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患者安全重点:十大目标(最新)
![患者安全重点:十大目标(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47bb76d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f.png)
患者安全重点:十大目标(最新)患者安全是医疗保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为了提高患者安全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一、提高用药安全1. 制定并执行药物管理规范,确保药物的正确性、合适性和安全性。
2. 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发现和干预能力。
3. 开展用药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二、预防跌倒和坠床1. 对高危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2. 改善病区环境,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 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三、预防医院感染1. 制定并执行医院感染防控规范,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 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3. 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耐药现象。
四、提高手术安全1. 建立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确保手术安全。
2. 加强手术团队沟通,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3. 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差错。
五、加强急危重症患者管理1. 建立急危重症患者识别和评估制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提高急救设备、药品的配备率和使用率,提高急救成功率。
3. 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测和护理,预防并发症。
六、保障患者隐私和尊严1. 制定患者隐私保护制度,加强对患者个人信息的管理。
2. 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隐私的认识,尊重患者权益。
3. 改善就医环境,确保患者享有舒适的就医体验。
七、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1.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2. 加强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3. 开展医疗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八、加强患者教育和沟通1. 制定患者教育计划,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度。
2. 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 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
九、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1.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 优化就诊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骨科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骨科患者十大安全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864dbb3902020740be1e9bad.png)
骨科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1. 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 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固定患者3. 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4. 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5. 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汞运动4次5~10分钟6. 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做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直活动每日4次15~20分钟。
7. 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目标二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2、病人感觉舒适3、肩关节45度30度15度4、肘关节90度5、腕关节20-30度5-10度6、髋关节15-20度10-20度5-10度7、膝关节5度或伸直180度8、踝关节90度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肉萎缩。
目标三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AUT AR DVT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汞运动4次5-10分钟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措施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7、运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目标四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导、健康教育小册子。
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的内容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3、保持患肢15度外展中立位4、使用便盆时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5、教会患者离床石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 度6、指导患者不可蹲/不可交叉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或软沙发7、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长杆辅助器/坐厕加高器8、按照《使用防跌倒评估及措施单》中的内容9、发现患者患髋突然弹响声、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时及时报告医生《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记录目标五1、建立骨牵引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单2、保证牵引绳在滑车内;防止牵引架向一侧倾斜3、下肢牵引床尾摇高20-25度4、保持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成一直线5、牵引重量不能随意增减6、严防在转移体位时放松牵引7、严防棉被/衣物压放牵引绳8、发现牵引弓脱落、移位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目标六/皮瓣移植组织循环不良1、有观察断肢在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按照《断肢在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观察护理单》准确评估断肢(指、趾)在植、皮瓣移植的患者。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4-2024版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4-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34a7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3.png)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4-2024版患者安全目标是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和优质的医疗服务的指导性目标。
2024-2024版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旨在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以下是的内容丰富的详细解释:1. 手术安全目标: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手术质量。
举例:规范手术前、中、后的操作流程,明确手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手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手术并发症。
2. 药物安全目标:确保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举例:建立完整的用药管理体系,规范用药流程,加强用药监测和药物副作用的监测,提高患者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
3. 医疗感染控制目标:减少医院内感染传播,确保患者的安全。
举例:加强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患者的感染监测和管理,确保医院环境清洁卫生。
