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24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心得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心得一、引言细集料的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是评价细集料颗粒间排列紧密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该试验可以了解细集料在堆积和紧装状态下的体积变化情况,进而判断其适用性和性能。
本文将对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进行详细介绍,并总结心得体会。
二、试验原理1. 堆积密度试验原理:堆积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颗粒质量,可以通过测量一定体积内的质量来计算得出。
试验时,将已经干燥并筛选好的细集料取一定质量,然后将其倒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并轻轻振实,使颗粒排列更加紧密。
最后测量容器中所含有的质量,并根据容器的体积计算出堆积密度。
2. 紧装密度试验原理:紧装密度是指在给定条件下,颗粒在受到外力作用下排列得更加紧实时所达到的最大密实状态。
试验时,将已经干燥并筛选好的细集料取一定质量,然后将其倒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并进行振实或压实处理,使颗粒排列更加紧密。
最后测量容器中所含有的质量,并根据容器的体积计算出紧装密度。
三、试验步骤1. 堆积密度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细集料进行干燥处理,并按照要求进行筛选,得到符合试验要求的细集料样品。
(2)称重:使用天平将一定质量的细集料样品称重,并记录下质量数值。
(3)倒入容器:将称好的细集料样品缓慢地倒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中,直至填满为止。
(4)振实:轻轻地振动容器,使细集料颗粒排列更加紧密。
(5)测量质量:使用天平测量容器及其中所含有的细集料样品的总质量,并记录下数值。
(6)计算堆积密度:根据公式堆积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出堆积密度。
2. 紧装密度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同堆积密度试验。
(2)称重:同堆积密度试验。
(3)倒入容器:将称好的细集料样品缓慢地倒入一个已知容积的容器中,直至填满为止。
(4)振实或压实:对填充好的细集料样品进行振实或压实处理,使其排列更加紧密。
(5)测量质量:同堆积密度试验。
(6)计算紧装密度:根据公式紧装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出紧装密度。
细集料堆积密度作业指导书(干捣)
作业指导书(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目录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3)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3)3.检测工作程序及剩余样品处置 (3)4.试验操作过程 (4)5.数据处理 (6)6.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8)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表1 主要仪器设备表2 开展检测项目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2.1电子天平2.1.1打开电源2.1.2按下标定开关(即TAB键)2.1.3放上需标定的砝码待显示屏出现所要标定的质量时即可取下砝码2.1.4将称量的试样放在天平上,待数字不再变动时即可记下读数2.1.5如还需测量下一个试样的质量时则需要淸零,然后再称量试验结束后,关闭天平的电源再将托盘擦拭干净3.检测工作程序及剩余样品处置委托送样:接样员判断样品是否接收→如可接收,接收样品并填写委托单→样品编号→样品区→下放通知单至主管处→主管根据计划下发通知单给试验员→试验员从待检样品区取样品→试验员进行试验检测(未进行完试验放入在检样品区)→试验检测完毕→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对试验区卫生进行清理→剩余样品放入已检样品区按规定集中处理→由指定人员出具报告→报告审核、批准→报告盖章、发送。
4.试验操作过程4.1试验准备4.1.1设备有效性检查:试验前先检查试筒是否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
如果使用有效期在范围内,可继续进行试验;如果不在范围内,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检定。
4.1.2仪器设备准备(1)调平天平:将天平平放在操作台上,看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果不居中,调节天平下方的角螺旋,直至水准气泡居中为止;(2)校核天平:取一个砝码放置在已经清零的天平上,看天平显示的读数是否与砝码的质量一致,如果一致即可进入下一步试验,如果不一致要对天平进行校核。
校核方法为:接通天平电源,按下校核按钮,将一套总质量为5000g的砝码迅速全部放上天平,待数据显示为5000g即可;(3)经检查,若试验主检设备能正常使用,在试验前将设备使用记录“使用前”一栏填写“正常”,若试验主检设备不能正常使用,填写设备维修单,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维修。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名称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吸水率试验 试验次数 1 2 密度试验 试验次数 饱和面干试样质量(g) 饱和面干试样、水、瓶总质量(g) 水、瓶总质量(g) 试样烘干后质量(g) 表观相对密度 表干相对密度 毛体积相对密度 表观相对密度平均值 表干相对密度平均值 毛体积相对密度平均值 水温(℃) 水温修正系数 表观密度(g/cm²) 表干密度(g/cm³) 毛体积密度(g/cm³) 备注: 监理评鉴: 签名: 试验: 复核: 日期: 日期: 年 月 1 2 饱和面干试 样质量(g) 烘干试样 吸水率 质量(g) (%) 中交一公局(天津)中陆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温州绕城 记录编号: 高速公路西南线工程第四标段工地试验室 委托/任务 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日期
饱和面干吸水率 吸水率平均值(%) 饱和面干吸水 (%) 率平均值(%)
日
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和紧装密度试验记录
