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排列组合题目怎么做

合集下载

看完这篇文章,在2018国考战场上再也不怕遇到排列组合题

看完这篇文章,在2018国考战场上再也不怕遇到排列组合题

看完这篇文章,在2018国考战场上再也不怕遇到排列组合题对于排列组合题是国考中的常见题型,这类题型并不难,教你几种技巧攻克这种题型。

一、何为排列组合在传授“招数”之前,先回顾一下排列与组合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具体题目中如何快速识别。

比如,4个人中挑选2个人相互握手,先选甲、再选乙或者先选乙、再选甲;这两种不同的选择顺序,最终都是甲乙2人互相握手,所以,顺序对结果不造成影响,则叫组合,记为C42 ;反之,若4个人中挑选2个人,一个当班长,一个当学委,那么先选甲、再选乙或者先选乙、再选甲;这两种不同的选择顺序会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甲当班长、乙当学委或者乙当班长、甲当学委。

所以,顺序对结果造成影响,则叫排列,记为A42。

二、解答排列组合六招数招数一:优先法优先法,即对有特殊要求的元素优先进行考虑。

例题1:a、b、c、d、e、f 6个人排队,问a、b既不在排头也不在排尾的方式有几种?中公解析:a、b是具有特殊要求的元素,优先进行考虑,一头一尾不能选,只有中间4个位置,于是有A42 。

剩下的c、d、e、f 4个人,4个位置全排列,A44 。

所以,总的排列方式是A42·A44 。

招数二:捆绑法应用环境:题中出现相邻、挨着、在一起等字眼时使用。

使用方式:将相邻元素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和其它元素进行排列与组合。

首先把相邻元素当做一个整体参与运算,然后考虑相邻元素间的排列顺序。

例1.甲、乙、丙、丁、戊,五个同学排队照相,甲乙同学必须站在一起,问有多少种站法?( )A、20B、24C、40D、48中公解析:因为甲乙同学必须站在一起,说明甲乙同学要相邻,所以使用捆绑法,将甲乙看成一个人,那么此题相当于四个同学排队照相共有A4 4=24种,但是由于甲乙两人还有A2 2=2种站法,因此共有24×2=48种。

因此选择D。

例2.有两个三口之家一起出行去旅游,他们被安排坐在两排相对的座位上,其中一排有3个座位,另一排有4个座位。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排列组合题常用四种方法总结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排列组合题常用四种方法总结

2018年公务员考试⾏测排列组合题常⽤四种⽅法总结
店铺为您整理了《2018年公务员考试⾏测排列组合题常⽤四种⽅法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这⾥提前预祝考⽣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2018年公务员考试⾏测排列组合题常⽤四种⽅法总结
在⾏测考试中,排列组合问题是考察的⼀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对于基础较好的考⽣⽽⾔这是⽐较容易得分的⼀个知识点,对于基础不好的考⽣往往就陷⼊不知道如何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的死胡同,通过真题的分析和总结,⼤家⼀起来看⼀下在⾏测考试之中经常出现的⼀些排列组合的限定条件的解题思路,⼀共有四种常⽤的解题⽅法。

⼀、排列组合的定义
1)排列: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出m个元素,将其排成⼀列。

2)组合: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出m个元素,将其组成⼀组。

⼆、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①元素不同;
②从n个元素中选出m个。

2)不同点:
①做的事情不⼀样:
排列:先选再排;
组合:只选不排
②结果与顺序的关系不同:
排列:改变顺序影响结果;
组合:改变顺序不影响结果。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排列组合题型解题技巧(优秀版)word资料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排列组合题型解题技巧(优秀版)word资料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排列组合题型解题技巧(优秀版)word资料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排列组合题型解题技巧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

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

排列组合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给定要求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总数。

排列组合问题是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必考题型,“16字方针”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规律,即: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一、试验:题中附加条件增多,直接解决困难时,用试验逐步寻找规律。

例、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方格中,每方格填1个,方格标号与所填数字均不相同的填法种数有( )解析:第一方格内可填2或3或4,如第一填2,则第二方格可填1或3或4,若第二方格内填1,则后两方格只有一种方法;若第二方格填3或4,后两方格也只有一种填法。