4. 病历安全目标:确保患者的病历信息准确完整、保护隐私安全。
举例:建立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加强病历信息的记录和整理标准化,保护患者病历信息的隐私安全,提高病历信息的利用价值。
5. 手术室安全目标:提高手术室的安全水平,确保手术室工作流程畅通、设备完好。
举例:定期对手术室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质控检查,规范手术室工作流程,加强手术室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6. 护理安全目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保障患者的护理质量。
举例: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确保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7. 门诊安全目标:提高门诊服务的效率、确保患者的安全。
举例:优化门诊排队系统,加强门诊流程管理,提高门诊医生和患者的交流沟通,确保门诊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8. 急诊安全目标:提高急诊医疗服务的速度和质量、确保急诊患者的安全。
举例:加强急诊医生的急救技能培训,规范急诊医疗流程,建立急诊医疗队伍,加强急诊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急诊患者救治效果。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回复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d01387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a.png)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回复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 提出的一项倡议,旨在提升患者的医疗保健安全水平。
以下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1. 预防医疗相关感染:减少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感染,包括手卫生、正确使用消毒材料等。
2. 预防不良药物事件:推动正确用药,包括使用正确剂量、避免药物交互作用等。
3. 提高手术安全: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正确手术操作,如手术标记、正确使用手术器械等。
4. 预防跌倒和坠床:减少患者跌倒和坠床的风险,包括提供合适的防护设施、进行评估和监测等。
5. 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术后患者出现血栓的风险,包括提供相应的抗凝方法、提醒患者活动等。
6. 避免外科手术错误:减少外科手术过程中的错误,包括术前的双重确认、正确操作手术用具等。
7. 提高药物安全:确保准确用药,包括正确患者身份确认、避免混淆相似药物等。
8. 提高防止隔夜和药物配对错误:确保正确进行药物配对和标记,避免患者错误用药。
9. 防止放射性危害:减少放射性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的辐射暴露,确保合适的防护措施和减少辐射剂量。
10. 减少手卫生相关感染: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意识,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这些安全目标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升医疗质量,降低患者发生医疗错误和意外伤害的风险。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责任制度 (2)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责任制度 (2)](https://img.taocdn.com/s3/m/bc6381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c.png)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责任制度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旨在提高医疗机构内患者的安全性。
以下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相关的责任制度:1. 防止手术错误:医疗机构应确保在手术过程中遵循安全操作规范,包括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程序等。
2. 防止患者坠床:医疗机构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床栏、警铃等,防止患者在床上坠落。
3. 防止药物错误: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核对患者身份、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避免给予错误的药物或剂量。
4. 防止医源性感染: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
5. 防止压疮:医疗机构应对有压疮风险的患者进行定期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定期翻身、保持肤质干燥等。
6. 防止严重的住院性血栓栓塞:医疗机构应对有血栓栓塞风险的患者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适当使用抗凝药物、推行活动等。
7. 防止意外伤害:医疗机构应加强安全管理,如完善设备维护、营造安全文化等,减少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
8. 防止输血错误:医疗机构应确保输血程序的正确性,包括核对输血血样、患者身份等,避免输血错误。
9. 防止违规使用危险药物: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避免危险药物的滥用或错误使用。
10. 加强患者安全意识:医疗机构应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安全的意识,包括疾病预防、用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责任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类安全目标的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
责任人需要做到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建立和落实患者安全培训计划,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022-2023版:患者的十大安全目标
![2022-2023版:患者的十大安全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1968cdc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d.png)
2022-2023版:患者的十大安全目标1. 提高医疗过程的沟通与合作- 确保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减少潜在的错误和误解。
- 鼓励患者与医疗团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信息共享。
2. 防止医疗相关感染- 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确保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和无菌。
- 促进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包括医务人员和患者。
3. 减少药物错误- 实施有效的药物管理系统,包括条码扫描和药物标识,以减少药物配药和给药方面的错误。
- 提供药物教育和指导,确保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
4. 确保手术安全- 实施手术前的正确身份确认和手术部位标记,以避免手术错误。
- 促进手术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5. 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 确保医疗设备的正确维护和校准,以避免设备故障和错误诊断。
- 提供对医疗设备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培训和指导。
6. 避免跌倒和坠床- 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提供辅助设备和监控。
- 提供患者和家属关于安全行动和环境的教育和指导。
7. 改善药物治疗过程- 建立有效的药物管理和监测机制,包括定期药物复核和调整。
- 提供患者关于药物治疗计划和注意事项的清晰指导。
8. 强调心理健康和自杀预防- 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和支持,确保患者的心理健康得到关注和治疗。
- 建立自杀风险评估和干预措施,预防患者自残和自杀。
9. 加强营养和液体管理- 提供营养评估和指导,确保患者接受适当的营养支持。
- 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10. 促进病人参与和教育- 鼓励患者参与自己的护理决策和计划。
- 提供患者和家属关于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教育和信息。
以上是2022-2023版的患者的十大安全目标,通过实施这些目标,可以提高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潜在的错误和风险。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012003bf360cba1aa811dab9.png)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1、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3、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 度中立位,在足部置放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
