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工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完整版)第三章爆破工程

(完整版)第三章爆破工程

第三章爆破工程一、本章主要内容1.爆破的基本原理2.炸药及炸药量计算3.爆破基本方法4.钻孔与起爆5.特种爆破技术6.爆破安全控制二、学习的目的与教学要求应用于水工建筑物基础、导流隧洞与地下厂房等的开挖、料场开采、定向爆破筑坝和建筑物拆除等。

1.掌握爆破工程的基本方法、钻爆开挖方法;2.理解爆破的基本概念和爆破材料的主要性能,了解定向爆破、预裂爆破、光面爆破的概念及技术要求。

3.掌握爆破工程的施工特点和程序及施工的主要内容;4.对爆破安全与防护计算能灵活应用,对安全防护引起足够重视。

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计算的标准。

三、学习重点1.爆破作用指数概念及根据爆破作用指数对爆破进行分类。

2.浅孔、深孔爆破的炮孔布置和装药量计算;3.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的应用和区别;主要参数的选用、确定和装药量的计算。

第一节爆破的基本概念一、爆破作用的概念(一)爆炸炸药爆炸属于化学反应。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能量在瞬间释放的现象都可称为爆炸。

(二)爆破爆破是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对炸药周围的介质,使其发生变形并进行破坏。

二、无限均匀介质中的爆破1.压缩圈(粉碎圈)这是与球形药包直接接触的介质。

2.抛掷圈紧贴着压缩圈外面的介质。

3.破坏圈(松动圈)位于抛掷圈外。

三、有限均匀介质中的爆破(一)自由面半无限介质的爆破是指药包埋设深度不大,爆破作用受到临空面的影响的爆破。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爆破多属于这种爆破。

在半无限介质的爆破中,临空面起到反射拉应力作用和聚能作用。

(二)爆破漏斗的概念爆破漏斗:当爆破在有临空面的半无限介质表面附近进行时,若药包的爆破作用具有使部分破碎介质具有抛向临空面的能量时,往往形成一个倒立圆锥形的爆破坑,形如漏斗,称为爆破漏斗。

爆破漏斗的形状多种多样,随着岩土性质、炸药的品种、性能及药包大小及药包埋置深度不同而变化。

(三)爆破漏斗的几何参数1.药包中心O:2.最小抵抗线W:药包中心到临空面(自由面)的最短距离,即最小抵抗线长度W。

爆破工程课程设计

爆破工程课程设计

爆破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爆破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爆破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掌握爆破原理、炸药选择和使用方法;–熟悉爆破工程的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爆破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撰写简单的爆破工程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爆破工程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和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爆破工程基本概念:介绍爆破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爆破工程的基本情况。

2.爆破原理及炸药选择:讲解爆破原理、炸药的性质和选择方法,使学生掌握爆破工程的核心技术。

3.爆破工程安全技术:介绍爆破工程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和个体防护装备,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爆破工程设计及实施:讲解爆破工程的设计步骤、方法和要求,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爆破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爆破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爆破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进行爆破实验,使学生了解爆破原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爆破工程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爆破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爆破工程教案(3).docx

爆破工程教案(3).docx

爆破工程教案(3)课程名称《爆破工程》第二周第1次课2004年下学期教师姓名刘永职称副教授教研室采矿工程教学课时2授课题目第二章浅眼冲击式凿岩教学对象采矿021班授课地点教字万式本课的重点、难点:1、凿岩机主要组成部分2、冲击式凿岩机分类及适用条件3、冲击式破岩原理4、凿岩的能暈传递规律教学目标:1、了解冲击式破岩原理2、了解瀚岩机主要组成部分3、了解冲击式凿岩机分类及适用条件4、了解浅眼凿岩工具的结构、种类及材料5、了解钎头与钎杆的连接原理6、了解凿岩的能量传递规律本次课应用的教具:1、自制多媒体课件第二章《浅眼冲击式凿岩》2、电脑、液品投影仪、红外线笔主要教学内容:第二章浅眼冲击式凿岩第一节冲击式凿岩机一、冲击式破岩原理1、首次冲击,在孔底形成凿痕A-A,钎头转到B・B位置;2、二次冲击,在形成B-B 痕的同时,剪碎了两个BOA范围内的岩石,这是根据岩石抗剪强度比抗压强度小(1/8〜1/12)得多的原理;3、当钎头转动和冲击5・6次后,完成了整个圆形面积的破碎,则形成了深度为h的进尺,再重复以上的过程。

凿岩机的设计是按此工作原理进行设计的。

二、凿岩机主要组成部分1、配气机构使压气来回于活塞的两侧,以达到1600〜2000次/分的冲击频率。

2、转钎机构冲程时不转钎,回程时转钎。

3、排粉机构水针、排水孔、吹扫风路。

4、推进机构轴压力,使钎头贴紧孔底部。

5、操纵等机构。

三、冲击式凿岩机分类及适用条件根据各种凿岩机使用倾角、孔径、孔深的不同,分为手持、气腿、向上、导轨式。

第二节浅眼凿岩工具一、钎头钎头是直接接触破碎矿岩部分,要求形状结构合理,凿速高,耐磨,强度高,寿命长,排粉性好,修磨方便, 成本低,钎头一般由钎头体和合金片组成。

1、钎头形状:根据合金片排列和形状分;(1)片状:一字形(制造修理简单,易卡钎);十字形(不易卡钎,多用于小深孔);X形(炮孔呈圆形,用于中深孔),及其它形状:二字形,Y形,T形等(图2・5)。

