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整理)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35°27°”中的35°代表( )A.地层的走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角2.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 )A.走向B.倾向C.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3.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 )A.视倾角B.斜倾角C.真倾角4.地层的面向(facing)向下表明地层( )A.正常B.倒转C.直立5.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6.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A.整合B.平行不整合C.角度不整合7.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 )A.顶面B.底面C.褶皱面8.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 )A.由细变粗B.由粗变细C.没有明显变化一、选择题1.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A.体力,面力B.面力,体力C.作用力,重力2.如下图中所示,其中σ、τ和p分别表示A.合应力、主应力、剪应力B.正应力、剪应力、合应力C.剪应力、合应力、主应力3.单元体三个正交截面上的剪应力分量都为零,即没有剪应力作用而只有正应力作用时,该应力称为;三个截面称为。
A.正应力,正应力面B.主应力,主应力面C.剪应力,剪应力面4.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物体占据的空间内组成的总体称为A.应力场B.应力组合C.应变场3.2 应变一、选择题1.构造地质学中所指的变形是指物体的。
A. 位移和旋转B. 旋转和体积变化C. 畸变2.应变的度量可以用来表示A. 线应变和剪应变B. 体积变化程度和旋转角度C. 均匀应变和非均匀应变一、选择题1.在围限压力下,当压力超出一定值时岩石就会以某种方式破裂,发生断裂变形,此时的压力值就称为岩石的A. 压力强度B. 抵抗强度C. 极限强度2.岩石变形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中,地壳运动的直接证据是:A. 岩石的变质作用B. 地震的发生C. 地壳的厚度变化D. 地壳的化学成分2. 以下哪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A. 板块边界的类型B. 板块的移动方向C. 板块的厚度D. 板块的相互作用3. 地壳运动中,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通常会导致:A. 地震B. 火山活动C. 地壳的抬升D. 所有以上4.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砂岩5.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形成山脉B. 形成平原C. 形成河流D. 形成湖泊二、填空题1. 地壳运动的直接结果之一是______,它可以改变地表的形态。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数个______,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
3. 地壳运动中,板块的边界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1. 描述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解释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A二、填空题1. 地震2. 板块3. 俯冲带、发散带、转换带4. 地壳运动三、简答题1.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通过板块的移动、碰撞和分离,影响着地球的表面。
地壳运动可以导致地壳的抬升或下降,形成山脉、高原、海沟和裂谷。
同时,地壳运动也是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它通过板块的相互作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引发这些自然灾害。
2.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被分割成数个大小不一的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半固态的地幔上层上。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碰撞、分离和滑移,这些作用力是地壳运动的主要驱动力。
板块的移动导致地壳的抬升、下降,以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发生。
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地球表面许多地质现象,如山脉的形成、海沟的发育和地震带的分布。
构造地质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构造应力场:地壳一定范围内某一瞬间的应力状态。
(4分)2、盐丘: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4分)3、底劈构造:由变形复杂的高塑性层(如岩盐、石膏和泥质岩类等)为核心,刺穿变形较弱的上覆脆性岩层的一种构造。
一般分为底劈核、核上构造、核下构造三个部分。
(4分)4、飞来峰: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四周外来岩体剥掉,在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外来岩体,称为飞来峰。
(4分)5、构造窗:当逆冲断层和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体剥掉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
(4分)6、窗棂构造:是强硬岩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的半园柱状大型线理构造。
(4分)7、石香肠构造: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于垂直岩层的挤压时,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伸,以致拉断,形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形岩块,即为石香肠。
(4分)8、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破裂面,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无关。
间距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
(4分)9、流劈理:为变质岩和强烈变形岩石中最常见的一种次生透入性面状构造,它是由片状、板状或扁园状矿物或几何体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的性能。
