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 X.25分组交换网(公共分组交换网)
计算机网络应用 X.25协议分层结构
计算机网络应用X.25协议分层结构X.25协议并没有定义路由选择算法,这属于分组交换网网络内部的控制功能,由各个厂家来决定。
与TCP/IP协议一样,它也具有分层结构,如图3-34所示。
其各层在功能上相互独立,与OSI参考模型一样,对等层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对等层之间的规程实现。
DTE DCE图3-34 X.25协议分层结构1.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用以描述物理环境接口,即在X.25通信网络中,它定义了DTE和DCE之间的电器接口,以及建立物理信道传输信息的过程。
在物理层包括以下协议类型:●X.21协议X.21协议定义了一种接口,且该接口运行于8个交换电路上,常见的RS-232-C就属于X.21协议接口。
●X.21bis协议X.21bis协议定义了一种模拟接口,正式它允许模拟电路访问数字电路交换网络。
●V.24协议V.24协议实现了DTE能够在租用的模拟电路上运行,最终以连接到包交换结点或集中器。
X.25协议的物理层能够提供的功能包括:在DTE和DCE接口处提供数据传输;在设备之间提供控制信号;提供时钟信号,用于同步数据流和规定比特速率;特工机械的连接器。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DTE和DCE之间的可靠的数据传输,它定义了像帧那样的数据传输。
在该层又包括了LAPB、链路访问协议(LAP)、LAPD和逻辑链路控制协议(LLC)四种协议。
●LAPBLAPB(Link Access Procedure Balanced)源于HDLC,使用较为普遍。
它具有HDLC协议的所有特征,其主要作用是能够形成逻辑的链路连接。
●链路访问协议(LAP)链路访问协议(Link Access Protocol,LAP)是LAPB协议的前身,目前几乎已经不再使用。
●LAPDLAPD(Link Access Protocol Channel D,ISDN D信道链路访问协议)源于LAPB,用于ISDN,在D信道上完成DTE,特别是DTE和ISDN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X.25协议
X.25协议是CCITT(ITU)建议的一种协议,它定义终端和计算机到分组交换网络的连接。
分组交换网络在一个网络上为数据分组选择到达目的地的路由。
x.25是一种很好实现的分组交换服务,传统上它是用于将远程终端连接到主机系统的。
这种服务为同时使用的用户提供任意点对任意点的连接。
来自一个网络的多个用户的信号,可以通过多路选择通过X.25接口而进入分组交换网络,并且被分发到不同的远程地点。
一种称为虚电路的通信信道在一条预定义的路径上连接端点站点通过网络。
虽然X.25,吞吐率的主要部分是用于错误检查开销的,X.25接口不可支持高达64Kbps的线路,CCITT在1992年重新制定了这个标准,并将速率提高到2Mbps。
X.25的分组交换体系结构具有一些优点和缺陷。
信息分组通过散列网络的路由是根据这个分组头中的目的地址信息进行选择的。
用户可以与多个不同的地点进行连接,而不象面向电路的网络那样在任何两点之间仅仅存在一条专用线路。
由于分组可以通过路由器的共享端口进行传输的,所以就存在一定的分发延迟。
虽然许多网络能够通过选择回避拥挤区域的路由来支持过载的通信量,但是随着访问网络人数的增多,用户还是可以感觉到性能变慢了。
和此相反,面向电路的网络在两个地点之间提供一个固定的带宽,它不能适应超过这个带宽的传输的要求。
X.25的开销比帧中继要高许多。
例如,在X.25中,在一个分组的传输路径上的每个结点都必须完整地接收一个分组,并且在发送之前还必须完成错误检查。
帧中继结点只是简单地查看分组头中的目的地址信息,并立即转发该分组,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在它完整地接收一个分组之前就开始转发。
帧中继不需要X.25中必须在每个中间结点中存在的用于处理管理、流控和错误检查的状态表。
端点结点必须对丢失的帧进行检查,并请求重发。
X.25受到了低性能的影响,它不能适应许多实时LAN对LAN应用的要求。
然而,X.25很容易建立,很容易理解,并且已被远程终端或计算机访问,以及传输量较低的许多情况所接收。
计算机网络原理 X.25分组交换网(公共分组交换网)
计算机网络原理X.25分组交换网(公共分组交换网)公共分组交换网是一个以数据通信为目标的公共数据网(PDN,Public Data Network),它是在一个国家或全世界范围内提供公共电信服务的数据通信网络,CCITT于1974年提出了访问分组交换网的协议标准,即X.25建议,后来又进行了多次修订。
这个标准分为三个协议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分别对应于ISO/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
如图12-2所示。
图12-2 X.25建议与OSI模型的对比物理层规定用户主机或终端和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这一层协议采用X.21标准。
链接访问层处理数据传输、寻址、差错检测和纠正、流量控制和帧组合等,即用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链路。
数据包协议层提供外部虚电路服务,用来负责数据包交换、帧序列的有序通信,并保证虚拟连接的可靠性,这一层是X.25建议的核心,它又被特别称为X.25PLP(Packet Layer Protocol)协议。
X.25可以使用三种模式之一来传输数据,这三种模式是交换式虚拟电路、永久型虚拟电路和数据报。
交换式虚拟电路是通过一个X.25交换机在节点之间建立一个双向通道,是一种只在数据传输期间建立的逻辑电路,当传输完成后,其他节点可以使用这个通道。
永久型虚拟电路是一个始终保持连接状态的逻辑通信通道,即使数据传输已经结束,该通道仍保持连接状态。
