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10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对网络配置、通信协议、网络服务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解决网络问题的思维和方法。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实验中使用了若干台个人计算机,其配置包括:处理器_____、内存_____、硬盘_____等。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网络测试工具:Ping、Tracert 等三、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1、打开 Packet Tracer 软件,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PC 等。
2、按照设计好的网络拓扑结构,将设备进行连接。
本次实验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互联的简单网络。
3、为各设备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
实验二:网络通信协议的分析1、在搭建好的网络中,选择两台 PC 进行通信。
2、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并观察返回的结果。
3、利用 Wireshark 抓包工具捕获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包,分析其中的协议字段,如 IP 头、TCP 头、UDP 头等,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实验三:网络服务的配置与测试1、在服务器上配置 Web 服务,安装 IIS 组件,创建网站,并设置相关的权限和访问规则。
2、从客户端访问服务器上的网站,验证 Web 服务的可用性。
3、配置 FTP 服务,设置用户账号和权限,进行文件上传和下载测试。
实验四:网络安全的实现1、在路由器上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限制特定 IP 地址或端口的访问。
2、启用防火墙功能,设置安全策略,防止网络攻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分析成功搭建了网络拓扑结构,各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通过配置正确的网络参数,确保了数据包在网络中的准确传输。
实验二结果分析Ping 命令测试显示网络连通性良好,Wireshark 抓包分析揭示了数据包在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封装和解封装过程,对 IP 协议和 TCP/UDP 协议的工作机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四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模拟器中如何选择各种网络设备并搭建拓扑结构;2、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二、实验器材:windows操作系统个人电脑。
三、实验内容:1、模拟器的使用;2、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四、实验步骤:实验的拓扑结构及Ip地址分配方案如图4.1及表4.1所示。
图4.1实验拓扑结构表4.1Ip地址分配表设备pc1pc2s1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255.255.255.0255.255.255.0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1.254192.168.1.254192.168.1.254 以太网卡192.168.1.1以太网卡192.168.1.2VLAn11192.168.1.114.1交换机基础知识1.交换机与计算机的基本连接方法将交换机所带连接电缆RJ-45接头插入console口,电缆的另一端通过RJ45-Db25(或RJ45-Db9)接入计算机的串口,接好交换机电源,打开交换机后面板上的电源开关,实现交换机冷启动,通过超级终端配置交换机。
仿真终端配置如下:①启动windows;②双击“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③在连接端口下拉框中选择实际连接的com口;④端口属性选择:波特率:9600数据位:8停止位:1奇偶校验:无2.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模式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模式如图4.2所示。
①用户模式只允许用户访问有限量的基本监视命令。
用户执行模式是在从cLI登录到cisco交换机后所进入的默认模式。
在switch>提示符下键入enable,交换机进入特权命令模式。
switch>enableend/ctrl+z图4.2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模式②特权模式特权模式的提示符为“#”,允许用户访问所有设备命令,如用于配置和管理的命令,特权执行模式可采用口令加以保护,使得只有获得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设备。
网络连通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网络连通性测试的方法,了解常用的网络测试命令,并学会使用这些命令检测网络故障,提高网络管理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PC机3. 网络拓扑:星型拓扑结构4. IP地址规划:192.168.1.0/24三、实验内容1. 网络连通性测试(1)使用ping命令测试主机间的连通性在PC1上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ping 192.168.1.2,观察结果。
若PC1与PC2之间的网络连通,则显示成功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信息。
(2)使用tracert命令跟踪数据包路径在PC1上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tracert 192.168.1.2,观察结果。
tracert命令将显示数据包从PC1到PC2所经过的路由器,以及每个路由器的响应时间。
2. 网络故障排查(1)检测物理连接检查PC1和PC2之间的网线是否连接正常,确认网线未损坏。
(2)检查网络配置在PC1和PC2上分别输入ipconfig命令,查看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确认网络配置正确。
(3)检查防火墙设置在PC1和PC2上分别输入netstat -an命令,查看是否有被防火墙阻止的连接。
(4)检查路由器或交换设备故障检查路由器或交换设备的端口状态,确认端口未故障。
3. 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iperf命令测试网络带宽在PC1上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iperf -c 192.168.1.2 -t 60 -b 1M,观察结果。
iperf命令将测试PC1和PC2之间的网络带宽,持续时间为60秒,带宽为1MB。
(2)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网络连接状态在PC1上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netstat -an,观察结果。
netstat命令将显示PC1的所有网络连接状态,包括TCP、UDP和UNIX套接字。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连通性测试实验结果显示,PC1与PC2之间的网络连通性良好,能够成功发送和接收数据包。
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一、实验背景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和网络设备通过通信链路互相连接而成的。
