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考试题型及答题方法
高考诗歌鉴赏主要题型答题方法例析
![高考诗歌鉴赏主要题型答题方法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c703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6.png)
手法技巧题答题步骤和方法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审清题干要求,明确回答一种还是多 种手法,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抒情方式、表达方式等都要充分 考虑,回答尽量全面);如果题干已经指出手法,则直接点明该 手法在具体诗句上的体现。
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手法在句中的运用(手法运用的具体体 现)。
③指出作用效果:分析此手法在构思或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效 果。
古代诗歌鉴赏主要题型 答题方法例析
问什么答什么。审清题意,下功夫去筛 选,抓住要点,确定“问点”。
总说(概括)+具体说明(诗句分析) +表达效果(思想感情或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鉴赏术语具有概括性,运用它可以收到 言简意丰的效果,同时,恰当运用鉴赏术语可以使表述更为精确, 更切近诗歌的语体。
一、情景题、画面题答题步骤和方法
其二 爱把山瓢莫笑侬②,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范例解析】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6分)
【答案】①陈居士是一个爱喝酒寻诗、生活清贫、洒脱自在、志 趣高雅的文人。②“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两句, 畅饮楚地美酒,可酣醉三日不醒,可看出他生活清贫、爱喝酒、 不拘小节、自由洒脱的一面;③“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 寻诗去”两句,酒醒之时,不分白天黑夜,到处寻诗,可看出他 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范例]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宋·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清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范例解析】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 之处。(6分) 【答案】①举子们奋笔疾书的声响就好像春蚕在食桑叶时的“沙沙”声一样。 (阐述诗句意思)②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以“春蚕食叶声”形象地描摹出举 子们应试时的情形;以声衬静,以落笔答卷的声响反衬出考场的庄严肃穆。 (分析手法)③“春蚕食叶”一词,又蕴含了诗人心中对举子们的期盼之心与 得选人才的喜悦之情。(作用、效果)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型答题模板及鉴赏方法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型答题模板及鉴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1239d96c175f0e7dd13762.png)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型答题模板及鉴赏方法01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02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4.答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386ba3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b.png)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最新版)目录一、诗歌鉴赏题型概述1.诗歌形象类题目2.诗歌语言类题目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二、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方法1.诗歌形象类题目答题模板2.诗歌语言类题目答题模板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模板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答题模板正文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一、诗歌鉴赏题型概述在诗歌鉴赏的题型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1.诗歌形象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等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诗歌语言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语言特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结构、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诗歌主题、情感、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方法1.诗歌形象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找出诗歌中描绘的形象步骤二:分析形象的特点和意义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形象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2.诗歌语言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指出诗歌的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步骤二:分析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语言特点或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3.诗歌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指出诗歌的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步骤二:分析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表达技巧或艺术特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4.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类题目答题模板步骤一:找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步骤二: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步骤三:结合诗歌内容,阐述主题、情感、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之间的关系以上就是诗歌鉴赏的题型概述和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新)
![古诗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新)](https://img.taocdn.com/s3/m/cca42b2e9b6648d7c1c746bb.png)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描述时一要结合诗句,二要概括出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或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回答要具体。
例如只答出“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①②步骤可调换顺序,也可合并在一点中描述。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明确: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①)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②)表现了诗人结束了颠沛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③)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问题: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明确: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步骤①)昨夜深沉,北风呼啸,长驱汉关;天空阴云密布,边关冷月高悬,西山战鼓犹急。
(步骤②)暗示着边境局势的紧张;也反衬边关将士誓死破贼、决战必胜的豪迈情怀。
高考诗歌鉴赏的8大题型与答题方法
![高考诗歌鉴赏的8大题型与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3a140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7.png)
高考诗歌鉴赏的8大题型与答题方法高考诗歌鉴赏的8大题型与答题方法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一共有8大题型,下面我们为大家准备了8种答题方法。
只要你能看出问题的提问方式,就可以按照这个答题模板来解题,轻松拿高分!01 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如,XXX的《春行即兴》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02 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如,XXX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对景抒情,通过描绘云雾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同时,这种表现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美感。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2f835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3.png)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如下:一、形象意境类形象意境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1. 设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 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 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2. 分析思路* 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 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 意境: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