交换式虚拟电路和永久型虚拟电路都是数据包交换技术的范例。
数据包是无须建立通信通道就可以发送的打包数据。
利用一种消息交换技术,数据报可以到达其目标地址。
按照指定的目标地址对数据包进行编址,由于选择的路径不同,数据包到达目标地址的时间可能不同。
在国际网络上并不使用数据报,不过在适用于Internet的ITU-T规范中却包含有数据报。
X.25 Internet数据报将IP层封装在X.25数据包中,这样X.25设备就无法识别IP组件,IP地址只能映射到X.25目标地址上。
第11章分组交换网
11.1分组交换基本概念和网络结构 11.1分组交换基本概念和网络结构
• 二者比较: 二者比较:
分组头: 分组头:数据报方式的每个分组头都包含详细的目的 地址信息; 地址信息;虚电路分组头中只含有虚电路的逻辑信道 标识即可。 标识即可。 选路:虚电路方式有预先建立过程, 选路:虚电路方式有预先建立过程,存在一定的处理 开销。但是虚电路一旦建立, 开销。但是虚电路一旦建立,分组不再需要进行复杂 的选路;数据报方式不需要建立过程, 的选路;数据报方式不需要建立过程,对每个分组都 要独立地进行选路。 要独立地进行选路。
虚电路分为两种: 交换虚电路SVC(Switching 虚电路分为两种 : 交换虚电路 SVC(Switching Virtual Circuit) 和 永 久 虚电 路 PVC(Permanent Circuit)。 Virtual Circuit)。 SVC指在每次呼叫时用户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 SVC 指在每次呼叫时用户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 组来临时建立虚电路的方式。 组来临时建立虚电路的方式。 PVC指应用户预约 , PVC 指应用户预约, 由网络运营者为之建立固 指应用户预约 定的虚电路。 定的虚电路。它一般适用于业务量较大的集团用 户。
11.1分组交换基本概念和网络结构 11.1分组交换基本概念和网络结构
1 2 3 … N … 同 步 时 分 复 用
帧 N … 2 1 时隙 (a) N … … …
帧 … 时间 … 时间 (b) 2 1
统 计 时 分 复 用
时隙
标志码
信息N 5 信息2 3 信息N 5 信息1 2
11.1分组交换基本概念和网络结构 11.1分组交换基本概念和网络结构
11.1分组交换基本概念和网络结构 11.1分组交换基本概念和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1、:从体系结构来观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三代网络):1. 以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2. 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联分组交换网络3. 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2、两层网络概念的出现:由CCP组成的传输网络——通信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建立在通信子网基础上的主机集合——资源子网,提供计算资源。
3、因特网的前身——ARPANET,1969年美国国防部第一个建立的分组交换组。
4、国际标准(ISO OSI/RM)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电信联盟ITU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5、NGI的核心技术WDM(波分多路复用)、全光网络6、“三网”融合就是指原先独立设计和运营的传统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将趋于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
7、计算机网络定义的主要观点:从应用的观点:以相互共享资源方式连接起来,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从物理的观点:在网络协议的控制下,由若干台计算机和数据传输设备组成的系统。
观点3: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把地理分散的计算机互联起来,能够互相通信且共享资源的系统。
8、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9、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数据通信和共享资源。
10、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硬件:网络节点、通信链路软件:通信软件(网络协议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安全控制软件、网络应用软件1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地域范围分类: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广域网(WAN).2.按拓扑结构分类(6种):星形,环形,总线型,树形,全连接,不规则(网状)3.按通信传播方式分类:点对点传输方式的网络,广播方式网络.4按通信介质:1有线网;采用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
2无线网:采用卫星、微波等。
4.按通信速率分类:低速网,中速网,高速网,5.按使用用户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6.按网络控制方式分类:集中式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机网络。
几种最常见的广域网