爆破工程教案(19).docx

爆破工程教案(19).docx

爆破工程教案(19)课程名称《爆破工程》第十周第1次课2004年下学期教师姓名授课题目授课地点刘、职称副教授氷教研室教学对象釆矿工程教学课时2第七章岩石爆破破坏的儿种假说第一节岩石爆破破坏的儿种假说笫二节单个药包爆破作用的分析采矿021班教学方式本课的重点、难点:1、爆炸气体产物膨胀压力破坏理论2、冲击波引起应力波反射破坏理论3、爆炸气体膨胀压力和冲击波所引起的应力波共同作用理论4、爆破的内部作用5、爆破的外部作用6、爆破漏斗教学目标:1、了解爆炸气体产物膨胀压力破坏理论2、了解冲击波引起应力波反射破坏理论3、掌握爆炸气体膨胀压力和冲击波所引起的应力波共同作用理论4、了解爆破的内部作用5、了解爆破的外部作用6、掌握爆破漏斗本次课应用的教具:1、自制多媒体课件《岩石爆破破坏的儿种假说》、《单个药包爆破作用的分析》2、电脑、液晶投影仪、红外线笔主要教学内容:第七章岩石的爆破破碎机理第一节岩石爆破破坏的几种假说一、爆炸气体产物膨胀压力破坏理论1、岩石主要由于装药空间内爆炸气体产物的压力作用而破坏。

2、这种理论主要依据1)岩体的破碎是由白由面开始而逐渐向爆心发展的;2)冲击波的压力比气体膨胀压力人得多二、冲击波引起应力波反射破坏理论1、岩石的破坏主要是由自由面上应力波反射转变成的拉应力波造成的。

1)岩体的破碎是由口由面开始而逐渐向爆心发展的;2)冲击波的压力比气体膨胀压力大得多。

三、爆炸气体膨胀压力和冲击波所引起的应力波共同作用理论1、理论主要依据1)爆破时岩石的破坏是爆炸气体和冲击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各自在岩石破坏过程的不同阶段起重要作用。

2)爆轰波衰减成应力波造成岩石“压碎”,压碎区以外造成径向裂隙。

气体产牛“气楔作用”使裂隙进一步延伸和张开,直到能量消耗完。

尽管炸药的能量屮动能仅为5%〜15%,但岩石开始的破裂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3)爆炸气体产物膨胀的准静态能量是破碎岩石的主要能源,炸药作功能力同它的爆热和爆容冇关。

《爆破工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爆破工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爆破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爆破工程/Blasting Engineering学时/学分:48/3(其中含综合实验 8 学时)先修课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工程机械适用专业:采矿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土建、岩土工程等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爆破工程是采矿工程(资源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又具有专业技术课的特点,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支撑课之一;并在教学、科研和工程应用中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

通过爆破工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爆破器材的性能和岩石爆破方法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地选用爆破方法和确定爆破参数,能用理论计算方法和图表设计常规爆破方案,并具有分析和解决爆破技术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还安排了8个学时的爆破综合实验课。

通过系统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可以达到国家公安部“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安全作业证”的中级理论考核水平。

2 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2.1 教学内容《爆破工程》课程内容由4个模块构成:1)第一知识模块—爆破器材部分(18学时)包括炸药的起爆机理与爆轰理论;炸药、起爆器材、起爆方法;该模块把近年爆破工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进展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成果、新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更扎实的基础和更丰富的知识面,能够准确、安全的选择和使用爆破器材。

该模块由3个单元组成,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2)第二知识模块—岩石破碎理论部分(10学时)包括岩石性质与分级;岩石的爆破破坏机理;装药量计算原理。

该模块的改革是将各种装药量计算理论和法则统入到能量平衡原理中,并把单位炸药消耗量、最小抵抗线原理、毫秒爆破作用理论归整到岩石破碎理论章节,使学习起来更系统完整。

能够使学习者掌握炸药在不同岩石条件下如何破碎岩石,从而能针对不同岩石条件和目的来选择爆破方案。

该模块由2个单元组成,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和课堂研讨。

3)第三知识模块—爆破工程技术部分(12学时)该模块包括预裂与光面爆破、井巷掘进、浅孔、中深孔爆破等。

爆破工程教案(13).docx

爆破工程教案(13).docx

爆破工程教案(13)课程名称《爆破工程》第七周第1次课2004年下学期教师姓名刘永职称副教授教研室采矿工程教学课时2教学对象采矿021班授课题目第八章起爆方法及器材第一节火雷管起爆法第二节电雷管起爆法授课地点教学方式本课的重点、难点:1、火雷管2、导火索3、点火材料4、起爆药包的加工5、电雷管结构及种类教学目标:1、了解火雷管2、了解导火索3、了解点火材料4、了解起爆药包的加工5、掌握电雷管结构及种类本次课应用的教具:1、自制多媒体课件《火雷管起爆法》、《电雷管起爆法》2、电脑、液晶投影仪、红外线笔主要教学内容:第六章起爆方法及器材目前广泛使用四种起爆方法:火雷管、电雷管、导爆管和导爆管;除电雷管外,其它是非电起爆,但非电起爆是狭义的,仅指导爆管起爆。

第一节火雷管起爆法过程:点火-导火索燃烧的火焰一>火雷管-炸药包起爆这种起爆方法是利用导火索燃烧时喷射出来的火焰引起火雷管爆炸进而引爆药包;这种起爆方法所盂的器材有:火雷管、导火索、点火材料。

1867年,诺贝尔获得在锡管中装入雷汞的专利,诺贝尔雷管是炸药工业中最重要的一步。

一、火雷管1、管壳材料:纸、铜、铝、铁、塑料;一端开口以插入导火索;作用(1)联成一整体防潮;(2)提供封闭条件,安全,免受外界影响以保证爆轰完全;(3)提供聚能穴,纸管不同,穴为压制的。