´
2
平均
(紧密容量)紧装Βιβλιοθήκη 度12平均
(视比度)
表现相对密度
试验
次数
饱和面干试样重量(g)
m3
试样、水与
容量瓶合重
(g)
m2
水与容量
瓶合重
(g)
m1
烘干试样重量(g)m0
试验温度
0
(℃)
表观相对密度(g/cm3)
ra=m0/( m0+ m1- m2)
毛体积相对密度
(g/cm3)
rb=m0/( m3+ m1- m2)
砂的表观密度(视比重)、堆积密度(松容重)
和紧装密度(紧密容重)试验记录
(编号:)
D—27
建设项目:河南省郑州至石人山高速公路合同号:
施工单位取样编号
施工路段取样说明
(松容重)
堆积密度
试验
次数
盛器容积
(mL)
V
盛器重量
(g)
m0
盛器于砂重
(g)
m1
砂的重量
(g)
m1-m0
密度
(g/m3)
ρ=(m1-m0)/V
1
2
平均
备注:
试验:计算:复核:试验日期: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心得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心得概述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是一项重要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用于评估细集料材料的密度和压实性能。
在工程实践中,准确了解细集料的密度和压实性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的心得体会,包括试验方法、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的分析和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
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试验方法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是通过在规定容器内加入一定重量的细集料,经过振实后,计算细集料体积与质量之比,得到细集料的堆积密度。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圆柱容器法、漏斗容器法和沉降顶空法等。
试验步骤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工作:选取合适的试验容器和细集料样品。
2. 容器准备:将试验容器清洗干净,并在容器底部放置一个光滑的玻璃板。
3. 细集料投入:将一定质量的细集料样品均匀地倒入容器内。
4. 振实处理:使用振实装置对细集料进行振实处理,保持振实时间一致。
5. 试验数据记录:根据容器的质量和细集料的体积计算细集料的堆积密度。
6. 试验结果计算: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平均堆积密度并记录。
试验结果分析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结果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准确性: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取样的均匀性和试验操作的规范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 堆积密度值: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得到的堆积密度值,可以用来评估细集料的舒缓性和充实度。
3. 试验重复性:可以进行多次试验,并计算堆积密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评估试验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细集料紧装密度试验试验方法细集料紧装密度试验是通过在规定容器内加入一定重量的细集料,通过不同的压实方法进行紧实处理,计算细集料体积与质量之比,得到细集料的紧装密度。
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手压法、冲击法和密实法等。
试验步骤细集料紧装密度试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工作:选取合适的试验容器和细集料样品。
2. 容器准备:将试验容器清洗干净,并在容器底部放置一个光滑的玻璃板。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细集料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一、表观密度1.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c)容量瓶:500ml;d)干燥器、搪瓷盘、滴管、毛刷、温度计等。
2.实验步骤:1)按规定取样方法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66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3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ml的刻度线处,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
然后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ml刻度处,塞紧瓶盖,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3)倒出瓶内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内注水(应与步骤“2)”水温相差不超过2℃,并在15℃~25℃范围内)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3.结果计算与评定:1)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
3)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二、堆积密度与空隙率1.仪器设备: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a)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c)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经108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d)方孔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e)垫棒:直径10mm,长500mm的圆钢;f)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试验步骤:1)按照规定取样方法取样,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细集料堆积密度试验
