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与学生与家长有效沟通
教师如何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

教师如何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一、引言作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如何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认识学生家长沟通的重要性1.建立家校合作学生家长是学生最亲近、最直接的人,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可以有效建立家校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了解学生家庭背景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为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3.解决问题、促进合作与家长沟通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与家长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识,共同推动学生的发展。
三、提高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技巧1.主动沟通作为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而不仅仅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与家长联系。
定期开展家长会、发布学生学习情况和教育动态等方式,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积极建立沟通渠道。
2.注意语言表达在与家长交流时,要注意用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大量教育行话,使家长能够理解并参与到对学生的培养中。
3.尊重家长意见虽然作为教师具有教育专业知识,但也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可以与家长多交流、多互动,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问题,通过合作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4.积极倾听与家长沟通时,要保持积极的倾听态度,倾听他们的关切和意见,理解家长的期望和需求。
只有真正倾听家长的声音,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四、解决与学生家长沟通中的困难1.解决沟通隔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障碍。
此时,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面谈、电话或书信等来沟通交流,找到有效的沟通方式,消除沟通隔阂。
2.处理冲突与抱怨在家长与教师之间存在冲突或抱怨时,教师应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理解家长的情绪和诉求,协助解决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促进双方的和睦。
3.加强沟通技巧培训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沟通技巧培训,提高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中的能力,使其能更加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老师跟家长沟通的技巧

老师跟家长沟通的技巧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良好的沟通,教师和家长可以合作共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
以下是一些老师可以采用的沟通技巧:1.建立信任和尊重:一个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
老师可以通过认真倾听家长的观点和关注来表达对家长的尊重,并通过分享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来建立家长对自己的信任。
2.及时和正面地反馈: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他们希望得到及时的反馈。
老师可以通过及时地与家长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困难,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同时,老师也可以向家长提供积极的反馈,并指出学生的进步和优点。
3.以孩子为中心:在与家长沟通时,老师需要把学生放在首位。
老师可以询问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期望和目标,并与家长讨论如何共同帮助孩子实现这些目标。
通过把学生的需要置于核心,老师和家长可以建立起团结一致的合作关系。
4.清晰明了地沟通:在与家长沟通时,老师需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模糊的术语。
老师可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家长解释学生的学术和行为表现,以及如何帮助他们改进。
此外,老师还应提供具体的例子和建议,以便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学生。
5.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权利: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的需求和期望有着独特的了解。
老师应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决策,并尽量满足他们对学生的关注和需求。
老师可以与家长讨论如何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确保家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发言权。
6.适时解决问题:在与家长沟通时,老师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冲突。
老师应该及时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将其拖延或忽视。
老师可以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听彼此的观点,并通过妥善的处理和解释找到共识。
7.保持积极的态度:一个积极的态度可以改善沟通效果。
老师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与家长交流,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积极方面,并与家长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总之,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一项艰巨但重要的任务。
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

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有效的师生家长沟通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需要与学生的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一、积极主动地交流1. 及时回应家长的沟通请求:当家长主动联系教师时,教师要及时回应,表明对学生的关心和重视。
回复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者面谈等方式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方式。
2. 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开始时,组织家长会或者开展家长工作坊,与家长共同讨论学生的学习进展、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此外,定期发送学生的学习报告给家长,以增加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和了解。
3. 利用科技手段促进交流:现代科技手段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此外,开设网上家长平台或者学校的家校通讯系统也能够方便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和信息共享。
二、尊重和理解1. 倾听家长的关切:教师应该主动倾听家长的关切和意见,了解他们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和需求。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耐心和善意,理解家长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2. 尊重家庭文化和价值观: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教师要尊重家庭的多样性,并避免对家庭文化观点的歧视或者偏见。
通过尊重和理解,教师能够更好地与家长建立起互信与合作的关系。
三、透明的信息共享1.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等。
通过及时的反馈,家长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教师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2. 共享教育资源和支持:教师可以定期与家长分享有关教育资源和学习支持的信息,包括书籍推荐、学习网站推荐、教育活动和社区资源等。
