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学说

合集下载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渊源深厚,不仅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涉及到人的身体、心灵、社会等多层面的维度,这种医学理念和体系亦延续到了世界各地。

中医学说是与中国传统医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国古代医学思想的集大成。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等,其中各家学说更是各具特色。

《伤寒论》学派《伤寒论》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医学著作,被认为是历代中医学著作中的经典之一。

《伤寒论》学派是中医学流派之一,由张仲景(150-219)所创,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医学家。

《伤寒论》学派主张舌脉相应,认为舌象反应着人体的病情,并且指导临证,还借鉴了外科手术方法,是中医学历史上的一大创新。

针灸学派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针灸学派涉及到范围广泛,可针对各种疾病和症状,例如疼痛、失眠、消化等等。

针灸学派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包括穴位分布、针灸器具、针刺的力道等等。

著名的针灸学派有岐山学派、千手派等等。

中药学派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药材多达数千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研究,形成了中医学独有的理论系统。

中药学派作为一种学说,强调草原者德,乃指草药、植物等天然药材的纯净性和功效,也注重药材的配比和选择,深受中医医生的推崇和使用。

经络学派经络学派是中医学的独特理论,指的是人体内部的特殊通路和流动方式。

经络分为经(十二条主要通路)和络(与主经不相通的小通道)两种,有昼夜不同、流转不停的特征。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与经络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理解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理解和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一,也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指五个元素:木、火、土、金、水,奠定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体系。

中医学以五行学说作为指导,认为万物皆有其所归,疾病和生命的运动都是在五行在掌控之下。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医家与学派(一)伤寒学派将历史上不同时期研治伤寒而卓有成就的医家统称为伤寒学派。

伤寒学派诸家以《伤寒论》为其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特点,一般惯分为XXX以前伤寒八家和明清时期伤寒三派。

(二)河间学派河间学派是以XXX时期河北河间著名医家XXX为代表的医学流派。

以《内经》理论为指导,以阐述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而著称于世。

倡“六气皆能化火”说,治病善用寒凉,世人亦称之为寒凉派。

XXX,金著名医家,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医方精要宣明论》《三消论》等。

其主要内容为“六气皆能化火”。

(三)易水学派XXX建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

易水学派又为温补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攻邪学派XXX学派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

XXX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五)丹溪学派丹溪学派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XXX为学派之倡导者。

大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疗强调滋阴降火,而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并擅长气、血、痰、郁等杂病的论治。

(六)温补学派以XXX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后世称之为温补学派。

代表医家有XXX、XXX、XXX、XXX、XXX等。

(七)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在历代医家研究外感温热病的基础上构成的,经过明清两代而逐渐发展成熟,在其构成发展进程中,又分为二个派系,一为温疫学派,一为温热学派,温疫学派以吴有性、戴天章、余师愚为代表,以探讨温疫病见长。

温热学派以XXX、XXX、XXX、XXX四大家为代表,研究普通温热病(包孕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证治规律各论晋唐期间XXX1、平生和著作XXX,初唐著名医学家。

公元581~682年(XXX元年~XXX元年),一说为公元541~682年。

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XXX有成。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重点

中医各家学说第一章、导论1、中医各家学说是研究历代主要著名医学家及主要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学术成就、临床经验,兼顾学派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一门学科。

2、学说是指学术上自成体系的主张、理论。

狭义的学说,是指研究某一具体的学术问题而形成的不同的学术观点或理论,如,伤寒学说、温病学说等。

其特点为①必须具备学术属性,②自成体系,③具有有别于前人或他人的观点。

3、学术思想是有比较严密的内在结构的知识体系。

4、学派(流派)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5、医家学派是指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以某位医家的创新学说为学术主旨,经由以师承授受为纽带的发展而形成的某一学术群体,具有历史延续性。

三要素为:创新的学说,创始人和师承者。

6、医家学说是指在中医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由某医家提出、自成体系的学术观点或理论。

