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

合集下载

孤独症儿童运动协调评估表使用手册

孤独症儿童运动协调评估表使用手册

孤独症儿童运动协调评估表使用手册引言本使用手册旨在介绍和指导孤独症儿童运动协调评估表的使用方法。

该评估表旨在帮助专业人员评估孤独症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和支持。

评估表说明评估表内容该评估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项目:1. 运动技能评估:评估孤独症儿童在不同运动技能方面的表现,如平衡、协调、力量等。

2. 运动协调评估:评估孤独症儿童在各种协调运动中的表现,如步态、手眼协调等。

3. 空间感知评估:评估孤独症儿童对空间位置和方向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4. 运动规划评估:评估孤独症儿童在运动策划和执行方面的能力。

5. 运动反应评估:评估孤独症儿童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

评估表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评估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 提前准备:仔细阅读评估表的说明和使用指南,确保对评估项目和评分标准有清晰的理解。

2. 观察和记录:观察被评估的孤独症儿童在各个评估项目上的表现,并及时准确地记录相关数据。

3. 评估结果分析:根据评分标准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得出孤独症儿童在各个方面的运动协调能力水平。

4. 制定干预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帮助孤独症儿童改善运动协调能力。

5. 定期追踪评估:定期使用评估表对孤独症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进行跟踪评估,以监测干预效果并进行适时调整。

注意事项1.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给予孤独症儿童足够的时间和支持,以减少其焦虑和压力。

2. 评估时的环境应该安静、舒适,以便孤独症儿童能够集中注意力和发挥最佳水平。

3. 评估结果应当以客观的数据和观察记录为基础,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的影响。

以上是《孤独症儿童运动协调评估表使用手册》的简要介绍和使用方法,请按照评估表的说明和措辞进行操作,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孤独症儿童自理技能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

孤独症儿童自理技能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

孤独症儿童自理技能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
简介
本手册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使用指南,以协助专业人士使用孤独症儿童自理技能发展评估表。

评估表的使用旨在评估孤独症儿童在自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评估表的背景
孤独症儿童在自理技能的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困难,包括自我喂饭、穿脱衣物、使用洗手间等。

为了客观评估孤独症儿童自理技能的发展情况,我们开发了孤独症儿童自理技能发展评估表。

评估表的使用方法
1. 准备评估环境:确保评估环境舒适、安全,提供孤独症儿童熟悉的物品和工具。

2. 根据评估项目:依次进行评估项目,根据孤独症儿童的实际表现进行打分。

3. 记录评估结果:将评估表上各项得分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使用。

4. 分析和解读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孤独症儿童自理技能的发展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评估表的注意事项
- 在评估过程中,专业人士应该与孤独症儿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尽量减少评估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

- 评估应该尽可能客观,避免主观批判性评价。

- 在评估结果的解读和干预计划的制定中,专业人士应该综合考虑评估表的得分和孤独症儿童的实际情况。

结论
本手册提供了一份详细的使用指南,协助专业人士使用孤独症儿童自理技能发展评估表进行评估工作。

评估表的使用旨在客观评估孤独症儿童在自理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促进他们的自理能力发展。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doc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doc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编制说明本量表的编制以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生理学、生态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等为依据,参照香港协康会编制的《儿童发展评估量表》和《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等,将心理评估、生态评估及功能性评估等评估方式方法进行整合,采用观察、测试、访谈等方法,凭借一系列的评估材料对0-6岁的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发展现状及需要进行评估,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提供依据。

一、评估表编制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对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的认识、了解,将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在充分分析他们的发展水平、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对训练的效果进行动态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的目标和计划,以保证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教育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评估表的结构本评估表由感知觉(55)、粗大动作(72)、精细动作(66)、语言与沟通(79)、认知(55)、社会交往(47)、生活自理(67)以及情绪与行为(52)八个评估领域493个项目组成,每一个评估领域都是一个评估的独立体,评估时不受其它评估领域的影响。

1.感知觉领域评估的范围是五个方面,评估项目共55项。

主要评估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个范围在注意、反应、辨别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现状、优劣与需求。

