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离器维护检修规程

动态分离器维护检修规程
动态分离器维护检修规程

动态分离器维护检修规程

二○○七

目录

1 总则 (1005)

2 完好标准 (1005)

3 动态分离器的维护和常见故障 (1006)

3.1 维护 (1006)

3.2 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1007)

4 动态分离器的日常检测 (1008)

4.1 检测周期及内容 (1008)

4.2 检测结果的评估和处理 (1008)

5 动态分离器的检修 (1010)

5.1 检修周期及内容 (1010)

5.2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1011)

6 试车与验收 (1017)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018)

1004

1005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根据NOBEL 公司所提供的有关动态分离器的技术资料,编制本规程。

公司共有七台从国外引进的分离设备,用于连续分离比重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体介质。

这些分离设备是由动态分离器与本体 (110-03系统Ⅰ静态分离器,110-09系统Ⅱ静态分离器,110-13萃取器,110-21、110-22、110-23、150-02洗涤器等)组成,“动态分离器”就是这些分离设备的转子。本规程适用于这些分离设备的转子部分(动态分离器)的维护和检修;分离设备本体部分(萃取器和洗涤器)的维护和检修,可按蓝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中的《中、低压容器维护检修规程》、《贮罐维护检修规程》和《反应釜维护检修规程》等规程执行。

本规程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或制造厂的技术文件相抵触时,应遵循国家有关部门和制造厂的技术文件中的一切规定。 1.2

结构简述

动态分离器主要由轴、轴套、轴承、密封圈、顶盖、分离室、喷嘴、螺旋桨搅拌器(110-04与110-10的动态分离器无搅拌器)以及皮带安全罩等零部件组成,电机通过三角皮带传动装置减速驱动动态分离器(如图1)。 1.3

设备性能

蓝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TDI 硝化装置内共有七台动态分离器,其主要技术性能如下:

工作能力为 20m 3/h ; 正常转速 900rpm ;

配套电机 380V ,11KW ,1450rpm 。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分离设备(包括动态分离器和本体)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设备和地脚螺栓、各部位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螺纹外露2~3扣,符合技术要求。

2.1.3 电动机及皮带传动装置的零部件齐全完整。

2.1.4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牢固。

2.1.5 进、出口阀门、加热保温管线等安装合理、整齐,横平竖直,标志分明,不堵不漏。

2.1.6 基础、机座稳固可靠,螺栓紧固齐整,符合技术要求。

2.2 运行性能

2.2.1 动态分离器运行时应无异常振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要求。

2.2.2 轴承部位润滑良好,润滑脂的品牌、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2.2.3 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

2.3.1 设备档案齐全,各项数据填写及时、准确;设备档案应包括如下内容:

2.3.1.1 动态分离器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开箱检验记录;

2.3.1.2 安装验收记录;

2.3.1.3 动态分离器的履历卡片及运行、检测、检修、验收、缺陷和事故记录;

2.1.

3.4 动态分离器的总装配图。

2.3.2 动态分离器的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

2.4.1 岗位整洁,设备见本色。

2.4.2 动、静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跑、冒、滴、漏。

3 动态分离器的维护和常见故障

3.1 维护

3.1.1 动态分离器的零部件应完整、可靠,材质符合要求;动态分离器本体设备及周围环境应保持整洁,无灰尘、油污、物料残液以及其它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3.1.2 操作人员应经过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1.3 动态分离器运行期间,操作人员应按照岗位操作法的要求定时、定点、定线进行巡回检查,每小时至少一次;检查内容如下:

3.1.3.1 动态分离器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1006

3.1.3.2 分离设备运行中各项参数如压力、流量、温度及电机功率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分离后的料液是否正常;

3.1.3.3 分离设备和工艺管线的动、静密封部位的密封是否正常,有无泄漏;

3.1.3.4 轴承部位的润滑是否正常;

3.1.3.5 各连接螺栓和地脚螺栓有无松动。

上述各项检查内容中出异常情况时, 操作人员应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排除故障。

3.14 严格执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做到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添加和更换润滑脂。一般情况下每周应在轴承部位添加一次润滑脂;每次检修时应将轴承部位的旧润滑脂清洗干净,再添加新的润滑脂。

3.1.5 动态分离器(转子)整体从上设备上拆卸下来后,必须垂直安放在专用支架上,以防止变形而产生不平衡。

3.1.6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操作人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停止动态分离器的运行,并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3.1.6.1 动态分离器轴承部位温度突然升高超过规定指标,经处理后仍不下降时;

3.1.6.2 动态分离器突然发生剧烈振动时;

3.1.6.3 分离设备内突然发出异常声响时;

3.1.6.4 动态分离器所在岗位发生火灾或相邻设备发生事故危及动态分离器的正常安全运行时;

3.1.6.5 其它安全守则中不允许继续运行的异常情况。

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动态分离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下表。

1007

1008

4 动态分离器的日常检测 4.1 检测周期及内容

4.1.1 动态分离器在运行中由专职检测人员进行运行状态的检测,正常情况下每周一

次。 4.1.2 检测内容如下: 4.1.2.1

检查项目

1.

动态分离器的上、下轴承及电机轴承的工作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轴承的工作

温度应≤70℃,温升应≤35℃。

2. 电机的电流和功率是否正常,不准超负荷运行。

3. 轴承的润滑是否正常。

4. 各动、静密封点有无跑、冒、滴、漏。

5. 动态分离器运行中有无异常声响。 4.1.2.2

测量项目

用便携式数字测振仪在动态分离器及电机的轴承座或机壳外表面的固定位置测量运行中的轴承振幅和振动烈度。 4.1.3 检测结果和数据应如实填写记录,并及时送交主管技术人员。 4.2 检测结果的评估和处理

4.2.1

振动情况的评估标准对动态分离器运行中轴承振动情况的评估标准分为绝对标

准和相对标准两种;一般情况下以绝对标准作为评估的依据, 相对标准作为评估的参考。 4.2.1.1

振幅

表1

评估动态分离器运行中轴承振幅的绝对标准如表1。

评估动态分离器运行中轴承振幅的相对标准是以动态分离器正常运行时轴承的振幅(六个以上

有效值的平均值)为安全极限,安全极限的四倍为允许极限。

4.2.1.2 振动烈度评估动态分离器运行中轴承振动烈度的绝对标准为:

安全极限:0.071cm/s;允许极限:0.45cm/s。

评估动态分离器运行中轴承振动烈度的相对标准是以动态分离器正常运行量轴承的振动烈度(六个以上有效值的平均值)为安全极限,安全极限的六倍为允许极限。

4.2.2 振动情况的评估

根据对动态分离器运行中轴承振动情况的检测结果,动态分离器的运行状态可分为三类:正常状态、允许状态和故障状态。

4.2.2.1 正常状态:检测结果中各项数据均小于或等于安全极限,动态分离器的运行状态良好。

4.2.2.2 允许状态:检测结果的各项数据中有一项以上数据大于安全极限并小于或等于允许极限,动态分离器已经出现故障,应当引起注意,但还允许继续运行。

4.2.2.3 故障状态:检测结果的各项数据中有一项以上数据大于允许极限,动态分离器的运行状态已经恶化,应当停止运行进行检修。

4.2.3 检测结果的处理

4.2.3.1 检查项目对于检查项目中的各项内容出现异常情况时,由动态分离器所在单位的主管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处理,消除故障。

