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分析实训实验报告
![金相分析实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db2c5f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 掌握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3. 学习金相显微组织的观察方法。
4. 通过实验,提高对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认识,为后续材料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金相分析是一种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显微组织的方法。
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可以了解其成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信息。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透镜将物体放大,使其细节清晰可见。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切片机、显微镜镜头、显微镜光源等。
2. 材料:金属试样、金相砂纸、抛光布、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金属试样制备(1)将金属试样切割成合适尺寸,并进行粗磨、精磨、抛光等处理。
(2)将磨光后的试样放入显微镜切片机,进行切片处理。
(3)将切片放入脱脂棉中,用3~5硝酸酒精溶液清洗,去除油污。
2. 金相试样制备(1)将清洗干净的切片放入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切片位置。
(2)用显微镜镜头观察切片,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磨光。
(3)用金相砂纸对切片进行粗磨、精磨,直至切片表面平滑。
(4)将磨光后的切片放入抛光机中,用抛光布进行抛光处理。
3. 金相显微组织观察(1)将抛光后的切片放入金相显微镜中,调整光源和焦距。
(2)观察切片的显微组织,记录其形态、分布、尺寸等信息。
(3)分析切片的显微组织,了解其成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发现金属试样具有以下显微组织:(1)晶粒组织:金属试样晶粒大小不一,分布不均。
(2)析出相:金属试样中存在析出相,形态各异。
(3)夹杂:金属试样中存在夹杂,分布不均。
2.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金属试样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1)晶粒组织:晶粒大小和分布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晶粒细化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2)析出相:析出相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有显著影响。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cfdc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9.png)
金相实验报告金相实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金相显微观察和分析来得出该材料的性质和组成。
本次实验使用了金相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不同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了精确的分析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解不同材料的组织结构、成分、相对密度等参数。
实验原理及步骤本次实验使用金相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来分析不同材料的组织结构,其中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预处理:首先将不同材料制成小块,将其用磨片机进行打磨,直至样品表面光滑均匀。
2.金相显微镜观察: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金相显微镜中,通过金相显微镜获得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构图像。
3.光学显微镜观察: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入光学显微镜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获得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构图像。
4.分析结果:根据观察到的图像和结构,分析出样品的组成、成分、相对密度等参数。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分别对不同材料进行了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得出了分析结果。
1.不锈钢材料的分析首先对不锈钢材料进行了金相显微镜观察,可以得到如下的观察图像:和镍组成的奥氏体和铁素体相互交叉分布形成。
此外,还存在一些铁素体晶粒在奥氏体中。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出,不锈钢材料的组织结构精细,但硬度较低。
2.铝合金材料的分析接下来对铝合金材料进行了金相显微镜观察,得到如下的观察图像:从上述图像中可以看出,铝合金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主要由铝在晶格中承载分布的硬质相和软质相组成。
此外,还存在一些硅和镁分布在铝晶粒边缘。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出,铝合金材料的组织结构颗粒较大,但含有许多晶粒。
3.碳素钢材料的分析最后对碳素钢材料进行了金相显微镜观察,得到如下的观察图像:素体和珠光体相互交错组成。
其中,珠光体是由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化而形成的一种晶格结构,因此含有高硬度。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出,碳素钢材料的组织结构颗粒较小,但含有较多的结晶。
金相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本
![金相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55a3646f61fb7360a4c6555.png)
过共析钢三种;铸铁又可分为亚共晶白口铁、共晶白口铁和过共晶白口铁三种。
word
..
.
.
实验一 金属材料显微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实验目的:
➢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规则; ➢ 掌握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 通过观察,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 了解并掌握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 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显微镜 观察
word
..
.
.
实验概述:
2.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 磨制方法
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一手按住砂纸,另一手握住试样,使 试样磨面朝下并与砂纸接触,在轻微压力作用下向前推行磨 制。
磨制以“单程单向”方式重复进行。 在调换下一号更细的砂纸时,应将试样上的磨屑和砂粒清除
干净,并使试样的磨制方向调转90°。
.
珠光体
9# 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变态莱氏体
过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一次渗碳体 6# 过共晶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
铁素体
word
渗碳体 珠光体
渗碳体
莱氏体
..
.
2#
莱氏体
二次渗碳体
珠光体
.
3#
二次渗碳体
珠光体
4#
渗碳体 7#
珠光体
word
5# 珠光体
铁素体 渗碳体
二次渗碳体 8#
莱氏体 铁素体
莱氏体
实验概述:
2.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word
..
