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之大暑

合集下载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农事谚语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农事谚语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农事谚语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谚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谚语通常是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那么,都有哪些经典谚语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农事谚语210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洪涝灾害时出现,防洪排涝任务急。

2、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

3、玉米人工来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齐。

4、大搞积肥和造肥,沤制绿肥好时机。

5、大暑来,种芥菜。

6、中伏萝卜末伏芥,立秋前后种白菜。

7、中伏萝卜末伏芥,立秋种的疙瘩菜。

8、中伏萝卜末伏芥,秋后再种蔓菁菜。

9、中伏种萝卜,末伏种油菜。

10、过了大暑不种芥,过了小暑不种豆。

11、黄瓜下了架,茄子打提溜。

12、豆子开花,墒沟里摸虾。

13、豆子结荚,地里生蛙。

14、豆子泡了花,开花不结荚。

15、积水漫多高,多高荚无着。

16、瓜怕刮,烟怕淹,豆子就怕大水漫。

17、花期旱一段,产量减一半。

18、旱收芝麻涝收豆,不旱不涝收绿豆。

19、三遍豆子粒儿圆,八遍谷子米汤甜。

20、芝麻不怕旱,只怕雨水溅。

21、要吃芝麻油,伏里晒出头。

22、要使芝麻香,伏里晒太阳。

23、高粱扬花不要雨。

24、高粱开花地裂璺,家家座下高粱囤。

25、荞麦地里养泥鳅。

26、谷子就怕卡脖旱,地瓜过旱不长蛋。

27、花生缺雨不扎针,玉米遇旱穗难伸。

28、玉米苗期不怕旱,就怕大雨接连灌。

29、玉米苗子小,就怕水来泡。

30、长到尺多高,明显能抗捞,串种就比直播好。

31、虽无积水地泥涝,十来八来就坏了。

32、玉米受涝叶变红,由红变紫更严重,紫来紫去丧了命。

33、玉米齐膝高,拔节时间到,轻施拔节肥,丰产基础牢。

34、玉米齐胸穗打苞,正需大水和肥料,抓紧重施攻穗肥,秆壮叶茂产量高。

35、头遍追肥一尺高,二遍追肥正齐腰,三遍追肥出毛毛。

36、玉米怕旱、怕涝、又怕虫,三怕不防难收成。

37、葱怕雨淋韭怕晒,伏里有雨好种麦。

38、伏里有雨多种麦,九里有雪多种菜。

39、葡萄须,滴水点,有雨不会远。

24节气 大暑 诗句

24节气 大暑 诗句

24节气大暑诗句24节气中大暑的诗句有20首,这20首诗句如下:1.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出自唐代徐夤的《萤》2.纵使大寒并大暑,小车时出至行窝。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病起五首》3.人言明日当大暑,君看繁星如万炷。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和王定国二首一》4.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

出自宋代释道生的《偈颂二十二首》5.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出自唐代杜甫的《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6.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

出自唐代元结的《登殊亭作》7.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镬。

出自宋代文同的《大热过散关因寄里中友人》8.大暑投官亭,堂皇已颓折。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大热息於官亭》9.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

