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 长沙》 (1)

合集下载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课题《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熟读并背诵本首词,疏通音、形、义方面的问题,掌握整首词的主要内容;(2)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与创造:通过诵读法,体会这首词在炼字选词方面的精妙之处;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3)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感受词中蕴含的澎湃的青春激情,感受词中所蕴含的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在阅读的过程中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感受词中蕴含的澎湃的青春激情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法,体会这首词在炼字选词方面的精妙之处;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启发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毛泽东亲笔书写的《沁园春·长沙》初步感知整首词的豪放风格。

师:咱们都说“字如其人”,老师在黑板上给大家展示的就是毛主席亲笔书写的《沁园春·长沙》。

大家看到这一幅书法作品能够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吗?明确:具有一种动态美、阳刚气,如长枪大戟,笔力雄浑,尽显排山倒海之势。

师:欣赏了毛主席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领袖,毛主席的确有与他的书法一样的不凡的气魄。

那么现在咱们正式进入文章来看一看毛主席的词是否也有这样一种不凡的气魄呢?(2)解题:题目《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而“长沙"可以看作是整首词的内容,即该词写的是“长沙生活”(3)文本细读:问题:从前两句大家能够得到什么信息?明确:时间,秋;地点,橘子洲头;事件,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北去的湘江水。

引导:是怎么样的秋呢?词人又是怎样立的呢?明确:寒冷的秋天;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

引导:如果只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这几句,不看后面的内容,按照词人的一般创作思路,大家觉得后面是写乐景还是悲景;是抒发昂扬乐观之情还是孤独悲凉之情呢?明确:按照一般规律,“自古逢秋悲寂寥”,在寒冷萧瑟的秋天,独自一人站立在橘子洲头一定会感觉到一种孤独、寂寞与伤感之情。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品意象,感豪情,立壮志—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积累词语,品味关键词语。

通过品读鉴赏,找出意象并分析写景角度,体会诗歌壮阔深沉的意境。

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词作中的乐观态度和对革命青年的期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感悟作者的博大情怀。

学习通过知人论世领悟诗歌主题情感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说起毛泽东,我们会想起初中我们学过的《沁园春·雪》。

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我们领略了壮美雪景,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我们感受到了王者霸气。

但其实早在1925年,年轻的毛泽东就已经初露锋芒,一腔报国热情雄心壮志让反对派胆寒。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长沙》二、解题入文阅读诗题我们会发现《沁园春·雪》与《沁园春·长沙》这首词都属于同一个词牌,这个词牌有什么特点?毛泽东在长沙又有怎样特别的经历呢?1.沁园春(1)文体介绍沁园春,词牌名。

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代表作有毛泽东《沁园春·雪》等(2)词牌特点上阕后九句与下阕后九句字数与平仄相同。

此调一般都用较多的对仗。

上片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下片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可以对仗或对偶。

句式以4字句为主,全词共有15个4字句。

除八字句中三字逗引领的五字句外,其他的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一下四句法。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本词两遍,感受沁园春词牌的格律特点(3)词牌声情及适合的写作题材《沁园春》这一词牌在句式上多用四字短句,并且要求对仗,在音律上显得抑扬顿挫、跌宕起伏、铿锵有力,有简练畅快之美!因此很少抒写缠绵、婉约之情,而更多的宜抒壮阔豪迈情感,体现雅驯典重、旷达疏放、豪迈雄壮之风格!苏辛一派最喜用之。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教案【教材定位】《沁园春·长沙》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与高一新生刚刚进入高中生活,开始高中学习的时间节点密切相连,与高中生正值美好青春年华的时间段紧密相连。

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紧扣“青春"的主题,将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情,带入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中,号召生命的崭新活力。

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抒发了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了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注意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

【素养目标】1.明确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这首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从写景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把握词作在意象选择上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诵读——美读——成诵2.点拨法:抓关键词语,点拨学生理清脉络,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这样评价毛泽东的作品:他(毛泽东)的作品,给传统的诗词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博大渊深的胸怀,厚实的文学修养,高超的表现艺术。

他还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的确如此,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 《沁园春 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1 《沁园春 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1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青春的理想与担当——《沁园春·长沙》统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在理清思路、品味语言、初步把握情感的基础上准确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有人想改变世界,有人只要小确幸。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无悔于青春?让我们到《沁园春·长沙》中去找寻答案。

