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1-2 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2019年)
全国文化教育娱乐业的增加值-统计0201马昰旃
我国文化教育娱乐业的增加值计量分析马昰旃(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统计专业0201)一、背景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第三产业的异军突起就开始引起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目前,世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平均比重已超过60%。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我国工农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
虽然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迅猛,但是我国经济学界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研究第三产业问题。
我们在研究初期,重点探讨的是第三产业的性质和地位问题,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第三产业,为什么要发展第三产业的问题。
其后,研究深入到如何发展第三产业的问题,主要从国民经济的宏观层面上揭示第三产业比重日趋增大的规律,以及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取得不少成果。
但其中的实证研究偏重于从产业结构和发展速度等方面分析第三产业,对于在数量上揭示第三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对第三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带动作用和产业波及效果,则很少涉及。
中共16大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其中,发展第三产业文化教育娱乐业的发展水平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体系,是显示国家发达、民族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给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内在动力。
现在,每年有100多个周末假日,加上每天8小时以外的时间,人们一年中用于休闲的时间占7/9。
休闲时间的增加和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精神文化的需求有了巨大增长。
1999年我国城市教育、文化、娱乐等文化消费已占总消费的12.28%。
这一方面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繁荣,扩大了国内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
如何加速发展我国文化教育娱乐业,应对加入WTO后国外文化教育娱乐业的冲击,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又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摆在每一位教育文化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中国教育年鉴之教育统计
中国教育年鉴之教育统计中国教育年鉴是中国教育部每年发布的官方统计资料,旨在全面反映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本文将基于中国教育年鉴的数据,对中国的教育统计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教育规模与结构根据中国教育年鉴的数据,中国的教育规模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教育阶段的在校生人数都有所增加。
特别是高等教育,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红利的逐渐释放,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在教育结构方面,中国教育年鉴显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的比例相对稳定。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人数最多,是高等教育阶段。
这表明中国政府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注重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基本的教育。
二、教育投入与支出中国教育年鉴的数据显示,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
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不断提高,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同时,教育经费的分配也相对合理,涵盖了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培训、教育科研等。
在教育支出方面,中国教育年鉴显示,教育支出主要集中在教师工资、学生资助、教育设备购置等方面。
其中,教师工资是教育支出的主要部分,这表明中国政府注重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
同时,学生资助和教育设备购置也是教育支出的重要部分,这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三、教育质量与成果中国教育年鉴的数据显示,中国教育事业的质量和成果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提高。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这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中国学生在国际学术竞赛中的表现也越来越好,这反映了中国教育质量的提升。
在教育成果方面,中国教育年鉴显示,中国学生在各个教育阶段的学业成绩不断提高。
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这表明中国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0年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高中阶段教育 全省共有高中阶段学校 (不含技工学校) 139 所, 比上年 减少 5 所, 减少 3.47%; 招生 77832 人, 比上年增加 3679 人, 增长 4.96%; 在校生 215234 人, 比上年增加 7264 人, 增长 3.49%。 在校生普职比 60.08∶39.92, 招生普职比 57.7∶42.3。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1.79%, 比上年提高 1.48 个百分点。 1.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 106 所, 比上年减少 2 所, 减少 1.85%; 招生 44908 人, 比上年增加 2672 人; 在校生 129312 人, 比上年增 加 2693 人; 毕业生 41901 人, 比上年增加 319 人。 普通高中专任教师由上年的 9994 人增加到 10386 人, 增 加 392 人, 增长 3.92%; 生师比由上年的 12.64∶1 降至 12.45∶1;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98.13%, 比上年提高 1.35 个百分点。 普 通 高 中 校 舍 建 筑 面 积 314.8 万 平 方 米 , 比 上 年 增 加 29.86 万平方米; 生均仪器设备值 4596 元 / 人, 比上年增加 445 元; 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台数为 20.26 台, 比上 年增加 0.03 台; 普通高中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 分别为: 体育运动场 (馆) 面积达标学校比例 83.96%, 体育 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 85.58%, 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 83.96%, 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 84.91%, 理科实验仪器 达标学校比例 85.85%。 2. 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33 所, 比上年减少 3 所, 减少 8.33%; 招生 32924 人, 比上年增加 1007 人; 在校生 85922 人, 比上
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
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教育部2020年12月引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教育统计工作对教育管理、科学决策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教育部组织专家对2015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
修订工作广泛征求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对监测指标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测算验证。
本次修订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导向,更加关注促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需要,主动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在原监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删减了部分陈旧指标,新增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等相关指标。
同时,修订了部分指标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指标定义、适用范围和数据来源。
修订后的指标体系分为5类120项,与修订前的指标体系相比,保留原指标36项,修订整合原指标50项,新增指标34项。
修订后的指标体系中,有18项为国际组织的常用教育指标,有18项借鉴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监测评价指标,并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
本指标体系可用于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开展教育事业发展监测与评价工作。
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使用。
说明1.指标体系中,依据教育事业统计中的城乡划分类型,农村指镇区(含镇中心区、镇乡结合区、特殊区域)与乡村(含乡中心区、村庄)之和,分城乡中的城市指城区(含主城区、城乡结合部)。
2.指标体系中,若无特殊说明,幼儿园指独立设置幼儿园;小学指普通小学;初中包括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含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指按国家规定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成立,并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机构),未含技工学校。
自学考试40年学历教育规模变化与发展前景分析