出自宋代卞育的《留题灵岩寺》10.大暑不可度,小轩聊复开。

出自宋代曾几的《似贤斋竹》11.若坐大暑中,琼杯饮琳腴。

出自宋代文同的《问景逊借梅圣俞诗卷》12.前时大暑中,几不禁袢延。

出自宋代文同的《西冈僦居》13.冠带坐大暑,颡汗常涓涓。

出自宋代文同的《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14.昨因触大暑,留势在鬲脘。

出自宋代王之望的《病后戏赠同官蒋子权》15.大暑惧死暍,祁寒愁仆僵。

出自宋代赵蕃的《寄秋怀》16.人生万家室,大暑亦劳劳。

出自宋代苏泂的《遣热二首》17.忆昨汝归时,大暑走风雨。

出自宋代陈著的《深出赘归省再往妇氏家》18.六月天无风,大暑铄金石。

出自宋代刘宰的《观瀑布图》19.大暑炽焚惔,心芗焫一缕。

出自宋代刘黻的《梅使君守横浦擒寇闵雨》20.大暑涉长川,前山后山深。

出自宋代孔武仲的《书息于林下》1/ 1。

中国传统文化24节气-大暑

中国传统文化24节气-大暑

适度运动
大暑的养生方法
大暑时节,气温高,人体容易感到疲倦乏力。适度 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代谢,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 热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可以选择早晚气温较低 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如晨跑、夜间散步等,也可 以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健身操等。运动时要注 意避免中暑,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
注意休息
2
大暑的气候特征
大暑的气候特征
高温炎热
多雨多雷
潮湿闷热
高温炎热
大暑的气候特征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温达到一年中最高 峰。大暑期间,气温普遍在30摄氏度以上,部分 地区甚至可达40摄氏度。高温炎热使人感到闷热 不适,需注意防暑降温,合理安排室内外活动,避 免中暑。
多雨多雷
大暑的气候特征
大暑是夏季降水量最多的时期之一。由于炎热的气 温和湿度的增加,容易形成对流云,引发雷雨天气。 大暑期间,降雨频繁,雷雨较为常见,需注意防雷 防雨,避免户外活动时受到雷击和淋湿。
防治病虫害
大暑的农事活动
在大暑这个季节,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较高。农民们 需要加强对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通过喷洒 农药、设置粘虫板等方式来控制害虫的繁殖。此外, 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引入天敌来控制害 虫的数量。另外,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采取相 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以上是大暑的农事活动的三个要点,包括田间管理、 农作物的收获和防治病虫害。农民们在大暑这个时 候要根据这些要点,做好农田管理,及时收获农作 物,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确保作物的健康 生长和丰收。
大暑
目录 CONTENTS
大暑的起源 大暑的农事活动
大暑的气候特征 大暑的养生方法
1
大暑的起源
大暑的起源

小学生主题班会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节气文化习俗 课件

小学生主题班会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节气文化习俗 课件

斗蟋蟀习俗
大暑时节,乡村田野间蟋 蟀遍布。在中国许多地区, 人们常在闲暇时捕抓蟋蟀, 并乐于斗蟋助兴。大人通 常会带着孩子到田野里捉 蟋蟀,再在古树下兴致勃 勃地斗起蟋蟀,趣味十足。
大暑习俗
喝暑羊习俗:
华北地区在大暑节气有喝羊肉汤的习 俗。夏收劳作紧张过后,人们需要好 好休息。于是,全家团聚在一起,食 用新麦馍馍和羊肉汤。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7月
15
16
17
18
19
20
21
初伏
22
23
24
25
26
27
28
大暑
中伏
29
30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末伏


大暑前后有三伏,这是全年气温最高 且湿度和闷热度极高的时期。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日期由 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共同决 定。入伏之后,中国大部分地区将持 续进入高温状态。
大暑诗词
大暑谚语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喝暑羊
半年节习俗:
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中点,恰逢 大暑节气,故称“半年节”。家人们 祭拜完神灵后,聚在一起享用“半年 圆”(一种甜品)。

二十四节气大暑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大暑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大暑是什么意思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同时也是最为炎热的时候。

那么关于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呢?它的由来是什么?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二十四节气大暑的意思_大暑节气的含义由来,欢迎大家查阅!▼▼目录▼▼大暑节气的意思及由来大暑节气风俗大暑节气饮食禁忌大暑的谚语●大暑节气的意思及由来“暑”就是热的意思,大暑,顾名思义就是很热。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

这时气温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

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节气由来:《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

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大暑节气风俗1、吃荔枝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

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

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

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2、吃米糟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还有吃米糟的习俗。

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

3、吃凤梨我国台湾则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被用来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

4、吃“半年圆”另外,由于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间讲究“过半年”,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