2.粗大动作领域评估的范围在于姿势与移动两大块,评估项目共有72项。

主要集中评估儿童坐姿、站姿以及爬、坐、站立、行走、跑、跳、推、端、抛、接、踢、击、拍等动作的平衡性、协调性等。

3.精细动作领域的评估范围是六个方面,评估项目共有66项。

主要评估儿童摆弄物品、基本操作能力、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画以及工具使用的能力现状和需求。

4.语言与沟通领域的评估范围是四个方面,即语言与沟通前能力、语言模仿、语言理解和表达;评估项目共有79项。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 学年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康复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制填写说明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应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每学年评估三次,每次评估结束,须填写《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

(康复训练时间达一学年以上的孤独症儿童,可将上一学年最后一次评估结果,作为下学年第一次评估结果使用。

)2.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每学年填写两次,第一次在第一学期结束进行评估,第二次在学年结束进行评估。

3. 本评估表由康复机构根据儿童康复训练状况与评估结果据实填写,作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档案留存,以备检查。

目录1.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1.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1.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1.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1.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1.5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1.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1.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1.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2.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记录表2.1第一次评估2.1.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1.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1.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2第二次评估2.2.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2.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2.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2.3第三次评估2.3.1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2.3.2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2.3.3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3.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3.1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3.2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3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训练效果评估表3.4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训练效果评估表3.5孤独症儿童认知训练效果评估表3.6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训练效果评估表3.7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训练效果评估表3.8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训练效果评估表4.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二、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儿童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三、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四、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五、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 ____________六、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 ___ __ ___ __ __ 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 ____________七、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

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

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简介本使用手册旨在帮助专业人士评估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

该评估表是一种工具,用于收集关于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的定量和定性数据,从而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背景信息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对儿童的社交互动和语言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语言发展评估表旨在帮助专业人士了解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水平,从而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干预。

使用说明1. 准备评估表:请将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评估表打印出来,并准备一支笔或铅笔。

2. 评估环境:选择一个安静、无干扰的环境进行评估,确保儿童能够专注并正确表达自己的言语能力。

3. 评估流程:- 开始评估前,请确认所评估儿童的基本信息,并记录在评估表相应位置。

- 按照评估表的顺序,依次进行各项评估任务。

- 评估过程中,请耐心倾听儿童的回答,并记录在评估表相应位置。

- 针对每个评估任务,在合适的位置打勾或填写具体的表现情况。

4.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任务的结果,综合总结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

可以使用评估表中提供的评估结果汇总表格,对儿童在不同领域的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

5. 干预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设定目标和计划,并与儿童及其家人共同合作,助其改善语言发展能力。

注意事项- 评估表仅作为一种工具,您需要结合其他评估方法和观察来全面了解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

- 在评估过程中,请确保尊重儿童的隐私和权益,并采取适当的沟通技巧,以提高评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评估结果应仅用于专业目的,不得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 定期更新评估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干预。

总结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是一份有助于专业人士评估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的工具。

通过使用该评估表,您可以了解孤独症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的表现,并制定适合其个性化需求的干预方案。

记住,在评估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权益,并与其家人合作,共同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最终版)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评估表(最终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4-36 月 4-5 月 9-12 月 12-24 月 24-36 月 48-60 月 12-24 月
参考年龄
24
拧开瓶盖
双手配合
● 25
穿洞板
● 26
叠起 2 块积木
● 27
叠起 7 块积木
● 28
叠起 10 块积木
● 29
穿中号的珠子
● 30
穿小号的珠子
● 31
穿微型的珠子
24-36 月 24-36 月
评分方法: 通过( P)—— 记 1 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 中间反应项( E)—— 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
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 不通过( F)—— 记 0 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
备注 备注
备注 : ★—— 代表观察项目 ▲—— 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 ●——代表同时考察儿童模仿能力的项目 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
评分方法: 通过( P)—— 记 1 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 中间反应项( E)—— 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
评估日期
儿童年龄 评估员






