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判断: 1.只要刺激达到一定强度,组织一定会发生反应。

2.组织兴奋性越高,其所需的刺激阈值越大。

3.组织对刺激反应越快,其兴奋性越高。

选择:1 以下关于兴奋性的概念,哪一项正确?
A 兴奋性可分为兴奋和抑制
B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特性。

C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能兴奋的特性。

D 兴奋性是组织细胞受刺激发生兴奋的能力。

2 . 衡量组织兴奋性的高低指标是
A 引起动作电位所需刺激的强度
B 动作电位的大小
C 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3 . 组织器官的活动加强称为:
A 兴奋性
B 兴奋
C 紧张
4. 阈刺激是:A 能引起反应的刺激
B能引起反应的最大刺激强度
C能引起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填空:1.刺激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和(),才能引起反应。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3.引起细胞兴奋的刺激阈值越小,其兴奋性()。

4.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和()两类。

5.急性实验可分为()和()两类。

6.一次刺激后,细胞兴奋性变化的四个阶段依次为()、()、()和()。

思考题:1、*简述细胞兴奋性的变化。

2、简述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试述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性变化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1)过程:
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依次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①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阈刺激无限大,钠通道失活。

②相对不应期:兴奋性从无到有,阈上刺激可再次兴奋,钠通道部分复活。

③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即可引起兴奋,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钠通道基本复活。

④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钠泵活动增强,膜电位低于静息电位水平。

(2)生理意义:由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会融合。

作业:
判断:1. 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而精细。

2.机体机能的稳定状态是正反馈的调节结果。

3. 机体最重要最完善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填空:1.凡是反馈信息抑制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的称为()反馈;反之,称为()反馈。

2.机体功能的调节有()、()和()三种方式,其中()是最重要最完善的
调节方式。

3.机体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调节。

选择:1.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 体液调节是通过一些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来实现的
B 体液调节都不受神经系统控制。

C 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

D 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2. 以下哪一项并非体液调节的特点?
A 反应缓慢
B 效应精细
C 作用持久
3.具有反应迅速、准确和作用局限等特点的调节方式是-2008考研题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2008年考研题
(1)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性反射。

(2)刺激性质:非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

(3)参与反射活动的中枢: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必需有大脑皮层参与。

(4)非条件反射是简单、固定的;条件反射是复杂、易变的。

(5)非条件反射数量有限;条件反射数量无限。

(6)非条件反射适应范围小;条件反射适应范围广。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填空: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方式主要有()、()、()、()。

判断:
1. 静息电位是K+ 外流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2 .静息电位的高低取决于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

3.静息电位乃细胞内K+外流而形成,故随细胞外K+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填空:1 静息电位大小取决于细胞膜对()的通透性和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2 电兴奋细胞的兴奋标志是产生()
选择:1. 降低细胞外液K+浓度,静息电位: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2. 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的维持主要依靠()
A 细胞内外K+浓度的恒定
B 细胞内外Na+浓度的恒定。

C 细胞膜Na+—K+泵的活动。

思考题:试述AP的形成。

第三章血液
填空: 1 生理学上常把()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 血浆渗透压由()和()渗透压两部分构成。

3 ()渗透压对维持血液—组织液间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4脱去纤维蛋白的血液离心分离可制得()。

5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血浆蛋白主要是(),参与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血浆蛋白是(),参与血凝的血浆蛋白是()。

6 血浆中的缓冲对主要是()。

7 生理学上把血浆中的( )的含量看作是血液的碱储。

判断:1 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而言。

2 PCV即血细胞/血浆的容积百分比。

3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主要是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

4 血浆晶体渗透压对血管内外水平衡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5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清蛋白。

选择:1 形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A 蛋白质
B 葡萄糖
C NaCl
D NaHCO3
2 动物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百分之()
A 4-6%
B 5-9%
C 8-10%
D 10-12%
思考题:*1 简述血液的基本功能。

