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汉语字典》“橑”字注音商榷_田浩_中国知网
王力先生的古音系统和古音构拟纲要-北大未名BBS
王力先生的古音系统和古音构拟(纲要)一、汉字是一种表意兼表音的意音文字,一般被称作表意文字。
人们很容易觉察到,每个汉字一般都是一个形、音、义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一个汉字既标志汉语中的一个音节,也表示汉语中的一个意义(词义或语素义)。
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是纯粹的表意字,作为语言的载体,自然附上了所表意义的语音。
至于占百分之八十、九十以上的形声字虽然是一半表意(义符),一半表音(声符);然而表音的声符仍然是采用的表意符号,因而它只起标音作用而不能真正表音。
正因为如此,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并不能像拼音文字一样,从记录汉语的汉字中得到直接信息。
其结果是造成了语音变化不易被觉察,也带来了汉字古音研究的艰巨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实之争和声训,已经涉及到语音问题,汉代的直音、读如、读若以及《说文解字》的声符分析、《释名》的声训讨论,都是有关语音的探讨。
反切注音和韵书编撰更是我国语音分析的重大进步;刘熙在《释名》中说:“古者曰‘车’,声如‘居’,言行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近‘舍’。
”已经注意到古今音的异同。
南北朝人读《诗经》,觉察到有些地方不押韵,提出了叶句的观念,发展为唐宋间的叶韵说和“古人韵缓”说。
宋人吴棫采叶韵说作《毛诗补音》,又承唐人“古人韵缓”说作《韵补》,把《广韵》今音归并成九类。
成为古韵归部的滥觞。
郑庠写《古音辨》,也把《广韵》今音归并成六部。
无论叶韵说,还是“古人韵缓”说,都是建立在对古音错误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是缺乏历史发展观点的。
明·陈第作《毛诗古音考》,明确提出了:“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自序》)彻底批判了唐宋以来的叶韵说。
古音学真正的奠基人顾炎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了《音学五书》,把古韵分成十部。
顾炎武与宋人相比有两大特点:(一)不是简单归并《广韵》,而是能“离析唐韵”。
(二)改变自《切韵》以来将入声韵配阳声韵的作法,而将入声字配阴声,恢复了古韵的本来面貌。
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
2013.02学教育99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朱玲(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摘要]王力《古代汉语》是国内一部最为通用的权威性的古代汉语教材,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难免存在一些疏误,值得商榷。
本文参考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对王力《古代汉语》中值得商榷的文选注释作了系统考证,以期补充或修正教材上的不足或错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王力《古代汉语》;注释;商榷王力《古代汉语》是国内一部最为通用的权威性的古代汉语教材。
代表了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的最高水平,影响广泛,在古汉语知识的教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功不可没。
然而,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难免存在一些疏误,文选中一些注释处理得不甚恰当,教材虽经数次修订,但都未能改正。
本文作者将王念孙的《读书杂志》与王力的《古代汉语》进行对比阅读,发现它们公共部分的一些词语的注释不一致,有的甚至相差千里,有待进一步考证。
与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相比较,王力《古代汉语》文选注释值得商榷的地方有三种情况:可补充者;可订正者;两说皆可通者。
可补充者,即王力的注释很模糊或者失注,而王念孙的注释却很精确,我们认为可以采用王念孙的观点取代王力的。
经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这种情況有4处。
可订正者,即王力的注释经过我们考证之后证实是错误的(即误注),而王念孙的注释很准确,我们就用王念孙的观点纠正王力的。
经过考证,需要订正的有7处。
两说皆可通者,即王力的注释与王念孙的注释都说得通,这种情況有5处。
下面就值得商榷及失注之处,分类加以讨论说明。
一、王念孙本可补充王力本注释例1、《战国策·冯諼客孟尝君》后期年王力《古代汉语》: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
王念孙《读书杂志》案:年下当有毁孟尝君于湣王之事,而今本脱去也。
湣王听谗,是以使孟尝君就国,下文湣王为书谢孟尝君曰:寡人沉于谗谀之臣,开罪于君。
正谓此也。