一共有9种填法,故选B二、不相邻问题用“插空法”:对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将其他元素排列好,然后再将不相邻接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的空隙之间插入。

三、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含有约束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按事情发生的连续过程分步,做到分类标准明确,分步层次清楚,不重不漏。

四、消序例、4个男生和3个女生,高矮不相等,现在将他们排成一行,要求从左到右女生从矮到高排列,有多少种排法。

解析:先在7个位置中任取4个给男生,有种排法,余下的3个位置给女生,只有一种排法,故有种排法。

五、顺序固定用“除法”:对于某几个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同进行全排列,然后用总的排列数除于这几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数学运算解题方法之排列组合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数学运算解题方法之排列组合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数学运算解题方法之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公务员考试当中必考题型,题量一般在一到两道,近年国考这部分题型的难度逐渐在加大,解题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原理的基础上,还要求我们熟悉主要解题思想。

那首先什么排列、组合呢?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种取出m个元素拼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有几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方法。

下面通过例题逐个掌握:一、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对于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不相邻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空隙中插入即可。

【例题1】一张节目表上原有3个节目,如果保持这3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再添进去2个新节目,有多少种安排方法?A.20B.12C.6D.4【答案】A。

【解析】首先,从题中之3个节目固定,固有四个空。

所以一、两个新节目相邻的的时候:把它们捆在一起,看成一个节目,此时注意:捆在一起的这两个节目本身也有顺序,所以有:C(4,1)×2=4×2=8种方法。

二、两个节目不相邻的时候:此时将两个节目直接插空有:A(4,2)=12种方法。

综上所述,共有12+8=20种。

二、插板法一般解决相同元素分配问题,而且对被分成的元素限制很弱(一般只要求不等于零),只对分成的份数有要求。

【例题2】把20台电脑分给18个村,要求每村至少分一台,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A.190B.171C.153D.19【答案】B。

公考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公考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公考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摆列组合成绩是公事员测验傍边常常考查的一种题型,也是良多考心理解的不是很清楚的一类题型,所以经由过程几篇文章具体阐发一下摆列组合成绩的解题思绪息争题方式,但愿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忙。

解答摆列组合成绩,起首必需当真审题,明白是属于摆列成绩仍是组合成绩,或属于摆列与组合的夹杂成绩,其主要捉住成绩的素质特点,矫捷应用根基道理和公式停止阐发,同时还要注重讲求一些战略和方式技能。

上面引见几种经常使用的解题方式和战略。

1、公道分类与精确分步法(操纵计数道理)解含有束缚前提的摆列组合成绩,应按元生性质停止分类,按工作产生的持续进程分步,包管每步自力,到达分类尺度明白,分步条理清晰,不重不漏。

例1、五小我排成一排,此中甲不在排头,乙不在排尾,分歧的排法有()A.120种B.96种C.78种D.72种阐发:由题意可先放置甲,并按其分类会商:1)若甲在末尾,剩下四人可自在排,有A=24种排法;2)若甲在第二,三,四位上,则有3*3*3*2*1=54种排法,由分类计数道理,排法共有24+54=78种,选C。

解摆列与组归并存的成绩时,普通采取先选(组合)后排(摆列)的方式解答。

2、特别元素与特别地位优待法对有附加前提的摆列组合成绩,普通采取:先斟酌知足特别的元素和地位,再斟酌其它元素和地位。

例2、从6名自愿者当选出4人别离从事翻译、导游、导购、保洁四项分歧的任务,若此中甲、乙两名自愿者都不克不及从事翻译任务,则分歧的遴派方案共有()(A)280种(B)240种(C)180种(D)96种阐发:因为甲、乙两名自愿者都不克不及从事翻译任务,所以翻译任务就是“特别”地位,是以翻译任务从剩下的四名自愿者中任选一人有种分歧的选法,再从其他的5人中任选3人从事导游、导购、保洁三项分歧的任务有种分歧的选法,所以分歧的遴派方案共有=240种,选B。

3、插空法、绑缚法对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摆列成绩,可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不相邻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头空地中拔出便可。

