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1f92d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3.png)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引言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在患者的静脉内插入并留置的一种管状装置。
在临床中,静脉留置针常用于输液、输血、给药等治疗和护理操作。
为了确保留置针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护理措施1. 选择适当的静脉留置针选择适当的静脉留置针是确保安全留置的重要步骤。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需求来选择正确尺寸的留置针。
常用的静脉留置针尺寸有18G、20G和22G。
较大尺寸的针更适用于输液或输血,较小尺寸的针适用于给药操作。
2. 消毒针头和皮肤在插入留置针之前,必须对针头和插入部位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
使用符合规范的消毒液对针头进行消毒,并用无菌的消毒棉球擦拭插入部位的皮肤。
3. 使用无菌技术插入留置针在插入留置针时,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技术,包括佩戴洁净的手套、口罩和无菌围巾。
确保留置针不受外界污染,减少感染的风险。
并按照正确的插入角度将留置针插入静脉中,确保其安全留置。
4. 固定和固定针头在插入成功后,需要固定留置针和针头。
使用无菌透明敷料或无菌纱布将针头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
确保敷料或纱布周围的留置针和插入部位保持干燥和清洁,并定期更换敷料。
5. 定期观察留置针部位在留置针插入后,需要定期观察留置针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对于发现异常情况的患者,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
6. 定期更换留置针留置针是一种短期使用的医疗器械,因此需要定期更换,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通常留置针在72小时或根据需要更换。
7. 注意卫生手消毒为了保证留置针使用的安全性,医务人员在接触留置针时,应事先进行彻底的手卫生消毒。
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手部消毒,以保持手部清洁且无菌。
8. 学会处理并发症虽然留置针的应用是相对安全的,但并发症仍然时有发生。
医务人员应熟悉并学会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异物进入等。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89cf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1.png)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护理前准备:1.预防感染:洗手、戴好洁净的手套,保持个人卫生,确保操作环境清洁。
2.准备护理工具:包括静脉留置针、消毒器具、敷料、透明胶带、无菌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3.沟通与解释:与病人进行交流,解释操作步骤,获得病人的理解和同意。
护理过程:1.选择插入部位:常见的静脉留置针插入部位有手背、前臂和腋窝等。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插入部位。
2.充分消毒:使用无菌酒精棉球清洁插入部位。
按照单向性消毒原则,从内向外进行,一次性使用一块消毒棉球,保持它的湿润状态,确保消毒效果。
3.缚扎止血:选择适当的缚扎位置,在插入部位上方1-2寸缚扎松紧适中,但不得过紧,以免影响静脉血液循环。
4.皮肤穿刺:拿起静脉留置针,在插入部位的皮肤上方进行轻轻的牵拉,然后将针头与静脉成30度角插入。
当听到“啪”的一声时,表示已进入静脉腔,停留在留置针的一半左右。
5.固定留置针:将留置针插入静脉后,松开缚扎,轻轻将留置针插入至底部,然后用透明胶带将针体固定住,确保留置针牢固不动。
6.连接输液管:消毒输液管接头,用力插入留置针的接口。
确认接头连接牢固后,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抽,确认有血液返回,表示留置针插入正确。
7.敷料包扎:用锥形状敷料将插入部位固定,保护留置针和输液部位,减少感染风险。
护理后注意事项:1.保持留置针外露部分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输液部位有无渗液、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2.定期检查留置针连接处有无松动和渗漏,确保输液顺利进行。
3.定期冲洗留置针,避免留置针堵塞和血管栓塞,同时检查留置针是否抵达目标静脉。
4.维持留置针外露部分的皮肤干燥,避免湿润的环境滋生细菌。
5.注意留置针的使用时间,避免超过规定留置时间,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和感染。
护理中的安全措施:1.护理之前,确认病人的身份和医嘱要求,确保正确的操作流程。
2.插入过程中,护士需要尽量减少病人的疼痛。
可以采用恰当的语言和姿势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静脉留置针护理
![静脉留置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184e0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7.png)
静脉留置针护理(一)护理1、输液完毕,使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3ml或5ml)进行脉冲式封管。
2、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3、保持穿刺点无菌,透明敷料粘性丧失或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更换前需用安尔碘、乙醇消毒针眼处。
4、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发现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发红,提示有静脉炎发生,应拔除留置针,进行相应处理。
5、输入刺激性药物前后需用生理盐水冲管,避免刺激局部血管。
6、更换穿刺部位时,应选择对侧手臂或不同的静脉。
7、注药时导管堵塞,应拔管重新穿刺,切忌用力推注,以免将管内的血凝块推进血管内引起栓塞。
(二)健康教育1、置管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
2、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淋浴时用塑料薄膜保护,避免针眼感染。
3、穿刺侧肢体避免提重物,以免血液回流,引起导管堵塞。
4、静脉留置针可保留72-96小时,但不宜超过96小时。
(三)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静脉炎2、灌洗过程中,可协助病人变换体位,依次取左侧卧位、仰卧位、右侧卧位。
以利灌肠液在结肠内充分溶解粪块。
3、密切观察灌肠袋内液平面下降情况及病人反应。
如病人感觉腹胀,适当降低灌肠袋高度以减慢流速或暂停灌入:如病人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注意保暖并观察排出物量。
5、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减少氨的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以免加重水钠猪留;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
(二)健康教育1、向病人讲解肠道结构等健康知识,使病人理解灌肠的原理及必要性,取得合作。
2、灌肠过程中如有便意,可做深呼吸,尽可能让多一些的灌洗液进入肠腔,尽量保留灌洗液在肠内停留有时间,提高灌洗效果。
(三)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肠道痉挛或出血预防:①正确选用灌肠溶液,温度适当(39〜4HC)。