通过上下文语境,我觉得有必要加上“毁孟尝君于湣王之事”,它起到了一个过渡作用,文章的背景是齐王听信谗言,开罪于孟尝君。
王力《古代漢語》漢字部首舉例
王力《古代漢語》漢字部首舉例漢字部首舉例〔附錄二〕古代漢語王力漢字部首舉例(1)口部之類口舌甘旨言欠(2)心部(3)目部之類目見(4)頁部之類頁首面耳鼻齒(5)肉部之類肉骨血身(6)手部之類手又攴(7)足部之類足止走辵彳行(8)人部之類人兒(9)大部之類大立(10)士部、女部、子部、男部(11)鬼部之類鬼巫(12)示部(13)疒部(14)天文方面日月風雨氣(15)地理方面土邑山厂石阜(16)宮室方面宀广尸門戶(17)衣服器用方面衣巾黹革韋糸网弓矢戈矛刀斤皿缶瓦(18)金玉財寶方面金玉貝(19)水部、火部(20)植物之類艸木竹禾米食酉(21)動物之類馬牛羊豕鹿犬鳥佳蟲魚龜鼠(1)口部之類口部的字,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跟口有關的器官,如喉、吻(嘴邊)、噣(zhòu,鳥嘴)、喙(huì,獸嘴)等。
第二類是跟口有關的行為,如含(從口,今聲)、嚼(據《說文》,嚼是噍的異體字)、吮、噬(shì,咬)、啼(啼是嗁的異體字,《說文》有嗁,無啼)、叫等。
第三類是象聲詞,如呱(gū,小兒哭聲)、啾(jiū,小兒聲)等。
第一類字上古較少,後代才多起來。
第四類是屬於語言方面的事情,如命(從口從令,會意,令亦聲)、問(從口,門聲)、唯(答應)、咨(諮詢)等。
舌部可以認為口部的分支。
舌字本身就從口。
甘部可以認為口部的分支。
甘字篆文作,表示嘴裏有好吃的東西。
旨嘗二字值得討論一下:旨,《說文》:“旨,美也;從甘,匕聲。
”本義是味美。
《禮記·學記》:“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嘗,本義是辨別滋味(《說文》:“嘗,口味之也”);從旨(味美),尚聲。
《說文》旨嘗都屬旨部,現在一般字典把旨歸入日部,把嘗歸入口部,看不出意符來了。
言部可以認為口部的分支。
言字本身就從口。
跟語言有關的意義,原則上從言從口都可以,例如諭喻、謼呼等;有時候甚至既從口又加言,例如諮(後起字)。
言部的字,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尚书》字词释义两题
《尚書》字词釋義兩題雷燮仁談“恤”與“毖”、“恤”與“謐”互通在《詩》、《書》等早期文獻的異文中,都有“血”聲與“必”聲相通之例。
《詩·周頌·維天之命》:“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說文·言部》“誐”字引作“誐以謐我”,《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引作“何以恤我。
”《書·堯典》“惟刑之恤哉”,《史記·五帝本紀》作“惟刑之靜哉”,裴駰《集解》引徐廣曰:“今文云‘惟刑之謐哉’。
《爾雅》曰:謐,靜也。
”从“血”得聲的“恤”,从“必”得聲的“謐”,古音同屬質部,“恤”屬心紐,“謐”屬明紐,聲紐略有差距,但古書異文中確有互通之例,兩者聲近相通,是可以肯定的。
司馬貞《史記索隱》即云:“案:古文作恤哉。
今文者伏生口誦,恤謐聲近,遂作謐也。
”“假以溢我”的“溢”,毛傳云“慎也”,鄭箋則云:“溢,盈溢之言也。
”“溢”訓盈,又見於《爾雅·釋詁下》,《說文·水部》則云“溢,器滿”。
器滿則“盈”而“溢”,詞義引申演變清晰可見。
“溢”訓“慎”,亦見於《爾雅·釋詁下》,邢昺疏引舍人曰:“溢,行之慎也。
”《爾雅·釋詁上》又云:“溢、慎、謐,靜也。
”《說文·言部》:“謐,靜語也。
”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認為:《詩》言“溢我”即“慎我”也,“慎我”即“靜我”,“靜我”即“安我”,猶《詩》言“綏我眉壽”,“綏”亦安也。
“假以溢我”正謂善以綏我。
《左傳》言“恤我”者,“恤”當為“侐”之假借。
《說文》:“侐,靜也。
”正與“溢”、“謐”並訓靜者同義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徵引了馬氏這段分析,是贊同馬說的。
同表靜義的“謐”與“恤”、“侐”古音同部且音近,應該是一組同源詞。
“溢”除了通“恤”,也有通“洫”之例。
《莊子·齊物論》:“以言其老洫也。
”陸德明《釋文》:“洫本亦作溢。
”“溢”古音餘紐錫部,與“洫”聲紐同屬喉部,韻部分屬錫、質。
錫、質同為入聲韻,關係密切。
王力古代汉语课后题答案
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如:目、舟、鸟、手、网。
王力《古代汉语》附录繁简字对照
王力《古代汉语》附录繁简字对照王力《古代汉语》繁简字对照〔附錄一〕簡化字與繁體字對照表本表收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自1956年以來公布的四批簡化字,共五百一十七個。
凡簡化字與繁體字都見於古代,而在意義上或用法上有所不同的,本表後面另附有說明,以供查閱。
