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规划
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规划
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规划摘要:风景名胜的景观规划是保护自然和历史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途径之一。
本文阐述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则、任务和内容,并分析了目前规划中的问题。
关键词:风景名胜景观规划原则内容问题1 规划的原则为了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一般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风景名胜区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而不可再生的遗产,风景名胜区的价值首先是其“存在价值”,只有在确保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风景名胜区的多种功能。
因此,保护优先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2)突出自然原则。
充分发挥风景资源的自然特征和文化内涵,维护景观的地方特色,强调回归自然,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
(3)综合协调原则。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资源充分有效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利用。
虽然保护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核心,但是并不意味着要将保护与利用割裂开来。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殊性之一就是风景区内包涵有许多社会经济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所以只有将各种发展需求统筹考虑,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综合安排,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达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4)环境容量原则。
环境容量原则也叫环境承载力原则,其意义在于任何资源的使用都是有极限的,风景名胜资源的利用也不例外。
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必须要在其允许的环境承载力(或称环境容量)之内,这是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分区管理原则。
根据风景资源价值与分布,划分功能分区,严格实行“山上游,山下住”、“区内游,区外住”、“区内景,区外商”、“区内名,区外利”的管理原则,在保证风景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6)统一规划、分期发展原则。
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遭到破坏的风景名胜区还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自然恢复阶段。
所以对待风景名胜区规划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妥善处理近期实际与远景目标的矛盾,从最终目的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
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风景名胜区游玩。
而如何规划一个好的旅游路线,设计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观,成为了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规划需要考虑游客的需求和兴趣。
例如,对于追求刺激的游客,可以增加一些冒险项目,如攀岩、滑翔等。
对于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则可以规划一些步行或骑行路线,让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其次,景观设计也是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特点,同时也要注重游客的体验感。
例如,在山水之间增加一些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建筑物,不仅可以增加景区的文化气息,也可以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此外,景观设计还需要注重环保。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例如,在建设公共厕所时,可以使用节水型马桶、光伏太阳能灯等环保设施。
最后,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和景观设计还需要注重安全。
在规划旅游路线时,应该考虑到游客的安全问题,避免出现危险路
段或者不安全的游乐设施。
在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缮或者拆除。
综上所述,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和景观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只有充分考虑游客需求和体验感,注重环保和安全等方面,才能打造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旅游目的地。
规划方案中如何合理设计风景名胜区
规划方案中如何合理设计风景名胜区引言风景名胜区是指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文化内涵和旅游吸引力的地区。
合理设计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方案,能够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提升旅游体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中如何合理设计风景名胜区,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资源调查与分析在规划方案中,首先需要进行资源调查与分析。
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山水、地质、气候等,而人文资源则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统艺术等。
通过对资源的全面了解,可以确定风景名胜区的特色与优势。
资源调查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等方式进行。
在调查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历史遗迹,保护民俗风情,是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重要原则。
二、目标确定与定位在资源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需要确定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目标与定位。
发展目标可以包括提升旅游体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等。
定位则是指明风景名胜区的主题、特色和定位市场。
目标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资源、市场和政策等因素。
在确定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确保规划方案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三、景区规划与布局景区规划与布局是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景区的整体布局、交通组织、设施配套等方面。
1. 整体布局整体布局是指景区内各个景点、景观的相对位置和组织方式。
在布局过程中,需要注意景点的连贯性和流线性。
合理的布局能够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2. 交通组织交通组织是指景区内部的交通流线和交通设施的设置。
在交通组织中,需要考虑游客的交通方式、停车场的设置、交通引导等。
合理的交通组织能够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 设施配套设施配套是指景区内各类服务设施的设置。
包括游客中心、餐饮设施、卫生设施、娱乐设施等。
合理的设施配套能够提升游客的服务体验,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
建设方案和规划方案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
建设方案和规划方案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建设任务,旨在保护和提升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
本文将探讨建设方案和规划方案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并分析其重要性和挑战。
一、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风景名胜区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和独特魅力的体现。
其规划设计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保护自然环境:风景名胜区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湖泊和森林。
规划设计应确保保护这些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崩溃。
2. 保护文化遗产:许多风景名胜区都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古建筑、遗址和传统手工艺品。
规划设计应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3. 提供旅游体验:风景名胜区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规划设计应确保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包括便捷的交通、完善的设施和丰富的旅游活动。