而这三者中,情是主导,是灵魂,它统帅景和境。
“景”是诗人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境”是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情”则是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三者相辅相成,彼此交融,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二、人物形象类1. 设问方式*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 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析思路* 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 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 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 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3. 人物形象常见类型*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各题型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50fa03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1.png)
一、分析意境型
• 1.提问方式:
• ⑴一般提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⑵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答题模式(三步走):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 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 “隐”“没”两字的表达效果
• 答:“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意(步骤1),写出 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步骤2);
• “没”字在诗中是“淹没(于)”之意(步骤1),写出了银 河淹没在破晓பைடு நூலகம்曙光中(步骤2),
• 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步骤3)。
• 五、一词领全诗型 • 1.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 2. 答题要求: • ⑴分析该词对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方面); • ⑵分析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形式方面)。
•
山行即事 王 质
•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
三江小渡 杨万里
•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 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注】将:行,流过。
•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 简要分析。
• 答:(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 (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 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 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 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 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22c6d3b9f3f90f76c61b2d.png)
三、“诗眼”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 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释该字表面义和句中义——还原析句,描摹图景— 烘托意境,表达诗情
解答提示:释该字表面义和句中义有时可合一起答,也可融入到第
烘托意境,表达情感。用一句简炼的话总述即可。
(三)答题示例3 阅读王安石《葛溪驿》,回答问题。诗人的心绪集中 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07四川卷)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答案参考:(1、2点合答)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 的灯光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 、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 ”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 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的手法,借 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烘托意境、表达 诗情)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 家国之思。
描摹诗歌图景。即用自己的优美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象、 意境描摹出来。这里应注意几点:
①用自己的语言而非翻译。 ②描摹主要景物而非面面俱到。 ③语言应优美形象而非平铺直叙。
概括意境特点。即用一句简炼的话准确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
的情景氛围特点。这里应注意的是:
①一句简炼的话。
②概括意境特点时用一两个双音节的形容词即可。如雄浑壮阔、
答案参考:(什么形象)托琴棋二物言志。(形象具体特征 或个性特征)诗人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 直——方正、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 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 学的兴亡了。(总结形象意义)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 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古诗鉴赏题型
![古诗鉴赏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ad8b6fd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0.png)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5)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6)本诗中哪个词是关键词?请找出来并分析它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题目形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4)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
(5)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三、主旨情感类[题目形式](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想象描述类(意境类或景物形象)[题目形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这首诗(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3)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4)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常用意境词]雄浑壮丽、清幽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苍凉、雄浑、莽苍、壮阔、晦涩、深远、空寂、幽静、宁谧、朦胧、萧条、明快、荒凉、冷寂、清新、淡雅五、表达技巧类[题目形式](1)诗歌某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有何作用?(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4)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何效果?(5)准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技巧)?(6)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的内容。
(7)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现怎样的主旨)?[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常见高考诗歌鉴赏题十二种题型答题模式详例说
![常见高考诗歌鉴赏题十二种题型答题模式详例说](https://img.taocdn.com/s3/m/aa2442a1284ac850ad0242e6.png)
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题型及解答思路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5、答题示例练习:(08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一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面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里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
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
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答案: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例解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例解](https://img.taocdn.com/s3/m/61ce1a9d6bec0975f465e290.png)
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例解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季。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常见意境术语: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可供两两组合的词有: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幽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静美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荒芜、淳朴、清丽(清新明丽)、恬淡、凄清冷落、冷森幽僻二分析形象型提问方式: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或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形象?答题步骤:①什么样的形象。