行测考试中排列组合题的解题好方法

行测考试中排列组合题的解题好方法

行测考试中排列组合题的解题好方法在公职考试的行测试卷中,排列组合类问题是考查得较为频繁的一类题型。

对于解决行测排列组合问题,常用的方法包括优限法、捆绑法、插空法等等,而插板法常被考生遗忘,其实这也是一种需要大家掌握的便捷方法。

在此,教育专家就同大家一起来研究下这种方法。

对于插板法,它的实质就是解决相同元素的不同分堆问题,题目中往往会出现“……至少……,……个相同的……分给……”这样的字眼,因此,大家要注意插板法的适用环境相当严格,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要分堆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要分的元素必须分完,决不允许有剩余;每个对象至少分1个,决不允许出现分不到元素的对象。

核心公式:把n个相同元素分给m个不同的对象,每个对象至少1个元素,总的分法数为种。

在考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题干难以满足插板模型的第3个条件,但我们可以通过转换使之满足。

先来看下题干满足插板模型所有条件情况下的简单应用:【例1】有10个相同的篮球,分给7个班,每班至少一个,有多少种分配方案?A. 36B.64C.84D.210【答案】C【解析】此题满足插板模型的所有条件,直接套用公式,共有种分配方案。

但是考试题中往往会出现题干并不满足插板模型的第3个条件的情况,接下来我们看下插板模型的两种变形:【例2】某单位订阅了30份学习材料发放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发放9份材料。

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法?( )A.7B.9C.10D.12【答案】C【解析】从题干条件不难看出,这里的30份学习材料代表30个相同的元素,发放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发放9份材料,那么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给3个部门至少发1份材料。

如何转化呢?可以先给这三个部门每个部门分发8份材料,这样就只需要再给这三个部门分发一份材料就能满足题目要求。

30份材料分发给3个部门各8份材料,还剩下6份材料,则问题转化为对剩下的6份材料分堆,利用插板法可得,【例3】有5个相同的篮球,分给3个班,总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案?A. 10B. 28C. 56D.60【答案】B【解析】从题干不难看出,没有“至少一个”的要求,因此并不符合插板法的第三个要求,那么我们可以想办法凑第3个条件,我们可以从3个班中先各借一个篮球,就可以把问题转化为8个篮球分给3个班,且每个班至少发一个,再依据所给公式,总的分配方案为结合教育专家以上列举的两道题目不难发现,在考试过程中一般不会考查完全符合插板法三个条件的题目,往往不符合插板法第3个条件,因此考试时考生要灵活应对。

行测讲解-2018年省考公务员行测排列组合之特殊模型-插板法

行测讲解-2018年省考公务员行测排列组合之特殊模型-插板法

行测讲解-2018年省考公务员行测排列组合之特殊模型-插板法
“回到教室前后,故意讨你温柔的骂,黑板上的排列组合,你舍得解开吗,谁与谁坐他又爱着她,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相信很多人和上海华图小编一样,只记得那些年追过、错过的爱情和不是不想解,而是压根不会解得排列组合。

那些年的“曾经”无法复制,但是欠下的排列组合该解了,只因江西公务员需要。

1.5个相同的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人至少分1个,有多少种方法?
So easy!简单的很嘛,一个一个掰手指够了,6种方法。

2.50个相同的苹果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人至少分1个,有多少种方法?
从白天数到黑夜,黑夜数到白天,从春天数到夏天,从夏天数到冬天,最后还数错了,内心一万个草泥马在奔腾,走过最多的路就是考公务员的套路!那边华图小编教大家一秒搞定!
隔板法:如果题目表述为一组相同的元素m个分成数量不等的n组,要求每组至少一个元素,则将隔板插入元素之间,计算出分类总数为。

则上题的解为
种方法。

3..单位订阅了30份学习材料发放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发放9份材料。

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法?( )
A.12
B.10
C.9
D.7
啊,小编怎么办?不是“至少一个了”呀!
很简单嘛,一个人部门先给8个材料,则还剩6个材料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一个,为,因此答案为B选项。

宝宝们,GET到没!那些年的没解得排列组合该解得解吧!在2018年省考公务员考试中一举成功,成功入面!。

(编辑:上海华图)。

2018年国考行测备考之攻破排列组合常用方法

2018年国考行测备考之攻破排列组合常用方法

2018年国考行测备考之攻破排列组合常用方法纵观当前公职类考试题型,涉及到计算问题,行程问题,统筹问题,工程问题等,工程问题相对来说其涉及考点相对简单,解法也相对较行程问题比较直观易掌握。

