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地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特点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特点1. 有毒有害物质的定义有毒有害物质是指对人体、动物和环境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并且难以降解或排除。
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等。
2. 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途径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在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和生活排放过程中被释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
•迁移和传播:有毒有害物质通过空气、水流、食物链等途径迁移到不同的环境介质中,并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地区。
•积累和富集:有毒有害物质在环境中会逐渐积累和富集,尤其是在食物链的上层生物体中富集。
•循环影响: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引起疾病、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特点有毒有害物质循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球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传播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全球范围内循环流动。
2.生物蓄积:有些有毒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除,会逐渐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高等级的生物。
3.长期效应: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通常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后果可能无法立即察觉。
4.难以治理:由于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具有复杂性和全球性,其治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4. 防控与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措施为了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监管和法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监管和管理。
•推广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提倡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处理,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的认识和意识,促进环境保护的参与。
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
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
这里的物质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基础元素:碳、氮、硫、磷,以及以DDT为代表的,能长时间稳定存在的有毒物质;这里的生态系统也并非家门口的一个小水池,而是整个生物圈,其原因是气态循环和水体循环具有全球性。
一个例子是2008年5月,科学家曾在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内检测到了脂溶性的农药DDT,这些DDT就是通过全球性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遥远的文明社会进入企鹅体内的。
氮肥流入湖泊、河流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和蓝细菌种群大爆发,其死体分解过程中大量掠夺其他生物所需的氧造成鱼类贝类大量死亡;硫和氮一起形成酸雨。
氮污染使土壤和水体的生物多样性下降。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生态系统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并通过富集作用积累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上(最顶端的生物往往是人)。
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富集曾引起包括水俣病、痛痛病在内的多起生态公害事件。
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缩,是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
生物富集与食物链相联系,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如自然界中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但以吃草为生的兔子吃了这种草,而这种有害物质很难排出体外,便逐渐在它体内积累。
而老鹰以吃兔子为生,于是有害的化学物质便会在老鹰体内进一步积累。
这样食物链对有害的化学物质有累积和放大的效应,这是生物富集直观表达。
在生态系统中,污染物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随营养级的升高而增加,其富集系数也增大。
通过食物链使DDT浓度被放大一千万倍物富集对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就曾受到DDT生物富集的影响,1952年~1957年间,已经有鸟类爱好者观察到白头海雕的出生率在下降(参考:卡逊。
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大部分养分从土壤溶液中吸收; 菌根营养
(二)植物体内养分的分配 (三)植物养分的损失
雨水的淋失 草食动物的取食 生殖器官的消耗 凋落物损失的养分
(四)凋落物的分解
凋落物分解和养分的释放是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最重 要的一环。分解过快或过慢对森林生长都不利。 思考:热带雨林生产力高,生长快,但也最脆弱,为什么 ?
●
森林生态系统 生物地球化学
循环的效能
未经干扰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内,养分能 够有效地积累和保存。
贫养土地上森林对养分的保持能力可以补 充养分不足的问题
●
森林生态系统 生物地球化学
循环的效能
世界各地许多森林溪流水的共同特点是: 养分含量极低。
森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效能,为当前的 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
森林经营对森 林生物地球化 学循环的影响
经营措施可以有利于养分循环和增加 养分的有效性或者造成养分的损失;
“全树利用”表面上是对林地生物量 的充分利用,是一种节约的措施,然而 却造成林地养分的巨大损失,完全破坏 了森林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据研究温带森林,如按中等或较长的 轮伐期(80-120年)并采用干材采伐方 式,对林地养分的损失量不大。
●
几种主要 元素的循环
磷循环
然而,一旦江河、湖泊中磷含量提高,会 引起藻类暴长。出现“富营养化”。
●
几种主要 元素的循环
磷循环
●
几种主要 元素的循环
硫循环
硫的主要储库:硫酸盐如石膏,也有少量 存在于大气,主要是SO2和H2S。 硫的来源:沉积岩石的风化、化石燃料( 特别是煤)的燃烧、火山喷发和有机物的分 解。
●
几种主要 元素的循环
第13章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气相型
• 其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气相循环把大气和海洋 相联系,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元素或化合物可以 转化为气体形式,通过大气进行扩散,弥漫于陆 地或海洋上空,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为植物重新 利用,循环比较迅速,例如CO2、N2、O2等, 水实际上也属于这种类型。由于有巨大的大气贮 存库,故可对干扰能相当快地进行自我调节(但 大气的这种自我调节也不是无限度的)。因此, 从地球意义上看,这类循环是比较完全的循环。 值得提出的是,气相循环与全球性三个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酸雨酸雾,臭氧层破坏)密切相关。
酸雨在毁灭森林! 酸雨在毁灭森林!
