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及大气监测采样布点方法
水质采样技术7大要点
水质采样技术7大要点水质采样点布设是关系到水质监测分析数据是否有代表性,能否真实地反映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的关键问题。
为获得完整的水质信息,除了要关注采样布点,还需要关注采样器和贮样容器等。
为统一水利行业水质采样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保证水质监测成果的代表性、可靠性、可比性、科学性及公证性,根据《水环境监测规范》、《水质采样技术规程》、《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进行汇总。
一、采样断面布设1、采样断面布设应符合以下原则:(1)充分考虑本河段(地区)取水口、排污(退水)口数量和分布及污染物排放状况、水文及河道地形、支流汇入及水工程情况、植被与水土流失情况、其它影响水质及其均匀程度的因素等。
(2)力求以较少的监测断面和测点获取最具代表性的样品,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该区域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状况与特征。
(3)避开死水及回水区,选择河段顺直、河岸稳定、水流平缓、无急流湍滩且交通方便处。
(4)尽量与水文断面相结合,以取得有关的水文数据。
(5)断面位置确定后,应设置固定标志,不得任意变更;需变动时应报原批准单位同意。
2、河流采样断面的布设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1)城市或工业区河段,应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2)污染严重的河段可根据排污口分布及排污状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控制的排污量不得小于本河段总量的80%o(3)本河段内有较大支流汇人时,应在汇合点支流上游处,及充分混合后的干流下游处布设断面。
(4)出入境国际河流、重要省际河流等水环境敏感水域,在出入本行政区界处应布设断面。
(5)水质稳定或污染源对水体无明显影响的河段,可只布设一个控制断面。
(6)河流或水系背景断面可设置在上游接近河流源头处,或未受人类活动明显影响的河段。
(7)水文地质或地球化学异常河段,应在上、下游分别设置断面。
(8)供水水源地、水生生物保护区以及水源型地方病发病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应设置断面。
环境监测大气布点方法及优化
环境监测大气布点方法及优化◎周磊(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黑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环境监测涉及颗粒状污染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监测。
为确保监测结果准确性需在综合考虑气象变化、污染源、监测区域等信息的基础上合理布点。
近年来,我国相关专家非常重视环境监测大气布点的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为环境监测大气布点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
一、环境监测大气布点原则环境监测大气布点时为达到预期的监测效果,一般应遵守以下几项原则:(1)布点应注重全面性。
布点时应结合监测地区污染程度,在低、中、高三个污染程度的区域进行布点,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
(2)布点应具代表性。
布设监测点时不能随心所欲,而应确保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准确的反映大气污染及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将采样点布设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另外,在污染程度严重、人口密集的位置适当增加采样点数量。
而且布点环境应比较开阔,确保采样口水平线和附近建筑角度夹角不超过30°,采样点附近避开局部污染源以及具有吸附能力的树木及建筑物。
(3)采样数据应具有可比性。
设置采样点时为确保采样数据的可比性,设置采样点的条件应保持一致,而且一旦采样点确定后,不能随意变动。
另外,设置采样点的高度应合理。
一般情况下依据实际情况及监测目标对采样点的高度加以确定。
例如,当研究大气污染给人带来的影响时,应将高度设置在1.5~2.0m 范围内。
二、环境监测大气布点方法及优化1.环境监测大气布点方法。
环境监测大气布点方法有多种,其中功能区域分布点、网格分布点以及同心圆、扇形分布点方法。
不同的方法接下来逐一进行分析。
(1)功能区域布点法。
该种方法是大气环境监测应用率较高的布点方法,布点过程中需对监测区域的功能进行全面的规划、认真分析,而后依据相关的规范标准及一定的原则进行布点。
(2)网格布点法。
如监测区域的污染源分布比较规律,此时可采用网格分布点法。
即,将布点位置选择在网格中污染源纵向或横向直线交点位置。
大气降水监测
(4)铵离子、亚硝酸根和硝酸根:空气中 的氨进入降水中形成铵离子,它们能中和 酸雾,对抑制酸雨是有利的。然而,其随 降水进入河流、湖泊后,增加了水中富营 养化组分。降水中的NO2-和NO3-来源于空气 中的NOx,是导致降水pH值降低的原因之 一。
(5)氟离子和氯离子:降水中F-的含量是 反映局部地区氟污染的指标。氯离子是衡 量空气中的氯化氢导致降水pH值降低和判 断海盐粒子影响的标志。
环境监测
【任务目标】
了解大气降水监测的采样点布设原则,掌握大气降 水监测的样点布设、采样时间及频率确定、样品采 集、指标测定和报告编写等基本工作方法。
【技能要求】
(1)能进行大气降水监测的基础资料收集、采样 点设置、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确定。
(2)能根据监测需要采集代表性样品。
(3)能进行pH值、电导率、硫酸跟、硝酸根等降 水水质指标的测定。
聚乙烯塑料容器。
(二) 采样方法
1.采样时间
每次降雨(雪)从开始到结束采集全过程雨 (雪)样。如遇连续几天降雨(雪),每天上午 8时开始至第二前上午8点结束,连续采集 24h为一次采样样品。
2.采样方法
每次降雨(雪)开始,立即将清洁的采样器放 置在预定的采样点支架上,采样器要求高 于基础面1.2m以上;采集全过程(开始到结 束)雨(雪)样。
(4)能进行大气降水安全评价和监测报告编写。
【工作情境】
工作地点:校园内;
工作场景:欲对某次大气降水水质状况进 行监测分析,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以组为 单位分别制定**区域大气降水水质监测方案。
先分析明确监测目的、调查收集监测对象 的基础资料,再布设监测点、确定采样时 间及频率、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 最后提出报告要求。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有效方法
