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之五兆芳芳创作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学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好了,家长可以理解、支持老师的任务,可以取得家校协同教育的良好效果;反之,因为教师不善于和家长沟通,产生不需要的麻烦,吃力不讨好.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呢?一、要尊重家长.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凹凸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特别是要尊重“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公道地评价学生的表示和家长的家庭教育任务,与家长配合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二、以表扬为主.教师的称赞,会让家长感应欢快.作为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起诉”,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更不克不及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面对家长,多向家长透露孩子的优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缺乏,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忙.三、给家长支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一个星期天的傍晚,我到学生董继鹏家家访时,正巧这个学生在外玩耍,家中有一牌局,怙恃在看牌,可以说一点学习情况都没有.我委婉地提醒他怙恃应该给自己孩子一个宁静的学习情况.另外我查抄发明,这个学生星期天的作业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而他的怙恃说,他们已经询问过孩子的作业情况了,孩子说已经完成.很明显他们对孩子作业的督促仅仅停留在口头.我给他怙恃出谋划策:成立家校联系本,让孩子把每天的家庭作业的要求写在上面,每天由老师督促并签名,完成后由家长逐项查抄核实完成情况并签名,至于作业的质量则由教师批改后在下次作业签名时反应在这个本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有很大的提高.四、教师通过量渠道,采纳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2. 网络班级总之,通过本次学习,我觉得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头在于教师与家长间成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教师应以一种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任务、对待学生.当家长感应教师喜爱并关怀自己的孩子时,自然乐于与教师接近,那么我们就会取得有效地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是保证学生学习成果和促进学校家庭合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家庭背景,从而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本文将探讨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一、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是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首要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多渠道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如在家长会上展示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等。
同时,教师还需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关切,积极回应家长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积极交流,教师能够树立起家长对其专业能力和教育理念的信任,进而促进有效沟通的展开。
二、及时沟通和反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及时的,特别是在关键时期,如考试前、学生出现问题等情况。
教师可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表现。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倾听家长的需求和反馈教师需要时刻倾听家长的需求和反馈,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和期望往往是很准确的。
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回应家长的关切和疑虑。
同时,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观摩或课后辅导,鼓励家长与自己合作,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尊重家长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家长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在与他们沟通时,教师需要表现出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教师应该了解家长的文化差异,尽量避免对其产生歧视或偏见。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了解不同家庭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沟通策略,提高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效果。
五、主动分享教育资源和信息教师应该主动分享教育资源和信息,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和课程的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给家长发送学校通知、课程计划等,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目标和进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有益的学习资源或教育活动,帮助家长更好地辅导孩子。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有效的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同时,家长也能够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本文将介绍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几种方法和技巧。
一、定期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种常见方式。
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近期的教育活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价,以及未来的计划。
家长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与教师进行交流。
为了让家长会更加有效,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关材料,如学生的成绩单、学习资料等。
在会上,教师需要做到言简意赅,清晰明了地传达信息,同时给家长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
二、家访家访是一种亲近家长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
在家访中,教师可以与家长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期望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家访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提前与家长预约,确保家长在家。
其次,教师要尊重家庭的隐私,避免过多干涉家庭生活。
最后,教师要准备好相关的问题,确保家访的目的明确,并能够获得有效的信息。
三、班级群或通信工具的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通信工具的使用已经成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式之一。
教师可以创建班级群,通过群聊的形式与家长及时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通知。
