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各种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如电焊工、切割、喷漆等

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各种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如电焊工、切割、喷漆等

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各种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如电焊工、切割、喷漆等一、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一)焊接前检查1. 检查电焊机是否完好,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2. 检查电焊机电源线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3. 检查电焊机接地是否良好,确保接地可靠。

4. 检查电焊机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二)焊接设备安全1. 操作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

2. 操作时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 操作时应控制好速度和压力,防止设备过载或损坏。

4. 操作完成后应关闭设备电源,清理现场。

三)焊接材料管理1. 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 使用前检查焊接材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

3. 使用时应按照材料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避免材料损坏或人员受伤。

4. 使用后应清洗和保养材料,确保其完好无损。

四)焊接环境要求1. 焊接作业应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

2. 焊接时应避免在易燃易爆物附近进行,确保环境安全。

3. 焊接时应控制噪音和灰尘的产生,保护环境和员工健康。

五)焊接操作规范1. 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电焊机、焊条、焊丝等。

2. 控制好焊接电流和电压,避免过热或损坏设备。

3. 焊接时应保持稳定的工作姿势和正确的呼吸方式。

4. 严禁将手或其他物体接触正在运行的电焊机或焊钳等。

六)焊接后检查1. 检查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有缺陷应及时处理。

2. 检查电焊机是否正常关闭,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3. 检查工作现场是否清理干净,如有杂物应及时清理。

七)特殊环境下的安全操作1. 在高处进行焊接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监护措施。

2. 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和监护措施。

3. 在潮湿环境进行焊接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监护措施。

4. 在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监护措施。

5. 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和监护措施。

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和范围职业安全操作规程(Occupational Safety Operation Regulations)主要是为了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规范工作场所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确保工作流程顺利进行,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建筑工地、实验室等。

二、基本原则1. 人员安全第一:无论工作岗位和职务,所有人员的安全都应放在首要位置。

2. 预防为主:通过消除安全隐患和实施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3. 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关心和遵守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4. 责任明确: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和权利。

三、作业前准备1. 获取必要的许可证和授权文件,包括工作许可证、特种作业操作证等。

2. 确保自身身体条件良好,无酒驾、毒驾等情况。

3. 了解作业环境和作业内容,明确危险源、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

4. 使用和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5. 检查和保养工作设备和工具,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能。

四、作业操作1. 遵守操作规程和标准化作业流程,不擅自改变操作步骤。

2. 严禁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进行特种作业操作。

3. 在作业过程中注意周围环境,确保通道畅通,避免绊倒、碰撞等意外。

4. 严禁在未停机或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维修和保养操作。

5. 遵守防火、防爆和作业高温条件下的相关操作规程。

6. 对于需要使用化学品的操作,应提前了解化学品性质和防护要求,并按要求正确使用。

五、突发情况处理1. 火灾事故:若发生火灾,迅速将周围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并拨打紧急电话报警。

2. 事故伤害:在发生事故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保护受伤人员,同时报告公司相关管理人员。

3. 紧急疏散: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根据疏散预案和指引,有序疏散人员到安全地点。

4. 涉及污染的事故:对于涉及污染的事故,应采取相应措施,隔离和处理相关物质,保护环境。

六、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培训1. 新员工培训:对于新员工,应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工作规程、操作流程和安全知识等。

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机械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从事机械操作工作的所有人员。

第三条机械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加强安全意识,合理使用机械设备,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四条单位应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条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工具,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六条机械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并在发现设备异常或事故隐患时立即报告上级领导。

第七条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

第八条单位和机械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检,确保操作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第二章职业健康防护第九条机械操作人员应每天进行体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第十条机械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十一条机械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不穿长发、宽松的衣物或饰品,以免发生事故。

第十二条机械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知识教育,了解相关安全防护常识,并使用相关设备和药品。

第十三条机械操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疲劳驾驶或工作。

第十四条机械操作人员不得违反操作规程私自调整设备,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应责任。

第三章安全操作规范第十五条机械操作人员在工作前应向上级领导报告工作计划和安排,并详细了解操作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第十六条机械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七条机械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时刻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上级报告。

第十八条机械操作人员不得擅自将操作设备交给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操作。

第十九条机械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得超过设备的额定负荷,避免发生过载事故。

第二十条机械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第二十一条机械操作人员应随时保持清醒和专注,不得带有酒精、药物等影响正常工作的物品。

露天矿各类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露天矿各类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露天矿各类职业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露天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提高生产效率,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露天矿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采矿、运输、破碎、筛分、选矿等各个岗位。

1. 采矿作业1.1 开采前,应详细查看地质资料,了解矿体赋存条件、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情况等,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1.2 开采过程中,应遵循“自上而下、分层剥离”的原则,严禁掏底、采富弃贫。

1.3 采场内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1.4 采场内作业车辆应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违章驾驶。