这不仅能够增强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支持,还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机会。
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1. 强调共同目标:教师与家长应该共同确定和强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教师有效沟通技巧

教师有效沟通技巧一、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沟通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无论是与学生、同事还是家长之间的沟通,教师都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来确保信息能够准确传达,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1. 亲和力:教师应该尽量展现亲和力,并以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
这将帮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理解,从而更加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
2. 倾听能力: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教师应该全神贯注地倾听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问题,同时积极回应和解决他们的困扰。
3. 表达清晰:教师的表达应尽量简明扼要,确保信息能够准确传达给学生和家长。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并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以便更好地让他人理解。
二、有效利用非语言沟通方式除了语言交流,教师还应注意利用非语言沟通方式来传达信息和建立联系。
1. 肢体语言:教师的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等。
通过正确运用这些非语言表达方式,能够使教师的讲解更加生动活泼,更有吸引力。
2. 眼神交流:教师应该用自信而且友好的眼神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话语的信任感,并且更容易建立连接。
3. 身体接触:适度的身体接触,比如轻拍学生的肩膀或者握手,可以在某些情况下传达出温暖和支持,有助于增强与学生的亲近感。
三、积极运用问候语和语言技巧在与学生和家长交流中,借助一些问候语和语言技巧能够增强沟通效果。
1. 问候语:在教室或会议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用简洁而亲切的问候语打开交流的序幕,比如“早上好”、“大家辛苦了”等。
这些问候语不仅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还能够创造良好的氛围。
2. 措辞技巧:教师在表达意见时,应该避免使用批评性的语言,而是采用鼓励和正面的措辞。
让学生和家长感到被尊重和受赞扬,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多元化表达:教师的表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学生和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有时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有时需要更加正式严肃地进行沟通。
四、倡导开放式沟通开放式沟通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性,促进信息的流动。
教师与家长沟通协作

教师与家长沟通协作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学生,在教育上形成良好的合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教师与家长沟通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和发展这种合作关系。
一、相互尊重教师与家长沟通协作的首要前提是相互尊重。
教师应当尊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和期望,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家长也应该尊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积极参与与教师的合作。
二、及时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及时的。
教师应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习和行为方面的情况,以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并给予支持。
家长也应该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情况,以促进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三、多元沟通方式为了更好地与家长沟通,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沟通方式。
除了日常面谈和书面通信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话、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也是有效的沟通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双方的沟通,还能够满足家长的不同需求。
四、明确目标与期望教师与家长在沟通之前需要明确目标与期望。
双方应共同讨论并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期望,同时明确彼此的责任与角色。
这样可以确保教师与家长在合作中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
五、分享教育经验教师与家长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在沟通中可以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学理念和课程安排,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经验和方法,促进共同成长。
六、解决问题与困扰在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困扰。
双方需要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家长应该及时向教师反映问题,与教师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教师也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解决问题。
七、共同制定规则与纪律教师与家长应该共同制定学生的规则与纪律,确保学生能够遵守校规和家规。
双方可以通过面谈或会议等方式共同商讨并达成共识,保持一致性。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

提升沟通能力与技巧
3. 情绪管理
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可 能遇到一些不愉快的情况或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应保持冷 静、理性,避免情绪化的反应。 教师应以温和的态度处理家长的 质疑或不满情绪,同时家长也要 理解教师的立场和苦衷。通过情 绪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误 解
1. 培训教师
为了提高教师的家校沟通能力,学校应定期 为教师提供培训和指导。培训内容可以包括 沟通技巧、情绪管理、家庭教育理念等,帮 助教师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
2. 支持家长
加强培训与支持
家长是家校沟通的重要一方,也 应得到支持和培训。学校可以组 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 的活动,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 识和技巧,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家长提供 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家长更好 地应对家庭教育的挑战
4
提升沟通能力与技巧
1. 用语简洁明 了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 ,应使用简洁明了的 语言,避免使用过于 专业或复杂的术语。 同时,要注意语速适 中、语气和善,让家 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和诚意。家长也应积 极倾听教师的意见和 建议,理解教师的教 育理念和方法
提升沟通能力与技巧
提升沟通能力与技巧
2. 倾听与表达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3. 跟踪评估
为了确保家校沟通的有效性,应 对沟通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教师 可以设计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 家长对家校沟通的满意度和改进 意见。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观 察学生的变化和进步,评估家校 沟通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 时调整沟通方式和策略,提高沟 通效果
教师如何与学生和家长有效沟通和合作?