传统二十四节气《大暑》节气知识宣传教育PPT课件

传统二十四节气《大暑》节气知识宣传教育PPT课件

习俗四:烧伏香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 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 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 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大暑的习俗
习俗五:过大暑
大暑节气日本人会在社 区里架起了长长的竹筒, 把煮好的面条放到竹筒 中过水冷却,供大家品 尝。据说吃过这种竹筒 冷面后夏天不会中暑。
这期间,北方地区时常湿热难当,只有当北方冷空气与 南方或东部海上输送来的暖湿气流配合默契时,出现一 两场像样的暴雨,才可一解暑气。暴雨往往给这些地区 的农作物补充急需的水分,但若同时出现强对流天气以 及过量的雨水,往往形成局地洪涝和泥石流灾害。
大暑的农事
万物狂长
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我国降水最 多、最集中的季节,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 长十分有利。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 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 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 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在温州, 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被一直保留了下来。每个凉亭里都 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这种茶在温州叫“伏茶”。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 暑,淹死老鼠。
小暑吃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暑吃谷。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节气介绍PPT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节气介绍PPT
大暑节气的特征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 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
大暑节气的特征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日照最 当然最热的“火炉”,要属新疆的“火焰 著名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
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 山”——吐鲁番。大暑前后,下午的气温 在大暑前后也是炉火最旺。比“三大
大暑节气的习俗
喝暑羊汤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 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枣庄吃伏羊的习惯, 与当地的农事、气候有关。枣庄是有名的麦产区。入伏之时,正是麦收结束, 新面上市。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夏收初过,人已疲惫,该休息休息,享受 享受。农村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吃个新麦馍馍。狠狠心,杀只羊,不舍得 自己吃,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带着外甥狗子,回娘家,吃新麦馍馍,喝 羊肉汤。你家闺女接回来了,我家也不能拉后,也蒸新面馍馍,也杀只羊, 也把闺女接回来,吃伏羊。于是便成了一方民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 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 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大暑节气的由来
大暑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 英文说法:Great Heat 黄经: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时间:每年7月22日或23日 所属季节:夏季 气候特点:高温酷热 大暑时值狮子月的开头 农事:抢收抢种,抗旱排涝
大豆开花,沟里摸虾
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间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在70-80%为最好,低于 60%就会受旱而导致落花落铃,必须立即灌溉。 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温时进行,以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大豆开花结荚也正是需水临界 期,对缺水的反应十分敏感。农谚说:“大豆开花,沟里摸虾”,出现旱象应及时浇灌。

24节气之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大全

24节气之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大全

24节气之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大全24节气之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大暑介绍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

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

“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

物候现象中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

另外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

三候是说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

送大暑船在浙江台州沿海有大暑送“大暑船”活动,此活动已历经几百年的历史。

相传“晚清时,台州葭沚一带常有病疫流行,每至大暑疫病流行最为严重。

世人认为是五圣所致〔相传五圣为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钟仕贵等五位,均系凶神),于是人们建五圣庙,有病向五圣祈祷,祈求驱病消灾,事后以猪羊等供奉还愿。

葭沚沿江渔民居多,为保一方平安,后选大暑为供奉日。

并用渔船将贡品沿江送到江口外,以示虔诚之心。

久而流传,便形成“送大暑船”的习俗。

及至现在逐渐演变成霞址附近一带的节日盛会。

大暑时节,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区葭芷街道一带的传统习俗。

据说在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大暑时节病疫就更为严重,人们以为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的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以送走瘟疫,祈求身体健康。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PPT课件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PPT课件

适宜“慢”运动
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 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 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 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 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
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 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萤火虫 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
大暑节气,是以太阳黄经运行到120度时来确定,民间一些自行推算 的具体时间,会稍有误差,具体日期以紫金山天文台测算的为准。
夏日闲放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暑期间,我国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 凤梨最好吃,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 征。
童子鸡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 白质,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矿物质等。
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 即喝羊肉汤)的习俗。

饮用冷开水 俗话说“人是水浇成的”, 这话不无道理。水约占人 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传统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 饮用冷开水。
大暑由来 大暑诗词 大暑食物 大暑养生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 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 伏香等习俗。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 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

2024年大暑节气的由来及养生禁忌

2024年大暑节气的由来及养生禁忌
大暑的养生禁忌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3、烧香。
夏热一到,气温就达到最高,农作物生长迅速,干旱、洪涝、风灾也是大部分地区最频繁的。收获种子、抗旱、防涝、防台风和田间管理的任务非常繁重。因此,人们烧香,祈求好天气和丰收。
4、喝夏羊。
在中国北方,在大夏这一天喝夏羊(即喝羊肉汤)是一种习俗。
大暑节气的传统食物
1、喝暑羊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4、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互赠。
5、喝老冬瓜鲜荷叶汤
大暑节气的民俗也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一种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例如:鲁南地区“喝暑羊”、福建莆田吃荔枝、广东地区吃“仙草”、台湾地区吃凤梨。
大暑吃什么水果好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便是大暑节气。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这时太阳会到达黄经120°,是一年当中气温最热的时节。