我国十四个五年规划提出,要持续推进环保工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大气环境治理是重要内容,而要想做好大气环境治理,就必须科学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工作。
下面结合实际,主要就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布点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原则为保证大气环境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在进行布点时要严格遵循各项原则,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布点,从而保证最终的监测结果能客观反映出监测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
具体来说,在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工作时,应当遵循可比性、代表性、整体性以及目的性、层次性与前瞻性、稳定性等原则。
在布设点位时,要使监测数据能进行空间上的对比,对同类型的监测点,布设时要将其置于相似或相同条件下,从而使最终的监测结果更为准确与合理。
在布点时,要从监测区域内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等需求出发,确保最终的监测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
除此之外,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工作时,要对监测区域以及整个城市的环境状况、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口分布、工业布局、气象特征、功能区划分、大气污染来源等各因素做综合分析。
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出发,有机协调、统筹兼顾,确保最终监测结果全面、真实、精准、合理。
布点时要按照具体的监测目的与目标进行,并且在监测点的位置确定后就不应随意变更,要保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可比性。
二、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要求在进行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时,要保证各监测点能满足不同的监测要求。
具体如,如果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针对已建成的城区开展,那么监测点要布设在城区内,点与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距离关系要合理,监测点在空间分布上不能出现不均衡的情况。
利用模拟法对城市建成区各污染物浓度的总体平均值进行计算时,该数值要能代表城市建成区所有网格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得到的总体平均值,且同一时期内,两者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10%。
对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区域点、背景点,在布设时要严格控制点与主要大气污染源以及建成区之间的距离,两者不能相距过近。
水质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七、水质采样注意事项
采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水样采集量视监测项目及采用的分析方法所需水 样量及备用量而定。 2、采样时,采样器口部应面对水流方向。用船只采 样时,船首应逆向水流,采样在船舷前部逆流进行, 以避免船体污染水样。 3、除细菌、油等测定用水样外,容器在装入水样前, 应先用该采样点水样冲洗三次。装入水样后,应按 要求加入相应的保存剂后摇匀,并及时填写水样标 签。
二、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2、水质监测的目的 (1)对进入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地表水体污 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 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对生产过程、生活设施及其他排放源排放的各类 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 供依据。
二、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七、水质采样注意事项
9、COD、BOD5和有机污染物 测定COD、BOD5和有机污染物的水样采集时水
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用水封口。 10、重金属、化学耗氧量
采集测定重金属和部分有机物的水样,在样品 采集后,应尽快从采样器中放出样品,并边摇动采 样器(或采样瓶)边向样品容器灌装样品,防止待 测物质在采样器内随悬浮物沉降。
对需要加入化学保存剂的水样,采样人员应严格按照所 要求试剂纯度、浓度、剂量和试剂加入的顺序等具体规定, 向水样中加入化学保存剂。所加入的化学保存剂不能干扰监 测项目的测定。
八、水质样品保存与运输
4、加入化学保存剂 ① 控制溶液pH值: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硝
酸酸化至pH=1-2,既可以防止重金属的水解沉淀, 又可以防止金属在器壁表面上的吸附,同时在pH= 1-2的酸性介质中还能抑制生物的活动。用此法保 存,大多数金属可稳定数周或数月。测定氰化物的 水样需加氢氧化钠调至pH=12 。测定六价铬的水 样应加氢氧化钠调至pH=8,因在酸性介质中,六 价铬的氧化电位高,易被还原。保存总铬的水样, 则应加硝酸或硫酸至pH=1-2。
水质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于8h的,每2h采样1次,,但每个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3次。(根据管理 需要进行污染源调查性监测时,也按此频次采样)
(四)污水的采样 1.水样的分类: 1.1.瞬时水样: 瞬时水样是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 品,一般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取。对于组分较稳定的水体,或水 体的组分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变化不大,采瞬时样品具 有很好的代表性。当水体的组成随时间发生变化,则要在适当时间间隔 内进行瞬时采样,分别进行分析,测出水质的变化程度、频率和周期。 当水体的组分发生空间变化时,就要在各个相应的部位采样。