4、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
5、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泵运动,每日 4 次,每次 5-10分钟。
6、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作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每日 4 次,每次 15-20 分钟。
7、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
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技体功能位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
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3、肩关节:外展 45 度,前屈 30 度,外旋 15 度4、肘关节:屈曲 90 度5、腕关节:背屈 20-30 度,尺倾 5-10 度6、髋关节:前屈 15-20 度,外展 10-20 度,外旋 15 度7、膝关节:屈曲 5 度或伸直 180 度8、踝关节:背屈 90 度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 AUTAR DVT 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
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四次,每次5-10 分钟。
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 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
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
7、运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
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脱位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小册子。
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
十大安全目标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
![十大安全目标在骨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86841d4a7302768e993984.png)
按 病人为 中心 , 实施 个性化 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 取得 了良好 的效果, 病人 满意度 高
关键词 : 优质护理 ; 十 大安 全 目标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4) 1 6— 0 1 4 9— 0 1
[ 4 ] 阎冰 , 张春 雨. 多普 勒超 声早期 检测人 工 关节 术后 深 静脉 血栓 的价值 [ J ] . 中华超声影像 学 , 2 0 0 0, 9 ( 6 ) : 3 6 5—3 6 6 . [ 5 ] 汪忠镐 , 张健 , 谷 涌 泉. 实 用血 管外科 与血 管介 入 治 疗 学
确坐姿等 ; 指导患者进食高维生素 、 高蛋 白、 低 胆 同醇 、 低脂 肪 、
I 1 l B A L D WI N Z K, C O ME R O T A A J ,S C HWA R T Z L B ,e t a 1 .
C a t h t e r d i r e c t e d t h r o m b o s i s t b r d e e p v e n o u s t h r o m b o s i s 『 J ] .V a s c
En d o v a s c u l a r S u r g, 2 0 0 4, 3 8: 1—9 .
[ 2 ] U R B A N K O V A J, Q U I R O Z R .I n t e r mi t t e n t p n e u m a l i e c o n— r
2 0 1 4年 第 1 6期
加 强 对 高 危 患 者 的临 床 观 察 , 积 极 采 取 预 防措 施 ; 通过运 动 、 机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4年版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4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2460a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8.png)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4年版患者安全目标是指在医疗保健系统中维护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一系列目标。
患者安全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和错误,保护患者的权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2024年版的患者安全目标应该结合当前医疗环境和患者需求进行更新,以满足患者的安全和质量需求。
以下是2024年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内容:1.减少医源性感染: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确保患者在院感染率降低。
例如,定期清洁医疗设备和病房,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培训等。
2.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实施手术安全检查,确保手术前、中、后各个环节的安全性。
例如,检查手术器械的清洁消毒情况,确保手术相应的操作规范等。
3.加强药物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流程,包括用药审查、给药指导、用药监测等环节,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例如,建立药事管理系统,加强对抗生素、镇痛药等高风险药物的使用监控。
4.提高手术安全: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包括手术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手术后处理等环节。
例如,手术前进行正确的身份验证和手术标记,手术时加强术中监测和操作规范,手术后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等。
5.强化输液安全:建立输液管理规范流程,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例如,输液前进行双人核对,确保输液液体和标签一致,输液后对患者进行观察等。
6.提升急救反应能力:加强急救队伍建设和培训,确保急救反应能力和效果。
例如,建立急救队伍培训计划,加强急救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定期进行急救演练等。
7.加强病房安全管理:优化病房管理模式,确保患者在病房的安全和舒适。
例如,定期巡视病房,确保卫生清洁,维护病房秩序等。
8.强化医疗信息安全:建立健全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医疗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例如,加强信息安全培训,完善信息系统权限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稳定性等。
9.加强患者交流与沟通:建立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机制,促进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有效交流和沟通。
例如,定期举办患者座谈会议,建立患者意见反馈渠道,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技能等。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4版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e85f2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9.png)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4版2024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提出旨在进一步增强患者在医疗保健环境中的安全感和保障,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下是2024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内容丰富且有举例的讨论:1. 减少医疗感染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消毒和洗手操作,规范手术室和病房的清洁标准,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例如,持续监测手术间的空气质量,推广采用无菌技术和严格隔离感染患者。
2. 提升用药安全:强化医务人员对药物的辨识和使用能力,避免药物交叉使用和错误的药物配对。
同时,鼓励患者参与用药决策,确保对药物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例如,建立用药管理系统,提高用药的规范化程度。
3. 强化手术安全:推动手术团队的协作和沟通,加强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减少手术中的意外事件。
例如,推广手术安全核查表,规范术前准备流程,增加手术团队成员的交流和配合。