1 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
2 仪具与材料(1)台秤:称量5kg,感量5g。
(2)容量筒:金属制,圆筒形,内径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筒底厚5mm,容积约最早为1L。
(3)标准漏斗(见图T70331-1)。
(4)烘箱:能控温在105℃土5℃。
(5)其它:小勺、直尺、浅盘等。
3 试验准备3.1 试样制备:用浅盘装来样约5kg,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3.2 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以温度为20℃±5℃的洁净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玻璃板与水面之间不得有空隙。
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用式(T0331-1)计算筒的容积V。
(T0331—1)式中:V——容量筒的容积(mL);m1′——容量筒和玻璃板总质量(g)m2′_______容量筒、玻璃板和水总质量(g)。
4 试验步骤4.1 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人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0mm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1)。
4.2 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
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
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
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
5 计算5.1 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分别按式(T0331-2)和式(T0331-3)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T0331-2)(T0331-3)式中:ρ——砂的堆积密度g/cm3)ρ′——砂的紧装密度(g/cm3) m o——容量筒的质量(g);m1——容量筒和堆积砂的总质量(g);m2——容量筒和紧装砂的总质量(g);V——容量筒容积(mL)。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
2仪具与材料
(1)台秤:称量5㎏,感量5g。
(2)容
量筒:金属制,圆筒形,内径108
㎜,净高109㎜,筒壁厚2㎜,筒底
厚5㎜,容积约为1L。
(3)标准漏斗
(见图T 0331-1)。
(4)烘箱:能控温
在105℃±5℃。
(5)其它:小勺、直
尺、浅盘等。
3试验步骤
(1)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
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入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0㎜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柑反方向刮平,称
取质量(m1)。
(2)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
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
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
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
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2)。
细骨料堆积密度、空隙率试验
细骨料堆积密度、空隙率试验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砂自然状态下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空隙率。
二、仪具与材料(1)台秤:称量5kg ,感量5g 。
(2)容量筒:金属制,圆筒形,内径108mm ,净高109mm ,筒壁厚2mm ,筒底厚5mm ,容积约最早为1L 。
容量筒应先校正容积,以20±2℃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并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量。
用下式计算容量筒容积(V):12G G V -=G1——筒和玻璃板总质量,kg ; G2——筒、玻璃板和水的总质量,kg 。
(3)烘箱、小勺、直尺、浅盘等。
三、试验准备取缩分式样约3L ,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过5mm 的筛分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
四、试验步骤(1)堆积密度:将试样装入漏斗中,打开底部的活动门,将砂流人容量筒中,也可直接用小勺向容量筒中装试样,但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均应为5cm 左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取质量(m2)。
(2) 紧装密度: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容量筒。
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 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
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
两层装完并颠实后,添加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 2)。
五、计算(1)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fs ρ按式计算(精确至10㎏/m 3)。
)/(1000312fs m kg Vm m ⨯-=ρ式中:m 1——容量筒的质量(kg); m 2——容量筒连试样的总质量(kg);V ——容量筒容积(L)。
(2) 砂的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100100⨯⎪⎪⎭⎫ ⎝⎛-=ρρfsV 式中:0V ——砂的空隙率(%);fs ρ______砂的堆积或紧装密度(kg /m 3);0ρ_____砂的表观密度(kg /m 3)。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g/cm3)
容量筒的质量
(g)
容量筒的容积V
(mL)
容量筒和堆积砂总质量
(g)
容量筒和紧装砂总质量