Basics of nutrient cycling
11
§2 水循环
• 水的全球循环过程 • 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都离不开水循环的推 动 • 水循环是太阳能推动,在陆地、大气和海洋间循 环 • 地表总水量:1.4×109km3,海洋约占97% • 陆地:蒸发(蒸腾)71,000km3,降水111,000km3 , 径流40,000km3 • 海洋:蒸发425,000km3,降水385,000km3
贵州部分县市遭受洪涝灾害
• 洪涝灾害 致18人死亡12人 失踪 • 5月27日,安顺市部分地 区地上满是积水
• 5月27日,贵州省黔西南 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 被洪水冲毁的新屯桥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惹的祸
根源何在?
CO2排放
28
课堂讨论与练习
思考题 • 1、比较气体型和沉积型循环的各自特点。 • 2全球碳循环包括哪些重要的生物和非生物 过程?人类活动是如何引起温室效应的? • 3、论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 4、生态学中碳的失汇问题指的是什么?
•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甲烷(CH4)、氧化亚 、 氮(N2O)、六氟化碳(SF6)、氟氯碳化物 (CFCs)、 、六氟化碳 、 、 氢氟碳化物(HFCs)等 氢氟碳化物 等
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富集
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富集
各种有毒物质,如铝、铅、汞、铜等重金属以及苯酚化合物、DDT 等,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便参与物质循环。
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性质稳定、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又不易从生物体排出的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渐富集,越是处在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越高。
水俣病是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的典型例子。
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
直到1965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该市60 km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汞在水体中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水体硅藻等浮游植物食硅藻的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石斑鱼肉食性鲟鱼和鲶鱼、人或猫,鲶鱼体内含汞量达到10~20 mg/kg,最高达50~60 mg/kg,比原来含汞废水中的汞浓度高1万~10万倍,人或猫吃了鲶鱼,就会出现汞中毒。
物质循环与环境污染
物质循环与环境污染物质循环是指物质在自然界中通过生物和非生物过程不断循环利用的过程。
然而,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大量的物质排放进入环境,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物质循环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法。
物质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
在自然界中,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分解等过程进行循环。
例如,动物通过食物链从植物中摄取营养,而植物则通过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二氧化碳进行生长。
同样的循环也发生在非生物环境中,例如水循环和氮循环等。
然而,随着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化肥、农药、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被排放进入环境中,破坏了原本的循环过程,导致环境污染。
例如,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和水生生物的生存。
工业废料的排放会污染空气和水体,对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大量的生活垃圾不仅占据土地资源,还会产生臭气和有毒气体,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监管和管理。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者进行处罚,并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技术和措施。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意识的培养。
通过教育和宣传,引导公众养成环保习惯,减少浪费和污染。
同时,引导企业和个人使用环保产品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循环经济也是解决物质循环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为目标的经济模式。
通过循环利用废弃物和资源,实现资源的再生和再利用。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措施,促进企业和个人参与循环经济,创建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也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
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国际社会可以加强环境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探索合作机制和技术创新,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生态学知识点