1.5 采场内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保证作业面及道路的照明。

2. 运输作业2.1 运输车辆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车辆性能良好。

2.2 驾驶员应持有有效驾驶证,并经过安全培训。

2.3 装载作业应遵循“先稳后装、先轻后重”的原则,确保装载稳定。

2.4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行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严禁疲劳驾驶、酒后驾驶。

2.5 运输道路应保持畅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3. 破碎作业3.1 破碎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3.2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3 破碎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进料粒度,避免过大颗粒进入破碎机。

3.4 破碎设备应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限位器、防护罩等。

3.5 工作场所应保持整洁,严禁堆放杂物。

4. 筛分作业4.1 筛分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4.2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4.3 筛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进料粒度,避免过大颗粒进入筛分设备。

4.4 筛分设备应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限位器、防护罩等。

4.5 工作场所应保持整洁,严禁堆放杂物。

5. 选矿作业5.1 选矿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5.2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5.3 选矿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选矿效果。

各工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各工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各工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是指针对不同工种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操作要求,旨在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下面将按照各工种的不同特点,分别列出各工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1. 建筑工人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建筑工人在施工现场面临着高空作业、机械设备操作、物体坠落等潜在危险。

为保障建筑工人的职业健康安全,需要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身着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服装,包括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等。

- 在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正确使用安全绳索。

- 在操作机械设备前,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操作证书。

-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2. 汽车驾驶员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汽车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容易出现疲劳驾驶、交通事故等问题。

为保障驾驶员的职业健康安全,需要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每天工作前,进行身体状况检查,确保身体适宜驾驶。

- 长途驾驶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疲劳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 汽车内应配备急救箱和灭火器等安全设备。

-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3. 医护人员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面临着感染风险、暴力伤害等问题。

为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需要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在接触患者前,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 严格执行洗手消毒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 遇到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应及时报警并寻求安全保护措施。

-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4. 电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电工在电气设备维修和安装过程中面临触电、电击等危险。

为保障电工的职业健康安全,需要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工作前必须断电,并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操作。

- 在高压电设备附近必须佩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起重工安全职业健康操作规程(3篇)

起重工安全职业健康操作规程(3篇)

起重工安全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一、目的与范围本操作规程旨在保障起重工职业安全和健康,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意外伤害发生,适用于所有从事起重工作的人员。

二、作业前准备1. 在进行起重工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无损坏或安全隐患。

2. 确保工作场所清洁整齐,并清除可能造成绊倒或摔倒的障碍物。

3. 全体起重工作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并正确佩戴。

三、起重机操作1. 操作前,必须了解起重机的使用说明和安全规范,并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2. 严禁在没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未通过检查的起重机设备。

3. 操作起重机时,操作员必须保持集中注意力,不得分神或进行其他与操作无关的活动。

4.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将身体或其他物体伸出起重机范围。

5. 操作员必须熟悉各种信号和手势,确保与信号人员的紧密配合。

四、货物搬运1. 在起重机搬运货物时,必须保持起重机稳定,并根据货物的重量和形状调整起重机的操作方式。

2. 禁止搬运超重货物或超过起重机额定载荷的货物。

3. 搬运过程中,严禁在货物上骑乘、站立或靠近货物周围,以免发生意外。

五、高处作业1. 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确保工作场所的承重能力和安全稳定性。

2. 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连接处可靠无损。

3. 在高处作业时,必须远离边缘,严禁随意攀爬或跳跃。

4. 若有需要下降或移动的情况,必须使用合适的安全设备,如安全网、绳梯等。

六、危险处理与急救1. 在发现起重机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 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周围工作人员求助,并进行紧急救援。

3. 每位起重工作人员都应参加急救培训,并随身携带急救包,以应对突发情况。

七、安全守则与管理1. 所有起重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执行各项安全措施。

2. 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隐患。

3. 管理部门必须对起重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操作规程的有效实施。

普工岗位工安全操作规程

普工岗位工安全操作规程

普工岗位工安全操作规程普工是一个广义的职业名称,指的是从事基础劳动工作的劳动者。

而岗位工安全操作规程,是指在特定职业岗位上,为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操作规定。

下面将介绍普工岗位上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个人防护、安全操作、应急措施等内容。

一、个人防护1.穿戴适当的工作服,注意工服的清洁和整洁,避免衣物上的杂物引起事故。

2.使用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如安全鞋、安全帽、防尘口罩等。

3.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岗位,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防护用品。

4.禁止穿戴过长的头发、宽松的衣物、大型配饰等,以防被机器设备卷入或激进物质引起事故。

5.在高温、低温、高海拔等特殊环境下工作,务必穿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和服装,以保护身体不受伤害。

二、安全操作1.首先对工作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安全防护措施完善。

2.在操作之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资质认证,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

3.禁止在设备运转时进行维修和清洁操作,必须先停机,并确保设备通电源已切断。

4.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专注、集中注意力,严禁喧哗和不相关的行为,以免造成误操作。