一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重音。

二读:感受乐观豪迈、开阔大气的风格。

情境任务有一位日本汉学家说毛泽东所写的几首词,他认为还是《沁园春˙长沙》最佳。

假如你是这位汉学家,记者问为什么,你会怎么回答?或者你认为汉学家会怎么回答?(建议和《沁园春˙雪》)比较,并写一篇小论文)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沁园春˙长沙》,分析“《沁园春˙长沙》最佳"“最佳”在何处。

三读:理清思路以词人的活动(动作)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上片(何时何地何景):立看(写景)怅问;下片(何人何事何情):携忆(抒情)记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四读:品味语言,把握情感(一)上片前三句——独立寒秋图1.翻译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

2.调整成正常语序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3.为何以“独"起笔?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

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诗人“独立",表现出爱秋而不畏寒的卓然而立的形象和中流砥柱的气概。

(中流砥柱,也说砥柱中流。

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

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中流:河流中间。

砥柱:三门峡东的一个石岛,屹立于黄河的激流中)(二)上片中间七句——湘江秋景图1.情境任务:如果有一位导演要去长沙拍摄和这首词比较吻合的景物,你会给他什么建议?为什么?(小组讨论)提示:环境描写的常用手法①修辞手法。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一,具体内容为《沁园春·长沙》。

该诗歌为毛泽东所作,通过对长沙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歌意境,分析艺术手法,品味精彩词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沁园春·长沙》的背景,了解作者毛泽东及其创作特点;2. 通过对诗歌的阅读与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3. 掌握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如拟人、对仗等,并能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及作用,如拟人、对仗等。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背景,把握诗歌的意境,品味精彩词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长沙的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长沙的向往之情,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背景介绍:介绍作者毛泽东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 诗歌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意境、结构、艺术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5. 例题讲解:结合诗歌内容,讲解拟人、对仗等艺术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其他精彩词句。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沁园春·长沙》2. 作者:毛泽东3. 艺术手法:拟人、对仗4. 重点词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沁园春·长沙》中的艺术手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300字的鉴赏文章。

2. 答案示例:通过对诗歌中拟人、对仗等艺术手法的分析,阐述其在诗歌中的作用,以及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较为深入,但对艺术手法的掌握程度不一,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歌作品,如《七律·长征》、《沁园春·雪》等,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感受意境,体悟情感。

2.通过品词读句掌握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3.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家国情怀,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品味语言,感受意境,体悟感情。

2. 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通过品词读句掌握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2. 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两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素裹红妆,指点江山,文字激扬,他就是今朝之风流人物,伟人——毛泽东。

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跟着毛泽东这首《沁园春·长沙》,一起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诗人崇高的心灵,感受领袖宽广的胸襟。

二、教学过程:(一)朗读——赏音律之妙录音范读——注意标识朗读时的轻重缓急诗歌正是由于它特有的音律、节奏,所以自古到今,才能被编为歌曲演唱。

首先让我们进入自由朗读环节。

自主学习步骤与要求有以下三点,首先请同学和录音一起朗读,感受音律之妙。

注意标识、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注意从语气的轻重,声音的高低,语速的缓急,感情是否充沛这四个方面来标识。

(二)诵读——赏画面之美朗读之后,我们感受到了词的音律之妙。

词的上阕重写眼前之景,下阕侧重追忆往事,表现作者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

结合全词,再次诵读,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用四字短语概括。

明确: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清代文人沈德潜曾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如果说文学是语言艺术,那么诗歌便是语言艺术中的极品。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 长沙》教案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  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及作业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中的意象,感悟诗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的革命气概和博大胸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钟的意象。

2.把握诗歌钟炼字的妙处。

三、教学难点1.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领会诗人的革命豪情。

四、教学方法:教授法五、教学课时:3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作者及背景简介第二课时诗歌上片的赏析第三课时诗歌下片的赏析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检查作业。

2.朗读上片,思考后回答问题。

(1)诗歌的前三句交代了了什么?明确:前三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2)上节课说了,朗读时读“看”要稍作停顿,并且要读得响亮,为什么?诗人“看”到了什么?明确:“看”字是上片的领字,统领上片的内容,诗人看到了“层林”“江水”“飞鹰”“游鱼”等景物。