生态学知识点1.物质循环的特点:物质不灭,循环往复;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物质循环的生物富集;生态系统对物质循环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物质循环中的生物作用。
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影响物质循环速率的因素:有机物质腐烂的速率。
人类活动影响。
元素的性质。
生物的生长速率。
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水循环。
4.碳循环:c的存在形式:co2、无机盐、有机碳。
主要循环过程:生物的同化和异化过程。
大气和海洋间的co2交换。
碳酸盐的沉淀作用。
5.温室效应: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面而导致气温上升。
温室气体:CO2\CH4\N2O\SF6\CFCs\HFCs。
温室效应影响: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全球气候常发生暴雨或干旱。
土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改变。
6.N循环:生物可利用的N的形式:NO3-\NO2-\NH4+。
N循环的主要过程: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固氮作用意义:平衡反硝化作用。
对局部缺氮环境有重要意义。
使N进入生物循环。
氨化作用:由氨化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将有机氮分解成为氨和氨化合物,氨溶水成为NH4+,为植物利用。
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氨化合物被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供植物吸收利用。
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变成氮气,回到大气库中。
7.P循环:典型的沉积循环。
P以不活跃的地壳作为主要的储存库。
v磷的循环过程岩石经土壤风化释放的磷酸盐和农田中施用的磷肥,被植物吸收进入植物体内。
沿食物链传递,并以粪便、残体或直接以枯枝落叶、秸秆归还土壤。
含磷有机化合物经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转变为可溶性的磷酸盐,可再次供给植物吸收利用,这是磷的生物小循环。
一部分磷脱离生物小循环进入地质大循环:•动植物遗体在陆地表面的磷矿化•磷受水的冲蚀进入江河,流入海洋。
8.赤潮:氮和磷的浓度大于0.2和0.02mg/L时,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性变化,促使藻类大量繁殖,在水面上聚集成大片的水华(湖泊)或赤潮(海洋)。
第十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图11-2 全球水循环 (Smith, 1974)
20
二、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包括截取、渗透、蒸 发、蒸腾和地表径流。植物在水循环中起着重 要作用,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与其 他物质不同的是进入植物体的水分,只有
1%~3%参与植物体的建造并进入食物链, 被其他营养级所利用,其余97%~99%通过叶 面蒸腾返回大气中,参与水分的再循环。例如, 生长茂盛的水稻,一天大约吸收70t/hm2的水, 这些被吸收的水分仅有5%用于维持原生质的 功能和光合作用,其余大部分成为水蒸气从气 孔排出。
33
生态系统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吸入人类喷洒 的DDT并经过食物链加以富集。一是经过植物 的茎、叶及根系进入植物体,在体内积累起 来,被食草动物吃掉再被食肉动物所摄取, 逐级浓缩;二是喷洒的DDT落入地面,经过土 壤动物,例如吃土壤中有机物碎片的蚯蚓等, 再被地上的食虫动物如小鸡所捕食,小鸡再 被鹰等食肉鸟所捕捉,逐级浓缩,这种通过 食物链加以浓缩的过程称之为富集,或生物 放大。图11-7说明了母乳中DDT和PCB(多氯 联苯)含量与三个月以上的胎儿身体中含量 的关系。
34
图11-7 母乳与未出生婴儿身体中DDT和PCB的含量
(Ahlheim,1989)单位:mg/kg
35
图11-8 从浮游生物到水鸟的食物链中DDT质量分数(×10-6)的增加
(Ahlheim,1989)
36
(二) 汞
汞是一种具有高度毒性的非生命必需元 素,汞在生物体内易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 酶类结合,因而容易引起神经错乱,如疯病、 精神呆滞、昏迷以至死亡。此外,汞和一种 与DNA一起发生作用的蛋白质形成专一性的结 合,这是汞中毒引起先天性缺陷的原因。当 汞进入生态系统中,被环境中特定的微生物 转化为汞的有机化合物,如甲基汞,它是一 种脂溶性的有机汞化物,比无机汞毒性高 50~100倍,且更易被其他生物所吸收,其毒 性也明显增加,进入人体可分布全身,尤其 进入肝、肾,最后到达脑部,且不易排泄掉。 (图11-9)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沉积型 沉积型(sedimentary type) 沉积型
许多矿物元素其贮存库在地壳里. 许多矿物元素其贮存库在地壳里. 过程:经过自然风化和人类的开采冶炼, 过程:经过自然风化和人类的开采冶炼,从陆地岩石中释放出 为植物所吸收,参与生命物质的形成,并沿食物链转移. 来,为植物所吸收,参与生命物质的形成,并沿食物链转移. 然后,由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然后,由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元素 返回环境. 返回环境. 一部分保留在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 一部分保留在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 一部分以溶液或沉积物状态随流水进入江河,汇入海洋, 一部分以溶液或沉积物状态随流水进入江河,汇入海洋,经过 沉降,淀积和成岩作用变成岩石, 沉降,淀积和成岩作用变成岩石, 当岩石被抬升并遭受风化作用时,该循环才算完成. 当岩石被抬升并遭受风化作用时,该循环才算完成.