4.2.3.2 测量项目

1. 正常状态:处于正常状态的动态分离器, 可以不作任何处理继续运行;但检测结果若有上升趋势,则应查找原因,加强观察与检查,并予以消除。

2. 允许状态:处于允许状态的动态分离器已经出现故障,设备所在单位应查找故障原因并将故障消除。检测人员在第三天对动态分离器运行状态进行复测。若三天内动态分离器未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下运行,则应根据检测数据增加检测频率:当检测值小于或等于允许极限的50%时,检测频率为每三天一次,若连续三次检测结果平稳或有下降趋势,则可恢复按正常状态下检测周期进行检测;当检测值为允许极限的50%~80%时,每二天检测一次,若连续三次检测结果平稳或有下降趋势,则可以改为第三天检测一次,若连续三次检测结果仍然平稳无上升趋势,也可按正常状态下检测周期进行检测;但一旦检测结果出现上升趋势,则应该根据检测数值增加检测频率。当检测值等于或大于允许极限的80%时,应每天检测一次,直到动态分离器停车检修为止。同时要编制检修方案,作好检修的

1009

各项准备工作,并根据动态分离器运行状态的发展趋势预测停车检修的时间。当动态分离器的振动达到允许极限时,停车检修。

3. 故障状态:处于故障状态的动态分离器, 已经有严重的故障, 继续运行可能造成设备的严重损坏甚至引起调和事故, 因此必须停车检修, 排除故障。动态分离器在故障状态下运行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在停车检修前,应每天进行一次运行状态的检测,若检测数据中有一项以上达到允许极限的两倍,必须立即停车检修。

5 动态分离器的检修

5.1 检修周期及内容

5.1.1 动态分离器的检修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

5.1.2 动态分离器的检修周期如下。

5.1.2.1 小修

动态分离器累计运行时间达六个月或需要排除属于小修范围的故障。

5.1.2.2 中修

动态分离器累计运行十二个月应进行中修或需要排除属于中修范围的故障。

5.1.2.3 大修

动态分离器累计运行二十四个月,应进行大修。

5.1.3 动态分离器检修内容如下。

5.1.3.1 小修

1. 检查皮带传动系统,调整皮带的松紧程度,更换传动皮带;

2. 检查轴承润滑情况,添加或更换润滑脂;

3. 将转子从分离设备上拆下,在专用支架上清洗转子上附着物;

4. 调整或更换喷嘴。

5.1.3.2 中修

1. 包括小修内容;

2. 更换动态分离器及电机的皮带轮;

3. 检查或更换轴承;

4. 检查或更换密封环、V型环。

5.1.3.3 大修

1. 包括中修内容;

1010

2. 动态分离器解体,检查或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3. 转子作动平衡试验,检查转子轴端的径向跳动;

4. 校核动态分离器安装后主轴的垂直度;

5. 检查或修理基础及支架,紧固地脚螺栓和其它各部位的连接螺栓。

5.2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2.1 检修前的准备和检修中的注意事项

5.2.1.1 确定检修内容,编制检修计划和检修进度。

5.2.1.2 检修前应向检修人员进行任务、技术、安全交底;检修人员应熟悉检修规程和质量标准。对动态分离器存在的重大缺陷应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5.2.1.3 落实检修中所需的备件与材料,检验所需的量具、仪器,准备好检修工具尤其是专用工具。

5.2.1.4 动态分离器在检修前,设备所在单位必须按原化学工业部颁发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中的有关规定,切断电源,做好动态分离器(包括分离设备)及管路的切断、隔绝、转换和清洗工作,经分析合格后方可移交检修人员进行检修。

5.2.1.5 动态分离器的拆卸和装配必须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一些可拆可不拆的组合件尽可能不要拆卸;拆卸中尽可能使用专用工具;在拆卸中,不得随意破坏零件,万不得已时也必须得到主管技术人员的同意。

5.2.1.6 拆卸中,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和方向要作好标记,放置有序,以免组装时发生漏装、错位、倒向等错误;即使具有互换性的零件也不得随意调换位置,以免影响转子的平衡,或使原先磨合的配件又重新开始磨合,甚至产生其它问题;拆卸下来的零件要清冼干净,整齐地摆放在干净的塑料布上,不得直接接触地面;精密加工的零件或部位,要用干净布包扎好;拆卸后暴露出来的油、气、水管道和开口处,要及时妥善地封闭,防止异物掉入。

5.2.1.7 认真按要求做好检修记录,特别是检修部位和关键部位的原始数据,要作为检修后组装的参考。检修后各部位的几何尺寸,应当恢复到图纸所要求的范围。

5.2.2 动态分离器的拆卸(见图2)

5.2.2.1 拆去皮带罩,取下传动皮带,松开螺母(1)、垫圈(2)和皮带轮,取下键(22)。

5.2.2.2 松开螺栓(44),将整个转子包括顶盖与分离室脱开,并吊出分离设备的本体,放

1011

1012

置在专用架子上,可以对整个转子进行清洗等项工作。

5.2.2.3 若要对转子作进一步的拆卸,则可将转子水平放置并用木块将转子各部位予以必要的支撑,以防止主轴变形。

5.2.2.4 将主轴从上向下顶出,当主轴(14)与轴套(12)及转动体(34)的配合部位分开后,就很容易将主轴(14)抽出。拆去圆锥销(41)和背帽(42),取下搅拌浆叶(39)与键(38),松开顶

丝(37),从轴上拆下节流阀(36),此时主轴上所有零件均拆卸完毕。在拆卸中如发现被锈蚀

咬住,应用煤油或除锈剂浸泡后再拆,不要随意敲击。

5.2.2.5 松开轴承座(13)与顶盖(21)的连接螺栓(15)、(16)、(17),然后将轴套(12)连同轴承等从轴(14)上拆下;再从轴套(12)上拆下键(3)、二个V型环(4)、密封环(19)、下部轴承

的挡圈(18)和润滑脂转动环(27)及固定环(29)。

5.2.2.6 拆下上部轴承的V型环(3), 松开轴承盖(5)与轴承座(13)的连接螺栓(23)、(24),取下轴承盖(5)和密封环(19),将轴承座(13)连同上轴承(7)等零件从轴套(12)上拆下,并取下其

它所有零件。

5.2.2.7 从轴套上拆下下部轴承(26);至此,动态分离器拆卸完毕。

5.2.2.8 装配时按拆卸的逆过程进行。

5.2.3 动态分离器的检修与质量要求

5.2.3.1 转子的清洗:将动态分离器(转子)从分离设备上拆卸下来后放置在专用支架上,可以进行清洗工作。转子的清洗除用手工机械清洗外,最好用高压清洗机的高压水将粘附

在转子上的物料清除干净,以保证转子的平衡和避免转子与设备本体发生磨擦、卡阻。转

子清洗干净后应进行动平衡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复位。

5.2.3.2 转子组装后的质量要求表2.

的规定;转子经过较长时间运行或运行中出现较大振

动时,也应作动平衡试验。转子在940rpm转速下进

行动平衡试验,残余振动烈度应不大于如表2的规定。

动平衡试验达不到要求时可以用去重法在转子

体上切削,切去的厚度不超过转转动体原有壁厚的

1/4,切削部位应与未切削处应平滑相接。

5.2.3.3 轴

1013

1. 动态分离器的主轴表面应无裂纹、划伤和锈蚀等缺陷,主轴磨损后可以用电镀、喷镀、刷镀等方法进行修复。

2. 动态分离器的主轴直线度误差应不大于0.10mm/m。轴颈位置直线度误差应不大于0.04mm/m,与皮带轮及轴套的配合可采用H7/h6,与轴套配合处表面粗糙度为1.6。

3. 键槽中心线对轴颈中心线的偏移量应不大于0.06mm,对轴颈中心线的歪斜不大于0.03mm/100mm;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适当加大,但最大只可按标准尺寸增大一级;在结构和强度允许时,可在原键槽的90°或120°方向另开键槽。

5.2.3.4 轴套

1. 轴套表面不应有砂眼、气孔、疏松等缺陷。

2. 轴套的内外表面进行机加工时应保证同轴度,轴套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应不大于¢0.005mm,轴套与轴或轴承、密封环的接触处的表面粗糙度为1.6。

3. 轴套端面与轴套内圆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应≤0.03mm/100mm。

5.2.3.5 滚动轴承

1. 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滚道,内外表面应无坑疤、麻点、腐蚀等缺陷;保持架完好,接触平滑,转动无杂音。