⼏种最常见的⼴域⽹⼴域⽹举例1 X.25⽹络公⽤分组交换数据⽹(PSDN-Packet Switched Data Network),是⼀种以分组(Packet)为基本数据单元进⾏数据交换的通信⽹络。
它采⽤分组交换(包交换)传输技术,租⽤线路,是⼀种包交换的公共数据⽹。
由于公⽤分组交换数据⽹使⽤X.25协议标准,故通常也称它为X.25⽹。
20世纪70年代,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发展公共数据⽹络(每个需要⽹络服务的⼈都可以使⽤的⽹络)。
他们所⾯临的问题与美国不同。
在美国,⼤部分地区只要出租现有电话线就可以发展公共数据⽹。
⽽在欧洲,由于固有的跨越国界的通信系统问题,这不容易做到。
因此,欧洲国家放弃了开发独⽴的不兼容的标准,⽽是在I T U的⽀持下开发统⼀标准。
其结果是,称为X系列(X Series)协议的公共数据⽹服务接⼝。
包括多种普通协议:X.25、X.3、X.28和X.29。
X系列(X Series)协议是分组交换⽹所使⽤的重要协议。
其中的X.25只是定义了D T E与公共数据⽹相连的D C E间的协议。
X.25定义了类似于O S I低三层的同步传输(图6-18)。
⽹络层接收⽤户数据并将其放⼊x.25分组中。
x.25分组被送往数据链路层,在那⾥被嵌⼊到L A P B帧中。
然后,物理层使⽤x.21协议来传输L A P B帧。
x.25也可能使⽤x.21 b i s,它是⼀种连接V系列M O D E M到分组交换⽹的过渡协议。
x.21协议应该替代它,但是正如许多其他计划⼀样,这并没有发⽣。
在有些情况下,x.25甚⾄使⽤E I A 2 3 2协议。
完成所有这些需要有能够创建分组和实现协议的智能D T E。
有时会出现的问题是D T E是⼀些难以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步终端。
稍后会处理这种情况。
由于已讨论过低的两层,此处着重讨论⽹络层的分组协议。
X.25和OSI模型物理协议层:物理协议层由ITU-T的X.21标准定义,该层控制着到通信适配器和通信电缆的物理连接。
X.25的基本设置
X.25 PAD
URL: /univercd/cc/td/doc/cisintwk/ito_doc/x25.( Packet Assembler / Disassembler)
定义了关于分组装拆设备 PAD 的三个协议,使 非X.25终端(如字符终端)通过PAD进入分组交换网。 X.3 定义了 PAD 的功能以及控制它工作的一些参数 X.28 定义了非 X.25 终端和 PAD 之间的接口协议 X.29 定义了 PAD 和 X.25 分组式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规程
X.25 虚电路的释放过程
主叫端或被叫端DTE发出清除请求分组,然后就会收到 本地DCE发回的清除证实分组,同时清除请求分组经网 络发送到远程DCE。 远程DCE向远程DTE发送清除指示分组 远程DTE收到清除指示分组后,发给远程DCE一个清除 证实分组,完成连接的释放。 释放的逻辑信道号在下一次建立连接时可以再使用。 X.25 PAD ( Packet Assembler / Disassembler) :分组装拆设备 作用: 使没有智能的字符哑终端也能接入X.25网络使用
通用格式标识 ( GFI ): 为分组定义了一些 通用的功能。 逻辑信道组号(LCGN) 和逻辑信道号(LCN): 统称逻辑信道标识, 共12比特,可提供4096条 逻辑信道。 分组类型标识; 规定分组的类型。
X.25 虚电路的建立
X.25 虚电路的建立过程
主叫端DTE1向其DCE发送一个呼叫请求分组,内含虚电路号、 主叫端DTE1地址和被叫端DTE2地址等。虚电路号即逻辑信道号, DTE1从空闲的逻辑信道号中按“先大后小”的顺序选择。 X .25网络选择合适的路由将呼叫请求分组传送到被叫端DCE。 被叫端DCE在收到呼叫请求分组后,按“先小后大”的顺序从空 闲的逻辑信道号中选择一个号,向被叫端DTE2发送一个呼入分 组。呼入分组的格式与呼叫请求分组的格式一样,只是换了一个 虚电路号。 被叫端DTE2若接受呼叫,则发出呼叫接受分组,其逻辑信道号 与呼入分组的相同。 网络按呼叫建立时的路由将呼叫接受分组传到主叫端DCE。 主叫端DCE向主叫端DTE1发送呼叫接通分组。 呼叫建立阶段结束,此后进入数据传送阶段。这时数据分组可 按此前选定逻辑信道号和路由在DTE1-DTE2间进行全双工传送。
什么是分组交换
网络技术什么是分组交换将数据分割成为一定长度的数据块,并赋于称为标题的标识信息,构成“信息分组”,以信息分组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的交换方式称为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机将从发送终端传送来的信息分组存入存储器中,再按标题地址信息发送到接收端,这种交换称为存储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是以“统计式分时多路方式”为基本原理的。
分组交换中,在所有终端都不同时互相传送数据的前提下,为了减轻对中继线路容量的抑制,当有可能发生通信量阻塞时,必须在通信节点之间进行流控制,分组交换是是1960年美国提出在1980年大会上承认了X.25建议,并制定了分组交换的标准框架。
X.25的物理层使用X.21;数据链路层以LAPB (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为基础,所有的控制都是以帧的形式进行的。
分组交换是一种广域通讯技术,它将数据分成小组后在共享数据网络中传输,而不使用专用线路。
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区别在于它采用虚电路(数据报),即它是由从某一共享线路网络中按需分配的带宽构成的。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的两方之间并无直接的物理连接。
这种连接只是一种逻辑上的。
在虚拟线路中,为每个呼叫建立一个专门路径,该呼叫的所有分组均沿着这一路径通过网络传送。
被传输的数据被分成短组,并通过网络分别传输。
在目的地,分组被重新组装成原始格式。