金相科学创新实验报告
![金相科学创新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ba92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0.png)
金相科学创新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及相变现象,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研究金属材料组织结构的重要工具,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金相试样的制备,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试样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
金相试样制备的常用方法有切割、粗磨和细磨三个步骤,最终得到的试样通常是平整的、无扭曲和无缺陷的金属表面。
金相显微镜主要包括光源系统、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三部分。
其中,光源系统提供光源,光学系统由镜头、接眼镜和物镜组成,机械系统则主要用于移动和定位试样。
三、实验步骤1. 制备金相试样:按照实验要求,使用金相试样制备设备将金属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并进行粗磨和细磨处理,直至得到平整的试样表面。
2. 安装金相显微镜:将金相显微镜取出,调整放大倍数至适当范围,并连接电源和相机。
3. 调焦对准:使用机械系统调节物镜的位置,使试样与物镜成近似正好的焦距。
4. 观察试样:通过接眼镜观察试样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并使用相机拍摄照片。
5. 数据分析:根据观察到的试样形貌和结构,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晶粒尺寸、晶界及颗粒形状等相关参数的测定。
6. 清洗整理: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金相试样制备设备和金相显微镜,并进行整理和归档。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本实验以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制备了金相试样,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铝合金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
观察结果显示,铝合金具有细小的晶粒尺寸和均匀分布的晶界,且颗粒形状较为规则。
通过对观察结果的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铝合金的晶粒尺寸分布图和晶粒尺寸的平均值。
经统计分析,这批铝合金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0微米,晶粒尺寸分布均匀。
通过与相关文献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铝合金试样具有优良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晶界清晰,没有明显的缺陷。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金相显微镜的使用,观察了金属材料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金相分析实验报告
![金相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47ab5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c.png)
金相分析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金相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金相分析实验,了解金属相组成、组织结构和晶体尺寸,以及金属的力学性能分析方法,掌握金相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金相分析是通过对金属样品进行切割、研磨、腐蚀、脱蜡、上色等处理,然后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样品表面的金属组织结构和晶体尺寸。
通过观察不同金相结构的样品,可以了解材料的组分、相态、显微硬度、晶体尺寸和晶界等信息,并对金属材料的性能做出分析和评价。
三、实验步骤:1.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切割方式,并进行样品切割。
2. 将切割好的样品用不同颗粒大小的砂纸进行研磨,逐渐减小颗粒大小,并按一定顺序进行粗研、精研。
3. 使用震荡器将样品蓬松脱蜡。
4. 利用金相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调节放大倍数和对焦距离,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构和晶体尺寸。
5. 观察完毕后,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相应结论。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需戴上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伤害。
2. 对于腐蚀试剂和显色剂的使用,需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时间进行操作,避免溢出和损坏样品。
3. 在调节金相显微镜时,要小心调节焦距和放大倍数,避免对样品造成损坏。
4. 在观察和分析样品时,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过程进行操作,避免误判和错误结果。
5. 实验结束后,要清洗实验设备和工具,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金相显微镜观察到的样品组织结构和晶体尺寸,结合实验操作和分析步骤,对样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得出相应结论。
比如通过观察到的晶体尺寸和晶界分布情况,可以对材料的晶体生长机制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
六、实验总结:通过金相分析实验,了解了金属组织结构和晶体尺寸的观察方法和分析步骤,掌握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实验结果对于分析和评价金属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材料加工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实验中注意事项的遵守和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保证了实验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金相_实验报告
![金相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c70f7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e.png)
一、实验名称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二、实验目的1. 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2. 熟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认识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并分析其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
三、实验原理金相实验是研究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备金相试样,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组织,可以了解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切割机、腐蚀剂、显微镜载物台等。
2. 材料:金属试样(如钢、铝、铜等)、砂纸、抛光布、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等。
五、实验步骤1. 试样切割:将金属试样切割成所需尺寸的薄片。
2. 试样磨光:将切割好的试样在砂轮机上磨光,直至表面平整光滑。
3. 试样腐蚀:将磨光后的试样浸入腐蚀液中,观察试样表面颜色变化,直至达到所需腐蚀程度。
4. 试样抛光:将腐蚀后的试样在抛光机上抛光,直至表面光亮。
5. 试样观察:将抛光后的试样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组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的金属试样微观组织:- 钢试样:观察到了珠光体、渗碳体和铁素体等组织。
- 铝试样:观察到了α相和β相等组织。
- 铜试样:观察到了单相固溶体和析出相等组织。
2. 分析:- 钢试样:珠光体是钢中的主要强化相,渗碳体和铁素体对其性能也有一定影响。
- 铝试样:α相是铝的主要固溶强化相,β相对其性能也有影响。