,A,爱愛碍礙袄襖,B,罢罷摆擺襬办辦板闆帮幫宝寶报報备僃笔筆币幣毕畢毙斃边邊变變标標表錶别彆宾賓卜蔔补補,C,才纔参參惨慘蚕蠶仓倉层層产産搀攙谗讒馋饞尝嘗偿償厂廠长長彻徹陈陳尘塵衬襯称稱惩懲迟遲齿齒冲衝虫蟲丑醜筹籌处處触觸出齣础礎刍芻疮瘡辞辭从從聪聰丛叢窜竄,D,达達带帶担擔胆膽单單当當噹档檔党黨导導灯燈邓鄧敌敵籴糴递遞淀澱点點电電垫墊冬鼕东東冻凍栋棟动動斗鬭独獨断斷对對队隊吨噸夺奪堕墮,E,恶惡噁尔爾儿兒,F,发發髮范範矾礬飞飛奋奮粪糞坟墳丰豐凤鳳妇婦复復複覆麸麩肤膚 ,G,盖蓋干幹乾赶趕个個巩鞏沟溝构構购購谷穀顾顧刮颳关關观觀广廣归歸龟龜柜櫃过過国國,H,汉漢号號轰轟后後护護壶壺沪滬画畫划劃华華怀懷坏壞欢歡环環还還会會秽穢汇匯彙伙夥获獲穫,J,几幾机機击撃际際剂劑济濟挤擠积積饥饑鸡鷄极極继繼家傢价價夹夾艰艱荐薦坚堅歼殲监監茧繭舰艦鉴鍳拣揀姜薑将將奖奬浆漿桨槳酱醬讲講胶膠借藉阶階节節疖癤洁潔尽盡儘紧緊仅僅进進烬燼惊驚竞競旧舊举舉剧劇据據惧懼卷捲觉覺,K,开開克剋垦墾恳懇夸誇块塊矿礦亏虧困睏扩擴,L,腊臘蜡蠟来來兰蘭拦攔栏欄烂爛劳勞痨癆乐樂类類累纍垒壘里裏礼禮丽麗厉厲励勵离離历曆歷隶隸俩倆帘簾联聯恋戀怜憐炼煉练練粮糧两兩辆輛了瞭疗療猎獵临臨邻鄰灵靈龄齡岭嶺刘劉浏瀏龙龍楼樓娄婁录録陆陸虏虜卤鹵滷卢盧庐廬泸瀘芦蘆炉爐乱亂罗羅屡屢虑慮滤濾驴驢 ,M,迈邁买買卖賣麦麥蛮戀么麽霉黴蒙濛懞矇梦夢弥彌瀰面麵庙廟灭滅蔑衊亩畝,N,难難恼惱脑腦拟擬酿釀镊鑷宁寧农農,O,欧歐,P,盘盤辟闢苹蘋凭憑朴樸扑撲,Q,齐齊气氣启啓岂豈千韆迁遷签簽籤牵牽墙墻蔷薔枪槍乔喬侨僑桥橋壳殼窍竅窃竊亲親寝寢庆慶穷窮琼瓊秋鞦区區趋趨权權劝勸确確 ,R,让讓扰擾热熱认認荣榮,S,洒灑伞傘丧喪扫掃啬嗇杀殺晒曬伤傷舍捨摄攝沈瀋审審渗滲声聲胜勝圣聖绳繩湿濕适適时時实實势勢师師寿壽兽獸数數术術树樹书書帅帥双雙松鬆苏蘇囌肃肅虽雖随隨岁歲孙孫,T,态態台臺檯颱摊攤滩灘瘫癱坛壇罎叹嘆誊謄体體条條粜糶铁鐵听聽厅廳头頭图圖团團糰,W,袜襪洼窪万萬弯彎网網为爲伪偽韦韋卫衞稳穩务務无無雾霧 ,X,牺犧系係繫戏戲习習吓嚇虾蝦献獻咸鹹显顯宪憲县縣向嚮响響乡鄉协協写寫胁脅泻瀉亵褻衅釁兴興选選旋鏇悬懸学學寻尋逊遜,Y,压壓亚亞哑啞艳艷严嚴盐鹽厌厭养養痒癢样様阳陽尧堯钥鑰药藥叶葉爷爺业業医醫义義仪儀艺藝亿億忆憶隐隠阴陰蝇蠅应應营營拥擁佣傭踊踴痈癰优優犹猶邮郵忧憂余餘御禦吁籲郁鬱与與誉譽屿嶼远遠园園跃躍云雲运運酝醖,Z,杂雜赃贓灶竈凿鑿枣棗斋齋战戰毡氈赵趙这這折摺征徵症癥证證郑鄭只祗隻帜幟职職致緻制製执執滞滯质質种種众衆钟鐘鍾肿腫昼晝朱硃筑築烛燭专專庄莊壮壯装裝妆妝状狀桩樁准準浊濁总總纵縱钻鑽,說明,,C,才纔--才,始,僅;又才能。
王力古代汉语文字问题
王力《古代汉语》有关文字问题的研究摘要:本文拟就王力《古代汉语》一、二册文选注释中值得商榷的文字关系,即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误注与失注,加以系统考证,以期修正教材文字关系处理上的错误,服务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误注;失注Study for Wang Li’s “Ancient Chinese”about the Word ProblemAbstract: The paper is pointed to the doubtful words relationship in the analects annotation of Wang Li’s "Ancient Chinese" for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volume, namely, to the error annotation and stolen annotation about interchangeable words、ancient and modern words and variant forms of a Chinese character, to perform the system research, by the time revision teaching material words relationship processing in mistake, and serves the teaching practice.Key words: interchangeable words; ancient and modern words; variant forms of a Chinese character; error annotation; stolen annotation王力《古代汉语》是国内一部最为通用的权威性的古代汉语教材。
汉语言高阶教程(一):部首读音释义
偏旁(部首)读音知多少丨gǔn,上下贯通。
亅jué,钩子。
丿piě,古同“撇”,汉字主要笔画之一,自右上向左下斜。
乛zhé,汉字部首。
乚:①háo,古同“毫”。
②yǐ,古同“乙”。
丶zhǔ,①古人读书时断句的符号。
②古同“主”。
勹bāo,古同“包”,裹。
冫bīng,古同“冰”,用作部首。
俗称“两点水”。
刂dāo,同“刀”,用作部首。
匚fāng,①古代一种盛放东西的方形器物。
②量词,一斗。
③祭名。
阝fǔ,同“阜”。
俗称“左耳刀旁”,又称“左包耳”。
从它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可以看出,它是一层层的台阶,或是一层一层的山崖。
它作为部由它做偏旁的字大多都与阶梯、山阶、登山、升降、地名等有关。
例如:“阿”本义是大的山陵。
陶潜《挽歌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险”本义山路难行。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陟”,本义为登山。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安遂游陟,至夜乃还。
”(谢安于是去登山游玩,到夜才归。
”“限”本义被山丘阻隔。
《战国策·秦策一》:“南有巫山,黔中有限。
”“降”本义从高坡往下走。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降一级而辞焉。
”这个“降一级”不是降低一等,而是“走下一层台阶”之义。
还有:“阳”(山南面)、“除”(殿阶)、“队”(从山崖上掉下来)等等。
阝yì,同“邑”。
俗称“右耳朵”,它的甲骨文和金文的上部都是一个代表围墙的方框,而下面都是面朝左跪着的人,整个字是表示上古之人聚居之地。