5.禁止私自改动和拆卸设备,如遇设备故障,应立即通知专业维修人员处理。

三、应急措施2.在发生事故时,保持冷静,采取适当的救护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3.遵循事故现场的指示,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和安排,不擅自离开现场。

4.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关闭火灾源,并使用灭火器、灭火器具等进行灭火。

5.在有爆炸气体或有害气体泄漏时,立即离开泄漏区域,寻找避难地点。

以上是普工岗位上的一些常见安全操作规程。

但是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行业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岗位的风险特点和工作环境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规定和教育。

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强对普工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从而保障普工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

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工作场所中可能浮现的职业病和事故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一、概述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是公司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其目的是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中可能浮现的职业病和事故,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适合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和暂时工。

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本规程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操作。

三、职业卫生管理1. 职业卫生评估:公司将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工作环境和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依据。

2. 职业病防护:公司将根据职业病的特点和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个人防护用品、设立防护区域等。

3. 职业卫生培训:公司将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的预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等,以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安全操作规程1. 工作场所安全:员工在工作场所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但不限于正确使用设备、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等。

2. 个人防护措施:员工在进行工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3. 危(wei)险物品管理:员工必须正确使用和储存危(wei)险物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危(wei)险物品不会对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4. 应急预案:公司将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逃生路线,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五、责任和监督1. 公司负责人有责任确保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部门负责人有责任监督员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操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的行为和环境。

3. 所有员工有责任遵守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预安全培训和安全活动,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各工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各工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目录一、砂浆、混凝土搅拌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二、砌筑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2三、混凝土施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2四、抹灰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3五、材料加工(金属、大理石、木制品、石膏制品、钢筋、木模板)人员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3六、热熔型防水卷材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4七、油漆涂装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4八、焊接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5九、沥青路面铺摊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6十、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7十一、隧道施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7十二、爆破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8十三、架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9十四、高原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0十五、沥青混凝土生产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0十六、电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1十七、凿岩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1十八、打桩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2十九、防腐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3二十、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驾驶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4一、砂浆、混凝土搅拌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卫生措施有基本了解。

2、操作人员在生产现场区域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尘口罩、耳塞等劳动防护用品.3、若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应对搅拌站地面进行硬化.搅拌棚应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并在搅拌机上料上部设置喷淋设施.贮存水泥和使用水泥应设置降尘措施。

4、砂、石材料堆放场地应设围挡维护、并应覆盖。

5、作业人员应尽量在上风口工作,并经常对现场进行增湿,防止粉尘飞扬,减少危害,保证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6、应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危害职业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7、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生产。

8、作业人员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二、砌筑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卫生措施有基本了解。

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在任何工作场所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职业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这些规程通常包括了一系列的操作程序、安全准则和紧急处理方法,旨在预防事故的发生并降低工作风险。

首先,职业安全操作规程会明确规定工作人员在进行特定工作时需要遵循的操作程序。

这些程序可能涉及到机器设备的操作、化学品的处理、危险品的搬运等。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操作程序,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其次,职业安全操作规程还包括了一系列的安全准则,旨在提醒工作人员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

例如,穿着适合的防护装备、注意机械设备的维护、避免在工作场所吸烟等。

这些准则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必要的安全提示,帮助他们在工作中预防潜在的危险。

最后,职业安全操作规程也包括了紧急处理方法,以应对突发情况。

无论是火灾、化学泄漏还是其他意外事件,员工都需要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并迅速采取行动。

这些紧急处理方法的训练和演练是确保员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职业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关注安全准则、并熟悉紧急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工作风险,建立安全的工作环境。

因此,每个工作场所都应该制定并实施详细的职业安全操作规程,让员工安心工作。

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机械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行为,减少事故发生,保护人员及设备安全,适用于所有从事机械操作的人员。

二、安全意识与责任1. 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正确的安全意识,了解机械操作的危险性,对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

2. 管理人员应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并负责监督执行。

3. 机械操作人员应清楚自己的职责,并且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

三、器材与设备的维护1.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确保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坏的设备必须立即维修或更换。

2. 操作人员应按照机械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设备,并参考维护手册定期进行保养工作。

四、个人防护1.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眼罩、耳塞等。

2. 所有人员在进行机械操作时,必须穿着适当的工作服装,避免穿着过宽松或不合适的服装。

五、机械操作时的安全规定1. 在操作机械时,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状态,不得饮酒或使用药物。

2. 在操作机械时,操作人员必须集中注意力,不得分心或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3. 在操作机械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不得盲目操作或超负荷操作。

六、应急预案1. 在操作机械时,如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相关责任人,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 所有的机械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紧急事故演练,加强应急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七、安全检查与记录1. 所有机械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记录应保存并定期进行维护更新。

2. 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行为进行检查,并进行记录。

八、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操作规程的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根据违规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工处理等。

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或造成重大事故的机械操作人员,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九、操作规程的宣传与培训1. 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规程的宣传工作,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职业健康安全是组织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