2、起爆药和加强药至1900年左右,才改进了这种复合雷管,用加强药来代替部分的起爆药,使它在安全和威力两方而都得到改进。

(1)起爆药貝有良好的火焰感度,在火焰作用下迅速增至爆轰速度,但威力小。

一般多用DDNP,过去用雷汞,军工上用史蒂酚酸铅,8#雷管起爆药用量为0.3-0.4g/个。

(2)猛炸药感度低,不能用火焰肓•接点燃,必须用起爆药的起爆冲能;但威力人,现民用雷管多用黑索金、梯恩梯各50% 混制,压入8#雷悸,用药fi 0.7g/个左右。

雷管用药中使用较少敏感的起爆药,配以较多的威力大的加强药,使雷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一定的安金性和较人的威力,解决了安全与威力的矛厉;根据药量的不同,雷管分为I•个等级,现多用8#工业雷管,起爆导爆管的雷管可用6#雷管。

爆破工程教案(20).docx

爆破工程教案(20).docx

爆破工程教案(20)课程名称《爆破工程》第十周第2次课2004年下学期教师姓名刘永职称副教授教研室米矿工程教学课时2授课题目第七章岩石爆破破坏的儿种假说第二节单个药包爆破作用的分析笫三节成组药包爆破时岩石的破征教学对象釆矿021班授课地点教学方式本课的重点、难点:1、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2、两个H由面情况下的爆破3、单排成组药包的齐发爆破4、多排成组谿包的齐发爆破教学目标:1、重点掌握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2、了解两个白由面情况下的爆破3、掌握单排成组药包的齐发爆破4、了解多排成组药包的齐发爆破本次课应用的教具:1、H制多媒体课件《单个药包爆破作用的分析》、《成组药包爆破时岩石的破坏特征》2、电脑、液晶投影仪、红外线笔主要教学内容:第二节单个药包爆破作用的分析四、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利文斯顿漏斗理论是以能量平衡为基础的岩石爆破破碎的爆破漏斗理论。

炸药包在介质屮爆炸时传给介质的能量多少和速度,取决于岩石性质、炸药性能,药包大小和药包埋置深度。

1、弹性变形药包的种类和重量不变,当药包埋置深度减小到某一临界值时,地表岩石开始发生明显破坏,脆性岩石将片落,塑性岩石将隆起,这个药包埋置深度临界值称为临界深度N。

N = E 迈(7-1)2、冲击破坏药包重量一定,使爆破漏斗体积最大的药包埋置深度称为最适宜深度do。

药包埋值深度与临界深度Z比称为深度比(7-1)式变为利文斯顿一般方程;〃严AE逅(7-2)授适宜深度与临界深度Z比称为最适宜深度比A0△。

旦N(7-3) 通过漏斗实验求出E及△(),则当药量Q已知时,可以求出最适宜深度dOJ0=A0E V2(7-4)3、碎化破坏药包重量不变,药包埋置深度比最适宜深度小时,爆破漏斗体积内的岩石更为破碎,抛掷明显,空气冲击波和响声更大。

传播给大气的爆炸能开始超过岩石吸收的爆炸能时的埋置深度称为转折深度。

4、空气中爆炸药包重量保持不变,埋置深度小于转折深度时,岩石破碎,抛掷,声响更厉害,爆炸能传给空气的比率大,岩石吸收的能量小。

爆破工程教案(2).docx

爆破工程教案(2).docx

爆破工程教案(2)课程名称《爆破工程》第一周第2次课2004年下学期教师姓名刘永1职称副教授教研室采矿丁程教学课时2授课题目第一章岩石的性质及分级第二节岩石的力学性质第三节岩石的分级教学对象采矿021班授课地点教学方式本课的重点、难点:1、岩石的静载变形特性2、岩石的动载变形特征3、波及其种类4、波动方程5、应力波的传播6、岩石的强度特征7、岩石的分级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岩石的静载变形特性2、掌握岩石的动载变形特征3、了解波及其种类4、了解波动方程5、掌握应力波的反射与透射6、了解岩石的强度特征7、了解岩石坚固性的儿个概念8、掌握岩石的分级的儿种方法本次课应用的教具:1、自制多媒体课件《岩石的性质及分级》的第二节岩石的力学性质、第三节岩石的分级2、电脑、液品投影仪、红外线笔主要教学内容:第二节岩石的力学性质一、岩石的变形特征变形特征——研究动、静载荷作用下应力和应变的关系1、岩石的静载变形特性静载——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不大。

1)脆性一岩石没有产生显著的永久变形就开始破坏的性质,一般岩石呈脆性破坏。

2)塑性一与脆性相反,在破坏前有较明显的永久变形,如泥页岩,高岭土矿,巷道底鼓。

3)弹性一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当外载去掉后,岩石恢复原形的性质。

岩石在弹性极限内呈弹性,岩石可用与材料丿J学中各弹性常数一样表示。

4)弹性模量E= o / £5)剪切模量G= T / y6)松比U = £ 0/ £ 17)G, E, u的关系,根据材料力学的理论冇:G=E/2 (1+u )■2、岩石的动载变形特征1)动载的特点(1)动载荷随时间而变化P=f(t):冲击载荷就是一种动载荷,凿岩屮活塞与钎尾、钎头与岩石爆破屮的起爆、传爆、爆轰波,应力波对岩石的作用都是冲击载荷。

(2)岩石变形不均匀,质点运动速度不一致,即岩石中各质点不是以一致速度运动,岩石不是均匀地变形,这是与静载作用根木区别所在。

南华大学:爆破工程(教学大纲)

南华大学:爆破工程(教学大纲)

爆破工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爆破工程》是一门在采矿工程、路桥工程、岩土工程、城市地下工程中占有相当高地位的专业基础课。

