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判断: 1.只要刺激达到一定强度,组织一定会发生反应。
2.组织兴奋性越高,其所需的刺激阈值越大。
3.组织对刺激反应越快,其兴奋性越高。
选择:1 以下关于兴奋性的概念,哪一项正确?
A 兴奋性可分为兴奋和抑制
B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
C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能兴奋的特性。
D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受刺激发生兴奋的能力。
2 . 衡量组织兴奋性的高低指标是
A 引起动作电位所需刺激的强度
B 动作电位的大小
C 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3 . 组织器官的活动加强称为:
A 兴奋性
B 兴奋
C 紧张
4. 阈刺激是:A 能引起反应的刺激
B能引起反应的最大刺激强度
C能引起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填空:1.刺激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和(),才能引起反应。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3.引起细胞兴奋的刺激阈值越小,其兴奋性()。
4.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和()两类。
5.急性实验可分为()和()两类。
6.一次刺激后,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四个阶段依次为()、()、()和()。
思考题:1、*简述细胞兴奋性的变化。
2、简述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试述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性变化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1)过程:
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①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阈刺激无限大,钠通道失活。②相对不应期:兴奋性从无到有,阈上刺激可再次兴奋,钠通道部分复活。③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即可引起兴奋,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钠通道基本复活。④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钠泵活动增强,膜电位低于静息电位水平。
(2)生理意义:由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会融合。
作业:
判断:1. 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而精细。
2.机体机能的稳定状态是正反馈的调节结果。
3. 机体最重要最完善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填空:1.凡是反馈信息抑制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的称为()反馈;反之,称为()反馈。2.机体功能的调节有()、()和()三种方式,其中()是最重要最完善的
调节方式。
3.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调节。
选择:1.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 体液调节是通过一些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来实现的
B 体液调节都不受神经系统控制。
C 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
D 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2. 以下哪一项并非体液调节的特点?
A 反应缓慢
B 效应精细
C 作用持久
3.具有反应迅速、准确和作用局限等特点的调节方式是-2008考研题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2008年考研题
(1)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性反射。
(2)刺激性质:非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
(3)参与反射活动的中枢: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必需有大脑皮层参与。
(4)非条件反射是简单、固定的;条件反射是复杂、易变的。
(5)非条件反射数量有限;条件反射数量无限。
(6)非条件反射适应范围小;条件反射适应范围广。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填空: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主要有()、()、()、()。
判断:
1. 静息电位是K+ 外流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2 .静息电位的高低取决于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
3.静息电位乃细胞内K+外流而形成,故随细胞外K+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填空:1 静息电位大小取决于细胞膜对()的通透性和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2 电兴奋细胞的兴奋标志是产生()
选择:1. 降低细胞外液K+浓度,静息电位: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2. 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的维持主要依靠()
A 细胞内外K+浓度的恒定
B 细胞内外Na+浓度的恒定。
C 细胞膜Na+—K+泵的活动。
思考题:试述AP的形成。
第三章血液
填空: 1 生理学上常把()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 血浆渗透压由()和()渗透压两部分构成。
3 ()渗透压对维持血液—组织液间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4脱去纤维蛋白的血液离心分离可制得()。
5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血浆蛋白主要是(),参与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血浆蛋白是(),参与血凝的血浆蛋白是()。
6 血浆中的缓冲对主要是()。
7 生理学上把血浆中的( )的含量看作是血液的碱储。
判断:1 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而言。
2 PCV即血细胞/血浆的容积百分比。
3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主要是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
4 血浆晶体渗透压对血管内外水平衡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5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清蛋白。
选择:1 形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NaCl
D NaHCO3
2 动物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百分之()
A 4-6%
B 5-9%
C 8-10%
D 10-12%
思考题:*1 简述血液的基本功能。
2 血液是如何维持其酸碱平衡的?
3* 简述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
作业:判断:1 血液EPO水平的相对恒定是血液RBC数量保持稳定的主要因素。
2 缺氧能刺激造血,所以高原动物RBC数量高于平原动物。
3 嗜酸性WBC有抗过敏作用,能中和组胺以保护机体。
4 嗜碱性WBC释放组胺和肝素,有利于吞噬作用。
5 禽的RBC与家畜不同,呈卵圆形,有核。
填空:1 ( )NaCl溶液与RBC的渗透压相等,称为()溶液。
2()和()是RBC中的主要缓冲对。
3 缺氧时,肾释放()酶,进而可促进RBC的生成。
4 红细胞生成酶能使()转变为(),以刺激RBC的生成。
5 造血过程中,因食物中缺乏足够的()和(),可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
6 缺氧时,()是直接刺激骨髓生成RBC的主要因素。
7 血沉快慢不决定于(),而在于()的成分。
8()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
9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有()。
10 抗凝血离心分离后,上层为(),下层为()。
11 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为()和(),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因子主要是()、()和()。
选择:1 RBC悬浮稳定性减小,易引起
A 溶血
B 凝集
C 脆性增大
D 血沉加快
2 以下什么物质并非RBC生成的必需物质?
A 蛋白质
B Fe2+
C Ca2+
D Vit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