②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关注病人主诉。
护理学重点难点解析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护理学重点难点解析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bf17f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4.png)
护理学重点难点解析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静脉留置针技术是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操作技术,它用于在患者体内插入静脉留置针,以便进行输液、输血、给药等治疗操作。
正确的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下面将重点难点进行解析。
一、操作要点:1.前期准备:必须做好手卫生,戴好无菌手套,并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静脉留置针、注射器、洁净无菌纱布、无菌盒等。
2.选取插针位置:常用的插针部位有手背静脉、前臂静脉和手臂静脉。
在选择插针部位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年龄、臂围、静脉情况等。
3.插入针头:插入针头时应保持手稳,夹角适中,遵循进针角度为15-30度。
将针头和皮肤形成一定的夹角后,用一定的力度插入。
同时,注意触及血管后,需轻柔地推进针头,感觉到阻力减小时,注射器就可以顺利推出。
4.固定留置针:成功插入静脉后,需将留置针稳固固定。
一般可采用透明敷料、纱布带以及透明胶带等方式对留置针进行固定,避免其移动或掉落。
5.处理留置针:留置针使用完毕后,需及时拔除,并按要求处理好留置针。
同时还需观察针孔的出血情况,如有不适、红肿、出血增多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二、注意事项:1.注重无菌操作: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要求。
要注意在操作前洗手,戴上无菌手套,同时确保所用的材料和设备都是无菌的。
2.观察患者病情:在操作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注射药物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是否出现药物过敏反应、药物反应等。
3.疼痛控制:在插入针头的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会有疼痛感,护士需要灵活运用护理措施,尽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可以采用应用冰袋麻醉、按摩局麻、提前用药等方式减轻疼痛。
4.遵循先进后出原则: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技术操作时,需遵循先进后出的原则。
即先进入小口径的静脉,再进入大口径的静脉。
这样可以减少针头对血管的伤害,提高留置针的成功率。
5.维持血管安全:为了维护血管的安全,插入针头时需要注意减少插针次数,一针插入成功,避免频繁插针。
静脉留置针护理
![静脉留置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e4197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1.png)
为避免皮下血肿的形成,穿刺时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确保一次穿刺成功。拔针后,应正确按压穿刺 点,避免局部出血。对于已形成的皮下血肿,可采用局部冷敷、抬高肢体等方法促进血肿吸收。
其他并发症介绍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与静脉内膜损伤、血流缓慢或血液高凝状态有关。为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保持导管通畅,并鼓励患者适当活动肢体。
定期组织对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 的评估和总结,持续优化护理流
程。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总结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01 静脉留置针基本概念、构造及作用原理
02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固定方法及注意事 项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护理策略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掌握了静脉留置针操作技 能,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定期检查
穿刺后定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 红肿、疼痛、渗血等异常情况 。
避免触碰
避免患者或医护人员触碰留置 针及穿刺部位,减少污染机会
。
拔针时机及注意事项
拔针时机
根据患者病情和留置针使用情况,一 般可保留3-5天,不超过7天。
消毒双手
拔针前,操作者需进行手部清洁和消 毒。
去除敷料
轻轻去除穿刺部位的无菌敷料,观察 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情况。
优点
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血管损伤;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护 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患者活动和搬动。
缺点
静脉留置针价格相对较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静脉 炎、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留置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等风险。
02
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静脉留置针护理课件
![静脉留置针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c966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8.png)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 红肿、疼痛、渗血 等情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
注意观察留置针是 否通畅有无堵塞、 脱落等现象。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 穿刺部位的清洁干 燥。
避免在留置针侧肢 体进行剧烈活动或 长时间下垂。
正确使用敷料
敷料的种类:透明敷料、纱布敷料等 敷料的更换频率:一般每隔3-4天更换一次 敷料的作用:保护穿刺点减少感染风险 使用敷料时的注意事项:避免敷料过紧或过松保持干燥清洁
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在需要长时间进行输液的患者中减少反复穿、安全可靠、保护血管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对导管进行维护和更换确保输液 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静脉留置针的作用
方便给药提高治疗效率
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穿刺次数
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 便于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
静脉留置针的适用人群
需要长时间或重复输液的患者 需要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 需要输注腐蚀性药物的患者 需要进行急救或紧急治疗的患者