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 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 途径
被人们直接抛弃到环境; 被人们直接抛弃到环境; 通过冶炼,加工制造, 通过冶炼,加工制造,化学品的贮存与运输进入生态 系统; 系统; 通过日常生活,农事操作等过程进入生态系统. 通过日常生活,农事操作等过程进入生态系统. 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就会沿着食物链在生 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 物体内富集浓缩 愈是上面的营养级, 富集浓缩, 物体内富集浓缩,愈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有毒 物质的残留浓度愈高. 物质的残留浓度愈高.
有毒物质的循环
某种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 某种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在一定时间内直接 有毒物质或 或间接地有害于人或生物时,就称为有毒物质 或间接地有害于人或生物时,就称为有毒物质或污 染物. 染物. 有毒物质种类主要包括: 有毒物质种类主要包括: 有机物: 酚类和有机氯农药等 农药等; 有机物:如酚类和有机氯农药等; 无机物: 重金属,氟化物,氰化物等 无机物:如重金属,氟化物,氰化物等.
生态系统生态学 重点
第四章生态系统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一个生态复合体2.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3.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是指可持续改变的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以及生态系统的改变)4.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5.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n)指自养生物即无机营养性生物所进行的有机物的生产。
在—般生态系统中,光合成生物(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所进行的有机物生产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因此,一般也多指光合成生物的有机物的生产。
6.食物链(food chains)是表示物种之间的食物组成关系,在生态学中能代表物质和能量在物种之间转移流动的情况。
7.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把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有机体的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按营养级位顺序排列并绘制成图,其形似金字塔,故称生态金字塔或生态锥体。
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环境中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最后回到环境中,各种元素运动路线所包含着的活有机体的有机阶段和由各元素基本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无生命的阶段所组成的循环运动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二、问答题1.试述生态系统的成分与结构。
生态学课件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1)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征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
1.对物质的理解 物质存在的形式:分子、原子、带电的离子或化合物 哲学范畴中的物质概念:…… 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 物质的共性: 受地心引力所吸引 转移: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 物质的三种形态:固态 - 岩石圈 - 土壤圈 物质环境:液态 - 水圈 气态 - 大气圈
能量与物质是密不可分的, 但在性质上又有存在着差异: 能量:流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食物链个营养 级向顶级单向流动,最终以热的形式而耗损,并且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只能被一定的生物体使用一次。 能量的供给者:太阳 物质:流经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总是处于周而复始 的循环中,各种物质最终经过还原者分解成可被植 物吸收的形式重返环境中进行再循环,构成“物质 流”。供给者:地球
指植物蒸腾作用和土壤蒸发的物理过程蒸发水量, 这两部分之和又叫做蒸散量。
蒸腾系数:一个生长季所吸收水分总量/形成干
物质的总量
五.人类活动与水循环 1.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所需水的类型 饮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内河航行。 请关注三峡工程! 我们未来的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工作者应该关注些什么? 2.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污染和降水:空气中细粒的增加,刺激水汽的凝 结过程,影响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降水质量。会污染 许多淡水水域。 城市化:地表硬化,渗透消失,地表径流增加。 过度利用地下水:若抽出的>注入的,引起地下水位下 降,导致城市地面沉降。 水的再分布:修筑水库、建坝修渠,把水引到缺水区。
在物质循环中,周转率越大,周转时间就越短。 如大气圈中二氧化碳的周转时间大约是一年左 右(光合作用从大气圈中移走二氧化碳); 大气圈中分子氮的周转时间则需100万年(主要 是生物的固氮作用将氮分子转化为氨态氮为生 物所利用); 大气圈中水的周转时间为10.5d,也就是说,大 气圈中的水分一年要更新大约34次。 在海洋中,硅的周转时间最短,约800a, 钠最长,约2.06亿年。
有毒有害物质的物质循环
危险物质的循环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这些污染物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和其他生物。例如,滴滴涕(DDT)是一种 POPs,它曾经被广泛用于农业以控制害虫,但现在已经被禁止使用,因为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害。
重金属循环