在使用电子通信工具时,教师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同时,也要避免过多的信息干扰家长和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四、面谈面谈是一种直接、互动性强的沟通方式。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面谈,以便更加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解答家长的问题,并与家长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面谈中,教师需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注,理解家长的关切,并提出中肯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还需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五、积极反馈教师应当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
教师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是促进家校合作、共同育人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明确沟通目的:在与家长沟通之前,教师应明确沟通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讨论学生的表现、还是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 确定沟通方式:教师可以选择面谈、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不同的沟通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3. 建立互信关系:教师应尊重、理解家长,与家长建立互信关系,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关注。
4. 及时反馈信息:教师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学习情况、行为问题等,以便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配合。
5. 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应积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共同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
6. 保持沟通渠道畅通:教师应保持与家长的沟通渠道畅通,及时回应家长的疑问和关注,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7. 掌握沟通技巧:教师应注意沟通技巧,如注意语气、语调、用词等,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8. 记录沟通内容:教师应对与家长的沟通内容进行记录,以便后续跟进和总结。
9. 寻求合作和支持:教师应积极寻求家长的合作和支持,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0. 不断提升沟通能力: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学习新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以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
总之,教师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相互尊重、理解、支持和配合,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

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有效的师生家长沟通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需要与学生的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一、积极主动地交流1. 及时回应家长的沟通请求:当家长主动联系教师时,教师要及时回应,表明对学生的关心和重视。
回复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者面谈等方式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方式。
2. 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开始时,组织家长会或者开展家长工作坊,与家长共同讨论学生的学习进展、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此外,定期发送学生的学习报告给家长,以增加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和了解。
3. 利用科技手段促进交流:现代科技手段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此外,开设网上家长平台或者学校的家校通讯系统也能够方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和信息共享。
二、尊重和理解1. 倾听家长的关切:教师应该主动倾听家长的关切和意见,了解他们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和需求。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耐心和善意,理解家长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2. 尊重家庭文化和价值观: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教师要尊重家庭的多样性,并避免对家庭文化观点的歧视或者偏见。
通过尊重和理解,教师能够更好地与家长建立起互信与合作的关系。
三、透明的信息共享1.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等。
通过及时的反馈,家长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教师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2. 共享教育资源和支持: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分享有关教育资源和学习支持的信息,包括书籍推荐、学习网站推荐、教育活动和社区资源等。
这不仅能够增强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支持,还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机会。
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1. 强调共同目标:教师与家长应该共同确定和强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沟通

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沟通老师应该如何和家长沟通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经常要和家长打交道。
如何才能有效与家长沟通,从而使家校教育合力达到最大化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如何和家长沟通,欢迎查阅!一、关心孩子的成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教师认真工作的态度和言行是家长对老师是否信服的关键。
你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地教育学生,并要经常在感情上与学生进行沟通。
教好学生做人及为人处事的本领,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与父母交流。
教会学生平时经常和父母多谈谈心,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告诉父母,让他们判断一下正确与否,如果和家长沟通不好,就会闹情绪,读书下降,与父母关系不和。
有的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只关心子女,忽略了孩子心灵成长,造成亲子沟通障碍,甚至造成家庭悲剧。
从心理的角度讲,子女与父母沟通非常必要,对家庭、对社会都有利。
这样家长看到孩子变化的同时,教师的形象也就在家长的心中树立起来了。
二、“了解”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也应该有服务意识。
由于县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复杂。
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
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及时处理出现的各方面的`问题。
与家长沟通有各种方式方法:可以谈话、发信息、通电话、家访等。
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好,优点和缺点等等。
我和家长谈话时总是把家长当成熟人或朋友一样“拉家常”,而不是训斥,指责家长,或动辄向家长“告状”。
让家长有亲切感,自己得到尊重的感觉。
家访时我把家长当成知心朋友,征询家长对自己孩子、对老师对学校的看法,让家长先说,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家长对学生、对老师、对学校的态度。
如何建立积极有效的教师与家长沟通渠道

如何建立积极有效的教师与家长沟通渠道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积极有效沟通是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通过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可以促进家校合作,实现互相支持,共同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建立积极有效的教师与家长沟通渠道的方法。
一、定期家访定期家访是一种主动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期望。
