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高教2017版)
运动训练学17版本框架笔记
运动训练学17版本框架笔记首先,我们可以从该笔记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来谈论。
这本笔记可能会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导言、基本概念、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计划设计、运动损伤与康复等。
每个部分可能会进一步细分为更具体的主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在导言部分,笔记可能会介绍运动训练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学习该学科的目的和方法。
这部分通常会提供一个整体的概览,帮助读者建立对运动训练学的整体认识。
接下来,基本概念部分可能会涉及一些基础的运动训练学概念,例如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
这些概念是理解运动训练学的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和应用非常重要。
运动生理学部分可能会深入探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和适应。
这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这些生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运动训练的原理和效果。
运动心理学部分可能会介绍运动对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影响。
这包括运动与情绪、动机、注意力等方面的关系。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运动训练的心理效果。
运动训练计划设计部分可能会介绍如何制定和实施一个有效的运动训练计划。
这包括目标设定、训练原则、训练方法、训练周期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计划,以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最后,运动损伤与康复部分可能会介绍运动训练中常见的损伤类型、预防和康复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运动训练中可能出现的损伤问题,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安全。
总结来说,这本《运动训练学17版本框架笔记》从多个角度全面地介绍了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概念。
通过学习这本笔记,读者可以获得对运动训练学的整体认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运动训练计划。
这对于从事运动训练、体育教育或相关领域的人士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考研题版
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
运动管理
竞技体育的构成关系图
附加内容: 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和社会价值(12版教材)
▪ 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 激烈的竞争性 ▪ 广泛的社会性 ▪ 高度的公平性 ▪ 独特的观赏性 ▪ 巨大的功利性 ▪ 无止境的追求
▪ 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 ▪ 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 ▪ 推进竞争与合作的道德教育 ▪ 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品味 ▪ 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 ▪ 展示国家、地区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适用 教材
人体旧版本
高教旧版本2006
人体最新版本2012
高教最新版本2017版
教材体系的更迭:2000版体院通用教材
▪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 第三章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 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9大原则) ▪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 ▪ 第六章 运动员体能与训练 ▪ 第七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与训练 ▪ 第八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与训练 ▪ 第九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 第十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组织 ▪ 第十一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组织 ▪ 第十二章 周课训练计划与组织 ▪ 第十三章 运动队伍的管理
内容也有所涉及。
本版教材课件没有发现网络上有相关课
件。希望能和同仁交流,以及能帮助考
研的同学快速理解教材。
适用教材:高教版2017版;新教材网上最新版本,没有之一; 使用群体:供备考研究生的同学、同行教学借鉴使用;供需要快速学习最新版
第六章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高教2017版)
▪ 在测验和中周期以专项训练为主,每天训练 3—5小时,训练负荷整体上逐渐下降;在赛 前中周期的3周里,每天训练时间1—3小时, 训练总量是全年最高水平的50—60%,但强 度达到最大。
▪ 赛前5周可设置基本训练周与恢复周、赛前 诱导周与比赛周。
▪ (二)高度集中比赛阶段训练负荷设计与安排
▪ 对于赛事较多的精英运动员,根据各个阶段不 同的训练目标和任务,必须加强各大周期训练 负荷和量度的连续性。
▪ (三)赛前减量训练负荷设计与安排 ▪ 也称赛前诱导训练 ▪ 目的是实现超量恢复 ▪ 赛前减量持续1—4周 ▪ 减量方式:
阶梯式减量 指数式减量 线性减量 ▪ 赛前减量的生物学机制是肌糖原的超 量代偿机制。
中 大 次极限 极限
51-60% 61-75% 76-90% 91-100%
最大心率百分比 ≤60% 61-75% 76-85% 86-95% 96-100%
最大重复次数百分比 ≤45% 46-70% 71-80% 81-90% 91-100%
第二节 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
▪ 一、训练负荷设计的依据 ▪ (一)能量物质的供给与应用 ▪ (二)适应和超量恢复原理 ▪ (三)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规律 ▪ (四)运动项目特征和比赛情景 ▪ (五)训练的阶段性和周期性
▪ 科研人员负责:监控计划、监控方法、 监控过程、结果分析、调控信息的实 施。
▪ 监控对象是运动员及其竞技能力。
▪ (二)训练负荷监控的作用
▪ 作用:
▪ 第一,运用生化、心理和训练学的理论和技术对 训练活动中运动员机体负荷引起的生理生化、心 理变化和竞技能力水平变化机进行诊断评价;
▪ 第二,对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性与效果,对机体 适应水平、恢复效果等进行诊断评定;
关于体育运动负荷的设置与调节
185作者简介:刁兴亚,男,汉,山东龙口人,本科,单位: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关于体育运动负荷的设置与调节刁兴亚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摘要:我国青少年体质越来越差,与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运动负荷的不合理设置有关。
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运动负荷的设置,结合学生运动情况对运动负荷进行调节,以此保证学生运动负荷的合理性,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避免学生身体受到损伤,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往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过小或过大的问题频繁出现,使得学生的身体健康无法得到保障,且不利于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