(3)上片的描写角度有何特点?明确:描写角度:由远及近、由上到下、动静结合、比喻拟人兼顾(4)你认为上片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明确:形容词:“万”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红之广“漫”写出了水溢满之状“透”写出了水之清澈见底动词:“染”活画出山林色彩明丽,仿佛人工染成一般“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击”准确表现出鹰姿矫健的样子“翔”精当描绘出游鱼欢快自由自在的样子3.再次朗读上片,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1)诗人为何而“怅”?明确:诗人为当时风雨飘摇祖国而忧心,为当时的政治形势而惆怅,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谁主沉浮”是什么意思?明确:“谁主沉浮”意思是国家命运由谁主宰的意思,表现出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用于思考敢于探索新道路的精神。

4.学生试背上片,教师小结上片上片由“独”字点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环境;由“看”字统领上片写景内容,运用了动静结合等手法多角度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怅”字发议论景中寓情,抒发了诗人心怀祖国命运的思想感情。

5.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2)预习下片《沁园春长沙》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A.百舸(gě)橘(jú)子洲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ēng róng)携(xié)遏(è)制C.漫江(满)寥(liáo)廊挥斥(斥责)D.惆怅(chàng)稠(chóu)密辟谣(pì yáo)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现代诗歌欣赏》,详细内容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这首诗描绘了长沙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感慨,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人的情感,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沁园春·长沙》的字词、句式及诗歌结构,了解毛泽东的诗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朗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理解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诗歌中意象、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沙的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长沙的向往,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诗歌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毛泽东及《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 诗歌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字词、句式,讲解诗歌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5. 情感分析: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提炼出诗人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关切,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中描绘的美景的感受。

7.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沁园春·长沙》的鉴赏题,讲解解题思路。

8.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类似的鉴赏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沁园春·长沙》2. 诗歌结构:上片、下片3. 诗歌背景:毛泽东、长沙4. 情感主题:国家命运、民族前途5. 重点词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沁园春·长沙》的意象、情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感受。

统编版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背诵,欣赏美,感受伟人襟怀。

2.在学习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3.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训练形象思维、辩证思维。

二、教学重点在诵读中欣赏美,感受伟人襟怀。

三、教学难点在学习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训练形象思维、辩证思维。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诗人写秋是伤悲的:“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宋玉,“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杜甫,“断肠人在天涯"的马致远......似乎秋天在诗词中就是悲伤的。

同学们,有没有一首诗词能让我们看到一个生机勃勃的秋天呢?——有。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板书标题、作者)二、创作背景本词写于1925年,当时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但反动势力为维护其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

谁将成为主宰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力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一年的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8月从韶山到长沙,9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

他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写下本词。

三、声临其境学习鉴赏诗词,诵读是重要的环节,通过诵读感知诗人所描摹的一幅幅意境优美的画面,领悟诗人饱满的情思。

下面我们观看朗诵视频。

1.学生观看朗诵视频。

2.学生自读。

3.学生范读。

诵读是应该注意一下几点:一是注意声音的大小、高低,二是注意语速的快慢,三是注意诗歌的停顿,四是领会作者的感情,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诵读时要有起伏。

备注:由学生进行评价优点不足,在订正中明确诗人情感,初步感受伟人襟怀。

4.学生再读(自读)5.学生齐读四、赏画品诗诗人为我们描绘了“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等四幅图画,你最欣赏哪一幅?请结合相关诗句来说明理由。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设计思路:这则《沁园春·长沙》课例以“青春的价值"为主题,导入环节通过单元导语引出主题,巧妙地设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接着,通过大声诵读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独立者”形象,为后续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青春精神,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还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词中所蕴含的豪情壮志和青春理想。

特别是对于“竞"和“独立”两个词眼的挖掘,更是将作者的个性情感和青春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毛泽东在1924年、1925年的形象和心理状态,以及他当时的政治处境,巧妙地揭示出“独立"背后的深层含义。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更让他们对“独立”二字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接着,教师通过对比两种面对孤独的态度,进一步强化了“独立"的价值。

一种是被孤独所征服,一种是在孤独中站立并获得新生。

这种对比不仅让学生看到了不同的人生观,更激发了他们对“独立”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在评析词中的意象和词句时,教师再次强调了“独立者"的理想。

通过“竞自由”、“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词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独立者"对于自由、对于青春理想的执着追求。

同时,通过引入李大钊的《青春》,教师更是将“独立者”的青春理想提升到了一个更为宏大的层面,即构建“青春中国”,追寻自由精神。

最后,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既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独立”这一主题。

这种设计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更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铭记“独立"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通过对《沁园春·长沙》中的意象的学习,掌握意象的概念。