教师可以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特长技能以及性格特点等方面,以便更好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
同时,家长也可以向教师反馈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和遇到的困难,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二、班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是一个集体性的沟通平台,可以让教师与所有家长进行集中交流。
在班级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班级活动和教育教学改革等信息,家长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班级家长会,教师可以广泛地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促进家校合作的深入开展。
三、作业本作业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本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作业要求和评语反馈等信息传达给家长。
家长可以通过作业本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表现,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提出问题和意见。
作业本的及时、准确和全面的信息传递,可以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四、短信和电话短信和电话是快速方便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短信和电话向家长传达关于学生的重要信息、学校活动和班级安排等。
家长也可以通过短信和电话向教师反馈学生的情况和问题。
通过短信和电话的沟通,可以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解决学生的问题,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平台为教师与家长搭建了更加便捷的沟通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类App等方式向家长传达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安排等信息。
家长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向教师咨询问题、反馈意见和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
教师应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教师应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教育与成长至关重要。
当教师与家长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和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
本文将探讨教师应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一、建立互信关系要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需要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起互信的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达到建立互信的目的。
1. 坦诚和真诚: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要保持坦诚和真诚的态度。
不回避问题,尽量将问题告知家长,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 尊重和理解:教师要尊重每个家庭的特殊情况和需求,理解家长的关切和期望,给予耐心和理解。
3. 及时回应:教师在接到家长的来信或电话后,应及时回应,表明对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二、定期沟通定期沟通是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与家长保持定期沟通。
1. 家长会议:每学期可以组织一次班级家长会议,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并共同讨论解决方法。
2. 通讯录和公告栏:教师可以通过通讯录和公告栏向家长传达重要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要求、班级活动等。
3. 电话或邮件:教师可以通过电话或邮件与家长进行个别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三、有效沟通技巧除了建立互信关系和定期沟通外,教师还应掌握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以提高与家长的沟通效果。
1. 积极倾听: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应积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问题,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家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关切。
2. 清晰表达: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尽量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难以理解的词汇,让家长容易理解。
3. 解决问题:如果出现问题或意见分歧,教师应积极与家长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4. 积极回应: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积极地回应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回复,并告知家长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的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的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个性特点和学业情况,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共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下面将介绍几种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教师应当从平等互信的角度对待家长,不将自己看作是绝对权威的代表,而要将家长看作是学生教育中重要的参与者。
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要过于咄咄逼人或抱着默认自己是对的心态去与家长争辩。
其次,教师应该主动沟通,建立定期的家访制度。
教师可以每学期或每月安排一次家访,与家长面对面进行沟通。
通过家访,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情况,也可以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在家访中,教师应先作好准备,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然后再与家长沟通。
在沟通时,教师要做到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反馈,不打断和干扰家长的发言,并适时提问和回应。
第四,教师应当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告知家长。
教师应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成绩、潜在问题等信息,以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这可以通过成绩单、课程简报、家长会等方式进行。
同时,教师也应该向家长询问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问题,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最后,教师应该与家长合作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意见不合的情况。
这时,教师应当保持冷静,理性分析问题的根源,并与家长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尽量达成共识,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制定一致的目标和计划。
总之,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尊重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主动沟通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家长交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如何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然而,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并不总是容易的事情。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教师如何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1. 建立积极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