22. 教师如何与学生和家长有效沟通和合作?教师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下面将介绍一些教师如何与学生和家长实现有效沟通和合作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善于倾听。
在与学生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耐心和倾听的心态。
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和家长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同时,也要注意细心倾听他们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解答疑问和提供帮助。
其次,教师要重视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
教师应该定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教师应该向学生和家长提供详细的学习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家访等方式与家长密切合作,了解家庭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
再次,教师要积极与家长合作。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情况。
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和会议,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微信、电子邮件等,与学生和家长保持沟通。
这样可以方便及时地沟通,同时也可以记录下来以备参考。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网站、家校通讯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分享学生的学习资源和教育资讯。
总之,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善于倾听、重视沟通、积极合作以及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方式,教师可以与学生和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实现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外,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选择和表达方式的适宜性。
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与学生交流,避免过多使用专业术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同时,要尽量避免批评性的言辞,而要采用积极向上的语言来鼓励学生。
家校沟通中的技巧

家校沟通中的技巧一、倾听与理解在家校沟通中,倾听是至关重要的技巧。
家长和教师都需要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
通过倾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关注点,为有效的沟通打下基础。
二、明确与清晰在沟通中,信息必须明确、清晰。
家长和教师都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措辞。
同时,对于重要信息,双方都应进行确认,确保彼此理解无误。
三、尊重与理解家校沟通需要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
家长和教师应互相尊重对方的意见和决定,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
只有通过尊重和理解,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开放与包容在家校沟通中,双方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家长和教师都应尊重对方的差异,接受不同的看法,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进行交流。
五、积极与主动家长和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家校沟通。
家长应主动与教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教师也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和进步。
只有双方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
六、合作与协调家校沟通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双方需要密切合作、协调一致。
家长和教师都应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七、关注与关心在家校沟通中,双方都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家长应关心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状况。
只有双方都关注、关心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灵活与应变在家校沟通中,双方都应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
当遇到突发情况或特殊情况时,双方应冷静分析、灵活应对,及时调整沟通策略和方法。
同时,双方也应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信息和观点,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
九、公正与公平在家校沟通中,双方都应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
无论是在讨论学生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时,双方都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个细节和情况,不偏袒任何一方。
只有公正、公平的沟通才能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促进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
(完整版)家校沟通技巧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实践证明:家校合作是学校搞好各项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家校联系的关键在“沟通”二字,而沟通的是否成功在于“技巧”方面,只有家长与教师双方通过交流彼此的观点、感情,求得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才能达到家校交流的最高境界。
好,下面就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策略问题做一下交流一、运用恰当的谈话方式。
包括:1、在正式谈话开始前,为了避免紧张,可向家长关切地询问孩子的在家生活情况,如:孩子每天什么时候睡觉、起床,平时喜欢和什么人玩,遇到问题一般愿意跟谁说,等等。
2、谈话内容要始终集中在孩子身上,尽量多介绍孩子在校表现,询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
谈论时尽量说“咱们的孩子如何如何,咱们班的孩子怎样怎样”,会让家长觉得很亲切。
3、要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要随便打断家长说话,与此同时还要巧妙答复与引导。
如果始终是教师为主,家长可能会厌烦。
教师越是乐于倾听,家长就越愿意交流。
倾听时可多用开放式的提问,如“为什么”“怎么样”等,尽量少用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对不对”等。
4、尽可能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要说的内容,而不要用“你”来提出要求。
如“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这样会影响上课和学习”,而不是说“别让你的孩子再迟到了,这样会影响学习的”。
最后强调一句:“我说明白了吗?”而不能说:你听明白了吗?尽量把责任揽到自己这边。
5、交谈一段时间后可略作总结,如“您的意思是……”“您刚才说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您看对吗”,等等,以表示理解和认同。
6、在指出学生缺点时不要说“你的孩子今天又犯了什么什么错误”,而要从侧面切入:“你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要是在这几个方面改进一下就更好了!”这样家长会比较容易接受意见,也更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
7、教师与家长谈话态度要真诚、热情,谈话侧重点要因人而异。
要讲究说话的艺术性,巧妙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
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家校沟通在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桥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有效实施。
但是,由于不同背景、观念和期望的存在,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并不容易。
在本文中,将探讨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联系,促进有效的家校沟通。