抑制对数据的发送。
此外,地址信息的正确交接是通信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对每一通信节点进行错误控制。
分组交换的一些优点:线路效率高,因为长距离线路可由多个呼叫和用户动态地共享;负载处理:网络提供缓冲能力来处理暂时的负载增加,不会造成阻塞;数据速率转换:数据以不同的速率在用户之间相互交换;成本较低,因为许多用户可以共享网络资源。
CSMA/CD(载波侦听多重接入/碰撞检测)在这一协议中,各站听从总线并且仅在总线空余时才进行传输。
如果出现碰撞,则信息分组将在一随机时间过后重发。
CRC(循环冗余检查)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和数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
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网(X.25)开放分类:数据通讯网目录1.·【分组交换网(X.25)】2.·【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3.·【分组交换的基本特点】4.·【通信协议】5.·【分组交换网】[编辑本段]分组交换网(X.25)数据通信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分组交换技术就是适应数据通信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通信技术,它能够最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降低通信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通信服务,所以一问世就获得了成功,并很快发展起来。
利用分组交换技术建立的数据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
由于它主要采用ITU-T X.25协议,因此人们也称它为X.25网。
[编辑本段]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分组交换技术是保尔·布朗(Poul Baran)于1961年在美国空军RAND计划的研究报告中首先提出的。
其基本思想是将通信电文分成一个一个的分组,这些分组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终点将收到的分组按顺序重新组合成通信电文。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通信更安全,不容易被窃听,而且利用这种技术可能有助于实现全数字的分布式数据网,并最终提供公用业务。
美国国防部根据这种方案提出研究开发一种计算机通信网,并已于1969年完成,该网被称为ARPANET,是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网。
ARPANET的成功证实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实用性。
其后,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开发自己的分组交换网,分别有加拿大的DATAPAC、法国的TRANSPAC、德国的:DATAX-P网等。
我国于1988年引进法国的设备建成了实验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开放了各种业务,并于1994年9月建成了全国骨干分组交换网(CHINAPAC),之后,各省、市也陆续建立了各自的本地分组交换网。
[编辑本段]分组交换的基本特点1.分组交换的概念分组交换是“存储转发”方式的一种。
它将用户数据划分为一定长度的分组,包括发信源和终端的地址以及其他一些控制信息,并在每个分组前面加一分组头,分组先被暂存在交换机中,然后交换机再根据每个分组头的地址信息,选择合适的中继线路传送,直至目的地。
计算机网络原理 X.25网
计算机网络原理X.25网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现在称“国际电话和电报顾问委员会(ITU-T)”)所采用的X.25协议为一项普遍采用的网络协议。
X.25协议允许不同公众网络(例如CompuServe、Tymnet或TCP/IP网络)上的计算机通过一台网络层面的媒介计算机通信。
X.25协议接近符合开放式互连(OSI)通信模型定义的数据联络及物理层协议。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的X.25建议是关于用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上的分组型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端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标准,是公共分组交换网中最重要的接口规范。
为此,有时把公共分组交换网简称X.25网。
在X.25网最初时,分组交换网既提供虚电路服务,也提供数据报服务,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将数据报服务取消了。
因此整个x.25网所讨论的都是以虚电路服务为基础,这一概念如图1-5所示。
这是一个DTE同时和另外两个DTE进行通信的情况,图中的虚线表示两条虚电路,图中还分画出了三个DTE与DCE的连接,也就是DTE-DCE的接口。
X.25所规定的正是关于这一接口的标准。
图1-5 X.25网在使用虚电路工作时,整个的通信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呼叫建立阶段、数据传送阶段和虚电路释放阶段,如图1-6所示。
主叫方被叫方图1-6 虚电路工作过程主叫DTE向其DCE发送一个呼叫请求分组(call request),这个呼叫请求分组携带的信息有:虚电路号、主叫DTE地址和被叫DTE地址等。