4. 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鼓励医疗机构运用先进的诊断技术和设备,加强医生的诊断能力和经验积累。
例如,建立多学科会诊制度,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5. 加强患者信息交流:倡导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例如,推行患者信息透明化政策,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6. 提高手术后护理质量:规范手术后护理流程,提高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感。
例如,建立术后康复指导制度,确保患者术后的个性化护理和康复计划。
7. 强化急救处置能力:提高医疗机构的急救处置能力,保障患者急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例如,推广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医护人员和民众的急救技能。
8. 促进患者参与医疗决策:鼓励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共同决策,提高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自主性和选择权。
例如,建立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政策和流程,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权。
9. 加强医疗服务的质量监控:建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体系,监测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安全状况。
例如,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医疗服务质量评估,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2024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指南
![2024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159dc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f.png)
2024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指南1. 减少医院感染目标-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医疗安全。
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消毒灭菌。
- 加强病房空气质量管理。
-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医院感染防范意识。
2. 提高药物安全目标- 降低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措施- 加强药师与医护人员的沟通,确保医嘱正确执行。
- 定期对药物进行安全性监测。
- 开展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3. 预防跌倒目标- 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措施-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防跌倒措施。
- 加强病房地面防滑处理。
- 对患者进行防跌倒教育。
4. 提高手术安全目标- 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手术安全。
措施- 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 加强术后患者监护。
- 提高医护人员手术技能水平。
5. 优化患者信息管理目标- 提高患者信息准确性,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措施- 加强患者信息录入审核。
- 采用安全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统。
- 对医护人员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培训。
6. 提高急救技能目标- 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技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措施- 定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
- 加强急救设备设施配置。
- 开展急救知识普及。
7. 预防压力性损伤目标- 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措施-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压力性损伤预防措施。
- 加强床铺柔软度管理。
- 对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预防教育。
8. 提高患者满意度目标- 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措施- 加强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培训。
- 完善医疗设施设备。
- 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时改进医疗服务。
9. 加强医疗质量监控目标-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措施-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
- 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
- 对医疗差错进行严格审查,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10. 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意识目标- 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意识,保障患者安全。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7702b6d5caaedd3382c4d339.png)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1、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3、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在足部置放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
4、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
5、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泵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6、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作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
7、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
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技体功能位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
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3、肩关节:外展45度,前屈30度,外旋15度4、肘关节:屈曲90度5、腕关节:背屈20-30度,尺倾5-10度6、髋关节: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15度7、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180度8、踝关节:背屈90度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AUTAR DVT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
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四次,每次5-10分钟。
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
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
7、运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
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脱位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小册子。
骨科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骨科患者十大安全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263769156c85ec3a87c2c51a.png)
骨科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1. 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 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3. 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在足部放置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4. 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5. 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汞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6. 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做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直活动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