一、建立积极的关系建立积极的关系是有效家校沟通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主动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家庭情况等方式,逐渐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师要保持真诚、耐心和尊重,尽可能理解家长的关注和意见。
二、明确沟通目标在进行家校沟通之前,教师应该明确沟通的目标。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问题还是发展方向,教师需要明确自己希望家长了解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准备讨论和交流。
三、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家校沟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例如面谈、电话、短信、邮件等。
教师应根据特定情况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有些问题可能需要面对面的交流,而其他问题可以通过写信或邮件解决。
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可以减少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
四、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是提高家校沟通效果的重要方式。
教师可以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可以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反馈。
通过家长会,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五、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师在家校沟通中,要及时有效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
无论是学习进展、表现还是优点和不足,教师都应该向家长传达相关信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六、提供有效的资源和建议教师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有效的资源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这些资源可以是有关学习方法、教育教学资料或分享一些有益的家庭教育经验等等。
教师还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家庭教育中的挑战。
七、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或问题,教师可以与家长一起制定目标和计划。
通过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教师和家长可以在教育上形成共识,并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
班主任教师如何与学生和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

班主任教师如何与学生和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班主任教师是学生和家长的纽带,他们在学生和家长之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班主任教师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则是建立起这个纽带的关键之一。
下面,我将从班主任教师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与学生和家长保持有效沟通。
一、注重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班主任教师应该注重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中,有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要建立良好的关系,班主任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与学生交流,分担学生的困难和烦恼,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让学生感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同时,要积极地与家长沟通,及时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尤其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解决问题。
二、注重倾听和尊重班主任教师在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时,要注重倾听和尊重。
班主任教师在对于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看法的回应方面,应该注重倾听和理解,并且体现尊重和重视。
这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更有助于维护与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另外,当学生和家长对于您的教学和管理表现有异议时,也应该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三、注重信息的主动传递在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中,班主任教师需要主动传递相关信息。
首先,班主任教师应该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便于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其次,班主任教师应该及时发布学校和班级的通知、公告、安排等信息,以便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和班级的工作和教育情况,并积极参与其中。
四、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班主任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名词:1. 积极沟通:班主任需要利用家长会、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解决孩子在学校遇到的问题。
2. 言行端正:有时候班主任教师可能会因为工作压力和个人情绪而有一些不得体的言行,在与家长沟通时,应该遵循礼貌、尊重的原则,不得言语冲突,更不可以攻击家长的父母形象。
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沟通一:教师要及时
因为教师所面对学生的时间可能比家长还要长,或许有些学生更愿意把心事透露给老师听,当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问题以及改正自己的行为。
沟通二:教师要倾听
不会有任何一位教师的教育是十全十美的,可能自己的无意之举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学生向家长提出对老师的意见的可能会比较多,所以老师也要听取家长们的建议,努力改正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
沟通三:教师进行家访
老师有可能就进行家访,家访前和家长预约好,因为进行家访会让家长感觉老师的诚心,也让学生感觉老师的苦心,进行家访的时候,老师可以多点表扬学生的优点,同时咨询一下家长学生在家的情况。
沟通四:教师要尊重每位家长
有些老师会有个很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以学生成绩的好坏以此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其实学生的好坏只能说明学生暂时不用功,如果老师对待差生都是不屑的态度,家长感觉不到尊重,回去有可能把孩子骂一餐,造成学生的心理阴影加重。
教师们运用以上四个方法可以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技巧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技巧概述:良好的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建立信任关系、积极倾听、言辞用语、情境选择、有效反馈、互通信息等方面,探讨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技巧。
一、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基础,只有双方能够相信对方的诚意和用心,才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关心学生的态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分享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二、积极倾听积极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关键,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家长的关切、需求和建议。
倾听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听,更要理解对方的意思,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认同和尊重。
当遇到争论或不同意见时,教师应保持冷静,换位思考,试图理解对方的观点,以寻求双方的共同点。