3.监测断面数量的设置 应根据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的实际需要,考虑对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 规律的了解、优化基础上,以最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 的监测数据。
4.采样点位的确定 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应符合表一 和表二中的内容。
表一 采样垂线数的设置
水面宽 ≤50m 50-100m
为了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而设置的断面应根据国家或地方的具体要求而采样器材的准备采样器材主要是指采样器和水样容器水样容器主要有聚乙烯塑料桶和玻新启用容器那么应事先做更充分的清洗测定油类boddo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工程要单独采样容器应做到定点定项
水质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一、地表水(河流) (一)监测点位的布设 1. 监测断面的分类 1.1.背景断面:指为评价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不受人类生活和生 产活动影响,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 1.2.对照断面: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 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提供这一水系区域本底值的断面。 1.3.控制断面: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即 受纳某城市或区域的全部工业和生活污水后的断面。 1.4.消减断面:指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 污染物被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的断面。 1.5.管理断面: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而设置的断面。
水及大气监测采样布点方法
水及大气监测采样布点方法水和大气监测的采样布点方法是为了获得全面准确的环境质量数据。
在选择采样点时需要考虑地理分布、环境特征、污染源分布以及操作便利等因素。
以下是水和大气监测采样布点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方法。
一、水监测采样布点方法:1.水体类型:根据水体的类型,如河流、湖泊、沿海水域等,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2.污染源分布:考虑水污染源的分布情况,选择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采样,特别关注重要污染源附近的采样点。
3.地理分布:在目标区域内均匀布置采样点,以获得全面信息。
4.与流动方向的关系:根据水流的主流方向,选择位于上、中、下游的采样点,尽量涵盖整个流域。
5.环境特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特征的采样点,如人类活动频繁地区、自然保护区、城市等。
6.交通便利:选择交通便利的采样点,方便采样和数据传输。
二、大气监测采样布点方法:1.污染源分布:根据污染源的分布情况,特别关注重要污染源附近的采样点。
2.地理分布:在区域范围内均匀布置采样点,以获得全面的空气质量数据。
3.城市布点:在城市内设置高密度布点,包括市中心、工业区、交通枢纽等地,以反映城市空气污染情况。
4.交通线路:在主要交通线路上设置采样点,特别关注交通流量大的道路、公共交通站点等。
5.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内部设置采样点,以了解自然环境的污染状况。
6.特殊区域:对具有特殊环境特征的地区,如高海拔地区、沙漠地区等,设置特殊的采样点。
在进行水和大气监测采样布点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1.采样点的选取应符合科学合理性的原则,且需要考虑预算、人力和时间等因素。
2.采样点的具体位置需要明确记录,包括经纬度、海拔高度信息等。
3.布点时要避免遮挡物,确保采样器能够准确采集目标物质。
4.对于可以移动的采样设备,可以周期性调整采样点的位置,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5.采样设备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水和大气监测的采样布点需要考虑到环境特征、污染源分布和操作便利等因素,以获取全面准确的环境质量数据。
大气环境监测的应用及布点方法
大气环境监测的应用及布点方法摘要:大气环境监测是预防大气污染、进行大气保护的前提,大气环境对人类生活的质量甚至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大气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有选择监测项目、选择监测布点、试样采集、项目分析、处理监测数据,文章重点分析了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方法。
关键词:大气;环境检测;布点方法;环保大气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是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分子状污染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细颗粒物等颗粒状污染物。
大气质量监测是对某地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布点采样、分析。
通常根据一个地区的规模、大气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源强、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规定项目的定期监测。
中国规定的大气质量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和降尘。