它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构建一个局域网,以便更好地理解网络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局域网的构建方法和技术;3. 熟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
三、实验步骤1.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星型拓扑结构。
这意味着所有计算机都连接到一个中央设备(交换机)上。
2. 连接硬件设备:将计算机和交换机通过以太网线连接起来。
确保每个计算机都与交换机直接相连。
3. 配置网络设备:通过交换机的管理界面,设置每个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确保每个计算机都具有唯一的IP地址。
4. 测试网络连接:打开每台计算机的终端,使用ping命令测试与其他计算机的连接。
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四、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局域网。
每台计算机都能够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信,并且可以共享文件和资源。
通过ping命令,我们还测试了网络的可达性和延迟情况,结果显示网络连接良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我们学会了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且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这些知识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感想本次实验让我对计算机网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意识到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人们的生活。
通过实际操作,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体会到了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七、实验改进尽管本次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仍有一些改进的空间。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报告
常见网络命令的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常见网络命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这些命令进行网络配置、故障排查和性能监测,提高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能力。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网络环境:连接到本地局域网和互联网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Ping 命令1、功能Ping 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连接的可达性,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网际控制报文协议)回显请求数据包,并接收回显应答数据包来判断目标主机是否可达,以及网络延迟情况。
2、使用方法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ping 目标主机的 IP 地址或域名”,例如“ping ”。
3、实验结果及分析执行 Ping 命令后,会显示一系列的统计信息,包括发送的数据包数量、接收的数据包数量、丢失的数据包数量以及往返时间的平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
如果所有数据包都成功接收,且往返时间较短,说明网络连接良好;如果有数据包丢失或往返时间较长,则可能存在网络延迟或丢包问题。
(二)Tracert 命令1、功能Tracert 命令用于跟踪数据包从本地主机到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并显示每个中间节点的 IP 地址和往返时间。
2、使用方法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tracert 目标主机的 IP 地址或域名”,例如“tracert ”。
3、实验结果及分析执行 Tracert 命令后,会逐行显示数据包经过的每个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往返时间。
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确定网络中的故障点或延迟较大的节点,有助于排查网络连接问题。
(三)Ipconfig 命令1、功能Ipconfig 命令用于显示本地网络连接的配置信息,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2、使用方法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ipconfig”可显示基本信息,输入“ipconfig /all”可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3、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查看 Ipconfig 命令的输出结果,可以了解本地网络连接的配置情况。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它将各种计算机和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进行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通信测试,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网络配置和通信过程中的相关知识。
三、实验环境我们使用了两台计算机和一个交换机来搭建局域网。
其中,计算机A作为服务器,计算机B作为客户端,交换机用于连接两台计算机。
四、实验步骤1. 配置网络参数我们首先在计算机A和计算机B上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确保两台计算机处于同一个子网中。
2. 搭建局域网将计算机A和计算机B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3. 配置服务器在计算机A上搭建服务器,选择一种合适的网络服务软件,如Apache、Nginx 等,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4. 配置客户端在计算机B上配置客户端,选择一种合适的浏览器软件,如Chrome、Firefox 等,并设置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
5. 进行通信测试打开浏览器,在客户端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访问服务器上的网页。
观察通信过程中的网络数据传输情况,检查是否能够成功建立连接并获取到服务器上的网页内容。
五、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进行了通信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网络连接正常计算机A和计算机B通过交换机成功建立了物理连接,网络连接正常。
2. IP地址配置正确计算机A和计算机B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配置正确,处于同一个子网中。