- 铜试样:单相固溶体是铜的主要固溶强化相,析出相对其性能也有影响。
七、实验结论1. 通过金相实验,掌握了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2. 熟悉了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够观察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
3. 认识了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并分析了其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八、实验体会1. 金相实验是研究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重要手段,对于了解材料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金相制备实验实验报告
![金相制备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711b4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b.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方法;2. 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金相试样;3. 分析金相试样的组织结构,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
二、实验原理金相试样制备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将金属材料加工成具有代表性的试样,以便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
金相试样制备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取样、粗磨、细磨、抛光、浸蚀。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超声波清洗机、加热炉、显微镜载物台等;2. 材料:金相砂纸(0号、1号、2号、3号、4号、5号)、抛光布、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试样(成分:不锈钢)。
四、实验步骤1. 取样:将不锈钢材料切割成10mm×10mm×10mm的小块;2. 粗磨:将试样放在砂轮机上,使用0号金相砂纸进行粗磨,直至试样表面平整;3. 细磨:将试样放在细磨机上进行细磨,使用1号、2号、3号、4号、5号金相砂纸,逐步减小砂纸粒度,直至试样表面光滑;4. 抛光:将试样放在抛光机上,使用抛光布和抛光膏进行抛光,直至试样表面具有镜面光泽;5. 浸蚀:将抛光好的试样放入3~5硝酸酒精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6. 观察:将浸蚀好的试样放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组织结构观察: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发现不锈钢试样具有以下组织结构:(1)珠光体: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呈片状分布;(2)马氏体: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呈针状分布;(3)奥氏体: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呈块状分布;(4)残余奥氏体: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呈颗粒状分布。
2. 结果分析:(1)珠光体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韧性较差;(2)马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韧性较差;(3)奥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韧性,但强度和硬度较低;(4)残余奥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韧性,但强度和硬度较低。
六、实验结论1. 金相试样制备过程包括取样、粗磨、细磨、抛光、浸蚀等步骤;2. 金相显微镜可以观察金相试样的组织结构,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质;3. 不锈钢试样具有珠光体、马氏体、奥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等组织结构,其性能与组织结构密切相关。
金相分析实验报告
![金相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248f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8.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规则;2. 掌握金相显微试样制备的基本操作方法;3. 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分析其成分与组织之间的关系;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原理金相分析是利用金相显微镜对金属材料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可以了解其内部结构、成分分布、相变过程等,从而为金属材料的性能评价、生产工艺改进、质量控制等提供依据。
金相显微镜主要由光源、物镜、目镜、载物台、调焦装置等组成。
实验中,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以及调整载物台的高度,实现对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金相试样、金相砂纸、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等;2. 材料:不锈钢、碳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
四、实验步骤1. 金相试样制备(1)取样:从待分析的金属材料上截取适量的试样,确保试样表面平整、无划痕;(2)粗磨:将试样放入砂轮机中,用粗砂纸进行粗磨,直至试样表面基本平整;(3)细磨:用细砂纸对试样进行细磨,直至试样表面无明显划痕;(4)抛光:将试样放入抛光机中,用抛光布和脱脂棉进行抛光,直至试样表面光滑;(5)浸蚀:将试样放入3~5硝酸酒精溶液中,根据试样材料选择合适的浸蚀时间。
2. 金相显微镜观察(1)将制备好的试样放置在金相显微镜的载物台上;(2)调节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找到合适的观察倍数;(3)观察试样的金相组织,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锈钢试样通过观察不锈钢试样的金相组织,可以发现其主要由铁素体和奥氏体组成。
铁素体呈针状分布,奥氏体呈块状分布。
这表明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2. 碳钢试样观察碳钢试样的金相组织,可以发现其主要由珠光体和铁素体组成。
珠光体呈层状分布,铁素体呈针状分布。
这表明碳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
3. 铝合金试样观察铝合金试样的金相组织,可以发现其主要由α相和β相组成。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f6bd13d4d8d15abf234e82.png)
金相试验报告一、实验名称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二、实验项目简介通过制备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察XXX的金相组织,使学生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方法,认识XXX的金相组织和形态特征,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三、实验目的1. 掌握铝合金的制备过程和抛光机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2. 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认识铝合金的金相组织;4. 结合理论,理解铝合金成分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实验要求1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教材的基本知识,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了解相关材料常规的金相组织,对有关名词、概念有清楚地认识,了解观察显微组织的原理、方法和作用。
2对操作技能与仪器设备的要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了解砂纸的型号和使用,熟悉抛光机和显微镜的使用,会判断试样制备的好坏。
仪器设备:砂轮机、砂纸、抛光机、金相显微镜等。
3对实验报告的要求:1. 记录实验过程;2. 根据金相照片分析成分和金相组织的关系;3. 要求用正规实验报告纸,书写清晰。