为了确保员工的身体安全和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和操作。

二、操作原则1.安全第一: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任何情况下都要优先考虑安全。

2.预防为主: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3.风险识别:认真分析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

4.合理操作: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不擅自改变工作方法。

5.故障及时报告:及时向上级主管或维修人员报告设备故障和操作异常,以便及时排除隐患。

三、个人安全措施1.佩戴个人保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佩戴相应的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

2.遵循工作程序: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不擅自改变操作方法。

3.正确使用工具设备:熟悉工作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不擅自使用陌生的工具设备。

4.维护设备及时报告故障: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避免设备故障引发事故;若设备故障及时进行报告。

5.合理使用化学品:使用化学品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注意避免化学品溅入眼睛或口腔。

6.遵守工作期限:不过度疲劳作业,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规定。

四、紧急情况处理措施1.火灾:在发生火灾事故时,保持冷静、迅速撤离现场,寻找安全出口,不慌乱逃生,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事故: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并求助,寻求及时的医疗救助。

3.职业病发生:注意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向医生求助,并报告上级主管。

4.紧急救助:在发生突发状况时,尽量采取合适的紧急救助措施,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助。

五、监督和纪律1.安全检查:定期检查员工的安全操作情况,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整改和处理。

2.安全奖惩:对安全表现良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反操作规程、严重影响工作安全的员工进行处罚。

3.安全教育: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操作的意识和认识。

高温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高温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高温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高温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气温过高导致工人可能受到损害的一种工作条件。

高温工作环境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能引发中暑、热射病等危害。

为保障高温岗位工人的职业健康安全,制定高温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非常必要。

一、一般要求1. 高温岗位应定期进行岗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确保工人的健康与安全。

2. 工人在进入高温岗位工作前,应参加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并了解高温工作岗位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3. 管理者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响应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4. 高温岗位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二、高温岗位的危害防护措施1. 控制高温工作环境(1) 对高温岗位进行必要的隔离和防护,减少热源对工人的直接辐射。

(2) 采用防高温装备和设备,如隔热服、隔热手套等,减少工人对高温的直接接触。

2. 保持适宜的工作状态(1) 严格控制高温岗位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2) 定时进行休息和补水,确保工人能够及时补充体力和水分。

(3) 提供适当的工作环境,如设备和工具的合理布局,通风散热等,减轻工人的体力消耗。

(4) 务必保证工人能够保持清醒的思维和集中的注意力,避免因体力和心理疲劳引发事故。

3. 合理的饮食和作息规律(1) 高温岗位工人应注意饮食的均衡,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增加身体对高温的抵抗能力。

(2)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

(3) 避免过度饮酒和大量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加重体内脱水情况。

4. 紧急情况的应急措施(1) 建立健全的报警机制,一旦发现工人中暑或出现不适,应立即触发报警并进行紧急处理。

(2) 在高温岗位配备专门的急救员或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对中暑等情况进行急救处理。

(3) 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与医院、消防等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高温岗位的紧急情况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电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3篇)

电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3篇)

电工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一、入场前操作规定1. 严格按照电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并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2. 入场前检查工作环境,确认是否具备安全条件;3. 了解相关工作操作规程,熟悉使用的工具设备及其安全操作方法;4. 将易燃、易爆物品远离作业区域,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5. 检查工作场所的照明设施是否正常,必要时予以修复;6. 在作业前对工作区域进行全面清理,确保不存在导致事故的隐患。

二、安全检查规程1. 在工作期间应定期检查电工操作设备的使用情况,如有损坏或异常应及时修理或更换;2. 检查电气线路及接线是否牢固,并消除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和触电事故的安全隐患;3. 检查各种电器设备的绝缘性能是否合格,如发现有绝缘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予以维修;4. 检查插座和电源系统的连接是否良好,以确保电流的安全传输;5. 定期检查电气设施的接地装置是否完好,必要时予以维修和更换;6. 检查紧固件是否松动,必要时进行拧紧或更换;7. 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正常,不留死角。

三、个人防护规程1. 佩戴绝缘手套、安全帽、防护鞋等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2. 避免长时间疲劳工作,必要时应适当休息;3. 在工作中禁止操纵电气设备,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4. 不得穿戴金属饰品,避免电气事故发生;5. 使用绝缘工具进行各类电工作业,避免电流传导造成的触电事故;6. 使用绝缘垫进行绝缘保护,确保自身与接地之间的安全隔离。

四、操作规范1. 使用合适的手法和工具进行各类电工作业,避免自身受伤;2. 禁止在开启的电器设备旁边存放液体或易燃物品,以防止火灾的发生;3. 不得在带电设备上设置临时接地点,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4. 在进行接线时,注意正确连接各种电线和插头,以确保电流传输的正常;5. 禁止拆卸设备的部件,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引起人员伤亡;6. 在高处作业时,需佩戴合适的安全带,并有专人负责保护;7. 在进行任何电气设备维修前,应切断设备的电源,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木材加工作业岗位职业安全健康操作规程(4篇)