2.通过对这首词的诵读,体会“独立者”形象的价值与意义。

1《沁园春 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 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林映长沙少年恰风流——《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沁园春长沙》是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一首词作,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人文主题指向“青春的价值”。

学习时,要反复诵读,仔细揣摩,体会这首词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方法,要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学习过《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卜算子·咏梅》《采桑子·重阳》《沁园春·雪》等毛泽东的诗作,对其作为诗人的胸襟和气度有所了解,对毛泽东本人经历比较了解。

初中有初步接触“意象"这一概念,但“意象”的概念把握不够。

(三)学习目标1.因声求气,反复诵读,涵咏诗歌,学习语言表现力。

2.含英咀华,举象造境,缘景明情,提升形象思维能力。

3.知人论世,理解伟人,感悟抱负,点燃澎湃青春激情。

(四)学习情境--学科情境古来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临远目,凭高览胜,必生万端感慨: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显示出英雄气概;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叹时运不济;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感叹宇宙之辽阔,人生之苦短。

日月的变迁,家园的忧患,人生的苦辛一起涌上心头,奔赴笔端,成就了百篇光辉的诗章。

今天,让我们朗读毛泽东名篇《沁园春·长沙》,在心悟口诵中回望过去,缅怀伟人,展望未来。

具体学习任务及活动:任务一因声求气,批文入长沙活动1 个性朗读,整体感知,听“心之所鸣”活动2 炼字赏词,知人论世,明“身之所容"任务二含英咀华,秋意染长沙活动3 品味意象,体悟诗境,赏“目之所瞩”活动4 互文升华,沐浴豪情,从“意之所游"任务一因声求气披文入长沙活动1 个性朗读,整体感知,听“心之所鸣”:学生在个性朗读和互评的基础上(生1读,生2读,生3评价),把握诗歌情感主调,划分诗歌层次,通过寻找关键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设计】《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1. 通过品读,引导学生从意象、语言等角度体会诗人的博大胸怀。

2. 通过鉴赏形象,体会诗人积极昂扬的情感态度,引发对青春价值的思考。

教学重点:学会从语言、形象等不同角度鉴赏诗歌。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引发对青春价值的思考。

教学过程导入毛泽东16岁时写下这样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书写了一代伟人人生启航之际的青春豪情,也纵贯了伟人一生的信念追求。

《沁园春·长沙》也是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领略伟人别样的青春年华。

学习任务一:诵读吟咏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自由朗读这首词,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2.通过我们的朗读,已初步感受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感基调,请同学们融入情感朗诵这首词。

那么我们在朗读过程中的感情把握是否准确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内容,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教师过渡: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叙事。

2.请学生们概括全词描述了哪几幅图画?分别找到统领上下阕的关键字词(诗眼)。

解析:上阕中描写了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欣赏湘江美景的画面,上阕写了两幅图景: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这样的美景都是作者眼中之景,所以“看”统领了上阕的内容,是上阕的关键词。

下阕叙述了往昔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和到中流击水的情景,所以写了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这些事情都是作者的回忆,所以下阕的关键词是“忆"。

教师小结过渡:这首词描写了湘江的风光景物、塑造了诗人个像、同学群像。

我们一起先来析湘江之意象,赏湘江之奇景,感受诗人别样的青春情怀。

学习任务二:分析意象体会豪情在诗歌中作者会选取很多的客观物象,这些客观物象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后,称为意象。

意乃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乃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沁园春-长沙 》 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沁园春-长沙 》 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

1.《沁园春?长沙》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诗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学习重点:通过总结诗歌中所用意象的特点,体会作者的青春豪气。

学习难点:把握诗歌意象的特点,并学以致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青春是什么?青春是20岁的岳飞用青春的姿态书写下的“精忠报国”的誓言,是22岁的鲁迅以青春的气概发出的“我以我雪荐轩辕”的呐喊,是14岁的少年周恩来以青春的意气立下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愿。

青春如花,蓬勃绚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长沙》来感悟青春毛泽东的青春之气。

“激昂青春当拿云”首先我们来看学习目标。

二、配乐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齐读,老师泛读,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初步感知作者笔下的豪迈秋景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重点字词:百舸争流怅寥廓峥嵘岁月浪遏飞舟三、请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