(4分)10、递进变形:在变形过程中,物体从初始状态变化到最终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由许许多多次微量应变的逐次叠加过程,这种变形的发展过程称为递进变形。
(4分)11、柱状节理:为玄武岩中常见的一种原生破裂构造,总是垂直于溶岩的流动层面,在平缓的玄武岩内,若干走向不同的这种节理将岩石切割成无数个竖立的多边柱状体;其形成与熔岩流冷凝收缩有关,横断面为六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及七边形等多种形态。
(4分)12、枕状构造:枕状构造是水下基性熔岩表面具有的一种原生构造。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地质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构造地质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一、单选题1. 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_____;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_____。
(4分)(A) 体力,面力(B) 面力,体力(C) 作用力,重力(D) 重力,作用力参考答案:B2. 围压增高,使得岩石的岩石强度极限得到_____,韧性_____。
(4分)(A) 增加,减弱(B) 提高,增强(C) 降低,增强(D) 减弱,差弱参考答案:B3. 应变速率小,_____塑性变形。
(4分)(A) 不利于(B) 有利于(C) 不影响(D) 不确定参考答案:B4. 在地质观测中,可以通过有限应变状态的对比.劈理折射的对比.香肠构造的对比.褶皱形态的对比等来了解不同岩层的相对_____。
)(A) 强度(B) 坚硬度(C) 能干性(D) 抗磨性参考答案:C5. 核幔结构是_____结果形成的。
(4分)(A) 动态重结晶(B) 静态重结晶(C) 岩浆冷却(D) 低温变形参考答案:A6. 在围限压力下,当压力超出一定值时岩石就会以某种方式破裂,发生断裂变形,此时的压力值就称为岩石的_____。
(A) 压力强度(B) 抵抗强度(C) 极限强度(D) 变形强度参考答案:C7. 在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中,当温度升高时,会造成岩石的_____。
(4分)(A) 屈服极限增大,脆性也增大。
(B) 屈服极限增大,脆性减小,韧性增大。
(C) 屈服极限减小,脆性增大,韧性减小。
(D) 屈服极限减小,韧性增大。
参考答案:D8. 在应力作用下,晶体沿内部一定的滑移系发生的滑动称作(),是岩石塑性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
(4分) (A) 晶内滑动(B) 位错滑动(C) 颗粒边界滑动(D) 蠕动参考答案:A9. 下面哪一个产状要素不是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_______。
(4分)(A) 倾伏向(B) 倾向(C) 侧伏向(D) 侧伏角参考答案:B10. 一套地层沉积后,经过短暂沉积间断并无大的构造运动,又接受新的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地震学B. 构造地貌学C. 地壳形变与应力分析D. 火山学2. 下列哪个板块边界类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围?A. 转换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会聚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3.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构造地质学研究的范畴?A. 山脉的抬升与折叠B. 地壳的断裂与错动C. 盆地的热演化D. 火山的喷发与喷涌4. 造成地壳形变的应力类型不包括:A. 压缩应力B. 拉伸应力C. 剪切应力D. 惯性应力5. 地震学是研究地震波和地震活动的科学,以下对地震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震是由火山爆发引起的地壳震动B. 地震波是由地壳形变引起的地震波动C. 地震学只研究大地震D. 地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无关6. 关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P波是第一类型到达的地震波B. S波是横波,不会经过液体传播C. 表面波是最大振幅的波动类型D. 极大地震波发生在震源点附近7. 下列哪个地震带常常发生大地震?A. 地壳折卷带B. 热点活动带C. 会聚带D. 隆升带8. 以下哪个板块边界形式容易出现断裂地震?A. 会聚型边界B. 变形型边界C. 瓦解型边界D. 隆升型边界9. 下列地震预报方法中,哪种方法目前还难以实现准确预报?A. 地震前兆法B. 地震孕育区识别法C. 地震活动模拟法D. 地震短期预报法10. 地震灾害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减震措施?A. 土地合理利用B.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C. 建设抗震建筑D. 加强地震监测网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构造地貌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表面的地貌特征。
2. 地壳的形变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两类。
3. 地震前的地壳应力状态可通过__________来测定。
4. __________是地震发生的突然破裂带。
5.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doc

《构造地质学》习麵集/试麵及家考备案构造地质学集题集 (3)一、名词解释 (3)二、判断题 (7)三、填空 (9)四、问答题和简述题 (13)五、图解 (16)参考答案 (23)一、名词解释 (24)三、填空 (32)四、问答题和简述题 (34)五、图解...........................................................................................构造地质学集题集一、名词解释地质构造构造地质学构.岩层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视倾向.视倾角.真倾角.真厚度.视厚度.“ V ”字形法则.露头宽度.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应力•主应力.应力状态•应力场•构造应力场•应力椭球体•应变椭球体•变形•均匀变形•非均匀变形•应变•主应变•线应变•剪裂角•共轨剪切破裂角•单剪应变•纯剪应变•递进变形.蠕变•松弛.背斜・向斜•背形•向形•枢纽.轴面轴迹•槽线•脊线•倾伏角•侧伏角•等倾斜线.同沉积褶皱•底辟构造・穹窿.构造盆地.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滑脱构造.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弯滑作用・弯流作用•剪切褶皱作用•柔流褶皱作用•膝折作用•节理.剪节理・张节理.节理组•节理系•纵节理.横节理•斜节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顺层节理•纵张节理.