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点。
③形象的意义(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蕴涵的哲理。
)瀑布联句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艺术形象?瀑布从高处流出,不辞劳苦,冲破溪涧,流经千岩万壑,冲向大海,形成汹涌的波涛(步骤一)。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9bcaf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d.png)
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板诗歌鉴赏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一起探讨诗歌鉴赏题型的答题模板。
一、填空题这种题型通常会给出诗歌中的某一句,让你补充完整。
答题时,需要注意诗歌的意境、情感、用词等方面。
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所给的诗句,理解其含义和意境。
其次,根据诗句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使整首诗更加完整和流畅。
最后,要注意不要填错位置,要与题目所给诗句对应好。
二、简答题这种题型通常会给出一些诗歌片段或整首诗,让你回答其中的几个问题。
在回答问题时,需要注意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
首先,要仔细阅读诗歌,理解其内容和主题。
其次,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回答。
最后,要注意回答要全面、准确,符合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赏析题这种题型通常会给出一些诗歌片段或整首诗,让你对其进行赏析。
在赏析时,需要注意诗歌的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
首先,要仔细阅读诗歌,理解其内容和主题。
其次,从诗歌的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最后,要注意回答要客观、准确,符合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四、开放题这种题型通常不会给出具体的诗句或诗歌,而是让你自由发挥。
在回答时,需要注意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逻辑的连贯性。
首先,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回答。
其次,要注意回答要具有个性和创意,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除了以上题型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和方法:一、注意诗歌的情感和主题,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二、注意诗歌的语言和用词,理解其特点和风格。
三、注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理解其内涵和美感。
四、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回答,注意语言的表达和逻辑的连贯性。
总的来说,诗歌鉴赏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掌握以上题型及答题模板,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诗歌鉴赏考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分析+答题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分析+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cf7bb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7.png)
1题型一:鉴赏诗歌“炼字”艺术【设问方式】1.诗中某字用得好(或“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某句(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1动词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
2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
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
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句中的“满”这个形容词用得精当,写出了秋山落日余晖之广阔而浓稠的感觉。
再如“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谢朓北楼》)句中的“寒”“老”是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说秋天桔柚变红,给桔林中的人家增添了寒意;秋天的风霜使梧桐变老。
数量词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4副词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其中的“渐欲”“才能”这两组副词用得稳妥,“渐欲”表现出繁花纷纷扑面而致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才能”表现诗人对春草初生的欣喜和爱怜之情。
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及答法
![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及答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717a1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3.png)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6、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表达技巧型
游月陂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 【答案】①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②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③表达了作者羁旅在外,漂泊、孤寂、思乡的情感。
7、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理解诗句含义型
答题模式是: 第一步,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 第二步,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
8、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评价观点态度型
答题模式是: 第一步,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原由。
诗歌鉴赏题型归纳及答题方法
![诗歌鉴赏题型归纳及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a338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1.png)
诗歌鉴赏题型归纳及答题方法
诗歌鉴赏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诗歌鉴赏题型及其答题方法:
1. 内容概括题
题目形式: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答题方法:首先,简述诗歌的背景信息(如诗人、时代背景);然后,总结诗歌主要描述的景物或事件,并确保语言简洁明了。
2. 情感分析题
题目形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方法:首先,概述诗歌中的情感关键词(如欢乐、忧愁、激昂、悲愤等);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如何表达这些情感,如通过描绘特定的景物或事件。
3. 语言特色题
题目形式: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题方法:首先,指出诗歌的语言风格(如清新自然、雄浑豪放、平淡质朴等);然后,分析诗人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4. 名句赏析题
题目形式:请赏析这首诗中的名句。
答题方法:首先,解释名句的表面意思;然后,阐述名句的深层含义,包括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观点;最后,分析名句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
5. 对比鉴赏题
题目形式: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答题方法:首先,分别分析两首诗的内容、情感和语言特色;然后,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
在回答诗歌鉴赏题时,建议先通读诗歌,理解其大意和情感基调;然后,仔细审阅题目,明确题目要求;最后,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选择合适的答题方法进行作答。
同时,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高考】诗歌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技法分析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技法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f8c85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9.png)
喜从弟雪中远至有作 杜荀鹤
深山大雪懒开门,门径行踪自尔新。 无酒御寒虽寡况,有书供读且资身。 便均情爱同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 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 16.后人认为“学成贫亦胜他贫”一句意味深长,请说说这句诗蕴含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6分)
答案:①这句诗的意思是:只要学习有成,即使缺少衣食也好过其他困 苦状况。 ②这既是对堂弟刻苦求学的劝勉(别人的维度),也是对自我的宽慰 与勉励(自己的维度), ③同时阐述了深刻的道理,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做官,更是为了追求 充盈的精神世界。(社会的维度)
1.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有人说“坼”、 “浮”两字很有表现力,请探究这两个字的表现力体现在哪里?
