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186p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员等)
四、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概念: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
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观察法评价: • 优点: 简单易行,真实自然 • 缺点: A、对观察的结果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B、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其结
• 学得会,用得上——职教教学改革的价值 取向
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概念和体系 • 第二章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 • 第三章 职业院校教师心理 • 第四章 职业教育学习心理 • 第五章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机 • 第六章 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七章 职业教育教学心理 • 第八章 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
第一章 概论
• 第三,密切结合教育过程来探讨,解释学与教的规律的基本心理规律; • 第四,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解释学校教与学情景中人的心理活动
及其交互作用的机制和基本规律,而不仅仅是对学与教心理现象的描 述。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
•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职业院校情境中学 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
• 职业教育教学情境:是由具有一定文化素 养的已经构成新型师生关系的教师和职业 院校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所进行的 旨在使学生掌握职业技师知识,形成职业 技能、发展职业能力,养成一定的职业观 念和职业道德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
三、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现 象和规律
• 教师在教学时的心理现象及规律
• 教师和学生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 心理发展理论(微观) • 学习理论(微观) • 教学理论(微观) • 职业院校师生心理理论(微观) • 职业心理理论(微观) • 教育社会心理理论(宏观) • 专业职业教育心理学(炼钢、飞行员、宇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 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 验一种愉快的情绪。 而由于儿童能力的局限,他们认识到"想做的"和"应该做的"之间的差距,因此,本阶 段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 止的活动。成年人应监督而不是干涉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职业教育心理学
能就业-------------乐就业
职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态度的培养
学习心理
职业态度和职业指导
知识的学习
个性与职业的匹配
技能的获得
择业心理与调试
迁移
职业心理健康
……
……
Leabharlann Baidu
对职校学生现状的调查
• 教育部专项研究结果 • 结论一:新生文化水平很低,46.60%数学没有达到
小学毕业水平,59.69%没有达到初二水平。英语分 别是38.63%,72.24%。
(四)个案研究法
• 概念:对少数或者个别人进行深入细微的 研究,从中寻求教育规律的方法。
注意: • 个别学生
• 资料要全面: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等因 素
• 代表性可能较差
(五)教育经验总结法
• 概念:教育工作者根据平时自己工作实践 的经验,通过分析综合作出总结,使它们 上升到教育理论的程度。
• 结论二:文化水平离散度很高。语文成绩相对均衡一 些,数学和英语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最高最低分各城 市均高达50—70分。
• 文化水平总体情况:低水平、高分化
课程教学的现状
• 教师评价:7862名教师参与,教师对学生学习 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力评价不高,认为好 与较好的均不到10%。
• 不同科目的教师:评价明显有差异,专业课、 实训课评价高于文化课。
问卷法应注意的问题: (1)题量(3)测谎题(4)信度、效度(5)指导
语
(三)实验法
概念: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 研究的方法。
分类: 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注意的问题: 1.自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 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主试选择和控制的变量 • 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被试的反应变量 2操作定义的设置 • 操作变量:把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检测、具体化、可操作的变量。
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C、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对象,而需要研
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 D、主观色彩
(二)调查法
• 概念: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 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 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 究方法。
• 常见的调查方式: 问卷法、访谈法
一、教育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 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定义的涵义:
• 第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学与教情景中人的心理现象,而 不是一般研究一切教育环境中的心理现象;
• 第二,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即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既有教师的教 也有学生的学。教有教的法则,学有学的规律。教师的教以学生为主 体,学生的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1)信任对怀疑(0-1.5岁)。 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 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 和不安。
(2)自主对羞怯(1.5-3岁)。 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渴望自主。 成人应该帮助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如成年人未能对儿童试图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和认 知技能的尝试给予鼓励,则幼儿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本阶段体会到过多的怀疑 和羞怯的个体,可能会导致其一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 教学压力:学生主要来自于“听不懂”、“学 不会”,课堂上难以忍受。教师主要源自于教 学秩序难以维持,效果难以提高,劳动得不到 认可。
学校教学现状:
• 众多学生入学时文化水平过低,也无心学习。
• “不愿学”(态度)和“学不会”(能力)是 教学的两大难题。
主要目标
• 让学生参与动起来——愿意学 • 让学生感到能学会——学得会 • 让学生今后用得上——用得上 • 让学生有成功喜悦——有成就
• 步骤:1.确定题目;2.确定对象;3.制定 总结计划;4.搜集资料;5.分析资料;6. 讨论结果;7.得出结论
第二章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
第一节 职业院校学生的 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定义 •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老年期的心理活动所