3. 服务器配置成功在计算机A上搭建的服务器配置成功,能够正常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4. 客户端配置成功在计算机B上配置的客户端能够正常访问服务器上的网页,获取到正确的网页内容。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通信过程,掌握了网络配置和通信测试的方法。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学习使用网络配置工具进行网络的配置和管理;4.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步骤和网络协议的作用;5.通过实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软件工具:Packet Tracer;3.实验设备: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
三、实验内容1.网络配置实验通过使用Packet Tracer软件,建立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包括一台计算机、一台路由器和一台交换机。
使用网络配置工具进行网络的配置和管理,实现计算机与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以及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的通信。
2.网络通信实验通过Ping命令测试计算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并观察分组的传输过程。
同时,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捕获网络数据包,并分析数据包的结构和内容。
可以观察到IP地址、MAC地址以及各类协议的使用情况。
四、实验步骤1. 打开Packet Tracer软件,创建一个场景,包括一台计算机、一台路由器和一台交换机。
2.使用网络配置工具,给计算机、路由器和交换机分配IP地址,并设置子网掩码。
3.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将计算机所在的网段加入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
4. 在计算机上通过命令行窗口,使用Ping命令测试与路由器的连通性。
5. 同时,启动Wireshark抓包工具,并对网络通信进行抓包。
6. 观察Ping命令的结果,判断是否与路由器连通。
7. 分析Wireshark抓包结果,观察数据包的结构和内容,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网络配置实验通过网络配置工具,成功配置了计算机、路由器和交换机的IP地址,并设置了子网掩码。
通过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实现了计算机与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以及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的通信。
2.网络通信实验Ping命令的结果显示,计算机与路由器之间连通正常。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配置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配置方法2. 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3.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实验环境:1. 两台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2. 网线若干根3. 路由器一台4. 交换机一台5. 网线转接头若干实验原理: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一系列网络设备(包括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和任务协作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配置包括计算机网络的连接、配置和管理。
本实验将通过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互联。
实验步骤:一、网线的制作首先,我们需要制作两根网线,用于连接路由器和两台计算机,以及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根据网线的制作标准,将网线的线序排列整齐,并用压线头压紧。
二、路由器的配置1. 连接路由器电源,并使用电脑通过网线连接到路由器的LAN口。
2. 打开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通常为192.168.XX.XX),并输入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用户手册或路由器背面标签上会有提示)。
3. 配置路由器的上网方式(如拨号、动态IP、静态IP等),并设置正确的上网参数。
4. 配置路由器的DHCP功能,以便计算机能够自动获取正确的网络配置。
三、交换机的配置1. 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上,并确保计算机能够正常上网。
2. 进入交换机的管理界面,配置交换机的端口为“trunk”模式,以便计算机能够通过交换机连接到网络。
四、计算机的配置1. 确保计算机的网卡驱动程序已正确安装,并能够正常识别网络设备。
2. 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检查计算机是否可以正常连接到网络。
3. 在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中,设置不同的网络适配器,以便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使用(如局域网、互联网等)。
五、测试网络连接1. 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并使用浏览器等工具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2. 使用网络测试工具(如ping命令)测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通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信管1202班 0202张军李辉实验时间:实验一网线制作 XX-01-06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1、认识网线(双绞线)、串行线、并行线和网线制作工具2、掌握各种标准的网线线序排列3、掌握直通线、交叉线的制作方法二、实验内容:1. 直通线的制作1) 利用剪线钳剪下所需的双绞线的长度,至少0.6m,最多不超过100m。
然后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cm。
2) 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要确保每一根线与接头的引脚充分接触。
3) 按照同样的方法制作另一端的RJ45接头。
4) 用测线仪测试做好的网线,看是否合格。
5) 打开测线仪电源,将网线插头分别插入主测试器和远程测试器,主机指示灯从1-8逐个顺序闪亮,如果网线合格,远程测试器也应该按1-8的顺序依次闪亮。
若接线不正常,则按下述情况显示:1当有一根网线如3号线断路时,主测试仪和远程测试端3号等都不亮○2当有几条线不通时,这几条线的灯都不亮;当网线中少于2根线连通时,灯都不亮。
○ 3当两头网线乱序,例2,4线乱序,则显示如下:○主测试器不变:1-2-3-4-5-6-7-8-G 远程测试端为:1-4-3-2-5-6-7-8-G4当网线有2根短路时,○则主测试器显示不亮,而远程测试端显示短路的两根线灯都微亮,若有3根以上(含3根)短路时则所有短路的几条线号的灯都不亮。
2. 交叉线的制作按照直通线制作的操作方法,一端A类,一端B类,即可完成交叉线的制作。
三、实验结果制作好的直通线,将直通线网线插头分别插入主测试器和远程测试器,主机指示灯从1-8逐个顺序闪亮,远程测试器也按1-8的顺序依次闪亮。