为了建立积极的关系,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保持联系,关注他们的关切和期望。
定期举办家长会、开展家访活动以及及时回应家长的疑问和反馈,都是建立积极关系的有效途径。
2. 倾听和理解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应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观点。
了解家长的期望和关注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家长的观点,即使意见存在分歧,也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
通过倾听和理解,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将更加顺畅和有效。
3. 及时沟通教师在发现学生问题或者进展时,应该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问题还是其他方面的困扰,教师都应该及时与家长分享。
及时沟通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与教师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此外,教师也应该定期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评估报告,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 清晰明了的沟通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应该保持清晰明了的表达。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语言,以免让家长难以理解。
同时,教师也应该尽量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以便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5. 积极解决问题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当家长提出问题或者反馈时,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案,并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教师可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学生的问题,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结起来,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学生教育发展的关键。
通过建立积极的关系、倾听和理解、及时沟通、清晰明了的表达以及积极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如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3篇)

如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3篇)如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通用3篇)如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篇1尊重是与家长沟通的前提尊重家长是做好沟通的前提,不能一见面就对家长指责学生的错误,把学生家长当学生来教育。
这样会使沟通无法顺利进行。
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
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
应该把家长放在对等的位置和家长沟通,而不要拿对自己的学生说话的语气居高临下的和家长交流。
否则,很容易造成家长对老师的抵触和不认同,就不能很好的和家长进行沟通。
也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
要明白,和家长沟通的目的是探讨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把学生家长当做出气筒。
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才能使得家长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对孩子的教育形成一个互动的局面,才能增进教师对一个学生的全面的了解。
这种互补性沟通会更好的帮助出现问题的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小问题。
家访是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家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的有效形式,通过家访,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也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教师也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在校是否一致。
总之,家访在教育工作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随着手机、电脑及通讯器材的普及,现在的教师很多都采用电话、邮件等方式和家长沟通。
然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都各不相同。
很多时候学生的问题是由家庭的因素造成的。
相对来说,传统家访能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以及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有利于教师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
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概述: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合作为基础的沟通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背景,而积极的家长参与则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
一、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关键。
教师应该尊重和欣赏每位家长,以平等互信的态度对待他们。
通过展示对学生的关心和真诚,教师能够赢得家长的信任。
及时回复家长的信息和问题,保持透明和开放的沟通渠道也是建立信任的重要方式。
二、明确沟通目标教师和家长应该明确沟通的目标和内容。
在与家长交流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明确想要传达的信息和期望了解的内容。
这样可以使沟通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让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回应教师的需求。
三、多种沟通方式为了确保有效的沟通,教师应探索多种沟通方式。
面对面会议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和情感交流。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电话、学校通讯平台等方式与家长进行定期沟通。
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和时间限制。
四、倾听和尊重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应该充分倾听家长的观点和意见。
尊重家长的意见,展示对他们的理解和认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教师应尽量避免过度指责或批评家长,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动力。
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教师既是学生的导师,也是家长的合作伙伴。
通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教师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教育问题和挑战。
教师可以共享教育资源、提供学习建议和相关资料,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和课程。
六、定期反馈和评估定期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评估反馈是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成果、困难和发展计划,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进步。