木材加工作业岗位职业安全健康操作规程(4篇)

木材加工作业岗位职业安全健康操作规程一、引言木材加工作为一项潜在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在进行木材加工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健康操作规程,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本规程旨在对木材加工作业岗位的安全健康操作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规范,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穿戴防护设备在进行木材加工作业前,员工必须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确保全身的防护,并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合的防护设备。

2.设立作业区域并标明警示标志在木材加工作业现场,应设立明确的作业区域,并将其与周围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同时,在作业区域的入口处设置警示标志,明确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以避免不必要的事故风险。

3.保持作业区域整洁在木材加工作业过程中,确保作业区域的整洁是至关重要的。

工作完成后,必须及时清理木屑、废料等杂物,并将其妥善处理,避免积存过多而引发意外。

4.正确使用木材加工机械设备在操作木材加工机械设备时,员工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在启动机械设备前,应先进行设备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遵守操作规程,以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5.遵循木材加工作业流程在进行木材加工作业时,员工必须严格遵守作业流程。

遵循规定的作业流程,不擅自更改作业顺序和步骤。

任何不符合标准的操作都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和危害。

6.合理使用劳动工具在进行木材加工作业时,员工必须合理使用对应的劳动工具。

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完好性,并确保其适合于当前的工作任务。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操作要领,避免不当使用和过度劳累。

7.防止火灾和爆炸在木材加工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火和防爆措施。

禁止在作业区域内吸烟、明火作业和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必要时,应设置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并进行相应的消防培训。

8.注意个人安全和卫生在木材加工作业中,员工应关注个人安全和卫生问题。

注意个人动作的规范性和稳定性,避免疲劳、注意力分散等因素导致的意外事故。

电焊工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3篇)

电焊工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3篇)

电焊工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程是为了加强电焊工岗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范电焊作业行为,确保电焊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环境安全。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电焊工作的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以及外聘工人。

第三条电焊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认真遵守本规程的要求,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

第四条电焊工在焊接现场应该经过专门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第二章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第五条电焊工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确保焊接设备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查。

第六条电焊工需要在作业区域标明明确的警示标志,并保持作业场地清洁整齐。

第七条电焊工所需材料、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防止使用劣质材料和设备。

第八条电焊工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必须正确选择焊接材料和焊接电流,以确保焊接质量。

第九条电焊工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条电焊工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第十一条电焊工在进行电焊作业时,应该保持作业现场整洁,防止材料和设备的跌落和滑动。

第十二条电焊工在进行高温作业时,必须防止热辐射和烟尘对身体的影响,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第十三条电焊工在进行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安全预演,规避各种潜在风险。

第十四条电焊工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工作,不能擅自更改和调整。

第三章事故应急处理第十五条电焊工在发生事故时,必须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保护现场相关人员的安全。

第十六条电焊工在现场火灾发生时,必须使用灭火器、灭火器具进行火灾扑灭,如无法控制,应迅速撤离现场,并报警求助。

第十七条电焊工在作业过程中,如出现中毒、触电和意外受伤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就近送医治疗。

第十八条电焊工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和工具出现异常,必须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停止使用并进行修理。

第四章管理和监督第十九条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电焊工岗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工作流程。

焊接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焊接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焊接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一、总则1.1 为确保焊接作业的职业健康安全,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1.2 焊接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的各项要求,不得擅自改变或违反规程。

1.3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焊接作业的人员。

二、职责与权限2.1 焊接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

2.2 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实施本操作规程,并对作业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3 具备相关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的人员可以提出对操作规程的修改或完善建议。

三、安全设施与防护措施3.1 焊接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3.2 焊接作业环境应通风良好,进行必要的通风处理。

3.3 焊接作业人员应配备个人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眼镜、面具、防护手套等。

3.4 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自身身体状况适合从事焊接作业。

3.5 焊接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与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3.6 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火花溅落,如铺设防护板等。

3.7 焊接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焊渣、焊丝等产生的废弃物。

四、操作要求4.1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应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4.2 准备工作中,焊接作业人员应穿戴适合的作业服装,并将长发束起,以免发生意外。

4.3 对不同材质和厚度的焊接材料,应选择适当的焊接方法和参数。

4.4 焊接过程中,作业人员应注意安全操作,遵守焊接设备的使用规定。

4.5 若需要在高处进行焊接作业,应配备安全绳及其他相应的防护设备,并由专人监护。

4.6 焊接作业人员应根据作业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以避免疲劳操作造成危险。

五、紧急措施与事故处理5.1 焊接作业过程中如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迅速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5.2 在进行高温焊接作业时,应设立专人负责监控温度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5.3 在发生事故或伤病时,焊接作业人员应及时报告,协助相关人员进行救助。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通用规程(三篇)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通用规程(三篇)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通用规程以下是一些岗位职业健康操作的通用规程:1.个人卫生:每位员工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修剪指甲,清洁牙齿等。