静脉留置针的禁忌症
严重血凝、血栓形成、血管硬化、局部感染、静脉炎等 无法保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无菌 无法配合穿刺体位的患者 无法保证留置针固定稳妥的患者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操作
第三章
操作前的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病情、血管状况和药物过敏史等。 准备用物:检查留置针、敷料、胶带等是否完好消毒用品是否齐全。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留置针的作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确保操作前信息无误防止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原则防止感染。
置管期间要经常 观察穿刺部位有 无渗血、渗液、 肿胀及局部炎症 反应等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采取相 应护理措施。
留置针护理的注意事项
![留置针护理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e0a3fa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a.png)
留置针护理的注意事项临床上静脉输液是非常普遍的给药方式,其能够快速发挥药效,使用范围广泛。
近年来静脉给药对疾病进行治疗,已经受到很多人的关注,静脉输液应用了液体静压的理念,向静脉直接滴入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
静脉输液穿刺让患者产生疼痛或操作失当及患者自身因素而产生很多不良反应,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控制变得十分关键。
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输液中应用,可减少每天静脉穿刺次数,为患者缓解疼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争取更多抢救患者的时间。
一、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1、做好心理护理操作前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特别是对神志清醒的患者,为患者详细介绍操作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疑虑,缓解紧张情绪,有利于患者主动接受治疗。
对意识模糊的患者,要向其陪护解释说明。
2、选择适合的血管优先选择粗直与充盈的血管,留置针设计为合理长度,多选取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等四肢浅表面静脉。
尽量错开患者的手背静脉,从而保证患者正常进行日常活动。
避免在关节、静脉瓣和肢体受伤部位留置针,瘫痪患者应在健侧肢体选取血管。
皮肤病和感染部位应避免穿刺置管。
3、器械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留置针型号,仔细检验留置针质量,产品有效时间,包装完好性,型号、套管粘连针芯的情况,导管侧粗糙程度、针尖斜面尖锐且无钩,套管完整无裂痕。
4、穿刺方法将止血带包扎在距离穿刺位置10cm上方,在8cm皮肤区域内用2%碘伏反复消毒。
留置针外套管松绑,针尖向上倾斜,取15-30°角度入针,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沿静脉10°方向推入留置针,针芯入皮肤0.5-1cm后抽出。
难以判断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应稍抽出针芯,松开止血带,滴入极少量液体,如果静脉滴注顺畅、局部未见肿胀,可沿血管方向平行推入软管。
5、妥善固定用透明胶贴固定留置针,让留置针保持适宜松紧度,牢固美观的同时预防针尖扭曲与折叠。
将三叉接口以胶布贴牢且准确填写时间,为今后换药与拔管提供依据。
二、科学封管保证留置成功1、封管液包括0.9%氯化钠注射液与肝素钠封管液:即肝素50u/ml,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封管采取生理盐水。
静脉留置针的安全管理制度
![静脉留置针的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b18973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9.png)
一、目的为了确保患者在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和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的护理工作。
三、职责1. 医院护理部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制度,并监督实施。
2. 各科室护士长负责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和实施本制度。
3. 护士负责按照本制度执行静脉留置针操作,并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
四、操作规范1. 确认患者信息:操作前必须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年龄、性别、诊断等信息,确保无误。
2. 选择合适部位: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
3. 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的无菌。
4. 穿刺技巧:熟练掌握穿刺技巧,尽量减少穿刺次数,降低血管损伤。
5. 固定方法:正确固定留置针,避免移位、脱落,保持输液通畅。
6. 输液护理:观察输液速度,及时调整滴速,确保输液安全。
7. 患者教育:向患者讲解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
五、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 静脉炎:发现穿刺点周围发红、疼痛、肿胀等症状时,及时更换留置针,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处理。
2. 血栓形成:发现穿刺点周围有硬结、疼痛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抗凝治疗。
3. 穿刺点感染:发现穿刺点红肿、渗出等症状时,及时更换留置针,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六、监督与考核1. 护理部定期对静脉留置针操作进行抽查,确保操作规范。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3. 对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护理部负责修订。
八、留置针更换及维护1. 留置针的更换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留置针的类型和使用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3-5天。
2. 每次更换留置针前,应清洁消毒穿刺部位,确保无菌操作。
静脉留置针维护要点
![静脉留置针维护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5c8ac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2.png)
静脉留置针维护要点
1、评估和观察要点:
①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等。
②评估穿刺点皮肤、静脉的状况。
2、指导要点:
①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②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③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④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注意事项:
①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②输注两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③定期换药,如果患者出汗多,或局部有出血或渗血,要及时更换敷料。
④敷料、无针接头或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础。
⑤发生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应拔管重新穿刺。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护理论文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b25f1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3.png)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护理论文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医疗设备,通常用于长时间输液、化疗、营养支持和血液透析等治疗过程中。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一、静脉留置针的应用1. 输液输液是最常见的静脉留置针应用,包括各种药物、营养液等。
病人需要长期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可以选择采用全氟丙酮(Teflon)材质的针头,有利于有关静脉系统的持久性保持。
2. 化疗对于需要进行化疗的癌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更为方便和有效。
静脉留置针可以保证药物进入静脉后直接流入血循环,帮助药物快速达到治疗浓度,避免药物被肠胃系统代谢,增加药物对肝脏的负担。
3.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方法。
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方便地连接到血液透析机,加速治疗过程,减少岛间膜部位受损,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体验。
二、静脉留置针的护理1. 静脉留置针的选择静脉留置针的选择一定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备性质以及配置药物的种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尽量选择不疼痛、不发热、不易产生吸附性药物的材料,如Teflon材质。
2. 静脉留置针的检查每天进行静脉留置针运行的检查非常必要,包括观察静脉留置针是否处于正常位置和阳性等情况。
如若需要更换配管,一定要进行全身皮肤消毒。
3. 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使用静脉留置针时,最基本的保养方法是保持清洁和干燥。
要避免使用热水澡、沐浴露等化学性成分过于强的清洁剂,以免影响留置针或导致感染。
做好静脉留置针的消毒和更换,必要时应及时治疗静脉留置针感染。
4. 静脉留置针的处理当静脉留置针使用完毕后,一定要及时处理并消毒,以免在下次使用前产生污染,影响治疗效果。
一般包括反复冲洗、消毒,最后放置于洁净的环境下保存。
总的来说,静脉留置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在癌症治疗、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护理静脉留置针时,护士应该遵循科学严谨的规范,严格执行操作流程,确保留置针的清洁和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适的治疗。
留置针的护理
![留置针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84d4d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3.png)
留置针的护理
1、穿刺前
(1)护理人员应严格做到手卫生
使用标准ANTT(无菌非接触技术)进行留置针穿刺,顺时针、逆时针消毒2次,消毒范围为8cm×8cm,完全待干后佩戴一次性清洁手套进行穿刺。
皮肤消毒后不要触摸或触诊穿刺点,如皮肤消毒后需再次进行静脉触诊,应佩戴无菌手套,以防止穿刺点再次受到污染。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发布的《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指出:2次穿刺失败后,应寻求穿刺水平更高的护理人员帮助或更改用药途径,减少对静脉的损伤,间接避免穿刺点感染的发生。
(2)选择适宜的留置针
新生儿、儿童、老年人宜选择24~26G留置针,在满足静脉输液需要的前提下,原则上选择管径最小的留置针,以免损伤血管,引起并发症。
(3)选择合适的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较好的血管,并且要避开关节、疤痕、皮肤有损伤的部位。
2、留置中
(1)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固定,以便于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等。
(2)每日观察、每班交接贴膜及穿刺点情况,询问患者感受,倾听患者主诉。
(3)做好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的安全宣教,嘱其保持皮肤清洁,贴膜勿进水,如贴膜进水、卷边、穿刺点渗血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接头处使用酒精棉片包裹消毒,消毒时间要达到15s,待干后连接输液管道进行输液治疗。
3、拔出后
(1)留置针使用时间为3~4天,不可过期使用。
(2)0度或90度揭除贴膜后,用碘伏棉棒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周围皮肤,拔除后纵向按压穿刺点以不出血为止。
(3)告知患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勿污染穿刺点,穿刺点如有不适及时告知。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b7411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3.png)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静脉留置针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输液、注射药物、采集血液等情况。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以保证留置针的安全和效果。
本文将系统介绍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一、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主要用于各类液体给药、营养输液、化疗、输血、采血等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留置针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和用药方案等进行综合考虑。
静脉留置针通常分为穿刺式、无针式、分岔型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留置针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1.穿刺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式留置针是静脉留置针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型号,它是通过穿刺皮肤和血管来完成留置针的插入的。
临床上穿刺式留置针的应用较为广泛,适用于各种输液、注射和采血等情况。
2.无针式静脉留置针无针式留置针主要是利用双翼状的穿刺引导器来完成留置管的插入,不需要使用针头穿刺,因此更加舒适和安全,对于小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尤为适用。
3.分岔型静脉留置针分岔型留置针是一种通过在管体下方设置分支通路,可同时供不同类型液体输注的特殊类型。