1.大气环境监测的意义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实施以来,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城市的大气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已经影响到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对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进行大气环境监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人的意义。
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存权,大城市的大气环境在无形中对人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恶劣的大气环境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因此,对大气环境进行日常监测是保证人的生存权的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对动植物的意义。
动植物动过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来存活,在这个过程中与空气进行融合;空气中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如土壤、水等的不良影响也会导致动植物受害,甚至导致动物大批死亡,植物大量枯萎。
第三,对社会环境的意义。
大气污染物通过对人、动植物的影响,最终会导致活动的承受体――社会环境不断恶化,大气监测最后是通过对社会环境的监测观察来实现,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不同时空、不同种类污染物的浓度进行监测,最后有利于对污染浓度进行有效控制,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及优化措施
1.1概念
大气环境监测即对大气中环境污染物进行监测,需要观察和分析污染物种类与浓度,对污染物的动态变化进行掌握。监测对象包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多种污染物,也包含颗粒状污染物,如粉尘、PM2.5等。通过布点、采样和监测分析,则能实现环境质量监测。
1.2布点采样原则
2.2网格布点法
2.2网格布点法
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每个方格为正方形,可从地图上均匀描绘,方格实地面积视所测区域大小、污染源强度、人口分布、监测目的和监测力量而定,一般是1~9km2布一个点。若主导风向明确,下风向设点应多一些,一般约占采样点总数的60%。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结语
大气环境的安全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大气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对于后期监测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大气监测布点可以及时掌握大气污染情况及污染物变化规律,采用适宜的监测方法,并不断优化监测措施。切实提高监测布点的科学合理性,有效提高监测效率,为环境保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3监测点设置高度位置的优化
监测点高度设置,是关系到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合理的高度是优化布点方法的主要措施。为了增强监测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与代表性,应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通过科学计算确定监测点实际高度。在确定监测点高度时,要对污染源和研究对象加以重点关注。根据相关标准与要求,合理控制监测点与污染源高度差,对多种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确保监测点布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确定实际高度时,还应该对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周围环境受到监测高度的影响效果,促进监测质量的提升。
探究大气环境监测的应用及布点方法
探究大气环境监测的应用及布点方法摘要:大气环境监测是利用先进科技对于监测区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以便相关人员掌握大气环境特点,为了保证监测结果客观真实。
在此期间,需要利用有效的布点方法采集样品,辅助监测数据获取及分析。
为了高效完成环境监测任务,下文对于大气环境监测应用原则和方法进行介绍,并提出布点方法的运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引言:社会的发展,工业生产进程加快,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大气污染就是环境问题之一。
通过大气监测能够掌握测定区域环境真实情况,获取数据信息,对于信息深入研究,制定解决措施。
监测过程可能受到温度、风速等因素影响,所以对于采样点的布设也提出较高要求。
因此,研究大气环境检测方法的运用和布点方法选择十分重要。
一、大气环境监测的应用(一)常用方法大气环境监测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第一,物理监测法,主要是利用检测仪器,发挥仪器的灵敏性、准确性优势提高监测效率,从而获得准确监测结果;第二,化学检测,利用化学监测是通过化学实验分析大气污染物类型、浓度、覆盖范围。
该方法应用获得数据准确,用于高效检测法之一;第三,生物监测,利用动植物对于环境变化敏感性,对其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在长期实践总结过程当中,人们可以依据动植物不同表现,分析大气污染情况的变化规律,对于污染程度加以评价;第四,气态检测,气态检测法主要是对气态污染物进行检测,可以利用完全抽样、稀释抽样等方法,通常应用在环境监测最初阶段,能够对大气中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进行监测。
监测阶段,人们可以抽取待检测气体,对于其预热处理,将气体向检测设备当中输送,该方法应用需要保温、预热,由于操作难度大、时间长因此未得到推广[1]。
(二)布点原则大气环境监测布点设置十分重要,应该遵循如下原则:第一,布点具有代表性,环境监测阶段,部分监测人员没有提前分析监测影响因素,盲目布点导致监测阶段大量无效布点情况出现,对于数据真实获取极为不利,浪费人力、物力等资源。
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
