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复杂多样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用中国地形图和景观图说出主要山脉和重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和特点,总结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我国主要山脉以及主要地形区分布图,让学生掌握读图用图的方法,提升学生读图用图的水平,引导学生讨论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概念,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山脉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学生对各山脉,地形区的空间位置关系的掌握及与各省区的位置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法、观察法、讲练结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势特点,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我国的地形特点。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展示黄山的图片(配有解说)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我国哪里的风景?(黄山),美不美?我国还有很多的名山大川,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大家想不想去游玩一下?这节课老师就带同学们在地图上到祖国各地旅游一番。
世界陆地表面有五种地形,我国有哪几种地形呢?请看下图:展示中国各种地形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在我国五种地形都具备,由此能够判断我国地形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复杂多样)板书地形复杂多样在各种地形中,哪一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山地)那么我国有哪些主要山脉呢?展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众多的山脉,它们多按一定的方向延伸成带状,也就是山脉的走向,我国山脉的走向有几种呢?山脉的具体位置你能确定吗?请拿出你手中的中国政区图,跟着老师一起来找找各山脉的位置。
(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实行分组画图比赛,完成后,把两组的“代表作”展示出评分,满分10分) 展示中国政区图,用鼠标点出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学生们跟着鼠标在自己手中空白图处,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顺序画出我国主要山脉,注意各山脉所在的省区,画完主要山脉后,师生总结出这些不同走向的山脉,好像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它们构成了地形的骨架,各山脉纵横交织,把我国地表分成若干个地形区,其它地形高原,盆地,平原,丘陵镶嵌其中。
复杂多样地形教案
复杂多样地形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复杂多样地形教学目标:1. 了解地形的概念,认识地球表面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掌握不同类型地形的特征和特点。
3. 能够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适应和利用的措施。
教学重点:1. 掌握地形的定义及地球表面形成的原因。
2. 了解不同类型地形的特征和特点。
3. 分析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原因。
2. 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1. 世界地图和地形图。
2. 照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各种不同地形。
3. 图表和案例,用于分析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 利用世界地图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形类型,如山脉、平原、高原、丘陵、河流等,并简要解释其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表面会形成不同的地形?二、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 (15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地形,如喜马拉雅山脉、亚马逊雨林、撒哈拉沙漠等。
2. 介绍并解释每种地形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配合图表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形对农业、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影响,并讨论适应和利用的措施。
三、小组合作探究 (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形类型进行深入研究。
2. 小组内成员合作,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收集有关该地形的更多信息,并整理成报告或PPT形式。
3. 每个小组精选一位代表,向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讨论与总结 (10分钟)1. 鼓励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研究成果,并就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总结并概括地形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适应和利用各种地形。
3. 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地球上还有哪些未被探索和利用的地形?如何减少地形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五、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 (5分钟)1. 让学生完成一份练习题,检验对地形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理解程度。
《多种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
《多种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郭丽基本信息课题粤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从青藏高原到沿海平原》第二课时:多种多样的地形作者及工作单位赣州市会昌实验学校教材分析《从青藏高原到沿海平原》选自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本节教学设计总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读图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形成对我国地形的空间感。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之后对中国地理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又是学习我国的气候河流等章节内容的重要基础。
《中国的地形》是本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的影响,所以学习本节教材意义十分重大。
本节教学共需二课时。
内容包括;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
教材这样设计,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节课选择第二课时:多种多样的地形。
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节时期,因此在教学之前分析学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检查学生前面学习之后完成的作业情况,了解了学生的地理基础,通过学生的谈话反馈,了解到学生在学习地理方面的方法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学次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做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年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初步了解了一些地理基础,但是对于中国地理的知识却是首次接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分析的方面从“面”转移到“点”上来,这样才能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学好八年级的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我国地形特点,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过程与方法论目标:能通过我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出我国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区域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区域和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我国地形条件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讲授,加强国情教育,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4.2.1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 例如: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生产、云贵高原的气候特点等。