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设置与调节进行探究,希望能为体育教学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负荷;设置;调节一、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基本要求通常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负荷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锻炼时间、锻炼强度、练习密度、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的影响因素。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运动负荷的影响因素,才能够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设置与调节,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锻炼时间、锻炼强度、练习密度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随着锻炼时间的不断增长,学生的运动负荷也将随之提升,若是学生处于长期的运动状态,那么学生的运动负荷很容易超出自身能够承受的范围,不符合学生健康锻炼的要求。
体育课程时间短,课程任务量大,所以在短时间内集中的高强度体育课程特别容易导致学生运动负荷超过身体承受范围。
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一定时间内消耗的体力及机体的紧张情况就是学生的锻炼强度,而训练负重量与训练速度对学生的锻炼强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二)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能够承受的运动负荷存在较大差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必须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具体分析与实施运动锻炼,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确身体素质的锻炼目的,促进学生的运动耐力与运动强度。
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利用负荷指标的数据与对比,增加对学生运动负荷的有效控制与调节。
17版运动训练方法
17版运动训练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17版运动训练方法是指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理论制定的一套运动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方法是在以前版本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和改进而成的,旨在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减少受伤风险,并使其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7版运动训练方法注重科学性和个性化。
根据运动员的特点、目标和训练周期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确保每个运动员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指导。
运动训练方法也借鉴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和营养学等知识,使训练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7版运动训练方法强调综合性和系统性。
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单一能力的提高,如力量、速度、耐力等,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打造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
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可以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潜力,提高其竞技水平。
17版运动训练方法还注重科技和创新。
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心率监测、运动视频分析等,来监测和评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不断创新训练方法和工具,使训练更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动力和训练激情。
17版运动训练方法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个性化为特点、综合性为目标、科技和创新为手段的全新训练体系。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这种训练方法有望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其在比赛中的表现,促进运动事业的发展。
希望各级运动组织和教练员能够认真学习和应用17版运动训练方法,为运动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第二篇示例:17版运动训练方法是指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运动训练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和方法总结。
这些方法在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能素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17版运动训练方法的内容和特点。
一、训练目标明确。
17版运动训练方法首先要求确定清晰的训练目标。
只有明确了训练的目的和计划,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何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如何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一.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学生的机体受身体练习的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反应。
通常人们把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数量、时间、动作质量、练习密度和强度等数值作为衡量身体练习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因素。
负荷量在恒定的情况下,负荷强度对影响生理负荷大小起决定性作用。
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对所承受的身体练习的刺激而引起的功能反应也不同。
因此,把学生对身体练习的负荷量和负荷大小的科学依据,教师应对不同性质身体练习的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功能性反应信息,设计体育课生理负荷量,使之符合最佳化要求,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
二.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总的来说,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和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负荷。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随着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根据学生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过程和机能恢复过程的生理规律,可有节奏地逐步加大运动负荷。
1.教师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密度的教材,因为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类型的体育课,其运动负荷是不同的。
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可以运动负荷大和运动负荷小的练习交替安排。
如:强度小的走,投与强度大的跑,跳等内容的组合。
2.合理安排的运动负荷,针对不同的教材要设计不同的运动负荷。
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负荷的量和强度有着不同的要求,练习负荷的量度只有符合运动项目特点的要求,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例如:短跑是速度性的项目,要求学生以最快速度,最大强度完成特定的练习,所以学生要求承受很大的负荷强度和一定的负荷量,而体操教学则侧重动作难度的掌握。
因此,安排中等强度负荷比较适宜。
