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限界标准调整

合集下载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Road TunnelJTG D70--2004主编单位: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实施日期:2004年11月Ol 日关于发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公告第19号现发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自2004年11月1日起实行,原《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 026--90)同时废止。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中第1.0.3、1.O.5、1.O.6、1.0.7、3.1.1、3.1.3、7.1.2、8.1.2、10.1.1、15.1.1、15.1.2、16.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版中关于《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 026--90)的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负责编制,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解释和管理工作由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地址:重庆市南岸区五公里,邮政编码:400067),以便修订时参考。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二OO四年七月九日前言《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 026)白1990年12月l日发布实施以来,对推进我国公路隧道工程科技进步和规范其设计行为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近十多年来隧道建设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进步,该规范当时所依托的技术已有相当一部分较为陈旧,许多规定已明显落后于工程实际,极不适应当前隧道建设的需要,因此需要对该规范进行全面修订。

为此,交通部以交公路发[1999]82号文下达了修订《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决定。

根据该文通知,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为修订工作主编单位,浙让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重庆交通学院为参编单位,并邀请有关技术专家组成《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修订编制组。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部轮廓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部轮廓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部轮廓一、公路隧道建筑限界为了保证车辆在隧道内安全地运行,隧道必须具有一定的限界空间,这个空间称为隧道净空。

隧道净空若不足,则不能保证车辆安全通行;净空若大了,则增加隧道开挖和衬砌工程数量,影响造价等。

因此,必须从使用上、经济上和施工等方面综合考虑,并按公路等级决定隧道的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第2.0.7条关于公路建筑限界的规定。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净空尺寸主要是指净宽和净高。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一般规定如图2-1所示。

在隧道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部件侵入。

特长、长及中长隧道,应根据需要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3.0.6条的规定设置紧急停车带。

四级公路当采用4.5m的单车道路基时,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

错车道应设在能使驾驶员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相互驶来的车辆。

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m。

各级公路的行车道宽度,一般规定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表3.0.2布设。

公路隧道横断面设计,除应符合隧道建筑限界的规定外,还应满足洞内路面、排水设施、装饰的需要,并为通风、照明、消防、监控、营运管理等设施提供安装空间,同时考虑围岩变形、施工方法影响的预留富裕量,使确定的断面形式及尺寸符合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

二隧道内部轮廓隧道内部轮廓的类型,从使用、受力及施工三个方面的要求,分别介绍如下:1.使用方面要求隧道衬砌的轮廓,应尽量接近隧道净空,以使开挖的土石方数量及衬砌的材料数量为最小。

2.受力方面要求隧道衬砌的内部轮廓,应尽力符合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即尽力适应衬砌结构应力分布情况。

在良好的地质条件下,衬砌结构承受荷载较小时,可采用直边墙(称直墙式),如图2-2(a)所示;在地质较差的条件下,衬砌结构承受荷载较大时,一般多采用曲边墙(称为曲墙式)。