2 血液是如何维持其酸碱平衡的?
3* 简述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

作业:判断:1 血液EPO水平的相对恒定是血液RBC数量保持稳定的主要因素。

2 缺氧能刺激造血,所以高原动物RBC数量高于平原动物。

3 嗜酸性WBC有抗过敏作用,能中和组胺以保护机体。

4 嗜碱性WBC释放组胺和肝素,有利于吞噬作用。

5 禽的RBC与家畜不同,呈卵圆形,有核。

填空:1 ( )NaCl溶液与RBC的渗透压相等,称为()溶液。

2()和()是RBC中的主要缓冲对。

3 缺氧时,肾释放()酶,进而可促进RBC的生成。

4 红细胞生成酶能使()转变为(),以刺激RBC的生成。

5 造血过程中,因食物中缺乏足够的()和(),可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

6 缺氧时,()是直接刺激骨髓生成RBC的主要因素。

7 血沉快慢不决定于(),而在于()的成分。

8()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

9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有()。

10 抗凝血离心分离后,上层为(),下层为()。

11 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为()和(),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因子主要是()、()和()。

选择:1 RBC悬浮稳定性减小,易引起
A 溶血
B 凝集
C 脆性增大
D 血沉加快
2 以下什么物质并非RBC生成的必需物质?
A 蛋白质
B Fe2+
C Ca2+
D VitB12
3 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产生抗体
B 吞噬
C 凝血
4 调节RBC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 雄激素
B EPO
C 肾素
D 内因子
5 将RBC置于0.3%NaCl溶液中将发生()现象。

A 皱缩
B 溶血
C 聚集
D 叠连
6 参与机体过敏反应的是()
A 嗜中性粒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思考题:*1 试述RBC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其调节。

*2 试述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作业:
判断: 1.除血浆凝血物质外,外源性凝血尚需损伤组织释放的凝血物质参与。

2.外源性凝血过程无需Ca2+参与。

3.内、外源性凝血过程均需Ca2+参与。

4.取新鲜血液加入VitK可加速其凝固。

5.肝素对血凝三个主要步骤均有促进作用。

6.新鲜血液采集后立即放置冰水中,可防止其凝固
7.血液除去RBC,其余部分不能凝固。

8.参与血液凝固的维生素是VK。

9.肝脏受损以及缺乏VK都会延长血凝时间。

填空:1.血凝的基本步骤为()。

2.柠檬酸钠易与血浆中的()生成不易电离的络合物,所以能抗凝。

3.适当提高温度可使血液凝固(),反之()。

4.凝血酶原激活物能使无活性的()转变为有活性的()。

选择:1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在于:
A 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发生在体外。

B 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

C 前者只需要体内因子,后者还需外加因子。

D 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2 血液凝固过程中必须有()参与。

A Na+
B K+
C H+
D Ca2+
思考题:*1 就促凝、抗凝各举2例,并分别说明其机理。

* 2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原理;为什么体内血液不易凝固?
第四章循环生理作业:判断:
1 心室肌细胞AP的平台期乃Na+内流缓慢所致。