五、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及材料1. 设备: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
2. 各号金相砂纸、抛光布、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试样(成分:xxxxx )。
六、 实验步骤(1)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金相试样的制备包括取样、磨制、抛光和浸蚀等步骤。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主要步骤本实验金相试样制备过程的步骤如下:1. 取样试样的选取应根据被检验材料或零件的特点,取其有代表性的部位。
例如研究零件的失效原因时,应在失效部位取样,并在完好部位取样,以便对比分析。
对于铸造合金,考虑到组织的不均匀性,应从表层到中心各个部位进行选取。
对于轧材,研究表层缺陷和夹杂物的分布时应横向取样;研究夹杂物类型、形状、变形程度、带状组织时应纵向取样。
对一般热处理后的零件,由于组织均匀,可任意取样取样时应保证试样观察面不发生组织变化,试样尺寸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手拿方便即可,其形状以便于观察为宜。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dcf5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c.png)
金相实验报告一、引言金相实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分析方法,通过对金属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金相试验,可以获取有关金属的组织结构、成分和性能等信息。
本次实验旨在对一种金属样品进行金相分析,以深入了解该金属的特点。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实验操作、结果分析以及结论。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的金属样品为铝合金,样品尺寸为10mm×10mm×5mm。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有显微镜、砂纸、砂轮、抛光液、显微摄像头等。
试剂有酸性溶液、酒精、醋酸等。
2.3 实验方法(1)样品制备:将样品进行切割和加工,确保表面光洁度。
(2)粗砂纸打磨:用砂纸磨擦样品表面,直至平滑。
(3)精细打磨:使用砂轮进行打磨,直到得到所需的表面光洁度。
(4)抛光:借助抛光液进行抛光处理。
(5)腐蚀处理:将样品浸泡在酸性溶液中,进行腐蚀处理。
(6)显微观察:将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通过显微摄像头拍摄图像并进行观察。
(7)图像分析:对得到的显微图像进行分析和测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方法进行了样品制备和处理后,对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并得到了一系列显微图像。
通过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3.1 样品的组织结构通过对显微图像的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铝合金样品的晶粒结构。
晶粒大小均匀,呈现出网状分布。
晶粒结构的特点对于金属材料的强度、韧性以及导电性能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3.2 样品的化学成分通过显微图像以及进一步的成分分析,发现该铝合金样品中含有主要的铝元素,并经过合理的合金化处理,添加了少量的其他金属元素。
这些添加元素可以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3.3 样品的性能特点铝合金样品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还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如高强度和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
这些特点使得铝合金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包括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等领域。
四、结论通过金相实验的操作和分析,我们对铝合金样品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和性能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观察金相图实验报告
![观察金相图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a33e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6.png)
观察金相图实验报告金相图实验报告观察与分析1. 引言金相图实验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金相观察和分析,以揭示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处理状态的金属试样进行金相观察,探讨了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晶粒大小、晶粒形态、晶界和相组成的差异,从而了解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
2. 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实验所用的装置主要有金相显微镜、显微镜照相系统和金相试样制备设备等。
实验方法包括制备金相试样、粗磨、细磨、腐蚀和显微观察等步骤。
3. 实验结果分析3.1 材料处理状态对金相组织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处理状态的金属试样进行金相观察,我们发现材料的处理状态对金相组织有明显影响。
例如,经过固溶处理后的试样,晶粒尺寸较大,晶粒形状较规则;而经过退火处理后的试样,晶粒尺寸较小,晶粒形状较不规则。
这是因为固溶处理能够使金属内部溶质均匀分布,并形成大晶粒;而退火处理可以通过晶界迁移和晶粒再结晶等机制,使晶粒尺寸变小。
3.2 金相组织与材料性能的关系通过对金相试样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晶粒大小和晶粒界面的情况。
晶粒大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有重要影响。
晶粒尺寸越小,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韧性越好。
晶界的存在也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晶界能够阻碍位错的移动,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疲劳性能。
3.3 金相组织的分析方法金相图的观察主要通过金相显微镜来完成,可以获得试样的显微组织信息。
组织特征的分析可以结合图像分析软件来进行,例如计算晶粒大小、测量相体积分数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等来进一步评估材料的性能。
4. 实验总结与思考金相图实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表征方法,能够揭示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次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金相图的意义和应用,并掌握了金相试样制备和金相显微镜的操作技巧。
同时,我们也对材料处理状态和金相组织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通过金相观察来评估材料的性能。
金属研究所金相实验报告
![金属研究所金相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f0b2e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1.png)
金属研究所金相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金相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金属样品制备、金相显微镜操作和金相试样制备及检测方法。
通过该实验,能够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特征,并通过显微镜图像、金相组织相图、组织特征分析等方式对金属材料进行分析和判定。
二、实验原理1. 金相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是用来观察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及组织成分的一种仪器,利用该仪器可以进行导热、塑性变形、重晶粒、结构相转变、退火等实验。
2. 金相试样制备在对材料进行金相试样制备时,需要选择不同的试样制备工艺和条件,例如研磨、切割、封装、腐蚀等,以得到符合观察需求的试样。
3. 组织检测及定量分析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内部结构时,需要对样品进行定量及半定量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其晶粒尺寸、晶界、夹杂物、组织缺陷等物理参数。