用它作为部首字,用在汉字的右边,由它做偏旁的字大多都与城镇、地名、国名、都市等有关。
例如:“邦”,古代诸侯的封国。
《诗经·大雅·皇矣》:“王此大邦。
”(意思是统治这个大国)“郑”,周代诸侯国名。
《左传·隐公四年》:“秋,诸侯复伐郑”。
“鄙”,边邑。
《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贰于已。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课件模板:酟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酟
说文解字: 七部。檀弓假爲覘字。史記陳丞相世家、 滑稽列傳假爲霑字。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酟
國語辭典:
酟 酟ㄊㄧㄢtiān 词性:动 调和。《集韵·平字学·释:酟
康熙字典:
酟 【酉集下】【酉】 酟·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韻會】他兼切,音添。和也。【張 協·七命】燀以秋橙,酟以春梅。【註】 謂和羹也。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酟
说文解字:
出上黨壺關。東入淇。上黨壺關、二志同。 今山西潞安府附郭長治縣府治、卽漢壺關 地。前志壺關下曰。有羊腸坂。沾水東至 朝歌入淇。水經注淇水篇曰。淇水出沮洳 山。衝激横山。又東北、沾水注之。水出 壺關縣東沾臺下。東流注淇水。今山西潞 安府壺關縣東南有沾水是。一曰沾、逗。 益也。沾添古今字。俗製添爲沾益字、而 沾之本義廢矣。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酟
音韵方言: 酟
国际音标 tʰiæn˥ 粤语 tim1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添部 透母 談部 ;。
;王力系统: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酟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酟
现代解释:
酟 基本字义 ●酟 tiān ㄊㄧㄢˉ 掺和:“甘酒醴不~饴蜜”。 增添:“~以春梅”。
国文·小学·训 诂·文字学 释:酟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酟
异体字: 沾。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酟
说文解字:
沾 (说文解字未收录“酟”字 头,请参考“沾”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壺關,東入淇。一曰 沾,益也。从水占聲。他兼 切〖注〗臣鉉等曰:今别作 添,非是。 『說文解字注』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字目录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目录常用詞(一)60字言語謂訪請召報告諫討反·舍次如馳驟侵襲奔亡逐及執免享薦圓虞克堪有無昭穆勤乏亂整兩貳兵車甲介卒乘君帥姑女族黨讎河防城池田館常用詞(二)62字辭謝責讓爭使令屬托往來去從違即就趨赴戰擊引卻馮據約解釋具給計謀會習疾病餓厭衰崩匱困侈靡寡少微強固再三帝后王侯子息宗廟詩書禮樂常用詞(三)65字知識見示視觀望矜哀恤憾恕憤患持措拱攻竊誅翦脩講設立忠信諒正邪辟好惡恭敬慎苟顯著相帥士僕禦右盜賊國家社稷仁義道德文質色臭先前後內外閑常用詞(四)65字行走出入之適進退逾逸逼決治樹藝事畜保愛傷害比喻誠偽善淫凶疏戚饑孰滋烈贍共同殊異斤鈞鍾倍政教法術勢數朝野塗江關宮府衣冠屨商賈旅徒年歲常用詞(五)63字說聽毀譽勸居登臨過稱量鬻市假離合因改作為取求奉致得益竭堅利完備陳故窮難夷平庸已必一參什伯晦朔時世期官吏爵權衡果實聰明功名北中下常用詞(六)66字遵徂征歸陟降流放遊浮集采叔振援操秉舉斯伐稼穡獲納交錯被任負施用制貽懷慕懲悼淑幸偷薄險阻悠皇永孔亟庶裘褐裳庭宇畝所驂駟策矢躬身領武仇耦常用詞(七)71字徵收發封棄俟遷徙遺失存處坐遇接承扶刺折戮問對許省審慮怨忍快興廢變曲直長小貪廉輕重狂殆危面口齒耳目指飯食服飾布鬥式檢英靈豪然且或曾更漸俱並而若爾常用詞(八)93字建置罷學養干謁徇矯效留遣逢候延勝敗守破騎伏圍突禽縱購抑按擢挾將烝亨顧察裁斷奏敕委捐詳詐與奪至止寤寐恨驚冀貴賤壯大多篤專壹稍略輒猶陰陽休咎機要祖賓郎男部曹鄰里獄闕祠第屏帳壁案字畫項乳體意常用詞(九)91字諂諛誣辯訴憐閔吊除拜營務積聚尋反覆運算替成遂系累羈系牽縣結絕擅披拉奸回雅俗公私偏全獨特醜陋穢玄素白方夙惟霄漢景曜都邑鄙邊塞殷周胡虜戎倡優伎皂宦豎臧獲祿位產業貨賂資財賄性情聲響拳腳端緒節度常用詞(十)95字議論諷貶謫斥宣褒贈顛覆率詣曆寓寄禁戒恃玩肆敷化加損刻勒郁舒張弛是非能可以凡聖殘暴甘辛鮮敝寒溫幽冥奧精眾便嘉遽速彌愈尤極甚最夫婦嬰孩親眷竹木穀壑亭台郊墟材才簿籍狀類壽命志趣涕泣膏澤帷蓋梗概本末常用詞(十一)89字紀載監撫遊揚抗奮沉沒通達辨析判切推移草聞宿隨沮擬測當須饒秀麗工博核奇偶丹紅允舛甯豫尚攸甫聊匪厥經典簡篇詞賦序銘誄贊章表風騷翰藻韻律榮華軌範規則准昆弟形跡綺練倫常綱維契幾始終羞辱常用詞(十二)88字創造潛藏步履枕藉淩厲脅迫隕落運輸徭役戍募吹唱叩彈讀啼號訊詰敘訴摹寫排攘竄列垂尊盛虛枉和順凜凝爛漫赤碧青蒼乍暫每既卿傅儀容祥殃條理支葉朵穎軒冕庾廩帛縷扃牖楹檻梁陵津浦疇陌晡曛塊礫常用詞(十三)96字掇控捫把挑搔投擲遞蹈躡升緣偃僕斃傾聆眺睇眄瞻回還逝分訣悸慟悵慨警惕欲感酌酹酣覺央闌清澄渾安閒乖互繁煩急忽但星辰嶽丘嶺棧閣甸藩苑隴塹墳蹊徑汀洲渚皋涯塘垠輦轂轅轍簪纓紱綬衾襦袂羹飧絲管弦鼓鼙僚群輩常用詞(十四)82字思索鑒賞料想占卜戲弄動定駐住依倚雕制生消淹漏泛涵蒙蔽蔭炙啖餉斂貢激濯拂逆凋零屠滅罄盡了肖暨逮暝黯纖悉贏短驕慢妄層喬耿渺縟稠綜雜遍塵靄巒岩阿隅畔際綸纂床蓐妝奩廚筵肌膚。