156ECOLOGY 区域治理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鄂托克旗环境监测站 杨娜娜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必然会使自然遭受破坏,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鉴于此,本文就环境监测中大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环境监测;大气污染;监测点布设;注意点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0-0156-0001一、布设大气污染监测点的基本原则人们需要综合分析城市人口因素,依照城市人口密度来布设和优化监测点,尽量选择宽敞位置,确保环境监测信息的准确性。
污染监测点的数量和种类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影响最终结果。
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会把监测重点放在城市下风区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综合比对采集的信息数据,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监测点布设需要避开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地,因为绿色植被会净化空气,最终影响监测结果,导致监测数据和实际数据产生偏差,无法达到监测的目的。
我国采用大数据解析技术,搭建了专门监测粉尘、PM 2.5、PM 10、颗粒物等大气环境污染物的系统平台,以完成对大气环境污染数据的采集、挖掘与分析。
大数据解析技术可以正确定位各个参数的非线性关系,搭建关系模型,便于掌握大气环境污染物的变化规律,为预防和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保障。
大气环境监测需要采集大量信息,以便全面掌握大气环境变化规律,服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其间需要合理布设大气污染监测点。
二、大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方式(一)功能区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适用于监测多种污染源。
布设时需要根据人口数量和工业区密度,合理确定大气污染监测点数量。
(二)网格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常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中,监测点多布设在下风向,而上风向布设较少,对比鲜明。
网格大小影响网格布点法的应用效果,因此人们要合理布设网格,科学地设定大气污染监测点数量,保证大气监测数据准确。
环境监测如何布点采样
今天大气氟化物采样器厂家为大家分享下环境监测基础知识,环境空气监测技术之布点采样,一起来看一下吧!1.点位布设1.1.一般原则1.1.1.采样点位应根据监测任务的目的、要求布设,必要时进行现场踏勘后确定。
1.1.2.所选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监测数据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空气质量水平或空气中所测污染物浓度水平。
1.1.3.监测点位的布设和数量应满足监测目的及任务要求。
1.2.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要求1.2.1.监测点应地处相对安全、交通便利、电源和防火措施有保障的地方。
1.2.2.监测点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有270°以上的捕集空间,不能有阻碍空气流动的高大建筑、树木或其他障碍物。
1.2.3.如果采样口一侧靠近建筑,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180º以上的自由空间。
1.2.4.从采样口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口高度差的两倍以上,或从采样口到建筑物顶部与地平线的夹角小于30°。
1.2.5.样口距地面高度在1.5~15m范围内,距支撑物表面1m以上。
有特殊监测要求时,应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整。
1.3.采样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对于手工间断采样,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1.5~15米范围内;(二)对于自动监测,其采样口或监测光束离地面的高度应在3~15米范围内;(三)针对道路交通的污染监控点,其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2~5米范围内;(四)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点位周围半径300~500米范围内建筑物平均高度在20米以上,无法按满足(一)、(二)条的高度要求设置时,其采样口高度可以在15~25米范围内选取;(五)在建筑物上安装监测仪器时,监测仪器的采样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应大于1米;(六)使用开放光程监测仪器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时,在监测光束能完全通过的情况下,允许监测光束从日平均机动车流量少于10,000辆的道路上空、对监测结果影响不大的小污染源和少量未达到间隔距离要求的树木或建筑物上空穿过,穿过的合计距离,不能超过监测光束总光程长度的10%;(七)当某监测点需设置多个采样口时,为防止其他采样口干扰颗粒物样品的采集,颗粒物采样口与其他采样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米。
大气监测的布点方法与适用条件
大气监测的布点方法与适用条件大气监测是指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
布点方法是指在大气监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进行布设,以获取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本文将从布点方法和适用条件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布点方法1. 区域布点法: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要求,将监测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相对均匀的监测网格,然后在每个网格内选择一个代表性监测点进行布设。
这种方法适用于监测目标较为均匀分布的区域,如城市、工业园区等。