通过及时反馈和评估,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业表现,从而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结论:建立良好的教师和家长沟通关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新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新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新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五个“多”沟通方法1、多看即多细致观察班内的幼儿,对班级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新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在园生活学习的细节,可以多做记录,使自己对孩子的活动情况了如指掌。
这样,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园内生活,自然就不会没有话说。
当家长看到年轻教师对自己孩子如此细心,就不会有太多的挑剔了。
2、多听即多听取班主任及班级其他教师与家长交流的经验,向身边的老师偷师学艺。
从老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内容、语气以及家长的反映,学习与家长交流的技巧。
3、多顾大局即不因个别家长的交流而忽略了班级的幼儿或其他家长。
一般来说,早晨、晚上接送幼儿时,是教师比较繁忙的时候,个别家长也会在这个时候向教师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如果此时班主任或班级其他教师正在与家长交流,新教师要马上组织好班级其他幼儿。
4、多承担责任当孩子在幼儿园不小心磕着、碰着了,要勇于承担责任,诚恳地向家长说明情况,请求家长的理解与宽容。
当家长得知情况后情绪激动或说出偏激的话,新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产生情绪的原因在于对孩子的疼爱,理解家长的想法。
当然,新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负责,做到心中爱孩子、眼中有孩子,尽量避免不愉快事件的发生。
5、多互通信息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班级教师之间一定要做到互通信息,当某个家长反映了幼儿情况或者反映某些问题,一定要告知班内其他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家长与班级其他教师交流时出现毫不知情的被动局面。
尤其是新教师,要敢于面对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及时与班内老师交流自己发生的问题,以便采取补救措施,切勿有我不说别人就不会知道的侥幸心理。
新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五个沟通技巧一、把幼儿的成长档案作为家园交流工作的重要资料。
幼儿的成长档案是幼儿自己从事各种活动的成果记录,它使我们教师和家长细致了解每个幼儿,关注他们发展中的缺失和需要的重要手段,能帮我们发现问题,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2023年已经到来,家校合作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信息时代,孩子的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学习和生活负担也越来越重,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成为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有效的沟通方式1.定期家长会定期家长会是与家长的最直接沟通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们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作业、考试情况等。
同时,家长也可以就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也能对孩子的教育实现有所帮助。
2.家校互动平台家校互动平台是新时代下的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
家长和教师在平台上可以实现即时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学生的作业、考试情况等信息,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可以在平台上提出问题和建议。
二、加强家校合作1.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可以更好地实现家校合作。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了解家长的期望,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2.提前沟通,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在教育方面,家长和教师要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教师和家长可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制定符合孩子实际情况的教育计划。
如此一来,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可以在教育计划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是加强家校合作的重要步骤。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可以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保障。
1.尊重家长的看法和意见教师应该尊重家长的看法和意见,理解并认可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和爱护。
教师不仅要教孩子知识,还要向家长提供一份负责任的服务。
2.主动互动,密切沟通教师和家长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关系,主动互动,密切沟通,让孩子的教育更加完善。
教师要及时回复家长的疑问,并及时告知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总之,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部分。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良好关系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有助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方式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方式引言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方式是教育教学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方式。
一、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交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
教师和学生家长可以在家长会、家访、学校活动等场合面对面交流,双方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需求和意见。
这种沟通方式可以减少信息的误解和失真,提高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二、书面沟通书面沟通是一种常见的沟通方式,适用于一些需要详细阐述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书面信函、家长通讯等形式向学生家长传达信息和表达关切。
书面沟通可以让双方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思维,避免了当面交流时一时语言不当的尴尬。
三、电话沟通电话沟通是一种快速便捷的沟通方式,可以及时解决一些紧急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电话与学生家长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家长的反馈。
电话沟通能够缩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方便双方随时进行交流。
四、电子邮件沟通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邮件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沟通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学生家长发送学生的作业、评语等信息,方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教师提问、反馈和建议。
五、学校网站和APP许多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APP,用于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师可以在网站上发布课程安排、教学资料等信息,学生家长可以通过网站查询学校的通知、家访安排等。
学校网站和APP的建立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
六、社交媒体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进行。
教师可以创建班级微信群、QQ群等,方便与学生家长进行实时沟通。
同时,社交媒体也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家长分享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的平台。
七、心理咨询有时候,学生遇到一些心理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和帮助。