自学考试40年学历教育规模变化与发展前景分析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自学考试的发展历程 (2)1.2 学历教育规模的定义与意义 (4)二、自学考试学历教育规模的变化 (5)2.1 规模的演变过程 (6)2.1.1 初始阶段(19811985) (7)2.1.2 发展阶段(19862000) (8)2.1.3 成熟阶段(2001至今) (9)2.2 影响因素分析 (10)2.2.1 政策法规的影响 (12)2.2.2 教育需求的推动 (13)2.2.3 技术进步的促进 (14)2.3 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 (16)2.3.1 市场需求的变化 (17)2.3.2 供给能力的提升 (18)三、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的发展前景 (19)3.1 发展趋势预测 (21)3.1.1 规模持续扩大 (22)3.1.2 质量不断提升 (23)3.1.3 结构更加优化 (24)3.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5)3.2.1 竞争压力的增加 (27)3.2.2 技术更新的挑战 (28)3.2.3 政策调整的影响 (29)3.3 应对策略建议 (31)3.3.1 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32)3.3.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33)3.3.3 提升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水平 (35)四、结论 (36)4.1 总结自学考试学历教育规模变化的主要特点 (38)4.2 对自学考试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39)4.3 对政策制定者和教育机构的建议 (40)一、内容概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自学考试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历教育形式,自1981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
在这40年里,自学考试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逐步提高,为广大求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本文将对自学考试4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分析其学历教育规模的变化趋势,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介绍自学考试的基本情况,包括自学考试的历史沿革、组织管理、考试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_苏芃
第32卷第4期清 华 大 学 教 育 研 究 Vol 32,No.4 2011年8月TSINGHU A JOURNAL OF EDUCAT ION A ug.2011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苏 芃(清华大学 教务处,北京 100084)摘 要: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摆在中国高等教育面前的长期的中心工作,是关系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质量管理;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1)04-0118-07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但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也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成为政府、大学和民众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的战略部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
一、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现状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可以看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声誉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
科技论文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从2002年到2007年,我国被SCI( 科学引文索引 )收录的论文总数在世界的排名由第6位提升到第3位 ;其中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主要出自高校,例如2006年高校发表国际论文占我国国际论文总数的83.7% 。
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例如姚期智、施一公)从世界一流大学到国内大学全职任教,这不仅得益于国家的发展和政府的人才吸引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大学具备了吸引世界顶尖学者的实力和水平。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录一、综合概述 (3)1. 报告背景 (4)2. 报告目的 (4)3. 报告范围 (5)二、经济发展状况 (6)1. GDP增长分析 (7)1.1 总体GDP增长趋势 (9)1.2 第一产业增长情况 (10)1.3 第二产业增长情况 (11)1.4 第三产业增长情况 (12)2. 人均收入与消费水平 (13)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2.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5)2.3 消费价格指数 (16)3. 贸易与投资状况 (17)3.1 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 (19)3.2 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19)3.3 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21)三、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22)1. 教育事业进展 (22)1.1 学前教育普及率 (23)1.2 小学教育入学率 (24)1.3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4)2. 卫生医疗状况 (25)2.1 医疗机构数量与床位数 (26)2.2 医疗服务量与质量 (27)2.3 健康状况指标 (28)3. 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29)3.1 文化设施分布与利用率 (30)3.2 体育赛事举办情况 (31)3.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2)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4)1. 空气质量状况 (35)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36)3.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37)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施情况 (38)五、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 (40)1.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现状 (41)2.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 (42)3.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与完善程度 (43)六、总结与展望 (45)1. 主要发现与结论 (46)2. 问题与挑战分析 (47)3. 发展建议与政策取向 (49)4. 未来展望与趋势预测 (50)一、综合概述本报告对 XX 行政区近五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统计分析,旨在为政府决策、行业研究和社会各界提供客观、准确且具备参考价值的数据支持。
在过去的五年里,XX 行政区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 XX,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和潜力。
全国本科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全国本科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填报表格(2011)版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课题组二○一一年二月目录表Ⅰ学校基本情况 (1)表Ⅱ校训、办学思想 (2)表Ⅲ院系情况 (3)表Ⅳ学科专业情况 (3)表Ⅴ学校面积 (3)表Ⅵ学校发展规划 (4)表Ⅶ校友会与社会合作 (4)表1-1 校领导基本信息 (5)表1-2 教师队伍概况 (6)表1-3 学校聘请校外教师概况 (7)表1-4-1 高层次人才 (8)表1-4-2 高层次研究群体(团队) (8)表1-5 院(系)和其他教学单位专任教师情况 (9)表1-6 院(系)教师培训进修、交流情况 (10)表1-7 学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 (11)表1-8 院(系)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 (12)表2-1 院(系)下属各专业情况 (13)表2-2 院(系)教学安排 (14)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3 体育项目 (14)表2-4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4)表2-5 国家级教学基地 (15)表2-6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5)表2-7 本科实验教学实验室(中心) (15)表2-8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15)表2-9-1 教材情况——编写教材概况 (16)表2-9-2 教材情况——使用教材概况 (16)表2-10-1 教学管理制度 (17)表2-10-2 教学管理文件目录 (17)表2-11 本科教学信息化 (18)表2-1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8)表2-13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科室) (19)表2-14 校级教学管理人员 (19)表2-15 院(系)教学管理人员 (19)表2-16 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及成果 (19)表2-17 教学质量监控人员 (20)表2-18 评教统计表 (20)表2-19 本科课程情况表 (20)表2-20 各专业专任教师职称、学位、年龄、学缘情况 (21)表2-21 教学事故 (22)表2-22-1 教师所获荣誉概况 (22)表2-22-2 院(系)教师个人所获荣誉 (23)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2-3 院(系)教学团队 (23)表2-23-1 课程建设 (24)表2-23-2 课程情况 (24)表2-23-3 精品课程 (24)表2-24 分专业实验、毕业综合训练情况 (25)表2-25 院系毕业综合训练指导教师情况 (25)表2-26-1 教学改革概况 (25)表2-26-2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25)表2-26-3 教学成果奖 (26)表2-27 本科生教学效果 (27)表2-28-1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竞赛获奖情况 (28)表2-28-2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获奖情况 (28)表2-28-3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文艺、体育竞赛获奖情况 (28)表2-28-4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获奖情况 (28)表2-28-5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个人获奖情况 (29)表2-28-6 院(系)教学效果——专利情况 (29)表2-28-7 院(系)教学效果——参加国际会议 (29)表2-29 学生交流情况 (29)表3-1 教学经费概况 (30)表3-2 学校教育经费支出 (30)表3-3 教育事业收入 (30)表3-4 当年捐赠情况 (31)表3-5 院(系)教育经费支出 (31)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4-1 固定资产情况 (32)表4-2 分院(系)教学科研仪器值 (32)表5-1 教学行政用房及教学设备 (33)表5-2 校内实习、实训场所 (33)表5-3 图书、期刊 (33)表5-4 校园网建设情况 (34)表5-5 生活用房(学生食堂、澡堂、宿舍) (34)表6-1 教风学风概况 (35)表6-2-1 学生管理组织机构(科室) (36)表6-2-2 校级学生管理人员 (36)表6-2-3 院(系)及相关单位思政教师信息表 (36)表6-3 就业管理人员 (36)表6-4 学生数量基本情况 (37)表6-5 普通本科分专业学生数 (38)表6-6 近一届本科生招生类别情况 (38)表6-7 国外及港澳台学生情况 (38)表6-8 近一届本科生录取标准及人数 (39)表6-9 各专业报到情况 (39)表6-10 本科生奖贷补 (39)表6-11-1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40)表6-11-2 院(系)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40)表7-1 学生社团 (41)表7-2 课外活动、讲座 (41)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7-3 素质教育基地、职业资质培训等情况 (41)表8-1-1 科研机构概况 (42)表8-1-2 科研机构列表 (42)表8-2 教师科研情况 (43)表9-1 学科建设概况 (44)表9-2 博士后流动站 (44)表9-3 博士点、硕士点 (44)表9-4 重点学科 (44)特殊情况说明 (45)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Ⅰ学校基本情况1.