2 每分钟由左右两个心室射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心输出量。

3 因为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所以心率越快,心输出量也越大。

4 心电图中P波即心房收缩波。

5 心电图中QRS波群代表心室各部先后兴奋的过程。

6 心室肌比心房肌厚,左心室肌最厚。

7 心房肌的收缩是推动血液循环的主要力量。

8 血液中K+浓度升高,可使心脏收缩力减弱,过高使心脏停止于舒张状态。

选择:
1 心室肌细胞AP的哪一期主要因Ca2+活动而引起。

A 0期
B 1期
C 2期
D 3期
E 4期
2 心室肌细胞并无下列哪个特性?
A 兴奋性
B 自律性
C 传导性
D 收缩性
3 心肌不应期长主要由于AP哪一期较长所致?
A 0期
B 1期
C 2期
D 3期
E 4期
4 窦房结由于哪个原因而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
A 兴奋性最强
B 自律性最高
C 传导速度最快
D 4期电位不稳定
5 心脏自律性细胞的共同特点是
A RP小
B AP小
C 4期能自动去极化
6 期前收缩后出现代偿间歇是由于从窦房结传来的冲动正好落在期前收缩的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7 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是()
A 同时
B 无顺序
C 按先后顺序
8 心脏收缩和舒张而产生血管规律性的波动称为()
A 血压
B 脉搏
C 心音
D 心率
9 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指标是()
A 心音
B 心输出量
C 心率
D 左心房内压
10 房室结传导兴奋的速度较慢,其生理意义在于()
A 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
B 降低心率
C 使心房和心室交替收缩
D 增强心肌收缩力
填空:1 心电图中P波反映()的去极化过程,QRS波反映()的去极化过程。

2 心输出量=()×()
3 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半月瓣();心室舒张时,房室瓣(),半月瓣()。

思考题:1 叙述心电图各波的生理意义。

*2 S1和S2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有何临床意义?
*3 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及其作用。

*4 简述心肌兴奋性和收缩性的各自特点。

判断:1 毛细血管口径小,数量多,是构成外周阻力的主要血管。

2 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这是因为其口径最细,阻力最大所致。

3 动脉血压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均呈正相关。

4.一般情况下,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5.中心静脉压是指左心房或大静脉内的血压。

6.阻力血管主要是指大动脉,容量血管是指毛细血管。

7.当血液流经血管系统时,血压降落最显著的部位是微动脉。

填空:1 心输出量变化时主要影响()压,外周阻力变化时主要影响()压。

2 脉搏压的高低反映着动脉的()大小。

3 心肌收缩力增强时,收缩压();外周阻力增大时,舒张压()。

4 当心室收缩时,动脉内血压所能达到的最高值称为();当心室舒张时,动脉内血压所能达到的最低值称为()。

二者之差称为()。

5 脉搏的频率和心率是()的,并随心率的变化而()
6 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是足够的(),基本因素为()和(),缓冲动脉血压的因素是()。

思考题:
*1.列举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2.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哪些?
作业:
判断:1 血浆总渗透压是对抗液体渗出毛细血管外的力量。

2 血浆总渗透压是促进组织液返回毛细血管内的力量。

3.组织液绝大部分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只有极少部分呈液态,可以自由流动。

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活动主要受局部组织中的化学因素如代谢产物的浓度所调控。

填空:1.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
2.微循环是指()和()之间的血液循环。

3.微循环血流通路有()、()和()
选择:1 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 血液↔组织液→淋巴
↑|
B 血液→组织液→淋巴
↑|
C 血液→组织液↔淋巴
D 血液↔组织液↔淋巴
↑| ↑|
2 沟通细胞与血液间物质交换的媒介是()
A 细胞内液
B 组织液
C 血浆
D 淋巴
思考题:*1.简述微循环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简述组织液的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简述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

思考题:*1、简述RAAS的作用
2、区别E和NE的生理功能
3、当急性出血时,机体可能通过哪些代偿性反应进行调节,使血量和血压逐渐恢复?
4、简述植物性神经系统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作用。

*5、何谓降压反射?有何生理意义?
第五章呼吸生理
判断:1. 呼吸膜的通透性降低,厚度增加或面积减小,都不利于气体交换。

2. 肺泡回缩力=肺泡弹性回缩力+肺泡表面张力
3.胸内压=肺内压-肺弹性回缩力
4.吸气动作→胸内负压降低→肺扩张→吸入空气
5.呼气动作→胸内负压降低→肺缩小→排出气体
6.每分钟肺通气量即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体总量。