三、言辞用语在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辞用语,避免使用冷漠、带有偏见或夸张的词语。
教师的表达应准确且积极,语气亲和而有教养,避免给学生家长带来恶劣的体验。
同时,教师还应尽量简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产生误解和引发争执。
四、情境选择在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中,选择合适的情境也至关重要。
有些问题可能需要私下解决,有些问题则可以通过班级家长会等集体场合进行讨论。
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和场合,以使得双方都能够舒适自在地表达和接受信息。
五、有效反馈有效的反馈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理解。
教师应及时回应学生家长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家长提供反馈,以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反馈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进步,因此双方要摒弃批评和指责的态度,以合作的心态面对和解决问题。
六、互通信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要形成双向的信息流动。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家长分享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还可以通过班级通讯软件或者家庭作业本等途径向学生家长传达学校的重要信息。
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

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一、建立积极的关系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要建立积极的关系,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了解他们的期望和关注点。
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并与家长建立互信的关系。
二、定期面谈面谈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方式。
通过面谈,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并与家长共同解决。
面谈的频率可以根据学生需要而定,但至少一学期要进行一次。
三、倾听家长的意见要建立良好的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关系,教师需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在面谈中,教师应该尊重家长的观点,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并积极回应他们的关切。
这样做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和信任。
四、传递正确的信息作为教师,我们要确保向家长传递准确且全面的信息。
不仅要告诉他们学生的学业进展情况,还要告诉他们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此外,如果出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不佳,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五、利用科技手段现代科技手段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教师可以通过邮箱、短信、电子告示等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及时向他们传达重要信息。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方便家长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定期家长会定期举行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环节。
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学习指导和其他重要信息。
同时,家长会也是家长们交流意见和建议的平台。
通过定期家长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将更加顺畅。
七、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是促进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家庭日活动,让家长来学校参观、交流和观察孩子上课的情况。
这样,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将不再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八、建立家长群组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教师可以建立家长群组,便于与家长进行交流。
教师可以在群组中发布学校通知、学生作业要求等信息,同时也可以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教师如何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教师如何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同事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以及同事关系,为教育教学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
一、与学生的有效沟通1、倾听学生的声音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感受和困惑。
在学生讲述时,保持专注,用眼神和肢体语言传递出你的关注和尊重。
不要急于打断或评判,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
2、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专业的术语,确保学生能够理解你的意思。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调整语言的难度和表达方式。
3、给予积极的反馈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哪怕是小小的成就。
鼓励他们勇于尝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4、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学习方式。
尊重这些差异,因材施教,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沟通。
5、创造轻松的交流氛围可以通过幽默、微笑或者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来缓解紧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更愿意与你交流。
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佳时,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私下与他交流,询问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纸条、邮件等方式先建立初步的沟通,逐渐打开他们的心扉。
二、与家长的有效沟通1、定期沟通通过家长会、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定期的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客观公正地反馈学生情况既要说优点,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同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让家长能够有针对性地协助教育。
3、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倾听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和期望,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4、注意沟通的方式和语气保持礼貌、尊重和耐心,避免使用生硬或指责的语言,以免引起家长的反感。
比如,在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问题时,可以先肯定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然后再委婉地提出学习上的不足,并询问家长在家中是否观察到类似的情况,一起商量如何解决。
教师学生与家长沟通技巧

教师学生与家长沟通技巧引言: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由于沟通对象的不同,教师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中常常面临不同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教师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帮助教师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
1. 理解学生与家长的需求在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之前,教师需要先理解他们的需求。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支持和鼓励。