7、中医学术流派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系统的、独特的学术理论或学术主张,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其特点①学科的学术特征,②首创之学说及其师承授受者,③学术群体或学术派别8、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历代主要著名医学家独到的医学理论创新及其临床实践经验的挖掘与整理,揭示或阐明其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学术思想、学术影响及其传承现象与特点等。

第二章各家学说和中医理论体系1、形成于秦汉并得以流传千年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2、各家学说的形成存在差异:①基本概念的差异:命门、三焦;②病机表述上的不同;③脉诊技法上的区别。

3、各家学说创建和形成的要素:(1)医学经典著作的影响①校注经典著作推衍发明新说②采撷经典论说演绎成就新学③祖述经典临床有别成家学(2)哲学等学科对医学的影响(3)社会与时代背景的影响①宋代儒家经学盛行②宋金元时期(4)医家学术思想的交会与渗透(5)医家个体的医疗实践(6)国外医学的影响第三章、医学派别与中医理论体系1、中医学术流派产生年代:战国时期、汉代、宋金元时期2、战国医学发展(学术流派形成的基本要素):名医名著、师承授受关系、学术争鸣3、学术流派的划分方法:(一)师承性学派因师承传授导致门人弟子同治一门学问而形成的学派。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部分)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要点(部分)

中医各家学说(部分)1.《四库提要》云:儒家之门户分于宋,医家之门户分于金元。

2.学派是指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3.伤寒学派在明清后出现有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和辨证论治派。

4.伤寒学派辨证论治派中又有按方类证、以法类证、分经审证之分。

5.学派传承时常见的两种师徒关系是亲炙和私淑。

6.温病学派包括温热学派和温疫学派。

7.金元时期,众医家均反对人滥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孙思邈著作是《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9.孙思邈主张四时服用不同药饵养生,创制了苇茎汤治疗肺痈。

10.孙思邈饮食养生包括饮食清淡、少食多餐、饮食宜忌、食疗。

11.孙思邈创制的新方有苇茎汤、独活寄生汤、温脾汤、温胆汤、小续命汤。

12.孙思邈重视环境养生、四时养生及体质养生。

13.孙思邈认为十二多为“丧生之本”。

14.孙思邈养生“十要”内容包括啬神、爱气、养形、导引、言论、饮食、房室、反俗、医药、禁忌。

15.孙思邈认为久视、久卧、久立、久坐、久行不利于养生。

16.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儿科著作是《小儿药证直诀》,由钱乙的弟子阎季忠整理的。

17.钱乙认为小儿疾病病理特点是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18.诊断小儿五脏病证时,钱乙重视面上证、目内证以诊断儿科疾病的特殊方法。

19.钱乙的著作是《婴孺论》《保婴撮要》《幼科发挥》《小儿药证直诀》《育婴秘诀》20.钱乙阐发小儿生理特点包括、脏腑柔弱、.肌肤筋骨不壮、智力未聪、不耐寒暑。

21.钱乙治疗肾虚证用地黄丸。

22.钱乙认为损伤脾胃的原因包括小儿脾胃柔弱、乳食失节、忘攻误下、滥用刚燥克伐之剂。

23.钱乙小儿五脏辨证的学术渊源是《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

24.钱乙小儿五脏辨证纲领内容是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

25.钱乙临证善用丸散的理由是简便救急、寓宽于猛、便于携带、服用方便、价格低廉。

26.钱乙化裁古方创制的新方是地黄丸、异功散,地黄丸是金匮肾气丸中减去桂、附而成,异功散以四君子汤加陈皮。

简述医家学说、学派、流派的差异。

简述医家学说、学派、流派的差异。

简述医家学说、学派、流派的差异。

医家学说、学派、流派是中医理论的基本部分,它们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三大力量。

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概念和特点,具有不同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医家学说医家学说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医家宋玉提出的中医理论,它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它是以淡漠性质的唯物主义为基础,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天气、地理环境、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的,并以治疗与预防疾病为主要内容。

其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理论、“病机四诊”理论和“病理治疗”理论等,是中医学的创始者。

二、学派学派是在章表、张仲景时期以医家学说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独立的思想家和医家在各自的时代中结合起来形成的。