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教师和家长沟通金点子

教师和家长沟通金点子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促进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金点子:1.定期家长会议:定期组织家长会议,让家长有机会与教师面对面交流。
在会议上可以讨论学生的学术表现、行为举止等方面的问题。
2.电子通讯:利用电子邮件、短信或在线平台与家长保持联系。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及时向家长传达信息,如课程安排、学生进展等。
3.开放日和观摩课程:不定期地举行开放日或观摩课程,让家长亲身感受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环境。
这有助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教学和活动。
4.家长群体:创建家长群体,通过社交媒体或通讯应用程序进行交流。
家长可以分享经验、互相支持,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提供信息。
5.个别会谈:安排个别会谈时间,让家长有机会私下与教师交流。
这种一对一的沟通方式更容易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情况。
6.家庭作业说明: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提供清晰的说明和指导,确保家长了解任务的目的和期望,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
7.赞美和正面反馈:及时向家长传达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强调积极的学习行为。
正面反馈有助于建立家校合作的积极氛围。
8.家校合作活动:定期组织家校合作的活动,如亲子日、家庭科普讲座等,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更加融洽的关系。
9.问卷调查:定期进行家长满意度调查,征求家长对学校和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
10.透明沟通:保持信息的透明度,及时与家长分享学校的决策、活动和变化,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不满。
通过这些金点子,教师和家长可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一、用心倾听1.认真倾听家长的想法和需求。
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放下身段,用心倾听家长的担忧、期望和建议。
这样可以增加家长对教师的信任,使沟通更加顺畅。
2.不要打断家长发言。
在家长表达观点时,教师要耐心倾听,不要急于插话或打断。
这样可以避免误解,让家长感受到尊重。
二、真诚沟通1.表达诚意。
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关爱。
2.尊重家长。
教师要尊重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要轻易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提出质疑。
在必要时,可以委婉地提出建议。
三、及时反馈1.及时回应家长的关注。
教师要关注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疑虑和担忧,及时给予回应,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2.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的表现。
教师要定期与家长分享幼儿在园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成长动态。
四、搭建沟通平台1.利用群、家长会等渠道与家长保持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群、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
2.创设家长参与的机会。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的各类活动,让家长亲身感受幼儿的成长过程,增进家校联系。
五、掌握沟通技巧1.语言简练明了。
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让家长容易理解。
2.举例说明。
在表达观点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问题,让家长更容易理解。
3.保持耐心。
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保持耐心,不要因为家长的反应而情绪波动。
遇到问题时,要冷静分析,寻求解决方案。
六、注重沟通效果1.跟进沟通成果。
在沟通后,教师要跟进沟通成果,了解家长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及时调整沟通策略。
2.不断学习提升。
教师要不断学习沟通技巧,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为更好地服务家长和幼儿做好准备。
幼儿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和家长沟通,其实就像是和另一个家庭的成员交朋友,需要用心去经营这段关系。
记得有一次,一位家长跟我分享了她的小故事,说她的孩子在家里总是不愿意吃饭,但是在幼儿园却吃得津津有味。
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合作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支持,有效的合作则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是良好沟通和合作的基础。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与他们定期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教师需要保持诚实和透明,及时与家长分享学生的进展和问题,并寻求他们的建议和帮助。
这样可以增加双方的互信,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二、倾听和尊重教师应该注重倾听和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反馈。
当家长提出意见或关切时,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并积极回应。
即使意见存在分歧,也应尊重并理解家长的立场和关注点,通过沟通和解释来达成共识。
同时,教师需要尊重家长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价值观,避免偏见和歧视,确保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和家庭。
三、定期沟通定期沟通是建立良好沟通和合作关系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或网上平台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定期报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态度表现,同时鼓励家长提供反馈和意见。
此外,教师还可以及时回应家长的疑问和问题,为他们提供相关教育支持和指导。
四、共同目标教师与家长应该共同制定和追求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
通过与家长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困难,从而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而家长也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指导,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激励。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五、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积极的反馈机制可以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有效合作。
教师应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及时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也需要向家长征求他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
在教师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中,教师起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

教师应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家长则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教育,教师与家长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教师应如何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呢?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