7.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换气效率高于频浅呼吸。

8.一侧肺发生气胸,对侧肺仍可呼吸。

填空:1 吸气是()过程,平时呼气是()过程,深呼气是()过程。

2 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作用,是由()分泌的。

3 肺的功能单位是()。

选择:1. 健康的()属于胸式呼吸。

A.猪B.犬C.牛D.羊
2. 牛患胃扩张时,出现的是()呼吸
A.胸式B.胸腹式C.腹式D.无法判断
3. 每分肺通气量与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
A.余气量×呼吸频率
B.潮气量×呼吸频率
C.肺活量×呼吸频率
D.无效腔容量×呼吸频率
思考题:*1.简述呼吸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

*2.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部位、主要成分、作用及其生理意义?
*3.试述胸内压的形成及其意义。

*4.简述呼吸类型的划分及其临床意义。

判断:1 氧解离曲线呈“S”形,是由于不同RBC对O2的亲和力不同。

2 血液CO2分压愈高,血氧饱和度愈低,释放出的O2愈多。

3 血液CO2分压升高,温度升高或pH值降低,均可促使氧解离曲线右移。

填空:1 气体交换的动力来自气体的()。

2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以()和()两种方式进行
3 血液中O2的主要运输形式是(),CO2的主要运输形式是()和()。

4 血液H+浓度增大时,氧解离曲线()移,碱中毒时向()移。

5 机体发烧时,氧解离曲线向()移。

思考题:*1、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有哪些?
2、何谓氧离曲线?为何呈S形,曲线各段的特点和意义?影响曲线移位的因素有哪些?
作业
判断: 1 呼吸调整中枢位于脑桥。

2 血液中CO2的浓度升高或O2浓度下降或酸度增高,都会使呼吸运动增强。

3 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胸内压总是低于大气压。

填空:1 自动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位于(),调整呼吸节律的中枢位于()。

2 切断延髓与脊髓的联系后,呼吸运动()。

3 吸入气中CO2增多,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大于对()化学感受器的作用。

4 缺O2时主要通过刺激()和()的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增强。

5 酸中毒时,呼吸运动()。

选择:1 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 肺
B 肺泡
C 肺泡囊
D 肺泡管
2 呼吸的重要生理刺激是血液中有一定浓度的()A .O2 B. CO2 C. H2CO3
D .HCO3-
3 心血管、呼吸等重要生命中枢位于()
A 下丘脑
B 延髓
C 脊髓
D 中脑
思考题:*1、简述肺牵张反射的过程与生理意义。

2、剧烈运动时呼吸如何变化?为什么?
*3、CO2、O2、H+对呼吸的影响及作用途径?
第六章消化生理
判断:1 胃肠道平滑肌的适宜刺激主要是化学、机械和温度的变化。

2 胃肠道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

填空:1 消化有()()和()三种形式。

2消化道平滑肌有()和()两种去极化波。

3消化道的()是收缩节律的控制波,()与触发收缩有关。

4消化道平滑肌保持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称为()。

思考题:*1、消化道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2、简述胃肠道激素的生理作用?
*3、消化道主要有哪些功能?
填空:1三对大唾液腺是()。

2吞咽中枢兴奋时,抑制呼吸中枢,所以吞咽时呼吸(),可以防止食物屑片误入气管。

3反刍动物的唾液一般()性较强。

4 唾液分泌主要受()调节。

副交感神经(+):水样唾液
交感神经(+):粘稠唾液
思考题:* 唾液有哪些生理作用?
作业判断:
1 头期胃液分泌无体液因素参与,是纯神经调节。

2 促胃液素不参与头期胃液分泌。

3 胃的排空取决于幽门的反射性舒张。

3 给切断迷走神经(两侧)的动物假饲,胃液分泌仍有增加
4 瘤胃中除有微生物消化外,还有物理性、化学性消化。

5 促胃液素的分泌与迷走神经无关。

6 调节消化器官的基本活动中枢在延髓。

选择:1 胃蛋白酶原的激活物是
A Na+
B K+
C Cl-
D HCl 2
以下对胃酸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A 可为胃蛋白酶提供所需的酸性环境。