2. 装配轴承前,必须用清洗剂清洗轴承,排除污垢及其它残余物质;再填充适量的润滑脂后方可装配到轴上。一般应采用加热法装配,将轴承放在100~120℃的机油油浴内加热10~15分钟后迅速装配到位,也可采用专用的轴承加热器进行加热。但严禁直接用火焰加热轴承。

3. 拆卸轴承应使用专用工具或压力机,不得用铁锤直接敲击轴承。

4. 应选用等级为C级以上的滚动轴承(上轴承NU1022一件,下轴承SKF 6222 C3一件)。

5.2.3.6 皮带传动装置

1. 技术要求

⑴保持皮带轮与轴的同轴度,皮带轮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应小于(0.00025~

0.0005)D;端面摆动量小于(0.005~0.001)D;其中D为皮带轮的直径。

⑵两皮带轮中间平面的轴向偏移量应小于1mm。

⑶两皮带轮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应小于0.5mm/1000mm。

⑷皮带轮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要适当,一般为3.2。

1014

⑸皮带在小皮带轮上的包角应大于120°。

⑹皮带的张紧力应适当。表3.

⑺对于皮带速度>5m/s 的皮带轮应作静平衡试验,静

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⑴按图纸要求检验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及表面粗糙

度是否达到要求。

⑵将皮带轮及轴清理干净,并按要求准备好连接键;

当配合面为圆锥面时需用涂色法检查其配合情况, 接触面积应大于75%, 并且分布均匀。

⑶选择装配方法,并准备适当的压入工具。

3. 安装及质量检查

⑴皮带轮和轴的装配皮带轮和轴采用过渡配合(H7/k6);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装配:

锤击法:直径较小、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手锤或大锤敲打安装,但不得用锤直接敲打轮毂,应在轮毂上垫上木块或铜棒;

螺旋压入法:将专用工具固定在轴上,然后螺杆通过金属垫块将压力传递给轮毂;

压力机压入法:对较大的皮带轮一般用压力机将皮带轮压在轴上。

为了便于安装,装配前应在配合面上涂以润滑油。皮带轮安装在轴上后,应对其径向圆跳动和端面摆动量进行检查。一般采用划针检查,在要求较高时则用千分表检查。一般造成皮带轮径向圆跳动和端面摆动的原因如表4。

表4.

⑵皮带轮的配对安装皮带轮安装后应对其相互位置的正确性进行检查。皮带轮相互位置的正确性主要是由皮带轮轴向偏移量和皮带轮中心线平行度来衡量, 皮带轮轴向偏移量的测定有直尺测定法(中心距不大的场合下使用)和拉线法两种。具体方法如图2所示。

皮带轮中心线平行度的检查方法如图3所示。测量L'和L",设测量点相距L,则每米长

1015

1016

度上的平行度误差δ为:

δ=( L'-L")×1000/L mm ⑶

安装三角皮带时,应先将皮带轮的中心距调

小,再将皮带放入轮槽,并调整好中心距。三角皮带的型号应与轮槽吻合,皮带在轮槽中的位置应恰当,如图4所示。适当的预紧力是保证三角皮带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预紧力不足皮带将在皮带轮上打滑,使皮带轮发热,胶带磨损;预紧力过大,则使胶带的寿命降低,轴和轴承间的比压增大,磨损加快。在皮带传动中,皮带预紧力是通过在两皮带轮的切边中点处,垂直带边加一载荷P ,使其产生规定的挠度来控制,如图5所示。

在三角皮带传动机构中,规定在载荷P 的作用下,每100mm 长的切边中点产生1.6mm 挠度时的预紧力为恰当值,P 值如表5。

4. 三角皮带传动件的使用与维护 表5. ⑴

皮带运行中应随时调整,以保持适当的预

紧力,不能过紧或过松。新装的皮带不宜过紧,一般应运转数天并有松弛现象以后,再进行调整。

应防止皮带接触酸、碱、柴油、机油、汽

油等物,避免阳光直接曝晒。

⑶不同厂出品或新旧程度不同的三角皮带不能同组使用,不同规格型号的皮带也不能互相替代。

⑷三角皮带不宜在高于60℃的环境下运转。

⑸皮带轮轮孔有裂纹,轮槽缺口或槽面严重磨损时应予以更换;三角皮带出现磨损严重,皮带与槽底接触,皮带老化,有裂纹或塑性扭曲等情况时均应更换;同一皮带轮上的三角皮带应同时更换。

⑹为防止皮带打滑,使用皮带腊或皮带油时应涂于皮带的工作面上,但一般不采用;如发生打滑可增加皮带张紧力。

⑺保持皮带和皮带轮的干净整洁,防止灰尘侵入。

⑻为确保安全运行必须加防护罩。

6 试车与验收

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6.1.1 确认动态分离器、本体设备以及管道等的检修项目均已完成,检修质量符合检修规程的质量标准。

6.1.2 清除设备周围障碍物,盘动主轴应无碰撞等异常现象。

6.1.3 确认润滑部位已按要求注满润滑脂。

6.1.4 参加试车人员熟知试车步骤和方法。

6.1.5 具体落实试车安全注意事项,并有专人负责。

6.2 无负荷试车

6.2.1 设备各部位清理干净后,盘车2~3周,确认设备具备试车条件后,即可接通电源启动试车。启动时先点动2~3次,无异常情况时再连续运转。

6.2.2 按下列内容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6.2.2.1 动态分离器运转平稳,机座的振幅不大于0.05mm。

6.2.2.2 所有零件工作正常,无松动、变形现象。

6.2.2.3 空运转时电流在规定的范围内。

6.2.3 确认一切正常后,连续运转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

6.3 负荷试车设备经过无负荷试车后,确认各部位正常,即可按操作规程进行负荷试车。

6.3.1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工艺操作技术指标应在规定范围内。

1017

6.3.2 投料连续运转24小时。

6.4 验收动态分离器经负荷试车,确认运转情况良好,各主要工艺操作指标符合生产要求,达到完好标准,即可按规定程序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生产使用。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制度。

7.1.2 设备应有完好的接地装置,电线接头不得裸露。

7.1.3 启动设备前要先盘车和点试。

7.1.4 设备运转时不准擦拭转动部位,不准用水冲洗电动机和设备。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 设备检修前要做好设备的隔绝、置换、清洗工作,并办理准许进行检修的交接手续。

7.2.2 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处挂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志后方可进行检修。

7.2.3 拆卸转子时要有防护措施,以防脱落;转子拆下后必须放置在专用支架上或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并用木块垫平,以防变形;拆卸三角皮带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手轧进皮带轮内。

7.2.4 检修工具和拆卸、清洗、更换的零部件要在规定的地方整齐摆放,实行科学检修,文明施工。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 按设备运行前的安全要求,做好试车前的各种安全检查。

7.3.2 电机转动方向应符合规定要求。

1018

塔类设备检修规程

塔类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目次 1 总则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3 检修与质量标准 4 试验与验收 5 维护与故障处理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 本规程规定了塔类设备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验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 1 2 本规程适用于设计压力低于l0.0MPa(包括真空)、设计温度为-40℃~550%的钢制板式塔和填料塔。 1.2 编写修订依据 SHS01033—2004 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34-2004 设备及管道涂层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04-2004 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 HGJ 211-85 化工塔类设备施工及验收规程 SH 3098-2000 石油化工塔器设计规范 SH/T 3096-2001 加工高硫原油重点装置主要设备设计选材导则 1.3 受压元件的维护检修遵照SHS 01004 2004 《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 1.4 对具有特殊结构的塔还应符合设计规定。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结合装置停工检修,检修周期一般为3~6 年。 2.2 检修内容 2.2.1 清扫塔内壁和塔盘等内件。 2.2.2 检查修理塔体和内衬的腐蚀、变形和各部焊缝 2.3 检查修理塔体或更换塔盘板和鼓泡元件。 2.2.4 检查修理或更换塔内构件。 2.2.5 检查修理分配器、集油箱、喷淋装置和除沫器等部件。 2.2.6 检查校验安全附件。 2.2.7 检查修理塔基础裂纹、破损、倾斜和下沉。 2.2.8 检查修理塔体油漆和保温。