双绞线制作好后,经远程测试器测试后,也制作成功四、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首次制作完成后,双绞线有一个水晶头因为压接力度较小,使水晶头较大,很难放进测试器插口,勉强放进去后,测试器指示灯也没有正常亮起,后经重新制作后,指示灯正常亮起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实验二 Web服务器的配置和组建工作组对等网XX-01-06篇二: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认识计算机网络【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2.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协议,理解网络通信的过程和原理,掌握网络配置及故障排除的方法。
实验一:局域网搭建和配置1. 实验内容在实验室内搭建一个局域网,并配置好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参数。
2. 实验步骤a. 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所需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b. 连接设备,使用网线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路由器。
c. 配置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参数。
d. 测试连接,确保计算机可以互相通信。
3. 实验结果成功搭建并配置了局域网,并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网络通信。
实验二:网络协议介绍和抓包分析1. 实验内容了解网络协议的常见类型,学习使用抓包软件进行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
2. 实验步骤a. 选择一款合适的抓包软件,如Wireshark。
b. 打开抓包软件,选择适当的网络接口进行捕获。
c. 进行网络通信,观察抓包软件中捕获到的网络数据包。
d. 分析数据包的内容,了解各个协议的作用和通信过程。
3. 实验结果成功使用抓包软件进行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了解了常见的网络协议和通信过程。
实验三:网络故障排除1. 实验内容学习基本的网络故障排除方法,能够通过诊断工具找出网络中的问题并解决。
2. 实验步骤a. 排查网络故障的可能原因,如网线接触不良、设备故障等。
b. 使用诊断工具进行网络故障排查,如ping命令、tracert命令等。
c. 根据诊断结果判断问题所在,进行相应的修复措施。
3. 实验结果成功通过诊断工具找出并解决了网络中的故障,恢复了网络的正常工作状态。
实验四:远程访问和安全配置1. 实验内容学习远程访问的方法和安全配置的重要性,实现远程管理网络设备的功能。
2. 实验步骤a. 配置网络设备的远程访问功能,如SSH、Telnet等。
b. 使用远程访问工具连接网络设备,并尝试进行管理操作。
c. 学习安全配置的方法,如设置密码、防火墙规则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两次ping命令分析
两次执行ping命令前,PC中ARP高速缓存内容有无区别(注:可利用ARP –a命令查询高速缓存内容)?
第一次执行之前无ARP缓存,输入命令显示无效的地址;
第二次执行前有ARP缓存,输入显示192.168.152.172及其MAC地址。
回答问题
总结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实验目的
1、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层与层之间的封装。
2、掌握局域网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掌握ARP协议的工作机制,掌握ping命令使用的ICMP报文类型和发送方法。
3、掌握对协议数据单元的分析方法。
实验步骤
1、利用实验室中现有以太网络,分别利用IPConfig命令查阅两台PC机的IP地址。
试说出ping命令执行时,发送的echo请求和echo应答的报文类型。解析报文中各字段的含义。回答报文的底层封装协议各是什么。
主机(155)向另一台主机(172)发送请求,然后主机172向主机155做出应答。
然后一共四对这样的请求应答包。
报文底层协议分别是ICMP(request)和ICMP(reply)
Hardware type(硬件类型):以太网,大小为6字节;
Protocol type(协议类型):IP,大小为4字节。
发送方显示有对方的MAC地址(00:01:6c:97:6e:c5)和IP地址(192.168.152.172);
接收方显示有本机的MAC地址(00:01:6c:97:70:44)和IP地址(192.168.152.155);
Source:192.168.152.172(源地址)
Destination:192.168.152.155(目的地址)
目标MAC地址
计算机网络结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结构;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调试方法;3. 熟悉网络协议和应用;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结构搭建(1)实验环境:交换机、路由器、网线、计算机等;(2)实验步骤:① 搭建星型拓扑结构;② 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③ 测试网络连通性。
2. 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1)实验环境: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等;(2)实验步骤:① 配置交换机VLAN;② 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③ 配置DHCP服务器;④ 测试网络功能。
3. 网络协议与应用(1)实验环境: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2)实验步骤:① 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② 测试ping命令;③ 配置Telnet远程登录;④ 配置SSH安全登录;⑤ 配置Web服务器。
4. 网络安全实验(1)实验环境: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2)实验步骤:① 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② 配置防火墙规则;③ 配置IPsec VPN;④ 测试网络安全性。
三、实验过程1. 网络拓扑结构搭建(1)搭建星型拓扑结构:将计算机、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成星型拓扑结构;(2)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按照实验要求配置交换机VLAN、路由器静态路由等;(3)测试网络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2. 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1)配置交换机VLAN:创建VLAN,配置端口所属VLAN,实现不同VLAN间的隔离;(2)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路由器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和下一跳路由器地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3)配置DHCP服务器:配置DHCP服务器的IP地址池、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实现自动分配IP地址;(4)测试网络功能: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功能,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3. 