4. 促进经济发展: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应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可以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二、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的挑战在进行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时,面临着以下挑战:1. 自然保护与开发平衡: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需要在自然保护和经济开发之间取得平衡。
保护自然环境是首要任务,但也需要合理开发,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2. 游客流量管理:风景名胜区通常吸引大量游客,游客流量管理是一项重要任务。
规划设计应考虑游客容量、交通状况和游客流动,以确保游客能够有序游览,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文化保护与现代化需求:许多风景名胜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规划设计应平衡文化保护和现代化需求。
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同时提供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是一个挑战。
4. 社会参与和治理: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有效的治理机制。
各利益相关方应参与规划过程,确保规划设计符合公众利益,并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三、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的实施步骤为了有效实施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调研和分析:对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其特点和潜力。
如何认识与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
如何认识与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班级:1001501 姓名:张露学号:09摘要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汇集了我国众多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自古以来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人们向往的游览胜地。
在我国,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出现了一些设计误区。
本文旨在探讨风景区规划设计中景观设计所需要遵循的生态原,对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规划一、风景名胜区规划相关概念释析1.风景风景是指一定的条件下,以山水景物以及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
狭义的讲,风景即大自然的风光景色、风土景物、景观等”。
它是一种独特的信息载体,既有物质形式的感性色彩,又有理性的精神意义,陶冶着欣赏者和创造者的情趣。
风景往往留下了人为的印迹,已经不在是纯粹的自然风景了。
刘禹锡的诗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更说明了不包含情感的风景在我国没有存在的价值,这也正是将风景区命名为风景名胜区的原因。
2.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的称谓,我国一度曾比较混乱,叫法很多。
许多时候风景名胜区常常与自然保护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等混淆。
我国颁布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里也对风景区进行了科学的定义:“具有欣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范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由此看出,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相比,重在“名胜”二字,由于我国独特的审美、文化、传统及其独特的语言文字系统,使得在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上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
面对自然赐予的群山、百川,我国人民形象地将其理解为物化的人文,并喜欢加以修饰、提炼以使其得以升华,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的洗涤,留给我们的风景区绝大多数都蕴涵着人文的气息,见证着历史的足迹。
3.风景名胜区的分类(1)按等级特征分类主要是按风景名胜区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及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分,可分为三类:①市、县级风景名胜区:由市、县人民政府审定公布,并报省级主管部门备案。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标题:风景名胜区规划引言概述:风景名胜区是指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景区,其规划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提升旅游体验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自然资源保护1.1 合理规划景区边界:通过科学研究和实地勘察,确定景区的自然边界,合理划定保护区域,保护珍稀植物、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2 采取生态修复措施:针对已经受到破坏的自然景观,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如植被恢复、水体管理等,以恢复自然景观的原貌和生态平衡。
1.3 引导游客环保旅游:设置环保宣传牌、设施和导游解说,引导游客遵守旅游规则,不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二、旅游设施建设2.1 交通便利化:规划和建设交通枢纽,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和路线,方便游客到达景区,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2.2 客户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的客户服务中心,提供游客咨询、购票、导览等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和旅游体验。
2.3 住宿和餐饮设施:合理规划和建设酒店、民宿和餐饮设施,满足游客的住宿和用餐需求,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三、文化遗产保护3.1 修复和保护古建造:对于景区内的古建造,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保持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3.2 文物展示和解说:建设文物展示馆和解说中心,通过展览和解说,向游客介绍景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3 传统文化活动举办: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等,传承和宏扬当地的传统文化。
四、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4.1 旅游产业发展:通过景区规划,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吸引投资和人材,提升当地经济水平。
4.2 就业机会创造:景区规划中注重就业机会的创造,提供多样化的岗位,促进当地居民就业。
4.3 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在景区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平衡旅游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结论:风景名胜区规划是保护自然资源、提升旅游体验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保护
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保护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风景名胜区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和旅游观光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随意的开发和过度的商业化已经对许多风景名胜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规划和保护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脆弱性,避免破坏珍稀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例如,在建设公共设施时,应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
此外,规划者还应该合理划定游览区域和保护区域的范围,确保游客的游览活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
其次,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应该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