由于各项的运动强度,密度不一样,所以各项运动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
体操脉搏在110~130/min之间,球类的脉搏为140~160/min之间,田径中跑类项目脉搏达170~190/min之间,投掷项目的脉搏在100~120/min之间,跳跃项目的脉搏在140~160/min之间。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休息》教学设计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休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对身体的益处和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休息的重要性。
2.学会如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休息来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运动效果。
3.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运动负荷与休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投影仪。
2.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
3.运动装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老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个运动场景或者一段小视频,引起学生对于运动负荷和休息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提问和讨论学生对于运动负荷和休息的理解和经验。
Step 2: 讲解运动对身体的益处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运动对身体的益处,如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免疫力、减轻压力等等。
同时,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运动,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灵活性训练,并让学生了解每种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和要求。
Step 3: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休息3.1提醒学生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计划。
通过讨论和个人案例的分享,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计划,如测量心率、运动强度等。
提醒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计划来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休息。
3.2讲解运动负荷和休息的原则。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讲解,向学生介绍运动负荷和休息的原则,如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切勿过度训练、循序渐进等。
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休息的重要性,以避免运动伤害和充分发挥运动效果。
3.3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运动负荷与休息。
老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小组内分享和个别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计划,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休息。
同时,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案例和建议,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运动负荷和休息。
Step 4: 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总结运动负荷和休息的重要性,并评价他们对于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休息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并监督他们的行为。
扩展活动学生可以在家里或校园里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锻炼,然后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运动训练学教案》
《运动训练学教案》第一章:运动训练学概述1.1 运动训练学的定义1.2 运动训练学的目的与任务1.3 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则1.4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二章:运动训练计划与实施2.1 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性2.2 运动训练计划的类型与结构2.3 运动训练计划的设计与制定2.4 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与调整第三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3.1 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与特点3.2 常见运动训练方法的应用3.3 运动训练手段的选择与运用3.4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与发展第四章:运动训练中的负荷与调控4.1 运动训练负荷的定义与分类4.2 运动训练负荷的作用与原则4.3 运动训练负荷的监控与调控4.4 运动训练负荷的安全与风险管理第五章:运动训练效果的评价与分析5.1 运动训练效果的评价指标与方法5.2 运动训练效果的分析与解读5.3 运动训练效果的提高与优化5.4 运动训练效果的持续性与长期规划第六章:运动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6.1 专项训练理论基础6.2 专项训练计划的制定6.3 专项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应用6.4 专项训练案例分析与实践第七章:运动素质训练与提升7.1 运动素质的定义与分类7.2 运动素质训练的原则与方法7.3 运动素质的提升策略与实践7.4 运动素质训练的效果评估与调整第八章:运动营养与恢复8.1 运动营养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8.2 运动营养素的摄入与作用8.3 运动饮食计划的设计与实施8.4 运动恢复的策略与方法第九章:运动训练中的损伤预防与处理9.1 运动损伤的类型与原因9.2 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与方法9.3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康复9.4 运动安全与风险管理第十章:运动训练学的未来发展10.1 运动训练学的发展趋势10.2 科技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10.3 运动训练学人才培养与教育10.4 运动训练学在国际竞技体育中的应用与交流重点和难点解析1. 运动训练学概述:理解运动训练学的定义、目的与任务,以及其研究对象与方法是本章的重点。