网络协议与应用(1)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为计算机、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2)测试ping命令:使用ping命令测试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3)配置Telnet远程登录: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的Telnet远程登录功能,实现远程管理;(4)配置SSH安全登录: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的SSH安全登录功能,提高安全性;(5)配置Web服务器: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的Web服务器功能,实现Web远程管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分析,掌握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御方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软件和硬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2、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3、漏洞扫描工具:Nmap4、防火墙:Windows Defender Firewall三、实验内容(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使用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模拟了一个企业内部网络环境。
(二)网络攻击实验1、端口扫描使用Nmap 工具对网络中的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开放端口信息,分析可能存在的服务和漏洞。
2、漏洞利用针对扫描发现的漏洞,尝试利用相关工具进行攻击,如 SQL 注入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等。
3、恶意软件植入通过网络共享、邮件附件等方式,向客户端植入恶意软件,观察其对系统的影响。
(三)网络防御实验1、防火墙配置在 Windows Defender Firewall 中设置访问规则,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访问,阻止非法连接。
2、入侵检测与防范安装入侵检测系统(IDS),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流量和攻击行为,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3、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定期对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更新,安装安全补丁,修复已知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攻击实验结果1、端口扫描通过端口扫描发现,服务器开放了 80(HTTP)、443(HTTPS)、3389(远程桌面)等端口,客户端开放了 135(RPC)、139(NetBIOS)、445(SMB)等端口。
这些开放端口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2、漏洞利用在 SQL 注入攻击实验中,成功获取了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在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中,导致服务器系统崩溃。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2.掌握计算机数据传输的过程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2.网线3.路由器三、实验过程1.实验一:理解网络分层结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层结构,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主要是光纤、双绞线等物理媒介。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帧,并进行传输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网络层负责寻路和分组转发,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传输层负责端到端连接的可靠性和流量控制。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服务,负责通信协议的选择和具体的应用功能。
2.实验二:数据传输过程-数据从源主机通过物理媒介传输到目标主机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送、传输和接受。
-发送端将数据按照层级结构封装,并通过物理媒介传输到接收端。
-接收端根据层级结构进行解封装和处理,最终将数据交给应用层使用。
3.实验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由主机和链路两部分组成。
-主机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结点,终端设备有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网络结点有路由器、交换机等。
-链路是连接主机之间和主机与网络结点之间的通信路径。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成功地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计算机数据传输的过程,并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多个层级结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计算机数据传输的过程,并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达到了实验的目标。
六、总结和建议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实践操作,我深入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
然而,实验时间比较紧张,希望老师能够给予更多的实验训练的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探索。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实验操作,以及学习网络编程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内容1.搭建实验环境2.实现一对多的网络通信3.实现多对多的网络通信4.实现文件传输功能三、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a.按照实验要求,安装并配置虚拟机软件。
b. 安装并配置Ubuntu操作系统。
c.配置网络适配器,设置网络参数。
2.实现一对多的网络通信:a.在虚拟机中创建一个服务器程序和多个客户端程序。
b. 使用Socket编程实现服务器程序与客户端程序之间的通信。
c.测试一对多的网络通信是否正常。
3.实现多对多的网络通信:a.修改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端程序,使其能够接收来自多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b.使用多线程或多进程实现服务器程序与多个客户端程序之间的并发通信。
c.测试多对多的网络通信是否正常。
4.实现文件传输功能:a.修改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增加文件传输的功能。
b.实现服务器程序接收客户端传输的文件,并保存在本地磁盘。
c.实现客户端程序向服务器端传输文件。
d.测试文件传输功能是否正常。
四、实验结果1.实现一对多的网络通信功能,并成功进行测试,确保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能够成功建立起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