学校名称(章)2.学校英文名称3.学校行政辖区名称代码续4.邮政编码7.校园网域名10.填报负责人11.校长(签章)5.学校办公电话-8.学校主页网址姓名电子信箱6.学校办公传真号码-9. 学校办公电子信箱续12.办学类型13.学校性质类别14.学校举办者普通高等学校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本科院校:大学学院□□□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中央部门地方政府省部共建非地方政府民办15.学校层次16.招生批次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一般院校新建院校□□□□□第一批次招生第二批次招生A第二批次招生B第三批次招生A第三批次招生B□□□□□V10.8.2 2010年09月09日续17.学校升本情况学校升本时间升本前校名续18.学校地址编号校区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表Ⅱ校训、办学思想1.校训2.学校发展定位3.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4.教育教学思想5.多媒体反映链接地址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Ⅲ院系所情况编号院系表Ⅳ学科专业情况编号院系专业专业结构与布局文件上传表Ⅴ学校面积单位:(平方米)1.占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总占地面积其中:绿化用地面积总计学校产权非学校产权其中:a.独立使用-b.共同使用-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Ⅵ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发展战略规划文件上传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文件上传校园建设规划文件上传表Ⅶ校友会与社会合作1.校友会(个)2.签订合作协议的机构(个)总数其中机构总数其中境内境外学术机构企业地方政府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1 校领导基本信息校领导基本信息编号姓名职务出生年月性别专业技术职务学历校内分管工作专业学习和工作简历(链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2 教师队伍概况单位:人类别教师数量总计其中:女性双师型具有行业背景具有工程背景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学缘本校外校(境内)外校(境外)学校教师库链接链接地址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3 学校聘请校外教师概况单位:人类别教师数量总计其中:女性来源企业行业部门高校其他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外聘教师库链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4-1 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编号姓名类型研究方向获得年份个人简介链接备注表1-4-2 高层次研究群体(团队)高层次研究群体(团队)编号研究方向负责人类型获得年份简介链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5 院(系)和其他教学单位专任教师情况院(系)名称:单位:人数量总计其中:女性双师型具有行业背景具有工程背景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学缘本校外校(境内)外校(境外)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6 院(系)教师培训进修、交流情况院(系)名称:1.教师培训进修2.交流教师(3个月及以上)(人次)境内(人次)境外(人次)到行业培训(人)攻读学位(人)教师培训情况说明来访出访国际交流教师名单及内容总数其中:3个月以总数其中:境内境外境内境外博士硕士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7 学校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单位:人教师数量总计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1-8 院(系)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学位、年龄单位:人院(系)名称:教师数量总计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1 院(系)下属各专业情况院(系)名称:专业名称:1.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支撑学科名称3.优势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示范专业、重点建设专业)4.专业设置时间 5.是否新办专业级别类型起始时间文件上传是□否□续6. 培养方案上传文件7.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文本框续8.专业培养计划学时与学分学时数(学时)学分数(分)总数其中总数其中课内教学实验教学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内教学实验教学课外科技活动续9.各专业带头人姓名出生年月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称学缘参加教学工作时间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 院(系)教学安排编号院(系)名称教学安排课表链接表2-3 体育项目1.中国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编号名称续2.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项目编号名称续3.国家运动训练专业编号名称表2-4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编号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名称级别设立年份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5 国家级教学基地国家级教学基地编号名称级别设立年份表2-6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编号名称级别设立年份表2-7 本科实验教学实验室(中心)本科实验教学实验室编号名称面向专业年度承担的实验教学人时数(人时)开放情况文件上传表2-8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编号名称地址面向专业每次可接纳学生数(个)V10.8.2 2010年09月09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9-1 教材情况——编写教材概况单位(册)编写情况 总数 其中国家级 省部级 规划教材 获奖教材近三年学校主编出版教材一览表文件上传表2-9-2 教材情况——使用教材概况1.使用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情况(册)2.选用近三年出版的省部级以上(含)规划教材、指定教材、重点推荐、精品教材等优质教材的比例(%)总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获奖教材规划教材获奖教材表2-10-1 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修订制度有□无□文件上传制定(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有□无□文件上传教学工作基本规范有□无□文件上传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有□无□文件上传新教师培训制度有□无□文件上传教学事故认定办法有□无□文件上传学生学籍管理细则有□无□文件上传学生学业指导手册有□无□文件上传学生违纪处理细则有□无□文件上传表2-10-2 教学管理文件目录教学管理文件校级文件上传链接地址院(系)名称院(系)1 文件上传院(系)2 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11 本科教学信息化本科教学信息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有□无□链接地址网络教学平台有□无□链接地址表2-1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有□无□文件上传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有□无□文件上传教学督导机构和制度有□无□文件上传学生评教制度有□无□文件上传评教结果数据库地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有□无□文件上传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有□无□文件上传实习教学评价体系有□无□文件上传毕业综合训练环节评价体系有□无□文件上传院(系)或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制度有□无□文件上传学校年度教学工作分析报告有□无□文件上传学校开展教学自我评价及质量改进机制有□无□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13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科室)机构名称编号部处下设科室表2-14 校级教学管理人员单位:人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属部门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专业学历学位表2-15 院(系)教学管理人员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属部门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专业学历学位表2-16 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及成果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教学管理人员成果培训计划培训实施情况教学成果奖(项)教学论文(篇)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成果一览表总数其中总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17 教学质量监控人员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属部门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专业学历学位表2-18 评教统计表分类按课堂分数统计评教类型结果分析优(90分以上)良好(90-75分)中(75-60分)差(60分以下)理论课文件上传实践教学表2-19 本科课程情况表1.本科课程总门次(门次)2.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总人数(人)其中由教授授课的课程门次(门次)由副教授授课的课程门次(门次)符合岗位资格(人)教授(人)副教授(人)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0 各专业专任教师职称、学位、年龄、学缘情况单位:人院(系)名称:专业名称数量总计其中:女性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学位博士硕士学士无学位年龄35岁及以下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学缘本校外校(境内)外校(境外)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1 教学事故单位:次年度教学事故总数其中严重教学事故一般教学事故表2-22-1 教师所获荣誉概况1.