B 可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消化。

C 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D 可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3 胃没有以下哪一种运动?
A 蠕动
B 分节运动
C 容受性舒张
D 紧张性收缩 4 以下关于头期胃液分泌的哪
一项不正确? A 假饲可证明其存在 B 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C 无体液因素参与
D 受神经、体液调节
5 饲料的性质对皱胃分泌的特性 A 无影响 B 影响不大 C 影响很大
6 反刍动物的唾液 A 中性 B 酸性较强 C 碱性较强
7 进食时胃表现出() A 容受性舒张B蠕动C紧张性收缩D规律性波动
8 在反刍动物的四个胃中,能分泌消化液的是()
A 瘤胃
B 网胃
C 皱胃
D 瓣胃
思考题:*1、试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2、列举反刍动物消化生理的主要特点(列举猪的消化特点)
*3、胃酸由何细胞产生?简述其在消化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5、胃有哪几种运动,各有何作用?
作业判断:1 胃泌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胃蛋白酶分泌。

2 蛋白质分解产物是引起促胰液素分泌的主要因素。

3 食物分解产物是引起CCK分泌的主要因素。

4 在任何情况下,刺激迷走神经总是引起胃肠运动增强,刺激交感神经总是引起胃肠运动减弱。

5 肠运动相当微弱时刺激交感神经往往出现兴奋作用;肠运动相当强盛时刺激迷走神经往往出现抑制作用。

6 切断支配肠管的外来神经后,其各种运动即消失。

7 消化管运动和消化腺分泌活动都是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的。

8 胰脏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9 胆盐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促进小肠运动。

10 肾上腺素可以使胃肠运动减弱。

选择:1 小肠中存在,胰液中不存在的酶是()
A 脂肪酶
B 羧肽酶
C 肠激酶
D 淀粉酶
2 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A 脾脏
B 肝脏
C 胰脏
D 唾液腺
3 消化液中()含消化酶最丰富,( )不含消化酶
A 胃液
B 小肠液
C 胰液
D 胆汁
E 唾液
4 对脂肪和蛋白质消化作用都较强的是()。

A 唾液
B 胃液
C 胆汁
D 胰液
E 唾液
5 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物质主要是()
A 肠激酶
B 胰蛋白酶
C 组织液
D 盐酸
6 胆汁中有消化功能的成分主要是()
A 胆盐
B 胆色素
C 胆固醇
D 矿物质
思考题:*1.试述胰液的主要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2.简述胆汁的成分及其在消化中的作用。

*3. 小肠有哪几种运动,各有何作用?
* 4. 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5、你认为五大消化液中最重要的是哪一种,试说明其原因。

选择:1 营养物质吸收主要是靠()吸收
A 滤过
B 扩散
C 渗透
D 主动运输
2 盐类最易吸收的是()
A NaCl
B CaCl2
C MgCl2
D SO42-
填空:1、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在()。

2、小肠内蛋白质以()形式被()吸收。

3、动物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是()
4、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是()
判断:1.脂肪的消化吸收均需胆盐的参与。

2.葡萄糖的吸收系主动过程,需消耗能量。

思考题:*1、试述消化道内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及其原因。

(或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吸收的最重要部位?)*2、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 3、试述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过程
第八章泌尿生理
判断:1.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是对抗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力量。

2. 当尿中出现糖时,尿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3. 大量饮水→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ADH释放减少→尿量增加。

4.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有效滤过压
5.当全身失血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尿量减少。

6.向家畜静注生理盐水后,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尿量增多。

7. 输尿管结石时,囊内压加大,尿量减少。

8. 原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多,胶体渗透压增加,妨碍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9. 当机体大量饮水时,引起ADH分泌减少,使尿量增多。