3 检修与质量标准 3.1 检修前准备 3.1.1 备齐必要的图纸、技术资料,必要时编制施工方案。 3.1.2 备好工机具、材料和劳动保护用品。 3.1.3 塔设备与连接管线应加盲板隔离。塔内部必须经过吹扫(蒸煮)、置换、清洗干净,并符台有关安全规 定。 3.1.4 加工高含硫原油装置的塔设备经吹扫置换后,内部残留的硫化亚铁遇空气会引起自燃.必须在塔设备吹扫(蒸煮) 后用钝化剂进行钝化和水清洗。 3.2 拆卸与检查 3.2.1 人孔拆卸必须自上而下逐只打开。 3.2.2 进入塔内检查、拆卸内件必须符合有关安全要求。 3.2.3 塔的简体检查内容 3.2.3.1 检查塔体腐蚀、变形、壁厚减薄、裂纹及各部件焊接情况,简体有内衬的还应检查其腐蚀、鼓色和焊缝情况。 3.2.3.2 检查塔内污垢情况。 3.2.3.3 检查塔体的附件完好情况。 3.2.4 塔内件的检查内容 3.2. 4.1 检查塔板各部件的结焦、污垢、堵塞情况,检查塔板、鼓泡元件和支承结构的腐蚀变形及坚固情况。塔盘、鼓 泡元件和各构件等几何尺寸和村质应符合图纸规定。 3.2. 4.2 检查塔板上各部件(出口堰、受液盘、降液管)的尺寸是否符台图纸及标准。 3.2. 4.3 对于各种浮闷、条阀塔板应检查其浮阀、条阀的灵活性,是否有卡死、变形、冲蚀等现象,浮阀、条阀孔是否有堵 塞等情况。 3.2. 4.4 检查分配器、集油箱、喷淋装置和涂沫器等部件的腐蚀、结垢、破损、堵塞情况。 3.2. 4.5 检查填料的腐蚀、结垢、破损、堵塞情况。 3.3 检修质量标准 3.3.1 塔体 3.3.1.1 塔体筒节更换按设计要求进行 塔体分段处外圆周长允差见表2。塔体分段处端面不平度偏差不大于1‰DN ,且不大于2mm。 塔体高度允差为3‰H,且不许超过表3 的规定。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 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以及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常用离心泵。 1.2 编写修订依据 SY-21005-73 炼油厂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HGJ 1034-79 化工厂清水泵及金属耐蚀泵维护检修规程 HGJ 1035-79 化工厂离心式热油泵维护检修规程 HGJ 1036-79 化工厂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GB/T 5657-1995 离心泵技术要求 API 610-1995 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 2.1.1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1.2 检修周期(见表1) 表1 检修周期表月 2.2 检修内容 2.2.1 小修项目 2.2.1.1 更换填料密封。 2.2.1.2 双支承泵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2.2.1.3 检查修复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2.2.1.4 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2.2.1.5 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2.2 大修项目 2.2.2.1 包括小修项目。 2.2.2.2 检查修理机械密封。 2.2.2.3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情况。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2.2.2.4 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 2.2.2.5 检查测量转子的各部圆跳动和间隙,必要时做动平衡检验。 2.2.2.6 检查并校正轴的直线度。 2.2.2.7 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2.2.2.8 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应力施加于泵

电力线路维护检修规程

电力线路维护检修规程 一.架空电力线路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6______220kV 架空电力线路. (二)检修周期和项目 架空电力线路检修,应按设备的状况和测试结果确定,本规程的架空电力线路小修,大修分别为一般情况每年进行的项目,均为标准项目,本规程对6_____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刀闸,跌落式开关,柱上油开关,线路变压器等设备的小修作了规定. 1.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小修大修说明 检 修周架空电力线路1年 5年或不定 期 每次小修,大修,可 只安排标准项目的 若干项目

期 线路变压器1年5____10年大修项目及周期,据预试结果和运行情 况确定 柱上开关1年2年包括刀闸:柱上油开关,跌落式熔断器,也可与架空电力线路配合检修 2.检修项目 1.小修项目 a.清扫检查绝缘子和其它瓷件. b.检查不同金属连接器.铝并钩线夹,防震锤跳线. c.紧固金具,夹具各部螺栓,检查金具,夹具各部销钉. d.检查混凝土构件的缺陷情况. e.检查木结构的腐蚀情况 f.检查防护区内栽值树,情况. g.检查混凝土杆受冻情况. h.检查线路刀闸和跌落式熔断器.

i.检查避雷器引线和接地线. j.检查柱上油开磁. k.检查线路变压器. l.消除巡视中发现的缺陷. (2)大修项目 除进行当年的小修项目以外,根据巡视,测试结果,进行下列部分或全部项目 a.镀锌铁塔、混凝土杆、木杆各部紧固螺栓。 b.导线、壁雷线断股及腐蚀情况检查处理。 c.铁塔基础及拉线地下部分锈蚀情况抽查。 d.铝线及钢芯铝线接器检查测试。 e.绝缘子测试,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 f.铁塔除銹防腐。 g.杆塔倾斜扶正。 h.更换杆塔、导线、避雷线。 3.检修质量标准 (一)小修质量标准

铁塔维护方案

、日常巡检以及巡检周期 各区域巡检人员与运营商成立相对固定联合巡检小组,负责定期对存量和新建基站进行网络设备和环境卫生的预防性巡检。基站的日常巡检包括铁塔、基站机房、动环配套设施、室内分布系统和电源等自有资产。 1)区域经理根据模版或者自定义生成巡检任务,制定巡检对象、巡检开始时间、巡检结束时间等,然后分别分配给不同的代维巡检人员。 2)代维巡检人员通过APP接收巡检任务,并去现场执行巡检任务。 3)巡检过程中发现隐患时,代维可以处理的现场处理完毕后做记录信息,完成巡检。 4)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隐患不能处理的,做好记录信息,上报区域经理。 5)区域经理接到隐患报告后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隐患处理。隐患处理完毕后,巡检人员做好巡检记录。 6)区域经理对巡检结果进行随机抽测,通过后则巡检结束。区域经理及巡检人员对巡检记录信息签字确认。 原则上宏基站一个月巡检一次,微基站(边际网)一季度巡检一次。在严寒、冰凌地段,汛期雷雨季节,易遭受暴雨、洪水冲刷地段需加密巡回周期。对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应重点检查,对各种防护措施进行认真的检修,确保基站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代维应按要求提供维护区域内的基站巡检工作日志。做到及早处理发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不能处理的问题,列入维修计划解决。巡检期间做好巡检记录,包括基站巡检站址、时间、巡检项目、巡检所用时间、结束时间。由区域经理及巡检人员签字确认。 在正式运维系统上线前,先填写电子表格,通过邮件方式上报;待运维系统正式上线后,在系统上实现各项管控。

新建基站分为安装了动环监控的基站和未安装动环监控的基站,新建基站暂时全部交由铁塔代维单位维护,安装了动环监控的基站按照流程操作,未安装监控的基站由于无法及时了解基站信息由代维单位在基站附近找村民帮忙看守。如果出现情况及时反馈给维护中心或区域经理,维护中心或区域经理及时通知县维护班组处理。 新建基站故障全部统一由总部监控系统直接派给各区域维护班长。同时抄送铁塔公司区域经理。维护班长在手机APP上接到故障工单后,首先对故障进行定位及甄别,然后根据甄别结果进行处理。 存量站址在交接之前因未安装动环监控,以运营商为主实时监控和故障派单,在运营商系统中为铁塔配置帐号,存量故障工单直派铁塔公司代维班组组成的7*24小时监控中心,由网络监控中心与运营商定位故障原因,供电故障以派发工单或电话形式通知各区域维护班组并抄送给区域经理处理。并通过手工在铁塔维护管理系统中补录工单,完成工单在铁塔内部流转,并在运营商电子运维系统进行工单回复。具体处理如下: 1)市电停电故障代维单位根据蓄电池情况和运营商购买服务情况及时组织维护人员发电。 2)开关电源模块故障、电池熔丝故障、跌落故障、监控设备挂死故障、监控设备无法登录故障、空调制冷故障等由维护单位处理。