教学名师(个)2.教学团队(个)3.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累计数(个)4.教学成果奖(项)累计数其中累计数其中累计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国家级省部级续5.学生思政队伍工作成果奖(项)6.研究与创作(校级及以上文化体育创作、演出、比赛活动)获奖(项)7.其他奖励(项)累计数其中累计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级文件上传文件上传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2-2 院(系)教师个人所获荣誉院(系):______________编号姓名所在单位类别获奖级别授予单位获奖年份个人简介链接备注表2-22-3 院(系)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编号团队名称负责人主要成员级别获得年份团队简介链接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3-1 课程建设1.学校促进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文件上传2.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文件上传3.学校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文件上传4.学校教材建设规划文件上传5.学校教材选用和评价制度文件上传表2-23-2 课程情况1.课程门数(门)2.课程门次(门次)总数其中总数其中:小班授课网上教学多媒体教学续3. 精品(优秀)课程(群)建设情况(项)4.双语课程(门)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总数其中:国家双语教学示范双语教学课程名单文件上传表2-23-3 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编号名称级别负责人获准时间备注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4 分专业实验、毕业综合训练情况1.实验情况2.毕业综合训练课题(个)有实验的课程(门)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门)实验开出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门)总数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数表2-25 院系毕业综合训练指导教师情况院系名称指导毕业综合训练教师数量专任教师外聘教师表2-26-1 教学改革概况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含“质量工程”实施方案)文件上传2.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论著文件上传3.其他教学改革成果一览表文件上传4.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文本框表2-26-2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主持人级别立项时间验收时间经费(万元)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6-3 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编号奖励名称主持人级别获奖时间授予单位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7 本科生教学效果1.学校组织、激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的有关规定文件上传2.学生参加课外学术活动情况文本框3.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立项一览表文件上传4.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情况一览表文件上传5.学生发表论文、作品情况一览表文件上传续6.学科竞赛获奖(项)7.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获奖(项)8.国家级或国际级文艺、体育竞赛获奖(项)总数其中总数其中总数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续9.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篇)10.学生发表作品数(篇、册)11.学生获准专利数(项)12.获取专业资格证书人数(人)13.英语等级考试14.体质合格率(%)15.参加国际会议(人次)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英语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续16.国家级或省部级社会实践获奖(项)国家级省部级团队个人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8-1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竞赛获奖情况院(系)名称: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编获奖项目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号表2-28-2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获奖情况院(系)名称:课外科技、文化获奖情况编号获奖项目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表2-28-3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文艺、体育竞赛获奖情况院(系)名称:文艺、体育竞赛获奖情况编号获奖项目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或名次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表2-28-4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获奖情况院(系)名称:社会实践团队获奖情况编号团队名称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2-28-5 院(系)教学效果——本科生社会实践个人获奖情况院(系)名称:社会实践个人获奖情况编号奖励名称级别等级授予单位获奖者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表2-28-6 院(系)教学效果——专利情况院(系)名称:专利情况编号专利名称类别专利号姓名指导教师获得年份表2-28-7 院(系)教学效果——参加国际会议院(系)名称:参加国际会议编号参会学生姓名会议名称发表论文题目地点指导教师举办年份表2-29 学生交流情况交流学生数(个)总数其中本校到境外本校到境内境内到本校境外到本校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3-1 教学经费概况1.学校教育经费总额(万元)2.教学经费预算总额(万元)3.学校年度教学改革与建设专项经费(万元)4.学校年度教学经费分配办法文件上传5.学校年度财务决算报告文件上传表3-2 学校教育经费支出学校教育经费支出(万元)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教学改革支出课程建设支出专业建设支出教材建设支出实践教学支出学生活动经费支出总数其中:校外表3-3 教育事业收入1. 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学费收入(万元)3.社会捐赠收入(万元)4.其他教育事业收入(万元)国家(万元)地方(万元)本科生各类研究生高职高专网络与继续教育V10.8.2 2010年09月09日表3-4 当年捐赠情况编号捐赠机构或人员名称类别捐赠金额(万元)捐赠金额总计(万元)自动生成注:填写额度在1万元以上的捐赠;数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0参考文献
我国教育统计年鉴2020参考文献1. 背景介绍我国教育统计年鉴是我国教育部门发布的一本全面反映我国国民教育情况的年度性统计资料汇编,其内容涵盖了教育基本情况、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和教职工情况、教育质量监测、预算和财政补助及助学贷款情况等多方面内容。
统计年鉴的出版,旨在帮助政府部门、决策人员和社会公众了解全国及各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发展状况,为改进教育管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参考文献我国教育统计年鉴2020共有多个部分,列举如下:第一部分教育基本情况1. "2020年国内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我国教育部,2020。
2.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报告(2010-2020)",我国教育发展研究所,2020。
第二部分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和教职工情况1. "2020年我国中小学生在校情况统计分析",我国教育统计中心,2020。
2. "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院校教职工情况统计报告",我国教育部,2020。
第三部分教育质量监测1. "2020年国家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我国教育质量监测中心,2020。
2. "2020年全国高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我国教育部,2020。
第四部分预算和财政补助及助学贷款情况1. "2020年国家教育经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我国教育部,2020。
2. "2020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情况统计报告",我国教育部,2020。
3. 结语我国教育统计年鉴2020参考文献详实全面,反映了当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最新状况,对政府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为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统计数据。
希望更多人关注这些数据,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敬爱的读者:在我国教育统计年鉴2020参考文献中的各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教育事业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也深刻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问题和挑战。
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毛入学率54.5%
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学率54.5%2020年,⾯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国家和学习的努⼒下,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较⼤成就,如期实现教育“⼗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标。
⽬前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已经公布,具体内容如下,⼀起来看吧!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综合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上年增加0.70万所,增长1.33%;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2.89亿⼈,⽐上年增加674.48万⼈,增长2.39%;专任教师1792.97万⼈,⽐上年增加60.94万⼈,增长3.52%。
全国新增劳动⼒平均受教育年限13.8年,⽐上年提⾼0.1年,其中,受过⾼等教育⽐例达到53.5%,⽐上年提⾼2.6个百分点。
⼆、学前教育全国共有幼⼉园29.17万所,⽐上年增加1.05万所,增长3.75%。