板书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地形知识,以及地形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九.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
题目:分析下列地形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案例1:长江中下游平原
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水稻等水田作物的种植。
- 实践拓展:结合实际生活,观察并分析周围地形对交通、建筑、农业等方面的影响,提出改进措施。
- 跨学科拓展:结合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探讨地形对生态环境、物种分布、人类文明等方面的影响。
- 小组合作: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地形相关的课题,分工合作,撰写研究报告或制作展示PPT。
-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从地形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观点或解决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解答:盆地地形对聚落建设有利,资源丰富,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例题4:
题目:分析下列地形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案例1:山地
分析:山地地形起伏大,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形成山风、山谷风等。
解答:山地地形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形成山风、山谷风等。
案例2:平原
分析:平原地形平坦,对气候影响较小,气候相对稳定。
例题3:
题目:分析下列地形对当地聚落建设的影响。
案例1:高原
分析:高原地形海拔较高,气候独特,对聚落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考虑气候、水源等因素。
解答:高原地形对聚落建设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考虑气候、水源等因素,以适应高原的地形特点。
案例2:盆地
分析: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资源丰富,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解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形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特别是水稻等水田作物的种植。
《地形复杂多样》说课稿
《地形复杂多样》说课稿徐州市西朱中学商伟【课标解读】标准内容: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标准解读:1、从内容要求看,重在要求学生地形的特点。
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特点。
至于中国地形的特点对中国的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应略作了解,不作为一个系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2、从过程要求看,突出“两个落实”,一是要落实到图上,位置不找错;二是要落实到纸上,字不写错。
这就要求教师要提供较好的地图以供学生填充。
(这里课件用的是位图,颜色饱满逼真;学案上用的是矢量图(为作者自己用word 画的原创作品),清晰易修改)3、从能力要求看,强调“运用”,既强调了运用地图学习的目的,要求学生掌握读图、析图的方法,通过运用中国地形图的学习,学会归纳探究,实现从个别知识向一类知识的迁移。
(当然这个要求也是贯穿于整个《中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分析】教材分成三个层次:一是:通过提供《中国地形图》说明地形的多样。
同时也解决了几大地形区的位置问题。
二是:通过三个阅读材料,说明地形的复杂。
同时也解决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特点问题。
三是:通过一个阅读材料,说明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由于教材的编写要照顾到全面以及说明顺序问题,所以在理清该部分内容之后,要使教学内容能够更有机的结合,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要对教材的说明顺序进行一定的调整,对教材的内容要进行一定的增删。
教材图文并茂,彩版印刷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本次区基本功大赛的内容命题属于常规命题(可以看出不选第一节第一部分而选第一节第二部分是很专业的,因为该部分给予比赛者可发挥的空间更大),但是用七年级同学去上课,这就很有新意了,同时也是给上课教师更大的挑战,挑战也意味着机遇。
首先,我们要比较七、八年级的学生在地理科目的学习上有哪些差异?1、我想最大的差异就是对地理学习方法的掌握。
具体点说就是找图、比图、读图(析图)能力不如八年级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要让同学们过四关(我会找、我会比、我会读、我会想)。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1.第六章 亚洲 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利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特征。
2.观察亚洲地形图、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河流特征。
3.简述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亚洲气候和河流特征
难点: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影响
【教学方法】情景导学、问题导学、独立探究、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图说地形。
候?同位合作尝试。
过渡:解释小雨的困惑,让我们大体了解了亚洲气候,很庞大的气候信息量,下面我们小组内群策群力,对这些气候信息一块再来梳理归类认识。
过渡:解释小雨的困惑,让我们初步了解了亚洲河流,下面我们小组内群策群力,一块再来归类梳理气河流息。
合作探究
河流
五、合作探究-归纳特点
归纳导引1.分析P12表格11条
世界长河有条在亚洲,形成亚洲
河流的一个特点①亚洲是世界上
长河的大洲。
思考特点①与面积、地形的关
系。
:A.11条世界长河7条在亚洲,
亚洲是长河最多的大洲,这记为特
点①。
B.上节课学习了亚洲面积广、地
形复杂多样,特别是雪山融水常形
成大河水源;刚刚了解了气候复杂
五、分组合作-探究归纳
1.再看P12段1分析表格,借助
归纳导引1.归纳探究河流特点①,
及其与面积地形气候的联系。
A.在P12段1上标画特点①
B.理解面积、地形气候对特点①
与的影响。
2.再次阅读P12段2,观察河流
分层
递进
再学
归纳
切块
归纳
化难
为易
案例。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八年
中国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拓展延伸昆仑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开发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P28)探究结论:山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生态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山区开发的不利条件: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自然灾害多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开发利用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建设,预防和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土地灾害的发生。
3、调查我们新化主要地形类型,如果你是县长,你将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我县经济?分组编写调查报告和可行性报告。
三、自主检测(我过关,我快乐)(一)基础过关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绘的是我国哪个高原?( C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某某高原 D\云贵高原2、在地形区图中,相对位置排列不正确的是( D )思考回顾完成练习3、读我国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图中A、B、C三点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C)A.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B.塔里木盆地、某某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D.某某高原、某某盆地、云贵高原(二)拓展提升连线一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风吹来的高原”某某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黄土高原“见面容易,拉拉手难”地表坦荡云贵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表沟壑纵横连线二塔里木盆地“聚宝盆”“紫色盆地”准噶尔盆地我国最大盆地,石油天然气丰富我国最湿润的盆讨论归纳代表发言。