主要用于需要同时输注营养液、药物和电解质等不同类型的液体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
二、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留置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操作规范,同时在留置期间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留置针的清洁留置针周围的皮肤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对于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非常关键。
在对留置针进行每日清洁时,应使用消毒剂对针头、注射口以及穿刺引导罩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洁。
2.定期更换留置针定期更换留置针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的发生。
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建议每周更换一次,对于需常规换药的病人更需要每次更换留置针。
3.观察留置针周围的情况在使用留置针过程中,需要及时观察留置针周围的情况,包括感染症状、红肿、渗液等症状,如出现需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7c62e5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e.png)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1、穿刺部位的评估穿刺前充分评估穿刺部位,尽可能避开关节位置,选择前臂合适血管;评估静脉的弹性和能见度。
对于穿刺困难的患者,采用可视化设备辅助。
(采用光源时,使用冷光,避免热光对皮肤造成灼伤)2、留置针型号选择充分考虑导管软化功能,减少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
3、留置时间血管通路装置的拔出不能仅仅依据留置时间,因为目前未能明确最佳留置时间。
拔除留置针应该依据临床指征,外周留置针应72-96小时更换一次。
不同的标准,让临床护士纠结。
原因可能有以下:医院领导检查,有时候规定比实际更重要,不容破坏;医疗纠纷,出于留置针性能完好,而留置时间超过标准时间,输液仍未结束,患者血管条件差等原因未更换留置针,最后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可能会引起纠纷。
因此应该根据各医院的要求标准执行,遇到特殊情况建议护士合理评估患者实际情况,充分告知,必要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4、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夹子夹管时将夹子夹闭在延长管的远端,因液体空间相对较大,使血管内压力大于延长管内压。
许多患者稍活动或用力,容易导致延长管管腔内有血液回流,使堵管率增加。
而患者见回血容易出现紧张、恐惧心理,不愿留置而拔除留置针;或因回血时间过长,血栓形成导致导管堵塞而拔管。
建议输液结束时,将留置针延长管上的小夹子尽可能夹闭在近端。
5、输液前后的冲管和封管目前封管较为常用的是一次性导管冲洗器,有3ml、5ml、10ml规格(留置针选用3-5ml即可)。
INS指南推荐:使用不含任何防腐剂的 0.9% 氯化钠溶液进行冲洗所有血管通路装置;成人患者,可以选择不含防腐剂的 0.9% 氯化钠进行封管;新生儿和儿童患者,可以选择0.5-10U/mL肝素或不含防腐剂的0.9% 氯化钠进行封管。
有研究显示,金葡菌在肝素中的生长比在生理盐水中生长快。
对于临时导管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封管而不是肝素盐水,如果要用尽量用低剂量的肝素盐水。
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以选择肝素盐水封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
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许多医院都将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近几年,本院临床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观察患者1050例,留置成功(留置时间≥1d)的1029例,成功率为98%.留置时间(5+2)d,留置时间最长可达11d.由穿刺水平导致留置失败6例,占失败原因的28.5%.由血管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9例,占失败原因的42.8%,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留置失败的6例,占失败原因的28.5%.留置成功的,因导管堵塞拔针41例,占4%.因液体外渗拔针8例,占0.8%.因静脉炎拔针4例,占0.4%.根据观察,认为正确留置静脉称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
静脉套管针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1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1.1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
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1.2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1].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
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
1.3做好物品的准备本院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1.4正确的穿刺方法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抽出针芯。
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1.5妥善固定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
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正确的封管2.1封管液的种类即0.9%氯化钠注射液(内用)。
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2.2封管液的量及封管时间生理盐水5~10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h冲管1次[2].肝素钠溶液3~5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
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可减少肝素钠溶液的应用。
2.3封管的技术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3],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
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
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3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3.1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应严格掌握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留置套管针时,每周更换透明敷料2次,同时进行皮肤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
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