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346 体育综合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46 科目名称:体育综合体育社会学一、体育社会学概述1、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概念2、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3、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地位和价值4、体育社会学的发展5、社会学理论各流派对体育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影响二、体育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1、体育社会现象概述2、体育社会现象的重大变化3、体育社会现象的基本命题三、体育运动的社会分层、流动与控制1、社会分层与体育运动2、社会流动与体育运动3、社会控制与体育运动四、社会结构中的体育运动1、体育运动与经济2、体育运动与政治3、体育运动与人口4、体育运动与教育5、体育运动与科学技术6、体育运动与大众传媒五、社会文化中的体育运动1、文化的一般概述2、文化的要素与特性3、体育文化概述4、社会文化中的体育文化六、社会进步中的体育运动1、社会恶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2、社会中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3、社会良性运行中的体育运动七、社会制度中的体育运动1、不同社会制度的体育运动2、体育运动的制度结构3、中国体育制度的演进与创新4、全球化背景下的奥林匹克运动5、职业体育的兴起与繁荣八、社会关系与互动中的体育运动1、体育运动中的社会角色2、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关系3、体育运动中的社会互动九、社会生活中的体育运动1、生活方式概述2、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健康隐患3、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改善4、体育休闲的社会价值5、城市化过程中的体育运动十、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1、竞技体育概述2、竞技体育与社会竞争3、竞技体育与社会规则4、竞技体育与社会公平公正5、竞技体育的分类6、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十一、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1、社会体育概述2、社会体育参与概述3、社会体育与社会健康4、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十二、体育群体与人群体育的社会学分析1、群体概述2、体育群体概述3、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农民工体育、残疾人体育十三、体育运动中的民族与宗教问题1、民族问题概述2、体育运动与民族3、体育与民族主义4、宗教问题概述5、体育与宗教的关系十四、体育的社会问题1、体育社会问题概述2、体育社会问题的特点与种类3、体育社会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十五、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1、体育社会学学科方法论2、体育社会学研究程序3、收集资料和处理资料的方法4、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的标准化参考书目:《体育社会学》(第四版),卢元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运动生理学一、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1、掌握肌肉活动时直接能量和间接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2、三个功能系统的特征及与运动强度、时间的关系;3、掌握能量统一体理论及实际应用。
第四章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下)(高教2017版)
▪ 1、基本结构模拟训练方法的应用边界有较大的灵活性
被模拟系统、同态系统、主练系统 ▪ 2、被模拟系统和同态系统最基本的关系--相似关系 ▪ 3、模拟训练的分类:两种分类:一种是依据被模拟系统将其分为比赛 对手的模拟训练、比赛动作的模拟训练和比赛环境的模拟训练;另一种 是分为静态模拟、动态模拟。 ▪ 注意事项: ▪ 第一,运动员应具备一般战术能力的基础,否则无从谈起 ▪ 第二,从实战出发,把同态系统视作模拟系统,提高训练质量。
• (6)预测比赛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应变预案 • (7)赛前战术训练的安排 • (8)对本方案的保密要求以及赛前隐蔽工作
(三)战术能力的影响因素
▪ 战术能力是指运动员(队)掌握和运 用战术的能力,是运动员(队)整体 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构成部分。 ▪ 战术能力的强弱反映在其战术观念的 先进性、个人战术意识和集体意识的 强弱、真虎理论知识的掌握、战术行 动的质量和数量、运用战术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 ▪ 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新项群、通常 对抗性项群、隔网对抗性项群对运动 员的战术能力要求较高。
▪ (2)体能与技能因素
二、战术训练方法
▪ 1、分解与完整训练法
▪ 2、减难与加难训练法 ▪ 3、虚拟现实训练法 ▪ 4、想象训练法
▪ 举例:模拟训练法
▪ 是在获得准确情报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与模仿重大比赛中主要对手的主 要特征的陪练人员的对练、以及通过在和比赛条件相似的环境中的练习, 使运动员获得特殊战术能力的针对性极强的训练方法。
▪ 5、程序训练法
▪ 6、模拟训练法 ▪ 7、实战法(以赛代练、以赛带练)
三、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 (一)准确把握项目制胜规律 ▪ (二)深刻领会战术意识培养的核心作用 ▪ (三)着重培养运动员的战术运用能力 ▪ (四)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与集体战术行为的关系 ▪ (五)重视战术配合
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
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是指根据个体的训练目标和身体状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训练负荷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以达到训练效果最佳化的目的。
设计合理的训练负荷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增强运动能力、预防运动损伤,并为竞技表现提供良好的技术和体力基础。
在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基础内容:1.训练目标:训练目标是制定训练负荷的基础。
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目标,明确训练的主要目标,例如提高耐力、增强力量、改善灵敏度等。
训练目标的明确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训练内容和负荷。
2.训练原则:训练原则是制定训练负荷的基本指导方针,包括适应性原则、超负荷原则、连续性原则、变化性原则、个体差异原则等。
根据这些原则,可以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确保训练负荷适宜。
3.身体状况评估:在设计训练负荷之前,需要对个体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可以包括身体成分分析、运动能力测试、体功能评估等。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和潜力,为训练负荷的设计提供依据。
4.训练周期和阶段:根据训练目标和个体的身体状况,将训练过程分为不同的周期和阶段。
常见的训练周期包括微周期、中周期和宏周期。
每个周期内,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目标和负荷要求,设计相应的训练计划,合理分配训练负荷。
5.负荷控制:负荷控制是指根据训练目标和个体的身体状况,合理控制训练负荷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
负荷过小无法达到训练效果,而负荷过大可能会导致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
通过对个体的身体状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负荷,确保训练的适宜性和可持续性。
6.训练变化:为了避免过度训练和提高训练效果,训练负荷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变化性。
可以通过增加负荷的强度、改变训练方式、调整训练频率等,让身体适应新的刺激,增加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涉及训练目标、训练原则、身体状况评估、训练周期和阶段、负荷控制以及训练变化等内容。
科学合理地设计训练负荷可以提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预防运动损伤,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生理负荷、心理负荷的综合安排
一是 课 上练 习 对学 生 身体
期的理 想效 果
离开 一种 负荷谈 其 它
。
都
另一 是怎样 安排一 次 课的 负荷 过
.
会 直接 或 间接 的影 响学 生掌握 运 动 技 能 和 身体 素质 的 提高
三 种 负荷的 综合 安排 是
构 成运 动 负荷 有下 述 两 大因素
,
,
( 上接 第 3 1 页)
异 也 是 同 样的
。
组 织的竞 技运 动 会 ,
(藤 田
。
潭
R N
译 辛格著 《 运 动心理
) 洲
,
性的 差
厚译
迄今
,
男 性 和 男性 的 竞
,
学》
)
技
,
女 性 和女 性的 竞 技
被 认为 是 理 所 当
一
3 6
一
1
.