重金属如铅、汞和镉可以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长时间存在,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和其他生物。例如,电 池、电子废物和其他工业废物可以释放重金属到土壤中,这些重金属可以被植物吸收并传递给吃这些植物的动 物和人。
处置填埋
对于不能回收利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应选择安全的处置方式,如安全填埋等,避 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03
物质循环的种类及案例
有机物质的循环
01
生物降解
有机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物质,这些简单物质再次被合成
有机物质。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
,动物通过食物获取这些有机物质并利用它们。
废弃环节
废弃物产生
消费者使用完有毒有害物质后,可能将其废弃。这些废弃物中可能含有大量 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废电池、废灯管等。
废弃物处理
废弃的有毒有害物质需要得到妥善处理,如回收、再利用或安全填埋等。如 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处理环节
回收利用
对于可回收利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应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实现资源化再利 用,减少环境污染。
特点
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这些物质可以在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之间进行长距离 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物质循环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
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过程有助于我们制定更加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以减少这 些物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有毒有害物质的物质循环
有毒有害物质的物质循环xx年xx月xx日•有毒有害物质的基本概念与特性•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与过程•有毒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循环过程与影响•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控与治理目•案例分析录01有毒有害物质的基本概念与特性有毒有害物质是指存在于环境中,可对人类和生物的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化学物质。
定义根据化学性质和危害程度,有毒有害物质可分为无机有毒有害物质和有机有毒有害物质。
分类有毒有害物质的定义与分类1 2 3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和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是主要来源之一,如化工、石油、冶炼等行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
工业生产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管理不善,也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农业投入品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塑料、电池、废旧电子产品等。
生活垃圾03对环境的危害有毒有害物质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对环境造成持续性的污染和危害。
0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毒有害物质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
02对生物的危害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并在生物体内积累,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02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与过程物质循环指自然界中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中交换、转化和循环的过程。
物质循环分类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和过程,可分为全球性循环和局地性循环两种类型。
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水循环指水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的循环交换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等环节。
碳循环指碳元素在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之间的循环交换过程,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和化石燃料的燃烧等环节实现。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工业生产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氯和有机磷等,导致这些物质进入水圈和土壤圈,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这些物质进入水圈和土壤圈,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食品安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全球水循环
水循环是太阳能推动,在陆地、大气和海洋间循环
地表总水量:1.4×109km3,海洋约占97%
水的循环:
– 陆地:蒸发 (蒸腾 )71,000km3 ,降水 111,000km3 ,径流
40,000km3 – 海洋:蒸发425,000km3,降水385,000km3 – 淡水中:两极冰盖29 000 km3、地下水8 000 km3、湖泊 河流100 km3、土壤水分100 km3、大气中水13 km3、生
大气 陆地有机质 活有机体 死有机体 非有机氮(陆地) 地壳 3,800,000 772 12 760 140 14,000,000 海洋水中 20,000 海洋有机体 901 活有机体 1 死有机体 900 非有机体氮(海洋) 100 沉积物 4,000,000