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文字版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第一单元 汉字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 休 亦 本 采 苗 文 姓 雨 目 責考 其 婆 姚 豆 章 州 甘 朱 權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 旗 逃 裳 膏 匣 哀 衷 翼 病 架 杉 在 徒 被 晏 街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暖、煖;暖、煖; 从、從;从、從; 备、備;备、備; 舍、捨;舍、捨; 赴、訃;赴、訃; 礼、禮;礼、禮; 粮、糧;粮、糧; 泪、淚;泪、淚; 疲、罷;疲、罷; 伸、信; 反、返;反、返; 说、悦;说、悦; 云、雲;云、雲; 拿、拏;拿、拏; 矢、屎;矢、屎; 惭、慙;惭、慙; 强、彊;强、彊; 淼、渺;知、智;淼、渺;知、智; 要、腰; 四、名词解释:1、 甲骨文;甲骨文;2、小篆;、小篆;3、会意字、会意字4、 异体字异体字5、金文、金文6、部首、部首 五、试述《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该书性质以及释字体例。
六、简化汉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组繁简字用法上的异同。
1、发、發、髮;、发、發、髮; 2、饥、飢、饑;、饥、飢、饑; 3、钟、鍾;、钟、鍾; 4、丑、醜;、丑、醜; 5、後、后;、後、后; 6、余、餘;、余、餘; 第二单元 词 汇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 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庄子•秋水》)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经•革卦》)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左传•桓公二年》)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五蠹》)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杜甫《兵车行》)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号的复音词是哪类单纯词或复合词。
1、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岳阳楼记》)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生僻字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必备常见生僻字大全(附读音)阿訇āhōng吮吸shǔn xī暴殄bào tiǎn拥趸yōng dǔn氤氲yīn yūn鹄的gǔ dì整饬zhěng chì北京话里常念轻声贲临bì lín常被人念成pēn踽踽jǔjǔ弑君shìjūn舐犊shì dú澹台tán tái复姓单于chán yú尉迟yù chí复姓噱头jué tou或xué tóu一般取后一种。
劓刑yì xíng木讷mù nè薄荷bò he徘徊pái huái耆宿qí sù确凿què záo现在只有一个音。
枣核zǎo hé念hú时通常后加儿化音。
给予jǐyǔ说客shuì kè腌臜āzā垚(三个土,读音yáo,意:山高,多用於人名。
)犇(三条牛,读音bēn,意:同“奔”,急走,跑,紧赶,逃跑等。
) 聂(三只耳朵,读音niè)磊(三块石头,读音lěi,本义:石头多)猋(三条小狗,读音biāo )贔(三个宝贝,读音bì )虫(3个虫重叠,读音chong ) (虫的繁体)奸(三个女字重叠,读音jian) (奸的繁体)嘦(上只下要,读音jiào )囍(两个喜字,每个喜字31口,共六十二口,读音xǐ )巭(上功下夫,读音bū)恏(上好下心,读音hào )孬(上不下好,读音nao)奣(上天下明,读音wěng)嫑(上不下要,读音biáo,意:不要 )驫(三匹马,读音piāo )嚞(三个吉,读音zhé)譶(三个言,读音tà )舙(三条舌头,读音qì )瞐(三只眼,读音mò )馫(三只香,读音xīn)灥(三条泉水,读音xún )靐(三个响雷,读音bìng)畾(三个条田,读音léi)轰(三个车,读音hōng )皛(三个白,读音xiǎo)惢(三颗心,读音suǒ )尛(三个小,读音mó)麤(三个鹿,读音cū )龘(三个龙,读音dá,意古同“龖”,龙腾飞的样子。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课件模板:攠
楷書
「摩」 說文‧手部
「攠」。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攠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攠
现代解释:
攠
基本字义
● 攠
mí
ㄇㄧˊ
◎ 钟因受撞击而发光的部位。
其它字义
● 攠
mǐ
ㄇㄧˇ
◎ 消灭:“东~乌桓”。
其它字义
● 攠
谢谢!