那么如何掌握好工程问题的答题呢?考生们只需要记住一个公式两个核心便可迎刃而解。

•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P×t=I)•核心一:设工作总量为时间的公倍数。

•核心二:各自效率保持不变。

考生只要牢记这以上三点,工程问题便不再是难题,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带着大家通过几个例题来验证这个技巧。

例1.现由甲、乙、丙三人完成一项工程,如果由甲乙两人合作,需要6小时完成,如果由乙丙两人合作,需要9小时完成,如果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3小时才能完成,则这项工程如果全部由甲单独完成,所需小时数为( )?A.3B.4C.5D.6解析:题目要求的是甲单独完成所需的时间,因此我们需要知道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以及甲的效率。

设工作总量为时间的公倍数,为6、5、3的最小公倍数即工作总量I=54要求甲单独完成的时间t=54÷9=6。

正确答案D。

例2.一项任务甲做要半小时完成,乙做要45分钟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分钟完成?A.12B.15C.18D.20中公解析:题目要求的是两人合作需要的时间,因此我们需要知道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以及两人工作的效率和。

通过甲乙各自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按照核心,设工作总量为时间的公倍数,为30、45的最小公倍数即工作总量I=90要求两人合作的时间t=90÷5=18。

正确答案C。

例3.一篇文章,现有甲乙丙三人,如果由甲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10 小时完成,如果由乙丙两人合作翻译,需要12 小时完成。

现在先由甲丙两人合作翻译4 小时,剩下的再由乙单独去翻译,需要12 小时才能完成,则这篇文章如果全部由乙单独翻译,要( )小时能够完成。

A.15B.18C.20D.25解析:题目要求的是这篇文章全部由乙单独翻译需要多少时间,因此我们需要知道这项工程的工作量以及乙工作的效率。

2018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排列组合问题

2018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排列组合问题

2018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也是大多数同学认为较难的问题,甚至感觉无从下手,中公教育辅导专家在此简单谈谈对于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思路。

排列组合是一种计算方法数的问题,以分类分步计数原理为基础,计算某个事件发生的方法数。

一、排列组合的概念
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组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二、排列和组合的区别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交换m个元素的取出顺序,若对结果有影响,是排列,没有影响,是组合。

三、常用方法
1、优限法
对绝对位置有限制条件的元素的排列组合问题,在解题时优先考虑这些元素,再去解决其它元素。

例:由数字1、2、3、4、5、6、7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七位数,求数字1必须在首位或末尾的七位数的个数。

2、捆绑法
在解决对于某几个元素要求相邻的问题时,先整体考虑,将相邻元素捆绑到一起,再将其视为一个新的元素,和其他元素进行排列组合。

例:由数字1、2、3、4、5、6、7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七位数,求三个偶数必相邻的七位数的个数。

中公解析:因为三个偶数2、4、6必须相邻,所以先将2、4、6三个数字“捆绑”在一起有
3、插空法
插空法就是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所指定的不相邻的元素插入它们的间隙或两端位置,从而将问题解决的策略。

例:由数字1、2、3、4、5、6、7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七位数,求三个偶数互不相邻的七位数的个数。

行测:数量关系中排列组合问题的七大解题策略

行测:数量关系中排列组合问题的七大解题策略

行测:数量关系中排列组合问题的七大解题策略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邹继阳
排列组合问题是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必考题型,并且随着近年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门,国考中这部分题型的难度也在逐渐的加大,解题方法也趋于多样化。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同时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

一、排列和组合的概念
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种取出m个元素拼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二、七大解题策略
1.特殊优先法
特殊元素,优先处理;特殊位置,优先考虑。

对于有附加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采用:先考虑满足特殊的元素和位置,再考虑其它元素和位置。

例:从6名志愿者中选出4人分别从事翻译、导游、导购、保洁四项不同的工作,若其中甲、乙两名志愿者都不能从事翻译工作,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
(A) 280种 (B)240种 (C)180种 (D)96种
正确答案:。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常见排列组合方法运用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常见排列组合方法运用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常见排列组合方法运用
排列组合因其考查方式灵活,能够区分考生的能力,备受命题人的青睐。