负 待的 量 和 强度
。
起内 部机 能不 同 的 变化
外 部 负荷 均
,
。
经 过 系统 的学 习
”
连 续对打 打得 好
,
另外
还 有 约会 的 不过
,
他 接 着
可能
这样 的机 会可 是偏得
。
。
她无
有人 种 差 别 的 集体
,
作 为 个人进 行
论 在球 场 内外 男学生 她说
一 句 也不 说 自己 喜 欢 哪 个
,
互相接 触
从 事 互 相 分 享 超 越 于 人种 的 兴
,
她 为 男学 生给 自 己 做竟 技
课 的 组
,
织
,
练 习 形式
。
如何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
体育锻炼中如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所谓运动负荷,就是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刺激。
按其对人体产生刺激的性质,我们又把运动负荷相应地分为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两个方面。
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便于我们了解、认识并研究运动负荷,而更重要的是便于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在实际运用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彼此互为存在的条件,即没有一定强度的量和没有一定量的强度,都是没有意义的。
同时,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反比关系,即提高负荷的强度,则要相应减少负荷的量:增加负荷的量,则要相应降低负荷的强度。
大强度和大量的练习(如用很快的速度跑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有机体承受不了,而小强度和小量的练习(如用慢速跑一段很短的距离)又难以获得起码的练习效果。
在运动实践中,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一般是通过调节影响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各个因素来实现的。
在体育锻炼中,要做到"因己而宜"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还必须掌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通过测试掌握自己从事各种练习的极限强度(如:30米、60米、100米、400米、800米、1500米等的最好成绩,负重深蹲、半蹲、蹲跳及挺举、卧推等的最大重量,俯卧撑、双杠臂屈伸、引体向上、悬垂举腿、仰卧起坐等的最多次数等等),且将其作为各项练习强度的100%,以便在采用中等强度(如用60%的强度)进行某项练习时,换算出相应的速度、重量、次数等。
通常是在确定了各项练习的强度后,再考虑配以相应的负荷量。
二是要了解"运动负荷阈。
在运动训练领域,"运动负荷阈"是指刚刚能引起机体产生训练适应的最小负荷强度,即,低于这个阈值的负荷,将不会产生应有的训练适应。
对于刚开始训练的新手,运动负荷阈一般相当于本人现有的最大负荷能力的30%。
而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负荷阈可高达本人现有最大负荷能力的70%。
如将此概念引入体育锻炼领域,则可将其理解为"刚刚能引起机体产生锻炼效果的最小负荷程度"。
运动训练学PPT
(高教版2017教材、人体版2012版可用)
授课班级 社会体育、体育教育本科 (学时32—64学时) 德州学院
适用教材:高教版2017版、人体版2012版;新教材网上最新版本,没有之一; 使用群体:供备考研究生的同学、同行教学借鉴使用;供需要快速学习最新版 《运动训练学》的人士;有基础的学生约2个小时即可复习一遍。
▪ 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 ▪ 提高技战术水平和理论知识。 ▪ 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 ▪ 自我训练的能力。 ▪ 思想政治教育。
十、运动训练学
▪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 训练规律以及(如何)有效组 织运动训练活动行为的科学 (学科)。 ▪ 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特征:
▪ 1、本源性学科 ▪ 2、综合性学科 ▪ 3、实践性学科
准 则:原则 练什么:内容 怎么练:方法
练多少:负荷
组 织:安排 一般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 专项训练理论 运动训练学
▪ 八、训练理论
▪ 九、项群理论 ▪ 十、运动训练学
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训练理论
运动训练学重要词语关系图
一、竞技体育
▪ 竞技体育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实践活动 ▪ 包含: 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练 竞技参赛 竞技体育管理4个组成部分。
五、积木模型
六、双子模型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 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 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 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 的《双子模型》。
第一章 运动训练学导论
第七章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高教2017版)
1、心理稳定性 2、专项技战术 3、专项运动素质 4、训练理论识
1、心理稳定性 2、专项运动素质 3、专项技战术 4、训练理论识
1、心理稳定性 保持强度
2、专项技术
明显减量
3、专项运动素质
4、训练理论识
三、多年训练过程中的链接模式
▪ (一)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衔接问题 ▪ 训练的需要:各竞技能力的发展需要衔接
▪ (二)制定训练计划的认知要点 ▪ 1、制定训练计划的主要依据