填空:1.尿生成的基本步骤是和。

2.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有利于。

3. 原尿与血浆相比,除了不含外,其它物质浓度。

4.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低,有利于。

5. 水的吸收是通过()实现的。

(滤过扩散渗透主动)
选择:1 原尿与尿液相比() A 仅是数量不同 B 仅是组成成分不同 C 基本相同
D 数量和组成成分都不同
2 泌尿系统中分泌排泄作用主要发生在()
A 肾小体
B 肾小管和集合管
C 输尿管
D 膀胱
3 ()的重吸收能力最强。

A 近曲小管
B 髓袢的降支
C 髓袢的升支
D 远曲小管
4 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RBC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 肾球囊
B 集合管
C 肾小球D肾小管
5 机体腹泻时,由于()引起尿量减少。

A ADH分泌增加
B 醛固酮分泌增加
C 滤过率降低
D 总渗透压升高
6 患糖尿病时,原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增加,妨碍了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

A 晶体渗透压
B 胶体渗透压
C 血压
D 囊内压
7 原尿与血浆相比较,不含有() A 大分子蛋白质 B 尿素 C 葡萄糖 D 尿酸
思考题:1.*简述尿的生成过程。

2. 试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3.试述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小结
1、外髓部高渗梯度形成机制:
髓袢升支粗段主动转运NaCl,而对水不易通透。

2.内髓部高渗梯度形成机制:
1)髓袢升支细段NaCl被动扩散。

2)尿素再循环
3、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建立以及抗利尿激素的存在是尿液浓缩的基本条件。

4、髓袢是形成肾髓质渗透梯度的重要结构。

5、直小血管对维持肾髓质渗透梯度起到重要作用。

判断:1.ADH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的。

2.醛固酮和ADH一样,能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主动重吸收。

3.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受醛固酮控制。

4.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在ADH的调节下,是决定尿量的主要部位。

5.大量饮水→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ADH释放减少→尿量增加。

思考题:
*1.试述ADH的来源、释放的调节及其作用。

*2.简述RAAS的活动过程及其作用。

3、简述RAAS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判断:1、近曲小管可重吸收原尿中水的60-70%,是决定尿量多少的主要部位。

2、肾小管泌H+ 作用下降→H+— Na+交换受阻→排出大量碱性尿→代谢性酸中毒
3、肾小管泌H+ 作用下降→H+— Na+交换受阻→K+— Na+交换增强→低血K+
选择:
1、静注生理盐水时,肾小球滤过率提高,这主要是由于()
A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小B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大C血浆晶体渗透压减小D血浆晶体渗透压增大
2、急性大失血时少尿或无尿,主要是由于: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 囊内压升高
D. 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3、关于尿的生成,以下哪一项不正确
A .终尿量不及原尿的1%
B 原尿中NH3(NH4+)浓度高于终尿
C.原尿中几乎无蛋白质
D.原尿与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相等
4 .静脉注射于甲肾上腺素后尿量减少是因为
A .滤过膜通透性降低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C.原尿胶体渗透压降低
D.囊内压升高
5.糖尿病患畜尿量增多,主要因为
A.ADH释放减少
B.醛固酮分泌减少
C.小管液渗透压升高
D.NaCl重吸收减少
6、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下述哪个原因可能不存在?
A.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B.循环血量相对增大
C.ADH释放减少
D.酸碱失去平衡
7、决定尿量大小的主要环节是
A.肾小球的滤过
B.肾小管的重吸收
C.肾小球的分泌
8.决定尿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血压
B.小管液溶质浓度
C.ADH分泌水平
9.决定尿量大小的主要部位是
A.近曲小管和髓袢
B.髓袢
C.髓袢和远曲小管 D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10 决定尿量多少的激素主要是
A.CT
B.PTH
C.ADH D 醛固酮
11、对肾小管中水和NaCl重吸收都有调节作用的是 A.ADH B.PTH C.CT D.醛固酮
12、肾脏的排钾保钠作用的完成者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