无机氮总量 = 1,673 有机氮总量 = 21,820,240
蓝藻
浅层死有机物 陆地陆地 丢失于深 层沉积中 溶解死 有机物 海洋
死有机体 河流带走
固 氮 作 用
类型
– 闪电、宇宙射线、火山爆发等高能固氮
– 工业固氮:400摄氏度,200大气压下
– 生物固氮:固氮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 和蓝藻等自养和异养微生物
意义
– 平衡反硝化作用 – 对局域缺氮环境有重要意义
物体中水1 km3
The Hydrologic Cycle
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
降雨 截留
蒸腾
消费者
穿透雨
土壤吸收
地表 径流 地面蒸发 地下径流
渗透
水循环(aquatic cycle)
水循环的意义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
环境工程原理13. 物质循环与地球生物化学过程
13.2.4 全球的水资源危机
虽然地球上的水数量大,分布广,但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绝大部分淡水是 冰川,80%在南极,10%在格陵兰,水量相当于全球河流年径流量的900倍,剩下的 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只为总量的0.5%左右。全球淡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也是极不 均匀的,海洋性气候和季风气候区水资源较为丰富,而远离海洋的大陆性气候的干旱 或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异常缺乏,全世界约55%的耕地分布于干旱地区。
李永峰 教授
1.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与有关概念 2.水循环 3.气体型循环 4.沉积型循环
5.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
13.1 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与有关概念
13.1.1 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运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可以用库(pool)和流通(flow)两个概念来加以概括。
① 半纤维素的分解过程
聚糖酶
好氧分解
经 EMP 途径
TCA
半纤维素 H2O
单糖+糖醛酸
各种发酵产物 厌氧分解
ATP CO2+H2O
② 分解半纤维素的微生物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大多数能分解半纤维素。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节细菌及放线菌 都能分解半纤维素。霉菌有根霉、曲霉、小克银汉霉、青霉及镰刀霉。
13.3.1.4 果胶质的转化
① 蛋白质的氨化作用 a. 蛋白质的水解
兼性厌氧 的无芽孢杆菌
荧光假单胞菌粘质赛氏杆菌和普通变 形杆菌是不生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兼性厌氧,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 能进行氨化作用。
生态名词解释
生物圈: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为生物圈,由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组成。
生物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生态学: 研究生物与其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现代生态学:环境: 指某一特定生物或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环境:生境: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在其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具体地段上各种具体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
环境因子:指生物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 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限制因子: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任何一种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生态因子就是所谓的限制因子。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相对于需求处在最小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Shelford耐受性定律: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丌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丌能生存。
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
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形态适应,这种适应称为阿伦规律。
生态幅:每种生物对每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指示生物:生物在不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每个种都留下了深刻的环境烙印,因此常用生物作为指示者,反映环境的某些特征。
阳生植物:在强光照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
如松、杉、柳、桦、槐等。
阴生植物:在弱光照下比在强光照下生长良好的植物。
如云杉、冷杉、细辛等。
湿生植物:在潮湿环境中生长,不能忍受较长时间的水分不足,即为抗旱能力最弱的陆生植物。
中生植物:适合生长在水湿条件适中的环境,形态结构及适应性介于湿生植物与旱生植物之间,种类最多、分布最光和数量最大的陆生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有毒有害物质循环地球环境主要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
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环境系统,每个圈层都离不开太阳所提供的能量,这几个圈层密切联系,相互作用,不停的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维持着动态的自然平衡,使地球及其生物得以生存、繁衍和发展。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运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可以用库和流通两个概念来加以概括。