电加热器维护保养规范标准

电加热器维护保养规范

1.检查与准备 1.1分公司根据维护保养需要下达ERP工单后开始相关工作。 1.2 上报调度人员并填写PPS维检修作业计划,经同意后将电加热器的相关设备停止运行。 1.3 工器具及备品备件 2.操作 2.1入冬前检查维护(秋检时进行) 2.1.1 防爆电加热器(见下图)是由安装底座、容器壳体、介质进出接口、排污口、导热油膨胀箱、液位检查口、防爆接线盒、电缆进出口等组成。

2.1.1检查是否已将膨胀箱排气口的压盖去掉,使膨胀箱与外界畅通。(注:如此呼吸口被堵死,膨胀箱压力随温度增高,会有严重后果)。 2.1.2检查膨胀箱内油位是否正常。(出厂时已将导热油加至最高液位处)

2.1.3定期进行接地检测,以防仪表接地不良,触电。 在撬座两对角端各设有一个M12接地汇集端子,应做可靠接地连接。起动前应使用500V摇表检测电加热器电源接线端子对地绝缘电阻≥20MΩ(大于1.0 MΩ可使用)。 2.1.4定期对电路进行维检,防止电源连接线漏电,触电和引发火灾。 认真检查电缆绝缘情况,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复验电气接线是否准确。

2.1.5本加热器为换热结构,壳程为天然气介质,管程为导热油和加热芯体,共设有18根换热管,每根换热管内装有1根加热芯体(每根芯体的功率为3~7kw),各根独立安装于前管板上,如更换或检修加热芯体时,可先拆下防爆接线盒及隔热段外壳,放净导热油,即可将已坏的加热芯体独自抽出壳体进行更换。下图为18根加热管防爆接线盒。

电加热器控制柜图如下 3.操作后的检查 检查项目检查地点检查标准检查方法排气口压盖现场压盖必须去除。目测

电缆线路维护检修规程

电缆线路维护检修规程 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小修(维修)大修(电缆更换)检修周期1年必要时 1.电缆维修交接与验收 (1)电缆线路维修、预防性试验后,检修人员应提供下列资料。 a.电缆线路维修记录。 b.电缆线路预防性试验报告。 (2)电缆线路维修结束,运行人员进行下列检查后,检修,运行双方签字。 a.核对预防性试验报告及维修记录。 b.检查电缆接头及附件完好,接线正确,接地线完好,相色清晰,周围无杂物。 2.维修与试验 (1)电缆线路试验项目和周期。

序号试验项目周期 1 测量绝缘电阻(包括外护 套)1、主要线路每年一次 2、次要线路,2年一次 2 直流耐压及测量泄漏电 流1、主要线路,每年一次 2、非重要线路,2年一次 3、重做电缆头时 3 充油电缆绝缘油电气强 度及介质损耗测量 3年一次 (2)电缆线路维修项目 户内终端头的维修 a.清洁终端头,检查有无电晕放电痕迹。 b.检查终端头引出线接触是否良好,有无过热。 c.核对线路铭牌及相应颜色,标志应清晰正确。 d.检查电缆铠装及支架锈烂和油漆完好情况。 e.检查接地线应完好并接地良好。 户外终端头的维修 a.清洁终端头匣子及套管,检查壳体及套管有无裂纹

和表面有无放电痕迹。 b.检查终端头引出线接触是否良好,有无过热和腐蚀。 c.核对线路铭牌及相位,颜色应清晰。 d.检查电缆铠装层、保护管及支架腐蚀情况。 e.检查电缆护套及铅包龟裂和腐蚀情况。 f.检查接地线应完好和接触良好。 g.检查终端匣内绝缘胶有无水分,对绝缘胶进行补充。(3)廊道、隧道、桥架中电缆的维修。 a.检查电缆在支架上有无损伤。 b.检查电缆护套有无损伤漏油。 c.检查电缆中间接头有无漏油。 d.检查电缆支架有无锈烂、脱落。 e.检查电缆有关防护设施是否完整。 f.检查电缆中间头接地线是否完好。 g.检查电缆支架、桥架接地是否良好。 (4)电缆沟中电缆的维修。 a.检查全部中间接头有无变形,渗漏油。

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修订稿).doc

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目录 1装煤推焦车维护检修规程 (1) 2拦焦车维护检修规程.................................... 2.1 3电机车、熄焦车维护检修规程............................. 3.1 4导烟车维护检修规程.................................... 4.1 5煤气交换机维护检修规程................................ 5.1 6捣固机维护检修规程.................................... 6.1 7摇动给料机维护检修规程................................ 7.1 8出焦除尘地面站风机维护检修规程......................... 8.1 9中低压容器维护检修规程................................ 9.1 10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10.1 11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 11.1 12带式输送机维护检修规程............................... 12.1 13堆取料机维护检修规程................................. 13.1 14无烟煤粉碎机维护检修规程.............................. 14.1 15PFCK1618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维护检修规程................. 15.1 16双齿辊破碎机维护检修规程 ............................. 16.1 17刮板机维护检修规程................................... 17.1 18振动筛维护检修规程................................... 18.1 19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19.1 20阀门维护检修规程 ..................................... 20.1

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目录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检修规程 (3)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维护检修规程 (7) 离心式风机的维护检修规程 (14) 离心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16) 离心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21) 计量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26) 管道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29) 潜水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32) 齿轮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34) 真空泵的维护检修规程 (39) 塔类设备的维护检修规程 (43) 储罐的维护检修规程 (47) 换热器的维护检修规程 (53) 压力容器的维护检修规程 (57) 管道阀门的维护检修规程 (61) 工业用热电偶维护检修规程 (70) 工业用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 (74) 弹簧压力表维护检修规程 (77) 压力变送器维护检修规程 (81) 差压变送器维护检修规程 (84)

涡街流量变送器维护检修规程 (88) 质量流量计维护检修规程 (91) 金属浮子流量计维护检修规程 (94) 雷达物位计维护检修规程 (97) 磁浮子计维护检修规程 (99) 气动薄膜调节阀维护检修规程 (103) 电气阀门定位器维护检修规程 (107) 智能变送器维护检修规程 (111) 电机维护检修规程 (115) 高压开关柜维护检修规程 (123) 变压器维护检修规程 (127) 变压器运行规程 (131)

螺杆式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公司螺杆式压缩机的维护检修。 1.2主题内容:本规程制定了压缩机的完好标准、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 2.完好标准 2.1部件 2.1.1主、辅机的零部件完好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2仪表及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压力表定期校验。 2.1.3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紧固、符合要求。 2.2运行性能 2.2.1设备润滑良好,润滑系统正常,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无异常振动、松动、杂音等现象。 2.2.5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满足生产需要。 2.3技术资料 2.3.1有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总装配图。 2.3.2有安装、试车验收资料。 2.3.3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填写及时、准确。 2.3.4设备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保证准确率。 2.3.5识别易损件有图样。 2.4设备与环境 2.4.1 设备清洁,表面无灰尘、油垢。 2.4.2基础、底座及周围环境整洁。 2.4.3设备及管线、阀门无泄漏。 3、设备的维护保养 3.1冷却器的维护 每月检查一次外表面油尘堆积情况,并作出记录及清理。清理时要使压缩空气从冷却器出风面反向吹扫保证翅片冷却通道畅通。 3.2油过滤器更换 3.2.1将油过滤器用相关工具旋开 3.2.2将新油过滤器在相应位置旋紧 3.2.3查冷却油位 3.2.4起动空压机检查有无漏点 3.2.5将旧滤芯置放密封袋中,按相关安全法规处理 3.3冷却油油位检查 冷却油位要做到时常检查,建议每天一次。油标低于相关位置时需加专用冷却油 3.4空滤芯更换 3.4.1拆除空滤盖,再拆除空滤芯 3.4.2装入新空滤芯,以拆除相反顺序安装 3.4.3旧滤芯放置密封袋中,按相关安全法则处理 3.5油分离器更换