是一门在生产实际中应用相当广泛的课程。

《爆破工程》涵盖了工程爆破中各种基础学科(《爆破理论基础》《工程爆破》《特种爆破》《矿山机械》)的基本原理、主要概念、重要理论。

课程基本内容包括九大方面:(一)岩石的一般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及分级;(二)凿岩设备型号、凿岩原理及选择方法的介绍;(三)爆炸的基本理论;(四)炸药的种类及硝氨类炸药的成份、性能及生产加工工艺流程;(五)起爆器材的种类和选择方法;(六)岩石爆破破碎的机理;(七)工程爆破的常用方法;(八)爆破安全法规;(九)特种爆破技术。

本课程不仅是采矿工程、路桥工程、岩土工程、城市地下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以上专业的必修课。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是揭露爆破工程的基本原理,确定爆破工程的基本方法,以及在今后生产实际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手段来解决各种实际工程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求严谨、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为今后在工程实践中的运用打下扎实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采矿工程、路桥工程、岩土工程、城市地下工程专业的专业各专业,总学时为62学时,但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变动。

三、课时分配。

【采矿课件】爆破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采矿课件】爆破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采矿课件】爆破工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爆破工程总学时:36 实验总学时:4二、适用专业:采矿工程三、实验属性:专业实验四、先修课程:材料力学、一般化学五、教学目的及要求:开设该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看能力。

使学生把握炸药的使用用法和加深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

通过该实验课的实践,使学生能熟练的把握各种爆破方法和加深爆破机理明白得。

六、实验项目名称、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项目名称类型要求学时1 炸药爆力测定演示性必做 12 炸药猛度测定法演示性必做 13 炸药殉爆距离测定实验演示性必做0.54 爆速测定演示性必做0.55 雷管铅板穿孔检验实验演示性必做0.56 导火索燃速及燃烧性能检验实验演示性必做0.5合计 41. 炸药爆力测定爆力表示炸药在介质内部爆炸做功的能力。

也是炸药对介质破坏的威力。

炸药爆力愈大,破坏岩石的能力也愈大。

它要紧与爆热、爆温、爆炸生成气体体积有关。

其目的是通过炸药爆力的测定,把握炸药爆力的概念及对爆破的阻碍。

2.炸药猛度测定法猛度同爆力一样,也是爆炸功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反应出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

猛度表示炸药爆炸将其介质破裂成细块程度的做功能力。

通过实验把握炸药猛度测定的方法,了解炸药猛度的大小。

3.炸药殉爆距离测定实验把握炸药殉爆距离测定的方法,了解硝铵炸药殉爆距离的大小。

4.爆速测定测定爆速的方法有多种,按其原理可分为:导爆索法,电测法,高速摄影法三大类。

要求学生把握爆速测定的导爆索法。

七、实验指导书或教材:(1)《爆破工程实验指导书》,自编,2004年10月八、要紧参考书:(1)《爆破测试技术》,孟吉复、惠鸿斌,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年1 2月。

九、考核方式:实验主动参与、认真听讲等表现占10%,实验报告编写认真、规范合理等占80%,出勤率占10%。

爆破工程教案(14).docx

爆破工程教案(14).docx

爆破工程教案(14)课程名称《爆破工程》第七周第2次课2004年下学期教师姓名授课题目授课地点刘永职称副教授教研室教学对象采矿工程教学课时2第八章起爆方法及器材第二节电雷管起爆法采矿021班教学方式本课的重点、难点:1、灼热理论及主要参数2、导电线3、起爆电源4、电爆网路的检测仪表电法起爆评价教学目标:1、重点掌握灼热理论及主要参数2、了解导电线3、了解起爆电源4、了解电爆网路的检测仪表5、了解电法起爆评价本次课应用的教具:1、口制多媒体课件《电雷管起爆法》2、电脑、液品投影仪、红外线笔主要教学内容:第二节电雷管起爆法二、灼热理论及主要参数研究电雷管从通电到发火的过程,彩响因素;电雷管参数及要求对于安全、可靠、准确进行电雷管起爆,具冇重大的意义。

1、桥丝的温度T由于药头灼热不均匀,仅要求接触桥丝表面处发火即可,它自行快速燃烧,故要求在一定的Q值下,要达到最人温度To(1)电流在桥丝上产生热:Q=I2RT(焦)(6・1)桥丝电阻(欧):R = P斗兀d(6-2)(6-2)式代入(6・1)得:2 = 1.27 P\ I2t/ 焦)(6-3)(2)在Q值作用下,桥丝温度T可求:Q=cv Y (TO-T) (6-4)c■桥丝比热,-桥丝体积,Y ■桥丝密度,TO忽略,因为T》TO;而代入上两式得:1.27^ = IrTd2 4从以上四式推得T = 1.62 P I2tcyd"(3)结论当外界条件(I2t)不变时,桥丝的温升与比热C、密度成反比,为直径屮成反比,少电阻率P成正比;故桥丝的材料要用高电阻率,低比热值,极细的康铜丝或银鎔丝做成。

2、电雷管全电阻(包括桥丝r桥和脚线r脚电阻)由于桥丝与脚线是串联的,显然从能量充分利用的观点,希望脚线电阻低而桥丝电阻高,故以镰倂丝配铜脚线最好。

「值反映了电雷管质量(r"0吋用路,r=8吋断路,均不得便用),要求成组雷管值差不大于0.25欧,可先检查,対雷管进行分组;保证串联组一致起爆。

爆破工程课程设计

爆破工程课程设计

爆破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爆破工程的基本原理,理解炸药爆炸的物理过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爆破工程的安全知识,包括炸药的性质、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3. 引导学生掌握爆破设计的初步方法,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爆破技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爆破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爆破计算和设计。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安全、规范地进行模拟爆破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爆破工程项目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爆破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科学规律的欲望。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在爆破工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爆破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爆破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爆破设计和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