3.施工方面要求隧道衬砌内部轮廓应当便于施工,因此要求衬砌内部轮廓在各种条件下(如有不同的加宽值时),变化尽量小或不变化,这样可使拱架、模板能重复周转使用。

《铁路桥隧建筑物大修维修规则》

《铁路桥隧建筑物大修维修规则》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基本技术要求 (4)第一节荷载 (4)第二节限界 (5)第三节孔径及净空 (7)第四节刚度 (9)第五节基础埋置深度 (10)第六节抗震 (11)第三章技术标准 (12)第一节桥面 (12)第二节钢结构保护涂装 (24)第三节钢结构 (31)第四节支座 (38)第五节圬工梁拱及墩台 (44)第六节桥涵顶进 (49)第七节隧道 (50)第八节涵洞 (59)第九节河道、防护设备及调节河流建筑物 (60)第十节安全检查及动力设备 (61)第十一节行车时速120KM以上~160KM繁忙干线的桥隧设备行车技术条件 (64)第四章检查 (68)第一节检查制度 (68)第二节水文观测 (68)第三节经常检查 (71)第四节定期检查 (72)第五节临时检查 (72)第六节专项检查 (73)第七节检查重点 (76)第八节桥梁检定与试验 (82)第九节状态评定 (84)第十节技术文件 (85)第五章维修管理 (86)第一节维修组织 (86)第二节综合维修 (88)第三节经常保养 (104)第四节桥隧巡守 (109)第六章大修管理 (113)第一节大修工作范围 (113)第二节计划编制 (115)第三节设计文件 (115)第四节施工管理 (118)第五节检查验收 (120)第七章附则 (123)附录一竖向挠跨比通常值 (124)附录二桥跨结构横向振幅和刚度 (125)附录三墩顶横向振幅及桥墩横向自振频率通常值 (128)附录四桥枕质量标准(GBL54—84,摘录) (130)附录五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等级(GB8923—88,摘录) (132)附录六铸钢辊轴(摇轴)支座纵向位移容许值及实际纵向位移值计算方法 .. 134附录七栓焊梁高强度螺栓及焊缝检查方法 (136)附表 (139)桥隧检查记录簿 (139)桥隧建筑物秋检评定记录表 (144)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明细表 (145)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报告表 (146)存梁清查年报 (152)养桥机械运用统计表 (153)桥隧维修年度计划表 (154)桥隧大修维修完成情况报表 (155)桥隧维修月计划及完成表 (156)桥隧维修保养日计划及完成表 (157)桥隧维修保养日计划及完成表 (159)桥隧综合维修验收证 (160)桥隧保养质量评定记录表 (161)桥隧巡守巡回图 (162)桥隧巡守工交接班记录簿 (163)桥隧巡守工交接班记录 (164)水位观测记录簿 (166)钢轨伸缩调节器观测记录簿 (169)桥隧病害观测记录簿 (170)桥隧巡守工保养计划及完成表 (171)桥隧大修工程申请书 (172)桥隧大修年度计划件名表 (173)桥隧大修施工日志簿 (174)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表 (177)桥隧建筑物大修竣工验收证 (17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桥隧建筑物是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复杂,修建困难,造价较高。

隧道标准化实施细则

隧道标准化实施细则

1 总则1.1 为配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的实施,细化山岭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使灵秀山隧道施工符合技术先进、安全环保、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定本细则。

1.2 本隧道施工积极而慎重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节约能源,降低材料消耗,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1.3 本隧道施工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

在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加强地质复核工作,并根据地质预测及监控量测信息实施动态管理。

1.4 本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完整的收集原始数据、资料,做好施工记录。

编写隧道施工技术总结,隧道交、竣工时提交交工、竣工文件。

2 施工准备2.1 本隧道施工前已经对现场做好各项调查,考虑隧道长度和断面、工期要求、地质条件、和自然条件、重点及难点工程、正确的施工方法、合理施工进度、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组织均衡生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核对设计文件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1 施工前,做好如下调查工作:1)隧道施工对地表和地下有结构物的影响;2) 交通运输条件和施工运输便道的调查;3)施工场地布置与洞口相邻工程、弃渣利用、农田水利、征地的相互关系;4)明确建筑物、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和电信、电力线路等设施的拆迁情况和数量;5)调查和测试水源、水质并拟定供水方案;6)可资利用的电源、动力、通信、机具车辆维修、物质、消防、劳动力、生活供应及医疗卫生条件;7)天然筑路材料(黏土、砂砾、石料)的产地、数量、质量鉴定及供应;8)当地气象、水文资料及居民点的社会状况和民族风俗;9)施工中和营运后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保护措施;10)其他问题的解决。

2.2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编制原则①满足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②技术经济方案的比选,选择最优方案;③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④因地制宜,就地取材;⑤根据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流程及衔接;⑥加强机械化施工能力,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⑦符合国家关于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土地管理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5年起

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5年起

新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5年起施行经过将近4年的努力,《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简称“新标准”)已于2014年9月30日正式签发,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简称“03版标准”)自2004年3月1日施行以来,适应了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对指导全国公路工程建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在公路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许多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的技术。

“新标准”在“03版标准”9章107个条文的基础上,调整为10章135个条文,主要在12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满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路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1.理念转变:公路功能决定技术等级的选用一直以来,在确定公路技术等级的诸多考虑因素中,由于交通量是唯一可以明确量化的指标,各地往往都以交通量作为技术等级选用的决定性要素,造成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功能与需要脱节。