排列组合历来也是考试中的难点,近年在考法上也呈现综合考查的趋势,难度加大。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带各位考生一起学习一些有针对性的技巧和方法,助力考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一、排列组合问题常用方法
1、捆绑法:如果题目有相邻要求,需要先将要求在一起的部分视为一个整体,再与其他元素一起进行排列。

2、插空法:如果题目有不相邻要求,则需要先排列其他主体,然后把不能在一起的元素插空到已经排列好的元素中间。

3、优限法:如果题目有绝对限制要求,则需要先优先排列,再考虑其他的。

4、间接法:如果题目有至少字眼,可以考虑反面计算更简单。

二、综合应用,判断原则
例1:甲乙丙丁戊排队照相,甲乙必须相邻,丙不在排头和排尾,有几种组合情况?
中公解析:题目中捆绑法和优限法结合应用,究竟先用哪个好。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在解决排列组合类的综合应用问题时,考生需要把握的做题原则是:能分步少分类,前序有利于后序即可快速解题。

2018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之排列组合攻略

2018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之排列组合攻略

2018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之排列组合攻略华图教育刘晓峰排列组合是我们高中时所学的知识,也是近些年国联考中重点的题型,考题不难,都是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考察,包括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排列以及组合的基本知识。

我们先看一下基本知识点:1、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情,一步到位,每种情况相加。

比如说:从呼和浩特到鄂尔多斯有多少种方式?可以选择火车、飞机、大巴,怎么算的呢1+1+1=3 种方式。

2、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情,多步到位,每步情况相乘。

比如说:从呼和浩特到包头再到鄂尔多斯有多少种方式?,其中呼市到包头2种方式,包头到鄂尔多斯3种,共计2×3=6种。

其实,总结起来很简单,完成一件事情,若一步到位,方法与方法之间可以用“或”来连接,则用加法;若多步到位,用先......后......连接,则用乘法。

总结起来,有顺序就用排列,没顺序就用组合。

下面就以真题为例说明。

【例】一次会议某单位邀请了10 名专家,该单位预定了10 个房间,其中一层5 间、二层5 间。

已知邀请专家中4 人要求住二层,3 人要求住一层,其余3 人住任一层均可,那么要满足他们的住房要求且每人1 间,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案?A.75B.450C.7200D.43200答案:D解析: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是一个分步完成的事情,第一步先安排要求住二层的4人,第二步再安排要求住一层的3 人,第三步安排最后剩余的3 人。

最终结果将这3 小步的数值相乘即可。

【例】某班同学要订A.B.C.D 四种学习报,每人至少订一种,最多订四种,那么每个同学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报方式?A.7 种B.12 种C.15 种D.21 种答案:总之,拿到排列组合题目,首先宏观考虑一步,还是多步完成,具体计算时,具体才用排列或组合。

多多练习相关题目,一定会有大的突破。

更多考试资讯:/。

国家公务员考试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深度剖析

国家公务员考试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深度剖析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深度剖析(一)排列组合问题概述1、题型特征排列组合问题是公务员考试中非常重要的题型,几乎每个级别的考试都会涉及到,而且在国考中尤其突出,在国考数量关系题中,基本上会考到1道,有时会考2道,有些年份甚至可能会达到3道排列组合题,特别是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尤为明显,因此,排列组合问题可以说是近年来数量关系各种题型中最受考官青睐的题型。

排列组合问题之所以比较受命题人的青睐,是因为排列组合问题考查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比较少,而应用灵活的思维方式比较多,所以能力区分度也比较大。

要想提高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能力,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动动脑,多掌握一些有针对性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破解各脱颖而出,在这个模块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

2、题型分类常见的排列组合问题可以简单分为三类,排列问题,组合问题,概率问题。

(二)国考历年命题规律根据上表可知,在国考中,排列组合问题的考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每次考试都有涉及到,而且最多的时候可以考到3道题,这个比重是非常高的,因此,对于想考国考的考生来说,要重视对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技巧的积累,把这个模块作为数量关系的重点模块来备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高分技巧解读1、解题技巧分析1、捆绑法:如果题目要求一部分元素必须在一起,需要先将要求在一起的部分视为一个整体,再与其他元素一起进行排列。