为实现课程目标,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上述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爆破工程基本原理:包括炸药爆炸的化学过程、能量释放原理,以及冲击波、爆炸气体产物等基本概念。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爆破物理基础2. 炸药性质及安全知识:介绍常见炸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分类及储存、运输、使用中的安全要求。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炸药与爆炸器材3. 爆破技术与方法:讲解不同爆破方法、适用范围及设计原则,如露天爆破、地下爆破、静态爆破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爆破技术及其应用4. 爆破设计与计算:学习爆破参数的计算方法,如药量计算、孔距、排距设计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爆破设计与施工5. 爆破安全与管理:探讨爆破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爆破现场安全距离、警戒范围、应急预案等。

《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9315144【英文译名】:Blasting engineering【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学分数】:2.5【总学时】:40【实践学时】: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爆破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

其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爆破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中的爆破设计与施工技术问题。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常用钻孔机具、爆破器材、爆破基本原理、隧道爆破技术、路基石方爆破技术、梯段爆破技术以及爆破安全常识。

2.掌握爆破基本原理、隧道爆破技术、路基石方爆破技术、拆除爆破技术。

3.掌握分析和解决土木工程中的爆破设计与施工技术问题。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工程地质》、《土力学》、《基础工程》。

后续课程:《地下结构》。

四、课程内容(带*者为重点内容、带△者为难点内容)(一)绪论(2学时)1、了解爆破工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本课程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与基本要求2、理解爆破工程分类与特点。

(二)钻孔方法与钻孔机具(2学时)1、了解冲击凿岩破岩原理、钻孔方法2、掌握常用钻孔机具适用条件。

(三)爆破器材与起爆技术(4学时)1、了解炸药分类、特点以及爆破器材发展动向2、*掌握工业炸药、民用起爆器材的基本性能、适用条件和安全注意事项3、熟练掌握电和非电起爆方法与技术(电爆网路、导爆管起爆网路、导爆索起爆网路),理解爆破网路准确起爆技术。

(四)爆炸及炸药的基本理论(4学时)1、了解炸药爆炸特点和化学反应过程2、理解炸药爆炸基本理论与条件,熟悉炸药的各种感度及其实际意义3、*掌握炸药爆轰参数计算方法、炸药爆炸作用特征。

(五)岩土中爆炸的基本理论(8学时)1、了解岩石动力学特征、爆炸应力波传播规律与特点2、理解岩石爆破破碎机理、爆破漏斗理论3、理解装药爆炸内外部作用原理与特征、装药量计算方法。

(六)地下工程爆破(8学时)1、熟悉地下工程爆破特点2、理解掏槽爆破、光面爆破、毫秒爆破、预裂爆破原理与参数计算方法3、△掌握井巷(隧道)掘进爆破设计原则、内容、方法及其施工技术与安全措施(七)露天工程爆破(4学时)1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课程教学大纲1、理解爆破工程地质、露天工程爆破特点2、理解硐室爆破药包布置、装药类型对爆破效果的影响3、*掌握台阶爆破、边坡控制爆破设计与施工要点。

工程爆破教学大纲new

工程爆破教学大纲new

《工程爆破》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210开课院系:土木与环境学院资源工程系课程类别:专业必修适用专业:矿物资源工程课内总学时:32学分:4实验学时:6先修课程:地质学、岩石力学执笔:金爱兵审阅:陈广平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工程爆破的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爆破器材的性能和炸药及岩石破碎方面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地选用爆破方法和确定爆破参数,并具有分析和解决爆破技术问题的能力;能用理论计算方法和图表设计各种爆破网络。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重点:炸药和爆炸的基本理论、起爆器材及起爆方法、浅眼爆破、深孔爆破、控制爆破等的基本原理及设计。

2.课程难点:浅眼爆破、深孔爆破、控制爆破等各种的基本原理及设计。

3.能力培养要求:掌握爆破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爆破知识进行常规工程爆破的设计。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课堂教学(26学时)1.绪论(1学时)介绍爆破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在建设中的应用;爆破工程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爆破与安全。

2.炸药和爆炸的基本理论(5学时)2.1炸药和爆炸的基本概念2.2炸药的氧平衡2.3 炸药的起爆和感度2.4冲击波与爆轰波的基本知识2.5炸药的热化学参数2.5炸药的性能2.6沟槽效应和聚能效应3. 常用工业炸药(2学时)3.1工业炸药的分类3.2起爆药3.3单质猛炸药3.4粉状硝酸铵炸药3.5含水硝酸铵炸药3.6其它工业炸药4. 起爆器材及起爆方法(4学时)4.1导火索起爆法4.2电力起爆法4.3导爆索起爆法4.4导爆管起爆法4.5其他起爆器材及起爆方法5. 爆破工程地质(2学时)5.1岩石物理力学性质5.2岩石工程分级5.3地质条件对工程爆破的影响6. 岩石爆破作用原理(2学时)6.1 岩石爆破破坏机理的几种假说6.2 爆破的内部和外部作用6.3 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6.4 装药量计算原理。

7. 浅眼爆破法(3学时)7.1 井巷掘进中的浅眼爆破7.2 小台阶爆破7.3 浅眼爆破施工7.4 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8. 深孔爆破(3学时)8.1深孔爆破基本概念8.2露天深孔爆破8.3地下深孔爆破9. 控制爆破(3学时)9.1微差爆破9.2挤压爆破9.3光面爆破9.4缓冲爆破及预裂爆破10. 爆破安全技术(1学时)10.1 外来电流的危害及预防10.2 爆炸地震效应10.3 爆炸空气冲击波10.4 飞石和有毒气体实验及上机教学(6学时)1. 炸药爆炸性能实验(6学时)实验一爆速测定实验实验二炸药猛度测试实验实验三炸药殉爆距离实验四、教材与参考书教材1. 翁春林、叶加冕主编,《工程爆破》,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2版参考书1. 东兆星编,《爆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2. 陶颂霖编,《爆破工程》,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1版3. 王德胜、龚敏等编,《工程爆破》,校内教材五、作业各章从复习思考习题中选出部分题目作为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认真完成作业。