在连接建立了以后,数据分组就只写上虚电路号而不需要写上主叫或者被叫的DTE的地址了,虚电路号也就是逻辑信号(logical channel number,LCN)。
X.25规定主叫DTE发起呼叫时,应从空闲的逻辑信道号中按“先大后小”的顺序选择一个空闲的号码作为逻辑信道号。
本例中,LCN=99。
网络选择合适的路由将呼叫请求分组传送到被叫DCE。
被叫DCE在收到呼叫请求分组之后,就向被叫DTE发一个呼入分组(incoming call)。
职业认证指导ATMFR
05
用户数据
LAPB首部
03
分组层(网络层)
LAPB尾部
02
25 分组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6
用户数据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4
数据链路层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X.25的首要原则是在一个基于位差错校验创建一个模拟电话网络之上的全球性的分组交换网络。
许多的X.25 系统误码率都很高,为了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它在每一段链路上都要执行差错校验和出错重传。
02
添加标题
信元与异步
信元:ATM 采用定长分组作为传输和交换的单位。这种定长分组叫做信元(cell)。 异步:当用户的 ATM 信元需要传送时,就可插入到 SDH 的一个帧中。SDH 传送的同步比特流被划分为一个个固定时间长度的帧每一个用户发送的 ATM 信元在每一时分复用帧中的相对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AAL 层将 48 字节长的数据块 交给 ATM 层,加上 5 字节的首部后 变成 53 字节的信元
ATM 在哪一层?
从 IP 层来看,整个的 ATM 网络又相当于两个 IP 结点之间的一条数据链路,因而整个 ATM 网络又好像是处在数据链路层。
可见 ATM 体系结构中的层次和 OSI 的层次很难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X.25 :分组交换数据网络(PSDN) 遵循x.25规程,因此也被称为X.25网。 FR:帧中继 frame relay ATM:异步传递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1 X.25 网
X.25 网就是 X.25 分组交换网,它是在二十多年前根据 CCITT(即现在的 ITU-T)的 X.25 建议书实现的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应用 协议简介
计算机网络应用协议简介
X.25协议最早是在1970年由Common Carriers提出制定的,因为在当时需要一种能够用于连接公共数据网(PDN)的协议,后经ITU-T (ITU-T for 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作为一种国际标准加以执行及又经过多次修改。
目前,它是广域分组交换网范畴中最流行的终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标准。
X.25协议定义了终端和计算机分组到分组交换网络的连接,其中分组交换网络在一个网络上为数据分组选择到达目的地的路由方法,而X.25协议是一种能够很好实现的分组交换服务,传统上它是用于远程终端与主机系统的连接。
X.25协议是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规程,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描述如何在DTE和DCE之间建立虚电路、传输分组、建立链路、传输数据、拆除链路,同时进行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并且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些可靠的业务功能和配置功能。
另外,X.25协议还定义了帧(Frame)和分组(Packet)的结构。
这里所说的DTE和DCE与物理接口的DTE、DCE是不同的,在此DTE通常指路由器等用户设备,DCE指交换机等设备,路由器也可以作为DCE。
X.25不必考虑系统与网络的连接类型是什么,无论是什么类型它都能够有效的操作。
这种服务为同时使用的用户提供任意的点对点的连接。
即来自一个网络的多个用户的信号,可以通过多条路径选择通过X.25接口而进入分组交换网络,并且被分发到不同的远程地点。
x.25,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x.25,协议篇一:数据培训基础教程——第2章x.25分组交换网技术第二章x.25分组交换网技术课程目标掌握分组交换基本原理原理熟悉分组交换网络的组织结构掌握x.25协议的基本原理了解目前全国分组交换网络结构2.1分组交换基本原理2.1.1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分组交换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个人计算机普及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为满足人们除了打电话通过话音进行直接沟通外,更希望通过计算机和终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通过网络来共享资源的要求,在传输线路质量不高、网络技术手段还较单一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的概念最早是在1964年提出的,当时是为了建立安全的军事通信系统而作的研究,但并未能实现这种交换技术,只是有了这样一个概念。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个计算机的应用和操作,希望多台计算机联网来共享资源和通信,即通过广域计算机网来连接分时计算机系统。