有似夫隧。
又【集韻】莫臥切,磨去聲。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
同摩。見摩字註。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攠
音韵方言:
攠
国际音标
mi˧˥; mi˨˩˦; mo˧˥
粤语
mei4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歌部
明母
歌部
;。
;王力系统: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攠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摩」。
部硏之訓䃺也。手部揅之訓摩也。義各有
屬。無容淆之。摩揅之功、精於䃺硏。挼
下曰。兩手相切摩也。學記曰。相觀而善
之謂摩。凡毛詩爾雅如琢如摩、周禮刮摩
字多从手。俗从石作磨。不可通。从手。
麻聲。莫鄱切。十七部。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攠
國語辭典:
攠
攠ㄇㄧˊmí
词性:名
钟受撞击之处。《周礼·冬官考工记·凫
国文·小学·训
诂·文字学
释:攠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攠
异体字:
摩。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攠
说文解字:
摩
(说文解字未收录“攠”字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之欧阳引擎创编
王力《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欧阳引擎(2021.01.01)1、直音:用一个汉字直接标注另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例如《尔雅》郭璞注:“钊音招。
”意思是说“钊”和“招”读音相同。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起来为一个字注音,有时单称反或切,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
基本原则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切字的读音。
如“毛,莫袍切。
” 3、六书:文字学术语。
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造和使用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总称六书。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作了详细的解释。
后人一般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4、《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东汉许慎著。
收字9353个,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列540部,首创部首编排法。
每字下的解释,大抵先说字义,再说形体构造及读音,依据六书解说文字。
该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5、古今字:训诂学术语。
指同表某一字义而古今用字有异的汉字。
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原先那个字的部分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如“责”和“债”、“莫”和“暮”等。
6、隶变:文字学术语。
隶书是秦汉时期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字体,它在书写笔法上将小篆圆匀的线条改成点画,实现了汉字的笔画化,在字的形态上变小篆的长圆体而为扁方体,标志着汉字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汉字的这次转变在文字学上有个专门的名称,叫“隶变”。
7、同源字:在汉字里有许多音同义近,或音近义同的字。
这类字往往是语出一源,如“广”和“旷”、“线”和“贱”、决“”和“缺”等,语义相通(或相同),声音相近,所以称之为同源字。
8、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
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
宋王子韶研究文字学,认为汉字类在左,义在右,字从某声即具某义。
如“戋,小也。
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皆以戋字为义。
释析“壄”字之讹
古文字形体作“ ( 孪”苏予簋 )“ }( 、{”襄安君纰)“ 昌 、笞” 综上所述 ,野 ” “ 字本作“ ”从“ ”从 “ , 擎 , 林 , 土” ( 值予右官鼎)“ ( 、公”左佰壶)“ ”《 、 e (古玺汇编》 “ ” 。“ , 部透 纽 ;野 ” 鱼部 喻纽 。『 根 土 已声 土” 鱼 “ , l 4 】
作 “ ”隋梁 壤 墓志 )“ ” “ ”隋曹植碑 )“ ” 携 ( ;茅 作 芋 ( ; 作 “ ”隋 主簿 张溶墓 志 )“ ”隋宫 人豆卢 氏墓 撤 ( 、桥 (
志 )“ 作“ ( ;稍” 稍”隋邓卡墓志)“ ” 憨”隋马称 口 ; 作“ ( 懋 心 墓志 )“ ”隋豆卢 寰墓 志 )“ 作“ ”唐左 光 、懋 ( ;谲” 谲 (
体作“ ( ” 克鼎) 壁” 、 ( “ 但勺) 望”啻志 圈 战国 、 ( 鼎) “ 。
汇编>22 、坚”《 > 5 )“ (包山楚简}7) 甲骨文 、 0 11,与 金 文一脉相承,或作 “ (十钟山房印举》. ) 畦”《 37、 3 “ ”《 墅 (古陶汇编》. 6 、 坚” 秦 陶 35、 里” 5 1)“ ( 5 3 )“ (睡虎地秦简文字编》4 、 (睡虎地秦简文字 《 3)“ 《 坌”