[1]其中,库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的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合物所构成的。
对于某一种元素而言,存在一个或多个主要的蓄库。
在库里,该元素的数量远远超过正常结合在生命系统中的数量,并且通常只能缓慢地将该元素从蓄库中放出。
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实际上是在库与库之间彼此流通的。
在单位时间或单位体积的转移量就称为流通量。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个是水循环。
在生态系统中,水是以液态、固态、气态这3种形式存在的。
海洋、湖泊表面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凝结又成为降雨。
这些降雨一部分直接又落回江河湖海,而另一部分则落到陆地。
落到陆地的这部分降雨,一些被植物吸收,另一些则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地下水最终又缓慢流入海洋。
而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后,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子送回大气中。
动物则直接饮用河流、湖泊中的水,并从食物(植物或动物)中取得一部分水,最后通过分泌、排泄等活动把水分还回给环境。
这就是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的大致过程。
第二个是气体型循环。
气体型循环主要有碳元素的循环、氮元素的循环和氧元素的循环。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碳元素的循环。
呼吸的重点是吸入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气体,而植物除了呼吸以外,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气体,而“呼出”氧气。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吸入”后变为糖类,大部分用于植物生长,而少部分通过细胞呼吸被送还给大气。
动物们则是通过食物链摄食碳元素,其中也有一小部分用于呼吸,大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
最后那些没有被捕食的动植物死掉后,尸体被分解者(如真菌)分解,将当初用于自身生长的碳元素也全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放还给大气。
以上就是碳循环的主要途径。
第三个是沉积型循环。
磷循环、硫循环,及钙、钾、钠、镁的循环都为沉积型循环。
下面以磷循环为例,介绍一下沉积型循环。
沉积岩中的磷酸盐因风化、侵蚀等作用而溶于水中,进入土壤或海洋。
植物可以从土壤中直接吸收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自身的一些物质,然后再通过食物链将磷传递给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最后这些动物的尸体被分解者分解,磷又重新回到环境中,“等待”再次被植物吸收。
以上是磷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情况。
以上我们提到,岩石风化后,一部分磷酸盐进入土壤,而另一部分磷酸盐则进入海洋。
进入海洋生态系统的磷酸盐也相继被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吸收。
但这些动植物死后,尸体沉入海底,只有小部分可被分解继而“等待”植物的再次吸收,而大部分尸体还未来得及被分解就被淤泥与海沙所覆盖,最终在海底长期积存下来,于是这部分磷就暂时脱离了循环,磷循环也因而被称为不完全循环。
直至下次海平面的变迁,这部分磷才能“重见天日”。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态群落和无机坏境中循环。
这里面的物质包括组成生物体内的重要基础元素:碳、氮、硫、磷,以及以DDT为代表的能长期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其循环是整个地球环境的循环,因为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发生在各个圈层。
在南极上方发现的臭氧层空洞便可证明。
有毒有害物质具体指的是:因生产的需要需在生产过程中,或清洁、消毒、设施运作、害虫防治、化验过程中需使用到的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机器润滑油、化学试剂等化学品物质,这里面有重金属物质,放射性元素物质,以及各种PTS、POPs等。
这些物质特点是,对于生物体危害较大,能够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难以被分解,容易富集在生物体内。
研究生态系统的有毒有害物质循环对于人类健康以及全生态系统环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是如何在环境中迁移的呢?一、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
1风力扩散:由外摩擦力介入而产生的风因流经起伏不平的地形而具有湍流性质,使得由风力携带的污染物在较小范围内向各个方向扩散。
风力越大,污染物沿下风向扩散的越快。
2气流扩散:稳定大气不产生气流,而大气稳定度越差,气流越剧烈,污染物在纵向的扩散越快。
3干沉降:大气污染物通过重力沉降或被地面建筑物、树木等阻留从而沉积在地面的过程,或者进入人或其他动物呼吸道(器官)并积留的过程。
4湿沉降:大气中所含污染物气体或微粒物质随降水过程(雨水、雪等)降落并积留在地表的过程。
[2]一旦这些物质在大气中扩散迁移,大气污染便由此产生。
大气是自然环境四大组成要素之一,也是一切生命体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之一。
大气及其质量优劣,对生物和人群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其正常本底值且持续的时间足都对人体、生物及材料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危害,这是的大气状况就称之为大气污染。
大气的天然污染源主要有: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风尘、沼泽释放温室气体、海洋飞沫。
大气的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四类:工业企业排放源、家庭炉灶与取暖设备排放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进入到大气的污染物会转化成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中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或者在太阳辐射参与下所进行的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与一次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化学组分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二次污染物颗粒小,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污染物的转化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其存在形态或转变为不同物质的过程。