加热炉设备维护规程(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加热炉设备维护规程(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加热炉设备维护规程(新版) 1.点检时间: 每次交接班后按点检标准对设备各部位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点检卡。 2.点检路线: 水冷系统---煤气管路---排烟系统---炉内机构---步进机械---液压润滑系统 3.维护部位和内容: 3.1水冷系统 1)每天对静环回水系统及回水温度流量进行检查,发现回水温度超过45℃,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停炉检修。 2)每天对水封槽液位进行检查,保证水封槽液位处于警戒液位

以上。 3)严禁正常运转时冷却系统断水现象发生(事故水塔要时刻处于备用状态),保证冷却水压力不低于3bar。 4)每天沿水管路系统检查一遍,检查有无漏渗水及堵塞情况发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安排处理。 3.2空煤气系统 1)每周对空煤气法兰接口及管路接口进行检查,严禁出现煤气管路泄漏现象。如发现煤气管路变形或出现煤气泄漏要立即向主管部门反应,并采取措施处理。 2)煤气成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煤气使用量的多少,若焦炉煤气含量较高,煤气使用量降低,此时为了避免回火现象的发生,严禁只调节煤气总管煤气压力,必须相应关小各个支管及相应烧嘴的调节阀门。 3)每周检查各个煤气管路控制阀门,检测各个阀门是否存在关闭不严或转动不灵活等现象,一旦发现及时进行处理,必要时停炉断煤气进行更换。

架空线路检修规程

华东电力物业管理分公司 架空电力线路检修规程二〇一一年七月一日

第一章总则 笫一条本规程根据电力工业部一九七九年颁发的《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运行规程》,一九八O年颁发的《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和四川省电力工业局颁发的《电力工业设备评级办法及评级标准》以及有关事故通报,结合本司现有体制和目前线路的检修实际情况而进行编制。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司承揽的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大小修工程。 第三条每条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范围都要有明显的界限划分,不得出现空白点 (详见运行、维护、检修管理工作条例)。 第四条本司公司领导、线路技术人员、检修运行人员,都应熟悉并执行本规程。 第二章检修及检修周期 第五条线路计划性检修主要分为大修和小修两类。 5.1 大修:为恢复线路设备至原设计的电气和机械性能所进行的 周期性检修,称为大修。 5.2 小修:为了维持线路设备所必须的安全性检修,称为小修。 第六条线路计划外的检修分为临时性检修和事故性检修两类。 6.1 临时性检修:为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而被迫进行的临时性消除缺陷或排除故障的停电检修工作,称为临时性检修。

6.2 事故检修:运行中的线路,因突然事故停电而进行的检修工 作,称为事故检修。 第七条线路检修周期: 7.1 线路大修的周期,一般为每3~5年进行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检修周期。每年轮修=线路总长度/3~5 (公里). 7.2 线路小修的周期,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7.3 新投产的线路,在正式投运后二年左右进行第一次大修。 7.4 在定期性的大小修工作中,还应对下列项目进行间隔性的检修,其检修间隔周期如下表:

塔设备检修施工方案

施工工作包 项目编号: 轻组分塔检修施工方案D6201 施工单位:××××××× 编制: 审批: Approved Record/审批记录 AB SB D ATE IGN YYPPROVED 日期核定人签字ENGINEER HSSE HSSE工程师PROCESS ENGINEER 工艺工程师MECHANICAL ENGINEER 设备工程师ENGINEER INSPECTION

检验工程师ENGINEER ELECTRICAL 电气工程师ENGINEER INSTRUMENT 仪表工程师ENGINEER DCS DCS工程师MAINTENANCE MANAGER 维修经MANAGERP&T 生产技术部经理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BYACO停车检修工作包和检修任务委托书 二、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 第二章:概述 一、设备检修一览表 二、设备概况 三、检修总体安排 四、检修前期准备概况 第三章: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 一、施工工序 二、施工工艺 第四章: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验 一、质量保证体系

二、质量检验 第五章:HSE管理体系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HSE管理体系 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三、HSE危害识别和控制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装置DA6201设备相关资料及2013年停车检修工作包。 二、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 1、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及验收统一标准 《SH3508-1996》 2、化工塔类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HGJ211-1985》 3、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SH3514-2001》 4、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中石化炼〔2004〕497号 5、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3503-1999》 6、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 HGT_2387-2007

灭菌锅使用及维护保养规程

1. 目的: 由于灭菌锅是有压力容器,为了能实际有效地安全使用灭菌锅,特制定该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生产部配制人员。 3. 职责与权限: 按国家相关法规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方可使用。 4操作规程 4.1使用前准备: 4.1.1检查电源线和插头及插座是否安全、状态是否良好,如不安全应予以更换。并不得有潮湿现象。 4.1.2使用的水源应该是使用去离子水。 4.1.3用一小盆盛有适量的冷水将排气软管插入到冷去水中。 4.1.4灭菌锅内加水时应注意水位在挡水板下为宜。 4.2堆放: 4.2.1旋转手轮、拉开外桶盖、取出灭菌网篮、取出挡水板。 4.2.2关紧放水阀,在外桶内加入清水,水位至灭菌桶搁脚处(挡水板下)。连续使用时,必须在每次灭菌后补足水量。 4.2.3放回挡水板,把灭菌网篮放入外桶。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有顺序的放入灭菌网篮内。相互之间留有间隙,有利于蒸汽的穿透,提高灭菌效果。 4.3密封: 容器盖密封前,应仔细检查密封圈安装状态,密封圈应完全嵌入槽内,保持密封圈平整。4.3.1推进容器盖,使容器盖对准桶口位置。 4.3.2顺时针方向旋紧手轮,使容器盖与灭菌桶口平面完全密合。并使联锁装置与齿轮凹处吻合。 4.3.3用橡胶管连接在放汽管上,然后插没到一个装有冷水的容器里,并关紧手动放汽阀。

(顺时针关紧,逆时针打开)在加热升温过程中,当温控仪显示温度小于102℃时,由温控仪控制的电磁阀将自动放汽,排除灭菌桶内的冷空气。当显示温度大于102℃时,自动放汽停止,此时如还在大量放汽,则手动放汽阀未关紧,应及时把它关紧。 4.4加热: 4.4.1开启电源开关接通电源,数显控制仪显示。此时可开始设定温度和灭菌时间。 4.4.2设定方法: 4.4.2.1按一下“设定”键,出现:设定温度值(℃)。 4.4.2.2再按一下“设定”键,出现:设定定时时间(分钟)。 4.4.2.3再按一下“设定”键,出现与温度校正有关,输入密码 按设定键即可进入修改校正温度值:显示此时按△▽<可修改温度校正值。如果不输入密码或密码有误,则进入④。 4.4.2.4再按一下“设定”键,出现过2秒钟后,自动返回到温度显示,完成设定。 4.4.2.5按一下“工作”键,“工作”指示灯亮,系统正常工作,进入自动控制灭菌过程。若门未关闭,按“工作”键,加热器电源不工作。 4.4.2.6其他键功能: “ <”键:移位键参数设置光标,循环左移,按一下,左移一位。 “ △ ”“ ▽ ”键:增加/减少参数设置位的值。 “温度/时间”键:在测量过程中,切换显示当前温度值和计时时间余值。 “计时指示灯” 当内腔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计时指示灯亮,灭菌开始计时。 当灭菌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完成灭菌。计时指示灯灭,工作指示灯灭,设备发出蜂鸣声,面板显示“End”,结束灭菌程序。 “报警指示灯” 在灭菌过程中,水位低于电热管时,灭菌器能自动切断加热电源,报警指示灯亮,并发出蜂鸣声。 注:——*此步骤及以下步骤其中的参数与设备工作性能有关,用户不要轻易改变或设置。