横张世理•断层.滑距.断距•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地堑.地垒.枢纽断层•阶梯状断层•叠瓦状断层•裂谷.断层效应•深大断裂•同沉积断层擦痕阶步韧性断层B型俯冲A型俯冲•薄皮构造•劈理•流劈理•破劈理•滑劈理・轴面劈理•线理•拉伸线理・石香肠构造•窗根构造•铅笔构造•杆状构造・流线・流面•枕状构造•柱状节理•构造置换・叠加褶皱构造解析119.构造样式12 0.表生构造12 1.蠕动构造1 2 2 .滑坡12 3.上薄褶皱12 4.鱼尾状褶皱12 5.撞击构造12 6.撞击熔岩12 7.撞击玻璃12 8.撞击角砾岩二、判断题1•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小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2.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的抗张强度总是大于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3.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大于真倾角.4.岩层的视倾角永远小于真倾角.5.岩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面之间的距离。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题目:解释什么是构造地质学,并举例说明。
答案: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上岩石形成、变形和运动的学科。
它关注地壳中的各种构造特征,如山脉、断层、褶皱、岩浆活动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规律。
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理现象的形成机制。
例子:山脉:构造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就是山脉的形成与演化。
山脉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地貌特征之一,通常由岩石的变形和地壳板块的运动引起。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形成的,而安第斯山脉则是由南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引起的。
2. 试题:题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与分类,并说明地震带的形成。
答案:地震是地球上岩石断裂和释放能量的结果。
主要有以下原因:1) 构造应力积累:地壳中的板块运动导致断层上积累了巨大的构造应力。
2) 断层滑动:当构造应力超过断层的摩擦力,断层将发生滑动,释放能量。
地震根据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浅震、深震、挤压性地震、拉张性地震和剪切性地震。
地震带是指地球上地震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其形成与板块边界和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例如,环太平洋地震带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的相互作用,导致该地区地壳不断发生断裂和地震活动,成为全球地震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3. 试题:题目:解释构造地质学中的褶皱,并阐述其形成原理。
答案:在构造地质学中,褶皱是地壳中岩石层发生弯曲的一种现象。
褶皱形成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构造应力:地质构造的应力作用是褶皱形成的直接原因。
压缩(挤压)应力导致岩石层在垂直于应力方向上发生挤压应变,从而形成褶皱。
2) 岩石的变形能力:一般来说,岩石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
当受到挤压应力时,岩石层会产生弯曲而不是断裂,从而形成褶皱。
褶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分类:按照褶皱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褶皱的斜度、周期、幅度和形状;按照构造应力的不同,可分为挤压性褶皱和拉张性褶皱;按照褶皱发育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对称性褶皱和不对称性褶皱。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附参考答案)

很多网上的试题集是没有答案的,此份文档不同之处就是上面的网站,公布了所有答案,构造地质,考试专用在线答题网站,并附录下面选择题的答案,,赶紧下载吧!!.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35°27°”中的35°代表A.地层的走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角2.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A.走向B.倾向C.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3.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A.视倾角B.斜倾角C.真倾角4.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是A.倾伏角B.倾伏向C.A和B5.地层的面向(facing)向下表明地层A.正常B.倒转C.直立6.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7.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A.整合B.平行不整合C.角度不整合8.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A.顶面B.底面C.褶皱面9.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A.由细变粗B. 由粗变细C. 没有明显变化10. 滑塌构造是A. 次生变形B. 成岩后变形C. 软沉积物变形二、简答题11. 用侧伏向和侧伏角能否独立表示线状构造产状?12. 在“V”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面上的水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由水平旋转至倾斜,再旋转至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3. 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V”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14. 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如何识别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5. 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 确定二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研究区是否需要一定的面积?为什么?不整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下伏岩层可能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3.1应力一、选择题1. 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构造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闭卷)一、选择填空:(每一空格3分;60分)1.孔隙流体压力增高,使得剪破裂。