上阕:立、看、怅、问下阕:忆、记总结: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重点赏析上阕。

1.赏析开篇“独”字。

独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仁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不畏艰险、坚贞不屈的傲气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旷世孤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与世无争、高傲绝俗的孤僻清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与自我、宇宙对视的孤独与前途、命运思量的怅惘2.什么是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象,指所描写的事物或景物。

(藤、树、鸦)意,表示情感或情绪。

(枯、老、昏)被主观情感浇筑的景物,我们叫它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雨铃霖》“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请找出上片中由“看”字领起的意象。

万山红遍层林浸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生命力。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 长沙》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 长沙》

课后作业
• 鹰击(飞)长空 鱼翔(游)浅底
• 能否用“飞”来替换“击”,能否用“游” 来替换“翔”,请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
明确:“击”写出雄鹰展翅奋飞,
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的特点。
“翔”写出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 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的特点。
景物的描写顺序和描写手法
万山红遍,
山上 层林尽染; 静 景
远眺
漫江碧透, 江中 百舸争流。
动 天空 鹰击长空, 景
近观
对 比

仰视 明
水底 鱼翔浅底,
俯视
万类霜天竞自由。
手法
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俯仰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 手法)
这些景物营造出怎样的氛围?
• 这些景物营造出生机勃勃、 绚丽多彩的氛围。 (意境,用形容词)
请找找本诗中的意象 (景)
万 山 红遍

层 林 尽染

漫 江 碧透


百 舸 争流

鹰 击长空
鱼 翔浅底
描绘画面
•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 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 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 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 在的生活。
• 在景物的描写上运用了什么 手法?
追寻伟人足迹 立志成才报国
沁 园 春 ·长 沙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毛泽东诗
词的风格。
2.分析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
并掌握描写景物的手法。 3.反复诵读,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 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朗读指导
三读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导入(1)2021年的高分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

在这部剧中,青年毛泽东的第一次登场,在第三集的15分14秒,在这2分26秒的44个镜头里,每一个镜头都饱含深意。

我们先通过这一组镜头,走近毛泽东,走近长沙。

(2)问题:你看到了什么?(3)镜头解读:青年毛泽东的出场戏,里边的细节极其考究,用了几个镜头,就将当时中国的各个阶级的现状给表现了出来。

湖南长沙的街头,大雨倾盆,一个乞丐匍匐在街上吃着别人的饭渣,这表现了无产阶级生存的艰难。

一个人牵着一只牛匆匆走过,牛性格温顺敦厚,就像中国农民阶级一样,可是只能是被牵着鼻子走。

此时,在一个穿着雨衣的人的呼喊下,一列骑着马的军阀士兵呼啸而过,根本不顾及行人,并把一个鱼贩子的车给掀翻在地,这直接表达了军阀鱼肉百姓的现状。

鱼贩子可以理解为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有一定的财产,但是军阀想拿走便可以随时拿走。

此种情形都被在淋不到雨的阁楼上的两位小姐尽收眼底,这两个小姐则代表了当时的有产阶级,既没有同情,也没有反抗,只是一个看客。

此时此刻,在长沙街头,毛泽东踏水而来,闻一多曾著有进步诗歌《死水》,这个画面暗示了毛泽东就是那个踏破死水的人,踏破死水的法宝就是他怀中的《青年杂志》。

接着一个对比特别鲜明的场面就出现了,一边是穷苦人家在街头卖孩子,另一边是一个富家小少爷坐在汽车里吃的三明治,淡然的看着这一切,直接点明了当时中国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

盲人走路,这个则是说明了当时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是却看不到正确的路在哪里。

在透明玻璃缸中游泳的金鱼则寓意着思想的禁锢。

这是一群在街上行走的鸭子,有个歇后语叫鸭子走路,左右摇摆。

这也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毕竟推翻清政府后,就经历过两次复辟帝制。

这一段的最后,毛泽东怀揣《青年杂志》踏水而去,意境深远。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 《沁园春-长沙》一等奖创新教案_1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 《沁园春-长沙》一等奖创新教案_1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一等奖创新教案《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反复诵读,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诗歌语言。

了解意象,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进行诗歌鉴赏。

3. 感悟诗人博大胸怀,体会学习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借景抒情的特点2.掌握诗词规律,培养鉴赏新诗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初中时,我们曾学习过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雪》,大家还记得吗?我们来齐背一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人写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王者霸气,这时江山已定。

其实早在1925年,年轻的诗人就已经初露锋芒,显示出“王者”的大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师:首先,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 反复诵读,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诗歌语言。