电力线路维护检修规程教学总结

电力线路维护检修规程 第一章架空电力线路1.1 总则1.1.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 6~220kV 架空电力线路。1.1.2 编写修订依据本规程依据原水电部《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DL/T 5092—1999)《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1996)《电力线路维护检修规程》(SHS06007—92)并结合石化企业的设备特点和维护检修经验编写修订而成。1.2 检修周期和项目架空电力线路检修应按设备的状况和测试结果确定。本规程仅对 6~10kV 架空电力线路的刀闸、跌落式开关、柱上开关、线路变压器等设备的小修作了规定;其大修应按照本规程第二篇“变压器、互感器维护检修规程”、第四篇“配电装置维护检修规程”的有关章节执行。1.2.1 检修周期(见表7-1-1)表 7-1-1 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大修说明每次小修、大修,可架空电力线路1~3 年 5 年或不定期只安排标准项目的若干项目大修项目及周期,根检修周线路变压器 1~3 年 5~10 年据预试结果和运行情期况而定 1~3 年包括刀闸、柱上开关、柱上开关 3~5 年跌落式熔断器,也可与架空电力线路配合检修注:小修、大修周期均应结合线路绝缘子、金具及其他电气设备的性质及完好状况综合确定。1.2.2 检修项目1.2.2.1 小修项目 a.清扫检查绝缘子和瓷件(复合绝缘子或瓷质绝缘子已采取防污措施的不清扫); b.检查不同金属连接器、铝并钩线夹、防震锤、跳线; c.紧固线夹,夹具各部螺栓,检查金具、夹具各部销钉; d.检查混凝土构件的缺陷情况; e.检查防污闪涂料破损情况; f.检查混凝土杆受冻情况; g.检查防护区内栽植树、竹及建筑物情况; h.检查线路刀闸和跌落式熔断器; i.检查避雷器引线和接地线; j.检查柱上开关; k.检查线路变压器; l.检查铁塔紧固件有无缺损; m.消除巡视中发现的缺陷。1.2.2.2 大修项目除进行当年的小修项目以外,根据巡视、测试结果,进行下列部分或全部项目: a.镀锌铁塔、混凝土杆各部紧固螺栓; b.导线、避雷线断股及腐蚀情况检查; c.铁塔基础、拉线及接地极地下部分锈蚀情况检查; d.铝线及钢芯铝线连接器检查测试; e.绝缘子测试,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 f.铁塔除锈防腐; g.杆塔倾斜扶正; h.更换杆塔、导线、避雷线。1.3 检修质量标准1.3.1 小修质量标准1.3.1.1 绝缘子和其他瓷件应清扫干净,无裂纹,表面损伤面积不得超过20 mm 2 ,钢帽及球头无严重锈蚀、砂眼、裂纹及变形,污秽地区绝缘子清扫干净后,视具体情况涂刷防污闪涂料。1.3.1.2

铁塔日常维修及隐患整治指导方案

铁塔日常维修及隐患整 治指导方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铁塔日常维修及专项整治 指导方案 和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编制:罗俊目录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 为规范铁塔代维过程中,日常维修以及隐患整治工作的界面,实施规范,全面提升交付效率,有效避免结算争议,实现维修工作管理规范化。

特制订本方案(建议稿)。 1.2 适用范围 本方案(建议稿)适用于“中国铁塔集团湖南省铁塔分公司”业务区内,所有站点铁塔日常维修以及隐患整治等工作的分类,费用划分,实施规范等工作。 第二章名词解释 2.1 日常维修 对已经建成交付使用的钢塔桅结构进行检查,对已检测出部分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处理;列入日常维修。 2.2 专项整治 对已经建成交付使用的钢塔桅结构进行检查,对设备失效、报废或丢失,无可用价值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如铁塔倾斜严重;塔基不均匀沉降严重;铁塔螺栓连接丢失,塔脚未做包封;拉线拉锚脱落;重要部件被盗或损坏;列入专项整治。 2.3 隐患类别 根据隐患安全级别进行评估,划分为A/B/C,分别对应紧急/普通/一般。其中A级需要即时安排修复,B级需要列入优先维修序列,C级列入普通维修计划。 第三章分类建议 结合我司多年的铁塔维护经验,以及实际的取费标准,建议的分类依据有以下选项(排序按英文字母优先顺序)。 A.故障项带来的安全风险度(附据此分类的简略表);

B.该故障项处理过程的复杂&耗时程度;建议单站维修总耗时超过1.5个小时(经 验时间)转为专项整治。 C.该故障处理需要的费用消耗;建议单站总维修费用超过2000,即自动转为专项 整治。 第四章各场景整治方案 4.1 问题一:塔体倾斜严重 4.1.1 塔体倾斜

架空电力线路维护检修

架空电力线路维护检修 运行中的架空电力线路会受到大气变化和其它外来机械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线路的管理和维护也是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技术管理 架空线路竣工后,应将线路设计、施工和试验验收等技术资料加以管理。把每条线路的电压、计算负荷、导线种类和截面,敷设、架设方式,线路路径图,架空线路的电杆,地埋线路地面上下对应的标志,室内外配线的配电接线方式、接地点以及防雷保护等项分别做好记录保存。运行期间作好维修测试和设备更改记录。除逐项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外,还应准备一些事故备品。 针对施工中过程控制内容,如符合实际情况的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等。保证质量的现场监护内容。 二、维护检修 1.安排检修计划 将日常发现的缺陷按情况严重程度编排处理计划。对于调整电杆、开挖地埋线、更换架空导线等较大的检修工作,应事先做好停送电、器材、人员及工具等方面的安排。 2.登杆全面整修 每年春天灌溉、秋收脱谷之前,进行登杆全面整修,以保证用电旺季可靠运行。 登杆检修,应遵照《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DL477—2001)的规定,做好保证安全的五项组织措施与四项技术措施。不停电的登杆作业,应遵守有关低压间接带电作业的安全规定。 全面整修的主要内容:修剪沿线树枝;登杆检查清扫、紧固所有连接螺栓;更换或加固受腐蚀的木电杆、木杆根部防腐处理,修补露筋裂纹的水泥杆,更换严重裂纹的水泥杆;扶正歪斜的电杆及横担,更换损坏的铁件金具或除锈刷漆;调整导线弧垂,调整各种交叉跨越的安全距离;更换拉线、导线等。 3.木杆根部防腐处理 用探针或斧头检查木杆根部腐朽程度,若木杆截面减至50%以下或直径减至70%以下时,应加绑桩。在检查的同时,木杆根部自地面上300mm至地下500mm涂刷防腐沥青,杆顶削切面上也应涂刷。 4.混凝土杆修补 混凝土杆杆面有裂纹时,可用水泥浆填缝,并将表面涂平。在靠近地面处裂纹时,除用水泥浆填补外,还应在地面上下1.5m段内涂刷防腐沥青。杆面混凝土被腐蚀剥落时,可将酥松部分凿去,用清水净,再用高一级的混凝土补强,如钢筋外露,先彻底除锈再以1:2水泥浆涂1~2mm厚,再浇灌混凝土。