而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可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行为表现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教师要倾听他们的关切,理解他们的期望。
2. 建立信任关系在沟通中,建立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与他们建立亲近的关系。
同时,对于家长来说,教师应该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和疑虑,保持透明和真诚的沟通方式。
通过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和家长交流,教师可以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3. 倾听和尊重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倾听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感受,不轻易做出批评或判断。
通过倾听,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4. 清晰明确的表达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中,教师需要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要求。
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措辞,以免引起误解或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语气和非语言表达,传达出自信和友好的态度。
5. 善于引导和激励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提问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肯定,激励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6. 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师应该及时向学生和家长提供反馈,让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反馈应该具体、明确,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和家长提出问题和意见,促进双向的沟通和交流。
7. 解决冲突和困扰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些冲突和困扰。
这时,教师应该冷静处理,尽量避免情绪化的回应。
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合作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沟通可以促进双方的理解和支持,有效的合作则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是良好沟通和合作的基础。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与他们定期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教师需要保持诚实和透明,及时与家长分享学生的进展和问题,并寻求他们的建议和帮助。
这样可以增加双方的互信,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二、倾听和尊重教师应该注重倾听和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反馈。
当家长提出意见或关切时,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并积极回应。
即使意见存在分歧,也应尊重并理解家长的立场和关注点,通过沟通和解释来达成共识。
同时,教师需要尊重家长的文化背景和教育价值观,避免偏见和歧视,确保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和家庭。
三、定期沟通定期沟通是建立良好沟通和合作关系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或网上平台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定期报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态度表现,同时鼓励家长提供反馈和意见。
此外,教师还可以及时回应家长的疑问和问题,为他们提供相关教育支持和指导。
四、共同目标教师与家长应该共同制定和追求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
通过与家长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困难,从而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而家长也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指导,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激励。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五、建立积极的反馈机制积极的反馈机制可以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有效合作。
教师应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及时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也需要向家长征求他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
在教师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中,教师起着重要的角色。
小学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技巧

小学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技巧沟通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石。
通过有效沟通,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小学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一些有效沟通技巧,帮助双方建立积极合作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第一,倾听与尊重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前提。
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家长充分的听取和理解,关注他们的问题和意见。
在家长表达意见或质疑时,教师要保持耐心并给予尊重,不轻易打断或争辩。
理解和尊重家长的立场,有助于建立互信和良好的工作关系。
第二,积极沟通信道为了与家长有效沟通,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如面谈、电话、电子邮件等。
通过多种沟通途径,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便利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与教师交流。
此外,教师要保持有效的沟通频率,及时回复家长的疑问或问题,确保信息的流动和交流。
第三,建立合作关系教师与家长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关注和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和课程,鼓励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给予支持和关注。
同时,教师也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分享孩子的进步和困惑,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案。
第四,理解文化差异小学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家庭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不同家庭可能有不同的期望和教育方式。
尊重多样性,接纳不同的观点和偏好,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
第五,保持透明度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应该是开放和透明的。
教师应当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重要信息,如课程安排、学生的表现等。
家长也应该感觉自由地向教师提问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透明的沟通有助于减少误解和误会,促进双方的合作共赢。
第六,灵活应对问题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或冲突。
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并与家长进行有效的协商和解决。
及时沟通、坦诚交流可以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第七,互相赞赏和鼓励积极的沟通应注重互相赞赏和鼓励。
教师可以肯定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表达感激之情。