广义上讲,污染物的转化可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化学转化。
1物理转化:包括污染物的相变、凝聚及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等。
2化学转化:主要包括光化学转化、氧化-还原和络合水解等作用,通过化学转化,往往发生了原有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3生物化学转化:是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吸收和代谢作用而发生的变化,主要是指生物降解。
污染物的转化与迁移不同,后者只是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
不过,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往往是伴随进行的,例如酸沉降,既涉及酸性气体(如SO2和NO2)的氧化反应,又涉及其转化产物的迁移过程。
[2]二、污染物在水中的迁移1水流推移作用: 污染物在水流作用下发生的迁移运动。
2分散作用:包括:①分子扩散:由污染物分子的随机运动引起的。
②湍流扩散:湍流流场中,污染物质点之间及污染物质点与水分子之间由于各自的不规则运动而发生相互碰撞、混合。
③弥散:是由于水体横断面上的实际流速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3重力沉降:吸附于水体颗粒物上的污染物可以发生物理性重力沉降或胶体颗粒沉降。
4吸附和分配:天然水体是一个巨大的分散体系,其中的分散物质包括各种溶解态的离子和分子、胶体粒子、悬浮粒子以及较大的粗粒子等。
这些粒子可以吸附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质,明显影响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状态和迁移转化规律。
5挥发:水体中污染物向大气迁移的重要过程,是在水-空气界面进行的物理迁移过程。
[2]污染物投入水体后,使水环境受到污染。
污水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
通过水体自净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正常水体中的生物群落和其他组成表现为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使其中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也可以通过一段时间来调整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保证了水体的正常生物循环。
微生物分解这其实也算是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和转化了。
在污水处理方面,微生物处理法一直是主流方法,俗称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1912年由英国的克拉克和盖奇发现,活性污泥可分为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活性污泥。
通过微生物生物吸附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和絮凝作用以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
溶解氧是水体自净中主要的生态元素之一。
因为微生物在处理污染物时需要消耗氧气,并且水体中其他动物如鱼类的生存也需要充足的氧气。
一旦溶解氧不足,就会造成鱼类死亡,而尸体的堆积则会滋生大量厌氧菌使尸体腐烂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水体富营养化也是严重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一类污染。
它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废水排放不达标而排进水体以及农业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化肥流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生活污水和化肥、食品等工业的废水以及农田排水都含有大量的氮、磷及其他无机盐类。
天然水体接纳这些废水后,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而其他藻类的种类则逐渐减少。
水体中的藻类本来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蓝藻的大量出现是富营养化的征兆,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最后变为以蓝藻为主。
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
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从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
因此,富营养化了的水体,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状态。
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
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
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对于河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各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对其进行预防、控制和修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在主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底泥疏浚、引水冲洗、机械曝气等,一方面工程量巨大、运行成本高,另一方面对污染严重的河湖进行底泥疏浚,易导致底层的沉积物发生悬浮和扩散,促进了沉积物中的氮、磷营养盐及其所吸附的金属离子的释放,从而使水体环境面临受沉积物中释放的重金属离子及氮、磷营养盐二次污染的风险;化学方法有投加混凝剂和除藻剂等,虽然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着治理不彻底、成本高的问题,特别是会产生二次污染,引发新的生态问题;现流行的生物和生态修复,通过微生物降解和水生植物的吸收、转移或生态浮床、滤床的过滤、吸附等措施来消减水体中的氨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