A).容易发生B).不易发生C).正常进行(没有影响)2.“多米诺骨牌”式断层和铲形断层的组合形式与地壳作用有关;叠瓦式断层的组合形式与地壳作用有关。
A).伸展; B).逆冲推覆; C).剪切;3. 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4.纵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岩层的挤压,使岩层失稳而弯曲;横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岩层的挤压而使岩层发生弯曲的褶皱作用。
A).垂直于,平行于B).斜交,斜交C).平行于,垂直于5.将岩石按照一定的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为劈理。
劈理具有域结构,表现为劈理中的相间的平行排列。
A).片状矿物和粒状矿物B).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C).劈理域和微劈石6.按照线理的形成机制,线理可以分为A型线理和B型线理,其中拉伸线理和矿物生长线理属于;窗棂构造属于,鞘褶皱属于。
A).A型线理B).B型线理C).两者都不是7.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由于走向断层的影响,常常造成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当走向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正断层造成地层_________;逆断层造成地层_____ ___;下降盘出现________。
A).重复; B).缺失; C).老地层; D).新地层8.美国科迪勒拉山区发育的一系列不对称纵列单面山及其间的盆地组成的地貌构造单元称之为。
A). 地堑B). 裂谷C). 盆岭构造9.糜棱岩是Lapworth于1885年提出的,用于描述苏格兰沿莫因断层发育的一种细粒的、具强烈面理化的断层岩。
糜棱岩发育于中。
与原岩相比,糜棱岩的粒度显著,面理和/或线理显著,至少有一种造岩矿物发生明显的。
A).塑性变形B).变小C).增强D).狭窄的高应变带10.在侵入岩的原生破裂构造中,根据侵入岩体顶部原生节理产状一般把原生节理分为Q(横)节理、S(纵)节理、L(层)节理。
构造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的是地球的哪一部分?A. 大气层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答案:C2.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什么?A. 玄武岩B. 花岗岩C. 石灰岩D. 页岩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A. 地球表面由若干刚性板块组成B. 板块之间存在相互作用C. 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D. 所有板块都以相同的速度移动答案:D4. 岩石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形成新的岩石,这个过程被称为什么?A. 变质作用B. 沉积作用C. 岩浆作用D. 风化作用答案:A5. 以下哪种力是构造地质学中最为重要的力?A. 重力B. 磁力C. 张力D. 摩擦力答案:C二、填空题6. 构造地质学中的三大类岩石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7.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和地质体位置的改变被称为______。
答案:构造运动8. 岩石圈板块之间的主要边界类型包括发散边界、______和______。
答案:收敛边界、走滑边界9. 地震通常发生在板块边界附近的______带。
答案:活动10.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塑性流动的现象称为______。
答案:塑性变形三、简答题11. 简要说明什么是走滑断层,并给出一个实际的例子。
答案:走滑断层是一种断层类型,其中岩石沿着断层面平行移动,不涉及岩石的上抬或下降。
一个实际的例子是加州的圣安地列斯断层。
12. 解释岩石圈的分层结构,并说明每层的特点。
答案:岩石圈主要由两层组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地幔)。
地壳由较轻的硅酸盐岩石组成,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上地幔顶部是岩石圈的一部分,由更重的镁铁质岩石组成,通常在板块构造中与地壳一起移动。
四、论述题13. 论述板块构造学说对现代地质学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板块构造学说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地球动力学的理解,它解释了地震、火山活动、山脉形成等现象的机制。
构造地质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卷及标准答案构造地质学试卷及标准答案⼀、简述题:简述影响褶皱形成的主要因素(9分)。
答:层理:越发育越有利于褶皱的形成。
岩层厚度:越薄越有利于褶皱的形成。
岩⽯⼒学性质:韧性越强越有利于褶皱的形成。
埋藏深度:越深越有利于褶皱的形成。
基地构造:基底平移断层形成雁⾏状褶皱;基底正逆断层形成不对称褶皱。
⼆、画图题(24分)1、图表⽰构造⾯的产状三要素(4分)。
2、在野外顺岩层倾向观测,若岩层层序正常,岩层时代将越来越新,如果层序倒转则越来越⽼。
请绘图表⽰(4分)。
(1题) (2题)3、已知岩层产状为:45°∠45°,利⽤⾚平投影确定岩层的法线位置(图⽰)(6分)。
(3题) (4题)(5题)4、画图表⽰剖⾯上不整合的表⽰⽅法(4分)。
5、画图表⽰断层的地层断距和铅直地层断距(6分)。
3、读图分析(12分):(1)地层接触关系:D—J1⾓度不整和接触;其它地层之间整和接触。
(2)断层性质、时代:F2为正断层,形成在J2之后。
F3为平移断层,形成在D—J1之间。
(3)岩浆岩的侵⼊时代:F3—J1之间。
(4)构造发展史:D之后发⽣了构造运动,主压应⼒⽅向NW—SE向,形成了F3断层及背斜构造。
J2再次发⽣构造运动,主压应⼒⽅向EW向,形成了F2断层及向斜构造。
4、选答⼀题(12分)。
(1)论述影响岩⽯⼒学性质的因素:温度——温度⽣⾼弹性降低、韧性增强、强度降低。
围压——围压⽣⾼弹性增强、韧性增强、强度增强。
⽔溶液——⽔溶液⽣⾼弹性降低、韧性增强、强度降低。
空隙压⼒——空隙压⼒⽣⾼弹性降低、韧性降低、强度降低。
时间——快速使⼒弹性增强,强度提⾼。
缓慢使⼒韧性增强,强度降低。
(2)⽐较纵弯褶皱作⽤与横弯褶皱作⽤的异同:①纵弯褶皱作⽤各单⼀岩层有中和⾯,整个岩层没有统⼀的中和⾯。
横弯褶皱作⽤各单⼀岩层和整个岩层均没有中和⾯。
②纵弯褶皱作⽤岩层的流动⽅向是从翼部流向转折端。