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

电气设备维护与检修 目前,我队负责所承担的电气任务有五趟10KV高压供电线路、十六台变压器、十二个供电配电柜、三台30T平移式缆机、TC2400塔带机、胎带机、MQ1260门机、冷水机组、八台水泵等相关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共分为两部分; 一、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共有五趟10KV(5000KV A)高压供电线路,分别为莲657、莲662、马665、马669、马670线路。(各供电线路明细如下) 高压线路莲657承担着后方各区域施工供电(ZB9#场地、加工厂、水工厂、60T门机),各场地分别都配置一台10000/380V(1000KV A)变压器及配电柜;前方承担着厂1至左非7主坝施工、缆机副塔、1#塔带机、坝顶门机、坝顶清污门机、C7052塔机、廊道水泵、风机等设备的供电。10KV负荷刀闸位于左非15坝段EL384坝前架空杆;真空断路器位于左非7坝段EL384;1#令克笼位于航一槽内(分别供变压器及大型起重设备变压器电源);变压器10000/380V(1000KV A)分布于左非7坝段EL384、航一槽内、厂7坝后EL280;配电柜分布于厂1坝段EL384、厂7坝段EL384、厂4坝段EL384、廊道EL210、廊道EL243. 高压线路莲662承担着前方各生产办公室、导流底孔封堵施工及EL.水泵、3#、胎带机、6#冷水机组、拌合厂冷水站等设备的供电。10KV负荷刀闸位于左岸边坡EL394架空杆;真空断路器位于EL300平台;2#令克笼位于EL300平台(分别供变压器及拌合厂冷水站变压器电源);变压器10000/380V(1000KV A)分布于EL300平台、EL300平台(三局门机)、EL260(5#洞旁);配电柜分布于EL300

电机维护保养规程

电机维护保养规程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华科新能(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8年9月14日

电机维护保养规程 一、目的: 为规范电机维护保养程序,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技术标准规定了电动机的标准维修项目及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适用于 中环光伏一期、二期、三期动力部电动机的保养检修 三、职责: 1、华科运维人员负责电机定期巡检及维护保养。 2、华科设备主管负责制订、组织实施电机及其相关设施的维修保养计划及派工任务。 四、项目检修及检查标准 1、电机内灰尘及污垢的清理 吹灰清扫时,应用2—3kg/cm2的清洁、无油、无水的压缩空气进行。除去线圈上的油污时可用航空汽油、四氯化碳、甲苯或带电清洗剂等进行擦试,不得使用有害溶液或金属工具。 2、定子检修及检查标准 2.1、线圈无接地、短路、断线等故障。线圈绝缘表面应无损伤、龟裂、变色、焦脆、磨损及严重变形等现象,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各绑线、撑条、垫块、槽楔等应无松动、断裂。 2.2、定子铁心应无擦铁、过热、生锈、松动和变形等现象,通风沟畅通。撑铁和压板平整无松动,锁键紧固焊接可靠,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必要时可作铁损试验进行鉴定。 2.3、引线和跨接线良好,绑扎牢固焊接可靠,各焊接头无过热现象,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 2.4、电动机接线端子相色齐全正确,各载流螺栓螺母和垫片均为铜质,且完好齐全。连接处应平整紧密良好,并要可靠锁紧。连接板绝缘良好无焦脆现象,瓷瓶牢固无裂纹损伤。

2.5、机座、端盖、接线盒、风罩和挡风板等应完好,无损伤和严重变形磨损。否则应采用镶套、烧焊、电镀或更换等方法进行处理。 2.6、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的受潮电动机,应采取吹灰、清擦、干燥等方法进行处理。 3、转子检修及检查标准 3.1、转子铁心应紧密平整,无过热、生锈、松动、变形和断齿等现象,槽楔应紧固完整,无空洞声。通风沟应畅通。转子撑铁和锁键无脱焊松动。 3.2、大轴无弯曲或裂纹,与铁心的配合良好,轴颈应完整无磨损、无毛刺。 3.3、转子风扇固定牢固,无松动裂纹,与轴的配合良好。平衡块无松动位移,顶丝锁紧可靠。 3.4、靠背轮无裂纹,内孔配合面与找正面光洁,轴孔键三者配合符合要求,对轮配合螺丝正确并可靠锁紧。 3.5、松动的转子部件,经处理或更新后,应作静平衡,必要时做动平衡试验。 4、轴承的检修及质量标准 4.1、轴承清洗后应无裂纹,表面无金属剥落、锈蚀、麻点和过热等现象,夹持器不应出现松动、变形、卡涩和严重磨损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 4.2、轴承间隙合适,转动灵活,无明显晃动或过热现象,一般轴承的间隙应符合下表: 4.3、当轴承不符合上述要求时,或使用寿命到期、运行中有异音等,应更换新轴承,新轴承的型号与原轴承相同,精度及结构等应符合要求。 4.4、新装轴承必须用油或轴承加热器均匀加热,温度不宜超过100℃,装轴

仪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系统)

仪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第七节系统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 主题内容 本节规程规定了兴发金冠化工有限公司常用系统的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内容和方法。 1.1.2 适用范围 本节规程适用于DCS系统、ESD系统的维护与检修。 1.2 编写及修订依据 编写及修订参考了上述仪表的有关资料、说明书。 2 DCS系统 2.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1.1 主题内容 本篇规定了分散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及大修的内容。 2.1.2 适用范围 本篇规定适用于: 分散控制系统:霍尼韦尔TDC-3000/TPS;横河CEN-TUM-CS/CS3000;福克斯波罗I/A SERIES;和利时MACS;浙大中控SUPCON JX-300X系统。 可编程控制器:AB PLC5;西门子S7-400。 安全控制系统:TRICONEX TRICON V9;霍尼韦尔FSC。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艾默生DELTA V。 其他系统可参照执行。 2.2 概述 DCS系统(DIstir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是随着现代大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兴起和过程控制要求的日益复杂应运而生的综合控制系统,它是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提供窗口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大的通讯功能。是完成过程控制、过程管理的现代化设备。 控制系统种类很多,系统地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及大修对装置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的控制系统具备很多共性,针对系统的日常维护、故障

处理及大修制定标准的规程,可以很好地指导系统的维护,也可作为系统检修的依据。上述系统具体做法按照后面规定执行。其他系统可参照执行。 2.3 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 2.3.1 日常维护 按点检规定和点检标准进行点检,并及时填写电检表。 2.3.1.1 硬件日常维护 a.检查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使其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 b.检查供电及接地系统使其符合标准。 c.有防小动物危害的措施。 d.保证电缆接头、端子、转接插件不被碰撞,接触良好。 e.观察系统状态画面及指示灯状态,确认系统是否正常。 f.检查系统风扇的运转状况。 g.各种过滤网必须定期更换或清洗。 h.周期做好各设备的清洁工作。 i.系统中的电池要按期更换。 j.定期对运动机件加润滑油。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_通用设备1解剖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第一册 通用设备

目录 1、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SHS 01002—2004) (3) 2、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04—2004) (17) 3、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05—2004) (30) 4、管式加热炉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06—2004) (47) 5、塔类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07—2004) (59) 6、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09—2004) (68) 7、空气冷却器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10—2004) (76) 8、常压立式圆筒钢制焊接储罐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12—2004) (80) 9、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13—2004) (101) 10、电动往复泵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15—2004) (109) 11、齿轮泵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17—2004) (116) 12、离心式风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22—2004) (123) 13、轴流式风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23—2004) (130) 14、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24—2004) (139) 15、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28—2004) (147) 16、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维护检修规程 (SHS 01032—2004) (160)

1、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SHS 01002-2004

目次 1 总则 (5) 2 设备润滑管理职责 (5) 3 油品的贮存与保管 (6) 4 油品的发放 (6) 5 润滑用具的管理与使用 (6) 6 润滑油品的使用 (7) 7 设备润滑加油(脂)标准 (7) 8 废油品回收 (8) 附录A 设备润滑用油的选择(补充件) (9) 附录B 设备润滑五定指示表(参考件) (14) 附录C 常用润滑油新旧名称(牌号)对照(参考件)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