发生的积极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 1.连续性与阶段性; • 2.定向性与顺序性; • 3.不平衡性; • 4.差别性。
四、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概念: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
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观察法评价: • 优点: 简单易行,真实自然 • 缺点: A、对观察的结果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B、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其结
• 学得会,用得上——职教教学改革的价值 取向
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概念和体系 • 第二章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 • 第三章 职业院校教师心理 • 第四章 职业教育学习心理 • 第五章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机 • 第六章 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七章 职业教育教学心理 • 第八章 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
第一章 概论
• 第三,密切结合教育过程来探讨,解释学与教的规律的基本心理规律; • 第四,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解释学校教与学情景中人的心理活动
及其交互作用的机制和基本规律,而不仅仅是对学与教心理现象的描 述。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
•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职业院校情境中学 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
• 职业教育教学情境:是由具有一定文化素 养的已经构成新型师生关系的教师和职业 院校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所进行的 旨在使学生掌握职业技师知识,形成职业 技能、发展职业能力,养成一定的职业观 念和职业道德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
三、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现 象和规律
• 教师在教学时的心理现象及规律
• 教师和学生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 心理发展理论(微观) • 学习理论(微观) • 教学理论(微观) • 职业院校师生心理理论(微观) • 职业心理理论(微观) • 教育社会心理理论(宏观) • 专业职业教育心理学(炼钢、飞行员、宇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 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 验一种愉快的情绪。 而由于儿童能力的局限,他们认识到"想做的"和"应该做的"之间的差距,因此,本阶 段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 止的活动。成年人应监督而不是干涉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职业教育心理学
能就业-------------乐就业
职业技能的培养
职业态度的培养
学习心理
职业态度和职业指导
知识的学习
个性与职业的匹配
技能的获得
择业心理与调试
迁移
职业心理健康
……
……
Leabharlann Baidu
对职校学生现状的调查
• 教育部专项研究结果 • 结论一:新生文化水平很低,46.60%数学没有达到
小学毕业水平,59.69%没有达到初二水平。英语分 别是38.63%,72.24%。
(四)个案研究法
• 概念:对少数或者个别人进行深入细微的 研究,从中寻求教育规律的方法。
注意: • 个别学生
• 资料要全面: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等因 素
• 代表性可能较差
(五)教育经验总结法
• 概念:教育工作者根据平时自己工作实践 的经验,通过分析综合作出总结,使它们 上升到教育理论的程度。
• 结论二:文化水平离散度很高。语文成绩相对均衡一 些,数学和英语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最高最低分各城 市均高达50—70分。
• 文化水平总体情况:低水平、高分化
课程教学的现状
• 教师评价:7862名教师参与,教师对学生学习 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力评价不高,认为好 与较好的均不到10%。
• 不同科目的教师:评价明显有差异,专业课、 实训课评价高于文化课。
问卷法应注意的问题: (1)题量(3)测谎题(4)信度、效度(5)指导
语
(三)实验法
概念: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 研究的方法。
分类: 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注意的问题: 1.自变量的选择与确定 • 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主试选择和控制的变量 • 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被试的反应变量 2操作定义的设置 • 操作变量:把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检测、具体化、可操作的变量。
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C、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对象,而需要研
究的对象却没有出现。 D、主观色彩
(二)调查法
• 概念: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 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 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 究方法。
• 常见的调查方式: 问卷法、访谈法
一、教育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 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定义的涵义:
• 第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学与教情景中人的心理现象,而 不是一般研究一切教育环境中的心理现象;
• 第二,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即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既有教师的教 也有学生的学。教有教的法则,学有学的规律。教师的教以学生为主 体,学生的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1)信任对怀疑(0-1.5岁)。 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 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 和不安。
(2)自主对羞怯(1.5-3岁)。 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渴望自主。 成人应该帮助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如成年人未能对儿童试图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和认 知技能的尝试给予鼓励,则幼儿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本阶段体会到过多的怀疑 和羞怯的个体,可能会导致其一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 教学压力:学生主要来自于“听不懂”、“学 不会”,课堂上难以忍受。教师主要源自于教 学秩序难以维持,效果难以提高,劳动得不到 认可。
学校教学现状:
• 众多学生入学时文化水平过低,也无心学习。
• “不愿学”(态度)和“学不会”(能力)是 教学的两大难题。
主要目标
• 让学生参与动起来——愿意学 • 让学生感到能学会——学得会 • 让学生今后用得上——用得上 • 让学生有成功喜悦——有成就
• 步骤:1.确定题目;2.确定对象;3.制定 总结计划;4.搜集资料;5.分析资料;6. 讨论结果;7.得出结论
第二章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
第一节 职业院校学生的 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定义 •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老年期的心理活动所
发生的积极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 1.连续性与阶段性; • 2.定向性与顺序性; • 3.不平衡性; • 4.差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