教师要明白,与家长沟通不是为了指责或抱怨,而是为了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要以平等、尊重、合作的态度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教育的合作伙伴,而非教育对象的“监管者”。
在与家长初次接触时,教师要主动介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家长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期望和需求,为后续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非常重要。
如今,沟通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短信、微信、家长会等等。
面对面交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教师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进行面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探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问题。
这种方式能够让教师和家长更深入地交流,观察到彼此的表情和语气,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
电话沟通则比较及时、便捷。
当孩子在学校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或者需要家长尽快了解的重要事情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
但要注意电话沟通的时间,避免在家长工作繁忙或者休息时间打电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等社交软件也成为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及时向家长反馈班级的情况、发布作业和通知等。
但在使用微信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礼貌,避免发送过于随意或不恰当的信息。
家长会是一种集体沟通的方式,教师可以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班级的整体情况、教学计划和学生的表现等。
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再者,沟通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重点。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不要泛泛而谈,而要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和表现进行交流。
比如,孩子在学习上的困难、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和合作

教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和合作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或家庭单方面的责任,而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携手合作。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要明确与家长沟通的目的。
这不仅仅是为了汇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为了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应该抱着积极的态度,以解决问题、提升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与家长进行交流。
在与家长初次接触时,教师要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这包括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素养、对孩子的关心以及对教育工作的热情。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主动介绍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对孩子的期望,让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信任。
沟通方式的选择也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
面对面交流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也经常被使用。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及时回复。
比如,在发送短信或微信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随意或含糊的表述。
在沟通内容方面,教师要做到全面、客观、具体。
既要汇报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对于孩子的优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和进步;对于问题和不足,要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同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让家长能够明确自己在家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帮助孩子。
比如,如果孩子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向家长说明孩子在哪些知识点上掌握不够扎实,建议家长在家中通过一些具体的练习或辅导来帮助孩子巩固。
倾听家长的意见和想法同样重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性格、习惯和需求有着最为深入的了解。
教师要给予家长充分表达的机会,认真倾听他们的观点和建议,共同探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有时候,家长可能会对学校的某些规定或教学安排提出疑问,教师要耐心解释,消除家长的疑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永明小学吴仲丽接到学校的通知,让我例会与各位谈谈这些年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方法。
我不禁思索:究竟谈什么?能不能给大家一点借鉴?从师范毕业至今,我担任班主任26年,一直是摸爬滚打过来的,说实在的,曾几次打退堂鼓,原因是班主任琐事太多,太辛苦,有时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我做事太真,特实,一定要对得起良心。
正因如此,每届学生的家长信任我,这也成为我与家长沟通的法宝。
现今,教师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
家庭是儿童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个人一切教育的开端,更是学生接受教育和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地方。
只有家校联手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用。
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巧妙地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我认为跟家长交流,教师必须具备细心,耐心,宽容之心。
需要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对症下药,因人而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做足准备接手一个新的班集体,要做足准备工作。
首先,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个性、兴趣和爱好。
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及其家长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比如每学期的开学报名,低年级家长几乎全到,班主任通过观察、聊天等就能知道部分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到家长教子的一些行为方式。
对待印象特别的家长,你要多留个心眼,适时想好应对措施。
比如我班的浩浩同学,记得一年级的第一次报名,他爸爸赤着上半身,纹身清晰可见,令人望而生畏,一看就是走江湖之人。
说实在的,他一张嘴,我便知道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外地人,四处闯荡做生意的,不好沟通。
偏偏这孩子大块头,座位怎么排也是最后。
上课好做小动作,影响同桌听讲,只有坐在第八小组的最后,而那儿恰巧是我们班的卫生角,你可以想象一下家长到教室时的反应。
他立即找到办公室,气冲冲的,横眉竖目,语气愤怒,而我是注视且耐心的倾听,不时的点头表示赞同、理解,待他的情绪稍微平静时我领他到了教室,找来坐在后排的其他学生让他比比身高,适时夸赞:“你们能把孩子的身体养得高高壮壮的,肯定是称职的父母。
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强,但好动,影响自己以及周围同学。
现在老师就是在想办法帮你的孩子。
孩子已经进入小学阶段,我们一起趁早帮帮他,好吗?何况我们的座位一个月一对调,这点请你放心!”等等。
浩浩的进步明显,其父母对我是口服心服。
我认为准备工作贵在迅速、全面,只有这样在以后跟家长交流沟通时才能游刃有余。