横弯褶皱作⽤相反。
构造地质学试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当断面直立时,擦痕的侧伏角( A )A 与倾伏角相同B 比倾伏角大C 比倾伏角小D 与倾伏角无关2、构造地质学尺度的划分是相对的,变化范围很大,其中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对象( A )A 中型、小型构造B 小型、微型构造C 大型、中型构造D 巨型、大型构造3、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 B )A 平行不整合B 角度不整合C 整合D 假整合4、在单剪状态下,剪切面平行( A )A 应变椭球体的XY面B 应变椭球体的XZ面C ab 运动面D 应变椭球体的YZ面5、线理延伸方向与应变椭球体A轴一致的A型线理有( C )A 石香肠构造B 皱纹线理C 矿物生长线理D 交面线理6、褶皱内外弧曲率相同,等倾斜线等长的褶皱是( B )A 相似褶皱B 等厚褶皱C 平行褶皱D 顶薄褶皱7、正断层形成的安德森模式是( B )A σ2直立,σ1σ3水平 B σ1直立,σ2σ3水平C σ3直立,σ1σ2水平 D 任意8、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有什么差别( B )A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B原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弱的环境,次生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较强的环境C原生构造与周围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同时发育,次生构造发育晚于其构造环境D 原生构造发育晚于周围构造环境,次生构造与其构造环境同时产生发育二、填空题(共12分,每空0.5分)1、当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度角时,岩层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相反..方向弯曲.2、岩石变形的四种基本方式为平移转动形变和体变、。
受力物体的形变可以分为均匀形变.....。
....和非均匀形变3、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的因素有各向异性、围压,温度,孔隙流体和应变速率(或时间)。
4、变形岩石中的小型线理有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皱纹线理和交面线理5、褶皱要素主要有核部,翼部,枢纽,轴面等。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与答案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35°27°”中的35°代表( B )A.地层的走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角2.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 A )A.走向B.倾向C.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3.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 C )A.视倾角B.斜倾角C.真倾角4.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是( C )A.倾伏角B.倾伏向C.A和B5.地层的面向(facing)向下表明地层( B )A.正常B.倒转C.直立6.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A )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7.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C )A.整合B.平行不整合C.角度不整合8.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B )A.顶面B.底面C.褶皱面9.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 B )A.由细变粗B.由粗变细C.没有明显变化10.滑塌构造是( B )A.次生变形B.成岩后变形C.软沉积物变形二、简答题11.用侧伏向和侧伏角能否独立表示线状构造产状?12.在“V”字型法则中,假设岩层以位于层面上的水平轴旋转,那么,当岩层由水平旋转至倾斜,再旋转至直立,岩层的出露界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3.能否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V”字形法则的数字模拟?如果可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14.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如何识别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15.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形成过程及其地质意义。
16.确定二套岩层是否为不整合关系,研究区是否需要一定的面积?为什么?不整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下伏岩层可能经历了怎样的地质过程?*3.1 应力一、选择题1.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B ;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答案

构造地质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地壳的构造形态B. 地壳的构造运动C. 地壳的构造变形D. 地壳的构造演化答案:D2. 地壳运动的类型包括()。
A. 水平运动B. 垂直运动C.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D. 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旋转运动答案:C3. 断层的分类依据是()。
A. 断层的规模B. 断层的力学性质C. 断层的位移方向D. 断层的力学性质和位移方向答案:D二、填空题1. 构造地质学中,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变形称为________。
答案:构造变形2. 地壳运动的直接证据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地质构造、地质地貌3. 地壳运动的间接证据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古地磁、古生物、古气候三、简答题1. 简述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地壳的构造形态、构造运动、构造变形和构造演化,以及这些构造特征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
2. 描述断层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答案:断层是指岩石因应力作用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相对位移的地质构造。