主要分为传统医学思想家如张仲景、卢氏、何思贤和流行学派,如汤恩铭、李时珍、李源本、郭熙、胡晗、胡应麟等。

学派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更加深入,强调以诊断为核心,重视根据病情灵活使用药物,并提出新的理论和治疗技术,如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等,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流派流派是以各个时期发展的学派为基础,以实践经验为主的中医学流派。

它主要分为新医家学习派和传统医学学习派。

新医学学习派主要以早期学者注重实践经验,如殷浩、皇甫钦、牛津、潘廷、尹文贵、庞昆等;而传统医学学习派以实践经验为主,如清朝著名学者对张仲景学派的研究和实践,如蔡襄、方华、张华、王传芳、蒲思安等。

总结而言,医家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它们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三大力量,但它们之间也有许多不同:它们的结构和发展轨迹各不相同,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有其各自的特色和重要性。

它们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中医发展史上的理论框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1)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1)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总论部分1.学说:<广义>学术上自成体系的主张、理论。

<狭义>因为研究某一具体的学术问题而形成的不同的学术观点或理论。

<医家学说>在中医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由某医家提出、自成体系的学术观点或理论。

2.医家学派: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以某医家的创新学说为学术主旨,经由以师承传授为纽带的发展而形成的某一学术群体。

3.医学流派:对某一地域,或具有某种特定风格,或以某一诊疗技艺、技法的传承而构成的医疗活动或医学现象。

四大学派:河间、易水、伤寒、温热。

七大学派:(三、四版)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病、汇通。

(五版)河间、易水、伤寒、温病、攻邪、丹溪、温补。

十大学派:医经、经方、伤寒、河间、易水、攻邪、丹溪、温补、温病、汇通。

4.学术流派分述:学术争鸣对中医学发展的作用:1.启发学术思想2.深化临证经验3.完善了中医学术体系(一)医经学派①校勘注释家:全元起、王冰、吴鹤皋、张志聪。

②分类研究家:杨上善、滑寿、张景岳、李中梓、汪昂。

③专题发挥家:秦越人(扁鹊)、张仲景、华佗、皇甫谧、刘完素、骆龙吉。

(二)经方学派(娴熟于临床辨证论治及方药应用)(后世经方:1.经典方2.仲景方)《肘后方》、《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以及近代曹家达(字颖甫)、吴櫂仙等,均属经方家一脉相传者。

(三)伤寒学派宋金前八大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成无己、郭雍。

明清三大派:错简重订派、维护旧论派、辨证论治派。

近代五大家:郑钦安、曹颖甫、恽铁樵、陆渊雷、黄竹斋。

伤寒学派发展的三个阶段:【晋唐收集整理阶段】①王叔和收集《伤寒论》整理伤寒(从脉证方治入手)。

②孙思邈著《千金翼方》、《千金要方》(“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研究方式,是唐代唯一)。