中国传统文化24节气--大暑

中国传统文化24节气--大暑

气温高,炎热难耐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温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在这 个时候,往往会出现高温天气,气温常常超过35摄氏度,甚至 达到40度以上。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容易感到炎热难耐,需注意 防暑降温措施。
一、了解大暑的气候特点
多雨多雷,易发生暴雨和雷电
大暑时节,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的水汽较多,容易形成 对流云,导致暴雨和雷电的发生频率增加。在这个时候,往往 会出现剧烈降雨,甚至引发洪涝和山体滑坡等灾害。人们在户 外活动时需注意防范雷电和暴雨带来的危险。
二、大暑的健康保养方法
室内外活动
在大暑时节,气温较高,容易导致人体感到疲倦和无精打采。 此时,适当进行室内和室外的活动,有助于提升身体的活力和 精神状态。在室内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健身活动,如瑜伽、跳 绳等,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在室外可以选择一些 轻松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放松 身心。
四、大暑的饮食禁忌与健康饮食建 议
PART · 4
四、大暑的饮食禁忌与健康饮食建议
**饮食禁忌**
**健康饮食建议**
四、大暑的饮食禁忌与健康饮食建议
**饮食禁忌**
1. 避免生冷食物:大暑时期,气温高,人体阳气旺盛,消化功 能相对减弱,因此应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如生鱼片、生蔬 菜等,以免引起腹泻或腹痛。 2. 忌辛辣刺激食物:辛辣刺激食物容易使人体内热气上升,导 致口腔溃疡、上火等问题,因此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 生姜、蒜等。 3. 忌过度油腻食品:大暑时期人体消化能力较弱,过度油腻的 食物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如油炸食品、高油脂肉类等,应尽量 避免食用。
一、了解大暑的气候特点
日照时间短,阴雨天气多
大暑时节,由于太阳直射点偏北,日照时间相对较短。加上多 雨多雷的气候特点,导致阴雨天气频繁出现。这种天气对人们 的情绪和身体健康都有一定影响,需要注意调节心情和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 以上是关于大暑的气候特点的三个要点。在大暑时节,人们需 要注意防暑降温,防范雷电和暴雨带来的危险,并调节心情和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暑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大暑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大暑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大暑-二十四节气大暑----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二十四节气表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禾到大暑日夜黄”,对我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顶烈日战高温的“双抢”战斗已拉开了序幕。

俗话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

要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双晚,最迟不能迟过立秋。

“大暑天,三天不下干一砖”,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间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在70%~80%为最好,低于60%就会受旱而导致落花落铃,必须立即灌溉。

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温时进行,以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

大豆开花结荚也正是需水临界期,对缺水的反应十分敏感。

二十四节气大暑的特点和风俗

二十四节气大暑的特点和风俗

二十四节气大暑的特点和风俗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表示夏季的高温时期已经到来,天气极度炎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暑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风俗。

本文将探讨大暑的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风俗习俗。

一、大暑的特点1. 高温炎热:大暑是夏季的中期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地面,阳光直接照射到地表,导致地面温度升高,天气异常炎热。

夏季三伏天通常会出现在大暑期间,这段时间内,气温更是高达35℃以上,甚至达到40℃,人们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温。

2. 高湿度:在大暑期间,由于高温和大量蒸发,导致空气中的湿度增加。

气温高且潮湿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适感,容易出汗、疲劳和脱水。

3. 降雨增多:大暑时节,虽然炎热,但也是夏季的雨季,降雨量相对较多。

雷雨和阵雨频繁出现,有时还会伴随强风和冰雹,给生活和农作物带来一定的影响。

4. 植物繁茂:大暑是夏季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地面温度适宜,植物能够快速生长。

农作物生长迅猛,瓜果蔬菜成熟,也是人们采摘水果的好时节。

二、大暑的风俗1. 饮食习惯:大暑时期,人们注重清淡饮食,多吃清补凉性的食物,如绿豆、薏米、绿豆芽等。

此外,人们还会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西瓜等,以补充体力和维持健康。

2. 多饮凉茶:为了消暑解暑,在大暑时节,人们会喝凉茶。

凉茶是一种中草药制成的饮品,具有清热解毒、去暑润燥的功效,能降低体温,缓解暑热不适。

3. 游泳戏水:夏季高温,人们喜欢到游泳池、河流或海边游泳戏水,消暑降温。

游泳不仅能够舒缓身心,还能增强体质和锻炼身体。

4. 乘凉避暑:大暑时节,人们习惯利用晨晚时分或午后闲暇时刻,寻找凉爽的地方避暑。

比如在树荫下乘凉,或找凉爽的湖泊、河流放松身心。

5. 荐香祭祀:大暑时期,一些地方会举行荐香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人们会在大暑节这一天上山烧香,祈求神明保佑家庭平安、身体健康。