序 号 评估范围
评估项目
评估记录 ( P、 E、 F 或 X)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参考年龄
▲1
用掌心抓握物品
用拇指、 食指和中指抓握
▲2
物品
▲ 3 摆弄物品 用拇指和食指捡拾物品
4
把物品放入大容器中
5
把小物件放入小瓶中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编制说明本量表的编制以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生理学、生态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等为依据,参照香港协康会编制的《儿童发展评估量表》和《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等,将心理评估、生态评估及功能性评估等评估方式方法进行整合,采用观察、测试、访谈等方法,凭借一系列的评估材料对0-6岁的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发展现状及需要进行评估,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提供依据。

一、评估表编制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对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的认识、了解,将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在充分分析他们的发展水平、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对训练的效果进行动态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的目标和计划,以保证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教育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评估表的结构本评估表由感知觉(55)、粗大动作(72)、精细动作(66)、语言与沟通(79)、认知(55)、社会交往(47)、生活自理(67)以及情绪与行为(52)八个评估领域493个项目组成,每一个评估领域都是一个评估的独立体,评估时不受其它评估领域的影响。

1.感知觉领域评估的范围是五个方面,评估项目共55项。

主要评估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个范围在注意、反应、辨别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现状、优劣与需求。

2.粗大动作领域评估的范围在于姿势与移动两大块,评估项目共有72项。

主要集中评估儿童坐姿、站姿以及爬、坐、站立、行走、跑、跳、推、端、抛、接、踢、击、拍等动作的平衡性、协调性等。

3.精细动作领域的评估范围是六个方面,评估项目共有66项。

主要评估儿童摆弄物品、基本操作能力、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画以及工具使用的能力现状和需求。

4.语言与沟通领域的评估范围是四个方面,即语言与沟通前能力、语言模仿、语言理解和表达;评估项目共有79项。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孤独症儿童开展评估表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代表观察工程▲——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工程工程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工程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二、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代表观察工程▲——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工程●——代表同时考察儿童模仿能力的工程工程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工程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三、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代表观察工程▲——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工程●——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工程工程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工程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四、孤独症儿童语言与沟通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孤独症儿童认知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 ___________________六、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评估表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七、孤独症儿童生活自理评估表★——代表观察工程▲——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工程工程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工程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单独完成某工程中间反响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工程,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工程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工程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___________________八、孤独症儿童情绪与行为评估表★——代表观察工程▲——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工程工程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工程评分方法:没有(A)——孩子的行为是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轻度(M)——孩子的行为明显不适应,但很可能在比他年龄小的儿童身上看到这些行为重度(S)——孩子的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与特异Ⅰ依附情绪行为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Ⅱ情绪理解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Ⅲ情绪表达与调节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Ⅳ关系与情感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Ⅴ对物品的兴趣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Ⅵ感觉偏好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Ⅶ特殊行为题数 _____ _____ _____级别没有轻微严重孤独症儿童开展评估记录表第一次评估记录孤独症儿童开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开展评估记录表第二次评估记录孤独症儿童开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开展评估记录表第三次评估记录孤独症儿童开展情况剖面图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训练效果评估表1、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训练工程下打“√〞,表示此次训练的工程。

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

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

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简介本使用手册旨在帮助用户正确使用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评估表进行评估工作。

本评估表是为了评估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发展情况而设计的,主要用于检测儿童在语言理解、表达和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评估表结构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评估表包含若干项评估指标,其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和交流等方面的内容。

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评估标准,用户需要根据儿童的表现情况选择相应的评分。

使用步骤1. 准备评估环境:确保评估环境安静、无干扰,并提供适当的评估材料。

2. 评估前的准备:与家长或监护人交流,了解儿童的背景信息和日常语言使用情况。

3. 开始评估:按照评估表的顺序逐项进行评估,记录儿童在每个指标上的表现情况。

4. 评估结果记录:根据儿童的表现选择相应的评分,并记录在评估表中。

5. 数据分析与解读: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结合其他相关信息对评估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估。

6. 结果反馈:将评估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家长或监护人,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注意事项- 在评估过程中,应保持专注和耐心,尽量避免干扰儿童的表现。

- 在评估中,可以使用图示、玩具或示意物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儿童进行表演或回答问题。