三、实验步骤—选取金属样品并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尺寸—去除表面污物和氧化物,保证样品表面平整光滑—在样品上涂覆较为均匀的细铝粉—调整金相显微镜的聚光镜和目镜,使其不斑驳、清晰—确定试样放置位置,安装试样和快拆夹头—将试样放入试样台内,并调整俯仰角度—通过显微镜底部的光源调整照明强度和方向—使用试样平台上的移动凸轮使试样旋转,观察不同位置的组织结构—记录观测数据和显微照片—在所选试样表面涂布脱脂剂,放入清洗罩中—手工力磨硬砂纸,直至获取平滑度为0.2μm的试样表面—在样品表面涂布波谷油,放入阳极电解槽中—腐蚀时间约为5-15秒,取出试样,用压拉纸把其表面上的腐蚀物和电解液擦拭干净—放入金相显微镜中进行组织检测和定量分析四、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测试样品为Q345B钢材,观察试样中的晶粒、夹杂物、孔隙、裂纹等组织特征。
通过观察样品在不同区域的晶粒大小分布及其分布密度,判断钢材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测试结果如下:1. 钢材整体组织结构均匀,表面平整,无气体孔隙和裂纹;2. 在试样的中央区域和边角区域,观察到晶粒大小和晶界清晰度存在差异性;3. 中央区域的晶粒大而清晰,大小分布均匀,未发现任何夹杂物或管状粒的现象;4. 边角区域的晶粒较小而不清晰,因晶界位置的夹杂物导致部分晶粒长约80μm左右,呈尺寸分布不均匀;5. 在试样表面晶粒表面存在的伸缩现象,结晶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
金相式样观察实验报告
![金相式样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b3427b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3.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了解显微镜和其他金相试样加工设备的使用。
2. 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了解其微观结构,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金相实验是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了解其微观结构,从而分析其性能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金相组织是指金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组织形态,如晶粒、相、析出相等。
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其组织密切相关,通过观察金相组织,可以了解材料的性能。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不锈钢、纯铁、铜、铝合金等。
2. 实验设备: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砂纸、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试样制备(1)取样:从金属材料或零件上截取试样,尺寸约为10mm×10mm×5mm。
(2)粗磨:使用砂轮机对试样进行粗磨,去除表面氧化层和缺陷。
(3)细磨:使用不同型号的砂纸对试样进行细磨,直至表面光滑。
(4)抛光:使用抛光机对试样进行抛光,使表面达到镜面效果。
(5)浸蚀:将试样放入3~5硝酸酒精溶液中,进行浸蚀,观察组织形态。
2. 金相观察(1)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入金相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焦距,观察金相组织。
(2)记录观察到的金相组织,分析其形态、大小、分布等特征。
(3)分析金属材料的性能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锈钢金相组织观察结果:不锈钢的金相组织主要由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组成。
奥氏体组织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塑性,马氏体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铁素体组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2. 纯铁金相组织观察结果:纯铁的金相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
铁素体组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珠光体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3. 铜金相组织观察结果:铜的金相组织主要由单相固溶体和析出相组成。
单相固溶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析出相可以提高铜的强度和硬度。
4. 铝合金金相组织观察结果:铝合金的金相组织主要由固溶体和析出相组成。
金相试样实验报告
![金相试样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b24fe37c1cfad6195fa775.png)
篇一:金相试样制备试验报告金相试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相显微试样制备原理,熟悉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
(2)初步掌握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金相试样制备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取样、粗磨、细磨、抛光和浸蚀五个步骤。
1.取样从需要检测的金属材料和零件上截取试样称为取样。
取样的部位和磨面的选择必须根据分析要求而定。
截取方法有多种,对于软材料可以用锯、车、刨等方法;对于硬材料可以用砂轮切片机或线切割机等切割的方法,对于硬而脆的材料可以用锤击的方法。
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尽量避免和减轻因塑性变形或受热引起的组织失真现象。
试样的尺寸并无统一规定,从便于握持和磨制角度考虑,一般直径或边长为15~20mm,高为12~18mm比较适宜。
对那些尺寸过小、形状不规则和需要保护边缘的试样,可以采取镶嵌或机械夹持的办法。
金相试样的镶嵌,是利用热塑性塑料(如聚氯乙烯),热凝性塑料(如胶木粉)以及冷凝性塑料(如环氧树脂+固化剂)作为填料进行的。
前两种属于热镶填料,热镶必须在专用设备一镶嵌机上进行。
第三种属于冷镶填料,冷镶方法不需要专用设备,只将适宜尺寸(约φl5~20mm)的钢管、塑料管或纸壳管放在平滑的塑料(或玻璃)板上,试样置于管内待磨面朝下倒入填料,放置一段时间凝固硬化即可。
2.粗磨粗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1)修整有些试样,例如用锤击法敲下来的试样,形状很不规则,必须经过粗磨,修整为规则形状的试样;2)磨平无论用什么方法取样,切口往往不十分平滑,为了将观察面磨平,同时去掉切割时产生的变形层,必须进行粗磨;3)倒角在不影响观察目的的前提下,需将试样上的棱角磨掉,以免划破砂纸和抛光织物。
黑色金属材料的粗磨在砂轮机上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试样牢牢地捏住,用砂轮的侧面磨制。
在试样与砂轮接触的一瞬间,尽量使磨面与砂轮面平行,用力不可过大。
由于磨削力的作用往往出现试样磨面的上半部分磨削量偏大,故需人为地进行调整,尽量加大试样下半部分的压力,以求整个磨面均匀受力。
金相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结论
![金相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9a6d59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6.png)
金相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结论金相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金相制备实验,探究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制备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实验过程:1. 样品的制备: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作为实验样品,例如铁、铝等。
将样品切割成适当的尺寸,并用砂纸打磨表面,以便后续的金相观察。
2. 粗磨:将样品固定在金相机中,使用粗磨纸对样品进行粗磨,以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凹凸不平的部分。
3. 精磨:使用细磨纸对样品进行精磨,以获得更加平整的表面。
4. 去脂:将样品放入去脂剂中浸泡,去除样品表面的油脂和污垢。
5. 腐蚀:将样品放入腐蚀液中,根据样品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腐蚀液,进行适当的时间腐蚀,以显现出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