▪ 训练计划体现着运动训练活动中的基本对策,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既要考虑实现目标的需要, 又要考虑主客观条件的实际情况。
▪ (1)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 ▪ (2)运动员的起始状态 ▪ (3)运动训练目标 ▪ (4)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条件
断、全面及时、准确的收集运动训练 过程的有关信息,及时进行决策控制。
控 制 部 分
▪ (三)制定训练计划的注意事项 ▪ 1、明确训练指导思想,科学建立训练目标体系 ▪ 2、注重竞技能力的持续发展与各类训练计划的整体协调 ▪ 3、保证训练计划的相对稳定和适宜变更 ▪ 4、充分重视多学科协作
二、各层级训练计划的制订
相邻训练阶段需要训练衔接 相邻训练阶段需要训练转换 ▪ 各阶段衔接安排需求: ▪ 1、相邻的训练课、训练日、小周期之间,训练衔接主要是通过训练目标和任务以及训练要素设计 的总体协调来实现,这种相邻阶段的链接部分更多的是表现于自然的休息。 ▪ 2、相邻的两个大周期和两个年度之间,前一阶段恢复期的后期就应该考虑下一阶段的训练目标而 采取相应措施,以便下一阶段有一个适宜的开始。 ▪ 对于全程性多年训练,连接段落的训练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制订 ▪ 1、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 (1)有效控制训练过程的客观要求 ▪ (2)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长期性要求
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高教2017版)
二、训练方法的基本分类与依据
▪ (一)训练方法的基本分类
▪ 依据训练内容组合特点:
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变换训练法、
循环训练法
基 本
▪ 依据训练负荷与间歇时间:
训 练
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助于及时纠正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偏态。
▪ 第二步,根据训练模式确定下一阶段发展目
▪ 第二、定量化
标和训练重点,实施模式训练;
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具有量化的特点; 评定标准的量化特点:体现在具体的指标和数值上; ▪ 第三、循环化 任一训练过程均有设计、实施、监控三个过程反复循 环于整个训练过程中。
▪ 信息学原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和信息利用等基本原理;
▪ 系统论原理:系统结构、系统动态、系统时序、系统关联等基本原理;
现代 训练
▪ 工程学原理:工程设计系统、工程实施人本、工程控制动态原理、工程 方法
分类
管理效益等原理。
▪ 2、运动训练基本方法的提出的理论依据
▪ 生理学原理:条件反射、能量代谢、超量恢复、运动适应、运动应激等
▪ 功能分析要点:
▪ 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和微机训练法具有不同的 功能特征和功能价值,科学采集数据、科学分析内 容、科学反馈信息是三种模式共同遵守的基本环节。
▪ 运动训练控制方法在认识论上极大的强化了运动训 练控制理论的具体要素,在方法论上有效提供了运 动训练过程控制方法的操作步骤。
▪ 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科学的掌握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对于科学推进运动训练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动训练学
如何安排运动负荷
一、高中体育课运动负荷如何安排才科学合理?运动负荷直接关系到我们一节体育课的成败,所以体育课中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一定是建立在一定的运动量的基础上,而且学生的运动量还应得到合理的控制,因此在教案的设计时由,要对本节课的运动负荷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再进行评估预计时应该考虑一下两个方面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由于不同水平段的学生对于运动负荷的接受程度不同,课的类型不同,运动负荷也不应相同、运动负荷应负荷学生的身体发展和训练水平,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展、体质强弱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要考虑课的内容、性质、活动范围、难易程度、练习强度、还有学生的生理特点,其次运动负荷的安排应依据学生的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进行安排,使其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并要大、中、小负荷合理的交替,在课的结束部分,应逐步降低运动负荷,使学生身体恢复到相对平静的状态,综上所述运动负荷的安排应由以上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
二、分析并评价本课的生理负荷安排。
总的来说,本节课能够根据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和学生机能适应性规律,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负荷。
在课结束前,教学内体现了逐步减少运动负荷。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随着运动机能的增强和训练水平的提高,根据学生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过程和机能恢复过程的生理规律,进行了有节奏地逐步加大运动负荷。
在教学开始阶段,如在开始部分,运动负荷适当小些,以后逐渐加大。
具体安排本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遵循一下几点:1 运动负荷符合学生的身体发展和运动水平。
根据学生年龄、性别、身体发展、运动水平、体质强弱等方安排运动负荷,但还应考虑学生体力活动的负担量及练习场地和卫生情况等。