许多风景名胜区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例如,对于古建筑物和文物,应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防止其遭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其价值的认识和尊重。
此外,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还应注重游客体验的提升。
作为旅游目的地,风景名胜区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魅力。
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该注重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使其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自然和文化的魅力。
例如,可以设置游览线路和景点介绍,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欣赏风景名胜区的特色。
除了规划,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保护风景名胜区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监督,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风景名胜区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人力支持,确保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其次,企业应该履行社会责任,遵守规章制度,不擅自进行开发和商业化活动,以免对风景名胜区造成破坏。
最后,公众也应该增强环保意识,遵守游览规则,不随意破坏自然和文化遗产。
总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保护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引言概述风景名胜区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热门去处,其规划设计对于提升旅游体验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
一、规划目的1.1 确保游客安全:规划设计要考虑游客的安全,包括道路交通、防护设施等。
1.2 保护自然环境:规划要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平衡。
1.3 提升游客体验:规划设计要考虑游客的需求,提供便利的游览路线和设施。
二、规划要素2.1 土地利用规划:确定风景名胜区的用地性质和分布,合理规划景点、停车场、餐饮等设施。
2.2 设施规划:设计合理的设施布局,包括停车场、卫生间、游客中心等,提升游客体验。
2.3 生态保护规划:保护植被、水源等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对环境造成破坏。
三、规划流程3.1 调研分析:对风景名胜区的地形、气候、生态环境等进行调研,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3.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包括土地利用、设施布局等。
3.3 审批实施:规划方案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开始实施,确保规划设计符合法律法规。
四、规划案例分析4.1 黄山风景名胜区:黄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注重生态保护,设施齐全,游客体验良好。
4.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注重景点连贯性,游客可便捷游览各个景点。
4.3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融合了佛教文化,提供了独特的精神体验。
五、规划未来发展5.1 智能化建设:未来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将更加智能化,包括智能導覽、智能停车等设施。
5.2 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平衡旅游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5.3 创新设计:规划设计要不断创新,结合当地文化和自然环境,打造独特的风景名胜区。
结语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升游客体验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局面。
希望本文对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有所启发,为未来的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风景区总体规划 (3)
风景区总体规划导言风景区总体规划是对风景区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风景区的资源,提升风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整体规划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步骤等方面,对风景区总体规划进行讨论。
目标风景区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为风景区提供一个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蓝图,促进风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业发展、社区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
具体目标包括: 1. 保护风景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2.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增加游客满意度和留存率; 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4. 传承和弘扬风景区的历史文化。
原则风景区总体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生态优先:保护自然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 2. 可行性:规划方案要切实可行,考虑到资源、技术和经济等实际条件; 3. 公众参与:在规划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增加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4. 综合性:综合考虑风景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协调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5. 持续改进:规划要具备灵活性和动态性,随着实施的进展进行评估和调整。
内容风景区总体规划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环境保护:保护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包括水体、植被、动物和生物多样性等; 2. 人工景观建设:规划景区内的建筑、道路、设施等人工景观,提升景区形象和观赏价值; 3. 旅游设施配套:规划景区内的旅游设施,包括停车场、导览设施、卫生间等,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 4. 交通网络规划:规划景区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步行道、自行车道等,便于游客出行; 5. 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景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包括旅游、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 6. 社区发展规划:规划景区周边的社区发展,包括居住、商业和文化设施等; 7. 文化传承与活动策划:规划景区内的文化传承项目和活动,保护和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
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
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
景区的景观设计与规划管理直接关系着游客体验的质量与印象。
因此,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一、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是旅游景区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建筑设计等方面的指导性工作。
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围绕着景区的整体定位、旅游需求、环境生态、文化遗产等因素进行考虑,具体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围绕整体定位进行设计景区的整体定位是景区规划设计的基础,需要在文化传承、自然景观、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考虑,为景区的产业发展、旅游服务等提供指导。
例如,在文化传承方面,景区可以依据自身的历史文化,将文化遗产和现代元素有机结合,打造出充满文化气息的景观。
2. 以旅游需求为导向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需要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要在提供旅游服务、表现独特景观、提升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考虑。
景区需要在服务质量、旅游产品、特色景观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3. 注重环境生态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需要注重环境生态,保护局部生态系统,预防自然灾害,提升景区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景区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必须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 体现文化遗产价值景区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突出景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征象,注重对历史悠久、文化价值显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现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