- 定期更新评估表,以适应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变化和需求。

结论本使用手册介绍了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评估表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通过正确使用评估表进行评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发展情况,为后续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希望本手册能够对用户在评估工作中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__评估表(最终版)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__评估表(最终版)
24-36月
32
辨听常见的乐器声
36-48月
33
分辨2种以上的铃声或节奏音
48-60月
▲34
触觉
触觉
反应
对东西碰撞身体时,做出适当的反应
3-6月
★35
对3种不同触觉刺激作出反应
0-12月
★36
对自己的衣物湿了有反应
12-24月
37
触觉
辨别
凭触觉配对物品
24-36月
38
凭触觉挑选常见物品
24-36月
39
24-36月
48
味觉
记忆
辨别各种味道的浓和淡(如:甜味)
36-48月
49
辨别食物的软、硬和滑、粗
48-60月
50
识别混合味道的食物
60-72月
★51
嗅觉
嗅觉
反应
对3种不同气味作出反应
0-12月
52
嗅觉
辨别
分辨香、臭气味
12-24月
53
依气味配对
48-60月
54
嗅觉
记忆
根据气味,指出或说出常见的食物
24-36月
48~60月
●59
单手-手过肩抛口袋至3米远2米宽目标
(P、E、F或X)
参考年龄
备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
姿势
坐姿
坐姿双手离地,转动躯干
7-8月
▲2
扶桌子由站转至坐地
10-12月
3
坐矮凳上弯腰拣拾地上玩具
12-24月
★4
站姿
独自站立5秒
12-24月
▲5
站立时能弯腰拣拾地上物品
12-24月

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评估表使用手册

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评估表使用手册

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评估表使用手册该使用手册旨在帮助专业人士正确使用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评估表,以便有效评估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以下是使用该评估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步骤一:准备评估环境在进行评估前,请确保评估环境安静、舒适,并且没有分散注意力的物品或噪音。

步骤二:解释评估目的向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解释评估的目的,确保他们了解评估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支持措施的重要性。

步骤三:介绍评估过程向孤独症儿童解释评估过程,简单明了地描述评估将涉及哪些活动和任务。

步骤四:评估项目根据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评估表,逐步进行评估项目。

确保在评估过程中记录详细的观察和评估结果。

步骤五:评估结果分析根据评估表中的评分,对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分析。

将评估结果与正常发展的范例进行比较,评估孤独症儿童在各个感觉领域的优势和困难。

步骤六:撰写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

报告应包括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概述、评估结果的详细分析和个性化的建议。

步骤七:与家长讨论评估结果与孤独症儿童的家长讨论评估结果和建议,确保他们理解评估结果的含义,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注意事项:- 在评估过程中,尊重孤独症儿童的个人边界和需求,确保评估过程不会引起过度焦虑或不适。

- 根据孤独症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估适应和灵活调整评估方法。

- 在评估过程中,始终保持专业和客观,避免过度解读或主观评价。

通过正确使用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评估表,您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并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干预。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最终版)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使用手册(最终版)

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评估手册(训练师用书)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修订《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编制说明本量表的编制以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生理学、生态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等为依据,参照香港协康会编制的《儿童发展评估量表》和《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等,将心理评估、生态评估及功能性评估等评估方法进行整合,采用观察、测试、访谈等方法,凭借一系列的评估材料对0-6岁的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康复需要进行评估,为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康复提供依据。

一、评估表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对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的了解,将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在充分分析发展水平、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对训练效果进行动态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目标和计划,保证教育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对象及评估时间评估表适用于年龄在0-6岁,能力与发展处于学前阶段的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的每个领域都可以独立进行评估,整套量表可以按领域分开评估,可以在2周内完成全部评估项目。

三、评估表的结构本评估表由感知觉(55)、粗大动作(72)、精细动作(66)、语言与沟通(79)、认知(55)、社会交往(47)、生活自理(67)以及情绪与行为(52)八个评估领域493个项目组成,每个评估领域都是一个评估的独立体,评估时不受其它评估领域的影响。