【宋金深入研究阶段】①韩祗和著《伤寒微旨论》(脉证分辨,以脉为先)②庞安时著《伤寒总病论》(阐发寒毒、异气之说)③朱肱著《伤寒类证活人书》(以经络解释六经)④许叔微著《伤寒九十论》(强调八纲辨证)⑤郭雍著《伤寒补亡论》(伤寒补亡,搜集诸说,丰富内容)⑥成无己著《注解伤寒论》(首创“以经释论,以论证经”。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总结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总结
三【治疗经验】1、疮疹:①病因:外感天行,内蕴热毒。②辨证:呵欠顿闷归属于肝,时发惊悸归属于心,乍凉乍热、手足稍冷归属于脾,面燥腮赤、喷嚏归属于肺,水疱归属于肝,脓疱归属于肺,斑归属于心,疹归属于脾,疹痘黒陷归属于肾。③预后:疮疹属阳,出则为顺。若一发便出者,必重也;疮夹疹者,半轻半重也;出稀者轻,里外微红者轻;外黑里赤者微重也;外白止,烦躁热渴,腹胀啼喘,大小便不通,或米谷及泻乳不化等,为逆证。疹黑陷,耳发热,也是逆证。④治疗原则:温凉药治之,不可妄下及妄攻发,宜解毒。方药:紫草散;疹出不快,热盛昏睡-抱龙丸;疮疹黒陷-百祥丸、牛李膏;入眼成翳-羊肝散、蝉蜕散2、惊风:①急惊风:心肝热盛则风行,由外感热邪或素蕴痰热,或伤食积滞或惊恐引起。慢惊风多因病后或吐泻脾胃虚损,脾虚无阳。②急惊合凉泻-泻青丸,泻心汤,导赤散,利惊丸,抱龙丸,地黄丸。慢惊合温补-宣风散,钩藤饮子,羌活膏,使君子丸,益黄散,白术散,调中丸。3、疳证:①疳皆脾胃病,亡津液所作也。因大病或吐泻后,以药吐下,致脾胃虚弱亡津液。②治疗:首先顾护脾胃,五脏诸疳,可依本脏补其母给与治疳药,同时常以补脾、磨积、安虫等法随证使用。
3、确立儿科五脏辨证纲领:①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摇;虚则卧而悸动不安。②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咬牙,多欠气。③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④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⑤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变黒陷【邪热内陷,属肾虚邪实证,非肾气实】。⑥治则:盛即下之,久即补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①心气热-导赤散;心实热-泻心汤;心虚热-生犀散;心虚肝热-安神丸②肝实热-泻青丸;肝肾俱虚-地黄丸③脾实热-泻黄散;邪热伤脾-雨露散;脾气虚-益黄散④肺实证-泻白散或甘桔汤;肺有痰热-葶苈丸;肺气虚-阿胶散⑤肾虚用地黄丸。⑥钱乙的五脏证治,从整体观出发,认为五脏之间可以相兼为病。运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来辨别五脏相兼病证的虚实,判断其预后,以及采取相应的治法,这是……一大特点。“视病新久虚实,虚则补母,实则泻子”……结合四时气候。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三世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素女脉诀》中医理论体系内容: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方剂、本草、针灸、辨证、诊法、治则、养生、运气用阴阳学说阐明医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说明各种事物的普遍联系②说明事物的平衡、不平衡③说明事物的互相转化④说明阴阳为矛盾共生用阴阳学说说明事物的互为转化:冬伤于寒,春生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肠僻;夏伤于暑,秋生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确立学派的依据:①师承授受:亲炙(师徒面对面传授学习)、私淑(未曾见面,学习著作尊其为师)②学术争鸣:不同学派、不同医家六大学派:医经学派:《黄帝内经》;经方学派:经验方或仲景方;河间学派:火热立论;易水学派:脏腑病症;寒温学派:中医外感病;汇通学派:中西医汇通刘完素(刘河间)亢害承制论:①自然界运气承制是保持事物运动平衡的必要条件②五运之气偏亢到一定程度出现胜己之化的假象火热论:①火热病的广泛性②六气皆能化火③五志过极皆为热甚④火热病的治疗(表证宜汗解,里证宜攻下)张从正(张子和)处之者三,出之者三:天之六气、人之六味、地之六气合称三部之气,太过或者不及时变为三部邪气,侵犯人体导致三部之病,按照症状部位不同分为上中下治疗对应用汗(表解)吐(上涌)下(下泄)三法,使得邪去正安。

攻邪之法:汗吐下三法朱震亨(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①理论依据,源于内经②取类比象,天地日月③人体阴精,迟成早渴④精欲无涯,动火耗精⑤动静得宜,收心养性火热证的辩治:①实火可泻:正治法(黄连解毒汤热者寒之,小便降火极速,硝黄冰水)火郁发之:外受风寒(苍术柴胡),内有郁热(火郁汤)反治法:火盛者,当顺其性而发之必兼温散②虚火可补:滋阴降火法:阴血虚而相火旺(四物汤加黄柏)阴精虚而相火旺(大补阴丸)引火归源法:附子未津调,敷涌泉穴甘温除热法:人参,白术,甘草郁证病因病机:寒暑交侵(外)、饮食失节(饮)、七情内伤(情)、劳役过度(劳)导致气血佛有郁,导致血热湿痰(六郁)使得相因为病,变生他病(气湿痰热血食)10、孙一奎论命门:含义:命门乃肾间动气,蕴含着原气、动气生生不息的变化,为人身先天之太极,是原气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机理。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各家学说