6. 清洗:将腐蚀后的样品用水冲洗干净,以去除残留的腐蚀液。
7. 除锈:将样品放入除锈液中,去除样品表面的锈蚀物。
8. 洗净:将除锈后的样品用水冲洗干净,以去除残留的除锈液。
9. 干燥:将样品放置在通风处晾干,或使用烘干机进行快速干燥。
10. 金相观察:将样品放入金相显微镜中,通过调节镜头和光源,观察和记录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构。
实验结论:通过金相制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显微组织结构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在金相观察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晶粒大小、晶界、相分布等显微结构特征,这些特征与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等性能密切相关。
2. 不同制备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制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研磨、腐蚀、除锈等,都会对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
例如,研磨过程中的磨粒大小和力度会影响样品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从而影响显微观察的效果。
3. 显微组织结构的变化:通过金相观察,我们可以观察到材料的晶粒大小、晶界形貌、相分布等显微结构的变化。
例如,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金属材料,其晶粒会发生晶粒长大、晶粒细化等变化,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doc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d6505fdda45177232e60a235.png)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篇一:金相实验报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实验训练报告实验名称金相试验实验日期 XX 年12 月 17 日得分:地点:年级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同组人姓名目录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及讨论………………………………………………………………………..附:实验原始数据处理………………………………………………………………..注意事项1、禁止随意动设备、仪器、药品及实践场所物品,实践活动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
2、安全操作,严格注意电、火、水、试剂等具有伤害性带来的危险,不得违章进行任何活动。
金相试验报告一、实验名称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二、实验项目简介通过制备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铝合金的金相组织,使学生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方法,认识铝合金的金相组织和形态特征,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三、实验目的1. 掌握铝合金的制备过程和抛光机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2. 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 认识铝合金的金相组织;4. 结合理论,理解铝合金成分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实验要求1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教材的基本知识,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了解铝合金常规的金相组织,对有关名词、概念有清楚地认识,了解观察显微组织的原理、方法和作用。
2对操作技能与仪器设备的要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了解砂纸的型号和使用,熟悉抛光机和显微镜的使用,会判断试样制备的好坏。
仪器设备:砂轮机、砂纸、抛光机、金相显微镜等。
金相分析实验报告
![金相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3ab7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6.png)
金相分析实验报告金相分析实验报告概述:金相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分析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金相显微镜观察和显微结构分析,可以获得有关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相组成等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金相分析,对一种未知金属样品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结果来推断该金属的组织结构和成分。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未知金属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试样,并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以获得平滑的试样表面。
2. 腐蚀处理:将试样放入适当的腐蚀液中,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腐蚀处理。
腐蚀液的选择应根据试样的金属成分和组织结构来确定。
3. 清洗和干燥:将腐蚀后的试样进行清洗,去除腐蚀液残留,并使用酒精和空气枪进行干燥处理。
4. 金相显微镜观察:将试样放置在金相显微镜台上,通过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观察试样的显微结构。
5. 结果分析:根据观察到的显微结构,对试样的组织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和推断。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金相分析,观察到未知金属样品的显微结构如下:在低倍镜下,可以看到试样呈现出均匀的晶粒分布,晶粒大小均匀。
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晶粒的细节结构,发现晶粒内部存在一些细小的颗粒状物质,推测为夹杂物或相分离现象。
此外,还观察到试样表面存在一些凹凸不平的区域,可能是由于试样制备过程中的不均匀性导致的。
根据观察到的显微结构,可以推断该未知金属样品的组织结构为均匀细晶粒结构。
由于晶粒内部存在夹杂物或相分离现象,可推测该金属样品的成分可能不是单一的金属元素,而是含有一定的杂质或合金元素。
结论:通过金相分析实验,我们成功地对一种未知金属样品进行了分析,并推断出其组织结构为均匀细晶粒结构,含有夹杂物或相分离现象。
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金属样品的性能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金相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冶金工程、机械制造等领域。
通过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结构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性能、加工性能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为材料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doc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21590f5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9.png)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doc
金相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篇一:金相实验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材料物理专业实验训练报告
实验名称金相试验
实验日期 XX 年12 月 17 日得分:
地点:年级班
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同组人姓名
目录
实验目的……………………………………………............... .......................................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及讨论………………………………………………………………………..
