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考博试卷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试卷
三、论述题(48分)
1.外风与内风的区别及联系
2.阳偏盛的概念、成因、病机
3.血液运行与脏腑功能的关系
4.肝经循行经过的重要脏器及临床指导意义
5.五华与脏腑的关系及意义
6.中医中大脑与脏腑的关系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攻
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博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多选题(20分)
二、名词解释(32分)
1.魂魄
2.用寒远寒
3.十二经筋
4.湿郁化燥
5.天葵(无草字头)
6.反治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内科学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共10分
1.证,症,病的概念
2.异法方宜
3.呷嗽
4.气利
5.脑风
二、类证鉴别,共20分
1.癃与闭
2.中脏腑与中经络
病案分析
3.战汗与脱汗
4.泻安表里与开通里表
5.噎膈
三、简答题,共20分
1.如何理解水肿治疗的“开鬼门”“洁净府”“去莞陈侳”
2.痹症的证治要点
四、论述题,共30分
1.历代医家对于眩晕的病名,病因病机,证治的主要论述
2.心悸日久会产生哪些变证,ຫໍສະໝຸດ 理如何五、病案分析,共20分
陈某,男性,46岁,胃脘胀痛,每与情绪不稳而加重,大便欠畅,脉弦苔薄白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考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12)Ⅰ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
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45题中医诊断学30题中药学35题方剂学35题中医内科学30题针灸学20题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1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80分B型题60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X型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Ⅳ考查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近5年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2016—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1.土爱稼穑2,阴病治阳3.审证求因4.湿性黏滞5.塞因塞用论述题(5题,每题8分,共40 分)1.营气与卫气有何异同,营卫失和的临床表现2.水湿痰饮的区别与联系3.何为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其特点与其意义如何?4.外燥与内燥的异同5.脾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联系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注意:所有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律不给分。
、名词解释1.肝主疏泄2.肺主治节3.循经取穴4. 内生五邪5.塞因塞用6.阴病治阳7.精血同源8. 心肾不交二、简答题1. 脾胃的关系。
2. 饮的分类。
3. 药邪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4.风邪致病的特点。
5.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认识。
6. 三焦的认识。
7.脏腑之别。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注意:所有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论述题: .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
7.试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有何异同?8.试述湿邪致病特点,及与外湿有何异同?9.谈谈对益火补土法的认识及临床中的应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1.风邪性质和致病特征,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2.从病机转化角度说明寒证转化为热证的转变形式?3.虚实的病机机制?201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题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学2012年考博真题考博试卷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卷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第1页 共1页
上海针灸学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全是问答题,共 7 个。 1、足少阴、足太阳经郗穴名称及定位。20 分! 2、写出《内经》足厥阴肝经巡行路线原文,所经部位与肝藏象关系。 3、“标本”含义,标部腧穴治疗本部疾病的临床意义。 4、目上纲、眼系 定义及其与临床关系 5、徐而疾则实 疾而徐则虚 含义及个人认识 6、什么是 sham acupuncture ?并谈谈你的认识 7、 针刺麻醉的研究现状及个人观点
历年中医药大学博士考题
山东中医药大学历年中内及西内考博真题(2000-2010 )2000 年中医内科1.请论述水肿、淋证、癃闭、关格的临床特色及联系。
(10 分)2.请论述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
( 10分)3.胸痹的发病基础和病理要素是什么?其病理特色如何?如何鉴识阴寒证、痰浊证、气滞证、血瘀证的不一样?各证型治疗重点是什么?(10 分)4.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10 分)5.试述“真中”“类中”的源流考略?(10 分)6.痰饮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是什么?为何?其治则如何?为何?(10 分)7.消渴病(糖尿病)临床常有哪些急慢性并发症?请写出消渴病(糖尿病)四周精神病变辨证分型(只写分型)、治法、方子。
(10 分)8.如何理解《血证论》提出的治血四法?(10 分)9.调补脾肾为何是治疗虚劳的重点?请论述之。
(10分)10.通窍活血汤方义如何?你在临床应用如何领会?(10 分)西内内科一、名词解说:Ⅰ型、Ⅱ型呼吸衰竭,卓-艾综合症,脾功能亢进,肾病综合症,Graves 病,高血压危象。