2.实现多对多的网络通信功能,并成功进行测试,确保服务器端能够接收来自多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实现并发通信。
3.实现文件传输功能,并成功进行测试,确保服务器端能够接收客户端传输的文件,并保存在本地磁盘,同时客户端能够向服务器端传输文件。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编程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搭建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并成功实现一对多的网络通信、多对多的网络通信和文件传输功能,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解。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连接不稳定、数据传输速度较慢等,需要进一步加深对网络技术的学习,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报告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使得信息的传输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以及我们在实验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并掌握网络的搭建和配置方法。
三、实验环境我们使用了两台计算机和一台路由器来搭建局域网。
其中,计算机A和计算机B分别连接到路由器的两个端口上,路由器通过交换机将两台计算机连接起来。
四、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将路由器和计算机A、计算机B连接起来,确保物理连接正常。
2. 在路由器上进行基本配置,包括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这些配置将决定计算机A和计算机B之间的通信。
3. 在计算机A和计算机B上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确保它们与路由器的配置相匹配。
4. 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确保计算机A和计算机B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五、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的操作,我们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局域网,并实现了计算机A和计算机B之间的通信。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网络连通性测试,包括ping命令和文件传输等,结果均显示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正常。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网络的搭建和配置方法。
我们了解了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的作用,以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配置错误导致网络无法通信等。
通过仔细排查和调试,我们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并解决了它们。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网络配置的重要性,并提醒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细节和正确性。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使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将继续学习和探索计算机网络的更多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篇一: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
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络实验报告⽬录⼀、数据报⽂分析 (1)1.实验环境 (1)2.实验过程 (1)1)⽹络命令学习 (1)2)软件学习 (4)4.实验总结 (6)⼆、最简⽹络互连 (6)1.分组及实验任务 (6)2.实验环境 (6)3.实验过程 (7)4.问题解答 (9)5.实验总结 (10)三、路由实验 (10)1.分组及实验任务 (10)2.实验环境 (10)3.实验过程 (10)4.问题解答 (13)5.实验总结 (13)⼀、数据报⽂分析1.实验环境使⽤的设备为A4-交换机-A52.实验过程1)⽹络命令学习点击“开始”→“运⾏”,输⼊cmd回车,打开的是dos的命令窗⼝,在命令⾏中输⼊ipconfig命令,查看计算机当前的IP地址、⼦⽹掩码和默认⽹关。
添加上参数,输⼊ipconfig /all 记录本地连接中IP地址,MAC地址(Physical Address),⽹关(Default Gateway)等信息。
在命令⾏下输⼊route print命令,查看本机上路由表信息。
输⼊arp –a 命令,查看本地⾼速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信息。
相邻的两位同学组成⼀组,输⼊命令ping对⽅IP地址。
测试当前主机到⽬的主机的⽹络连接状态。
再次输⼊arp –a 命令,查看本地⾼速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信息,并记录下来。
2)软件学习点击菜单栏中的“capture”→“Interfaces”,查看⽹络接⼝的当前状态。
在相应的接⼝后⾯点击“start”,即可开始抓包。
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stop”即可停⽌抓包。
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option”,在过滤器Capture Filter栏输⼊etherproto 0x0806 or ip proto 1,表明只抓取ARP和ICMP数据。
点击“start”,开始抓包,在dos命令⾏下输⼊命令(ping+对⽅IP),观察抓到的包,点击菜单栏的“capture”→“stop”停⽌抓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班级: 12级数字媒体技术1班
学号:
姓名:
组别:第一组
实验目的:
(1)掌握DHCP的报文格式
(2)掌握DHCP的工作原理
拓扑结构:
图10-1 网络结构一
实验内容:
练习一:使用DHCP 获取IP 地址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
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每台主机为一组。
现仅以主机 A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所在组的操作。
1. 记下本机的IP地址,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下面的命令:
“netsh interface ip set address name=“本机可用网卡的接口名” source=dhcp”。
2. 启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DHCP协议)。
3. 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命令“ipconfig -release”。
4. 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命令“ipconfig -renew”。
5. 察看DHCP 会话分析,填写下表。
表7-1 实验结果
6. 等待时间超过租用时间(上表中的“租借时间”的值)的 50%后,察看捕获的数据包。
●各报文中字段“操作码”、“DHCP 消息类型”的值分别是多少?该请求报文的作用是什么?