二、景观管理景观管理是旅游景区管理的关键之一,景区的景观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游客体验。
景观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景区安全管理景区是游客体验和安全的重要场所。
景区管理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制定安全预案、设置安全设施,合理制定游客行程线路,确保游客在景区游玩的安全性。
2. 景区环境卫生管理景区的环境卫生管理需要做好垃圾、污水的处理和垃圾分类,保证游客在景区游玩的环境整洁卫生,打造舒适的旅游环境,提升游客体验。
规划方案中如何合理设计风景名胜区
规划方案中如何合理设计风景名胜区一、引言风景名胜区是人们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示一个地区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的窗口。
合理设计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方案,能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资源,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本文将从景区规划的整体思路、景观设计、交通规划、设施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合理设计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方案。
二、整体思路1. 研究地区特色在制定规划方案之前,需要深入研究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了解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植被分布、水资源等自然要素,以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统建筑等人文要素,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思路。
2. 突出主题和特色每个风景名胜区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特色,规划方案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设计。
可以通过凸显自然景观、保护文化遗产、打造主题活动等方式,使景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吸引力。
例如,以山水风光为主题的风景名胜区可以注重山水融合、景色宜人;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风景名胜区可以突出文物保护和历史展示等。
三、景观设计1. 保护自然生态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设计应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在规划方案中,要合理规划游览线路,避免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和干扰。
同时,要加强植被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持景区的生态平衡和景观的原生态特点。
2. 打造景点亮点景观设计中,需要对景区内的重要景点进行精心设计,使其成为游客关注的亮点和拍照打卡的热点。
可以通过布置艺术装置、设置观景台、规划观景步道等方式,提升景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3. 丰富景区体验除了自然景观外,景观设计还应注重丰富游客的体验感。
可以设置休闲广场、儿童乐园、运动场所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演出、展览、手工艺制作等,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参与感。
四、交通规划1. 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为了方便游客的到达,规划方案中应包括多样化的交通方式。
可以设计公交线路、停车场、自行车租赁点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的景观品质
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的景观品质在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旅游休闲胜地。
然而,一些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并未考虑景观品质问题,使得游客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度不够,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价值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以提高其景观品质。
一、设计原则在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中,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自然性原则:风景名胜区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应该保持自然性,使得游客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2. 空间感和节奏感的原则:规划设计应该注意游客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定期选择观看点,使得游客可以欣赏到完整的景色。
3. 生态保护原则:景观规划的设计应该高度重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尽可能地与自然环境融合。
4. 人性原则:规划设计应该注重游客的人性需求,加强游客户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游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二、景观元素在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中,景观元素是不可少的。
一个好的景观元素可以让游客深入体验自然美景。
1. 水与土:水景可以增加景区的色彩和质感,同时也可以改善空气湿度和温度。
在设计中,应该合理利用地形,植被和水体之间的关系,打造出充满想象力和诗意的景观元素。
2. 绿化: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呈现不同的美感,在景区中可以设置一些有特色和意义的植物,以增加景区的特色。
这里我们可以考虑像西安华山的松柏,黄山的奇松,九寨沟的红叶等等。
3. 地形与地貌:地形和地貌是风景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在轻松的环境下产生了压抑的感觉,这会让游客的身心产生反感。
规划设计应该重点关注地形的建设,将其与景区的主题意境融为一体,并且增加一些尺度和层次感。
4. 建筑:好的建筑可以为风景区增添更多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气息。
建筑的位置和形态应该符合自然环境,并且不影响旅游的心境和旅游的品质。
同时建筑的建设应该也尽力做到绿色环保,更好地融入环境和风景,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三、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该根据风景名胜区具体情况而定,需要区别化的进行设计。
建设方案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旅游开发
建设方案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旅游开发一、引言风景名胜区是指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主要资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旅游价值的地区。
在建设方案中,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旅游开发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从规划的必要性、规划的原则、旅游开发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二、规划的必要性1. 保护自然资源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川、湖泊、森林等,这些资源是宝贵的自然遗产。
通过规划,可以科学合理地保护这些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保持其原始的生态环境。
2. 提升旅游体验规划可以使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更好地展现出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可以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景点和景观,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设施,满足游客的需求。
3. 促进经济发展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旅游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多产业、多部门的产业链,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三、规划的原则1. 生态优先在规划中,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原则。
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合理安排游览线路,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 可持续发展规划要注重长远发展,避免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