形 体 均 为从 “ ” 从 “ ,土 ” 林 , 土” “ 亦声 , 国 文 字形 体 则 叠 加 “ 声 。 矛 ” “ 二 字 古文 字形 体 相 去 甚 远 , 已有 相 混之 例 。 战 予” “ 、 予” 但 而 “ ”“ ” 字 之 今 体仅 一撇 之 差 , 易混 , 抄 古文 及 石 碑 、 志铭 、 煌俗 字 中 多有 例 证 。文 章 亦提及 “ ” 本 义 。 矛 、予 二 故 传 墓 敦 野 之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课件模板:桘
關西謂之㭙。方言。槌、宋魏陳楚江淮之 閒謂之植。自關而西謂之样。郭云。槌、 縣蠶薄柱也。度畏反。植音値。样音陽。 按㭙與植葢一字。古音同在一部也。依方 言當作關西謂之样。關東謂之㭙。容許所 據不同耳。從木。追聲。直類切。十五部。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桘
康熙字典:
桘 【辰集中】【木】 桘·康熙筆画:10 【廣韻】與槌同。
·部外筆画:6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桘
音韵方言:
桘
国际音标 tʂʰuei˧˥ 日语读音 SHI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chui2。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桘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桘
现代解释:
桘 基本字义 ●桘 chuí ㄔㄨㄟˊ
◎ 古同“槌”。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文·小学·训 诂·文字学 释:桘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桘
异体字: 槌。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桘
说文解字:
槌 (说文解字未收录“桘”字 头,请参考“槌”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關東謂之槌,關西謂之㭙。 从木追聲。直類切 『說文解字注』 (槌)關東謂之槌。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 5 万余字的古汉语中型字典 — 作为收字 1. [ 1] 》 , 《 王力古汉语字 典 更是承担着语音规范的艰巨 任务 。 而 《 王力古汉语字典 》 对“ 橑” 字所履行的正音 结果值得商榷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 ) 。 一册的 《 湘夫人 》 课文, 第 9 页注释: 橑( 屋椽 ” l ǎ o “ 《 辞海 》 第 1 橑( 又 读l 6 0 2 页: l i á o 辽, ǎ o 老) : “ 楚辞 · 九歌 · 湘 夫 人 》 桂 栋 兮 兰 橑, 辛夷 ① 屋椽 《 ” 楣兮药房 。 《 “ 王力 古 汉 语 字 典 》 第5 橑l 2 2 页: i ǎ o 庐 晧 切, “ ” 上, 晧韵, 来, 宵 部 。 一 屋 椽 。 说 文: 橑, 椽 也。 楚辞 “ 。 战国屈原九歌湘夫人: 桂栋兮兰 ~ , 辛夷楣兮葯房 ” 、 、 ) 以上便是 “ 橑” 字 三 种 读 音( 的资 l ǎ o l i á o l i ǎ o 料来源 。 明朝学者陈第在其 《 毛诗古音考 · 自序 》
— 3 9 —
方言区 闽南话 苏州话 广东话 客家话 潮州话 方言语音
3] [ l o u 2 2 3] [ l i a u 4][ 5] [ l i u l o u 3] [ l a u 2] [ l a u
五个方言区中都有明 从这个方言资 料 表 来 看, ] 橑” 字读 音, 其中带介音[ 的 只 有 两 种, 其余 确的 “ i ] 四种均不带, 且多与[ 音相近 。 l a u 四、 诗韵 从上古到近代, 每一时代都有大量诗歌韵文的 且在古代各类语音材料中, 诗文用韵 作品流传下来, 也是 又是总结某一时代 韵 部 系 统 的 重 要 方 法 之 一, 研究古音的重要 途 径 。 诗 歌 押 韵 就 是 把 韵 腹 、 韵尾 相同的字聚集在诗 歌 末 尾, 这就形成了诗歌的回环 这种美感也必须要通过同一韵的字来表现 。 之美, 综上所述,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而“ 橑” 字训 , 。 而l 作“ 椽” 义时, 字 典 中 应 正 音 为l 又 音l ǎ o i á o i ǎ o 于切无据, 实为误音 。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 语音又是其外在形式与载体, 它传承着文明与文化, 而字典的编纂起着规范约束作用, 应引起重视 。 [ 参考文献 ]
作两韵目下: “ 下平 声 · 三 “ 萧” 韵, 聊” 纽下: 落萧切。释义 1. 是: 橑, 盖骨 , 亦椽 也 。 又 力 道 切 ; “ 上 声 · 三 十 二“ 晧” 韵, 老” 纽下: 卢晧 切 。 释 2. 义是 : 橑, 屋橑檐 前 木 , 一 曰盖骨 , 一 曰栏 也 。《 说 文》 。 曰“ 椽 也” 《 广韵 》 表明 “ 橑” 字有两个正音“ 卢晧切” 和“ 落
[ ] 王力 . 王力古汉语字典[ 北京: 中华书局, 1 Z] 2 0 0 0. [ ] [ 夏征农 . 辞海( 缩印本)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Z] 2 0 0 0. [ ] 陈第 . 毛诗古音考 屈宋古音义[ 北京: 中华书局, 3 M] 2 0 0 8. [ ] 陈彭年 . 宋本广韵[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4 Z] 2 0 0 8. [ ] 王力 . 同源字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 5 Z] 1 9 8 2. [ ] 李思敬 . 音韵[ 北京: 商务印书馆, 6 M] 1 9 8 5.
[ 6]