6. 赏莲观荷:大暑时节,莲花盛开,水面上的荷叶随风摆动,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暑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暑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暑二十四节气之大暑_描写节气的日记1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

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所以说今天才那么的热。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_描写节气的日记2一年12个月,每一个月都会伴随着1到2个节气,那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24节气中最热的节气“大暑”。

在古代,公历7月22或23日,太阳运行到了黄径120度,那么,大暑也就到了。

大家可能要问了,大暑是24节气中第几个节气呢?大暑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

1个“热”字,就是大暑的精髓所在。

在这个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干旱少雨,酷热难耐,也是全国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炉火最旺的时候。

在大暑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吃冰镇西瓜、冰激凌,喝冰镇绿豆汤等。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空调,然而在古代人们主要靠冰块去暑。

从唐朝开始,人们会用冰票来取冰,是古人用来消暑的特殊方式。

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坐在开着空调的房间里吃着西瓜,看着电视,要播天气预报了,我马上转到9台,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说:“因为黄径到达了120度,明天将进入大暑”。

也就是高温桑拿模式即将开启。

可把我吓坏了,要进入高温了一定在35到40度之间,那小狗一定会热得吐舌头,蝉一直停在树上不停地叫,大太阳一定会把大地都烤焦的,那么,在24节气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气呢?你还知道另外节气的习俗吗?二十四节气之大暑_描写节气的日记3今天是大暑,星空和星辰还在床上睡觉,“砰砰砰!叮咚叮咚叮咚。

中 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大暑知识

中 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大暑知识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大暑知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大暑知识》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天气炎热至极,“湿热交蒸”达到顶点。

大暑的时间通常在公历 7 月 22 日至 24 日之间。

在我国古代,人们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意思是说,大暑时节,萤火虫从腐草中卵化而出;天气变得闷热,土地潮湿;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

大暑的气候特点非常鲜明。

气温高是大暑最显著的特征,多地气温常常超过 35 摄氏度,甚至能达到 40 摄氏度以上。

这种高温天气,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

同时,湿度也较大,空气中弥漫着湿热的气息,给人的感觉异常闷热。

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人们很容易感到疲倦、乏力,甚至出现中暑等症状。

在大暑期间,农作物生长旺盛。

早稻进入收获期,晚稻则进入了快速生长的阶段。

此时,水稻对水分的需求极大,如果缺水,将会严重影响产量。

同时,棉花也进入了花铃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来保证棉铃的发育。

对于果农来说,大暑也是水果成熟的关键时期,比如西瓜、葡萄等水果,在这个时候口感最佳。

大暑时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

在一些地区,有“喝伏茶”的习俗。

伏茶是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解暑的功效。

在街头巷尾,常常可以看到免费供应伏茶的摊位,为过往的行人送去一份清凉。

“晒伏姜”也是大暑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伏姜就做好了。

伏姜具有驱寒暖胃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食用,能够帮助人们调节身体。

在饮食方面,大暑时节有许多独特的美食。

比如,“仙草”是很多人在大暑时的选择。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具有消暑清热的功效。

将其做成仙草冻,加入蜂蜜、牛奶等调料,口感爽滑,是消暑解渴的佳品。

还有冬瓜荷叶汤,冬瓜清热利水,荷叶清暑利湿,二者搭配煮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够清热解暑。

大暑是属于什么季节的节气

大暑是属于什么季节的节气

大暑是属于什么季节的节气大暑是什么季节的节气夏季夏季,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24日交节。

大暑节气的特点高温酷热。

大暑节气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从气候的角度来说,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此时宜饮凉茶、金银花茶、菊花茶等茶饮进行祛暑。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整年当中日照最强烈,最炎热潮湿的节气,且降水量也非常多的节气,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大暑节气的气候特征表现为雨热同期。

大暑时节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

这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经常还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全国南北各地温度相差不大。

大暑注意事项有哪些1、精神调养注重“心静”,保持心情平和。

2、起居调养大暑暑湿炎热,避免烈日下暴晒,预防中暑;避免汗出后即吹冷风,寒邪侵袭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注意休息,适当午睡,保持精神充沛和心情舒畅。

3、运动调养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在河边、花园里进行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散步等,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