1966年6月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工作的daviesd.提出了“分组(packet)”这一术语,随后公开发表了关于分组交换的建议,并实现了具有单一分组交换节点的局部网。
将多个节点的小型计算机互连的aRpanet在1967年6月发布,至1969年11月,具有4个节点的aRpanet已有效地(x.25,协议)运行,并且很快地扩展,至1971年4月支持23个主计算机,1974年6月支持62个主机,1977年3月支持111个主机。
aepanet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完全分布式,对每个分组采用基于最小时延的动态选路算法,并考虑到链路的利用率和队列长度。
aRpanet的成功运行,表明动态分配和分组交换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数据通信。
aRpanet的成功,促进了分组交换进入公用数据网,形成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1(pspdn:packetswitchedpublicdatanetwork)。
1976年3月著名的ccitt的x.25建议推出,使分组交换网的接口标准化,随后又陆续制订了其他有关的建议,如x.28,x.29,x.75等。
第十章 X.25网及帧中继
第十章 X.25及帧中继
目录
1
2
X.25网 帧中继
10.1 X.25 网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X.25的接口协议 X.25 的层次关系 X.25 的分组格式 X.25虚呼叫的建立数据传输与清除 X.25交换网的组成及用户接入
行信息交换的基本标准,并建立它们之间多条 逻辑信道(0-4095号),这使一个DTE同时和 网上其他多个DTE建立虚电路并进行通信,传 送单位“分组”。
X.25 规定了 DTE-DCE 的接口
X.25 接口
DCE DTE
X.25 接口
DTE DCE
VC1 VC2
DCE
DTE
X.25 公用分组交换网
I:信息字段,用于传输分组信息,可变长度。分 组信息要按分组格式来表示。
FCS:帧校验序列,采用16位CRC校验方式。
各个字段的含义
B、分组头各字段含义
通用格式标识:用于指出分组头中其他部分的一
般格式,占用第一个字节的高四位QDEG。 Q:Q=1是用户数据,为0网络信息。 D:传送确认位,用于捎带确认。
X.25路由选择
分组交换网中,对通信的2个终端从起点到终点 所经过的节点进行选择。有固定路由算法和自适 应路由算法。路由选择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X.25流量控制 在X.25流量控制中采用窗口法(证实法),发送 方发送完分组后等待接收方的响应分组,然后发 送新分组。 控制分组有:RR:接收准备好(分组);
P(R),P(S)分别为接收分组和发送分组编号。
X.25分组类别
(1) 控制分组
虚电路的建立,数据传送流量控制,中断,释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软件和协议的管理下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系统。
由定义可知:计算机网络是“ 通信技术” 与“ 计算机技术” 的结合产物,数据交换是基础,资源交换为目的2.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信息交换——集中处理,最基本的功能,完成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系统通信。
如,传送电子邮件、发布新闻消息、进行电子购物……2)资源共享——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目的,资源包括软、硬件资源。
如,计算处理能力、大容量磁盘、高速打印机、数据库……3)分布式处理——均衡负荷,提高系统的性能,一项复杂的任务可以划分成许多部分,由网络内计算机分别完成有关部分。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组成 :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功能:完成网络的通信数据的存储转发具体的有:差错控制;流量控制;路由选择;网络安全;流量计费。
●资源子网(1) 功能:提供网络资源共享,处理数据能力(2) 构成:主机系统 ( 硬件 + 软件 )4.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混合型、网状型5.网络工作模式1)对等网络(Peer to Peer,P2P),也称为对等连接或点对点的网络,网络中没有专用的服务器(Server),每一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在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既充当服务器(Server)又充当客户机(Client)进行互相访问,计算机之间都有各自绝对自主权的网络。
●对等网络也称工作组,适用于如下环境:网络用户较少,一般在十台计算机以内,适合人员较少、应用网络较多的中小型企业。
网络用户都处于同一区域中。
对网络安全要求不高。
2)Client/Server网络:Client/Server(C/S,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是指一台计算机提供一种其他计算机可以访问的服务。
这台计算机一般称作服务器,而其他来访问的计算机称作客户端计算机。
●这种网络的特点是网络中必须至少有一台服务器,如采用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NT/2000 Server/XP Server、Linux、UNIX等的服务器,其中服务器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如文件和打印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