2、插空法:如果题目要求一部分元素不能在一起,则需要先排列其他主体,然后把不能在一起的元素插空到已经排列好的元素中间。

3、隔板法:如果题目表述为一组相同的元素分成数量不等的若干组,要求每组至少一个元素,则将隔板插入元素之间,计算出分类总数。

4、错位排列:有n个元素和n个位置,如果要去每个元素的位置与元素本身的序号都不同,则n个元素对应的排列情况分别为,D1=0种,D2=1种,D3=2种,D4=9种,D5=44种,……Dn=(n-1)(Dn-2+Dn-1)种。

2、典型例题分析【例1】(2016-国家-68)为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某市直机关在系统内举办演讲比赛,3 个部门分派出3、2、4名选手参加比赛,要求每个部门的参赛选手比赛顺序必须相连,问不同参赛顺序的种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 )A. 大于20000B. 5001~20000C. 1000~5000D. 小于1000【答案】C【思路剖析】题中要求每个部门的参赛选手比赛顺序必须连续,因为需要用到捆绑法去解决。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技巧之“隔板模型”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技巧之“隔板模型”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技巧之“隔板模型”排列组合问题一直以来是我们国考中的重点,通常联系实际,生动有趣,题型多样,思路灵活,不易掌握。

而中公教育专家在本文中重点讲解排列组合中的错位重排模型,模型解法简单易懂,只要记住对应数字就能够快速解决这一问题。

本质:相同元素的不同分堆。

公式:把n 个相同元素分给m 个不同的对象,每个对象至少1 个元素,问有多少种不同分法的问题可以采用“隔板法”,共有C n-1 m-1 种。

条件:这类问题模型适用前提相当严格,必须同时满足以下3 个条件:(1)所要分的元素必须完全相同;(2)所要分的元素必须分完,决不允许有剩余;(3)每个对象至少分到1 个,决不允许出现分不到元素的对象。

例题展示:如10 个相同的小球,放入4 个不同的盒子里面,每个盒子至少要放一个球。

问有几种放法?10个球中间有9个空放入3个隔板(隔板是相同而不可以区分的),那么就可以分成4堆了,故要求的方法数就是C93种。

以下通过两个例题来展示隔板模型的两个变形,如何进行公式的套用。

【变形1】n 个相同元素分成m 份,每份至少多个元素。

将8 个完全相同的球放到3 个编号分别为1、2、3 的盒子中,要求每个盒子中放的球数不少于自身的编号,则一共有多少种方法?A.4B.5C.6D.7【答案】C【中公解析】此题中没有要求每个盒子中至少放一个球,而都是至少多个的,因此首先需要做的是转化成把n 个相同元素分成m 份,每份至少1 个元素,问有多少种不同分法的问题。

故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给2 号盒子1 个球,3号盒子2 个球,因为球一样,故给法只有1种;第二步,此时剩下5 个球,只需要“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即可,应用隔板法,方法数为C42 =6,则总的个数为1×6=6种。

【变形2】n 个相同元素分成m 份,随意分。

王老师要将20个一模一样的笔记本分给3个不同的学生,允许有学生没有拿到,但必须放完,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A.190B.231C.680D.1140【答案】B。

行测排列组合技巧

行测排列组合技巧

行测排列组合技巧行测里的排列组合啊,就像是一场充满奇思妙想的数字大冒险。

排列组合这玩意儿,你要是搞懂了,就像找到了一把打开神奇宝箱的钥匙。

比如说,你要安排一群小伙伴坐座位,这就是排列组合在生活中的小影子。

几个小伙伴呢,有不同的坐法,这就像是排列组合里元素的不同排列顺序。

这就好比你有几个不同颜色的珠子,要串成一串手链,每一种串法都不一样,这就是排列组合在捣鬼啦。

那排列组合有啥技巧呢?咱先从基础的说起。

有个概念叫全排列。

啥叫全排列呢?就像是你把一副扑克牌里的所有牌打乱顺序重新排列,这就是全排列。

全排列的计算有个公式,这个公式就像是一个魔法咒语。

比如说有n个元素,那全排列的结果就是n的阶乘。

这就好比你有n个不同的小盒子,每个盒子里放一个不同的小玩具,所有可能的放法就是n的阶乘种。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晕乎乎的?其实你多想想那些小盒子和小玩具,就会慢慢明白啦。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组合。