1.感知觉领域评估项目共55项。

主要评估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个范围在注意、反应、辨别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现状、优劣与需求。

2.粗大动作领域评估项目共72项。

分为姿势、移动与操作三部分,主要评估儿童坐姿、站姿以及爬、坐、站立、行走、跑、跳、推、端、抛、接、踢、击、拍等动作的平衡性、协调性等。

3.精细动作领域评估项目共66项。

主要评估儿童摆弄物品、基本操作能力、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画以及工具使用的能力现状和需求。

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评估手册(家长用书)

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评估手册(家长用书)

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评估手册(家长用书)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修订引言对孤独症儿童实施科学、规范、有效的教育康复,准确地评价是基础,也是关键所在。

为了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对孤独症及其它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的认识、了解,将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在充分分析他们的发展水平、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对训练的效果进行动态的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的目标和计划,以保证教育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中残联下发了《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

本量表是我国本土化的第一份系统量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省在试用该量表过程中,为便于家长的使用,本着直观、系统、科学、简洁的原则,进行了修订。

形成了《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评估手册》和《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评估指导手册》,力求实现家长与训练师共用,解决家长专业知识不足等评估制约因素,保证了评估的全面、科学。

本手册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修订。

一是对“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和“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进行了调整。

原内容太专业、太复杂,不便于家长、甚至训练师的规范操作。

我们在原指导思想下引入了柱状图,力求操作更加简洁、目的实现原有功能。

二是补充了个案资料信息(个案基本资料和个案诊断评量资料)、发展指标汇总记录表、档案资料借阅记录和档案转衔记录表,目的力求评估信息的完整性,减少重复评估,实现资源共享。

三是在对部分内容调整基础上,将评估手册分为《训练师用书》和《家长用书》两册,家长用书主要包括个案资料信息、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调查表、档案资料借阅记录和档案资料转接记录表等内容。

训练师用书包含家长用书内容外,还包括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汇总表(计分汇总表、发展能力柱状图和情绪与行为发展能力柱状图)和孤独症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等内容。

在指标要求上,家长用书简洁直观,训练师用书系统、全面,确保评估的科学性。

目的在于将家长融入到康复训练中来,让家长直接参与学生不同阶段的康复评估,确保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更全面,更准确,编制的计划更具体、适用。

自闭症儿童评估量表

自闭症儿童评估量表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评定量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又可简称为ABC量表.全部量表包括57个题目,每项选择依次从0~4分为五等,其中0分表示该事件不发生,4分则表示这个事件在该儿童身上表现特别明显,其余类推。

当总分累加达到53分为临界,大于67分则可以诊断为孤独症。

序项目分组评记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11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12 长时间摇摆身体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感情没有反应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22 经常拍打手23 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24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25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28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他不紧贴抱他的人)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30 常用脚尖走路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32 不断地重复短句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3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37 不能指出 5 个以上物体的名称38 不能发展任何友谊(不会和小朋友来往交朋友)39 有许多声音的时候,常常捂着耳朵40 经常旋转碰撞物体41 在训练大小便方面有困难(不会控制大小便)42 一天只能提出 5 个以内的要求43 经常受到惊吓或非常焦虑不安44 在正常光线下斜眼、闭眼、皱眉45 不是经常被帮助的话,不会自己给自己穿衣46 一遍遍重复一些声音或词47 瞪着眼看人,好像要看穿似的48 重复别人的问话或回答49 经常不能意识所处的环境,并且可能对危险的环境不在意50 特别喜欢摆弄、着迷于单调的东西或游戏、活动等(如来回地走或跑,没完没了地蹦、跳、拍、敲)51 对周围东西喜欢嗅、摸或尝52 对生人常无视觉反应(对来人不看)53 纠缠在一些复杂的仪式行为上,就像缠在魔圈里(如走路要走一定的路线,饭前或做什么事前一定要把什么东西摆在什么位置,或做什么动作,否则就不睡不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使用手册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评估手册
(训练师用书)
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修订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编制说明本量表的编制以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生理学、生态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等为依据,参照香港协康会编制的《儿童发展评估量表》和《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等,将心理评估、生态评估及功能性评估等评估方法进行整合,采用观察、测试、访谈等方法,凭借一系列的评估材料对0-6岁的孤独症儿童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发展现状及康复需要进行评估,为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康复提供依据。