附:实验原始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
1、禁止随意动设备、仪器、药品及实践场所物品,实
践活动在指导教师指导下
完成。
2、安全操作,严格注意电、火、水、试剂等具有伤
害性带来的危险,不得违章进行任何活动。
金相试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
二、实验项目简介
通过制备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铝合金的金相组织,使学生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方法,认识铝合金的金相组织和
形态特征,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三、实验目的
1. 掌握铝合金的制备过程和抛光机等仪器设备的使用。
金相分析实验报告
![金相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8e642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5.png)
金相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金相分析技术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以了解材料的性质和性能。
2. 实验原理金相分析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组织和结构的方法。
它通常包括样品的制备、显微组织的观察和分析等步骤。
2.1 样品的制备首先,需要从待分析的材料中取得适当的样品。
样品的制备过程包括切割、打磨和腐蚀等步骤。
切割样品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形状和尺寸,以保证观察时的有效性。
打磨样品的目的是去除表面的瑕疵和氧化层,使样品表面平整。
腐蚀是为了突出显微组织,并使其更易于观察。
2.2 显微组织的观察观察显微组织需要使用金相显微镜。
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并使用显微镜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以获得清晰的显微组织图像。
观察时应注意光源的选择和角度调整,以获得适当的照明条件。
2.3 组织分析根据观察到的显微组织图像,可以进行组织分析。
这包括确定晶粒的尺寸、形状和分布,以及可能存在的缺陷或相变等信息。
分析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参考数据,对显微组织进行解读和评价。
3. 实验步骤3.1 样品制备•从待分析的材料中取得适当的样品。
•使用切割工具将样品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使用打磨机或打磨纸对样品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瑕疵和氧化层。
•根据需要,使用腐蚀液对样品进行腐蚀处理。
3.2 显微组织观察•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
•打开显微镜并调整焦距和放大倍数,以获得清晰的显微组织图像。
•调整光源的选择和角度,以获得适当的照明条件。
•对样品的不同区域进行观察和记录。
3.3 组织分析•根据观察到的显微组织图像,测量晶粒的尺寸、形状和分布。
•分析观察到的缺陷或相变,如晶界、孪晶、析出物等。
•将观察结果与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和解读。
•根据分析结果,评价材料的性质和性能。
4.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金相分析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块待测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制备样品、显微组织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获得了如下结果:•样品的晶粒尺寸在10-50微米之间,分布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相试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
二、实验项目简介
通过制备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察XXX的金相组织,使学生掌握金相试样制备的方法,认识XXX的金相组织和形态特征,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三、实验目的
1.掌握铝合金的制备过程和抛光机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2.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认识铝合金的金相组织;
4.结合理论,理解铝合金成分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实验要求
1 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教材的基本知识,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了解相关材料常规的金相组织,对有关名词、概念有清楚地认识,了解观察显微组织的原理、方法和作用。
2对操作技能与仪器设备的要求: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了解砂纸的型号和使用,熟悉抛光机和显微镜的使用,会判断试样制备的好坏。
仪器设备:砂轮机、砂纸、抛光机、金相显微镜等。