教案中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教案中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指导。
然而,仅仅有一份完备的教案还不足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家长的积极沟通与合作同样必不可少。
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那么,教案中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呢?首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有效沟通和合作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家长会、电话等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频繁的沟通。
班级微信群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在群里及时发布学习内容、作业要求等信息,同时也可以及时回答家长的疑问和关注。
家长会是另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详细介绍教学内容和方式,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给家长打电话或发短信,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的情况以及家庭对学习的支持程度。
其次,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应注重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但同时也应该充分尊重家长的权威和独特见解。
当家长提出问题或建议时,教师应耐心聆听,并给予积极回应。
即使家长的建议可能与自己的想法有所不同,教师也应该虚心接受,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通过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合作。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教师可以邀请家长来学校参观、观摩课堂,让家长亲身体验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志愿者工作,如组织课外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等。
通过家长与学校的密切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帮助和指导。
最后,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应做到言行一致,传递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
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沟通方案

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沟通方案引言:教师、学生和家长是一个学校教育团队的重要成员,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沟通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家庭教育的质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详细探讨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建立公开透明的沟通渠道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沟通的首要前提是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沟通渠道。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学校的教育政策、教学安排、学生活动等信息,方便家长和学生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
同时,教师也要做好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的公示,确保家长和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教学内容和进展。
二、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
家长会可以为家长提供了解学校、班级教育状况的机会,也为教师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趋势的机会。
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分享一些学生的好的学习案例,鼓励家长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同时也可以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
三、建立专门的家校沟通平台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外,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家校沟通平台,例如网络教育平台、家庭作业交流群等。
这些平台可以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即时沟通交流的机会,家长可以及时向教师咨询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也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四、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也是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家访活动、与家长私下交流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并与家长共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分享学习的进展和困惑,提高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质量。
五、提供多样化的沟通形式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沟通不仅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会议或面谈来进行,还可以通过家长电话、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进行。
这种多样化的沟通形式可以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灵活的沟通方式,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沟通?一个人沟通的数值等于生命的数值一个好老师都是与家长孩子沟通的高手,凡是成功的人士也都是沟通高手,所以我们必须懂得沟通。
我们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就是为了及时、准确、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为了拉进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让家长掌握亲子教育的正确方法,与教师合作培养好孩子。
其实总而言之,就是为了教育学生,使其获得成功快乐的人生。
学生好了、家长理解,对老师有什么帮助呢?班级易于管理,学习成绩提高,家长支持老师,老师心情愉悦,这些好处都源自老师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
什么是有效沟通?沟通就是听一听、说一说吗?不是,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
“沟”者渠也,“通”者连也,“沟通”本身的意思是借助某种渠道使双方能够通连。
沟通是双方的交换交流,单方的只是沟没有通。
有效沟通就是指我有效的表达自己的信息,而对方的回应是我所祈望的。
《4快糖的故事》让其知——另其信——动其情——触其行如教师是个良医,你给病人抓了良药,病人一定要吃,病才能好。
沟通的初发心你愿不愿意与人家沟通你用什么心与人家沟通沟通的初发心是你沟通成功的一半有这样一个故事:我深深的爱着他们这就是沟通的初发心我们有了这样一颗充满爱的心就能够有效沟通吗?不是的!现在,学生不听老师的话,不听家长的话,家长也不接受老师,多数的原因是你的这片爱心他们没有收到,没有感受到。
老师应通过各种沟通方式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爱。
教师怎样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一、让学生家长感受到爱1、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案例《第一节课》通过这个案例,学生感受到的是平等,感受到是我对他们的尊重,感受到我接受他,学生接受我,我们是朋友,我们有肢体语言的交流,还创建了和谐的气氛。
学生感受到了我的爱,又把他们的爱送给我。
这些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
2、让家长知道你爱他的孩子案例《家长通知书》这是写给一个做事磨蹭的学生的通知书,是这样写的:你那双珍珠般的眼睛里充满热情聪慧,上课时你思维敏捷发言积极,那独到的见解令人钦佩,比赛场上深情并貌的演讲感动着每一个人,如果在好的基础上再加快点速度,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这份通知书说出了孩子的优点,说出了今后的期望,给孩子加油鼓励。