(g)
砂的堆积密度测值
(g/cm3) (g/cm3) (g/cm3) (g/cm3)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值
砂的紧装密度测值
砂的紧装密度测定值
砂的堆积密度空隙率
(%)
砂的紧装密度空隙率 备 注:
(%)
试验:
第
页,共
页
JJ0209d
细集料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吉林省建设集团公路检测有限公司辉南至白山高速 公路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试验次数
1
2
砂的表观密度
细集料试验
个别
平均
备注
1
2
松装 1
3
4
5
0.001 0.377
6
7
8
9
1.527 1527 1521
2
0.001 0.377
1.515 1515
紧装
步骤四:清理容量瓶,倒入清水,称重记录数据;
最后步骤:清理干净容量瓶。
计算结果: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ya=m0/(m0+m1-m2)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ρ=γa•pT
试样编号
试样产地
试验名称
试样用途
试验次数
烘干试样 质量 m0(g)
试样、水 加容量筒 的质量
m1(g)
水加容量 筒的质量 m2(g)
最后步骤:称重,记录数据。
ρ=(m1-m0)/v
注意的问题: 烘干的试样 如有结块, 应在试验前 先捏碎
试样编
试样产
号
地
试验名
试样用
称
途
试验项 试验次 容量筒 容量筒 容量筒 砂的质 堆积密度
目
数
体积V 质量 和砂的 量m1- p(kg/m3)
(m3) m0(kg) 质量 m0(k m1(kg) g)
表观密度p(kg/m3)
个别
平均
备注
1
2
3
4
5
6
7
A
300
847
661
2.632 2.620
B
300
820
635
2.608
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两次的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作为测 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0.01g/cm^3,应重新 取样进行试验。 2.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 的温度,试验期间的温度不大于1°C 3.称量试样时,容量瓶要注意加盖。 4.称量烘干砂的质量时需要砂浆的盘子轻放在电 子称上。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检测实施细则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检测实施细则一、堆积密度的测定:膨胀珍珠岩堆积密度的测定1、抽样规定:以100m3为一个检验批量,不足100m3者亦视为一个检验批量。
2、试样制备:从每检验批量货堆上的不同位置随机抽取5包试样,将每包试样按四分法缩分到0.008m3,放入袋中分别存放在干燥容器中。
3、试样干燥:制备好的试样放入温度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即每隔24h的两次连续质量之差小于0.1%,随后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将烘干后的试样注入漏斗,启动活动门,将试样注入量筒。
5、用直尺刮平量筒试样表面,刮平时直尺紧贴量筒上表面边缘。
6、称量量筒及试样质量。
7、试验过程中要保持试样呈松散状态,防止任何程度的振动。
8、计算: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ρ= m1- m2/v式中:ρ-试样的堆积密度,m2 -量筒的质量,m1 -量筒和试样的质量,v -量筒的容积,9.试验结果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保留三为有效数字。
评定见附表二二、质量含水率试验方法:1、抽样规定:以100m3为一个检验批量,不足100m3者亦视为一个检验批量;2、试样制备:从每检验批量货堆上的不同位置随机抽取5袋试样,从随机抽取的5袋中每袋取出10g试样,混合.3、放在天平上称量并记录,然后放入温度为110+-5℃烘箱下烘干至恒重,即每隔24h 的两次连续质量之差小于0.1%。
随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并记录.4、计算:质量含水率按下式计算m=m3–m4 /m4×100式中:m -试样质量含水率,%m3-试样干燥前质量,m4 -试样干燥后质量试验结果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评定见附表二三、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1、试样制备:硬质材料至少取5个试样,半硬质或软质材料至少取3个试样;对硬质材料,试样的总表面积至少100cm2,对半硬质和软质材料试样的体积至少100 cm2,试样的体积要用标准的模具切割,切割时不可使原始材料产生变形。
细集料堆积密度与空隙率试验流程
细集料堆积密度与空隙率试验流程The experiment of measuring the bulk density and porosity of fine aggregate is an important test in the field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进行细集料堆积密度和空隙率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估这些材料在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性能。
In this experiment, the bulk density of fine aggregate is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 mass of a known volume of aggregate, and the porosity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bulk density and the particle density of the aggregate. 细集料的堆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细集料的质量,而空隙率则是指细集料中孔隙的占空比。
The experiment involves several steps, including preparing the sample, measuring the mass and volume, and calculating the bulk density and porosity. 该实验涉及几个步骤,包括样品制备、质量和体积的测量以及堆积密度和空隙率的计算。
To begin the experiment, it is necessary to prepare the sample of fine aggregate. 首先,需要从实际施工现场或供应商处获得细集料的样品。