二、家长会家长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都尽可能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以便确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因此,接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家长会上要达到两个目的,让家长信服自己,简单直白的说就是亮出自己的水平。
为此,就该精心准备,一是准备内容:把自己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设想、计划以及准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告诉家长,并简洁明了地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是准备树立个人形象:讲话的时候就应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让家长感觉亲切、随和而又热情。
且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让家长对自己所说的话深信不疑,给家长一份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只有家长足够的信任你,他们才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配合。
三、换位思考,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最棒。
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
孩子的作业错误,是一种粗心。
而孩子在学校碰破一点皮儿,家长就会非常地心疼和紧张,尤其是孩子的爷爷奶奶。
这时教师要了解孩子父母的角色,认识其需求,并正确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学期,我班转入楠楠,这是一位很特殊的孩子,我班所有代课的老师都必须多给他一份关注才行。
那时,我正在心理咨询室写资料,邓老师慌着喊:“吴老师,你们班体育课出事了,一小孩头被椅子砸着,正在流血……”我赶紧拿起手机往三楼跑,见着孩子和王老师,我一边查看孩子伤情一边问王老师。
王老师第一时间打过120,我赶紧打昌昌家长电话,通知他来学校并嘱咐他不要太着急,骑车注意安全。
接着了解事发情况:楠楠坐在昌昌的后面,孩子们都在架起小椅子准备和老师去操场上体育课,昌的动作快而他外边的涵涵书包还没有收拾好,昌一个踉跄,楠楠此时正用力……我赶紧吩咐:“王老师,你带着昌昌去学校大门口等救护车;吴老师,你照看全班同学。
”此时楠楠已吓得大哭不止。
我一边安慰这个胆怯的孩子不哭并递纸巾说老师相信他,一边打电话给楠楠的家长。
王老师和昌昌的家长随救护车去市医院。
因为伤的是头部,我打电话向汪主任汇报。
此后我一直在协调,……直到晚上七时,我欣慰地听到两位家长的肺腑之言:“吴老师,让您操心了。
”我悬着的心才放下。
这件事,最重要的是家长与我沟通时认为我值得信赖,我的语言透着我的心声:对孩子的爱。
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四、沟通分类型作为教师要跟几十位家长做沟通,不论用哪种交流的形式,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异。
我觉得家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知识型的家长我们可以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进行交流。
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跟此类家长交流主要是达成教育策略的共识,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方法。
2.溺爱型的家长我们每个班都有这样的家长:“这孩子,一点都不听我的话,坏毛病都是他爷爷奶奶等等等给惯坏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不在自身找原因,不想对其子女担担子,整天一张唠叨嘴。
跟这种类型的家长沟通交流一般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积极优秀一面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无论哪一个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希望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
3.脾气暴躁型的家长小聪,现在已成长为小有名气的个体户了,每次遇见他我就会想起当初的一幕:那时他三年级,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我多次教育,没有效果,就打电话告诉家长。
其父气冲冲地来到学校,扒下孩子的裤子一顿猛抽,嘴里边说:“教你撒谎,天天说作业都完成了。
骗子!”等我听到嚎啕大哭赶到教室边时他正抬起脚踢孩子。
我赶紧制止并深深自责:如果孩子被打出问题,我一辈子良心不安!我是知道孩子的父母已经离婚,母亲在外地,孩子缺乏母爱,父亲是爱孩子的,但经常外出打工,早出晚归。
父亲脾气暴躁,往往“恨铁不成钢”,孩子一出现问题,会拳脚相向。
我不加分析就与家长沟通,没有考虑后果,人在气头上下手无轻重,差一点酿成大祸。
“吃一堑,长一智,”年轻的我告诉自己当班主任不容易,一定要向年长的教师取经,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
后来遇到暴躁型的家长我都会以玩笑的方式告诉他,不要用武力解决问题。
孩子的问题往往也是大人的问题,你们家长在家抽出一些时间督促,我在学校给他更多的关爱与鼓励。
4.放任不管型的家长一年级的小寒,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喜欢带钱、带玩具到学校,上课满不在乎的玩,学习差,经常丢三落四。
开学至今,她的父母一直不曾露面,她奶奶送孙女到教室,常指责其他孩子无教养,偷拿她孙女的铅笔橡皮,老师也不管管等等。
遇到这种类型的家长,教师首先沉住气,了解这孩子的生活习惯,做到证据确凿,以事实说话,分析他们这种放任不管会导致以后管不了的后果。
还有,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无端指责学校、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以后孩子一定会出现心理问题。
每家孩子都是宝,惯在心里,外在不搞特殊化,否则爱变成了害。
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更重要,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
几次交谈过后这种家长就会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
5.自认管不了的家长这类家长缺乏自信心,认为孩子一无是处,想帮帮,但孩子不愿听,自认吧。
这种情况,教师就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们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们的工作了。
6.气势强盛型的家长蓓蓓的家长有些目中无人。
记得那个大雪天,别的家长接到电话后都及时到校接走孩子,我打该家长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着急的我让孩子指路,一手抱着一手为她撑伞,将她送到家门口时遇见家长,她只是淡淡地看着孩子问:“你怎么回来了?”我此刻心里窝着火,鞋子湿了,一阵透心凉。
但理智告诉我,不要和一个生意人一般见识并特别强调:“蓓蓓是唯一没有家长接的孩子,别让孩子冻了。
”事后蓓蓓妈也许是看到手机上的三个未接来电,也许是从孩子的小嘴里知道老师对她的好,也许……一再向我道歉。
7、特异性的家长强强是个小男孩,聪明、懂事但也特别好动,有时喜欢动动小拳头。
我知道她妈妈曾患有抑郁症,爸爸正在外地做工,也是个有暴力倾向的家长。
去年四月的某一天,正是春暖花开季节吧,是个人人容易浮躁的日子。
放学后,我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说强强在数学老师的课上打了她女儿,要求班主任处理。
我说等第二天了解情况后再说。
第二天清早,我刚走到学校门口就遇上强强的妈送强强上学,她看似还好,但后来才知道病情正在复发,已几天睡不着觉,靠药物维持。
我是个心直口快之人,说昨天强强与婷婷发生了小矛盾,那家长昨晚打电话告诉我,我等一下会去调查怎么回事,请你以后告诉孩子在校不要打闹,好吗?她情绪立即激动起来……“恶人先告状,班主任偏袒……”此后多次深夜两三点发信息骚扰我和陈老师,还放话说要带刀到学校杀了我和婷婷……遇到这种情况时我觉得冤,不是我课上的事我却要担当,当班主任太不值,弄不好还要把小命赔上。
又想想,孩子是可怜而又无辜的,两个小孩早已互相道歉和好如初。
我对强强更多了些怜爱,听说都是他在照顾生病的妈妈,我表扬他并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我还让他带口信给妈妈,带去我的问候,希望她早日康复。
她基本康复时,我写了一封信让强强带给她,详细说明当时情况,我是和她一样爱强强并帮助孩子的。
我以自己的宽容大度和无私的爱征服了强强妈。
此后她共发过两条信息给我,一是对我的误会表示深深地道歉;二是春节前要求去我家帮我打扫卫生,理由是我是好妈妈,好老师,为了这些孩子太辛苦……总之,跟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但前提必须是真诚的。
只要我们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明白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他的孩子能成为一名优秀学生。
当然,这需要我们在坐的各位具有骆驼行走沙漠的耐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我们以平常人的心态,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把鼓点敲在家长的心坎上,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也会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