组合就像是从一群小伙伴里选出几个去参加游戏,不考虑他们的顺序。

这和排列可不一样,排列要考虑顺序,组合只看选了谁。

比如说从5个小伙伴里选3个去玩跳绳,这就是组合。

计算组合的公式呢,也有它的奇妙之处。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从全排列的结果里除掉那些因为顺序产生的多余情况。

这就好比你本来有一堆排好顺序的小玩具,但是现在你只关心有哪些玩具被选中了,不管它们的顺序,那就得把那些因为顺序多出来的情况给去掉呀。

在做排列组合的题目的时候,有个小窍门。

你可以从特殊元素或者特殊位置入手。

啥是特殊元素或者特殊位置呢?就像是在安排座位的时候,那个靠窗的位置可能就是特殊位置,或者那个最喜欢靠窗坐的小伙伴就是特殊元素。

先考虑他们的安排,就像是抓住了牛鼻子,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啦。

这就好比你在解一团乱麻的时候,先找到那个关键的线头,一拉,整个麻团就慢慢解开了。

再说说分组问题吧。

分组就像是把一群小动物分成几个小团队。

有时候会有平均分组,这就有点麻烦了。

比如说把6只小动物平均分成3组,你可不能直接按照普通的组合来算。

2018年国考数量之排解组合基本公式

2018年国考数量之排解组合基本公式

2018年国考数量之排解组合基本公式排列组合题目的难度相信大家已经领教过了,在国考中,排列组合以高比重出现在卷纸中,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难点。

什么题目被称为排列组合?它是从给定元素中有要求的取出指定的数目,研究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数。

所以题目的设问往往问的就是情况数,比如说“有多少种情况”、“多少种可能性”、“多少种方案/方式/方法”。

在解答排列组合的题目之前,我们除了要认清题目,我们还要学会一些基本原理。

两大原理需要大家掌握。

第一,分类与分步。

第二,排列与组合。

分类与分步也被成为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分类即是加法原理,要求是每种方法都能独立完成任务。

分步——乘法原理,此时每种方法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任务分为几个步骤,需要逐步完成。

举个例子,若一条旅游线路是从沈阳到大连再到青岛。

从沈阳到大连的交通方式如果有3趟火车、4趟客车。

那么从沈阳到大连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到达车票。

此时我们用3+4,加法,也就是分类。

因为3与4其实都能完成题目中的任务,就是从沈阳到大连,所以他们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并列的。

如果条件添加这样的一条:从大连到青岛有2趟船。

那么从沈阳到大连再到青岛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此时我们要分析,前一段的路程肯定是3+4=7,但之后的两趟船已经与前面完成的不是同一个任务。

那么就需要用乘号,即7*2。

排列与组合的区分方法在于是否考虑顺序。

排列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m个,考虑顺序,列式为mA。

组合是指从n个元素中选取m个,不考虑顺序,列n式为mC。

比如题目是,想从全班18个选出2个做为代表,可能的情况数是多n少。

这时候不考虑顺序,选出来就可以,那么列式就是2C。

但我们把问题改一18下,如果我们想从全班18个选出2个做为班长与副班长,此时就不是选出两个人那么简单了,还要对应位置,也就是我们提到的顺序,考虑顺序,要用A的式子,即2A。

18掌握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排列与组合的列式,是解决一切简单的与困难的题目的基础。

2018国考行测最头疼问题:排列组合方法大全

2018国考行测最头疼问题:排列组合方法大全

2018国考行测备考:首尾呼应法突破逻辑填空题排列组合是行测考试考察的重点,同时也是生活中经常应用到的数学知识,同时技巧性较强,在考试当中涉及的次数也比较频繁,考法很灵活,同时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所以也需要考生们引起足够重视。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分析。

(1)捆绑法题干特征:题干内容中出现了元素要求相邻的情况时,可以将相邻元素捆绑在一起看成一个大元素,然后再将捆绑后的大元素与其他元素进行排列,排列时注意捆绑内部元素之间是否有位置选择的关系,捆绑法经常应用于元素的紧邻问题当中,座位的相邻等题目中。

例: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坐一行。

问:甲乙丙一定要相邻,有多少种排法?A.24B.36C.48D.56捆绑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快速解决的相邻的排列组合问题,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加练习。