根据断层的力学性质,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根据位移方向,可分为上盘下降的下降断层和下盘下降的上升断层。
四、论述题1. 论述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案:地壳运动是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动力。
水平运动导致地壳的挤压和拉伸,形成山脉、裂谷和盆地等地貌;垂直运动则引起地壳的抬升和沉降,形成高原、平原和海盆等地貌。
此外,地壳运动还会引起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对地表形态产生深远影响。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的是()。
A. 地球的化学成分B. 地球的物理性质C. 地质构造及其形成过程D. 地球的历史演变2. 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是()。
A. 沉积岩B. 岩浆岩C. 变质岩D. 混合岩3. 下列哪项不是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假设?()。
A. 地球表层被划分为几个大的板块B. 板块之间存在相互作用C.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D. 板块的移动是由地幔对流驱动的4. 断层是()。
A. 岩石层的弯曲B. 岩石层的断裂并发生位移C. 岩石层的侵蚀D. 岩石层的沉积5. 褶皱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 地壳的水平挤压B. 地壳的垂直抬升C. 地壳的侵蚀作用D. 地壳的沉积作用6. 逆冲断层和逆掩断层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断层的规模大小B. 断层的位移方向C. 断层的倾斜角度D. 断层的位移距离7. 地壳的水平运动通常与()有关。
A. 地震B. 火山活动C. 沉积作用D. 变质作用8. 地壳的垂直运动通常表现为()。
A. 地震B. 火山活动C. 地壳抬升或沉降D. 地壳的折叠9. 岩石圈板块的边界通常分为()。
A. 两种B. 三种C. 四种D. 五种10. 构造地质学中的“构造”一词主要指的是()。
A. 地质构造B. 建筑构造C. 机械构造D. 生物构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外壳分为几大层,其中最外层称为________,最内层称为________。
2. 岩石的三大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板块的边界可以分为发散边界、________和________。
4. 断层的类型按照位移方式可以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________。
5. 地壳的水平运动通常会导致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成。
6. 地壳的垂直运动通常会导致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成。
7. 构造地质学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主要方法。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习题集地层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一、选择题1.地层产状符号“35°27°”中的35°代表( )A.地层的走向B.地层的倾向C.地层的倾角2.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 )A.走向B.倾向C.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3.在垂直于地层走向的断面上测得的地层倾斜角度是地层的( )A.视倾角B.斜倾角C.真倾角4.地层的面向(facing)向下表明地层( )A.正常B.倒转C.直立5.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6.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A.整合B.平行不整合C.角度不整合7.交错层中斜层理与主层理相切的方向指示地层的( )A.顶面B.底面C.褶皱面8.递变层理由底部向顶部沉积物的粒度( )A.由细变粗B.由粗变细C.没有明显变化一、选择题1.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A.体力,面力B.面力,体力C.作用力,重力2.如下图中所示,其中σ、τ和p分别表示A.合应力、主应力、剪应力B.正应力、剪应力、合应力C.剪应力、合应力、主应力3.单元体三个正交截面上的剪应力分量都为零,即没有剪应力作用而只有正应力作用时,该应力称为;三个截面称为。
A.正应力,正应力面B.主应力,主应力面C.剪应力,剪应力面4.物体内各点的应力状态在物体占据的空间内组成的总体称为A.应力场B.应力组合C.应变场3.2 应变一、选择题1.构造地质学中所指的变形是指物体的。
A. 位移和旋转B. 旋转和体积变化C. 畸变2.应变的度量可以用来表示A. 线应变和剪应变B. 体积变化程度和旋转角度C. 均匀应变和非均匀应变一、选择题1.在围限压力下,当压力超出一定值时岩石就会以某种方式破裂,发生断裂变形,此时的压力值就称为岩石的A. 压力强度B. 抵抗强度C. 极限强度2.岩石变形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的是:A. 岩石的分类B. 矿物的组成C. 地壳的构造运动D. 地表的地貌形态2. 地壳中最常见的构造运动是:A. 地震B. 火山活动C. 地壳抬升D. 地壳下沉3. 断层的形成是由于:A. 地壳的抬升B. 地壳的下沉C. 地壳的挤压D. 地壳的膨胀4. 褶皱的形成是由于:A. 地壳的抬升B. 地壳的挤压C. 地壳的下沉D. 地壳的膨胀5. 地壳运动的直接动力是: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壳内部热流D. 地壳外部压力6. 地壳运动的类型包括:A.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B. 断层运动和褶皱运动C. 地震运动和火山运动D. 地壳抬升和地壳下沉7. 地壳运动对地表的影响不包括:A. 形成山脉B. 形成盆地C. 形成河流D. 形成湖泊8. 地壳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A. 地震灾害B. 火山灾害C. 地壳抬升导致建筑物倒塌D. 所有以上选项9. 地壳运动的研究方法包括:A. 地质勘探B. 地球物理勘探C. 地质年代测定D. 所有以上选项10. 地壳运动的预测方法包括:A. 地震监测B. 地壳形变监测C. 地壳应力监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1-5 C A C B C6-10 A D C D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运动及其对______和______的影响的科学。
2. 断层的类型包括______断层、______断层和______断层。
3. 地壳运动的类型主要有______运动和______运动。
4. 地壳运动的直接动力主要来源于______。
5.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包括形成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貌。