《爆破工程与安全技术》教学大纲

《爆破工程与安全技术》教学大纲

《爆破工程与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642023课程英文名称:Blasting Engineering and Safety 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安全,是工程爆破永恒的主题。

爆破工程与安全技术是研究爆破安全规律和防止爆破事故的科学,对安全工程学生毕业以后从事与爆破工程相关的工作提供了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下内容:1.爆破器材加工、运输、装药、填塞、起爆等关键工序的操作安全问题;2.与防止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噪声、飞石、尘土、毒气等公害关联的问题。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了解爆破安全的发展阶段等基本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爆破作业等基本理论及爆破安全等基本方法。

3.基本技能: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至实际的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

如:启发式、发现式、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

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

例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无。

(五)对习题课的要求对习题课的要求(2学时):掌握起爆技术、装药与爆破施工、岩石爆破、城镇复杂环境控制爆破、建(构)筑物拆除爆破等作业领域中有关爆破安全知识。

爆破工程教案(1).docx

爆破工程教案(1).docx

爆破工程教案(1)课程名称《爆破工程》第一周第1次课2004年下学期教师姓名刘永职称副教授教研室采矿匸程教学课时2授课题目《绪论》笫一章岩石的性质及分级笫一节岩石的物理性质教学对象采矿021班授课地点教学方式本课的重点、难点:1、凿岩与爆破的关系2、潯岩爆破在采矿中的地位和作用3、淆爆技术在其它经济建设屮的应用4、爆破新技术发展5、凿岩爆破课程学习内容特点和耍求6、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其对凿爆的影响教学目标:1、了解凿岩与爆破的关系2、了解凿岩爆破在采矿中的地位和作用3、了解凿爆技术在其它经济建设中的应用4、了解爆破新技术发展5、了解淆岩爆破课程学习内容6、掌握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其对凿爆的影响本次课应用的教具:1、H制多媒体课件《绪论》、《岩石的性质及分级》2、电脑、液晶投影仪、红外线笔主要教学内容:绪论一、凿岩与爆破的关系1、凿岩是冇效爆破的先决条件2、凿岩则创造了容纳炸药的必耍空间。

装药空间形式有浅眼、中深孔、深孔、伽1室等。

二、凿岩爆破在采矿中的地位和作用1、地位采矿屮,除煤层、松土、表十用电铲外,其他矿山几乎所有的巷道和矿岩均用瀚岩爆破的方法挖掘和开采,在开采总成木中,凿爆工程费用约占40〜60%。

2、重要地位的原因因为炸药具有极大的功率,如lKgTNT在百万分之儿秒内放出4, 222KJ的热量,功率为7.2亿马力,用来破碎坚硕的矿岩,这是任何机械所不能做到的。

3、凿岩爆破对采矿的影响1)瀚岩爆破技术促进了采矿技术的发展a地卜•采矿;b.地下掘进;C.露天酮室爆破;d.预裂爆破法。

2)凿岩爆破的经济效果对采矿成木的影响3)爆破安全事故为采矿中的主要事故4、凿爆技术在其它经济建设中的应用1)道路、航道工程隧道掘进、路堑开挖、平场、桥基平整(福建:19m水下5m砂砾石开挖10X8m的基坑);港口建设(1980年人连军用港用预裂爆破开挖80m长20m深的军川码头)炸礁,航道疏浚,破冰。

2)水利方面筑坝,改河截流,排洪疏导,掘沟。

【采矿课件】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采矿课件】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爆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爆破工程课程名称〔英文〕:Blasting Engineering课程号:课程类型:技术根底课学时:36适用对象: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先修课程:材料力学,普##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采矿专业的技术根底课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矿用炸药的根本性能,掌握爆破的根本原理和方法,在矿山企事业能够从事爆破工作,指挥和组织矿山生产。

二、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与学时分配第一局部绪论 1学时【目的要求】了解爆破工程的开展概况。

【教学内容】爆破在国民经济开展中的地位;爆破理论与技术的开展概况;课程性质、内容与学习方法。

第二局部岩石的性质与分级 3学时【目的要求】了解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掌握岩石的普氏分级方法。

【教学内容】1.岩石的物理性质,矿物成分和组织特征,岩石构造对凿岩爆破的影响,孔隙度、容重、密度、碎胀性、波阻抗;2.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变形特征—弹、塑、脆性,岩石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表现,应力波的概念与分类,应力波的传播,应力波向不同介质交界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与透射〔应力能量〕,岩石的变形能,岩石的强度特征,岩石的硬度与磨蚀性;3.岩石的分级,按岩石巩固性的分级方法,其它分级方法简介。

第三局部浅眼冲击式凿岩 2学时【目的要求】了解冲击式凿岩机分类与凿岩原理,了解凿岩工具的组成。

【教学内容】冲击式凿岩原理与凿岩机分类;浅眼凿岩工具,钎子的分类与组成,钎头形状与构造参数,钎头材料,钎杆与钎尾;凿岩时岩石的破碎规律。

第四局部深孔凿岩 2学时【目的要求】了解各种凿岩的特点,掌握潜孔凿岩和牙轮钻进的原理。

【教学内容】接杆式凿岩的特点、钻具;潜孔式凿岩,潜孔钻机、凿岩原理、钻具;牙轮钻进,钻机、凿岩原理;凿岩效率,凿岩生产率、影响纯凿岩速度的因素、提高凿岩生产率的途径。