2.防护设备:根据不同岗位的需要,员工应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耳塞等,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或感染。

3.工作场所整洁:员工应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清洁,及时清理垃圾,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4.正确操作设备: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并正确操作所需的设备和工具,以确保安全和高效的工作。

5.安全操作程序:员工应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程序,如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程序,应急救援等。

6.关注工作姿势:员工应关注自己的工作姿势,并遵循正确的人体工程学原则,以减少劳损风险。

7.定期休息:员工应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进行适时的休息,防止过度劳累。

8.注意环境因素:员工应关注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噪音等,如果可能的话,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不适。

9.身体健康监测:员工应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身体健康状况,并积极参与健康促进活动。

10.报告工作伤害:如果发生工作伤害,员工应及时向主管报告,并接受必要的治疗。

以上规程适用于大多数岗位,但对于不同的职业和工作环境,可能会有特定的规程和要求。

员工应尽可能了解并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指导,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通用规程(二)一、总则1.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岗位职业健康操作的安全性和人身健康,适用于所有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的操作行为。

1.2 法律依据本规程的制定和执行依据国家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1.3 术语和定义本规程中使用的术语及其定义如下:(1)岗位:指员工所从事工作的职务或职位。

(2)操作:指员工在岗位上进行的各类作业行为。

(3)职业健康:指员工在岗位工作过程中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

(4)规程:指本文档规定的操作规范和规定。

二、工作前准备2.1 工作场所准备(1)确保工作场所无明显安全隐患,如电路短路、机器设备故障等。

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一、规程目的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减少工作场所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良好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公司员工,包括全职、兼职、临时工以及实习生,所有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

三、责任与义务1. 公司:(1)制定并贯彻执行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2)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设备和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和维修。

(3)组织定期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并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

(4)了解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5)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和安全监测体系,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

(6)对违反职业卫生安全规程的员工进行惩罚和教育。

2. 员工:(1)遵守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2)注意工作环境的卫生和整洁,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齐。

(3)参加定期的职业卫生安全培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如发现职业卫生风险或危害,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5)遵守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反规定行为。

四、职业卫生安全措施1. 工作环境:(1)保持工作场所的卫生和整洁,确保通风良好。

(2)定期消毒工作区域和设备。

(3)检查和维护办公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性。

2. 个人防护用品:(1)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和从业所需,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2)员工必须正确佩戴、使用和保养个人防护用品。

(3)个人防护用品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换和更新。

3. 职业病防护:(1)根据工作内容和风险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健康检查。

(3)监测职业卫生风险和危害因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事故预防:(1)建立健全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机制。

(2)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3)设立安全角和应急措施,并定期演练和更新。

五、职业卫生安全培训1. 公司应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和安全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职业卫生理论知识;(2)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3)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4)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措施;(5)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3篇)

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3篇)

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机械操作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机械操作员的安全和健康,预防机械操作事故发生,减少伤害和损失。

1.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机械操作工作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机械操作员、设备操作员等。

二、安全要求2.1保护设备2.1.1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的要求,严禁操作员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方式和参数。

2.1.2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能。

2.1.3机械设备的进出口必须保持通畅,设备周围必须清理干净,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2.2个人防护2.2.1机械操作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安全带、防护眼镜、耳塞等。

2.2.2机械操作员的服装应符合安全要求,不得穿戴过于宽松的衣物,禁止穿戴项链、手表等可导致危害的饰物。

2.2.3机械操作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2.3操作规范2.3.1机械操作员必须熟悉所操作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严禁未经培训或无资格证书的人员操作设备。

2.3.2在操作过程中,机械操作员必须集中注意力,严禁分心、疲劳操作或酒后操作。

2.3.3机械操作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正确使用机械设备,严禁超负荷操作、违规操作或滥用设备。

2.4危险预防2.4.1机械操作员必须对可能产生的危险进行预判,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2.4.2在操作过程中,机械操作员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5应急处置2.5.1机械操作员必须熟悉应对各类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程序,并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2.5.2在紧急情况下,机械操作员应保持冷静,做好自身安全,及时报警并配合救援工作。

三、培训和考核3.1培训要求3.1.1机械操作员入职前必须接受相关机械设备的操作培训,了解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一、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1、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职业安全卫生规程作为工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用众多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伤亡事故而制定的。

因此,仅靠用人单位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操作规程。

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2、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要互相提醒、共同遵守,不能认为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只是保护个人的,可以不予遵守。

如果一个人不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就会逐渐影响到很多人都不去遵守。

培训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创建清洁工作场所1、整理—做到物品有毒、无毒分开,有用、无用分开,无用物品及时处理。

2、整顿—有用物品须分类存放,取放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保险。

3、清扫—随时打扫、清理垃圾、泄露物、灰尘和污物。

凡严格实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用人单位,其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一定会取得成效。