一、各论:4.伤寒学派:庞安时、朱肱、成无己、方有执、柯琴5.河间学派:刘完素6.易水学派:张元素、李?、王好古、罗天益7.攻邪学派:张从正8.丹溪学派:朱震亨、王履、戴思恭9.温补学派: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10.温病学派:吴有性、余霖、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11.其他著名医家:孙思邈、钱己、陈自明、缪希雍、绮石、喻昌、张石顽、张志聪、吴师机、王泰林、王清任、唐宗海、张山雷、?树?二、总论:1.三世医学: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天子脉决》,此盖中国医学最古之派别也。

2.《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医学亦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有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这就奠定了医学流派产生的基础。

3.《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已有师承授受的关系4.学派的形成要素:学说、师承授受三、伤寒学派1.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发张仲景《伤寒论》的辩证论治,理法方药为主要课题的众多医家形成的一大医学流派。

2.《伤寒论》华佗读而善之曰,此真活人书也。

3.王叔和:对已经散失了的伤寒条文方证进行广泛地搜索、整理与编次。

从脉、证、方、治入手,按照张仲景辨证论治精神进行整理、编次的。

4.孙思邈:采取“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为后世从方证角度探索《伤寒论》的先导,孙氏所谓仲景治法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之三方,凡疗伤寒,不出之也。

5.韩袛和《伤寒微旨》,庞常安《伤寒总病论》,朱肱《南阳活人书》,许书微《伤寒九十论》,郭雍《伤寒补亡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6.明清时期伤寒的三个派别代表医学及著作:错简重订派:实发端于明.方有执错简重订之说,著成《伤寒论条辨》,喻嘉言著《尚论篇》,“三纲鼎力”学说,张璐著《伤寒缵论》,程郊倩著《伤寒论后条辨直解》,章虚谷著《伤寒本旨》,周扬俊著《伤寒论三注》,黄坤载著《伤寒悬解》维护旧论派:张卿子,张志聪,张锡驹,陈修园(影响最大,《伤寒论浅注》)辨证论治派:7.按方类证:以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为代表按法类证:以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为代表按症类证:以沈金鳌《伤寒论纲目》为代表按因类证:以钱璜《伤寒溯源集》为代表分经审证: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4.2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寒毒说,异气说。

中医各家学说各家学说的形成因素

中医各家学说各家学说的形成因素

各家学说的形成因素很多,大抵可归纳为如下方面:①汉以前医学经典著作的影响历代各家学说都是在《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著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学家们除对上述著作进行校订、注解、阐发,作专门研究之外,还通过临床实践,分别在病机理论、诊疗技术等方面不断加以总结、充实和发展。

同时,或对《内经》中的部分材料进行归纳、演绎而成为一种有系统的理论;或以《内经》、《难经》等学术思想为依据,结合其临床经验而发挥成为一家之说。

徐大椿曾谓:“自古言医者,皆祖《内经》,而《内经》之学至汉而分。

仓公氏以诊胜,仲景以方胜,华佗氏以针灸杂法胜”(见《难经经释》叙)。

故虽师承各别,但皆不离乎《内经》,逮晋唐以后,则支流愈分。

如金元四大家,虽以《内经》病机学说为依据,但通过各自的临床实践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学术思想。

明代各家的命门学说则是在《难经》命门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而阐明的专题论述。

明清的温病学说,也是在《素问·热论篇》和《伤寒论》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化而成的。

另如王清任的活血化瘀论和吴师机外治方法统治诸疾的创制,也无不受到《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书的影响。

②哲学及其它学科对医学的影响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其他学科对各家学说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哲学思想渗透入中医学领域之后,对医学理论的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

