心脏跳动得节律。

(p22)10、心音(表2-14 p22):11、额外音指在原有得心音歪出现得病理性附加音(p23)12、杂音就是指除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 在心脏收缩或舒张时血液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湍流所致得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产生得异常声音。

性质特异可以与心音完全分开,亦可与心音相接。

最强部位:一般杂音在某瓣膜听诊区最强,提示病变位于该区相应瓣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