2. 网格布点法:将监测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然后在每个网格内均匀布设若干个监测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监测目标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如工业污染源周边、交通干道等。
3. 热点布点法:根据大气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在污染源周围设置监测点,以获取该区域的污染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气污染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如工业区、火力发电厂等。
4. 标志物布点法:根据大气污染源的特点,选择与之相关的标志物进行监测。
例如,选择二氧化硫作为火力发电厂的标志物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适用于特定污染源的监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该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5. 合理布点法:根据监测目的、监测要求、监测技术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进行布设。
这种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布点方法,能够在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和工作量。
二、适用条件1. 监测目标明确:需要明确监测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和浓度范围,以及监测目的和要求。
只有明确了监测目标,才能选择合适的布点方法。
2. 监测区域确定:需要确定监测区域的范围和特点,包括污染源分布情况、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
只有了解了监测区域的特点,才能选择合适的布点方法。
3. 监测技术可行:需要根据监测目标和监测要求,选择适用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只有监测技术可行,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4. 经济条件允许:需要根据经济条件和人力资源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布点方法。
水及大气监测采样布点方法
1、河流采样点位的确定采样点泛指水体中一个具体的取样点,它受水面宽度与深度影响。
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应符合表1—1 与表 1—2,其中,中泓线设置在除去河流两岸滩涂部分后的中间位置;左、右两垂线布设在中线至岸边的中间部分。
表1—1 采样垂线数的设置2 污水采样点位的确定污水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无须设置监测断面,可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2、1工业污(废)水2、1、1对第一类与第二类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就是指在环境与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此类污染物,不分行业与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
此类污染物有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13种。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
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此类污染物有pH 、色度、SS 、、、、、、、、-----34235PO F S CN N NH COD BOD Cr 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LAS 、类大肠菌群数、TOC 等56种。
2、1、2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采样点的布设对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时,在处理设施的入口与总排口设置采样点;对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监测时,在各处理单元的入口与排口设置采样点。
2、2城市污水2、2、1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与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采样点位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
2、2、2在接纳污水入口后的排水管道或渠道为了保证两股水流的充分混合,采样点布设在离污水(或支管)入口约20~30倍管径的下游处。
2、2、3城市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在污水入河排污口的上、下游分别设置采样点。
采样位置设在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1m时,位于1/4水深处;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位于1/2水深处。
3流量测量3、1流量测量原则3、1、1测定瞬时流量:对“流量-时间”排放曲线波动较小的污水排放渠道,用瞬时流量代表平均流量所引起的误差值小于10%时,可以用某一时段内的任意时间测得的瞬时流量乘以该时段的时间即为该时段的流量。
水及大气监测采样布点方法
1、河流采样点位的确定采样点泛指水体中一个具体的取样点,它受水面宽度和深度影响。
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应符合表1—1和表1—2,其中,中泓线设置在除去河流两岸滩涂部分后的中间位置;左、右两垂线布设在中线至岸边的中间部分。
2污水采样点位的确定污水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无须设置监测断面,可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2.1工业污(废)水2.1.1对第一类和第二类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是指在环境和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此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