一、评估表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康复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对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需求的了解,将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在充分分析发展水平、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并对训练效果进行动态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训练目标和计划,保证教育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对象及评估时间
评估表适用于年龄在0-6岁,能力与发展处于学前阶段的孤独症及其它广泛发育障碍儿童。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的每个领域都可以独立进行评估,整套量表可以按领域分开评估,可以在2周内完成全部评估项目。

三、评估表的结构
本评估表由感知觉(55)、粗大动作(72)、精细动作(66)、语言与沟通(79)、认知(55)、社会交往(47)、生活自理(67)以及情绪与行为(52)八个评估领域493个项目组成,每个评估领域都是一个评估的独立体,评估时不受其它评估领域的影响。

1.感知觉领域评估项目共55项。

主要评估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个范围在注意、反应、辨别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现状、优劣与需求。

2.粗大动作领域评估项目共72项。

分为姿势、移动与操作三部分,主要评估儿童坐姿、站姿以及爬、坐、站立、行走、跑、跳、推、端、抛、接、踢、击、拍等动作的平衡性、协调性等。

3.精细动作领域评估项目共66项。

主要评估儿童摆弄物品、基本操作能力、双手配合、手眼协调、握笔写画以及工具使用的能力现状和需求。

4.语言与沟通领域项目共79项。

分为语言与沟通前能力、语言模仿、语言理解和表达四部分,主要评估儿童非语言沟通能力、分辨声音、口腔器官的运动、模仿单音、模仿叠音词、模仿表示物品的词、模仿动词、模仿方位词、名称指令、指认、动作指令、理解形容词的含义、理解事物关系、表达要求与回答问题、说短语、说句子、主动提问、复述与主动描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与需求。

5.认知领域评估项目共55项。

分为经验与表征、因果关系、概念三部分,主要评估儿童简单推理、分类、配对、排序以及时间概念、空间概念、颜色概念、数前概念和数概念等方面的能力优劣与需求。

6.社会交往领域评估项目共47项。

分为社交前基本能力、社交技巧与社交礼仪三部分,主要评估儿童社交中非口语能力、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控制自己、与照顾者的互动、与陌生人互动、近距离打招呼、远距离打招呼、自我介绍、近距离的告别、电话告别、表示感谢、表示抱歉与表示称赞等方面的能力现状与需求。

7.生活自理领域评估项目共67项。

分为进食、如厕、穿衣、梳洗、睡眠以及其他日常家居自理能力六部分,主要评估儿童吸吮、合唇、喝、咀嚼、进食方式、表示
如厕需要、如厕技能、脱衣、穿衣、擦、刷、洗、梳头发、睡眠、物品归位、开关、收拾餐具等方面的能力优劣及训练需求。

8.情绪与行为领域评估项目共52项。

分为依附情绪行为、情绪理解、情绪表达与调节、关系与情感、对物品的兴趣、感觉偏好及特殊行为七部分,一方面要评估孤独症及其他广泛发育障碍儿童回应行为反应、情绪理解、依恋情绪行为、表达情绪、调节情绪、物品运用、接纳亲近、引发社交沟通、社交反应、适应转变、运用物品及身体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的异常与否;另一方面还要评估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是否具有典型的特殊偏好和局限,是否具有孤独症儿童的一些特殊行为等,以便真实了解他们在情绪和行为方面的特殊需求。

四、评分方法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每个学年进行三次评估,第一次评估是为制定康复训练目标进行的基线评估,第二、三次评估既是对康复训练效果评估的阶段性评估,也是为调整后续康复训练目标服务的诊断性评估。

1.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以及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评分有“通过(P)”、“中间反应(E)”、“不通过(F)”、“X”4个级别。