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
针眼处红肿,局部有渗液,患者如诉穿刺处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
3.2留置套管针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因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以及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另外,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的血管,避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3.3套管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一般以(5+2)d为宜,太长可导致套管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
3.4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
3.5套管针封管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套管的长度,选择适量封管液量。
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淤血斑,鼻腔、齿龈有无出血。
3.6保护好留置针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血液回流阻塞,每次输液前后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4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4.1首先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4.2做好健康宣教置管前护士应讲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告知患者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4.3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点以无菌敷贴覆盖,牢固固定套管针,输液管长短适宜。
正确封管。
4.4加强巡视及早发现问题(1)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静脉硬化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早期0~48h采取50%硫酸镁湿敷。
48h后可用热毛巾敷或进行理疗。
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炎症反应。
(2)观察输液是否顺畅。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导致输液不畅。
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并加强观察及护理。
导管堵塞也可导致输液不畅,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
4.5置管期间护理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全面护理。
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肢体。
特别是用湿热敷效果最好,1次/2h,20min/次。
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并盖以无菌敷料。
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
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
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
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
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普遍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可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机率。
静脉留置针可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近些年来,随着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我院急诊科将套管针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创伤性休克及危重患者,它不仅为患者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痛苦,保护了静脉,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方法(1)全套的静脉留置针是由塑料套管、不锈钢针芯及肝素帽组成,(我院使用的是美国BDIintima-Ⅱ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外附无菌密封的塑料膜包装,开封后即可使用,套管针外附-6cm×7cm的无菌贴膜。
(2)对静脉留置针患者的选择:创伤及失血性休克、急性危重患者,留置以后可以用于患者快速补液,24h均速补液,静脉抽血等。
2 护理(1)加强病人宣教,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合作。
(2)穿刺前检查好套管针,严格无菌操作,选择走向直且粗大的血管,远离关节和静脉瓣的血管,局部皮肤常规消毒,范围8cm×8cm以上,穿刺见回血后,左手将留置针沿血管方向推进1~2mm,速度不要过快,右手随后将针芯退出2~3mm,缓慢将软管送入血管,保留5mm软管在外,然后将针芯全部抽出。
(3)固定方法,穿刺成功后,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贴膜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方旁2cm处,从左向右将贴膜与肤贴拉紧,使皮肤显现轻度皱纹为宜,将贴膜另一端紧贴在皮肤上,拉紧进针松弛的皮肤,使留置针固定更牢固,为了便于每日换输液器,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可用一条胶布固定输液器针头在皮肤上,防止患者活动时连接部脱离。
(4)运用正确的封管方法,将肝素盐水2~3ml,缓慢推注1.5ml后边退边注入,使针头在退出过程中导管内始终保持正压状态,以解决导管长期留置引起的堵塞现象。
(5)封管后的留置针在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才可接上液体,不宜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堵塞。
(6)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5天[1]。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套管针留置时间规定为3天,我国尚无统一规定。
有报道套管针可留置5~7天,在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但有报道[2]套管针留置5天内静脉炎发生率为0,建议将5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
(7)拔管。
沿血管走向,轻柔地将留置针拔出,拔管后压迫5min无出血后方可离去。
3 体会急诊科抢救病人所采取的最有效重要措施是尽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以确保药物的输入,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被病人和护理人员接受,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过程中也可用于每2h一次采血,保护了静脉,减少了感染和出血的机会;还可用于连接三通测外周静脉压;并可用为静脉营养的通路,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