《地形复杂多样》教案
+第一节地形与地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2、指图说明并识记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名称及位置。
3、了解相关地形区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对话了解我国地形大致特点。
2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
3、初步掌握学习自然地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谈论“过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通过对有关对家乡的关注,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
2、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
3、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了解相关地形区的特点。
2、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2.1复杂多样的地形(课标解读)
《复杂多样的地形》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1.课程内容:运用各种地图,描述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因地制宜。
2.活动建议:通过分析各种地图,掌握我国各种地形的位置,分析我国地势特点。
利用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破解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之谜,了解历史地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通过学生对家乡的亲身体验与图片提示,分析山区的优劣,由此理解地理环境能够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课标解读(一)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教学目标的陈述依据包括:课标、单元教学要求(教师用书)、教学内容及学情依据一:《课程标准》。
第一,摘录相关内容。
本课内容是《复杂多样的地形》,课标与本课相符的内容有“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
”(整条课标)第二,确定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知识名词和行为动词。
本条课标中知识名词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行为动词包括描述(知识性目标)、了解(知识性目标)。
第三,分解知识。
将能够分解的知识名词和行为动词分解。
“自然环境”可分解为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可分解为中国的人口、民族、东西部差异等人文环境。
“描述”分解为描述某项地理事物的名称、位置等。
“了解”分解为理解领悟中国的环境特征及其造成的影响。
依据二:本单元教学要求。
运用多种形式的地图,描述我国地形和地势特点,分析其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描述地形名称及位置、分析地势特点不得不借助各种地图,以明晰化状态呈现给学生。
分析我国地形地势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就要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呈现,明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依据三:教学内容及学情。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个体进行完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生长。
基于此,本课结合教学内容,着力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陈述教学目标。
(二)陈述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
本课依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从实际出发弹性确立目标。
复杂多样的地形
编号:sh7050201 主备人:胡晓杰研讨时间:2013年2月28日审核人:安城中学七年级社会学科学习导引课题:复杂多样的地形、季风的影响(新授课)班级小组姓名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以下内容:1、知道我国五钟基本地形及比重最大、最小的地形。
2、知道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情况。
3、学会分析地形对社会经济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4、了解五种气候类型在我国的分布和范围。
5、了解季风在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及其带来的降水变化。
6、学会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地图分析并总结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影响;我国的五种基本气候类型和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难点: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季风对四季降水变化的影响及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一、创设情境自主先学1、地形一共有几种?它们是如何区分的?2、试举出你所知道的几种气候类型。
二、生生合作交流展示(一)复杂多样的地形。
1、阅读图5-13,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有哪些常见的地形,并找出我国主要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2)、从高原、盆地和平原中各选择一个,来说明它们与山脉的位置关系。
如: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横断山脉之间(3)、我国比重较大的地形是哪一种?(4)、通过以上学习,请概括我国地形的特征。
2、我国山区面积如此广大,这会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请结合教材上小明和小玲的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3、阅读图5-16和图5-17,以及书本P13相关内容,回答一下问题:(1)、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2)、我国的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有哪些影响?(如:河流走向、人口的分布等)(二)、季风的影响1、读图5-18,回答:(1)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长江以北的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青藏高原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2)观察图5-19 中的左图,说说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3)继续阅读夏季风图和冬季风图,季风在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及其带来的降水变化?2、读图3-18,思考:(1)、根据广州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广州的月平均气温在哪几个月份较高?其降水又主要集中在几月份?(2)、比较中国的广州和阿拉伯半岛上的利雅得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及其各自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两地气候的差异。
复杂多样的地形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1
2
7
14
11
4
3
12
8
13
9
10 16
6
15
5
四大高原
3
2
1
4
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 但边缘处比较陡峭。
三大平原
3
2
1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势起伏、坡度较缓
三大丘陵
1 2
3
丘陵: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下,地势起伏、坡度较缓。
山
杂
26%
山地
区
多
样
10%
丘陵
33%
广
大
12%
19%
平原
盆地
不同的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一般地说: • 地势较低较平的平原、盆地
——种植业较为发达 • 山区
——林业比较发达 • 高原
——畜牧业较为发达 • 沿河湖、海边地区
——水产业比较发达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江河总是往 东流?