7. 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肢体功能位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3、肩关节外展45度前屈30度外旋15度4、肘关节屈曲90度5、腕关节背屈20-30度尺倾5-10度6、髋关节背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5-10度7、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180度8、踝关节背屈90度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AUT AR DVT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汞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汞、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7、运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目标四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导、健康教育小册子。
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3、保持患肢15度外展中立位4、使用便盆时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5、教会患者离床石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 度6、指导患者不可蹲/不可交叉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或软沙发7、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长杆辅助器/坐厕加高器8、按照《使用防跌倒评估及措施单》中的内容防跌倒护理9、发现患者患髋突然弹响声、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记录目标五保持有效的下肢牵引1、建立骨牵引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单2、保证牵引绳在滑车内;防止牵引架向一侧倾斜3、下肢牵引床尾摇高20-25度4、保持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成一直线5、牵引重量不能随意增减要悬空不能碰地上或床沿6、严防在转移体位时放松牵引7、严防棉被/衣物压放牵引绳8、发现牵引弓脱落、移位及时报告医生调整并记录目标六防止断肢在植/皮瓣移植组织循环不良1、有观察断肢在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按照《断肢在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观察护理单》准确评估断肢(指、趾)在植、皮瓣移植的患者。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4)(2024)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4)(2024)](https://img.taocdn.com/s3/m/abb67b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8.png)
监测特殊药品不良反应
定期对使用特殊药品的患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不良反 应。
21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完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
建立全面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 。
及时报告和处理医院感染事件
发现医院感染事件后,应立即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防止感染扩散。
2024/1/29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感染防控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2024/1/29
CHAPTER
23
明确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制定详细的“危急值”报告范围和标准,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准确识别并及时上报。
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危急值”报告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处理及时。
2024/1/29
查对制度应涵盖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床号、住院号等基本信 息,以及操作项目、药物名称、
剂量、用法等关键信息。
应建立标准化的查对流程,确保 每位医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并遵
循。
8
至少使用两种标识认定患者身份
除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外,还 应使用至少两种标识来认定患者
身份,如腕带、床头卡等。
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沟通
医疗机构应鼓励医务人员主动与其他医务人员、患者及其 家属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共同协作,提 高医疗质量。
28
规范并落实沟通内容和方式
明确沟通内容
医疗机构应明确医务人员之间需 要沟通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 、诊断、治疗方案、用药情况、 检查结果等,确保信息的全面性
和准确性。
腕带应清晰标注患者的姓名、性 别、年龄、住院号等关键信息,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管理措施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及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7c8e3dfe4733687e21aad3.png)
陕西省友谊医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目标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目标六: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目标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的】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主要措施】(一)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二)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
(三)完善关键流程、转科患者交接的身份识别措施和登记制度。
(四)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采用反问时查对方法,确保对正确患者实施正确操作。
(五)提倡使用“手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目的】用药安全是患者安全的重点。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等各个环节、各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
【主要措施】(一)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应有相应规范;存放毒、剧、麻醉药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管理和登记。
(二)加强各种药品管理,注射药与口服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置。
(三)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证明。
(四)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五)控制静脉输注滴速、预防输液反应,特殊用药严格交接班。
(六)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上报制度,人人知晓。
(七)发挥药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
(八)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骨科十大安全目标
![骨科十大安全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76000c1e551810a6f4248607.png)
骨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2014修订〕〔一〕加强创伤患者早期病情识别与处理,减少并发症及提高生存率。
1.建立与实施创伤患者救护配合制度,建立绿色通道。
2.有创伤救护配合的相关操作指引,并落实到位。
3.护士对创伤四项的操作熟练,包括各种止血方法、常用包扎手法、四肢固定要点、搬运注意事项。
4.严格遵守创伤救护原则,先救命后治病,先止血后包扎,先固定后转运。
5.迅速作好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处理开放性气胸和维持循环系统功能,配合医生确定实施抢救方案。