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安排游客数量,防止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
3. 文化传承风景名胜区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
规划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展示地方特色,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
四、旅游开发的策略1. 提升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包括交通、通信、酒店、餐饮等方面。
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方便游客的出行和居住。
2. 创新旅游产品要根据风景名胜区的特点和游客的需求,创新旅游产品。
可以开发一些特色旅游线路、主题活动等,提供不同层次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
3. 加强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要加大对风景名胜区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景观保护方案
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景观保护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景观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风景名胜区是城市的瑰宝,是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因此,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景观保护方案对于保护城市风景名胜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应该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城市化进程中,很多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风景名胜区也不例外。
因此,在规划城市风景名胜区时,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方式,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其次,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应该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风景名胜区往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城市的独特之处。
因此,在规划城市风景名胜区时,应该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留历史建筑、文物古迹等,以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同时,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应该注重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城市风景名胜区往往是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因此,应该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如公共厕所、停车场、游客中心等,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除了规划,景观保护也是城市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任务。
景观保护包括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
对于自然景观,可以采取限制开发、加强管理等方式,保护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
对于人文景观,可以采取修缮、保护等方式,保护人文景观的历史风貌。
同时,景观保护还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景观的行为,确保城市风景名胜区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景观保护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景观保护不能仅仅注重保护和展示,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促进城市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景观保护是保护城市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的重要举措。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景观保护方案,可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和服务,促进城市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保护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保护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关注不断增加,风景名胜区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和旅游观光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管理,一些风景名胜区面临着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和文化遗产流失等问题。
因此,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必要性风景名胜区规划是指对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发展方向、空间布局、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它能够合理规划和配置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提升旅游体验,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风景名胜区规划还能够协调各方利益,减少冲突和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生态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区通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山水、植被、动物等。
规划应该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域和游客数量等措施来实现。
2. 文化遗产保护:许多风景名胜区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规划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
可以通过修复和保护古迹、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区等方式来实现。
3. 旅游设施建设:风景名胜区吸引游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
规划应该合理规划和布局旅游设施,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以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4. 经济发展: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还应该考虑经济发展的需求。
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
二、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挑战与对策风景名胜区保护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管理不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责任和权力,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的有效执行。
2. 引导游客文明观光: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倡文明观光,遵守相关规定和禁令。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研究,探讨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风景名胜区,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首先介绍了风景名胜区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着,从空间布局、资源保护、游客管理、交通规划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最后,以某风景名胜区为例,具体分析了其规划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规划、可持续发展、空间布局、资源保护、游客管理、交通规划一、引言风景名胜区是指以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者历史文化遗产等为主要资源,以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能,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知名度的地区。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各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经济增长点。