二、试述肺气肿的治疗原则及详细举措。
三、试述 PSVT 的 ECG 表现及临床表现。
四、试述重生阻碍性贫血的诊疗标准。
五、试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及原由。
六、试述 DM 的诊疗标准。
七、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原由有哪些?2001 年中医内科1.你对中西医联合治疗风湿病的见解。
2.中风病(中脏腑、中经络)的临床表现。
3.“开鬼门、干净府”联合心血管(心衰)的应用。
4.胃痞、胃胀、痞满的鉴识诊疗。
5.试述扶正治疗肿瘤(祛邪需要扶正,邪去正自安)6.肝癌、积症的治疗方法,在何时用何法?7.石棉在《内经》的论述及其治法( 3 个)8.试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9.试述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10.血府逐瘀汤的构成,能治疗心系的那些疾病?西医内科1.慢性腹泻的发病机理。
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疗标准。
3.白血病先期多发MDX的分类标准。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2015年考博真题试卷
简答:
王清任的五个逐瘀汤配伍特点与临床应用;
结合《证治汇补》中对哮病的论述简述哮病的病因病机;
论述:
血证治疗的注意要点;
水肿日久的变证及如何预防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考博真来自试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2010中医内科学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名词解释
重不胜;
百合病;
提壶揭盖法;
少阴三急下;
五疸。
区别:
风气和客气;
子火与贼火;
开表通里与通里解表;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试卷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试卷在中医理论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人体生理功能?在中医治疗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药物配伍原则?请简述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应用。
答案:五行学说主要内容包括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生克制化等。
临床应用中,医生根据五行相生规律,补母或泻子;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泻心火或滋肾水等。
答案:“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当人体适应能力不足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
而“疠气”则是各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多由口鼻而入,且易导致流行病的发生。
请论述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答案:藏象学说主要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特点、相互关系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的关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意义在于指导诊断和治疗,根据不同脏腑的功能特点及相互关系,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证候鉴别诊断等方面的知识。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是一门必修课程,也是许多中医学子考博的重要科目。
本文将介绍一份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考博真题试卷,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考博的难度和题型。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考博真题试卷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其中,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总分为140分。
单选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断、证候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下列哪一项不是八纲辨证的分类?A.寒B.热C.表D.里E.虚答案选C.表。
多选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对病因病机、证候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考察。
例如,下列哪些选项是导致内伤发热的原因?A.气滞B.血瘀C.痰饮D.食积E.湿热答案选ABCD。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2013年考博真题试卷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1. 天人合一 2. 丹田 3. 水火不济 4. 筋之府 5. 胆主决断 6. 宗脉 7. 经筋 8. 食复 9. 湿性黏滞 10. 痰饮 二、简答题 1. 气运动失常的病机 2. 阴阳转化的依据和条件是什么。 3. 肺气肃降体现在哪些方面。 4. “治未病”的概念、临床指导意义 三、论述题 1. 何谓五脏相关 2. 对中医和中国文化的认识(16分)
第1页 共1页
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答案与解析
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37~81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金元时期,滋阴派的理论依据是A.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B. 阴常有余,阳常不足C. 独阳不生,孤阴不长D. 阳在外,阴之守也1.【答案】A【解析】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多选寒凉。
火热在表,治以辛凉甘寒;火热在里,则用承气诸方;表里俱热,用防风通圣散、凉膈散以凉解之,所以被称为“寒凉派”。