〔二〕落实高危风险动态评估,前瞻性采取措施,保证患者安全。
1.按照从头到脚的评估模式进行全面评估,建立并落实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
2.保持颈椎损伤/手术后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发现患者脊髓/神经压迫症状。
对痰液粘稠度Ⅲ度、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患者,颈椎手术后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或颈围增粗、血氧饱和度<90%的患者准备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套管、呼吸气囊等急救准备。
3.及时发现腰椎术后患者神经压迫症状: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及反射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正确搬运/移动脊髓损伤患者,危重患者不明病情时,尽量不移动患者,注意患者的呼吸及脸部表情,未排除有骨折及脊椎损伤时必须作好固定后再进行搬运,防止再度损伤。
〔三〕加强患者跌倒风险管理,防范跌倒意外及减少纠纷。
1.认真落实防跌、防坠床管理制度及指引。
2.评估患者,使用防跌、防坠床标识并进行告知,启用专科护理单,并逐项落实到位。
3. 经常检查病房环境,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
4.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并使用约束护理单,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名。
〔四〕加强患者压疮风险管理,减少院内压疮发生。
疮风险预报制度。
疮风险评估结果,提高依从性。
3.落实压疮诊疗与护理标准实施措施。
根据《压疮风险护理单》的评估内容和护理措施,对中高危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五〕落实患者体位安置及移动安全管理措施,防范安全意外发生。
2024年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2024年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efdfb0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f9.png)
2024年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患者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的安全,国际上提出了患者安全目标。
这些目标旨在规范医疗机构的行为,从而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受到的伤害。
2024年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旨在提高医疗机构对患者安全的重视,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有效保护患者的权益。
一、确保正确的患者得到正确的手术手术是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医疗机构应该提高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患者的身份、病史、手术部位等信息。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手术后,医生应该及时做好术后护理工作,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比如,在手术前,护士应该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手术部位,并将核对结果记录在病历上。
手术中,医生应该根据手术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避免因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导致手术失败或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护士应该及时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检查手术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二、预防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因医疗操作而引起的感染。
医源性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预防医源性感染,医疗机构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医疗操作的卫生水平。
比如,在手术室中,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程进行消毒操作,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无菌。
在病房中,医护人员应该及时更换患者的床单、枕套、护理垫等物品,避免病菌传播。
医护人员应该增强自身卫生意识,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医源性感染。
三、加强用药安全管理用药安全是患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的一种主要方式,但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该建立科学的用药管理制度,规范医生和护士的用药行为。
病人十大安全目标(3篇)
![病人十大安全目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baa2d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2.png)
病人十大安全目标(3篇)文章一:一、提高病人身份识别准确性1.1 采用双轨制身份识别:在给药、采血、手术等关键环节,使用两种及以上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1.2 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身份识别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业务培训,降低识别错误率。
二、预防跌倒2.1 环境整改:确保病房、卫生间、走廊等区域无障碍物,地面防滑,夜间照明充足。
2.2 健康教育: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跌倒预防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2.3 定期评估:对跌倒高风险病人进行定期评估,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三、预防压疮3.1 定期翻身:对卧床病人制定翻身计划,每23小时翻身一次,减轻局部压力。
3.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床单、衣物,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发生。
3.3 营养支持: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增强皮肤抵抗力。
四、预防误吸4.1 合理饮食:对吞咽困难、意识模糊等病人,采用糊状饮食,避免误吸。
4.2 护理观察:密切观察病人进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3 定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误吸的认识和预防措施。
五、预防管路相关并发症5.1 合理使用:严格掌握各种管路的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置管。
5.2 观察与维护:密切观察管路通畅情况,及时处理堵塞、脱落等问题。
5.3 定期更换:根据管路类型及病人情况,制定更换计划,预防感染。
文章二:六、预防药物不良反应6.1 严格用药:遵循医嘱,正确执行药物剂量、途径和频次。
6.2 药物监测:对特殊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用药方案。
6.3 用药教育: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用药指导,提高用药依从性。
七、提高手术安全7.1 术前评估:全面评估病人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7.2 术中安全: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7.3 术后康复:加强术后观察和康复指导,预防并发症。
八、预防院内感染8.1 洗手: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提高洗手依从性。
8.2 隔离制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d170da6b0b4c2e3f572763c9.png)
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1、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2、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3、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在足部置放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
4、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
5、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泵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6、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作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每日4次,每次15-20分钟。