此类污染物有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a放射性、总B放射性13种。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
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此类污染物有pH、色度、SS、BOD、COD、NH—NCN-、S2一、F-、PO3-、石油类、动5Cr34植物油、挥发酚、LAS、类大肠菌群数、TOC等56种。
2.1.2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采样点的布设对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时,在处理设施的入口和总排口设置采样点;对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监测时,在各处理单元的入口和排口设置采样点。
2.2城市污水2.2.1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采样点位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
2.2.2在接纳污水入口后的排水管道或渠道为了保证两股水流的充分混合,采样点布设在离污水(或支管)入口约20〜30倍管径的下游处。
2.2.3城市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在污水入河排污口的上、下游分别设置采样点。
采样位置设在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lm时,位于1/4水深处;水深小于或等于lm时,位于1/2水深处。
3流量测量3.1流量测量原则3.1.1测定瞬时流量:对“流量-时间”排放曲线波动较小的污水排放渠道,用瞬时流量代表平均流量所引起的误差值小于10%时,可以用某一时段内的任意时间测得的瞬时流量乘以该时段的时间即为该时段的流量。
环境监测-采样简介(水、气、土壤)
废水一、采样布点1工业废水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生活污水对城市管网污水,采样点设在污水排放干管的不同位置和污水进水收纳水体的排放口;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口和处理后总排口及各单元处理设施出口布设。
二、采样容器1对无机物、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测定水样应使用有机材质的采样容器,如聚乙烯塑料容器等;2对有机物和微生物学指标测定水样应使用玻璃材质的采样容器;3尽量选择细口容器。
有机物和某些微生物检测用的样品容器不能用橡胶塞,碱性的液体不能用玻璃塞;4生物(含藻类)的样品应选不透明的非活性玻璃容器,并存放阴暗处;光敏物质应选用棕色或深棕色容器。
三、保存方法1冷藏或冷冻法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见表3加入生物抑制剂法4调节pH 值5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保存剂作用适用范围HgCl 2抑制微生物生长各种形式的氮和磷HNO 3防止金属沉淀多种金属H 2SO 4抑制微生物生长、与碱作用含有有机物水样(COD 、TOC 、油和油脂、胺类)一、监测站布设方法1统计法;2模拟法;3经验法: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二、采样方法1直接采样法:适用于大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的情况,得到的结果为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
直接采样法: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真空瓶采样2富集(浓缩)采样:适用于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低。
富集(浓缩)采样:溶液吸收法(气态污染物、蒸汽态污染物、气溶胶态污染物);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扩散(或渗透)法;自然积集法一、土壤的采集二、样品类型1按照采样深度划分表层样品(0-20cm或0-60cm)剖面样品(为了解剖面结构)2按样品是否混合划分混合样品单独样品三、采样方法混合样品:对角线法、棋盘式法、梅花点法、蛇形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及大气监测采样布点
方法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1、河流采样点位的确定
采样点泛指水体中一个具体的取样点,它受水面宽度和深度影响。
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应符合表1—1 和表 1—2,其中,中泓线设置在除去河流两岸滩涂部分后的中间位置;左、右两垂线布设在中线至岸边的中间部分。
表1—1 采样垂线数的设置
2 污水采样点位的确定
污水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无须设置监测断面,可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工业污(废)水
对第一类和第二类污染物
第一类污染物是指在环境和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此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
此类污染物有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13种。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
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此类污染
物有pH 、色度、SS 、、、、、、、、-----34235PO F S CN N NH COD BOD Cr 石油类、动植物
油、挥发酚、LAS 、类大肠菌群数、TOC 等56种。
对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时,在处理设施的入口和总排口设置采样点;对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监测时,在各处理单元的入口和排口设置采样点。
城市污水
采样点位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
为了保证两股水流的充分混合,采样点布设在离污水(或支管)入口约20~30倍管径的下游处。
在污水入河排污口的上、下游分别设置采样点。
采样位置设在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1m时,位于1/4水深处;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位于1/2水深处。