然而,由于规划不科学、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一些风景名胜区存在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游客滞留等不利因素,亟需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二、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 保护资源: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规划能够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防止资源的过度开辟和破坏。
2. 提升品质:规划能够提升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品质,改善景区环境,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3. 促进发展:规划能够引导风景名胜区的有序发展,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
4. 实现可持续发展:规划能够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平衡旅游业与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实现长期利益最大化。
三、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 空间布局原则:(1)合理划定功能区域:根据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点和旅游需求,划分核心区、保护区、开辟区等功能区域,合理布局各区域的景点和设施。
(2)保护生态环境:规划中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景区内的绿地、湖泊、山水等自然景观,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提升空间体验:规划中应注重提升游客的空间体验,通过景观设计和空间布局,创造出独特的旅游环境,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
风景名胜区的建筑景观规划
风景名胜区的建筑景观规划风景名胜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要素之一,建筑景观规划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风景名胜区建筑景观规划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设计原则和发展趋势。
一、建筑景观规划的重要性风景名胜区的建筑景观规划是为了保护和弘扬区域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筑景观规划可以保护和呈现自然环境。
风景名胜区一般都处于自然风光秀丽的地理环境中,通过合理规划建筑景观,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同时,建筑景观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的元素,可以使游客更好地融入自然,体验和享受自然的美。
其次,建筑景观规划有助于展示地方的独特文化。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景观,可以展示地方的文化内涵,传递地域特色。
例如,在传统的风景名胜区中融入当地的建筑风格、民俗元素等,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游客,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建筑景观规划对于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好的建筑景观设计可以创造舒适宜人的游览环境,增加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例如,在景区中设置休息区、观景台等,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休息和观赏条件,从而吸引他们更长时间地停留和消费,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建筑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在进行风景名胜区的建筑景观规划时,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首先,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建筑景观应尊重自然环境,不破坏自然景观,而是要与之相协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例如,在山水风景区中,建筑的设计应力求简洁、大方,与周围的山川河流相互辉映,创造出和谐的整体效果。
其次,要充分考虑游客需求。
建筑景观规划应根据游客的需求和习惯,提供相应的功能和设施。
例如,在游人众多的景区中,应合理规划出入口、停车场、洗手间等基础设施,确保游客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
风景名胜区规划论文一、引言风景名胜区是指以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为主要资源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景观、文化和旅游价值。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性、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性1. 促进旅游业发展:风景名胜区规划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2. 保护自然环境:规划可以科学合理地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引导游客流动:规划可以合理引导游客的流动,分散游客压力,减少拥堵和环境破坏,提高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4.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可以促进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三、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现状和问题1. 规划不完善:目前一些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存在缺失和不合理之处,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需求。
2. 开发过度:一些风景名胜区为了迎合旅游业的需求,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导致环境破坏和景观质量下降。
3. 游客拥堵:一些知名的风景名胜区由于游客过多,导致拥堵和安全问题,影响游客的体验和安全。
4. 缺乏综合管理:一些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部门之间协调不畅、责任不清等问题。
四、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解决方案1. 制定科学规划:针对不同风景名胜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考虑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并注重可持续发展。
2. 加强保护和修复: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和景观修复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景区原有的美丽风貌。
3. 引导游客流动: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和游览线路设计,引导游客流动,减少拥堵和环境破坏,提高游客体验。
4. 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风景名胜区综合管理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明确责任分工,提高管理效率。
五、结论风景名胜区规划是促进旅游业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引导游客流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设计
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设计作为风景名胜区有机组成部分的综合旅游服务基地,其规划建设面临诸多复杂问题。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风景名胜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文章,欢迎参考!1景观、景观生态学与综合旅游服务基地的空间构型景观:景观一词的使用最早见于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全书,在英语、、中拼写相似,其原意都是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
汉语中的“景观”一词涵义丰富,既反映了“风景、景色、景致”之意,又用“观”字表达了观察者的感受,这与近代西方流行的一种将景观视为被生物体所感知的环境的认识有异曲同工之妙。
富尔曼按照景观塑造过程中的人类影响强度,划分了自然景观、经营景观与人工景观。
其中,自然景观可分为原始景观和轻度人为活动干扰的自然景观两类;经营景观可分为人工自然景观和人工经营景观;人工景观或称人类文明景观,是一种自然界原先不存在的景观,完全是人类活动所创造。
人工景观的特点如下:大量的人工建筑物成为景观的基质而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主要的生态组合,大强度的能流、物流通过景观,不再构成封闭景观系统;整个复合系统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相应增大,人类所创造的特殊的信息流渗透到一切过程,许多原有的自然规律正在经受新的检验;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风景名胜区:也称风景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国家级风景区。
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由上文可知,自然景观是风景名胜区核心价值的体现,而综合旅游服务基地规划建设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于如何使增加的人工景观能够在生态上尽量降低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干扰,在景观上不损害原始自然风貌并尽可能与之形成相互协调的整体。