它在某一时期或对某一医家的学术思想方面甚至还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例如:继《内经》的精、气、神学说之后,道家对精、气、神的研究不断深入,称之为人身三宝,其所称“精气互藏”说,与宋代理学家的“阴阳互根”论颇为相近。

这些思想也反映于医学上。

如陈搏之“无极图”和周敦颐论宇宙发生的“太极图说”,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有一定指导作用。

刘河间的火热病机理论;朱丹溪的“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论”;乃至明代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等人的命门学说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哲学的启迪作用。

又如:《内经》论天地之气有“高下相召,升降相因”等论,宋哲学家张载发挥了古人的“元气”学说,重视气之“浮沉升降与动静相感”(《正蒙》),此后中医理论中“气”的学说也随之而发展,如张元素论药物气味有升降浮沉之性;李东垣提出了脾胃之气为一身之“元气”的论点,而尤重阳气的升发。

中医各家学说-名词解释汇总

中医各家学说-名词解释汇总

中医各家学说-名词解释汇总一、孙思邈1、学淡食:是孙思邈为避免酸咸过度,有伤于人而提出的,对后世医家如朱丹溪等的“茹淡”论深有影响。

2、服食:即服饵方药,以期益寿济命,为孙思邈所力倡。

3、养老:是孙思邈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老年人的养性,也包括老年病的防治。

二、王冰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王冰根据《内经》之旨所提出的治疗阳虚病证的治则,即针对阳虚本质,运用温阳的方法治疗。

5、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王冰根据《内经》之旨所提出的治疗阴虚病证的治则,即针对阴虚本质,运用滋阴的方法治疗。

6、气动:王冰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分为四类,大多与“气动”有关,而“气动”是指脏气的变乱。

三、钱乙7、“五脏所主”:是钱乙创立的小儿五脏辨证纲领。

其内容如下: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摇(一作搐);虚则卧而悸动不安。

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咬牙,多欠气。

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

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

肾主虚,无实也。

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

8、面诊:即钱乙的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

见赤者为热象,随证治之。

四、许叔微9、先去邪后议补:这是许叔微对正邪关系的见解。

他认为邪气留而不去,其病则实,就是人体致病的原因固然是多因于虚,但是受邪之后,疾病的性质往往属实,所以必须“先去邪后议补”。

10、薪和釜的关系:这是许叔微对肾气、“真火”和脾胃关系的一种比喻。

在临床上,凡遇到脾元久虚,饮食不进,泄泻不止或消渴的病证,许氏每责之下火无力,真元衰微,而用附子、肉桂、补骨脂及二神圆以暖肾气。

这一见解,对后世命门学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五、成无己11、以经释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著作,成氏据此则引用《内经》、《难经》和相关经典著作,逐条注释,力图反映出仲景撰写的本意,此即以经释论。

12、辨证明理:成氏所著《伤寒明理论》,对从发热到劳复五十个主要症状的状态、不同表现形式、发生的机理、病位病性,以及辨别要点等,都作了精辟的分析,即辨证明理。

中医各家学说14医家重点整理

中医各家学说14医家重点整理

1,*孙思邈(一)生平和著作孙思邈为初唐著名医家。

其集毕生精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虽名为方书,实乃各科兼备,理法俱全的医学巨著。

两书各三十卷。

(二)学术思想1、大医精诚论(1)其对学医者提出了要求。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2)提出了医生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2、养生理论与方法孙思邈养生思想的具体内容:①抑情节欲,反对恣情纵欲。

②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③依时摄养④内视、调气—是一种专意存思、吐纳气息,以却疾强身的方法。

⑤食宜、食养和食疗—对后世医家如朱丹溪等力主茹淡,有深远影响。

⑥服食、服水⑦养老—指老年人的养性,也包括老年病的防治。

概括起来就是: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房事养生、药饵养生、环境养生、四时养生、体质养生、养老3、方剂学方面的成就和特色(1)集方剂之大成(2)化裁发展古方(3)组方配伍特色2,*钱乙(一)作者生平钱乙,字仲阳,代表著作:《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