。 由于 《 切” 说文 》 上的反切注音是宋人徐铉据 《 唐韵 》 加上去的, 而《 唐 韵》 是《 切 韵》 的 增 订 本, 产生于《 广 之前 。 那么 可 以 推 测 《 唐 韵》 时“ 橑” 字只有一音 韵》 “ ” , ] , 随着语 音 变 化 到 《 广 韵》 时增生了介音[ 故 l ǎ o i 《 广韵 》 两音并收 。 可见开口四等韵的 “ 橑” 字, 最早无 ] , “ ” 应为正统读音, 介音[ i l ǎ o l i á o为中古后起音 。 三、 方音 : 方音与古音实为 “ 流” 与“ 源” 的 关 系, 由于历史 迁徙, 霍乱战争等诸多因素, 汉民族人口进行发展分 我们的祖先把原本的共同母语带到各地, 分化成 散, 了各地的方言 。 我 们 完 全 可 以 利 用 源 流 关 系, 通过 今天现代汉语的方音来推测 “ 橑” 字在古代的音韵面 貌 。 笔者现将关于 “ 橑” 字方言读音用国际音标记录 于下, 用以印证 “ 橑” 字本无介音的结论 。
, 音近义同, 或义近音同的字, 叫做同源字 ” 换言之, 凡 是同源字都是音近或音同的 。 比如 “ 背” 与“ 负” 本是 同一时期产生的近义字, 但随着历史的语音演变, 到 了我们今天, 读起来语音并不相同, 但我们只要用古 音学的知识进行检验, 就可知道这二字在古代语音极 为相近 。 根据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曾提出的 “ 古无轻 唇音 ” 说及 “ 阴阳对转 ” 的音韵学原理, 我们可拟测出 ] , ] 。 所以我们可 这二字的古音: 负读[ 背读[ b i u k u p 以通过互为同源的两个字来校读汉字语音 。《 王力古 : 汉语字典 》 上早已注明 “ 橑” 的同源字为 “ 轑”
[ ] 5 王力先生在 《 同源字典 》 中解释 “ 凡音义皆近,
“ 中说: 盖时有古今, 地有南北, 字有更革, 音有转移, 。 可见语音是变化的, 亦事所必至 ” 所以我们要求本 、 、 溯源, 找到l 才可判 ǎ o l i á o l i ǎ o 三个音的存在依据,
[ 4] , “ 断取舍 。 据 《 宋本 广 韵 · 永 禄 本 韵 镜 》 橑” 字分
[ 3] [ 2]
, 萧切 ” 和一个又音 “ 力道切 ” 并且三音皆具有 “ 屋椽 ” 的含义 。 由 此 看 来 中 学 课 本 的 l 辞 海》 注 ǎ o音与《 又读l 理由如下: l i á o 辽, ǎ o 老音无误, “ 这以上三种音: 卢 晧 切” 的切下字“ 皓” 属一等 ; “ 开口上声字, 故切 音 为 l 落 萧 切” 的切下字“ 萧” ǎ o ; 属四等开口平声字, 故切音为l 又音 “ 力道切 ” 与 i á o “ 卢晧切 ” 是异切同音, 切下字 “ 道” 在中古属上声, 折 。而王力先生的“ ” 合今音亦读 为 l 音与以上 ǎ o l i ǎ o ” 所列任一切音都无关系, 可判定 “ 音于切无据 。 l i ǎ o 、 ) , 但“ 橑” 字出现了两个读音( 且这两个读 l ǎ o l i á o “ ” 音训 椽 时, 并不起区别语义的作用, 那么, 哪个读音 更符合“ 桂栋兮兰橑” 的语境和语音规范呢?笔者将从 “ 、 “ “ 同源字” 介音” 和“ 方言” 诗韵” 四方面作以分析。 一、 同源字 :
[ 作者简介 ] 田浩 , 陕 西宝 鸡 文理学院文学 与 新 闻 传 播 学院 , 助教, 研究方向 : 汉语语 言 文学 。
— 3 8 —
“ , 轑l 庐 晧 切, 上, 晧 韵, 来, 宵 部 。 车 篷 1. ǎ o , “ ” , 。 通 橑 屋椽 骨架 ( )集韵 , 旧 读l 郎 刀 切, 平, 豪 韵, 来, 宵 2. l ā o á o , 部 。 通 “ 捞” 捞取 。 , 集韵 郎 鸟 切 , 上, 莜 韵, 来, 宵 部。 通 3. l i ǎ o “ , 燎” 燃烧 。 [ : : “ 。 又“ 同 源字 ] 橑、 轑 。《 说 文》 橑, 椽 也” 轑, 。 房 屋 的 椽 子 同车 盖 的 骨架 是 类 似 的 东西 , 盖弓 也 ” 二字 音 同 义 近 , 实 同 一 词, 分 别 作 为 屋 椽、 盖弓的专 字, 但 又 通用 。 《 、 “ 王力古汉语字典 》 虽然承认“ 橑” 轑” 二字为 “ 同源字, 但在注释上却问题层出: 轑” 字与 “ 橑” 字所 注古音的声 、 韵、 调 皆 相 同, 其读音本来应该是一致 、 “ 的; 虽然王先生所 注 的 “ 橑” 轑” 同 为l 做到 i ǎ o 音, , 了“ 同源字音同或音 近 ” 但一个解释为“ 屋 椽” 一个 , “ 解释为 “ 燃烧 ” 语义南辕北辙, 并不相近; 轑” 当“ 屋 , 义讲, 恰是“ 庐 晧 切, 上, 晧 韵, 来, 宵 部。 椽” l ǎ o , 车篷骨架 通 “ 橑” 屋椽” 项。 若 把 以 上 三 点 共 取 “ 、 “ 交集, 我们就不难发现, 轑” 橑” 二字互为同源, 且 屋椽 ” 义项解时, 应读l 共同作 “ ǎ o音 。 二、 介音 : 、 ] 有无的区 l ǎ o l i á o 的差异除声调外还有介音[ i 。 ] 别 我们若知道了开口四等韵的介音[ i 何 时 产 生, 便可判断哪个音最接近原始音貌 。 其判断依据可由 对音材料同类推得: 所谓对音材料, 指的是用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语 音译材料推求当时汉语音韵面貌的方法 。 而且在中 已 积 攒 了 丰 富 的 材 料, 比如东汉后 外文化交流 中, 期, 佛教传入中原并迅速兴盛, 随之产生的译经事业 大力发展, 各种经典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对音材料, 这 些材料就反映了那个时期的语音面貌 。 李思敬先生就在其 《 音韵 》 一书中利用梵汉对 “ 切韵 》 之前多洪音: 音材料证明了四等韵在 《 b h a a - g 帝、 v t e ~ 婆 誐 嚩 帝/ ~ 薄 加 婆 底/ ~ 薄 加 婆 谛。 ‘ ’ 底、 谛’ 都是四等齐韵字, 用来对梵文的 ‘ 音, 可是 t e ] 。 没有[ 介 音, 这就说明了四等韵本 来 就 是 洪 音” i ] 原读洪音的字在 《 切 韵》 之后产生介音[ 的缘故是 i “ ] , 这些四等字主要 元 音 是 前 半 高 元 音 [ 这个音和 e ] 的流音来, 久而 声母拼合时会自然带出前高元音[ i ] ] ” 。而“ 流音[ 就 演 变 成 固 定 的 介 音[ 橑” 字 久之, i i 本在上古属于宵 部, 只 有 开 口 音, 随 后 到 中 古 时 期, 语音发生变化, 宵部的四等韵字变入萧韵 。 : “ 另外 《 说文解字 》 橑, 椽也 。 从木, 尞声 。 卢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