答案:1. 地壳结构地表形态2. 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3. 水平垂直4. 地壳内部热流5. 山脉盆地河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的是:A. 矿物的化学成分B. 岩石的物理性质C. 地壳的变形和运动D. 地球的磁场变化2. 地壳中最常见的构造运动是:A. 岩浆活动B. 地震C. 断层运动D. 褶皱运动3. 构造地质学中,断层的分类不包括:A. 正断层B. 逆断层C. 走滑断层D. 沉积断层4. 地壳中褶皱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 地壳的抬升B. 地壳的下降C. 地壳的挤压D. 地壳的膨胀5. 地壳运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 太阳辐射B. 地球内部的热能C. 月球引力D. 地壳的化学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构造地质学中,______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构造单元。
7. 地壳的变形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褶皱、断层和______。
8. 逆断层的特点是断层的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而正断层的特点是断层的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走滑断层的特点是断层的两盘沿着断层线平行移动,不发生______。
9. 地壳运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这种热能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______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10.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地壳的变形机制,预测地震活动,以及寻找矿产资源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2. 解释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并简述其对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13. 描述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断层的类型及其对地质活动的影响。
15. 论述褶皱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质勘探的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0分)16. 根据所提供的地质剖面图,分析该地区的构造特征,并推测可能存在的矿产资源。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 C D B B二、填空题6. 地块7. 断层8. 垂直移动9. 地幔对流10. 地幔对流三、简答题11.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地壳的变形、运动和构造,以及这些构造现象对地表形态、地质活动和矿产资源分布的影响。
构造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岩层的接触关系从成因上可分为整和接触、不整合接触两种基本类型。
2、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种基本类型。
3、成岩前形成的构造称为原生构造,成岩后形成的构造称为次生构造。
4、在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是用符号来表示。
125°∠45°中的125°表示倾向、45°表示倾角。
倾斜岩层的符号为,直立岩层的符号为,水平岩层的符号为,倒转岩层的符号为。
5、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一般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变形三个阶段。
6、物体内一点单轴应力状态的二维应力分析,在与挤压或拉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0 。
在距主应力面45°的截面上,正应力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剪应力值也等于主应力的一半。
在平行于单轴作用力的截面上,正应力为最小,剪应力为0 。
7、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类型可以划分为: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翻卷褶皱等五种类型。
8、褶皱岩层的等倾斜线从核部向外均匀撒开,并和层面正交,各线长度大致相等,这是典型的平行褶皱,是由于纵弯褶皱作用形成。
9、褶皱在平面上的组合类型有线状褶皱、短轴褶皱、穹窿构造和构造盆地。
10、当一套层状岩石受到顺层挤压时,岩层通过弯滑作用和弯流作用两种不同方式形成褶皱。
11、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主要表现为错开、限制和互切三种,据此可确定节理的形成先后。
12、剪节理的尾端变化和连接形式通常有:折尾、菱形结环和交叉。
13、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节理可划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和顺层节理四种类型。
14、平移断层中,根据其相对平移方向可分为左行平移断层和右行平移断层两类。
15、断层碎裂岩是脆性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韧性变形产物。
16、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几何关系,断层可以分为纵断层、横断层、和斜断层三类。
17、根据剪切带发育的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可划分为:脆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和韧性剪切带四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岩层的接触关系从成因上可分为整和接触、不整合接触两种基本类型。
2、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种基本类型。
3、成岩前形成的构造称为原生构造,成岩后形成的构造称为次生构造。
4、在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是用符号来表示。
125°∠45°中的125°表示倾向、45°表示倾角。
倾斜岩层的符号为,直立岩层的符号为,水平岩层的符号为,倒转岩层的符号为。
5、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变形一般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变形三个阶段。