(选择/判断)(二)学术思想:1,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理特点: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变蒸:就是在婴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理变化)2,小儿病证的诊断方法:首先归纳出儿科六种常见脉象:乱、弦急、沉缓、促急、浮、沉细;提出“面上证”和“目内证”。

(1)“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

”(2)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为肾。

如上述部位出现赤色,则知某脏热证,而随证治之。

(3)目内证: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浅淡者虚;黄者脾热。

无精光者肾虚。

即根据目色光彩诊断五脏虚实寒热。

3,确立小儿五脏辩证纲领:五脏的主证: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

针对五脏虚实立补泻主治诸方。

“惟疮疹,肾实则变黑陷”,是指邪热内陷,属肾虚邪实证,非真正指肾气实。

4,调剂制方的特色:用药务实柔润,力戒呆补峻攻,注意升降气机,善于化裁古方,创制简便成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医学心悟》论咳嗽病理。

程钟龄:“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提示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肺脏为了驱邪外达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

(2)《医学正传》论哮与喘。

虞抟:“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

”(3)《证治汇补》论肺胀。

李用粹:“又有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

”(4)《景岳全书》论血证病理。

张景岳:“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

”(5)《血证论》论治血四法。

唐容川:“止血、消瘀、宁血、补血”(6)《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治吐血三要法。

缪希雍:“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7)《医学正传》论九种心痛证治。

虞抟:“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

”(8)《四明心法》论吐酸病理。

高斗魁:“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虽分寒热而端,总之治肝为根本。

”(9)《医宗必读》论治泻九法。

李中梓:“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10)《景岳全书》论痰与饮、泄与痢的异同痰与饮:“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

盖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即所谓饮也。

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胃肠而痰则无处不到。

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

故治此者,当知所辨,而不可不察其
本也”泻与痢:“泻浅而痢深,泻轻而痢重,泻由水谷不分,出于中焦,痢以脂血伤败,病在下焦。

在中焦者,湿由脾胃而分于小肠,故可澄其源,所以治宜分利;在下焦者,病在肝肾大肠,分利已无所及,故宜调理真阴,并助小肠之主,以益气化之源。

”(11)刘河间论痢疾治法。

“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12)《金匮要略》论胸痹。

病因病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

主要治疗法则: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

主要方剂:瓜蒌薤白白酒汤等九张方剂。

“胸痹,心中痞气。

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人参汤亦主之。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13)《医宗必读》关于积聚分期论治。

“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14)《内经》、《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关于眩晕的论述。

①《内经》:病名:称之为“眩冒”。

病因: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素问玄机原病式》:“风火立论”②《丹溪心法·头眩》“无痰则不作眩”③《景岳全书·眩运》“无虚不能作眩”(15)《内经》、张仲景、朱丹溪、王履、张景岳、王清任等论中风病因病理。

《内经》记载很多,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
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

”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曾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并以邪中浅深,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

治疗上则多采用疏风祛邪,扶助正气的方药。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

①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

②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③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

⑤张景岳又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愦,卒然仆倒。

”该书《厥逆》篇还引《内经》“大厥”之说,指出:“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

王清任又专以气虚立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

(16)《外科正宗》论瘿病。

“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17)《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医宗必读》论水肿。

《丹溪心法》分为阳水,阴水两大类,“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

”《景岳全书》水气互化,水肿与气肿;“温补即所以化气,气化而痊愈者,愈出自然;消伐所以逐邪,逐邪而暂愈者,愈
出勉强。

此其一为真愈,一为假愈,亦岂有假愈而果愈者哉!”《医宗必读》以虚实为纲。

“阳证必热,热者多实;阴证必寒,寒者多虚。

”(18)《内经》论痹证。

《内经》列痹论专篇,对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作了较详细地介绍。

病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分类: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五体痹: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

五脏痹:肾痹、肝痹、心痹、脾痹、肺痹(19)《内经》论痿证。

《内经》载有专篇,奠定理论基础。

病机:肺热叶焦。

分类:筋、脉、肉、皮、骨、等五痿。

治疗:治痿独取阳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