“新标准”打破了传统观念,明确公路功能作为确定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的主要依据。

要求在公路建设时,首先要根据项目的地区特点、交通特性、路网结构,分析拟建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路功能及类别;然后以功能为主,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选用技术等级;再以技术等级为主,结合地形条件选用设计速度,并由设计速度控制路线平纵设计;最后,根据公路功能、等级、设计速度,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通行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车道数、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各类构造物的技术指标或参数、各类设施的配置水平等。

这项调整将对路网结构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2.显著提升:调整设计车辆和车辆折算系数大型化是载重车辆发展的方向之一,依据《公路设计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标准”细化了设计车辆类型,增加了设计车辆总体尺寸。

在“03版标准”的基础上,新增大型客车、铰接客车两种车型,车辆类型由三类调增至五类;最大总长铰接列车为18.1米,较“03版标准”增长4.1米,最大总宽由2.5米增至2.55米。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17(隧道部分)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17(隧道部分)

10隧道工程10.1一般规定10.1.1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钻爆法施工的隧道工程。

10.1.2采用喷锚衬砌或复合式衬砌的隧道,施工单位应有系统、完整、真实的监控量测数据和图表。

10.1.3隧道洞口开挖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隧道洞门、翼墙和洞口边仰坡防护的检验,应按本标准第6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10.1.4隧道路面基层、面层的检验,应按本标准第7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10.1.5隧道装饰装修工程应符合现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有关规定。

10.2隧道总体10.2.1隧道总体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隧道衬砌内轮廓及所有运营设施均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2.洞口设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3.洞内外的排水系统设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隧道拱部、边墙、路面、设备箱洞应不渗水,有冻害地段的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水沟不冻结,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等服务通道拱部不滴水,边墙不淌水。

5.三级、四级公路隧道拱部、边墙应不滴水,设备箱洞不渗水,路面不积水,有冻害地段的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排水沟不冻结。

10.2.2隧道总体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2.2的规定。

10.2.3隧道总体外观质量应合下列规定:1.洞口边坡、仰坡应无落石。

2.排水系统应不淤积、不堵塞10.3明洞浇筑10.3.1明洞浇筑应符合下列基要求:1.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施工技术范见定,严禁超挖后回填虚土。

2.钢筋的加工及安装应满足设计要求。

3.明洞与暗同连接应满足设叶要求4.明洞与暗洞之间的沉降缝应满足设计要求。

10.3.2明洞浇筑实测项目应符合表10.3.2的规定。

表10.3.2明洞浇筑实测项目10.3.3明洞浇筑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总面积的0.5%,深度不得超过10mm。

2.隧道衬砌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2mm。

10.4明洞防水层10.4.1明洞防水层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防水层施工前,明洞混凝土外部应平整圆顺,不得有钢筋露出和其他尖锐物。

高速铁路设计新规范(隧道篇)2015年2月1日执行

高速铁路设计新规范(隧道篇)2015年2月1日执行

8 隧道8.1 一般规定8.1.1 隧道设计必须考虑列车进入隧道诱发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对行车、旅客舒适度、隧道结构和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8.1.2 隧道衬砌内轮廓应符合建筑限界、设备安装、使用空间、结构受力和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等要求。

8.1.3 隧道结构应满足耐久性要求,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 年。

8.1.4 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应对其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地段基底的变形进行观测。

8.1.5 隧道辅助坑道的设置应综合考虑施工、防灾救援疏散和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等功能的要求。

8.1.6 隧道结构防水等级应达到一级标准。

8.2 衬砌内轮廓8.2.1 隧道衬砌内轮廓的确定应考虑下列因素:1 隧道建筑限界;2 股道数及线间距;3 隧道设备空间;4 空气动力学效应;5 轨道结构形式及其运营维护方式。

8.2.2 隧道净空有效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为300、350km/h 时,双线隧道不应小于100m2,单线隧道不应小于70 m2。

2 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为250km/h 时,双线隧道不应小于90 m2,单线隧道不应小于58 m2。