The sample should b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aterial being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care should be taken to ensure that the sample is free from any contaminants or large particles. 样品应代表建筑项目中使用的材料,应注意确保样品没有任何污染物或大颗粒物。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筒容积 的质量 装砂的总质
(ml) (g)
量 (g)
样品质量 (g)
监 紧装密度
紧装密度 (g/cm3)
紧装密度 平均值 (g/cm3)
督
站
监 空隙率(%) 制 结论:
自检评鉴: 试验人:
日期: 复核人:
监理评 鉴:
主管:
日期:
第1 / 1 页
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表观密 度
(g/cm3)
堆积密度 平均值 (g/cm3)
紧装密度 平均值 (g/cm3)
日期:
人:
主管:
第1 / 1 页
表观相对密度 单值 平均值
水温 (℃)
水在试验 温度时的
密度 (g/cm3)
表观密 度
(g/cm3)
江
省 交
容量 容量筒 容量筒和堆
筒容积 的质量 积砂的总质
(ml) (g)
量 (g)
样品质量 (g)
通 堆积密度
厅
堆积密度 (g/cm3)
堆积密度 平均值 (g/cm3)
工
程 空隙率(%)
质 量
容量 容量筒 容量筒和紧
细集料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及堆积、紧装密度试验
工程名 称:
岱山县江南山至牛轭岛公路工 程
合同号:
01
试验编号:
委托单位
试验规程
监理单位 山东恒建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委托单号
样品描述
样品名称
现场桩号
环境条件
工程部位
试验设备
试验单位
试验日期
表观密度 浙 (容量瓶法)
试样的烘
试样、水及
水及容量
干质量 (g) 容量瓶质量 (g) 瓶质量(g)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细集料堆积密度与紧装密度试验是检测物料细集料在堆积和紧装状态下的密度情况,是为了定量分析土壤细集料、粉状矿石、碾压机械等物料堆积和紧装状态下的密度情况、按照国家标准GB/T21133-2007进行实施。
1、堆积和紧装试样应采用钢坯内壁抛光处理的试验罐,罐内的所有附件通过精密测量应无误差。
2、样品的配重应满足正性正比,整个过程按国家标准GB/T21133-2007执行。
3、样品的形状应满足细集料堆积的要求,这取决于样品的性质和形状,如含水物料的形状受湿度和测试温度的影响;样品大小应与试罐相匹配,且不少于2千克;已经测试接近稳定状态,则可取两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紧装条件下的平均重。
4、样品堆积和紧装过程中,细集料要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温度和湿度变化,并且允许微小的形变。
对于吹气型细集料,应考虑多次吹气机械衡稳定要求。
1、使用不同钢筋弯曲比的钢坯内壁应进行试验,要注意罐身内表面的光洁度,测量精度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1133-2007;
2、在样品堆积和紧装时,要避免非物理性变化,如压力变化,壁面样品损坏等;
3、在进行紧装实验时,要尽量消除击入的冲击力,使样品均匀性如同堆积;
4、尽量减少气体占据的体积,减少样品的簇团现象。
细集料堆积密度和紧装密度试验的结果可以反映物料的堆积效果,正确地表达物料的密度特性及其对装载性能的影响,进而为加工过程中的破碎机械性能选择提供参考。
松密度和紧密度的检测方法
松密度和紧密度的检测方法松密度和紧密度的检测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才总算找到点门道。
先说说松密度吧。
松密度检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试过用一个简单的容器,类似小盒子那种。
首先得把要检测的松物料轻轻地倒入这个盒子里,这里一定要轻,我之前就是倒得太快,结果有些物料被挤压了,测出来的数据就很不准确这就失败了一次,后来就特别小心。
物料倒进去后呢,不要去压它,就让它保持自然松散的状态。
然后用天平称出这个盒子和物料的总重量,再称出盒子单独的重量,这样就知道了物料的重量。
接着想办法测量出盒子的容积,这个可不能瞎猜,我当时就用尺子量了好多次才比较准,然后用物料的重量除以盒子的容积,这就算出松密度了。
不过我也不确定我这个方法是不是最标准的,但在我自己日常的小实验里觉得还挺管用的。
再说说紧密度。
紧密度就更麻烦了。
我想让物料达到尽量紧实的状态,我就用一个小棍子之类的东西去压这些物料,但是后来发现不行,因为受力不均匀,有的地方紧有的地方松。
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找了一个和容器内径差不多的活塞样的东西,慢慢地把物料压实,这个过程就像在缸里压豆腐一样,要一点点的均匀用力。
这样压实后,再按照和松密度类似的测量方法,就是称重量,量容积然后计算。
但是这里要注意,因为压实后可能会有一些物料沾在活塞或者容器壁上,会影响到测量,所以得小心清理然后进行测量计算。
在这个检测过程中,测量容积是很关键的一步,像比较规则的容器就还好说,要是不规则的,那就还得想更多的办法,我目前还没完全掌握特别完美的检测不规则容器物料松密度和紧密度的方法,还在继续摸索中。
反正总的来说就是测量要细心,操作要规范,不然很容易就得出错误的数据,每一个小步骤都关系着最终的检测结果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重桶 天平
试样名称
试验次数 砂的表观密度ρ a(g/cm3) 容量筒的质量m0(g) 容量筒的容积V(mL) 容量筒和堆积砂总质量m1(g) 容量筒和紧装砂总质量m2(g) 砂的堆积密度测值ρ (g/cm3) 砂的堆积密度测定值ρ (g/cm3) 砂的紧装密度测值ρ '(g/cm3) 砂的紧装密度测定值ρ '(g/cm3) 砂的空隙率n(%) 备 注
芜申线(高溧段)下坝复线船闸工程
细集料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芜申线下坝复线船闸工程 合同号 : 。 任 试 试 评 务 验 验 定 单 日 规 标 号 期 程 准 / 2011.6.24 JTG E42-2005 GB/T14684-2001 砂 。 工程部位 底板 廊道 倒角等 。 1 / 409.3 1000.0 1993.6 / 1.584 1.586 / / / / / 409.3 1000.0 1997.8 / 1.588 试样描述 洁净 无杂质 。 试 试 试 复 验 验 验 核 XBCZ-TJ标 编号: XBCZTJ-XJ-029-1 试表6-23 环 设 人 人 境 备 员 员 取样地点 料场 。 温度:24℃ 相对湿度:63%
2
结论:依据JTG E42-2005检测,该试样所检项目指标符合GB/T14684-2001规范中Ⅱ类砂指标要求。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