有一点大家要记住了:运动中科学补水必不可少的。

4、饮食调养宜进食温软食物,切忌任性进食寒冷食物、不知饥饱,可多喝热米汤、热粥、绿豆汤等养胃生津,益气消暑。

大暑吃什么传统食物1、吃仙草南方民间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的说法,大暑天气炎热,用仙草制作成果冻状的仙草冻(凉粉),既可以满足了嘴巴,又可以赶走身体里的热毒。

2、喝冬瓜荷叶汤大暑天喝它可去暑,调理脾胃,清热。

3、吃米糟在福建的一些地区,过大暑讲究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惯,被称作“过大暑”。

米糟也叫做醪糟,是以糯米为原料,蒸熟后加酒曲天然发酵而成,可以补元气开胃提神,滋阴养肾。

24节气大暑的介绍

24节气大暑的介绍

24节气大暑的介绍《大暑》篇一大暑大暑,那可是一年之中热到“爆炸”的节气啊。

一提到大暑,我就感觉自己像个被放在蒸笼里的包子,浑身冒着热气。

你瞧,大早上的,太阳就像个大火球,毫不留情地把光和热洒向大地。

我出门的时候,那阳光刺得我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走在路上,感觉柏油马路都要被晒化了,一脚踩下去,说不定都能粘住鞋底呢。

路边的小狗也热得直吐舌头,那舌头就像个小风扇似的,不停地扇着,可还是热得不行。

我就想啊,这大暑天,连狗都受不了,我们人类可咋整呢?记得有一年大暑,我和朋友约着去爬山。

当时我们可能是脑子被热糊涂了,居然挑这么个时候去爬山。

刚到山脚下,就感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我们硬着头皮往上爬,那汗水啊,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

我朋友还打趣说:“嘿,我们这不是在爬山,是在蒸桑拿呢。

”山上的树木好像也被热得没了精神,叶子都耷拉着,就像一个个打了败仗的士兵。

这大暑天里,大家都在想尽办法避暑。

有的人躲在空调房里,一整天都不出来,就像躲在冰窖里的小老鼠。

我呢,就喜欢吃点凉的东西,什么冰淇淋啊,冰镇西瓜啊,那可都是大暑的“救命神器”。

咬一口冰淇淋,那凉爽的感觉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全身,就像在炎热的沙漠里突然遇到了一股清泉,简直爽歪歪。

可是呢,我有时候也觉得大暑虽然热得让人难受,但也有它的好处。

比如说,这时候农作物长得可快了。

那些稻子啊,在大暑的阳光照耀下,就像一个个拼命吸收能量的小战士,茁壮成长。

也许大自然就是这样,有热有冷,才让万物都能在不同的环境里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这大暑,就像一场考验,能熬过它的动植物,都会变得更加坚强。

你们说,这大暑是不是又爱又恨呢?它就像一个性格火爆的朋友,虽然有时候会让你很不舒服,但也有它独特的魅力。

《大暑》篇二大暑大暑啊,大暑,你可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这个节气一到,整个世界就像是被放进了一个大火炉里,烤得人焦头烂额。

早上起来,就感觉屋子里像个闷罐子,热烘烘的。

打开窗户,那股热气就像小怪兽一样直往屋里冲。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心静则自然凉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心静则自然凉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心静则自然凉-机械制造论文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心静则自然凉文/佚名人将大暑分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每年此时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

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

又到大暑时节,独处时若能喝一杯泡在杯子里绿如春色的绿茶总会令人无限遐想。

越是在这样室外喷火的天气里,越是清凉的绿茶才越发衬出这大暑天里火热的面容和沉静的心。

大暑天气若久居空调之室,人体外寒里寒,饮茶则宜暖性的熟普、红茶,祛除体内的寒气。

普洱茶膏、红茶茶膏均是其茶之精华之集成,效果更佳。

暑气绕身、潮湿闷热的当下,喝茶才是正经事,吃茶而心静,心静则自然凉。

有道是“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说,医家认为,此时倒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诸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风湿痹症等阳虚症,如果适时进行科学的调理治疗,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热在三伏,天上一把火地上一把火烤着,如何才能有效抵御狂热和烦躁,不至于让自己的情绪“中暑”,还得学会自我调节,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赶快忘掉,还有就是注意休息好,多吃五谷杂粮以健脾补气,多吃芳香的果蔬以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多喝茶水和绿豆汤来清热解暑。