(2)优限法题干特征:题目内容中一些元素或是位置有特殊的限制或要求时,建议同学解答过程考虑优限法。

即优先考虑这些有限制条件的元素或位置,然后再去解决其他元素或位置。

例: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坐一行。

问:甲只坐排头或排尾,有多少种排法?A.24B.48C.420D.576(3)插空法题干特征:当题目中的某些元素不能相邻时或者不能在一起,先把其他元素排列,再将指定元素插入已经排好元素的空隙(包括两端位置)。

例: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坐一行。

问:甲乙一定不能相邻,有多少种排法?A.24B.48C.72D.430插空法的应用主要针对了元素的不相邻问题,座位的不相邻问题等。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捆绑法,优限法,插空法是排列组合基本问题的常用方法,并且在题目的分类方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需要考生掌握,并加强练习,提高对方法的熟悉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排列组合题目怎么做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安排,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也会在2017年10月份启动,备考之事必须提上日程。

为帮助广大考生快速了解国考、顺利备考,湖南华图教育对历年国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并且会第一时间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为广大考生的国考之路保驾护航!
根据往年的考试情况来看,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工作预计在今年10月中旬展开,笔试时间一般为11月底或12月初。

复习时间非常充裕。

河南华图特整理资料。

数量关系的考核——“排列组合”历来是广大考生最为头疼的“拦路虎”,“排列组合”既是难点,又是重点,所以是考生必须引起重视的核心模块,能否突破排列组合这道关卡,将是考生最后取得高分的关键。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分析指出,最近联考的趋势中排列组合的考察逐渐出现创新点,就是基于传统排列组合问题之上的概率问题。

概率问题在2010,2011的四月份联考中连续出现过两次,在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有所出现,联考历来以国考为风向标,而概率问题也将成为排列组合中考核的要点,所以必须引起考生的重视,笔者在这里将简单介绍一下概率问题的知识点,并以一道联考真题为例讲解一些概率问题解题思路。

在这里首先介绍一下概率问题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大多数基础比较差的考生而言,概率问题首先需要记住这样一个公式: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情况数
这个公式中,满足条件的情况数和总情况数的算法源于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考生根据题意判断即可,而对于分情况概率和分步骤概率的解法,也是脱胎于排列组合问题,分类用加法,分步用乘法,因此有了这两个公式:
总体概率=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概率之和;
分步概率=满足条件的每个步骤概率之积。

以上是概率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下面通过一道典型例题来讲解下概率问题的解题思路,这道题是是2011年424联考的第44题,一道典型的概率问题,题目是这样出的:
【2011-424-44】小王开车上班需经过4个交通路口,假设经过每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0.1、0.2、0.25、0.4,则他上班经过4个路口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是( )
A.0.899
B.0.988
C.0.989
D.0.998
这道题问4个路口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有两种解法:一种是分情况讨论,分别算出一处绿灯,二处绿灯,三处绿灯,四处绿灯的概率,然后相加即可; 另一种方法是逆向思维法,上文中反复提到,概率问题是排列组合的延伸,排列组合是概率问题的基础,而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用到这样一个公式: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情况数—不满足条件的情况数
而在概率问题中,这个公式也能适用,具体公式为:
某条件成立概率=总概率—该条件不成立的概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总概率指的就是全概率,就是1,落
实到这道题中,“至少有一次遇到绿灯的概率”的反面情况就是“一次绿灯都遇不到的概率”,即“全遇到红灯的概率”,而“全遇到红灯的概率”是指先后四个路口均遇到红灯,是分步概率,等于0.1×0.2×0.25×0.4,而答案就是1—0.1×0.2×0.25×0.4,等于0.998,选D。

总结下这道题,解决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分步概率计算和逆向思维的思想,考生务必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概率问题的考察点愈广愈难,涉及到几何概率,期望概率等,以后出现高等数学中的概率知识也未可知,要解决好这类问题,考生一方面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学好排列组合以及本文所提到的基本概率知识,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考生要加强概率方面的知识储备,达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境界。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安排,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也会在2017年10月份启动,备考之事必须提上日程。

为帮助广大考生快速了解国考、顺利备考,湖南华图教育对历年国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并且会第一时间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为广大考生的国考之路保驾护航!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考试顺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