6、物体内一点单轴应力状态的二维应力分析,在与挤压或拉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0 。
在距主应力面45°的截面上,正应力等于主应力的一半,剪应力值也等于主应力的一半。
在平行于单轴作用力的截面上,正应力为最小,剪应力为0 。
7、根据褶皱的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褶皱类型可以划分为: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和翻卷褶皱等五种类型。
8、褶皱岩层的等倾斜线从核部向外均匀撒开,并和层面正交,各线长度大致相等,这是典型的平行褶皱,是由于纵弯褶皱作用形成。
9、褶皱在平面上的组合类型有线状褶皱、短轴褶皱、穹窿构造和构造盆地。
10、当一套层状岩石受到顺层挤压时,岩层通过弯滑作用和弯流作用两种不同方式形成褶皱。
11、两组节理的交切关系主要表现为错开、限制和互切三种,据此可确定节理的形成先后。
12、剪节理的尾端变化和连接形式通常有:折尾、菱形结环和交叉。
1
13、根据节理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节理可划分: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和顺层节理四种类型。
14、平移断层中,根据其相对平移方向可分为左行平移断层和右行平移断层两类。
15、断层碎裂岩是脆性变形产物;断层糜棱岩是韧性变形产物。
16、根据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的几何关系,断层可以分为纵断层、横断层、和斜断层三类。
17、根据剪切带发育的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可划分为:脆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韧—脆性剪切带和韧性剪切带四种。
18、根据劈理的构造特点和形成方式,将劈理划分为三个基本类型流劈理、破劈理、和滑劈理。
19、不连续劈理按微劈石域的结构,可分为结构分间隔劈理和褶劈理。
20、大型线理构造主要有:石香肠构造、窗棂构造、铅笔构造、杆状构造和压力影构造等。
二、名词解释
1、岩层的走向与倾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即为岩
层的走向。
层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叫倾斜
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层面向下倾斜的方向,就是岩
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
2、整合与不整合: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岩性或所含化石都是一致的或递变
的,其产状基本一致,它们是连续沉积形成的。
这种上、下地层之间的
接触关系成为整合接触。
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即先后沉积的地
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
这种沉积间断的时期可能代表没有沉积作用
的时期,也可能代表以前沉积了的岩石被侵蚀的时期。
地层之间这种接
1
触关系称为不整合
3、层面:岩层的上、下界面叫层面。
上层面又称顶面,下层面又称底面。
两个岩层的接触
面既是上覆岩层的底面,又是下伏岩层的顶面。
4、构造盆地和穹窿:岩层在水平面上出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之比小于3:1的向斜构造
称为构造盆地。
其长度与宽度之比小于3:1的背斜构造称为穹窿。
5、平行褶皱:又称同心褶皱或等厚褶皱。
褶皱的各岩层成平行弯曲,同一岩层垂直其层面
量度的厚度在褶皱的各个部位是基本一致的,而平行轴面量度的“厚度”,在
褶皱不同部位则变化很大。
弯曲的各层有一个共同的曲率中心。
6、相似褶皱:形成相似褶皱的各岩层弯曲的形态相似,即各层的曲率基本不变。
这种褶皱
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同一岩层的真厚度在翼部变薄,在转折端变厚,而平
行轴面量度的“厚度”,在褶皱个部位大致相等。
7、背形和向形:褶皱岩层的新老层序不明,或者褶皱的变形面不是层面而是其他构造面,
则向上弯曲的褶皱面称为背形,向下弯曲的褶皱面称为向形。
8、节理组:指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应力场中形成的,产状基本一致和力学性质相同的一
群节理。
9、节理系:指在一次构造作用的统一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理组。
10、共轭剪节理:
11、地堑与地垒:地堑主要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构成。
连那个条正断层
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下降盘。
地垒主要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倾斜方向相反的
正断层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上升盘。
12、擦痕和阶步:擦痕和阶步是断层两盘相对错动时在断层面上留下的痕迹,擦痕是两盘岩
石以及被磨碎的岩屑和岩粉在断层面上刻划的一组比较均匀的平行细纹。
在断层滑动面上常有与擦痕呈直交的微细陡坎,这种微细陡坎称阶步。
13构造窗与飞来峰:当逆冲推覆构造发育地区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将部分外来岩块剥掉而
1
1
露出下伏原地岩块时,表现为在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被断层圈
闭的由较年轻地层组成的原地岩块,地貌上常常成为凹陷和洼地的负
地形,这种现象称为构造窗。
若剥蚀强烈,外来岩块被大片剥蚀,只
在大片被剥露出来的原地岩块上残留小片孤零零的被断层圈闭的外
来岩块,称为飞来峰。
14、面状结构与线状结构:面状构造指岩层层面、断层面、节理面、褶皱的轴面及劈理、
片理、片麻理等。
线状构造指褶皱枢纽、柱状矿物的定向排列、
各种构造面的交线。
15、破劈理与流劈理:破劈理指岩石中一组密集的剪切破裂面,破裂面定向与岩石中矿物
的排列无关。
流劈理是变质岩中一种次生透入性的面状构造,是由片
状、板状或扁圆状矿物或其集合体的平行排列构成,具有使岩石分裂
成无数薄片的性能。
三、看图回答问题
1、用作图法求图1中石炭系顶面产状,即倾向和倾角。
2、图2中S 代表某一倾斜岩层,试画出该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线、倾斜线、倾向线、倾角)。
3、在图3中的括号内写出褶皱要素名称。
4、图4
为一逆平移断层立体示意图,请指出图上标出的该断层的总滑距、走向滑距,倾向
1
滑距、水平滑距。
5、指出照片(图5)上的构造类型。
6、假定图6中a 、b 两岩层为同一层位,试根据其间的斜层理(a 点)和层间小褶皱(b 点),恢复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褶皱的形态。
7、在某露头点观察到层理(S0)与轴面劈理(S1)的几何关系如图7,试指出该露头点的岩层层序正常与否和可能的褶皱位置。
8、指出图8中雁列脉的排列型式和运动方向。
如果有共轭节理存在,试画出另一组雁列脉并指出最大主应力(σ1)的可能位置。
9、在某一剖面上A 、B 、C 三点见同一岩层出露,岩层中见层间小褶皱,形态如下图,试恢复褶皱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