2. 了解意象,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进行诗歌鉴赏。

3. 感悟诗人博大胸怀,体会学习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师:提起一首诗或一首词,对其进行鉴赏,也就是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体会它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诗言志”。

那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怎样的一种志向,诗人又是通过什么样的“言”,怎样的艺术形式来抒发的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味、鉴赏,来领略。

初读感悟师:诗歌的鉴赏方法有很多,诵读是很重要的一种。

诗歌是最讲究节奏、韵律,可以说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文学形式,接下来,就由我试着给大家朗读一下这首《沁园春·长沙》,请你感受一下,这首词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师配乐范读)听完了,我想请问同学们,听了这首词之后,你们有什么第一感觉?(豪放、霸气、激昂、豪迈......)我觉得你们感觉都特好。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会思想情感;2、品味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的语言;3、学习诗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4、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结合词作意象,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难点】1、让学生从意象的角度来把握词作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2、领悟伟人的博大情怀以及人格魅力【教学方法】⒈点拨法通过点拨关键字词,把握词中意象。

⒉语言品读法在反复的朗读,背诵中体会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导激发欲望“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总是给人悲戚之感,诗歌中不乏这样的语句表达,但是也有诗人品味出秋的独特韵味,今天我们就来走近一代伟人毛泽东,体会他独立寒秋的英雄抱负。

二、组内合作自学讨论1、作者及写作背景2、结合注释,识记理解相关字词3、听示范朗读,把握节奏,体会情感基调三、班内交流确定难点1、学生集体朗读上阕诗词,思考以下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开头三句点明了什么?明确: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这三句的大意: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停地向北奔流。

——独立寒秋图2、探究:“独立”两字写出了什么意境?明确:“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中流砥柱的气概和卓尔不群的气势。

3、探究:“看”字领起下面哪几句?这些句子的内涵应怎样理解?明确:“看”字领起内容:“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4、探究:你能找出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吗?你能各用一个最具有表现力的词来说说各个意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明确:万山(红遍):红之广阔层林(尽染):红得深透漫江(碧透):江水溢满清澈之极百舸(争流):千帆争发充满生机鹰击(长空):矫健有力鱼翔(浅底):轻快自由万类(竞自由):昂扬奋进强调:这些意象展示了伟人的博大雄怀和凌云壮志。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必修 上册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必修 上册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课题沁园春·长沙单元第一单元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诗歌。

2.能通过关键词概括诗歌内容。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4.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重点⒈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难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朗读诗歌。

给下列生字注音、生词释义橘()子洲百舸()寥廓()()挥斥()遒()遏()舸:___寥廓:___峥嵘:书生意气:____________挥斥方遒:三、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四、了解词的相关知识熟悉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夯实语文基础。

导入新课【讨论问题】独领一代风骚的诗人提问:在你的心目中,中国文学史上可以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有哪些呢?引导1: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引导2:“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 他用古典诗词形式书写现代革命精神。

这个诗人的诗魂,正是新中国的诗魂。

这个人就是毛泽东。

学生自由回答并简单说说理由。

预设:屈原、曹操、李白、杜甫、苏轼……了解诗歌与诗人的价值定位,激发兴趣。

课堂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检查或反馈预习(此环节可识情况放在课前)1.字音、字义湘江xiāng 橘子洲jú漫江màn 百舸gě寥廓liáo kuò挥斥chì遒qiú遏è沁qìn 寥廓:高远空阔。