3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 记录实验过程;
2. 根据金相照片分析成分和金相组织的关系;
3. 要求用正规实验报告纸,书写清晰。
五、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及材料
1. 设备:金相显微镜、抛光机、砂轮机。
2. 各号金相砂纸、抛光布、脱脂棉、3~5%硝酸酒精溶液、
分: xxxxx )。
六、 实验步骤
(1)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
金相试样的制备包括取样、磨制、抛光和浸蚀等步骤 。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主要步骤
1.取样
试样的选取应根据被检验材料或零件的特点, 取其有代表性的部
试样(成
取样 磨制 抛光 浸蚀
镶嵌
砂纸磨
二 抛光机 浸蚀剂 吹吹风 1 1
I 磨制
―►抛光 —•浸蚀 ―• 1吹干1 t t t
水清洗」L 水清洗」L 酒精清洗1
显微镜
观察 本实验金相试样制备过程的步骤如下
位。
例如研究零件的失效原因时,应在失效部位取样,并在完好部位取样,以便对比分析。
对于铸造合金,考虑到组织的不均匀性,应从表层到中心各个部位进行选取。
对于轧材,研究表层缺陷和夹杂物的分布时应横向取样;研究夹杂物类型、形状、变形程度、带状组织时应纵向取样。
对一般热处理后的零件,由于组织均匀,可任意取样
取样时应保证试样观察面不发生组织变化,试样尺寸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手拿方便即可,其形状以便于观察为宜。
金相试样(标准样)
2•磨制
(1)粗磨:粗磨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使用砂轮机将试样的棱角磨平。
磨削时应注意试样对砂轮的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在试样表面上形成较深的磨痕而增加细磨的困难,磨削时应不断用水冷却试样,以免受热引起组织变化,试样边缘要进行倒角,以免在细磨和抛光时划破砂纸和抛光绒布或造成试样从抛光机上飞出伤人。
(2)细磨:细磨分手工磨光和机械磨光两种。
我们这次采用的是手工
磨光。
手工磨光是用手拿住试样在金相砂纸上进行。
金相砂纸按粗细分为
三个种类等。
细磨时依次按照砂纸从粗到细的顺序磨,细磨时必须
1)细磨时应将砂纸放在光滑平整物体(如玻璃板)上,手指拿住试样,并使磨面朝下,均匀用力由后向前推行磨削。
在回程时,提起试样不与砂纸接触,以保证磨面平整而不产生弧度。
2)每换一种砂纸时,应将试样转90再磨,使磨削方向与前道磨
痕方向垂直,以便观察前道磨痕是否全部消除。
3)每更换一次砂纸之前,应把试样、玻璃和手洗净,以免把粗
砂粒带到下一号细砂纸上去。
另外,磨削软材料时,可在砂纸上涂一层润滑剂,如机油、甘油、肥皂水等,以免砂粒嵌入试样磨面。
3.抛光
抛光由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化学抛光等方法,使用最广的是机械抛光。
机械抛光是在抛光机上进行。
抛光机由电动机带动抛光盘,抛光盘上铺有不同的抛光布。
粗抛时用帆布或粗呢,细抛时用绒布、细呢或丝绸等。
抛光过程中要不断向抛光布上倒入适量的水与Cr2O3 (或AI2O3、MgO等悬浮液。
试样的磨面应平正地压在旋转的抛光盘上,压力不宜过大,并使试样从抛光盘边缘到中心不断地作径向往复移动。
待试样表面磨痕全部被抛掉而呈现光亮镜面时,抛光即可停止,并将试样用水或酒精洗干净后转入浸蚀。
4.浸蚀
经抛光后的试样若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只能看到一片亮光,除非
某些金属夹杂物(如MnS及石墨等)外,不能辨别出各种组织及其形态。
因此,必须用浸蚀剂对试样抛光面进行浸蚀,钢铁材料通常用3~5%硝酸酒精溶液。
浸蚀方法是将待观察面浸入浸蚀剂中,或用玻璃棒缠少许脱脂棉蘸取浸蚀剂擦拭的方法。
浸蚀时间要适当,当试样抛光亮面呈灰色时就可停止,并立即用清水或酒精清除残酸,用吹风机吹干后,即可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若试样浸蚀过度,显微组织模糊不清时,须重新抛光和浸蚀,若浸蚀不足,组织不能完全显露时,可进行补充浸蚀。
(二)金相观察
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所制备试样的显微组织特征,并用摄像机拍照存盘。
金相显微镜下的金相组织(相关编号标准样)七、金相分析
金相局部放大图(相关编号标准样)
相关编号标准样分析(图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划痕,应该是金相试样制备时,在打磨抛光过程中没有做到严格的操作要求所导致的痕迹。
整个图像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晶界,可能腐蚀的程度、时间不够,打磨后的试样表面形成的氧化层没有完全去除。
此次试验采用的原料为Al、FeSi和CaSi,且
采用砂型铸造,未进行变质处理。
图中还可以观察到很多的灰暗部分、,可能就是各种晶粒,但无法看岀晶粒的形状。
局部放大图可以更好的分辨出这些暗色部分,分布不是很紧密,间隙中的稍暗部分应该是 a -Al固溶体。
图中无法观察到条带状共晶硅和块状初晶硅等。
另外还能看到存在一些显微疏松组织,可能是由于铸造过程中的收缩或气体含量过高造成的。
因为试样制备过程的中的缺陷等原因,这次的金相组织并没能够很好地进行分析。
)
八、实验心得体会
XXXXXXX
注意事项:实验报告全篇手写,金相组织图手机拍照有横杠的,局
部放大用铅笔描出一部分面积的清晰组织图样(按编号标准样)。
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项目简介、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设备和样品材料(编号样品)、实验步骤和实验分析以及总结。
上述报告经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