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

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

中间反应项可以直接转化为个别化训练目标,但不作为统计项。

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

X——不计分,表示某个项目不适合所测试的儿童。

2.情绪与行为领域的评分采用临床判断,使用的是“与年龄相适应的”、“在正常范围内”等相关术语,评分分为没有(A)、轻度(M)、重度(S)3个级别。

没有(A)——表示儿童的情绪行为恰当,并符合其年龄的发展。

轻度(M)——表示儿童的情绪行为有较轻微的异常;或较同龄儿童迟缓;或异常的情绪行为发生次数不多。

重度(S)——表示与同龄的儿童相比,其情绪行为在强烈程度、性质、特点上极度异常,而且发生次数很频繁。

五、评估记录表的填写
1. 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
评估结束后,“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和“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评估结果转换到“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图1)上,根据“通过(P)”项目的得分在图上对应领域找到得分点位置,把各个领域“中间项(E)”的总数目加上通过项的总数目得到某个领域的总数目,并在剖面图上找到某个领域得分的相应位置点,然后把各个领域通过项目的得分点在图上用实线连接,再把各个领域中间项的位置点用虚线进行连接,这样就得到两条曲线,实线为能力发展现状曲线,虚线为个别化训练目标曲线。

图一孤独症儿童发展情况剖面图
2. 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情绪行为”领域的评估结果转换到“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图2)上。

把各个评估范围中“没有(A)”、“轻度(M)”、“重度(S)”三个级别的项目分别相加得到三个总数,从数量上初步判断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轻重程度;再把各个评估范围中每个项目的评估结果(没有、轻度或重度)在饼形图的经纬线对应交接点进行标涂,由里而
外,饼形图的第1圈表示重度(S)异常,饼形图的第2圈表示轻度(M)异常,饼形图的第3圈表示没有异常,并将彼此相邻的各交接点用实线相连接。

由此,可以比较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的轻重,以确定教育康复训练的目标和计划。

图二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表现图
3. 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运用《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对孤独症及其他广泛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全面评估,对感知觉、粗大动作等八个领域分析孤独症儿童的发展现状、优劣势以及特殊需求,归纳和概述,将评估结果中间反应项转化为教育康复训练的目标,依此制定康复训练的计划。

孤独症儿童评估结果分析表
儿童姓名:评估者:评估时间:
六、效果评估表的填写
为便于记录每个领域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效果,需将《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中第二次、第三次的评估结果依次转化为《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中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康复训练效果。

1.在填写《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评估表》时,所有领域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训练项目下打“√”,表示此次训练的项目。

2.所有领域在第一次、第二次对应项目训练效果(显效、有效、无效)下打“√”,表示此项目的训练效果。

(1)在“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交”以及“生活自理”七个领域的训练前后比较中,训练前“中间反应项(E)” 训练后评估为
“通过(P)”为“显效”训练前评估“未通过(F)”项目,训练后评估为“中间反应项(E)”则为“有效”;各项目训练前后没有变化的为“无效”。

(2)在“情绪行为”领域的训练前后比较中,“轻度异常(M)”或“重度异常(S)”项目训练后评估为“正常(A)”为“显效”;“重度异常(S)”项目,训练后评估为“轻度异常(M)”则为“有效”;各项目训练前后没有变化的为“无效”。

七、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的制作
1.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是一种形象地展示儿童康复训练效果的方法,设计使用时间为三个学年。

2.,《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要求每个学年对每个儿童进行三次评估。

第一学年结束时,康复机构评估人员负责将儿童三次评估的项目通过数分别标记在每个领域的折线图上,标记点依次用实线连接。

3.第二学年开始,评估人员要把第一学年三次评估的折线图进行复制,并在第二学年结束时,将第二学年儿童三次评估的项目通过数分别标记在折线图的对应位置,标记点依次用实线连接。

第三学年以此类推,最终形成孤独症儿童三个学年的康复训练效果折线图。

(图三)
图三孤独症儿童感知觉康复效果折线图示例
《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试行)》使用手册
一、孤独症儿童感知觉评估表——使用手册
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
二、孤独症儿童粗大动作评估表——使用手册
备注:
★——代表观察项目
▲——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
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
三、孤独症儿童精细动作评估表——使用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