炼字题:①释义-②翻译、描画面-③手法+效果-④感情
①“坼”:分裂、划分,“浮”:漂浮。(释字) ②洞庭湖浩瀚无边仿佛把吴楚东南划分开,日夜 星辰昼夜好像都漂浮在湖面上。(翻译、描画面) ③运用想象、夸张手法,借景抒情,写出了洞庭 湖的磅礴气势,具有鲜明的动态感,描绘了一幅浩瀚 壮阔、气势宏大的洞庭湖景图。(手法+效果) ④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孤独漂泊之感。(情感)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 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1.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明特色: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晓畅。②列例证:词
中“浑过了”“老夫”“恋杀”“青山未必留人”等词句比 较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③析作用:表现了诗 人对大自然的无限钟情,抒发了洒脱闲逸、恬淡自在的人生 态度。
句的精妙之处。(6分)
(步骤一)1、释句意。理解诗句含义,描述诗句内容。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937c5a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d.png)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 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 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 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就要熟悉常用 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 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
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 “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
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 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
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 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 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2005年山东卷)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 去此而死乎!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试说明你的理由。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 情感。
2、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 鲜明突出。
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 相结合。
4、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强作品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5、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讳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8、细节:真实、准确、传神。 9、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考试题型及答题方法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景物形象)
(一)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
4.某一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5.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
(二)答题步骤:(三步)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要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三)答题一般表达模式:
1、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
2、营造了……意境(或描绘出一幅……的画面),
3、表达了……的感情。
第二种类型:人物形象类
(一)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一位人物形象?
2.本诗的X联写了一个怎样的人?
3.对这首诗中的XX形象做简要分析。
(二)答题步骤:
1.形象是什么(身份)
2.形象的特征(性格)
3.形象的意义(情感)
第三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整体或局部)
(一)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2.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3.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二)表达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包括4类: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
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3.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4.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
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三)答题步骤:
1.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如何用的?
3.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类型:语言炼字类
(一)常见提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动词、形容词、数量词)
(二)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3.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
(三)答题步骤:
1.具体解释字或词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
(释含义、明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描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表感情)
(四)答题表达模式:
1、该字(词)有……的含义,采用了……修辞手法;
2、写出了……情形;
3、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或烘托了……的意境。
1.语言语风类错误:或故意译错实词虚词;或对诗歌的语言风格判断错误。
2.意境意象类错误:对诗歌的意象的含义判断错误;或对意境的概括错误。
3.技巧手法类错误:对诗歌运用的写作技巧的类型或作用判断错误。
4.思想情感类错误:拔高情感(对诗歌中描写的情感故意妄加引申,添上某种光圈);或转移情感。
5.观点内容类错误:扩大范围(把一个作家的某一具体作品风格用其整体作品风格来代替)。
(设置错误的方法有:扩大、错位、拔高、硬套、兼用等)
特别提醒:
1、审清题干,注意辨析不同的问法。
如“艺术手法”多侧重表现手法,“写作特色”要多从描写方法和篇章结构来考虑;
2、鉴赏表达技巧,注意必须和具体的诗词形象、语言和内容主旨等结合起来;
3、表达技巧繁而杂,不同诗词可能各有侧重,要根据题干要求,选取具体技巧作答;
4、注意回答技巧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罗列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