• 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
山脉
五 平原 种 高原 地 形 丘陵
盆地
山地呈长条状延伸,海拔 一般在500米以上。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宽广低平。
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 地表起伏不大, 但边缘出比较陡峭。
相对高度100米以下, 地势起伏和缓。
四周被群山环绕。
地形类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五类地形比较表
•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 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杨慎《临江月》:“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第一节 第2课时 地形复杂多样教案与反思
第2课时地形复杂多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樱落学校曾泽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中国地形图和景观图,说出我国重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和特点。
(2)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能在地形图上识别我国的主要地形,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我国五种地形的特点。
(2)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我国的主要地形。
【教学难点】读中国地形图。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我国主要山脉示意图。
承转过渡: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就像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它们纵横交织,把我国地表分隔成大大小小的地形区。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二、新课学习(一)四大高原★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颜色显示青藏高原位置、青藏高原风光。
讲解: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高原,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颜色显示内蒙古高原位置、内蒙古高原风光。
讲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这首举世闻名的《敕勒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兴旺发达的景象。
内蒙古草原草场广布,草质优良,是我国重要的奶源地。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颜色显示黄土高原位置、黄土高原风光。
讲解: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多媒体展示:云贵高原梯田。
引导:引导学生回答云贵高原梯田的形成与云贵高原的地形有关。
总结:四大高原的景观特点:青藏高原——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草原肥美;黄土高原——黄土最多,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梯田景观。
(二)四大盆地承转过渡:在纵横交错的山脉之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盆地,其中四大盆地最为著名。
《复杂多样的地形》情境导入
《复杂多样的地形》情境导入《复杂多样的地形》这一节课我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情景导入式,然后在两个班级(这两个班级是平行班)进行了对比尝试,之后对一节课的内容出卷进行了当堂测验。
这两种情景一种是直接导入式,我在七年级(一)班进行了尝试,另一种是诱导导入式在七年级(二)班进行了尝试,以下是我设计的情景导入。
《复杂多样的地形》情境导入一:直接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风景秀美,我们以生活在这样的国度而感到无比自豪。
今天,我们一同来认识一下我们祖国的面貌,我们来共同来探讨《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中的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在祖国的外貌中主要介绍了我国地势、地形的特点以及它们对我国的气候、河流和湖泊的影响。
现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
”这种导入,开门见山,由我来引领,同学们跟着我的思路展开,非常渴望了解生我养我的“母亲”祖国的真正面貌,然后同学们就展开了讨论,就我国的地形地貌的类型,展开了辩论,看谁对祖国的认识更深刻,了解的更多,这样一路顺利进行展开了新课。
《复杂多样的地形》情境导入二: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将要出示的几张图片,并一一说出这些图片分别反映了哪种地形?多媒体打出图片(高原、盆地、平原、山脉、丘陵)生:观察,讨论,回答(同学们看到图片后兴趣大增,纷纷热烈的回答,所观察到地形,然后让同学们小组讨论,得出最后的答案,出一名代表来回答所有地形的类型)师:这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世界五种基本地形。
那在我国能找到这些类型吗?今天,我将带同学们去感受一下中国的地形特点。
生:同学们立即陷入了沉思中,努力的回忆我国的地形都有哪些?这时我乘机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复杂多样的地形大部分同学们已经明白了我们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顺利的展开了新的学习内容。
总结:这两种情景导入相比:第一种,由我引领,同学们被动的接受,缺乏互动的环节,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说相对较第二种导入式缺乏新意,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上第二种导入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提高,对于新内容的接受程度上显出一种由衷的兴奋。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哎呀,今天咱们聊聊“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这个话题,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不过咱们就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地形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卷,山川河流、丘陵平原,全都有自己的故事。
想象一下,假如你在课堂上,眼前是一幅地图,山脉高耸入云,河流蜿蜒曲折,嘿,真是让人心动不已!那么,怎样把这些复杂的地形变得更好理解,更有趣呢?这就需要一点教学设计的灵巧了。
首先,我们可以用一些生动的案例来引导学生。
例如,提到山地,就可以聊聊登山的乐趣,讲述一个个登山者的故事,哎,谁不想听听那些在高山上挑战自我的冒险呢?而丘陵呢?那就可以说说在丘陵上骑自行车的畅快,微风拂面,真是别提多惬意了!通过这些故事,学生不仅能理解地形的特点,还能感受到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这样一来,课堂上就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是充满了生机的交流。
再来,咱们可以结合多媒体,像是视频、图片,这些可都是现代教学的好帮手哦!比如,放一段壮观的自然风光的视频,展示五岳的雄伟,或者南方水乡的秀美,那种画面绝对能把学生们吸引住。
你想啊,坐在教室里,屏幕上一幅幅美丽的地形图像映入眼帘,学生们的注意力瞬间就集中到你身上了,嘿,这可真是一个好办法!不过,可不能光靠视频,得引导学生讨论,让他们说说自己对这些地形的看法,甚至可以让他们分享自己去过的地方,嘿,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就热闹起来了。
然后呢,咱们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地形的多样性。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地形大冒险”的活动,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地形,像山地、沙漠、森林,之后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这个地形的特点和生物。