家长为什么感动呢?家长为孩子的优秀而高兴,家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好,而老师恰恰说出了孩子的那么多优点,家长能不高兴吗?家长为你关爱孩子而感动,教师如果不关注这个孩子,怎么能知道他有那么多的优点。
家长为你给孩子的激励而感动,你不但激励了学生,你更激励了家长,让家长以后更努力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象以上这两个案例就是有效的沟通,因为老师有效的表达了自己的信息,学生和家长给老师的回应正是老师所期望的。
二、改变不利于沟通的方式和习惯老师的评价是学生生命的标杆,他用你的评价来衡量他的生命和人生。
孩子的好与坏都是父母老师给“催眠”出来的。
你总是传递正面积极的信息,他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走。
你给他传递负面消极的信息,他就会朝着消极的方向走。
再我们平时的教学和沟通中是否用了消极的信息催眠我们的学生呢?负面确认:你哪都好,就是学习不好。
谁都不要跟他(她)玩,免得学坏,你是个笨蛋。
全班就数你最差。
你根本不是写作文的料,你唱的那么难听,还唱那么大声,闭嘴!分享故事<音乐老师>破坏性的批评:你就是说谎。
(这是针对事情)你就是个小偷。
你就是说谎的人。
(这是针对人格)你早晚得进监狱。
(这是恶毒的话)你去死吧!(这是危险的话)恶性的比较:你累死也赶不上某某。
你看某某多好,你和人家比比。
被这样比较的同学,一定会自卑,有无力感,他和那个同学的关系恶化,憎恨老师。
有条件的爱:你这次考好了我让你上前排坐,你考不好就在后面坐着吧。
让学生觉得我学习好了老师才爱我,老师的爱是有条件的。
高压管理:老师是权威说什么,学生就必须执行什么,无论学生接受还是反对,这就是高压管理。
不承担责任:在我咨询工作中,好多学生反映他们最接受不了的是明明老师错了,还不承认错误,还用暴力把我们压制住。
我们也不敢反驳,但是我们内心是非常不服气的。
所以我们老师做错了事情一定要找准时机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不但不会降低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还恰恰树立了提高了你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也让学生从你的身上学到了做错事情不要怕承担责任。
求分心切:有好多家长和老师都说过这样的话,你只要学习好就行,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
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告诉孩子你不是人,是学习的机器。
(互动)不要把眼光只盯在考试分数上,请用长远的眼光看学生。
一个孩子每天生活在负面确认、破坏性的批评、恶性的比较、有条件的爱、求分心切、高压管理等这样的环境里,老师就是给孩子贴上了你苯、你坏、你不够好、你什么也不是的标签,这意味着老师是在参与制造问题,使改变更加艰难,你这是把人的弱点困境归类的做法,会使问题透明化,变的更难处理。
被贴了标签的孩子会自卑、悲观、过度敏感、没有安全感、消极、逆反、逃避、失败、孤僻,他的整个自我价值都大大的降低了。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给学生贴上标签,而是要和他进行合作,多发现他的优点帮助他了解自己很好,让学生看到自己得力量,从而相信自己可以更好。
大教教心,我们要做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是让孩子将来能获得成功快乐的人生。
教育是爱的教育,其实老师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是学生都感受不到教师的爱这是成功的教育吗?是有效的教育吗?你说这样的沟通让孩子能学习好、能素质高、能成功快乐吗?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回应和效果,是吗?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孩子每天接受到的是你给的这些负面的信息,学生能和你关系好、能愿意学你传授的知识吗?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删除负面确认、破坏性的批评、恶性的比较、有条件的爱、求分心切、高压管理不承担责任等这些不利于沟通的方式和习惯。
我们不要继续用这些负面的信息“催眠”我们的孩子了。
四、给孩子、家长播下受益的种子分享故事《给他需要的》请问:“老师是要逼迫学生前进,还是要给学生需要的引着他向前走呢”?学生需要的是无条件的爱,表扬、鼓励、正面确认、尊重、信任、理解正确的批评。
无条件的爱:“你虽然这个事情错了,但是在老师的心里你永远是最优秀的”。
“你这次考试的好与坏,不影响妈妈对你的爱”。
无论孩子好与坏你都接纳他,爱他。
表扬:要把表扬常挂嘴边,让表扬赞美孩子成为老师的一种习惯.表扬的是事实和行为,就是哪里表现的好一定要说出来,表扬细节.你的一句赞美会改变一个人一天的心情.鼓励:出现问题需要鼓励,平时同样需要鼓励.(读课文)鼓励时不光是语言的鼓励还有语气眼神肢体的鼓励.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多年前发表过他的研究心得.沟通效果的来源是:沟通时的文字意义7%,沟通时的语音语调38%,沟通时的身体语言55%.我们平时给孩子的一个拥抱,一个微笑,拍拍孩子的肩膀,给学生一个拇指这都是给学生的鼓励.正面确认(教给孩子自我激励自我确认的方法):你真棒! 你写的字像书法家写的一样.你是积极向上得人,你是个优秀的孩子。
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朝着那个方向确认他。
尊重: 你要把学生当做与你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
你不强迫他,不打骂他,你尊重他,这样他才能把心灵的大门打开。
“我教你一个教育孩子的一个大秘诀。
如果你对待学生,就象对待你的上级领导一样,你们之间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是对待孩子,对待比他低的人才真正表现出来。
当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大人物时,就看他对小人物的态度。
当对待孩子时,反应出一个人的基础人格。
当我们觉得在孩子面前可以暴虐,可以为所欲为。
没有比这教养更差的人了。
信任:信任学生的人品,信任学生的能力,只有你是信任孩子的,孩子是能感受到你的信任的,你不信任他也能感觉到,只有你信任他,他才能有信心,有能力,他做事成功就有了一份能力,他就更自信.分享案例<请学生当评委>理解:处理学生的情绪.比如说一个学生哭了.有这样几个方式来处理a交换试:你不要哭了,我给你买个什么.b惩罚试:再哭打你c冷落试:上走廊站着哭去d说教试:你不要哭了,哭有什么用啊…..以上这4种都是否定孩子的情绪,因为情绪是没有对错的,只能是掌控情绪,如何运用情绪.那正确的方式是:积极倾听加上同理心.如:先认真的听明白再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然后再沟通。
正确的批评:我们不能一味的表扬鼓励,当学生范了错误我们也要批评。
但是批评要讲究一个原则:1先了解情况不要孩子一打仗了就马上叫家长来.很多人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你只看的见你所相信的,你却不相信你看到的.这样你就把很多信息都忽略了.2别做错误的假设.在你没全部了解情况的时候你只有心平气和的等待.3不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人前教子)给孩子最大的伤害.如当着全班同学批评当着很多老师批评这都是伤害孩子自尊心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的做法.一定要背着别人来批评孩子的缺点.当着别人的面一定要说孩子的优点不要说孩子的缺点,.4针对行为不针对人5三明治式的批评先表扬鼓励再批评(这个批评只对他的行为)最后再表扬鼓励6要学会忽略不太大的问题就装做没看见孩子的优点你给他强化,你多说点,多提一提,孩子的缺点你可以故意忽略把孩子的缺点弱化孩子生活在表扬、鼓励、正面确认、无条件的爱、尊重、信任、理解正确的批评这样的环境中。
,他就自信成功积极向上热爱学习快乐宽容他的自我价值就高.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这样的孩子一定会逐步走向成功。
2、指导家长正确的做,给家长受益的种子.老师给孩子种下正确的价值观,然后让家长用正确的方法把他照亮。
这就需要老师把你对学生的正确做法及你学到的亲子教育知识,通过各种形式与家长沟通,指导、引导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怎样运用无条件的爱,表扬、鼓励、正面确认、尊重、信任、理解,正确的批评,这些方法来教育孩子。
从而达到老师与家长,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的目的。
负面案例《学生不写作业》要做别人赞美你的事情,不做别人挑剔你的事情。
我们与家长沟通也要讲究艺术3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艺术切记: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不是告状不是诉苦不是宣泄,而是与家长合作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孩子现在存在的问题,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无论在任何时候,当你情绪泛滥时不要沟通(生气时一定忍住不说话)一定要表达对学生的关心。
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
不管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关心自己的孩子。
电话沟通既方便又普遍,是个很好的亲师沟通媒介,在老师的善用下,那一条线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感情专线”。
电话沟通一定要多赞美,少批评。
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例如:“这孩子长得很可爱”“挺聪明的”,家长在听了这些好话后,自然较听得进去老师诉说孩子的其他缺点,以及需要父母怎样加强管教孩子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