创建安全、舒适而清洁的工作场所,要做到及时清理无用物品,归整有用物品,物品拿取方便,有毒无毒分开,确保职业安全卫生。

例如,现场工作中发生有毒物品泄漏,由于没有及时清理,造成职业中毒。

三、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有效手段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是预防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有效手段,要经常检查,不得擅自拆除。

当操作人员发生错误操作,或者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安全装置便起到保险作用,从而能够预防机械设备引起的伤害。

工作场所配置通风、除尘、排毒、净化、防暑降温、抗震、防噪声等防护设施,能有效降低粉尘、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从而保障劳动者健康。

1、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应当定期维护,并遵守:◉不得随意拆除,不得使其失效。

◉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尽快维修。

◉即使安全装置正常,也不得接触危险部位,必须接触时应使用辅助工具。

◉必须拆卸安全装置或防护设施时,应切断电源,并加强信号联络。

◉保证安全连锁装置的正常运行。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个人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用品在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敞开的袖口或衣襟,有卷入机器的危险。

进入密闭空间,应当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在粉尘、毒物浓度超标的作业环境下工作,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可以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为劳动者发放、维护个人防护用品,并通过培训教会劳动者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

如果使用方法不当,也会损害健康。

例如,“粉尘通过佩戴的防尘面罩与面部留有的缝隙进入机体而危害健康”等。

因此,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正确选用适宜的防护用品(1)、如何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头部防护:佩带安全帽,适用于◆环境存在物体坠落的危险;◆环境存在物体击打的危险。

◈坠落防护:系好安全带,适有于◆需要登高时(2米以上);◆有跌落的危险时。

◈眼睛防护:佩戴防护眼睛、眼罩或面罩,适用于◆存在粉尘、气体、蒸气、雾、烟或飞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时,佩戴安全眼睛、防化学物眼罩或面罩(需整体考虑眼睛和面部同时防护的需求);◆焊接作业时,佩戴焊接防护镜和面罩。

◈手部防护:佩戴防切割、防腐蚀、防渗透、隔热、绝缘、防滑等手套,适用于◆可能接触尖锐物体或粗糙表面时,防切割;◆可能接触化学品时,选用防化学腐蚀、防化学渗透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高温或低温表面时,做好隔热防护;◆可能接触带电体时,选用绝缘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油滑或湿滑表面时,选用防滑的防护用品,如防滑鞋等。

◈足部防护:佩戴防砸,防腐蚀、防渗透、防滑、防火花的保护鞋,适用于◆可能发生物体砸落的地方,要穿防砸保护的鞋;◆可能接触化学液体的作业环境要防化学液体;◆注意在特定的环境穿防滑或绝缘或防火花的鞋。

◈防护服:保温、防水、防化学腐蚀、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适用于◆高温或低温作业要能保温;◆潮湿或浸水环境要能防水;◆可能接触化学液体要具有化学防护作用;◆在特殊环境注意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

◈听力防护:根据《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选用护耳器;提供适宜的通讯设备。

◈呼吸防护:根据《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选用。

要考虑是否缺氧、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是否存在空气污染、种类、特点及其浓度等因素之后,选择适宜的呼吸防护用品。

(2)、如何配置个人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品种繁多、涉及面广,正确配置是保证生产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配备适宜的防护用品,劳动者有必要了解配置防护用品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护要求。

我国《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 1651—89规定。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方法◉过滤式防护用品的选择应根据空气污染物选择过滤式防护用品,并注意:◈防尘口罩不能用于防毒;未配防尘过滤元件的防毒面具不能用于防尘;◈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当有害物刺激眼和皮肤时,应选全面罩;◈当颗粒物具有放射性、致癌性等高毒性时,应选过滤效率登记最高的过虑材料;◈当没有适合的过滤元件时,应选择供气式呼吸系统防护用品。

◊防尘面罩的正确用法◉佩戴严实,吸气时,粉尘不得从脸和防尘面罩的缝隙间进入。

◉必须按规定使用防尘面罩。

◉不得在氧气稀薄处或有毒气体中使用。

◉保管于通风处,防止挤压变形,勤换滤膜。

◊化学物质危险性的具体防护措施工作环境中化学物品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可通过呼吸道、胃肠和皮肤进入人体。

◊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急性中毒在短时间内吸入浓度极高或毒性级强的有害物质,使身体产生了迅速而剧烈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晕眩和麻醉等症状。

◈呼吸系统:引起咳嗽、呼吸加速、窒息甚至死亡。

◈五官:引起咽干、皮肤红肿和发炎、眼结膜炎和眼痛等现象。

◉慢性中毒由于长时间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而形成中毒现象,其病症可能经过数年或数十年后才显露出来,形成职业病。