其中,普惠性幼⼉园 23.41万所,⽐上年增加3.12万所,增长15.40%,占全国幼⼉园的⽐例80.24%。
学前教育⼊园幼⼉[2]1791.40万⼈;在园幼⼉[3]4818.26万⼈,⽐上年增加104.38万⼈,增长2.21%。
其中,普惠性幼⼉园在园幼⼉4082.83万⼈,⽐上年增加499.88万⼈,增长13.95%,占全国在园幼⼉的⽐例84.74%。
学前教育⽑⼊园率[4]达到85.2%,⽐上年提⾼1.8个百分点。
幼⼉园教职⼯519.82万⼈,⽐上年增加28.24万⼈,增长5.75%;专任教师291.34万⼈,⽐上年增加15.03万⼈,增长5.44%。
三、义务教育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08万所,招⽣3440.19万⼈,在校⽣1.56亿⼈,专任教师1029.49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5]95.2%。
1.⼩学阶段教育全国共有普通⼩学15.80万所,⽐上年减少2169所,下降1.35%。
另有⼩学教学点9.03万个,⽐上年减少0.62万个。
招⽣1808.09万⼈,⽐上年减少60.95万⼈,下降3.26%;在校⽣10725.35万⼈,⽐上年增加164.12万⼈,增长1.55%;毕业⽣1640.32万⼈,⽐上年减少7.58万⼈,下降0.46%。
人口老龄化对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影响及对策
我 国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运行体系包括 以下 五 个方面 。 1服务对象 : () 病人 、 亚健康人群及健康人群。 2 () 功能定位 : 预防、 医疗 、 保健 、 健康教育 、 康复 、 计划生育技 术指导等。()l 3/ 务方式 : J  ̄ 健康档案 、 责任医生 、 家庭病床 等, 逐步落实“ 首诊制” 双向转诊制” () 和“ 。4人事制度 : 全 科 医师为骨干 , 学历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为核心 , 岗位转 型 培训为重点 , 继续教育为补充 。5财务制度 : () 资金来源 主
3 6
人 口老龄化对社 区卫生服务模式的影响及对策 、 张继民等
程度 正在 接 近 , 上 城 乡一 体 化进 程 的加 速 , 使 农 村 人 加 促
社 区卫 生服 务 机构 是 社 区卫 生 服务 模 式 的核 心 ,~
I老龄化 问题愈加突出。据 《 S l 中国人 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预测 研究报告》数据 ,农村 人 口老龄化水 平高于城镇 12 个百分点 , .4 并且这种城乡倒置 的状况将持续到 24 00
区卫 生服 务 模式 的着 力 点 ,是 整个 模 式构 建 的 凝 聚力 。
因此社区居民是整个模式构建 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主体 , 其主观愿望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模式 的运行状态。如果社 区居 民参与制订服务方式和内容 ,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 设 置 相应 的医疗 服 务项 目和 方 式 ,并 通过 实 际 的运
要 为 政府 财 政 补偿 ,逐 步 实施 “ 收支 两 条线 ” 的 管理 制 度。 ( ) 区居 民 . 三 社 社 区居 民的卫生需求是 社 区卫 生服务模式 的出发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2019
5.9
13.3
1325.9
8.2
411.9
2.5
21.4
30505.5
28.6
6225.0
5.8
26.0
711.0
26.5
258.0
9.6
27.7
799.3
26.4
251.9
8.3
23.5
10890.0
31.7
3305.0
9.6
24.2
98.9
25.6
29.6
7.7
25.8
199.1
29.0
63.1
本专科在校学生数 (万人)
医院数
(个)
执业(助理)医师 (万人)
医院床位数 (万张)
5012495.8 149571.2
1760435.7 4713624.4
16229.6 106810.7
2688.0 3031.5 34354.0
386.7 686.7
1178782.5 42743.8
635215.9 1809035.3
70466.7 386165.3 534233.1
30732.8 42358.8 16020.7 101080.6 203743.2 408017.2 315627.3 172373.6 143253.7
54164.5 511161.2
23459.2 198955.9 288746.1
39438.9 50145.4 19988.6 58030.8 85052.9 206182.2 253847.7 140187.2 113660.5
22471.0
31.9
6647.5
9.4
23.7
2020年度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
2020年度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国家教育部门每年都会发布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报告。
本文将围绕2020年度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分析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二、2020年度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概述1.监测指标体系2020年度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基础设施、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和公平、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教育保障等。
这些指标全面反映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综合水平。
2.监测范围及方法本次监测范围覆盖全国各省(区、市),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据收集等多种方法,确保监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监测成果分析根据监测成果,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部分地区和领域存在不足。
三、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现状与挑战1.教育基础设施改善近年来,我国教育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校舍建设、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
2.教育资源配置优化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3.教育质量和公平取得显著进展我国教育质量和公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入学率逐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4.面临的挑战尽管我国教育现代化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地区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育公平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等。
四、各省(区、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估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质量和公平方面表现较好。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地方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改善了教育基础设施。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浅析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2022年第4期浅析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构建任玉凤㊀高雪会(河北省统计局,河北㊀石家庄㊀050051)摘㊀要:随着我国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任务摆在面前㊂本文在小康指标监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增减和调整建立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㊂从经济发展㊁人民生活㊁教育文化㊁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构建一级指标,在每个领域中,分析不同指标数据的可得性㊁可持续性和可比性,选择出16项二级指标,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并指出目前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㊂关键词:现代化;指标体系;小康监测;城乡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127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22)02 0078-05一㊁研究背景自2008年起,国家统计局研制了小康建设指标体系,并经过多次修订,现已形成五大类指标的全国㊁省级㊁县级指标体系,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㊂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㊂2020年以后,我国主要目标是在小康基础上实现现代化㊂但目前,由国家主导的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尚未成行,建立一套符合国情㊁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来促进我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各界的需求,也是统计部门的责任㊂江苏省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并已付诸实践[1]㊂做为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区,江苏省统计局成立了地方调查局,主要监测全省各地的现代化进程,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㊂其监测体系由四大类30项44个指标,扩展到五大类30项53个指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㊂王欢㊁黄健元认为,人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核心,结合国情从人的再生产㊁结构㊁素质㊁人居生活现代化四方面构建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2]㊂宋林飞通过国际现代化实践与经济的比较分析,参照中等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国情,界定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涵,认为应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化的核心任务[3]㊂陈海龙提出了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几个问题,包括物价变动条件下如何衡量GDP㊁经济增长与环境社会成本的矛盾㊁经济发展与老龄化趋势的矛盾㊁城市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关系等[4]㊂邱海建从经济㊁社会㊁文化㊁治理㊁生态和人的发展六个维度共32个指标构建了现代化进程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及六个维度实现程度[5]㊂任保平从中国式现代的视角出发,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思想构建了包含经济现代化㊁社会进程现代化㊁城乡区域现代化㊁生态文明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五个维度的现代化涵盖了人民生活需求的基本方面[6]㊂刘朝阳在国内外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级指标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反映了人的教育发展情况[7]㊂郭迎峰以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分界线,就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构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从国内发展和国际比较两个维度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估与检验[8]㊂综上,有关研究为我们制定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但已有的指标体系还存在以下不足:1.