答:操作码为1.DHCP消息类型为8(DHCP通知)。
该请求报文的作用:请求更新租约。
DHCP服务器向DHCP客户机出租的IP地址一般都有一个租借期限,期满后DHCP服务器便会收回出租的IP地址。
如果DHCP客户机要延长其IP租约,则必须更新其IP租约。
DHCP客户机启动时和IP租约期限过一半时,DHCP客户机都会自动向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其IP租约的报文。
练习二:模拟重新登录
本练习将主机 A和 B作为一组,主机C 和D作为一组,主机E 和F作为一组。
现仅以
主机 A、B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 A、B 所在组的操作。
1. 主机 A启动协议编辑器,编辑一个DHCP Request数据包,其中:
MAC层:
源MAC地址:本机MAC地址
目的MAC地址:服务器MAC地址
IP层:
源IP地址:本机IP地址
目的IP 地址:服务器IP地址(默认为 172.16.0.253)
总长度:IP 层及其上层协议长度
校验和:在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UDP层:
源端口:68
目的端口:67
有效负载长度:UDP 层及其上层协议长度
计算校验和,其它字段默认
DHCP层:
操作码:1
标志:0000
客户端IP地址:主机B 的IP地址(产生分配冲突)
你的IP 地址:0.0.0.0
客户端硬件地址:本机的MAC 地址
追加选项块:
选项代码:53
长度:1
DHCP消息类型:3
2. 主机 B启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DHCP协议)。
3. 发送主机 A编辑好的数据包。
4. 察看主机B 捕获的数据。
●各报文中字段“操作码”、“DHCP 消息类型”的值分别是多少?
答:“操作码”=1“DHCP 消息类型”=3(DHCP请求)
“操作码”=2“DHCP 消息类型”=5(DHCP确认)
思考题:
1. DHCP 协议适合于什么情况下使用?请举例说明。
答:适合在本地连接没有设置固定IP 的情况下,由DHCP 服务器给客户机分配IP 。
DHCP 设计出来为主机提供动态配置。
当主机从某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或连接到某个网络然后又断开连接时,DHCP 也是需要的。
DHCP 在有限的期间提供临时的IP 地址。
DHCP 有两个数据库,一个数据库静态绑定物理地址和IP 地址。
另一个数据库拥有可用的IP 地址池,使DHCP 成为动态的。
当客户请求临时IP 地址时,DHCP 服务器首先查找可用IP 地址池,然后在可协商的期间内指派有效的IP 地址DHCP 是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2. DHCP 协议为何使用 67、68两个熟知端口进行 UDP 通信?
答:客户端向68端口广播请求配置,服务器向67端口广播回应请求。
这种回应使用广播是因为客户端还不知道可以发送的IP地址系统服务名称。
从服务器来的回答可以使用广播,因此这个相应就可被所有的主机收到。
设想有两个客户,一个使用DHCP而另一个使用DATTIME,但选择了相同的短暂端口,广播报文将会发送到两个客户端,由于它们的端口号相同,这两个客户收到相同的报文。
但是,若DHCP客户使用熟知端口68,则DHCP回答报文就不会被DATATIME进程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