其中,综合旅游服务基地的人工景观特点为:建筑物的分布改变了原有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基质);大强度人流、交通流通过景观空间,造成景观系统的相对开放;人的活动及所创造的信息流渗透到环境中,影响着景观并赋予其文化特质和视觉多样化;在这里景观的多样性体现为景观的文化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规划
摘要:风景名胜的景观规划是保护自然和历史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途径之一。
本文阐述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则、任务和内容,并分析了目前规划中的问题。
关键词:风景名胜景观规划原则内容问题
1 规划的原则
为了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一般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风景名胜区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而不可再生的遗产,风景名胜区的价值首先是其“存在价值”,只有在确保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风景名胜区的多种功能。
因此,保护优先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2)突出自然原则。
充分发挥风景资源的自然特征和文化内涵,维护景观的地方特色,强调回归自然,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
(3)综合协调原则。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资源充分有效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利用。
虽然保护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核心,但是并不意味着要将保护与利用割裂开来。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特殊性之一就是风景区内包涵有许多社会经济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所以只有将各种发展需求统筹考虑,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综合安排,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达到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
(4)环境容量原则。
环境容量原则也叫环境承载力原则,其意义在于任何资源的使用都是有极限的,风景名胜资源的利用也不例外。
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必须要在其允许的环境承载力(或称环境容量)之内,这是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分区管理原则。
根据风景资源价值与分布,划分功能分区,严格实行“山上游,山下住”、“区内游,区外住”、“区内景,区外商”、“区内名,区外利”的管理原则,在保证风景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6)统一规划、分期发展原则。
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遭到破坏的风景名胜区还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自然恢复阶段。
所以对待风景名胜区规划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妥善处理近期实际与远景目标的矛盾,从最终目的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关于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风景名胜资源的综合布置,经过批准的规划是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依据。
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部分。
2.1 总体规划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分为规划纲要和总体规划两个阶段。
风景名胜区规划纲要的任务是研究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问题,结合当地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根据风景区的自然、历史、现状情况,确定发展战略布置。
因此,应首先确定风景名胜区规划纲要。
2.1.1 规划纲要内容:
⑴进行风景名胜资源调查与评价,明确风景资源价值等级,保存状况以及风景名胜区主要存在问题。
⑵分析论证风景名胜区发展条件(优势与不足),确定发展战略。
⑶拟定风景名胜区发展目标,包括资源保护目标、旅游经济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
⑷证并原则确定风景名胜区性质、范围(包括外围保护地带)、总体布局以及资源保护、利用的原则措施。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任务是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纲要,综合研究和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性质、范围、规模、容量、功能结构、风景资源保护措施,优化风景名胜区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引导风景名胜区健康、持续发展。
2.1.2 总体规划的内容:
⑴根据地形特征、行政区划和保护要求,划定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包括外围保护地带。
⑵确定风景名胜区规划性质、发展目标、规模容量。
⑶根据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确定土地利用规划,进行风景游赏组织。
⑷确定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规划,明确保护措施与要求。
⑸确定风景名胜区天然植被抚育和绿化规划。
⑹确定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⑺确定风景名胜区基础工程规划,包括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环保、环卫、能源、防灾等设施的发展要求与保障措施。
⑻确定风景名胜区内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⑼制定分期发展规划。
⑽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提出措施建议。
2.2 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定风景各区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在风景名胜区内,应根据景区开发的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景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主要内容有:
⑴详细确定景区内各类用地的范围界线,明确用地性质和发展方向,提出保护和控制管理要求,以及开发利用强度指标等,制定土地使用和资源保护管理规定细则。
⑵对景区内的人工建设项目,包括景点建筑、服务建筑,管理建筑等,明确位置、体量、色彩、风格。
⑶确定各级道路的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⑷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风景名胜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是针对明确的建设项目而言,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3 风景名胜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追求“档次”。
“档次”原本是景观规划应追求的理念。
问题出在对“档次”的理解上,“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
决策者往往在项目的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环境系统中的位置。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二是该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
因此,不顾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现状,盲目追求所谓“档次”,是绝不可取的。
(2)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
长期以来,风景名胜规划中对人的需要及对人性的关注不够。
我们必须注意:再美的风景,再好的名胜,都是为人服务的,在规划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从一般人对美的需求和理解,对风景名胜的向往和欣赏心理出发,去研究规划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现状与未来需求的结合,强化风景名胜区的服务功能,而不是追求浮华与排场。
(3)生态意识淡漠。
我国景园界存在着在生态规划与设计问题上空喊口号而疏于实践的现象。
在理念上大家都谈重视生态园林建设,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中重视生态系统保护、平衡,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经济需要、或领导意图、或条件所限等原因,往往不考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结语:总之,在风景名胜规划中,既要保护已有的名胜景观,又要保护环境的生态平衡,既要考虑景观的美学价值,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使风景名胜规划符合自然、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注:通讯作者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