从涵盖的内容上来看,一些已有的指标体系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㊂2.从现实意义上来看,一些已有的指标体系选取的指标不注重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㊂因此,这就迫切要求构建一套符合国情㊁科学合理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㊂二㊁基于河北省情的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构架(一)意义对于河北来说,构建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有着重要意义㊂一是河北省虽然属东部沿海省份,但经济社会发展还很落后,即使放到中部地区,也是较为落后的省份㊂构建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有利于科学发展㊂二是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在河北这样的省份,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㊂要多比较归纳总结,知己知彼,后发也有优势㊂三是构建的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全面精确反映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强化对指标体系完成情况的监测,使其真正在河北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指挥棒的作用㊂四对照小康建设指标体系,将部分指标纳入到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中,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之间的衔87接和传承㊂(二)指标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化应侧重人的现代化,即人本身的充分发展㊂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追求㊂中央强调以人民利益和福祉作为发展目标㊂可分为四个层面,分别为经济发展㊁人民生活㊁教育文化㊁环境治理,分别对应着社会发展目标中强㊁富㊁雅㊁美四个特质㊂在指标选取过程当中,应当注意以下三个原则㊂一是可获得性,由于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教育程度等方面各具特色,故在统计数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㊂故在建立指标体系时,要尽量选择在统计年鉴或统计网站中可以获得的数据,有利于指标体系在不同地区间的实施和推广㊂二是衔接性,由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中发展而来的,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是由低到高的发展进程,故在建立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对小康建设指标体系的衔接和传承㊂三是独立性,反映现代化进程的指标很多,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要注意指标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比如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那么该指标就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㊂故选择的指标之间独立性要强,反映出来的社会发展情况才更加全面㊂三㊁指标选择(一)经济发展1㊁人均GDP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即经济发达程度的最重要指标,虽然其存在一些缺点,如国际比较时受汇率影响,但由于采用可比价格,所以仍能较客观的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并且在短期内无其他指标可以替代㊂2㊁第三产业比重备选指标:非农产业比重,即第二㊁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㊂第三产业占比是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非农产业比重是前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㊂根据目前河北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河北工业化水平已经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故选取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更为适宜㊂3㊁城镇人口比重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到城镇人口的转化,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㊂到2021年,我国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约为63%,城市化水平已达到较强水平㊂从国际上看,西方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都在75%以上㊂4㊁R&D经费占GDP比重备选指标:万人拥有专利数专利数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但由于未能考虑到质量,致使该指标可操作性㊁可比性较差,所以不宜采用㊂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创造新的运用所进行的系统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㊁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方面,其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科技创新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2.5%以上㊂5㊁每百万人拥有上市公司数量备选指标:高新企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每百万人拥有上市公司数量指标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上市公司的规模,对于同等规模的城市或省份之间的比较具有一定的意义㊂从现代化指标来看,经济方面的指标同小康监测比较接近,其原因是,现代化的指标,更多体现在经济之外的社会各领域㊂(二)人民生活1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流动人口的增多,城镇与乡村居民的划分变得更加复杂,加之划分城乡的价值在弱化,所以不再区分城镇与乡村,采用城镇一体化的统计方法引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㊂2㊁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备选指标: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食品类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是世界通用的衡量生活水平的指标㊂30%以下为很富裕型㊂但由于我国已经基本达到标准,所以没有必要使用㊂同样,还有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㊂由于我国实行了全民的社会保险,所以该项指标缺乏弹性,不宜采用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是报告期期末按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房屋使用面积中专供居住的面积,是衡量居民家庭居住状况进而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之一㊂因为城乡的住房功能还是不太相同,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宜分为城乡两部分㊂一般城镇需要达到人均30平米以上,农村达到人均40平米以上㊂3㊁公共交通线路普及率备选指标: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量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是反映公共交通实际客运能力的指标,世界上这一目标值一般为大于等于15标台㊂交通方面,目前我国城市基本达到标准,但广大的农村差距还是十分大㊂特别是没有固定的公交线路㊂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固定的公交线路,即使有,也不太准时,或不如城市里的规范,特别是时间不确定,晚上班次为空白等㊂鉴于此,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量和公共交通线路普及率两种指标可以并用,但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量宜改为农村地区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量㊂4㊁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数备选指标:人均预期寿命随着我国已基本实现小康,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较高水972022年第4期2022年第4期平,但该指标有两个缺点:一是大部分地方已远远超过小康设定标准,也很接近现代化设定标准,如表1所示,所以意义不大;另外,人均预期寿命也与当地的气候条件㊁饮食习惯有关,故无法客观反映生活质量㊂表1:全国各省份预期寿命预期寿命省份80+上海㊁北京78+天津77+浙江76+江苏㊁广东㊁山东㊁辽宁㊁海南㊁吉林75+黑龙江㊁福建㊁重庆㊁广西㊁安徽74+河北㊁山西㊁湖北㊁湖南㊁陕西㊁河南㊁江西73+宁夏72+新疆㊁甘肃71+贵州69+青海㊁云南68+西藏卫生人员指在医疗㊁预防保健㊁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相对而言,每千人卫生人员数量(当然也包括质量)更能客观体现一个地区的医疗发展水平和人民健康生活水平,是作为反映人民生活和医疗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㊂(三)教育文化1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劳动人口一般指16-59岁的人口㊂平均受教育年限指对一定时期㊁一定区域某一人口群体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学历培训)的年数总和的平均数㊂划分标准按照现行学制为受教育年数计算人均受教育年限,即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按16年计算,高中12年,初中9年,小学6年,文盲为0年㊂过去多按此系数计算6岁及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㊂由于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社会影响较大,所以该指标以选择16至59岁(或放宽至64岁)的人口更为适宜㊂2㊁博士以上学历所占比重备选指标:教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重与小康监测不同,现代化的指标应突出高端人才㊂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适龄高中生进入大学的机会很大,各地区间的差距并不明显,而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差距非常明显,选取该指标更能体现地区教育的现代化水平㊂调查我国10个高教大省(市),对教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重和百万人口拥有博士毕业生数进行统计,结果数据见表2,可以看到,这两个指标的区分度还是相差较多㊂表2:全国抽取的10个省份中百万人口拥有博士毕业生数省份教授比重博士毕业生数人口数百万人口拥有博士毕业生单位%人万人人江苏14.75028805162.5广东13.733931134629.9河南7.849596055.2山东11.417161004717.1北京30.7200642154931.5四川11.42506834130.0湖北14.04381591774.0河北12.851575566.8湖南11.21972689928.6陕西14.02942386476.1从教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重来看,除北京外,其他省份差距不大㊂教育强省湖南㊁四川㊁山东的教授比重比河北还要低㊂所以用该指标来反映教育水平显然是不合适的㊂从百万人口拥有博士毕业生来看,除北京(上海)外,江苏㊁湖北㊁陕西为我国等教育最发达的省份,而河北㊁河南明显低于其他高教大省㊂博士毕业生数同博士生数具有高度相关性,该指标更容易获取,所以用博士以上学历所占比重可以反映总体教育现代化水平㊂3㊁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公益性的图书馆㊁博物馆㊁纪念馆㊁美术馆㊁文化馆(站)㊁体育场(馆)㊁青少年宫㊁工人文化宫等的建筑物㊁场地和设备㊂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是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除以该地区常住人口数,数据易于获得㊂4㊁每百万人拥有核心期刊数量期刊是反映各地文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核心期刊是具有更多影响力的期刊㊂相对来说,各地的期刊数差距较小,而核心期刊的差距非常明显㊂核心期刊的定义并不统一,对于国内来说,有两种口径比较常见,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文核心期刊 (又称北大核心)包括各个学科领域,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㊂一种是南京大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又称南大核心㊁C刊)㊂南京大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是各高校认可度最高的核心目录,受到学术界的更广泛认同,其缺点是只包括人文社科领域期刊㊂表3反映了2019-2020年各省份C刊数量,发现各省南大08核心数量的差距更为明显㊂本文建议这两种核心兼顾比较合适,可统计南大核心和北大核心的期刊总量作为各省核心期刊的数量㊂表3:2019-2020年各省份C刊数量省份C刊数量(家)省份C刊数量(家)北京244辽宁7上海56山西7湖北31河南6江苏28江西6广东21广西5吉林18新疆5湖南17云南5四川16重庆5陕西14内蒙古3山东12贵州2天津11青海2福建10海南1甘肃9河北1浙江9宁夏1黑龙江8西藏1安徽7合计568(四)环境治理1㊁空气质量达标率空气质量达标率是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的比重,可以有效反映大气污染治理水平,是居民普遍关心的体现环境状况的指标之一㊂我国南北空气质量情况差距较大,华南及东南沿海普遍在90%以上,而北方地区普遍低于90%㊂综合来看,这项指标不宜定的过高,能达到90%即可㊂2㊁单位GDP能耗单位GDP能耗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水平,通过该指标,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同时也能体现节能降耗的成效㊂目前我国该值为0.7吨标准煤/万元,而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为0.5吨标准煤/万元㊂但在这项指标的处理过程中,要考虑到价格因素的影响,同时要根据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自然条件酌情考量目标值㊂3㊁乡村环境治理达标率城市环境治理由于统一规范,所以容易进行,而乡村环境治理任务非常艰巨,其治理的程度,关系到环境能否实现现代化㊂考察细化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另一个是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处理的村占比㊂卫生厕所普及率是小康监测后来增加的指标之一,但由于农村地区在地形地貌㊁村落分布密集性㊁财政资金拨款等方面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且农民对该项举措的反应不一,导致该项工作后继乏力,总的来看,目前不宜作为评价指标㊂因此,可以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用来衡量乡村环境治理达标率,同时,垃圾处理㊁污水处理或下水道建设情况也是农村居民非常关心的问题,做好这些工作是建成美丽乡村的重要保证㊂四㊁指标体系根据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的远景目标,本文从经济发展现代化㊁人民生活现代化㊁教育文化现代化㊁环境治理现代化4大方面构建一级指标,依据每个领域数据的可得性㊁可持续性和可比性的特点和以上指标分析,形成具体的16项二级指标,在小康监测体系基础上构建形成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㊂表4: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大类序号指标计量单位经济发展1人均GDP元2第三产业比重%3城镇人口比重%4R&D经费占GDP比重%5每百万人拥有上市公司数量家人民生活6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元7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平米8公共交通线路普及率%9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数人182022年第4期2022年第4期教育文化10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1博士以上学历所占比重%12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平米13每百万人拥有核心期刊数量家环境治理14空气质量达标率%15单位GDP能耗标煤/万元16乡村环境治理达标率%㊀㊀注:16项指标中,有12项指标为小康监测中涉及到的㊂其余4项为未涉及,或具体内涵不相同㊂五㊁实际现代化的地区难度分析对于不同的地区,实现现代化的难度不尽相同㊂对于华南沿海城市㊁高原地带,实现环境目标相对容易㊂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目标相对容易㊂对于文化发达地区,现代化目标现在已经达到㊂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地区发展态势来看,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变化很大㊂改革开放初期,东北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而目前成为全国比较落后的地区,这是几十年前是无法想像的㊂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2008数据显示,内地现代化排名居前的是上海㊁北京㊁天津㊁广东㊁浙江㊁江苏㊁辽宁㊁山东㊁吉林㊁河北㊁黑龙江㊁内蒙古㊁山西㊂而目前多数北方省份退步非常明显㊂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整体发展水平,决定现代化发展水平㊂北方省份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制约了其社会发展㊂对于河北省来说,目前仍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经济活力,特别要注重工业的发展㊂六㊁小结本文构建的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基本合理,一方面,这些指标大部分都是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易于收取和获得,只有少数指标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保证了数据的可获得性㊂另一方面,所选取的指标是在国家及部分省小康监测评价指标基础上进行增减调整的,保证了现代化监测指标和小康监测评价指标之间的衔接性㊂指标筛选的原则是能够体现现代化的特征,增加各地方发展水平的区分度㊂指标体系还需要在之后的研究中不断更新完善,部分指标有待商榷,如空气质量达标率㊂对于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气候本身的因素,即使存在一些污染源,这项指标也可以达到㊂对于环境,更重要的是防止自然灾害,或者增强抗灾的能力,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㊂另外,治安方面的指标也很重要,但由于这方面的数据很难掌握,或者说数据的真实性无法保证㊂如破案率,它与立案率息息相关,而立案是有门槛的,且存在一些人为操作空间㊂故选择哪种指标来衡量治安水平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㊂参考文献:[1]中国新闻网.江苏发布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核心 以人为本 [EB/OL].https://www.chinanews.com.cn/df/2012/01-05/3584027.shtml.2012-01-05.[2]王欢,黄健元.我国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6(06):49:52.[3]宋林飞.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与评估[J].南京社会科学,2012(1):1-8.[4]陈海龙.现代化指标体系的若干问题浅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3(09):426-427.[5]邱海建,郁婷婷.构建现代化进程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21(09):37-40.[6]任保平,张倩.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J].学术界,2022(06):33-42.[7]刘朝阳,李永娣,崔岚,曹雷,张小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J].统计理论与实践,2021(06):6-12.[8]郭迎锋,张永军.我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J].全球化,2019,(10):60-76+134-135.28。
199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99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0年我国教育战线继续贯彻党中央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和改进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稳定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有计划、有步骤的治理整顿,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巩固和发展。
义务教育得以实施,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有所发展,高等教育控制了规模,质量得到提高,成人学历教育整顿初见成效,岗位技术培训有了发展,扫盲工作取得实效。
同时,继续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扩大教育国际交流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
一、基础教育继续贯彻《义务教育法》,加强督导检查,基础教育成果得到巩固。
小学教育进一步普及,1990年全国小学招生达到2063.97万人,在校学生达到12241.38万人。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8%,比上年提高0.4%。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74.6%,比上年提高3.1%。
通过普及初等教育检查验收的县达到1459个,比上年新增70个。
初中教育稳步发展,1990年全国普通初中招生1369.86万人,比上年增加60多万人,增长4.6%。
在校学生3868.65万人,比上年增加31万人,增长0.8%。
普通高中办学规模稳定,校数略有减少。
1990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249.76万人,比上年增加7.26万人;在校学生717.31万人,比上年增加1.19万人。
高中校数比上年减少372所。
小学生流失得到进一步控制,初中生流失率有所下降,但仍偏高。
1990年全国普通中小学流失学生492万人,流失率为2.9%,比上年下降1.3%。
其中:小学流失学生292.1万人,流失率为 2.4%,比上年下降0.8%;初中流失学生185.83万人,流失率为4.8%,比上年下降2.5%。
中小学师资队伍素质有所提高。
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73.9%、46.5%和45.5%,比上年均有所提高。