这种互动的方式可真是有趣,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记得牢!而且,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也会得到提升,真是一举两得呢。
当然,咱们在教学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了课堂的氛围。
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往往能让学生们更加投入。
比如,你可以开个玩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不聊数学,也不谈语文,咱们来聊聊地形,毕竟‘山不转路转’,总得找条出路不是吗?”这样的小幽默总能让课堂变得轻松愉快。
初中地理_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3.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4.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5.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6.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重点】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教学难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等。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通过七年级上学年的学习,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储备了世界区域地理自然环境要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有些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好,加之有些班级纪律较差、学风不浓,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而学会分析方法是难点。
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把教材内容作为学生探究的素材,培养学生应用方法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效果分析】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十分注重实际应用。
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经过精心准备,对相关地图进行字母标记,较好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情境设置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口动手的实践能,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成功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课标解读:运用多种地图、各类图片以及视频资源,形象描述我国的地形特征和地势特点。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课标解读:通过各种地形特征下,人们社会生活和生产的特点,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因地制宜。
二、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分别从地形、气候、河流三方面介绍了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
本课时复杂多样的地形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开始。
主要介绍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及地形地势对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利用,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经济活动以及历史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阐述了我国的三大地形特征——地形多样复杂、山区面积广大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重点是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和西高东低的地势对经济发展、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如何体现人的存在,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则是本课的主旨。
同时,本课内容也为第三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升入中学不久,通过近一个月地理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学习了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地形多样后,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把学生对地形多样的认识运用到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和地势特点等方面,并深入探究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习内容逐渐深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
但由于,繁多的地理名词定位和较高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可能对知识缺乏感性认识而降低学习兴趣,故教师宜设置“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我国主要的地形单元;知道山区的含义;学会分析地势对河流流向、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能对地图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利用地图等资料的学习活动,概括出我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通过比较探究、合作学习等深层次的自主学习,分析地形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探讨人类利用自然的得与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确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人地关系观,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正确理解山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难点:分析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六、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课前视频:(景观欣赏)
师:同学们喜欢祖国秀美的山川吗?生:喜欢。
喜欢它什么?生:……
而一些文人墨客更是把祖国的山山水水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
老师今天带了自己比较喜欢两首诗词,跟同学们一起分享,看看同学们能否找出他们的相同点?PPT材料展示:
虞美人李煜(南北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北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为什么中国的大部分大江的水都是要向东流?学生回答。
如果正确——师:(质疑)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的地形图,你能否从中获取一些信息
如果错误——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的地形图,你能否从中获取一些信息。
(注意学生的用词,不能出现左边、右边)
【新课教学】
一.地势西高东低
出示《中国地形图》,对学生进行读图指导。
提问:我们说地图有三要素,这是地图的哪一要素呢?(图例)
图例是我们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这一图例中,你可以从中获取什么信息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
师:我们来验证我们读图所获得的信息是否准确?