刘氏之火热理论,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对温病学说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张“邪去则正安”,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所以被称为“攻下派”。
他不仅对疾病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且扩大了汗、吐、下三法的应用范围,对中医治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东桓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治疗重在升补脾阳,被称为“补土派”。
朱丹溪重视相火妄动,耗伤真阴,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因此被称为“养阴派”。
2. 阴阳互损体现了阴阳的A. 相互转化B. 互根互用C. 消长平衡D. 相互制约2.【答案】B【解析】阴阳互损是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在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情况。
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生阴,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称为“阳损及阴”。
同样,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生阳,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称为“阴损及阳”。
3. 根据五行传变规律,肝火犯肺属于A. 母病及子B. 子病及母C. 相乘D. 相侮3.【答案】D【解析】病理状态下,肝肺病变可互相影响。
如肝郁化火,或肝气上逆,肝火上炎,可耗伤肺阴,使肺气不得肃降,而出现咳嗽、胸痛、咯血等肝火犯肺的症状,阴阳学说称为“左升太过,右降不及”,五行学说称为“木火刑金”或“木旺侮金”。
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
2017年3月11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真题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乙癸同源、水火既济2.仓廪之官、决渎之官3.用热远热、热因热用4.忘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气脱与亡阳的定义与联系2.热、火、暑的异同点3.忘了4.忘了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何谓肾精、肾气、肾阳、肾阴?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阴阳偏衰既可导致相对一方亢盛,又可导致相对一方虚损不足,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3.风气动的概念、成因和病机。
4.“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的“本”的区别与联系。
2017年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考题记忆版1.为什么说“亡血家不可发汗”?2.何谓体质?何谓征候?二者有何联系?3.何谓七情?为什么说情志病皆从心生?4.何谓脱气?与亡阳有何区别?5.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6.何谓循经论治?何谓分经论治?试论头痛与牙痛的分经论治?7.对脾喜燥恶湿,胃喜润勿燥的理解?8.金元四大家。
9.对“金曰从革”的理解及临床指导意义?2016年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回忆一、名词解释(20分,5个每题4分)1.水火既济2.经脉3.寒性凝滞4.阴阳格拒5.七情伤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5个)1.简述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2.何为正治?包括哪些治法?3.何为痰饮?痰饮的分类?4.简述宗气学说的原理?5.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与形、体、窍、华、志、液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共40分)1.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15分)2.中医“体病相关”理论与临床意义?(25分)2017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2*5)1.疬气2.五脏化液3.百病皆由气4.从化5.皮部二,简答(10*5)1.试论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2.阴维脉、阳维脉经脉循行及其功能。
3.试述“肾为胃之关”。
4.试述何谓反治?简述其应用。
5.试述五运推演步骤,举例说明。
三,论述(20*2)1.论述整体观念。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试卷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针灸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单选题15*1分
第1页 共1页
维道、水泉定位 春夏各致一阴的含义 二、多选题10*1.5分 明代著作 与口连络的经脉 三、名词解释5*2分 穴位敏化 踝厥 四海 五输穴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刺荥无伤卫,刺卫无伤荥 2.血海、委中、膈俞的定位、归经,各自治血证的侧重 五、问答题 1.十二经别与十二络脉的含义与区别 2.内关定位归经,“心胸谋内关”的理论依据 3.十二皮部定义,三阴皮部的命名 4.蹻脉司眼睑开合的经络理论基础,临床举例 5. 写出5个是动病、所生病
第1页 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 共1页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卷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8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第1页 共1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多选题(20 分) 二、名词解释(32 分) 1.魂魄 2.用寒远寒 3.十二经筋 4.湿郁化燥 5.天葵(无草字头) 6.反治 7.乙葵同源 三、论述题(48 分) 1.外风与内风的区别及联系 2.阳偏盛的概念、成因、病机 3.血液运行与脏腑功能的关系 4.肝经循行经过的重要脏器及临床指导意义 5.五华与脏腑的关系及意义 6.中医中大脑与脏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