峥嵘:山势高峻,比喻超越寻常,不平常。

书生意气:指青年学生意气奔放。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 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
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 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 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 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领 袖,也是伟大的哲人和诗人,在 他一生中,不仅大量阅读古典诗 词,而且身体力行创造了大量诗 词。
出 革 命 青 年 对
和 对 青 年 时 代
了 橘 子 洲 头 。
同 志 秘 密 离 开
泽 东 同 志 。 在
韶 山 从 事 革 命
25 年 秋 。 这 年
朗读这首词,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注意这首词中字词的读音。
2、朗读时注意贯穿全词的动词,一 些展现词人感情的意象。意象就是指 有思想感情的物象。
, 改 造 旧 中 国 的 豪
的 感 慨 和 以 天 下 为
生 活 的 回 忆 , 抒 写
对 长 沙 秋 景 的 描 绘
达 长 沙 , 并 独 自 去
的 掩 护 下 , 毛 泽 东
阀 赵 恒 惕 要 逮 捕 毛
泽 东 同 志 从 上 海 回与 主 题
情 壮 志 。
己 任 , 蔑 视 反
朗读品味
★①你们听了朗诵,再看看毛泽东写本词的手迹, 有什么 感受呢?
★②你能简要地概括一下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吗?
答题方法
①气势磅礴、豪迈奔放、豪情 万丈、慷慨激昂//婉约沉郁、 激愤悲壮、沉郁顿挫、 寂寞凄凉、//自然清新、古朴 淡雅、闲适宁静等等。
意境描述,审美创新
• 描述思路:
• 1、什么时间?
人,提供
4、写出这首词的韵脚:
巩固练习
写出这首词的韵脚:
提示:
这首词的韵脚依次为:头、流、由、 浮、游、稠、遒、候、舟(注意:这个 词牌首句不押韵,故“秋”属“添 叶”)。
人民却不能当家作主,突 主 苍 寥
出革命的重要性,革命的 任务依然任重道远。“问” 道出了词的主旨,提出了
沉茫廓 浮大,
革命政权的领导权问题, ? 地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浮。”突出了词人的博大
胸怀,凌云壮志。
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烂多彩的秋色图,
一个“看”字总领下文七句,突出概括万 物蓬勃奋发的情状,引人入胜。
3、鱼翔浅底
“翔”字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 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得自由轻快, 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远眺 远景 近观 近景
湘 江 秋
鹰击长空, 仰视 高景

鱼翔浅底, 俯瞰 低景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写出了词人思绪万
千,百感交集,但词人为
何惆怅呢?山河越壮美, 谁 问 怅
情景交融
(景) —— 交融 —— (情)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象征) 星星燎燃的革命火炬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象征) 波澜壮阔的革命潮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象征) 争取自由的革命理想
中流砥柱,浪遏飞舟 (象征) 勇往直前的革命情怀
↓—— 政治与艺术的统一 ——↓
多种对比 形象鲜明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语言精练 表现力强

阕 :
携来百侣同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忆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追忆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命 盛 景
峥 嵘 岁 月 图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志感

感怀 到中流击水,
豪往

浪遏飞舟?
下阕抒情
情昔 壮
水 图
下阕抒情:
抒发凌云壮志, 革命豪情。
☆☆情与景怎样结合 呢?
朗读上阕 鉴赏探究
橘湘独 子江立 洲北寒 头去秋 。,,
独立寒秋图
1.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 倒装,成分也常省略。请用正常的 语序、散文的语言来表述这三句诗。
2.“独立”能否换为“站立”、 “直立”?为什么?
1.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 成分也常省略。请用正常的语序、散文的
语言来表述这三句诗。
答案:寒秋,(诗人)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2.“独立”能否换为“站立”、“直 立”?为什么?
答案:不行。“独立”既表明一个人,更 显示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下面诗句中红色字词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1、层林尽染
“染”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 秋色之深,与寒秋相呼应
2、鹰击长空
“击”字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 强劲有力。
• 2、什么地点? • 从时代背景出发, 充分联想和想象,
• 以叙述、描写为主,
用300字左右写出
3、主人公看到了什么?
意境。
• 4、主人公联想到了什么?
• 5、产生了什么情感?
答题方法
②写毛泽东深秋时节,独立橘子 洲头,面对生机勃勃、竞相奋发 的秋景,触景生情,想到了中国 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前途 命运和奋发有为的同学少年,从 而情不自禁地抒发了积极进取的 革命豪情!
1、背诵这首词。细细品味词作 的精妙词句、广阔境界,体会诗 人的思想感情。 2、把《沁园春 长沙》和《沁园 春 雪》进行比较,体会不同的 思想感情。
3、《沁园春。长沙》开头三句的作用 是什么?
下面哪种回答更贴切? A、点明时间、地点是词的引子 B、点明时间、地点,突出画面主体诗 背景,为全诗定下壮阔的 基调。 C、渲染孤独、凄凉气氛。
他生前曾批注过的诗词有 1590多首,凭记忆手书117首, 多为长篇叙事诗。正是泱泱诗国 的文化甘露浸润哺育了毛泽东这 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正如著 名诗人臧克家所说:
“毛泽东诗词是伟 大的篇章。”
动 统
国 家
革 命
词 人
韶 山
韶 山
活 动
2 月
《 沁
治命 斗 通 , 人 。 , 园
背 景
者运 争 过 到 民 军 毛 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