说明:按北纬32度线纵向往下切,得到一个剖面,展示图片剖面图。
这种剖面,我们称之为地形剖面图。
引导学生探究:请同学们观察所切的剖面图,看看中国的地势有何特征?
生:西高东低、逐级递减、三级阶梯
问:这幅地形图中从颜色相近度来看可以大致分几部分?你能不能尝试着把各部分的界限用笔勾勒出来。
在你勾勒出的线条上分布着什么地形?(山脉)请学生读课本三级阶梯的范围,老师并展示三级阶梯的大致状况。
教师设问:这三级阶梯上,从第一阶梯出发,我们可以依次看到哪些地形类型?
再次(引导学生分析出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
)
归纳:青藏高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从青藏高原往北到中国的边境线,往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以高原、盆地为主的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米-2000米之间;再往东是平原和丘陵交错构成的第三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展示:五种地形类型(学生是否可以分辨出是属于哪种地形?)
二、地形复杂多样
1、找一找:山脉
地图册26页,学生自主寻找山脉:
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走向寻找: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等。
练一练:出示空白《中国山脉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中国地形图》,分别说出:①-⑤、⑥-11、12-13、14-16山脉的名称及走向。
2、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要求学生要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之后,让学生一起完成PPT填图,引导学生思考:高原、盆地、平原与山脉之间的位置关系怎样?
生:根据观察得出:山脉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
归纳:山脉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在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三大丘陵不同的地形单元。
承转:这说明了我国的地形具有什么特点?(地形复杂多样)
展示:四大高原图片,猜一猜:分别是哪个高原?生:(要求学生能概括出四大高原的特征。
体会同一种地形内部不同的景观差异,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地形的复杂程度。
)
承转:我国拥有的这五种地形,其面积差异很大,你们知道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哪种地形?最小的又是哪种?
三、山区面积广大
出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
指导学生读圆饼图知道各种地形的
比例。
引导学生认识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我国山区所占的面积。
(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又说明了我国地形的什么特点呢?
归纳: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
师:我国大部分都是山区,这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勤劳而智慧的人们在这样的条件上,努力改变自己的家园。
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去山区逛一下。
展示:小明和小玲的对话
议一议:山区开发利用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请你对山区的开发和建设出谋划策!(可以结合小明和小玲的对话进行小组讨论)
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知山区有利也有弊,利——有丰富的资源、发展潜力大;弊——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条件艰苦。
开发山区时,应尽量发挥其优势。
山区虽然交通不便,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劣势会逐渐改善,山区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
要因地制宜的开发,这样山区的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探究:观察图3-12《中国的地形》和图3-4《中国人口密度的分布》
(1)你能发现人口的分布与地形之间的什么关系吗?
(2)选择一种你们感兴趣的地形,说说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状况。
(3)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两种不同地形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
归纳:
①地势较低、地形平坦的平原,种植业比较发达;
②地势较高的高原地区,畜牧业比较发达。
由此可见,地形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所以,我们既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又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构成了我们多样的生活环境,但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勤劳而智慧的人们总是能因地制宜的发扬本地区的优势,克服本地区的劣势,在发扬优势中,在克服劣势中不断的进行光合作用,营造出一个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秀美山川,让这一朵奇葩开遍祖国大地。
(完成板书)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