第五局部炸药与爆炸的根本理论 6学时【目的要求】了解炸药与爆炸的根本概念,炸药的化学反响形式,炸药的敏感度,冲击波与压缩波的根本概念,掌握爆炸的起爆机理,爆轰波的结构与参数计算,理想爆轰与稳定传爆,侧向扩散对反响区结构的影响,化学反响区机理,氧平稀计算,爆热计算,爆破力与猛度的测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爆破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爆破工程/Blasting Engineering学时/学分:48/3(其中含综合实验 8 学时)先修课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工程机械适用专业:采矿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土建、岩土工程等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爆破工程是采矿工程(资源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又具有专业技术课的特点,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主要支撑课之一;并在教学、科研和工程应用中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

通过爆破工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爆破器材的性能和岩石爆破方法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地选用爆破方法和确定爆破参数,能用理论计算方法和图表设计常规爆破方案,并具有分析和解决爆破技术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还安排了8个学时的爆破综合实验课。

通过系统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可以达到国家公安部“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安全作业证”的中级理论考核水平。

2 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2.1 教学内容《爆破工程》课程内容由4个模块构成:1)第一知识模块—爆破器材部分(18学时)包括炸药的起爆机理与爆轰理论;炸药、起爆器材、起爆方法;该模块把近年爆破工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进展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成果、新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更扎实的基础和更丰富的知识面,能够准确、安全的选择和使用爆破器材。

该模块由3个单元组成,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2)第二知识模块—岩石破碎理论部分(10学时)包括岩石性质与分级;岩石的爆破破坏机理;装药量计算原理。

该模块的改革是将各种装药量计算理论和法则统入到能量平衡原理中,并把单位炸药消耗量、最小抵抗线原理、毫秒爆破作用理论归整到岩石破碎理论章节,使学习起来更系统完整。

能够使学习者掌握炸药在不同岩石条件下如何破碎岩石,从而能针对不同岩石条件和目的来选择爆破方案。

该模块由2个单元组成,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和课堂研讨。

3)第三知识模块—爆破工程技术部分(12学时)该模块包括预裂与光面爆破、井巷掘进、浅孔、中深孔爆破等。

重点详细介绍了各类爆破工程技术以及设计、施工和安全技术。

旨在让学生在前面章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学习掌握爆破工程设计与施工基本技能。

该模块由4个单元组成,学习方式侧重于综合实验和工程现场实践教学。

4)第四知识模块—爆破工程综合实验部分(8学时)该模块是对全课程的知识点相互连贯的训练。

依据课程作业的递进追加,待理论学习完后,学生要将作业连贯起来,把自己设计的几种爆破方案在实验室实现,并把自己制作的爆破网路起爆。

如果有拒爆和盲炮,要分析原因或重新设计实验。

学生最后要提交实验报告。

该模块学习方式为学生依据自行设计的爆破方案、爆破参数和爆破网路,到开放实验室或虚拟实验平台领取材料,在网上或实验平台进行实际操作和效果验证。

2.2 单元学习要求2.2.1单元1 绪论(2学时)本单元教学要求:1)了解爆破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在建设中的应用;2)了解爆破工程的任务和研究对象;3)理解并掌握炸药、爆炸、爆破安全知识。

本单元知识点:1)黑火药的发展史2)诺贝尔在爆破技术发展中的贡献与诺贝尔奖3)现代爆破技术的标志与进展重点难点:爆破技术发展的阶段标志成果教学设计:本章教学学时为2学时。

爆破技术在不断发展,要想把握科技进步,就必须时刻关注和学习。

因此本章绪论的教学设计以课堂讲授和文献调研为主,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调研资料,开拓视野。

评价考核:提交“畅想未来爆破技术”,或“未来爆破、采矿技术展望”,或有关“爆破技术概述”类的论文作业。

2.2.2 教学单元2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8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炸药发生化学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炸药爆炸的三要素、炸药的分类。

了解起爆药、单质炸药、猛炸药、和混合炸药爆炸的基本知识。

2)理解炸药感度和雷管感度的概念。

3)熟练掌握炸药爆速的概念和影响爆速的主要因素,懂得爆速的测定方法;熟练掌握炸药的爆炸功、猛度、殉爆距离的概念及其试验测定方法;炸药的理想爆速、临界爆速、极限直径、临界直径、极限密度的概念。

知识点:化学爆炸3要素、缓慢分解、燃烧与爆燃、爆炸与爆轰、炸药的氧平衡、爆轰产物、爆炸产物、爆炸压力、爆轰压力、有毒气体、炸药的感度、殉爆距离、热点起爆机理、冲击波、爆轰波和爆速、侧向扩散、极限直径与临界直径、理想爆轰、非理想爆轰、稳定爆轰、不稳定爆轰、管道效应、威力与爆力、猛度、聚能效应。

重点难点:重点:炸药的爆速和影响爆速的主要因素。

炸药的爆炸功、猛度、殉爆距离的概念及其试验测定方法。

炸药的理想爆速、临界爆速、极限直径、临界直径、极限密度的概念。

难点:炸药的起爆、爆轰波、侧向扩散、稀疏波的空间理解。

炸药的理想爆速、临界爆速、极限直径、临界直径、极限密度的概念。

解决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建立三维动画,增加立体感观。

并通过爆速实验测试等建立爆炸数字概念。

教学设计:本单元学时为8学时,主要进行炸药爆炸基本理论的学习,包括冲击波的基本知识、炸药的起爆能形式、起爆机理、炸药的感度及影响因素、炸药的爆轰、爆轰波及稳定传爆、氧平衡、爆炸功、沟槽效应及聚能效应。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为主。

评价考核:氧平衡计算和炸药配比作业,课堂讨论发言。

2.2.3 教学单元3 工业炸药(2学时)教学要求:学习起爆药与猛炸药、硝铵类炸药、乳化类炸药。

了解硝铵类系列炸药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掌握乳化炸药及抗水性能的机理。

知识点:起爆药、猛炸药、发射药、DDNP、TNT、RDX、AN、铵梯炸药、铵油炸药、浆状炸药、乳化炸药、煤矿许用炸药重点难点重点:几类常用工业炸药的性能参数。

难点:对乳化炸药的抗水机理的理解。

解决方法:采用加强讲解解决。

教学设计:工业炸药主要学习起爆药与猛炸药、硝铵类炸药、乳化类炸药。

依据硝铵类炸药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硝铵类系列炸药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掌握乳化炸药及抗水性能的机理。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为主。