2、本节课中教师不仅在课前周密地安排运动负荷,在课的进行中还细致地观察和分析运动负荷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调节运动负荷。
3、本节课打破了以往体育课程教学沉闷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教学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带教案的运动负荷控制指导
带教案的运动负荷控制指导第一章:运动负荷控制基本概念1.1 运动负荷的定义解释运动负荷的概念,包括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和运动类型等方面。
强调合理控制运动负荷的重要性。
1.2 运动负荷的测量与评估介绍常用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说明如何根据测量结果评估运动负荷的大小。
第二章:个体差异与运动负荷控制2.1 了解个体差异讲解不同个体在运动负荷上的差异,包括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健康状况等因素。
强调考虑个体差异的重要性,以便制定合适的运动负荷。
2.2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负荷计划介绍如何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负荷计划。
强调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每个个体的特点和需求。
第三章:运动负荷控制的原则与方法3.1 运动负荷控制的原则讲解运动负荷控制的基本原则,如适度原则、逐渐增加原则、适应性原则等。
强调遵守运动负荷控制的原则,以保证运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2 运动负荷控制的方法介绍常用的运动负荷控制方法,如调整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等。
说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控制方法。
第四章:常见运动负荷控制错误与对策4.1 过度运动与对策讲解过度运动的危害,如身体损伤、疲劳过度等。
介绍预防和处理过度运动的方法,如适当降低运动强度、休息等。
4.2 运动不足与对策讲解运动不足的危害,如影响身体健康、运动效果不佳等。
介绍预防和处理运动不足的方法,如增加运动频率、调整运动强度等。
第五章:运动负荷控制案例分析5.1 案例分析一:过度运动导致身体损伤分析一个因过度运动导致身体损伤的案例,说明运动负荷控制的重要性。
总结从这个案例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5.2 案例分析二:合理控制运动负荷提高运动效果分析一个通过合理控制运动负荷提高运动效果的案例。
总结从这个案例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第六章:运动负荷控制与心理健康6.1 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讲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减轻压力、提高情绪等。
强调合理控制运动负荷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
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是指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训练阶段和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的强度、容量和频率,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设计合理的运动训练负荷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还可以预防运动损伤和促进恢复。
以下是运动训练负荷设计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训练负荷的类型1. 强度负荷:指训练的强度级别,通常用最大心率、最大摄氧量等指标来表示。
强度负荷的选择应结合运动员的年龄、训练经验和身体状况等因素,逐步增加并平衡各式负荷,以适应运动员的生理需求。
2. 容量负荷:指训练的总量,通常用训练时间、运动量等指标来表示。
容量负荷的设计应考虑运动员的训练阶段和目标,适量增加训练量,使其达到适应训练的能力。
3. 频率负荷:指训练的次数和间隔,通常用每周训练次数来表示。
频率负荷的选择应结合运动员的需求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时间,以保证运动员的恢复和适应能力。
二、训练负荷设计的原则1. 个体化原则: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训练经验和目标,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训练负荷,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个体差异决定了不同的训练负荷需求。
2. 渐进性原则: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应具备逐渐增加的特点,即逐步提高训练的强度、容量和频率。
这样可以使运动员逐渐适应训练,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和功能。
3. 可变性原则:为了避免运动训练的平台期和适应性下降,训练负荷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变化性。
可以通过改变训练强度、容量和频率,引入新的训练方式和元素,以刺激运动员的进一步发展。
4. 恢复性原则:运动训练的负荷必须与恢复的平衡相结合,以确保运动员在足够的休息和适应期间进行训练。
充分的恢复可以预防运动损伤,促进身体的恢复和适应能力的提高。
三、训练负荷的监测方法1. 主观感受:通过询问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主观感受,如疲劳程度、肌肉酸痛等,来判断训练负荷是否适当。
2. 心率监测:通过测量运动员的心率来评估训练负荷的强度。
心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适应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于竞技运动,只有在量的基础上提高强度