8.2.3 曲线上的隧道衬砌内轮廓可不加宽。

8.2.4 隧道内应设置救援通道和安全空间,并符合下列规定:1 救援通道1)隧道内应设置贯通的救援通道。

单线隧道单侧设置,双线隧道双侧设置,救援通道距线路中线不应小于2.3m。

2)救援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5m,在装设专业设施处可适当减少;高度不应小于2.2m。

3)救援通道走行面不应低于轨面,走行面应平整、铺设稳固;2 安全空间1)安全空间应设在距线路中线3.0m 以外,单线隧道在救援通道一侧设置,多线隧道在双侧设置;2)安全空间的宽度不应小于0.8m,高度不应小于2.2m。

8.2.5 双线、单线隧道衬砌内轮廓如图8.2.5-1~4 所示。

图8.2.5-1 时速250km/h 双线隧道内轮廓(单位:cm)图8.2.5-2 时速300、350km/h 双线隧道内轮廓(单位:cm)内轨顶面路中线隧线线中道线线中路隧道中线内轨顶面线路中线图8.2.5-3 时速250km/h 单线隧道内轮廓(单位:cm)线线路中隧线道中内轨顶面图8.2.5-4 时速300、350km/h 单线隧道内轮廓(单位:cm)8.3 隧道衬砌8.3.1 暗挖隧道应采用复合式衬砌,明挖隧道应采用整体式衬砌。

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

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

铁建设[2007]88号文件关于印发《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的通知各铁路局,各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太中银铁路公司筹备组,投资公司,铁科院:为进一步落实建设新理念,全面提高铁路隧道建设水平,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现将《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发给你们,用于指导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工作。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实践,积累资料,并及时将修改补充意见反馈铁道部建设管理司。

二OO七年四月二十一日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一.基本规定第一条隧道是铁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铁路隧道勘察、设计、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是全面落实铁路建设新理念的重要体现。

隧道工程必须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第二条隧道设计、施工应充分借鉴国内外隧道设计先进的理念、方法,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高勘察设计和施工水平.二。

勘察、设计第三条隧道应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作为确定位置的前提条件,并选择稳定的地层,宜绕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极为复杂,高地下水压以及严重不良地质地段。

第四条隧道地质勘探应采用综合方法,并符合下列要求:(1)钻孔位置和数量应视地质复杂程度而定.洞门附近覆土较厚,应布置勘探孔;地质复杂,长度大于1000m的隧道,洞身应按不同地貌及地质单元布置勘探孔查明地质条件;主要的地质界限,重要的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等处应有钻孔控制;洞身地段的钻孔位置宜布置在中线外8—10m.(2) 钻探深度应至路肩以下3—5m;遇溶洞、暗河及其他不良地质时,应适当加深至溶洞及暗河底以下5m。

(3) 客运专线铁路和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隧道的洞身勘探应根据地层及地质构造发育情况,适当增加勘探与测试工作量:埋深小于100m的较浅隧道或洞身段沟谷较发育的隧道,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埋深较大隧道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地质调查及物探成果专门研究确定。

(4) 断层和物探异常点应设有勘探控制点,并请当地专家参与分析评估.第五条隧道洞口设计应严格执行“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减小对洞口周围环境的影响;隧道口应优先采用切削式洞门,必要时考虑设置洞口缓冲设施;位于城镇、风景区、车站附近的洞门,宜考虑建筑景观与环境协调美化的要求;洞口边、仰坡土石有剥落可能时,应优先采用工程防护和绿色防护相结合的加固措施。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8更改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8更改

3、基本规定3.1.2.3工序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测试或试验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和本标准规定。

3.1.3.5工程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实体质量和外观质量检查并形成记录。

3.1.5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应有齐全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检测数据、质量检验结果等质量保证资料。

包含3.1.5 第1.2.3.4.5.6条规范。

3.1.8符合条件时,可调整进场检验频次、试验数量3.1.5第1.2.3.4条。

3.2.6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设备等应按照进场批次进行检验,属于同一工程项目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次原材构配件、半成品、设备等可进行统一验收。