教基1203职业教育学校基本情况
(三)职业教育学校基本情况表号:教基1203 制定机关:教育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21)135 有效期至:2024年11月本表的数据来源于上级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或批复,学校相关文件等,以及在校生花名册、毕业生花名册、就业协议、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合作t 办议等行政记录。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 代码 数量 备注甲乙 丙 1T校外实习实训场所 个 01中等、高等 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 人 02 中等、高等中等职业教育 人 03 中等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人 04 高等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 人 05 高等 普通本科人 06 高等 应届毕业生升学人数 人 07 中等、高等中等职业教育 人 08 中等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人 09 高等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 人 10 高等 普通本科 人 11 高等 专业数 个 12 中等、高等中等职业教育 个 13 中等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个 14 高等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 个 15 高等 普通本科人 16 高等 国家高水平高职专业数量 个 17 高等 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数量 个 18 高等 在校生中住宿生 人 19 中等、高等中等职业教育 人 20 中等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人 21 高等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人 22 高等 普通本科人23高等学校(机构)名称: 学校(机构)标识码: 号统•社会信用代码:(202 学年)X“学校产权床位数”和“非学校产权床位数”,是以“学生宿舍”的产权为填报依据,如果“学生宿舍”是学校产权的,那么“床位数”就是学校产权的,如果“学生宿舍”为非学校产权的,那么“床住数”就是非学校产权。
如:学校租借用的学生宿舍,即使床是学校买的,“床位数”也是非学校产权的。
说明:1.填报范围:本表由中等职业学校(包括调整后中等职业学校、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校、其他中职机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附设中职班填报(含撤销学校)2指标解释:(1)校外实习实训场所是指在学校外,校企签订合作协议的为在校生开展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的场所。
鼓励支持民办本科高校发展
鼓励支持民办本科高校发展作者:张少龙彭华来源:《中国民商》2024年第04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系,并引导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点,并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迅速发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并在减轻公共教育财政压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截至2022年,民办普通本科院校数量达到390所[高等教育学校包括普通本科院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高职(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四种类别],占全国总量的31.48%,在校学生数占全国普通本科毕业生的26.09%,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已经进入了普及化发展的初级阶段,民办高等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拓宽高等教育市场的关键力量。
相比于日本、韩国等国家60%以上的私立高校学生比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普及化阶段的发展潜力巨大。
引导并规范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支撑我国的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民办高等教育机制灵活的优势也将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适应数智时代,实现共同富裕。
一、民办本科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民办本科高校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为国内居民提供了更多教育机会。
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教育创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背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而低生育率的趋势使民办高校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生源竞争。
此外,同质化的办学模式减弱了高校对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可能降低人才培养质量。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
早期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早期教育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一、专业基本情况(一)专业分析本专业为高等专科早期教育专业。
从职业面向上看,具有职业性和师范性的双重性质。
从职业性而言,本专业以培养面向各类早期教育机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师范性而言,本专业毕业生的服务对象是0-3岁学前儿童,是一个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身心正在迅速发展的稚嫩的生命群体。
由于服务对象不同于工厂车间的流水线上打造的规格统一的物质产品,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方法也与其他专业不同,具有很强的师范性。
从学历层次上看,本专业为专科层次。
以专科层次为主的教育专业,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它既不同于中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轻理论、重技能”的培养方向,也不同于本科院校早期教育专业“重理论、轻技能”的培养方向,而是既要立足行业特色,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积极寻求与本科早期教育专业的对接,给学生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空间。
从高职高专教育的服务对象特点来看,本专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山西省各县市的早期教育机构,少量辐射周边部分省市的早期教育机构。
山西省早期教育人才的培养大多数处于中专层次,只有三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专科层次的早期教育人才,使得该专业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出现滞后现象。
本专业的设置可以为山西省早期教育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引领山西省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专业定位本专业的定位是:体现职业性和师范性的统一,培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早教师资,强化专业办学的师范性,突出实践性,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早期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教师专业基本能力的训练。
根据省情、校情,遵循高职高专办学理念,顺应教师教育办学的格局,利用学校办学优势创新办学体制,形成以专科教育为主,开办早期教育师资培训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山西省广大城乡定向培养早期教育师资,实现立足山西、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培养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9666 62578
577088 7585298 3947157 3638141 2131369 1016733 1114636 2323128
801508 1521620 27509216 12861417 7926743 7892494 2409074 5150544
332876 34249
41237 15764713
7035872 1068475 4057316 3603050 48374364 48271362
初级中学 九年一贯制学校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完全中学 校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成人小学 #扫盲班 工读学校 特殊教育 学前教育
注:1.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 校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数
2.特殊教育学生数中包括义 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其他学校
3.2019年起,学前教育招生 数仅包括首次入园的适龄儿童,
10186259 2175281 387692 1791018 686 106863
16930561 16479006 14354811
21-2 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 (2019年)
单位:人
项目
毕业生数
招生数
在校生数
高等教育 研究生
博士 硕士 普通本专科 本科 专科 成人本专科 本科 专科 网络本专科生 本科 专科 中等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 高中
普通高中 完全中学 高级中学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成人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
普通中专 成人中专 职业高中 技工学校 初中阶段教育 初中
6003657 2555022
497336 1521763 1429536 16388487 16388487
2863712 424182
2439530 30315262 17508204 12807058
6685603 3413174 3272429 8578345 2941610 5636735 88323364 39949000 24184287 24143050 7335411 15608338 1199301
4934674 2199648
481851 1268928
984247 14647799 14540936
916503 105169 811334 9149026 4312880 4836146 3022088 1505520 1516568 2885458 1006897 1878561 30787093 14398606 8394949 8394949 2559319 5375734 459896
106034691 105612358
92258887 11919389
1434082 422333 168640 6488 794612
47138810
1892686 231509 451555 160851 3449 97587
17651692
11055730 2777295 513312 2041308 842
18690411 18690411 16341631
2095409 253371
3792 144211 16882293
33007690 7893721 1447591 5917913 4447 1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