才能满足机能提高的需要。
接上页
▪ (三)运动负荷的分类 ▪ 按照形式和实现途径分为: 教学负荷 健身负荷 竞技负荷 ▪ 按照大小分为: 极限负荷 次极限负荷 大负荷 中负荷 小负荷
▪ 强度区间累积时间法(Time-in-zone)
▪ 课次目标心率法(Session-goal) ▪ 跟踪记录法(Documentation)
▪ 训练日记分析法(Diary)
▪ 课次主观疲劳法(Session RPE)
表6-1-1运动强度五级表
运动强度 小 中 大 次极限 极限 最大摄像量百分比 ≤50% 51-60% 61-75% 76-90% 91-100% 最大心率百分比 ≤60% 61-75% 76-85% 86-95% 96-100% 最大重复次数百分比 ≤45% 46-70% 71-80% 81-90% 91-100%
持续时间最长(几分钟甚至几小时)
▪ 不同项目的运动方式比赛方式决定了运动员的 能量代谢不要方式不同。见右图
▪ (二)适应和超量恢复原理 ▪ 适应原理:适应是人体在客观世界里与外部环境中发生联系后的一种自然现象。 刺激—适应—恢复 ▪ 超量恢复原理: ▪ 超量恢复也称超量代偿。有关运动时和运动后休息期间能量物质消耗和恢复过程的超量恢复学说,是由 前苏联学者雅姆波斯卡娅提出来的,作为健身和肌肉锻炼的理论基础而被健身界熟知。超量恢复是使 ATP、CP、肌糖原、蛋白质等能量物质的超量补偿和存储的过程,而“肌肉酸痛的消失”只是乳酸转变 为部分糖原的过程,并不代表超量恢复。 ▪ 刺激—能量消耗—疲劳产生—负荷取消—超量恢复
▪ 在一定量和强度的身体练习后,机体的生理、 生化、心理、运动能力等方面产生适应性的变 化,这是训练负荷的终极效应; ▪ 在发展竞技能力时,量和强度的功能是不同的 ▪ 训练量的功能:反复多次刺激机体,形成一定 的积累效应。技能的习得就是反复多次的练习 次数和时间上的积累形成自动和稳定化的过程; 体能的发展则是反复多次使机体抗疲劳能力得 到提高; ▪ 强度的功能:加大对机体刺激的深度,提升机 体的抗载荷能力,特别是激烈对抗下的实战能 力。在不同的项群强度的功能稍有不同。 ▪ 训练负荷统计法:
在体育教学、健身锻炼、竞技运动等 活动中,在一定时间里完成的活动及 其承受的运动量度。
▪ 特点:刺激轻缓,效果持久
▪ 负荷強度 ▪ 速度、远度、高度、难度、密度、节奏、单位 ▪ 时间的负重量。 ▪ 特点:刺激深刻,效果不稳定
经典理论认识回顾
▪ (二)运动负荷的功能
▪ 超负荷原则与适宜原则 ▪ 在一定时间范畴,负荷施加到人体并产生应
第二节 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
▪ 一、训练负荷设计的依据
▪ (一)能量物质的供给与应用 ▪ (二)适应和超量恢复原理 运动训练活动过程中一个重 要的内容就是关于训练目标、 内容、方法、手段、负荷、 场地器材等诸方面在未来训 练活动的设计。 训练负荷设计即是运动员训 练工作量度的设想和计划。
▪ (三)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规律
▪ 哈 雷:如果一种刺激能产生训练效果,这种刺激就是
训练负荷; ▪ 马特维耶夫:训练负荷是指与安静状态相比,由完成 练习所引起的功能活性的追价值,他认为运动负荷是 应答水平的变化值; ▪ 过家兴、田麦久:运动负荷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对运动员有机体施加的训练刺激。
答使机体在心率、血压、血乳酸、注意力等
第六章: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
心率与负荷 心肺负荷测试
问题1:负荷与运动负荷与训练负荷
第一节 运动负荷概述
▪ 一、运动负荷概述
▪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 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
▪ (一)运动负荷及其构成要素
▪ 负荷量 ▪ 距离、时间、次数、重量、组数。
▪ 在体育语境下,运动负荷是指运动者
“疲劳—适应”双因素模型与人体“转变—适应”模 型
引自陈小平(运动训练生物学基础模型的演变)体育科学2017第一期
▪ (三)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规律
▪ 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 准备与现实状态,而最佳竞技状态则 是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或最佳竞技水 平时所处的现实状态。 ▪ 基本特征:
▪ 时相性:时空的周期性 ▪ 相对性:竞技状态与结果的相对性
二、运动负荷概述
▪ (一)竞技负荷、训练负荷、比赛负荷
▪ 构成要素基本等同于运动负荷,只是评定方式有别。 训练负荷
▪
竞技负荷
比赛负荷
▪ (二)训练负荷的结构和类型 ▪ 量:距离、时间、次数、重量、组数。 ▪ 强度:速度、远度、高度、难度、密度、节奏、单位时 间的负重量。
(三)训练负荷的功能与效应
▪ 雅科夫列夫:刺激—疲劳—恢复 ▪ 拜尼斯特:认为疲劳和适应是同时出现的,提出 “疲劳—适应”双因素模型; ▪ 大负荷作用下,疲劳曲线高于适应曲线,随着负荷的下降,两条线逐渐交汇 ▪ ,这一交汇点被认为是最佳竞技状态的临界点。
超量恢复示意图
肌糖原的超量恢复研究 1966发表于《自然》
引自陈小平(运动训练生物学基础模型的演变)体育科学2017第一期
▪ (四)运动项目特征和比赛情景 ▪ (五)训练的阶段性和周期性
▪ (一)能量物质的供给与应用 ▪ 三大能量物质:糖、脂肪、蛋白质 ▪ 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约占7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三大供能方式:磷酸原、糖酵解、有氧氧化
▪ 能量供应功率: ▪ 磷酸原做功功率最大,但做功能力最小,可持 续时间最短小于10秒; ▪ 有氧氧化做功功率最小,但做功能力最大,可
运动训练学
(2017高教版第二版教材)
授课班级 社会体育、体育教育本科 德 州 学 院
现有2017版新教材的板块设置
▪ 第一章:运动训练学导论
▪ 第二章:运动训练的辩证协同原则 ▪ 第三章:运动员竞技能力与训练(体能与技能)
▪ 第四章:运动员竞技能力与训练(战术、心理、知识能力)
▪ 第五章:运动员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 第六章: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 ▪ 第七章: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 ▪ 第八章:教练员职责与训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