大暑往往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早早地,人们就乘着画舫或是摇着小船,躲到莲叶无边的荷花荡中,去避暑——吹着清风,扯着闲话,剥着莲蓬,听着远处的歌谣:“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当歌声渺不可闻了,听歌的人已醉倒在船头。

“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

”大半天的时光就这般懒懒地消磨了。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莲花,就有着一种痴狂的爱。

唐朝的周敦颐爱它的“出淤泥而不染”;屈原甚至要用他来做自己的衣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关于大暑节气传说_节日习俗

关于大暑节气传说_节日习俗

关于大暑节气传说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那么,关于大暑节气的传说有什么?【节气】大暑里的传奇故事萤火虫映出吏部尚书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记的在孩提时代,盛夏村外的玉米地里,有很多一闪一灭的光亮,犹如一盏盏神秘莫测的明灯,那就是萤火虫发出的光亮。

东晋时代,南平新洲(今湖南津市)有一个叫人车胤的,字武子,自幼聪颖好学,勤奋不倦,博学多通。

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自此学识与日俱增。

《》说:“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及至年长,风姿美妙,聪明机灵,敏捷有智慧,在乡里之间很有声望。

后来步入仕途,官至吏部尚书。

他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因向皇帝举报骄矜放荡的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被元显逼令车胤自杀而死,他临死前大怒道:“吾岂惧死哉?吾求一死以露权奸耳!”死后朝廷非常痛惜。

权相的生日礼物不翼而飞“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这首七言绝句是《水浒传》中绰号为“白日鼠”的白胜所吟唱的一首诗,由此而引发了一件惊天大案——智取生辰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节气之大暑
大暑的热千万不可
大暑三侯
小觑,每年7月23
腐草为萤:古人认为萤
日或24日太阳到达
火虫是在每年这个时候
黄经120°时为“
由腐草变成的。
大暑”节气。“大
土润溽暑:土地很潮湿
暑”与“小暑”一

样炎,热都程是度反的映节二夏令十季, 四节大雨气会雨之出行现时大:暑常有大的雷
“大暑”表示炎热
大暑时,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至°极。
• 饮食营养绝不可少。尤其 是早餐要吃好,可多食富 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
• 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多饮 绿豆汤、绿豆粥等清淡饮 食。因为绿豆清热解毒,
夏天出汗多,消耗大。天热 又影响食欲,再加上睡觉 晚,起得早,总之是身体 损耗大,而营养、睡眠不 足,损大于补。所以,中 青年人要防过劳症。
• 保证睡眠防缺觉。如果经 常加班加点,就要减少其 他活动的时间,以每天保 证6~8小时的睡眠为宜睡 觉时不要贪凉,别让空调 、电扇直吹,以免患感冒 、面神经麻痹等疾患。
分布在细胞外和细胞内,以维持神经和 肌肉的正常功能。在炎热的夏季,随汗
多 吃
排出的除水分和盐外,还有微量元素钾

。如果体内缺钾,往往会使人感到倦怠

无力,同时会出现代谢紊乱、心率失常

和肌肉无力等。


最好的补钾方法是,在日常膳食中

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大豆、红豆

、毛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带、山

称,饮誉国内外。哈密瓜

甜又瓜称甘瓜或香瓜。它是夏令
消暑瓜果,其营养价值可与西
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 ,药用价值高。有清凉消 暑,除烦热,生津止渴的 作用,是夏季解暑的佳品
椰子 椰肉味甘,性平具有
补益脾胃的功效,椰汁具 有滋补、清暑解渴的功效 ,主治暑热类渴,津液不
盘 点
瓜媲美。

足之口渴。
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
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
,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
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

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
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西是夏季最主要的水果
瓜 ,含有大量的水分,被喻
为“天然的饮料”,而且营
养丰富,成为很多人消暑

的首选水果。


哈密有“瓜瓜中之王”的美
药、莴苣、紫菜、西瓜、香蕉等。此外
,牛奶、鲤鱼、鳝鱼等食物中也含有一
定数量的钾,应经常食用。另外,炎热
的夏季应多喝茶。茶叶中含钾丰富,多
大暑热气盛行 要防暑更要防病
有资料表明,三伏天降雨增 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 的高发期。所以,老年人 要注意保护心脏。
• 要保持精神安静、平和, 尽量不要生气。夏天天气 热,中医认为夏季与之相 应的脏腑是心,所以夏天 易心火过盛,遇事爱着急 发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