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调波兰舞曲》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大调波兰舞曲
教学目标:能掌握三拍子舞曲风格的一般特点,辨别波兰舞曲音乐节奏的基本特点。

重点难点:了解波兰舞曲的基本风格。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进行礼式!
二、导课:
1、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舞蹈(没有音乐)。

教师:这段舞蹈缺少了什么?对,它缺少了音乐,加上音乐再欣赏一遍。

现在好多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舞蹈是离不开音乐的,这种可以为舞蹈伴奏的音乐叫舞蹈音乐,也叫舞曲,刚才欣赏的这段音乐是舞蹈音乐的一种,称为圆舞曲。

2、再欣赏一段舞曲,让学生说出与前面那段舞曲的不同。

(不能跳舞,很强烈等)刚才我们欣赏的是肖邦的《A大调波兰舞曲》,也是舞蹈音乐的一种,叫波兰舞曲。

波兰舞曲特别是肖邦的波兰舞曲有很多都是崇尚英雄、表现战争的。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音乐就是肖邦用来表现战争的,它不能为舞蹈伴奏,而是具有进行曲风格、只供我们欣赏的一种三拍子舞曲。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肖邦的,《A大调波兰舞曲》来了解一下波兰舞曲。

三、分段欣赏:
1、作品背景:1683年,土耳其侵略波兰,一位叫约翰.索比埃斯基的波兰民族英雄挺身而出,并率领波兰骑兵迎击土耳其侵略者,并取得了胜利。

民族音乐家肖邦就根据这个历史事实创作了这部钢琴独奏曲。

刚才我们了解到肖邦的这部作品是表现战争的,而且是1683年的古代战争,那么这场战争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2、欣赏序曲,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这段音乐运用逐渐增强的力度,展示了这样一幅背景:1683年,土耳其进犯波兰,波兰国土面临沦丧,波兰人民面临危难。

3、听主题A,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音乐运用很强的力度,号角性的主题,刻画出一个勇敢坚强、充满信心与力量、不屈不挠的英雄形象。

4、听主题B1,肖邦利用钢琴描绘出一段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左手在低音区奏出均匀而清脆的马蹄声,而且越来越快,越来越强,仿佛革命力量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右手在高音区奏出雄壮的进军号声,表现出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5、欣赏B2,与B1有什么不同。

旋律缓慢比较抒情,表现战争后暂时的休息。

6、欣赏再现的主题A,听听与前面哪个乐段音乐相似?这段是英雄主题的再现,但通过变化使整体气势更加宏伟,人们赞颂英雄、欢庆胜利,最后在胜利凯歌中结束全曲。

四、欣赏全曲:刚才我们已经分别感受了这场战争的各个场景,同学们想不想再完整地看这场轰轰烈烈地自卫战争阿?
下面请同学们完整欣赏肖邦的《A大调波兰舞曲》,从音乐中感受到的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把你听到的音乐用上面的标题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

五、拓展:欣赏肖邦的其他作品。

《bE大调夜曲》、《玛祖卡舞曲》、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一乐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