计算机网络答案
1、计算机网络中提及的资源通常分为哪几类?答:计算机网络中提乃的资源,通常分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等这几类。
2、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答: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的主要区别有:在其覆盖的范围。
1)广域网覆盖的范围,通常在数十公里以上,可以是整个世界的范围,具有规模大,传输延迟大的特点。
2)局域网,通常在几千米范围内,具有规模小,专用,传输延迟小的特点。
3)城域网,其范围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
3、公用网和专用网有什么不同?在进行电子商务活动中,常利用什么网络?答:1)公用网和专用网的不同之处主要有:A)公用网,是由电信部门组建管理和控制的,网络内的传输和转接装置,可供任何部门和个人使用。
B)专用网,是由用户部门组建经营的网络,不允许其他用户和部门使用。
2)在进行电子商务活动中,常利用公用网。
4、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通信协议起什么作用?目前,因特网中采用了什么协议?答:1)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通信协议起到保证不同网络设备能够互相通讯的作用。
2)目前,因特网中采用了:TCP/IP协议。
5、在同一计算机系统中,进程与进程之间是如何通信的?而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如何实现?答:1)在同一计算机系统中,进程与进程之间是这样通信的:通过共享内存、共享缓冲区、共享文件。
流程上用等待方式、并行方式。
2)而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是这样实现的:不同系统之间,通过网络,越过通信链路和协议。
6、在数据通信中。
为什么要引入“调制、解调”的概念?在实际通信中,哪些场合需要用到调制解调器?请举例说明。
答:1)在数据通信中,引入“调制、解调”的概念的原因是:A)调制,是为了将数据信息变换成适合于模拟信道上传输的电磁波信号,并将频率限制在模拟信道支持的频率范围内。
B)解调,是将接受的模拟信道上收取的载波信号还原成数据信息。
2)在实际通信中,电脑通过电话线使用MODEM设备进行拨号上网,就需要用到调制解调器。
福师1009考试批次《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
福师1009考试批次《计算机⽹络与通讯》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福师1009考试批次《计算机⽹络与通讯》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福师1009批次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已发布在导学资料栏⽬,请⼤家依据此内容结合教材课件认真做好课程复习,有问题欢迎⼤家提出,⼤家⼀起学习讨论。
福师1009考试批次《计算机⽹络与通讯》考试复习题⼀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教材为:计算机⽹络(第4版)潘爱民译清华⼤学出版社ISBN:7-302-08977/TP?.6349如学员使⽤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填空(每空1分,总17分)1、多点通信线路是在____________条通信线路上串接____________个终端,共享____________条通信线路与主机通信的⽅式。
2、电磁信号可以看成时间的函数,它可以是____________的或__________的。
3、决定局域⽹特征的主要技术有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技术决定了传输数据的类型,⽹络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利⽤率以及⽹络应⽤等⽹络特征。
4、数据通信接⼝标准包含四部分内容,分别为_________特性、_________特性、_________特性和过程特性。
5、遵循⽹络体系结构标准建成的⽹络称为第代⽹络。
6、当全部信号的频率成分为某⼀频率的整数倍时,后者被称为____或____。
7、在数据交换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延迟: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选择题(每题2分,总60分)1、在终端相对集中的地点可以增加()与各个终端以低速线路连接,收集终端的数据,然后⽤⾼速线路传送给主机。
A.终端集中器B.前端处理C.路由器D.⽹关2、通信⼦⽹是由()组成的传输⽹络。
A.通信控制处理机B.前端处理机C.资源⼦⽹D.物理线路3、ARPANET是()⽹络。
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C.虚电路D.物理线路4、从下列传输介质中选择与其它不同的⼀项()。
计算机网络应用X.25分组交换网的组成
计算机⽹络应⽤X.25分组交换⽹的组成计算机⽹络应⽤ X.25分组交换⽹的组成X.25分组交换⽹采⽤分布式的⽹状拓扑结构,⽹络扩充和主机⼊⽹⽐较简单,可以很⽅便地增添节点,或者接纳主机⼊⽹。
与其它⽹络⼀样,它也有各种不同的部分组成,⼀般情况下X.25分组交换⽹有分组交换机、⽹络管理中⼼、远程集中器、分组拆装设备、分组终端/⾮分组终端和传输线路等基本设备组成,如图6-13所⽰。