评价考核:1)是否熟悉起爆药与猛炸药的区别;2)是否了解硝铵类系列炸药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3)是否掌握乳化炸药及抗水性能的机理考核形式:以概念型问答题形式进行考核。

其中课堂考核、作业完成质量占30%,考试成绩占70%2.2.4 教学单元4 起爆器材与起爆方法(6学时)教学要求:要求熟练掌握各种起爆方法、适用范围和网路的联接方式,电雷管起爆法及网路设计计算。

知识点:起爆器材、火雷管起爆法、导爆索起爆法、导爆管雷管起爆法、导爆管雷管起爆网路的图示法图例、孔内毫秒微差起爆网路、孔外毫秒微差起爆网路、孔内外毫秒微差起爆网路、最高安全电流、最低准爆电流、成组电雷管的准爆条件。

重点难点:重点:对各类起爆器材的性能及特征的了解。

雷管的分类,毫秒延期雷管,各起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各种爆破网路的连接方法。

难点:电雷管性能参数,电爆网路的计算;导爆管网路的设计与连接。

解决方法:减少课堂教学,增长实验教学时间。

在安全和实验室容量许可的条件下,改为在实验室教学就不是难点了。

教学设计:本教学单元教学组织设计采取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课堂学习掌握起爆器材和起爆方法的基础理论,包括火雷管起爆法;导爆索起爆法;导爆管起爆法;电雷管起爆法及网路设计计算;结合实验教学熟练掌握各种起爆方法、适用范围和网路的联接方式。

评价考核:提交课堂爆破网路设计和设计作业,在第4模块的综合实验中实施验证。

2.2.5 教学单元5 爆破工程地质(2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岩石可钻性、可爆性分级依据和方法;2)重点掌握工程地质条件与爆破作用的相互影响;3)掌握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选用合理爆破方法和施工技术。

知识点:岩石波阻抗、体积波和表面波、应力波叠加性、应力波反射和透射性、地震波、岩石可钻性分级、岩石可爆性分级重点难点:重点:岩石的动力特性及波阻抗、岩石分级方法及意义;工程地质对爆破工程的影响,爆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难点:岩石中应力波,应力波反射和透射,表面波和地震波,爆炸冲击动荷载对岩石的加载作用。

解决方法:该难点主要为对波的理解和认识,岩石爆破破碎过程主要研究应力应变波在岩石的传播。

多看相关书籍,建立波动的空间想象力。

在下一章中会进一步理解。

教学设计:从介绍岩石分级入手,提出岩石可钻性、可爆性分级的意义、依据和方法;以环境保护和工程安全为关注点,讲解工程地质条件与爆破作用的相互影响;进而引出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选用合理爆破方法和施工技术命题。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为主和第4部分中的综合实验验证。

评价考核:考核形式以概念型问答题形式进行考核。

其中课堂考核、作业完成质量占30%,考试成绩占70%。

2.2.6 教学单元6 岩石爆破理论(8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岩石爆破理论的几种代表学说;成组药包爆破时岩石破坏的特征;能量平衡原理及装药量计算;单位炸药消耗量,最小抵抗线原理,毫秒爆破作用理论;影响爆破作用的因素分析。

2)熟练运用爆破漏斗、延长装药爆破作用理论分析解释爆破工程实际问题;3)重点掌握装药量计算和单位岩石炸药消耗量、最小抵抗线、毫秒爆破作用的理论和工程运用。

知识点:爆生气体膨胀作用理论、爆炸应力波反射拉抻作用理论、爆生气体和应力波综合作用理论、单个药包爆破内部作用、爆破过程中的5种破坏模式、最小抵抗线W、标准抛掷爆破漏斗、延长装药、单排成组药包齐发爆破的特征、多排成组药包齐发爆破的特征、利文斯顿爆破漏斗、鲍氏公式、单位炸药消耗量、最小抵抗线、最小抵抗线原理、毫秒爆破作用理论、毫秒爆破作用机理、自由面在爆破中的作用、波阻抗匹配、不耦合装药、炮孔堵塞的作用、正向起爆与反向起爆。

重点难点:重点:单个药包在岩石中的爆破作用;成组药包爆破时岩石破坏特性;爆破漏斗及装药量计算原理;影响爆破作用的因素分析。

难点:岩石爆破破碎原因的三种学说;单个药包在岩石中的爆破作用;爆破漏斗、爆破作用指数、单位炸药消耗量;装药量计算及原理。

解决方法:结合典型爆破录像,利用多媒体教学建立三维动画,增加立体感观的理解,并配合适量的习题作业。

教学设计:本单元是本课程的核心理论部分,也是学习难点集中和最需要学生掌握的部分。

教学学习应从单个药包在岩石中的破坏作用过程理论为起点,逐步学习单排孔、多排孔成组药包齐发爆破力学分析,理解相似法则、体积法则、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的观点;熟练运用爆破漏斗、延长装药爆破作用理论分析解释爆破工程实际问题;重点掌握装药量计算和单位岩石炸药消耗量、最小抵抗线、毫秒爆破作用的理论和工程运用。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作业训练、学生自学为主。

评价考核:1)是否熟练掌握岩石爆破破碎原因的几种学说;单个药包的爆破作用;成组药包爆破时岩石破坏的特征;爆破漏斗及装药量计算原理;会分析影响爆破作用的因素。

2)是否熟练掌握岩石的波阻抗、偶合装药、不偶合装药、不偶合系数、连续装药、间隔装药、正向起爆、反向起爆等基本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