7、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
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技体功能位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
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3、肩关节:外展45度,前屈30度,外旋15度4、肘关节:屈曲90度5、腕关节:背屈20-30度,尺倾5-10度6、髋关节: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15度7、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180度8、踝关节:背屈90度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AUTAR DVT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
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四次,每次5-10分钟。
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
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
7、运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
目标四:严防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脱位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小册子。
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能有效预防足下垂
1. 有足下垂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 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
3. 卧床休息时保持足背伸90度中立位在足部放置一个软垫避免足悬空
4. 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
5. 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主动踝汞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6. 指导、督促截瘫、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被动做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直活动每
日4次每次15~20分钟。
7. 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
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肢体功能位
1、肢体功能位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复
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
3、肩关节外展45度前屈30度外旋15度
4、肘关节屈曲90度
5、腕关节背屈20-30度尺倾5-10度
6、髋关节背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5-10度
7、膝关节屈曲5度或伸直180度
8、踝关节背屈90度
9、能在病情允许下有计划指导个体化关节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目标三防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1、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采用AUT AR DVT风险评分表评估有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患者
3、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
4、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踝汞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
5、病情许可时鼓励饮水2000ml/天早期下床活动或离床坐位有预防便秘的措施
6、指导患者避免吸烟、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采取足底静脉汞、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逐级加压弹性袜等机械预防措施
7、运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护理单准确观察记录临床观察各项指标及护理措施
目标四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
1、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指导、健康教育小册子。
2、按照《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的内容准确评估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
3、保持患肢15度外展中立位
4、使用便盆时患肢与便盆在同一水平线上
5、教会患者离床石患肢先伸直离床;离床坐时患肢与身体的角度>90 度
6、指导患者不可蹲/不可交叉腿/不可弯腰拾物/不可坐矮凳或软沙发
7、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长杆辅助器/坐厕加高器
8、按照《使用防跌倒评估及措施单》中的内容防跌倒护理
9、发现患者患髋突然弹响声、活动受限、双下肢不等长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的评估及护理措施单》中记录
目标五保持有效的下肢牵引
1、建立骨牵引护理指引、健康教育单
2、保证牵引绳在滑车内;防止牵引架向一侧倾斜
3、下肢牵引床尾摇高20-25度
4、保持牵引绳要与患肢长轴成一直线
5、牵引重量不能随意增减要悬空不能碰地上或床沿
6、严防在转移体位时放松牵引
7、严防棉被/衣物压放牵引绳
8、发现牵引弓脱落、移位及时报告医生调整并记录
目标六防止断肢在植/皮瓣移植组织循环不良
1、有观察断肢在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按照《断肢在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观察护理单》准确评估断肢(指、趾)在植、皮瓣移植的患者。
3、保持室温24-28℃
4、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
5、正确使用床托架避免患肢受压
6、严禁按摩与热敷患肢
7、指导患者术后避免吸烟、喝咖啡、茶和可乐
8、正确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5-30cm
目标七及时发现膝关节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
1、评估患者手术肢体的体位
2、观察膝部绷带包扎松紧情况以能伸入一指为宜
3、按《外周血循环观察评估护理单》评估标准评估患肢皮肤温度、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及肢体肿胀情况并记录
4、发现病人患肢足部不能背伸或背伸乏力发现患肢小腿前外侧伸肌及足背前、内侧出现麻痹等感觉障碍情况时马上报告手术医生
5、准备好拆除伤口敷料及加压包扎绷带的准备
6、组织护士学习腓总神经受压/损伤的临床观察及典型个案分享
目标八保持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通畅
1、收治颈椎损伤前及颈椎手术前常规准备吸氧、吸痰装置。
2、教会病人深呼吸及正确咳痰方法
3、颈椎术后24小时内每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如有以下异常情况马上报告医生引流量>100ml/h呈血性持续3h,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引流量术后12小时突然减少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提示有颈部切口血肿发生的可能
4、在高级责任护士或专科护士指导下运用颈椎损伤/手术患者呼吸功能观察护理单
5、痰液粘稠度Ⅲ度伴排痰困难、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病人、颈椎手术后患者出现颈部肿胀呼吸困难或颈围增粗、血氧饱和度<90的患者准备气管切开包、气管插管套管、呼吸气囊等急救准备
目标九提高脊柱骨折病人翻身的安全性
1、有脊柱专科的护理指引、护理流程。
2、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及配合能力
3、翻身前有告知患者病情翻身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配合
4、每2-4小时翻身一次或根据病人需要
5、有足够人力和使用正确的轴线翻身方法
6、翻身前后放置好各种管道保持管道通畅
7、指导具有配合能力的病人全身放松双手交叉放置胸前双腿曲起
8、翻身过程始终保持患者头、颈、肩、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符合生理曲度
9、翻身过程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询问舒适度
10、翻身时为患者保暖保护病人隐私并防止坠床
11、翻身后患者背部有翻身枕支持身体两膝之间放有软枕并使双膝自然弯曲状
12、准确记录翻身时间
目标十正确使用助行器
1、根据《肘杖护理单》评估内容使用前评估双上肢肌力需达到四级、双下肢三级肌力以上
2、正确调整助行器高度患者仰卧双手放身旁测量自尺骨茎突到脚后跟的距离再加
3、协助并指导患者正确离床关节置换患者从术侧离床下肢骨折术后、截瘫、不完全截瘫、下肢单侧无力患者从健侧离床
4、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步行前站立在助行器中间双足尖与扶手侧脚架在同一水平线上;行走时先向前移动助行器20cm,健侧先迈步患肢后移动至助行器中间
5、制定助行器使用的护理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