图6-13 X.25分组交换⽹组成 1.分组交换机分组交换机(Packet Switching Exchange ,PSE )是⼀种⽤以完成数据分组交换功能的设备,是分组交换数据⽹的枢纽。
分组交换机在信息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逻辑链路,信息可以采⽤分组交换⽅式不连续地传送。
根据分组交换机在⽹络中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中转分组交换机(Packet Transit Switch ,PTS )和本地交换机(Local Switch )两种。
其中,中转分组交换机具有通信容量较⼤,路由选择功能强,能够⽀持较⾼的线路速率等特点;本地交换机具有通信容量较⼩、简单的路由选择功能等特点。
分组交换机提供交换虚电路和永久虚电路两种基本业务及其它补充业务,如闭合⽤户群、快速选择、⽹络⽤户识别等。
另外,分组交换机实现数据终端与交换机之间的接⼝协议(X.25),交换机之间的信令协议(如X.75或内部协议),并以分组⽅式的存储转发、提供分组⽹服务的⽀持,与⽹络管理中⼼协同完成路由选择、监测、计费、控制及⼀些⽹络统计等。
2.⽹络管理中⼼⽹络管理中⼼(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NMC )是⼀个⽤于管理⽹络资源,如MSC ,位置注册和基站等的运转中⼼。
⽹络管理中⼼通常完成⽹络配置管理与⽤户管理、⽇常运⾏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路由选择管理、⽹络监测,故障告警与⽹络状态显⽰,根据分组交换机提供的计费信息完成计费管提⽰为了使组建⽹络更加灵活,通常将两种交换机结合起来使⽤,称为本地与中转合⼀的分组交换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原理X.25分组交换网(公共分组交换网)
公共分组交换网是一个以数据通信为目标的公共数据网(PDN,Public Data Network),它是在一个国家或全世界范围内提供公共电信服务的数据通信网络,CCITT于1974年提出了访问分组交换网的协议标准,即X.25建议,后来又进行了多次修订。
这个标准分为三个协议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分别对应于ISO/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
如图12-2所示。
图12-2 X.25建议与OSI模型的对比
物理层规定用户主机或终端和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这一层协议采用X.21标准。
链接访问层处理数据传输、寻址、差错检测和纠正、流量控制和帧组合等,即用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链路。
数据包协议层提供外部虚电路服务,用来负责数据包交换、帧序列的有序通信,并保证虚拟连接的可靠性,这一层是X.25建议的核心,它又被特别称为X.25PLP(Packet Layer Protocol)协议。
X.25可以使用三种模式之一来传输数据,这三种模式是交换式虚拟电路、永久型虚拟电路和数据报。
交换式虚拟电路是通过一个X.25交换机在节点之间建立一个双向通道,是一种只在数据传输期间建立的逻辑电路,当传输完成后,其他节点可以使用这个通道。
永久型虚拟电路是一个始终保持连接状态的逻辑通信通道,即使数据传输已经结束,该通道仍保持连接状态。
交换式虚拟电路和永久型虚拟电路都是数据包交换技术的范例。
数据包是无须建立通信通道就可以发送的打包数据。
利用一种消息交换技术,数据报可以到达其目标地址。
按照指定的目标地址对数据包进行编址,由于选择的路径不同,数据包到达目标地址的时间可能不同。
在国际网络上并不使用数据报,不过在适用于Internet的ITU-T规范中却包含有数据报。
X.25 Internet数据报将IP层封装在X.25数据包中,这样X.25设备就无法识别IP组件,IP地址只能映射到X.25目标地址上。
X.25的通信连接是利用用户设备(通常称为数据终端设备(DTE),如路由器、网桥、主机等)、PDN设备(通常称为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如Modem、交换机节点)和数据包汇编器/解汇编器(PAD)设备来完成的。
每个DTE都江堰市是通过PAD与DEC连接的。
PAD有多个端口,这样就可以为每个与其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建立不同的虚拟电路。
DTE首先将数据发送到PAD,PAD将数据格式化成X.25格式,并添加X.25地址信息,然后通过由DEC 控制的数据包交换电路将处理过的数据发送出去。
DEC连接到供应商的PSE上(数据包交换机,是X.25广域网中的一种交换机,位于供应商的站点),然后PSE将X.25格式的数据包路由到X.25广域网中的另一台交换机或目标网络上。
X.25网动态地对用户传输的信息流分配带宽,有效地解决了突发性、大信息流的传输问题。
同时它也可以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有效的差错控制。
虽然各种错误检测和相互之间的确认应答浪费了一些带宽,增加了报文传输延迟,但对早期可靠性较差的物理传输线路来说,不失为一种提高报文传输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但随着光纤越来越普遍地作为传输媒体,
传输出错的概率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重复地在链路层和网络层实施差错控制,不仅显得冗余,而且浪费带宽,增加报文传输延迟。
由于X.25分组交换网络是在早期低速。
高出错率的物理链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性已不适应目前高速远程连接的要求,因此一般只用于要求传输费用少,而远程传输速率要求又不高的广域网使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