3流量测量
流量测量原则
测定瞬时流量:对“流量-时间”排放曲线波动较小的污水排放渠道,用瞬时流量代表平均流量所引起的误差值小于10%时,可以用某一时段内的任意时间测得的瞬时流量乘以该时段的时间即为该时段的流量。
排放污水的“流量-时间”排放曲线有明显波动,但其波动有固定的规律,可以用该时段中几个等时间间隔的瞬时流量来计算出平均流量,然后用平均流量后再乘以时间表示该时段的流量。
排放污水的“流量-时间”排放曲线既有明显波动又无规律可循,则必须连续测定流量,流量对时间的积分即为总流量。
.流量测量方法
a)污水流量计法:污水流量计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污水流量计技术要求。
b)容积法:将污水纳入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测定其充满容器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计算污水量的方法。
本方法简单易行,测量精度较高,适用于计量污水量较小的连续或间歇排放的污水。
适用于流量小于每日50t的排放口。
但溢流口与受纳水体应有适当落差或能用导水管形成误差。
c)速仪法:通过测量排污渠道的过水截面积,以流速仪测量污水流速,计算污水量。
适当地选用流速仪,可用于很宽范围的流量测量。
多数用于渠道较宽的污水量测量。
测量时需要根据渠道深度和宽度确定点位垂直测点数和水平测点数。
本方法简单,但易受污水水质影响,难用于污水量的连续测定。
排污截面底部需硬质平滑,截面形状为规则几何形,排污口处有不少于3~5 m 的平直过流水段,且水位高度不小于 m。
d)量水槽法:在明渠或涵管内安装量水槽,测量其上游水位可以计量污水量。
常用的有巴氏槽。
用量水槽测量流量与溢流堰法相比,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2%~±5%)和进行连续自动测量。
其优点为水头损失小、壅水高度小、底部冲刷力大,不易沉积杂物。
但造价较高,施工要求也较高。
e)溢流堰法:是在固定形状的渠道上安装特定形状的开口堰板,过堰水头与流量有固定关系,据此测量污水流量。
根据污水量大小可选择三角堰、矩形堰、梯形堰等。
溢流堰法精度较高,在安装液位计后可实行连续自动测量。
为进行连续自动测量液位,已有的传感器有浮子式、电容式、超声波式和压力式。
利用堰板测流,由于堰板的安装会造成一定的水头损失。
另外,固体沉积物在堰前堆积或藻类等物质在堰板上黏附均会影响测量精度,必须经常清除。
在排放口处修建的明渠式测流段要符合流量堰(槽)的技术要求。
在选用以上方法时,应注意各自的测量范围和所需条件。
以上方法无法使用时,可用统计法。
f)如污水为管道排放,所使用的电磁式或其他类型的测量计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
4大气采样点的确定
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1)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3)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超标地区,要适当增设采样点;城市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酌情少设采样点;
(4)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30°。
测点周围无局部污染源,并应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
交通密集区的采样点应设在距人行道边缘至少远处;
(5)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6)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应将采样器或测定仪器设置于常人呼吸带高度,即采样口应在离地面~2m处;研究大气污染对植物或器物的影响,采样口高度应与植物或器物高度相近;连续采样例行监测采样口高度应距地面3~15m;若置于屋顶采样,采样口应与基础面有以上的相对高度,以减小扬尘的影响。
特殊地形地区可视实际情况选择采样高度。
采样点数的确定
采样点的数目设置是一个与精度要求和经济投资相关的效益函数,应根据监测范围大小、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分布密度、气象、地形、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参照WHO和美国EPA的方法,即按城市人口数确定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的数目,详见表4-1和4-2。
采样点布点方法
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和居住混合区、交通稠密去、清洁区等,再根据具体污染情况和人力、物力条件,在各功能区设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
这是我国城市空气监测布点早期采用的方法。
由于我国城市规划的历史原因,多数城市功能划分不合理,布局较混乱。
因此方法有很大局限性,监测结果缺乏统计规律,各城市间功能区无可比性。
功能区监测仅能反映局部范围的污染,代表性差。
几何图形布点法
①网格布点法: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
每个方格为正方形,可从地图上均匀描绘,方格实地面积视所测区域大小、污染源强度、人口分布、监测目的和监测
km布一个点。
若主导风向明确,下风向设点应多一些,一般约占采样点总数的60%。
这力量而定,一般是1~92
种布点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它能较好的反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
②同心圆布点法:此种布点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布点是以污染群的中心画若干同心圆,再从同心圆画45°夹角的射线若干,放射线与同心圆圆周的交点即是采样点。
③扇形布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
以点源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地面上划出一个扇形区域作为布点范围。
扇形角度一般为45°~90°。
采样点设在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相邻两点与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取10°~20°。
以上几种采样布点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求有代表性地反映污染物浓度,为大气监测提供可靠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