3.3.2第2条更改不得有严重缺陷,不合格点不得集中。

增加第4条3.3.3 增加第3条涉及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规定。

3.3.7增加质量不合格处理规定3.3.8增加资料缺失处理办法,委外进行实体检测或抽样检测。

4、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新增第4章将原材料单独进行解释说明,原材料技术要求按照相关产品技术要求进行规定,不在单独进行规定。

支护材料4.1.1 混凝土、钢筋所用原材符合104244.1.2连续3次检验合格可扩大检验批一倍,出现不合格,不得在扩大。

4.1.3 实行工厂化生产,半成品、构配件等可采用出厂检验合格证作为质量证明文件4.1.4进场原材、半成品、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检验状态进行分别标识、分区存放,工厂化生产的半成品宜采用信息码进行编码溯源。

4.2.1锚杆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

4.2.2钢筋网片及格栅钢架用钢筋原材符合10424.4.2.3型钢符合706、112634.2.4 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管符合8162。

防水材料4.3.1防水板检测符合3360.1 增加VA含量检验。

4.3.2 排水板检测符合3354。

4.3.3土工复合材料检验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要求。

4.3.4止水带检测符合3360.2。

4.3.5止水条检测符合18173.3。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要点探讨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要点探讨

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要点探讨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隧道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在高等级道路中,可以充分发挥避免山体开挖,减少施工及运营期病害,提高道路整体通行效率等优点。

隧道设计是隧道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中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设计又是隧道设计的重要环节,隧道建筑限界是隧道内轮廓的关键,隧道内轮廓设计是隧道设计的基础。

关键词:隧道建筑;限界;内轮廓;要点探讨引言近年来,我国的隧道工程施工水平得到提升,并且相关施工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为工程建设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推力。

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可以为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并且也能减少施工风险,加强隧道质量,避免国家财产和施工人员安全受到威胁。

因此,隧道工程在设备建设环节,需要根据工程情况做好设备的配置管理工作。

1.影响我国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发展的因素1.1.先导洞建设在隧道建筑施工中,导洞施工开挖断面通常在25米左右。

可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施工方法可采用全断面法和阶梯法,临时支护采取有效稳定措施。

施工周期短的公路隧道先导洞通常采用装载机反压砟法施工。

1.2.隧道导孔与隔墙不能平行施工公路隧道隔墙施工方法的选择,将对工程的后续工序和隧道的施工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中,隧道中央导洞与中央隔墙平行施工以及隧道主洞的破坏,是影响隧道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保证隧道施工过程的并行作业,可以有效提高公路隧道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

2.隧道建筑限界要求隧道建筑限界的确定应基于道路技术标准和隧道的功能需求,对于公路隧道建筑限界而言,隧道的建筑限界高度和宽度应严格按照现行JTG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现行JTG3370.1—201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的要求执行。

根据公路相关规范要求,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上的隧道建筑限界高度应为5.0m;对于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上的隧道建筑限界高度取为4.5m。

隧道建筑限界宽度应按照公路相关规范拟定。

隧道构造 隧道净空与限界

隧道构造 隧道净空与限界
➢ 四级公路一般可不设 人行道。
隧道净空与限界
隧道净空与限界
公路隧道平曲线加宽取值
隧道净空与限界
隧道净空与限界
公路隧道横断面示意图
隧道净空除应在符合隧 道建筑限界的规定外,还应 考虑洞内排水、通风、照明、 防火、监控、运营管理等附 属设施所需要的空间,并考 虑围岩压力影响、施工等必 要的富裕量,使确定的断面 形式及尺寸,达到安全、经 济、合理 。
参考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3370.12018》。
隧道净空与限界
公路隧道净空
隧道净空与限界
各级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如图所示,在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部件侵入。
建筑限界高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取5.0m;三、四级公路取
4.5m。
建筑限界组成部分:
➢ 行车道宽度(W)
➢ 侧向宽度(L)
➢ 人行道(R)或检修道
隧道净空与限界
隧道净空与限界
公路隧道净空
隧道净空与限界
二、公路隧道限界
隧道净空与限界
隧道净空与限界
隧道净空与限界
注:
➢汽车专用公路隧道只 在左侧设检修道;
➢ 山岭重丘区的四级公 路,只有当路基宽度为 4.5m 时,行车道宽度可 采用4.5m;
隧道净空与限界
隧道净空与限界
隧道净空与限界
隧道净空是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
隧道建筑界限