可能引起的健康损害归纳如下:◈神经障碍:如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等。

◈呼吸系统:引发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哮喘、气管炎等肺部疾病。

◈损害肝脏及肾脏:出现黄疸、肾炎、肝功能衰竭、中毒性肝炎等症状。

◈消化系统:出现胃肠功能失调、呕吐、腹绞痛等症状。

◈造血系统:引起血细胞减少、贫血等。

◈泌尿及生育系统:引发肾病、不孕不育症等。

◈致癌:可致肺癌、白血病、膀胱癌、皮肤癌等。

◊使用化学物质的安全操作规程◉通用操作规程◈从事有中毒危险的作业时◆有毒无毒分开。

◆尽量密闭或隔离毒物污染源。

◆保持通风排毒。

◆定期监测有毒气体浓度。

◆必要时使用防毒面具、空气面罩、氧气面罩或送气面罩。

使用化学物质前必须认真阅读容器标签的资料或该化学物质的安全资料,并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则。

◊有机溶剂作业的防护措施有机溶剂种类繁多,各种工作场所甚至家庭均有使用。

有机溶剂挥发性强,易燃易爆,有些能在常温下挥发为气体,可经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损害多个器官。

使用时应熟悉溶剂性质,尽量选用危险性小的溶剂。

◉防止洒漏。

◉切记容器加盖。

◉禁用溶剂洗手。

◉保证通风系统畅通,不得在通风口堆放物品。

◉不得在烟火附近或火星飞溅处使用。

◉作业时必须使用规定的防护用品。

◉不得擅自关闭通风装置。

◉避免在下风处工作或停留。

◊预防高毒物品的健康损害高毒物品是指广泛生产和使用的化学物质中,引起工人患职业病、皮癌、职业中毒、神经损伤等疾病危险性大的化学物质。

目前我国2003年颁布的高毒物品目录有54种化学物质。

◉如何防止高毒化学物质的健康危害◈防止洒漏。

◈作业前需检查密封装置、局部通风装置等是否正常。

◈按操作规程作业。

◈经常检查容器的完好性。

◈工作中不得吸烟或饮食。

◈不得徒手触摸沾有化学物质的物品。

◈使用防护服及防护用品作业。

◈不得将高毒化学物质擅自带出车间。

◈不得穿工作服就餐或穿带回家。

谨记:不熟悉的物品千万不要经易触摸!◊加强通风换气为保证劳动者健康,车间需充分进行通风换气。

尤其在高温高湿岗位和产生有机溶剂气体、蒸气的场所,若不加强通风,不仅会引起头痛、恶心等不适感,还会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自然通风时,应根据需要打开门窗。

局部通风装置和全面通风装置的设置,应考虑有害物和操作人员的位置等因素,以利于提高通风效果(使用通风装置时,若打开门窗往往会影响通风效果)。

◊密闭空间职业危害的具体预防措施◉什么是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应当满足三个条件:空间足够大但又有限;进出口受限制、入口或入孔仅能够容纳一人进入、通风不良,但能进行指派的工作;非常规、连续作业场所。

如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

◉密闭空间存在的职业危害◈可燃性气体、蒸气、烟雾、超过爆炸下限(LEL)10%;◈空气中可燃性物质浓度达到或超过可燃下限,引起爆炸;◈空气中氧浓度低于18%或超过22%,引起缺氧或爆炸;◈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引起职业中毒;◈存在其他任何含有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IDLH)的环境条件。

◉密闭空间对健康的损害◈死亡: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中毒引起窒息死亡;◈丧失能力;◈损坏自救能力(无法从许可空间逃生);◈造成损伤或引起急性疾病的环境。

◊密闭空间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预防密闭空间职业危害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持续监测浓度(包括防爆、缺氧和有毒气体)。

◈持续通风换气。

◈应急救援。

◈在进入坑窖或罐内等密闭空间时,应先充分通风换气(不得送入纯氧,有危险),使氧气浓度达到18%以上,并保持通风换气,使氧气浓度始终保持在18%以上。

随时监测有害气体浓度。

◈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密闭空间。

◈许可进入者进入密闭空间工作前,应得到作业负责人许可,并随时与监护人保持联络。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而不能通风或情况不明时,应使用空气面罩、氧气面罩或软管送气面罩等呼吸防护用品。

◈若有滚落、附落危险时,应系安全带、安全索等。

◈作业前对防护用品、防爆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等进行检查。

◈一旦发生缺氧窒息、中毒等事故,救护人员需使用空气面罩、氧气面罩或软管送气面罩等呼吸防护用品(防毒面具对缺氧环境无效),迅速将窒息者或中毒者移至户外露天处,施以人工呼吸或其他急救措施。

◊用法律知识维护职业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什么是法定职业病法定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法定职业病分为10大类115种,主要有:◆尘肺病:矽肺、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放射性疾病。

◆职业中毒:铅、汞、锰、镉及其化合物、光气、一氧化碳、汽油、正己烷等。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高原病等◆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等◆职业性眼病: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