直线隧道净空


曲线隧道净空加宽
曲线地段隧道的加宽断面
隧道净空与限界
隧道净空与限界
一. 隧道净空
隧道净空是指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隧道净空是根据 “隧道建筑限界”确定的。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是指隧道的高度和宽度限制。

隧道作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重要任务。

而隧道建筑限界的合理设定对于确保交通安全和保障交通运输的顺畅性至关重要。

首先,隧道建筑限界的设定既要考虑交通工具的通行需求,又要兼顾人员的舒适感。

在设计隧道时,必须定期了解并考虑各类车辆的尺寸,包括高度、宽度、长度等等,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和货运车辆。

对于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火车等,限界应适当扩大,以方便乘客进出和行李携带。

而对于货运车辆,限界应相对较小,以确保货物安全和减少擦碰风险。

其次,隧道建筑限界的设定还需要考虑隧道周边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

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状况差异很大,这对于隧道建筑的限界设定也带来了挑战。

例如,在岩石较松散的地区,为了确保隧道的稳定性,限界可能需要适当增大,以增加构筑物的厚度和强度。

而在气候炎热的地区,由于车辆在隧道中排放的废气需要得到充分排放和通风,限界应保证隧道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空气流通。

此外,隧道建筑限界还需要考虑未来交通发展的需求。

交通工具的尺寸和形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例如,电动汽车的普及带来了车辆高度和宽度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新的交通方式,隧道建筑限界的设定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同时,对于新兴交通方式如磁悬浮列车等,限界的设定也需要考虑到其特殊需求,以便未来隧道能够适应新的交通工具。

最后,隧道建筑限界除了考虑车辆尺寸外,还需要注意交通流量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在隧道建筑限界的设定中,应充分考虑未来交通流量的增长,合理设计隧道的通行能力,以提高通行效率和降低交通拥堵。

综上所述,隧道建筑限界的设定在现代交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设置隧道的高度和宽度限制,可以确保交通工具的安全通行,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保障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顺畅性。

同时,限界的设定也需要考虑地质和环境条件、未来交通发展的需求以及交通流量的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通需求。

隧道建筑限界与净空

隧道建筑限界与净空
《隧道工程》——
隧道建筑限界与净空
基本 概念
铁路隧道 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 建筑限界
曲线隧道 净空加宽
隧道净空
指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
隧道建筑限界
为保证隧道内正常交通运行与安全,规定的在一定高度与宽度范围内不得 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范围。即衬砌内缘不得侵入的轮廓线。
隧道建筑限界是隧道净空设计的 基础。
基本 概念
铁路隧道 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 建筑限界
曲线隧道 净空加宽
机车车辆限界 铁路建筑接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净空
基本 概念
铁路隧道 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 建筑限界
曲线隧道 净空加宽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组成部分
• 行车道宽度(W)
• 侧向宽度(L)
• 人行道(R)或检修道(J) 当设置人行道时,含余宽(C)
双线铁路曲线隧道加宽值的计算
d内 、d外计算方法同单线铁路曲线隧道,内外侧 线路中线间的加宽值d中 为: (1)当外侧线路外轨超高 大于内侧线路外轨超高时: H — 车辆外侧顶角距内轨顶面的高度,取360cm
E — 外侧线路的外轨超高值,cm
(2)其他情况:
基本 概念
铁路隧道 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 建筑限界
• 车道数 • 路缘带宽度(S)
C-余宽,H-净高,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L-侧向宽度, R-人行道宽度,J-检修道宽度,W-行车道宽度, h-检修道或人行道高度
基本 概念
铁路隧道 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标准
公路隧道 建筑限界
曲线隧道 净空加宽
基本 概念
铁路隧道 建筑限界
铁路隧道加宽原因
(1)由于车辆作为刚性矩形 形状通过曲线隧道时,转向架 中心点沿线路运行,车厢两端 会向曲线外侧偏移(d外), 车厢中间部分会向曲线内侧偏 移(d内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